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

徐州市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睢宁县实验小学邱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时,比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活动又常常流于形式,操作与数学思考不能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而事实上,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一直是老师们在纠结的问题。学生方面: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仍然存在“伪操作、伪讨论”现象,依照“形”难以想象、再认。对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我对以上所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对于几何概念的教学不到位。虽然意识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学中,确实存在着缺乏深度的浮躁现象,忽视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不能真正经历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其次,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极狭窄,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空直观感知体验,缺少概念产生、形成过程,

致使学生体验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只能强记老师塞给的概念而不能灵活运用。二、课题研究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高年级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对几何概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探讨合理科学的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改变我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会思考”的不良现状。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四、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目标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几何知识,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构建适于学生几何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有效策略。2.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图形与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4. 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取得理性认识,形成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典型的有效教学案例。研究内容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学习的策略研究四、研究方法设计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调查法:调查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参与态度、学习兴趣等。

2. 文献资料法: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为核心,查阅,钻研相关资料。: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使

本课题少走弯路。3. 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适于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的策略,积累实践经验,

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