ISPOBEIJING2014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发布零距离接触全球功能性创新面料和流行趋势

ISPOBEIJING2014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发布零距离接触全球功能性创新面料和流行趋势

纺织服装行业一些术语

服装纺织行业术语知识

同或者领子不同 吊牌:服装或鞋上用来标识产品质量标准,产地,质地,价格,条码等信息的硬纸片标签 配码:指装箱或发货时,在一个箱内按一定的尺码比例装箱 断码:断码鞋就在销售剩下来的不全码的服装和鞋,给消费者的感觉往往是特价的代名词, 用专业术语讲就是名品折扣鞋或服装

纸样:按照设计师所设计的款式,结合人体构造而绘制的衣服制作图纸。传通的纸样是用手绘制的,现在纸样多采用电子绘图仪来完成。 纸样制作:依照客户的要求,画出衣服各部位的结构和尺寸,并用纸将衣服各部件表现出来。 样板:或称样衣,是指大货生产前与客户进行款式、面料、颜色、工艺等要素确认的样品,它的加工依据来自纸样。 样板制作:根据客户的要求,经过画纸样、裁剪、车缝、烫包后,供客户确认,作为日后的生产式样标准。 板房:制作样板的工作中心,除了制作样衣外,还要参与测算工序、工价等。 单件用量:单件服装制作所需要的原材料,相当于ERP 中的物料清单(BOM) 放码:根据客户提供的尺寸表,用已制好的生产纸样进行放大或缩小,而制成不同码数同一款式的纸样。

分床分码:是将全订单数进行合理分配组合,分配成若干组进行排唛架、安排裁剪,从而达到节省布料满足客户的订单要求。 唛架制作:按分床分码的组合将相应的码数及件数的纸样合理正确的排列在相应宽度的纸上,从而制成唛架。达到尽量节省布料,满足生产要求。 拉布:按裁剪计划,根据唛架纸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拉布。拉布的层数依裁剪计划而定。 工票与分扎:用印有件数、床号、款号等资料的工票。将裁片扎成不同部分,通常工票是根据车缝的分科及裁剪计划来制订的。 工艺路线:多个动作构成一个工序;多个工序构成一个工段;多个工段构成一个工艺路线。 大货生产:是指样板确定后,大批量投入生产的过程。 绣花:根据客人提供的图案等资料,进行设计绣花带、调节电脑绣花机、定绣花位等工作;绣出符合客人要求的花纹图案。

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与外贸现状

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及外贸现状 摘要: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进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纺织业行业的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首位,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占据第一的位置。然而,纺织业外贸依旧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在那个背景下,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动身,对我国纺织业进展历程进行回忆,就我国纺织业外贸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纺织业外贸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业外贸现状分析问题 一、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 (一)中国纺织业的进展

1.全面建设时期(1950~197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纺织产业的首要目标确实是尽快解决我国宽敞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依靠农业提供的天热纺织原材料,重点进展棉纺织业,同时兼顾毛、麻、丝纺织、针织以及化纤工业的纺织进展战略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纺织产业进展成为一个品种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进展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模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专门少,用以换取一定的外汇以进口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其他必要的物资。 2.快速进展时期(1980~2001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纺织产业的进展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纺织产业的进展模式开始从内需导向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对内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对外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接着扩大对外开放,进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内外并举的进展思路,不仅纺织产业的工业基础有了专门大的提高,同时纺织产业的外贸出口能力也持续增强。 3.全面提升时期(2002年以来) 2002年以后我国正式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的身份参与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精修订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 一、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1、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 日本的纺织工业在全国约有160个基地,雇用人员68万人,占全部制造业用工的10%,再加上纺织批发 和零售等有关人员在内,总人数达到183万人。目前,日本的纺织工业以高新技术为背景,其产品在环境 保护、医疗卫生、信息工程、工农业、军工用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等非服装领域也有多种用途,广泛 地支援着其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日本有不少世界着名的纺织品企业,如东丽公司、钟纺、东洋纺、龙吉 尼卡和远东纺织等,其销售额一直排在世界前100强。 今日2005年以来,日本纺织行业的生产明显下滑,上半年日本大部分类别的化纤生产产量环比下降 了%,为47474吨,1-6月累计生产化纤286618吨,同比下降%。长丝类纤维6月份的产量下降了4%, 为43066吨,1-6月累计生产263653吨,同比下降%。6月份化纤纱的产量下降尤为严重,仅为5911 吨,环比下降%;1-6月累计生产34061吨,同比下降%;6月份面料的产量保持平稳,长丝类织物1-6月 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短纤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05年日本棉纺织 能力继续急剧萎缩,进入6月份棉纱的产量环比下降%,棉布的产量环比下降%,降至亿平方米,此外,6 月份棉布的装运量也非常小,下跌了19个百分点,只有亿平方米。1-6月累计生产棉布亿平方米,同比下 降%。 日本的纺织技术领先世界,但它的服装产业在达到顶峰后开始萎缩,其生产规模和产量趋小。日本已经由 纺织品服装净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净进口国。日本的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 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将技术与面料的完美结合 使得各种新型面料精品甚多。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东京作 为世界四大时装之都之一,拥有三宅一生等许多国际着名的时装设计师。日本本国开发出优秀的设计作品,送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去加工,成为日本服装企业的发展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的高科技纤维产业,特别是功能纤维和超强纤维,已经在总体上居世界领先地 位。日本的PAN基碳纤维总产能已经占世界总产能的3/4,产量占70%。聚芳酯纤维、PBO纤维、聚乳 酸纤维等,最早都起源与美国,但是最终的产业化都在日本得以实现,超强PVA纤维也是日本独有的高科 技纤维产品。日本是技术领先的纺织大国,其纤维面料产品档次高、技术超前、制作精良,在国际市场素 以花色多、批量小的人性化服务着称。日本最重要的面料生产基地之一是石川县,在那里生产的高附加 值、高功能性合成纤维在世界面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多年来,日本的化纤企业在应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进行新材料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2004年, 日本开发新型抗菌无纺布;2005年生产具有保湿效果的Purecare附着丝胶或胶原,它是突出保健功能的 纤维产品;推出新型光纤保暖外套;2005年日本一进国开始生产聚乳酸纺粘布;推出可治皮肤病的T恤、 改性莱泽诺娃羊绒;已经开始启用棉布光照漂白技术等。 目前,日本本国的纺织企业与其它亚洲日本的面料生产商,依靠高新技术,如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发 出了多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从2002年开始,日本在纳米技术的开发上逐渐有了突破。东丽公司2002

纺织服装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纺织服装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湖北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 1992年11月20日——“鄂武商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异地上市的商业公司,第一家湖北省的上市公司。从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持牌上市以来,到2010年10月15日,湖北共有上市公司73家,其中A股71只(有一家暂停上市)、B股2只(有一家暂停上市)。(下文中涉及数据均不包含H股公司)。截至目前,我省正在证监会审核中的重点拟上市公司有9家,分别为主板1家:九州通集团;中小板2家:凯龙化工、海波重科;创业板6家:江通动画、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力源信息、金运激光、武桥重工。其中,九州通已经于8月18日顺利过会,等待发行,成为2004年以来湖北省第一家主板IPO项目。截止今年10月15日,目前全省上市公司数量稳居我国中部地区首位、全国排名第八位;创业板过会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广东和浙江。比2009年末新增6家,其数量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 总数3.63%。 2010年中期湖北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4332.91亿元,约占湖北省上半年GDP总量的70%,即上市公司总市值与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为0.7:1,这个数据要低于1:1的比例,显示出湖北省上市公司的数量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来看,近年来湖北省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一批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高新产业公司进入上市公司的行列,同时传统的老牌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的产品升级、公司治理能力的提高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提高资质。 近日,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正式发布,湖北省有9家企业上榜,较去年减少2家,其中上榜的上市公司为东风汽车(600006)、武钢股份(600005)、湖北宜化(000422)、葛洲坝(600068)、大冶特 钢(000708)五家。 从刚刚过会或已经挂牌的企业来看,有个基本特点,湖北基本都是新兴企业,其他省份也基本以老企业为主。这说明,湖北存量资产改制,还大有潜力可挖。因为湖北工商业资产存量,在整个中西部地区来说也是相对富集的,完全可以做得更彻底,更有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湖北已经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以现代高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新经济体系已经基本确立。 湖北企业无论是过会企业还是等待过会企业,在中部都是最多的,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优势明显,现在至少还有江通动画、兴和股份、华中数控、新火炬、凯龙化工、九州通、天喻信息、金凰珠宝、金运激光、力源信息、海波重科、武桥重工、中博生物、新华扬、骆蓄电池、弘博软件、荆楚种业、追日电气、祥云集团等在排队候审或者已经完成 上报等待受理。

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 集群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目标瞄准四个“一批” 过去的2009年,江苏纺织服装业在逆势中谋发展,完成销售收入8329亿元,纺织产业的产值、利润、出口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8月份,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完成销售收入亿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了%和%,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纺织产业基地县(市)13个,特色城7个,特色镇42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位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销售产值5600亿元,约占江苏纺织服装业工业产值的70%,上缴税金超过200亿元。 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的形成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一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时机。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太仓沙溪的利泰、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这一批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为带动和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和集群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不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出了名企、名牌、名镇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集群以企业集聚为基础,加速形成集群内企业品牌建设步伐,形成了地方品牌、省名牌、中国名牌以至中国世界名牌梯度发展的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至2009年底,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的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50个,江苏名牌300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的品牌就占其中80%以上。同时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了区域品牌建设。常州湖塘镇、张家港塘桥镇、吴江盛泽镇、常熟古里镇、梅李镇、江阴顾山镇组织集群内的企业整体出击,以参与江苏国际服装节等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名镇的形象。今年新推出的南京高淳县、宿迁泗阳县、徐州睢宁县、苏州临湖镇等一批特色名镇也通过江苏国际服装节的平台,组织重点企业集体亮相,进行新兴区域品牌的塑造。

绍兴纺织业现状

2010 年第02 期(下) 1.产业升级必然———绍兴纺织业的现状 1.1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大量的进口。其次,高新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致使这些纤维在相关产业的研发应用上受制于人。第三,纺织机械方面,尽管我国纺织机械在产量和产能上呈快速发展势态,但许多高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进口设备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第四,面料方面,虽然国内产能产量大,但真正出口的高档服装却用的是进口面料。最后,在服装上,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服装但大多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就连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也被国外的品牌主宰。 1.2 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不合理首先体现在衣着、装饰、产业用布三类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绍兴三者间的比例为97:2:1,与发达国家40:30:30 和我国今后十年所要达到的50:30:20 的比例相距甚远;其次同构性档次较低,用料化纤为主,织造方式以梭织为主,高档次、个性化、差异化面料少,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印染后整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1.3 产业链整合度不高 在绍兴,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又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又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形成的“水桶效应”为绍兴纺织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带来极大困难。另外,绍兴纺织企业近几年的超速发展,时期也的资产负债率始终在70%的高位上徘徊,高资产负债增加了企业还贷付息的压力,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正常使用,同时对企业今后的融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最终阻碍企业的全面发展。 2.产业升级阻力-资源和环境 2.1 纺织业的资源因素 绍兴县有4500 多家纺织企业,每年产值达到700 多亿,占全县产值的70%,纺织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普遍超过30%,绍兴县纺织品出厂价格却只涨3,1%,由于成品的低价竞争,上涨的成本无法转嫁给成品,由于纺织业是一项高能耗行业,能源的短缺也同样制约着纺织业的发展。__________另外劳动力资源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竞争优势大部分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经济呈V 字走势,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同时80﹑90 后的新生代民工需要选择优良的工作环境,还有内地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形成气候,这些都逼迫企业不得不改善劳动条件来吸引民工,无形增加了企业劳动力的成本,也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2 纺织业的环境因素 纺织业是中小企业之一,是从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而来的,自身利益的诱导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容易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绍兴纺织业发展 的同时,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首先,绿色标准日益严格,国际市场入市门槛不断提高。绍兴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中东、日本和东盟,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采取环境保护行动较早、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环境技术较先进、环标准较严格的区域。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欧盟制定一些新的贸易壁垒和产品限制也是极有可能。这些都带来严峻的挑战。由于绿色壁垒的影响,在绿色标志认证、技术革新及设备进口、使用进口原料等方面的费用大大增加,使得出口成本增加,使部分企业的产品丧失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过高的国际依存度和货币风险使绍兴纺织业面临极大的国际市场风险。据统计表明,中国纺织业的国际依存度约40%以上,绍兴纺织企业出口

功能纺织品测试

功能纺织品测试 功能纺织品: 指除有常规的装饰、保暖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保健、防保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如远红外纺织品、防紫外纺织品、甲壳素织物、防螨织物、磁疗产品、维生素织物、抗菌织物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在功能性纤维材料上研究与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新技术被大量地应用于功能纺织品的研发制造当中,使之成为国内功能纺织品开发的热点,对大众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抗菌纺织品: 在自然界物质循环消长过程中,细菌存在极为广泛“纤维织物不可避免地也会附着很多细菌,其数量依环境条件和纤维种类不同,分别在103~108/cm2据统计,每1g棉纤维上约有1000万~5000万个细菌”如果条件适宜,这些细菌就会迅速繁殖“尤其在每1g含有汗渍量为20%的脏衣服,含湿量为80%的条,24h后细菌可增长10倍以上”这些细菌轻则使皮肤发生过敏,重则危及人体健康“为此,人类企盼健康,追求舒适的愿望不断增加,抗菌织物也就作为卫生功能织物和保健功能织物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发展。 ?定义: 加载抗菌材料的一类纺织品,运用其自身的物化特性,通过杀灭、抑制或妨碍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过程,使其达到清洁卫生的作用。 ?加工方法: 对织物进行抗菌后整理 抗菌后整理一般采用浸轧法、喷淋法、浸渍法、涂层法等工艺,将抗菌剂施加到织物上,或使抗菌剂包容在纤维表面的薄膜内,或使抗菌剂接枝在纤维表面的活性基上,都能提高抗菌效果和洗涤耐久性。可使用棉、毛等天然纤维材料,也可以是涤纶、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材料。 把抗菌剂纺入纤维内部 抗菌纤维是在抗菌后整理的基础上发展的,鉴于抗菌后整理织物的溶出安全性、洗涤耐久性和织物风格上的不足,抗菌纤维织物有抗菌性好、安全性好、耐久性好和服用性好的优点。 ?抗菌织物按抗菌功效作用分为: 普通抗菌织物 高抗菌织物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500强企业

序号企业名称序号企业名称 1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51 四川川东麻纺有限公司 2 南山集团有限公司252 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3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253 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4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254 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 5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55 常熟市群英针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6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256 江苏顺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7 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7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8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258 爱伊美集团有限公司 9 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59 江阴美纶纱业有限公司 10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260 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鲁泰集团261 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 12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2 德海(宁夏)实业集团 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63 安徽省华龙麻业有限公司 14 庄吉集团有限公司264 湖南银阳麻棉集团 15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265 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6 江苏虎豹集团有限公司266 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 17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7 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18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68 姜堰市新型纺织有限公司 19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269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20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270 常州金松时装有限公司 21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271 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 22 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72 江苏沙印集团有限公司 23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273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4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274 浙江天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5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275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26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76 福建省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 27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7 江苏龙马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28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278 杭州圣山实业有限公司 29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9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 30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280 江阴福斯特纺织有限公司 31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81 湖北天化麻业股份有限公司 32 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82 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 33 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283 开平奔达纺织有限公司 34 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84 宁波布利杰集团有限公司 35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285 东营市半球纺织有限公司 36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286 洛兹集团有限公司 37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87 浙江汇丽印染整理有限公司 38 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288 浙江绍兴新三江印染有限公司 39 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89 淮北维科印染有限公司 40 百隆东方有限公司290 江苏金昉纺织有限公司 41 雅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1 常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42 泰安康平纳毛纺织集团公司292 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43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293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1)全球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的盛行,尤其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使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了全球竞争体系,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的份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正面冲击,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纺织品作为这些地区一个重要的消费部分,自然受到影响。此外,在国际贸易中,还有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往往因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而产生实质性技术壁垒。(3)天然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使纺织产品水涨船高,面临着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土地

功能性纺织品定义

功能性纺织品 功能性面料包含功能性服装用面料、功能性产业用面料、功能性装饰用面料等。 其中,功能性服装面料是指具有超出常规纺织产品的遮盖、美化、保暖等功能的特殊功用和超强性能的面料,这些功能是不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如功能性外衣用面料,根据不同的服用场合可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如休闲类服装具有防静电、抗紫外线、防电磁波、洗可穿(免烫)防缩等功能,社交类和职业类服装具有三防(防水、防油、防污)、抗皱、抗起毛、抗起球、自清洁、防辐射等功能,运动类服装具有抗菌除臭、吸湿快干、防蚊、抗紫外线等功能,防寒类服装具有防水透湿、防辐射、高韧性、耐水洗等功能。功能性内衣用面料具有防蛀、防螨、远红外、发热、负离子、高吸湿、抗菌除臭等功能。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有的具有单一功能,也有的具有几种功能的叠加,使其成为多功能复合功能的纺织品。 功能性装饰用面料和功能性产业用面料具有耐高温防火、阻燃、耐腐蚀、高韧性、防霉抗菌、抗静电、防红外、防油拒水、亲水、抗老化等功能。 相比较功能性面料,具有随外界环境变化而进行对人体有益的变化的面料称为智能性面料,如能够通过加热等外部刺激手段使织物恢复初始形状的形状记忆性服装面料,还具有防皱、耐洗、免烫的功能,能够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的光敏面料,主要用于军事及航海领域,能

够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调温面料,主要用于军事隐身和温差较大的环境,能够阻止海水向衣服内部渗透的抗浸透湿面料,还具有很高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1.抗菌纺织品 抗菌卫生整理是应用抗菌防臭剂处理织物(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从而使织物获得抗菌、防霉、防臭、保持清洁卫生等功能。 生产方法:共混纺丝法—在纤维生产聚合阶段或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制的抗菌纤维。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须进行后整理,成本较低;功能整理法—使用抗菌整理剂进行后加工处理的方法将抗菌剂与纤维结合。 抗菌卫生整理织物广泛用作医院、宾馆、家庭的床单、被套、毛毯、餐巾、毛巾、鞋里布、沙发布、窗帘布、医用职业装、食品和服务行业的工作服、军队的服装以及绷带、纱布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防螨纺织品 螨虫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能传播病毒、细菌,可引起出血热、皮炎、毛囊炎、疥癣等多种疾病。要使纺织品达到防螨效果有三类方法:一是不让螨虫繁殖,如杀螨法、诱杀法;二是不让螨虫接近,如驱避法;三是不让螨虫侵入,如阻断法。 防螨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功能纤维法、织物后整理法、高密织物法。功能纤维法—将防螨整理剂添加到成纤聚合物中,经纺丝后制成防螨纤维;织物后整理法—用防螨整理剂后处理织物,可采用喷淋、浸轧、浸渍、涂层等技术。高密织物法—通过高密织物本身编织紧密

2019年全球及国内女装行业市场竞争深度调研报告

2019年全球及国内女装行业市场竞争深度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 简介: 行业现状 XX年1-5月份,我国服装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XX年同期增加了17.24%,而从业人数却减少了0.19%,企业平均人数比XX年同期下降了11.43%,同时,人均利润则大幅提高了17.85%。XX年1-8月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累计销售产值593,881,736.00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7%。XX年1-8月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累计利润总额25,531,060.00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4%。 图表 XX年1-3月纺织服装行业累计总产值统计 XX年1-2月 XX年1-3月(本年本月止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千元) 121,021,431.00 194,304,713.00 (本年本月止累计)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 14.5 12.8 图表 XX年1-8月纺织服装行业累计销售产值统计 XX年1-2月 XX年1-5月 XX年1-8月(本年本月止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千元) 119,078,498.00 336,478,197.00 593,881,736.00 (本年本月止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 14.11 12.6 13.87 对外贸易 XX年1-5月份,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进口6.72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78%,累计进口数量0.62亿件,同比下降了64.69%,进口服装平均单价提高了114.5%。XX年1-5月份,我国累

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68.23亿美元和95.81亿件,同比分别为-8.15%和-15.22%。服装出口金额占纺织品出口金额65.93%。XX年1-5月份,我国服装累计出口数量同比减少了17.19亿件,同比下降了15.22%…… 市场竞争我国女装业整体发展形势较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女装业正在品牌经营的道路上向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女装生产经营企业日臻成熟,随着服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女装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女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由过去的降价竞争,变成款式、时尚、销售环境等综合因素的竞争。企业只有提高服装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并在世界服装生产中取得优势。…… 市场营销品牌、品质、顾客、服务是女装的四大营销阵地。消费者的品牌概念,促使女装企业以品牌塑造为基本特征的营销模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突出品质的主题营销、以顾客为根本的生动营销、体验式的互动营销、全面服务的会员营销、个性化的多元营销完全结合,推出了女装全面营销的战略指导方针。将韩式女装特有的搭配组合韵味,缔造万千美丽。优雅、柔媚、高贵的品质,强势的品牌,个性化服务顾客的宗旨,不是单一的时尚表现者,更重要的是融合于生活,表现出多元化的主题。…… 报告目录: 第一章 XX全球服装市场 第一节全球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分析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 回顾笼罩在升值压力下的2007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稳定,出口增速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区域更加广阔、市场更加多元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纺织品产量增速双双下降,投资重点主要集中于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上;内销持续旺盛,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稳步提高,同时零售价格指数下降,侧面反映出内销市场竞争在加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非主业收益对利润贡献明显。 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运行的压力有增无减,纺织服装行业仍将继续忍受产业调整的阵痛。人民币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升值会呈加速之势,而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潜在贸易壁垒逐渐增多且力度更强,这些都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压力,行业内出口转内销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内需拉动尚待时日的背景下内销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剧。此外成本压力也将继续挑战企业极限,纺织服装企业利润空间被再度压缩。 但从重重压力中我们依然看到机会: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量上还无法赶超我国,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并不突出,短期内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还不会消失,提价空间依然存在;其次内需市场仍以城镇为中心,中档品的消费市场广阔,仍是消费主流,而新兴收入阶层:准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渐成规模,由此带动了中高档品牌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顶点财经 我们认为2008年的投资机会在于:1、看好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2、看好拥有产品议价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的企业;3、看好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龙头。 我们对行业的总体判断 回顾一直笼罩在升值压力下的2007年,我们对行业的整体判断是: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稳定,出口增速虽有小幅滑落,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投资重点落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内销持续旺盛,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稳步提高;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非主业收益对利润贡献明显。 对于2008年行业整体趋势,我们的看法是:压力更胜今年,在压力中寻找机会。 出口和内销仍是驱动行业渡过结构性调整阶段的“双轮”。出口的地位依然重要,贸易顺差局面暂不会发生大的扭转,但受制于升值加速和国际贸易压力,会伴随着出口增速、外销比重和纺织品服装占全国总商品出口比重的三重回落。此外受制于内销比重的增加和成本压力的上升,低档、低质纺织品、服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大量中小企业将因为利润空间被迅速压缩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尽管出口和内销市场的压力都更胜今年,但压力中依然存在机会。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价格优势和提价空间仍然存在,具有产品定价权和议价能力的龙头企业转嫁成本压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其次内销市场依然繁荣,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继续提升,衣着消费支出将持续增加;收入结构的变化引起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并带来中高档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在内销压力增大的同时,品牌集中度会提高,给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带来发展和壮大的机遇。

第一章、纺织服装业

第一章纺织服装业 一、纺织服装业的定义及组成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轻工产业,分为纺织业和服装业。纺织业是指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而服装业是指把纺织成品加工成衣物的生产部门的总和,从上下游的关系来看,纺织行业是服装制造业的上游行业。 纺织行业的分类比较繁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行业分类是按照生产用原料来分的,主要分为化纤行业、棉纺织行业、丝织业、毛纺织业和麻纺织行业等几个子行业。而服装行业的分类则较为简单,根据服装用途可以分为服装业、鞋帽业、服饰业等。 二、广州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史 广州纺织业源远流长,相传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广州地区已出现用葛藤纤维编织而成的葛布。 纺织服装工业是广州市重要的传统产业。广州市地处沿海,历来是中国对外通商的主要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针织工业和现代机器纺纱业的发祥地之一。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前的1个世纪漫长岁月中,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摧残,纺织工业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上,而且原材料、染化料、设备及机配件等均主要依靠进口。 建国后,经过7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下,广州纺织工业已建设成一个包括化纤、棉纺、毛纺织、麻纺织、丝织、印染、色织、针织、棉织复制和纺织机械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机械化的产业,拥有生产企业89家,其中“三资”企业17家,大中型骨干企业27家,占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总数的11.02%。纺织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和出口创汇等均居广州市工业系统的前三位,是广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对轻纺工业的发展实行倾斜政策。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城市,广州纺织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建国后,街道组织有车缝技术的闲散居民,办起了服装组,生产各种服装。后来,街道服装组业务扩展到为市属的服装厂(店)加工生产。但各个厂(社)的技术设备仍很落后,生产效率不高,整个行业到70年代后期都没有大的发展。 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多数厂(社)逐步转向接受外商的服装加工业务。这些对外加工的企业,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制衣设备,使裁、缝、熨等各个工序都实现了机械生产,同时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服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对于这门课程,在进入贸易的学习前,我们必须先对中国纺织行业有所了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究竟如何呢?它的现状与特征又是怎样呢?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消费以投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要求比较优势,市场竞争格局,资源环境因素等方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的变化。纺织行业当前正处于深化转型升级,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使发展的任务更显得紧迫和艰巨。全行业必须正确的把握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自身所面临的外部形势特征和内在特点。进一步明确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任务,更好的适应新常态要求,谋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新的发展。 新常态简单的说,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此我认为认识和把握纺织经济发 展新常态,可以从整个行业与外部环境形势和自身发展变化的本质联系上去研究 和探讨。从外部形势看,纺织行业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新常态的趋势。 一是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纺织服装作 为生活必需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个性化、多元化取代数量扩张,日益 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特征。更好满足消费者对衣着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按照 性等方面高品质的要求,成为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纺织的内需潜力随 着国民经济发展不断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机遇,积极加强跨产业链、跨部门合作, 促进市场机遇为现实生产力,也是纺织行业重要发展任务。 二是国际竞争格局调整重构。国际市场长期处于缓慢复苏周期。发达经济体 进入了理性消费常态,市场需求端增长平缓,而且供给端,发达国家重启工业化 进程,加强控制纺织产业链高端,新型经济体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纺织 制造能力快速提升,逐步加强纺织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国际竞争。我国纺织行业 成本比较优势显著下降,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凸显。需要通过资本输出拉动跨国 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和原料以及加工基地建设,以及技术、人才、高水平的引进 等方式,深度参与国际产业体系分工合作,创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国际市 场份额。 三是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改变。我国劳动人口增长进入拐点,大众就业偏好改 变,使纺织行业人力资源结构短缺成为常态,用工成本快速提升,比较优势基本 不负存在,天然性的短缺矛盾,随着消费需求增长日益凸显。国内棉花流通体制 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纤维原料供给的素质、品质、价格等仍是纺织行业面临的 重要挑战。行业发展必须更多的依靠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和技术、支持、管理等非 物质要求投入,才能有效地破解要素制约和成本压力。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探秘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探秘 从数字的分析上看,品牌专卖店的利润率的确让人耳热心跳,但这种单纯用售价减去进价的算法,并没有认真计算并扣除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因此简单加减法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具有说服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在物资相对贫乏的上世纪80年代,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服装个体户。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富大贵者中当初许多都做过服装生意,比如赫赫有名的建业集团的创立者吴立胜就是从卖布匹和成衣起家,由布匹、成衣小贩到批发商、承办制衣厂,进而进入地产行业,成立建业集团,最终成为了如今的亿万富翁。 在商品相对短缺和产品比较单一的年代,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余地小,服装商只需瞄准一两个款式大量生产就可以大赚其钱,投资风险几乎谈不上;现在,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包括服装在内,消费者和代理商都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供应商为了提供更优质和更具品牌效益的产品,只能增加产品成本,而终端零售价又被尽可能的压低,因此服装投资者的利润空间已经大不如前了。

虽说做服装利润今不如昔,但服装行业仍然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中小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没有经商经验的白领和大学生一族,都想在服装上投资“玩票”,作为下海经商的入门功课。因此,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服装专卖店在转让、关门,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服装专卖店开张。 小本生意也能赚钱,服装生意当然也是如此,经营服装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品牌专卖利润诱人支出大 有人将服装行业列为2004年十大暴利行业,甚至举出一位服装生产企业的老总的话作为旁证:“服装确实属于暴利。但这个暴利不是体现在面料上,而是完完全全表现在流通环节上。成本不过5元钱的小背心,在小商品市场卖25元一点不成问题。我就曾经把10元成本的服装标价100元出售,结果卖得很火爆。”这种说法看似惊人,但在一些品牌专卖店是确实存在的。 有商场的售货员向《科学投资》透露,一件标价三四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三四十元,标价七八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100多元。一般的服装店都雇用一到两名售货员,只要货进得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人工工资、房屋租金、税金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据透露,某些服装的利润可以达到3-5倍,多的可以达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装的虚高标价主要受商场打折活动的影响,如果不把价格标得高一些,就很难应付商场频繁的打折返券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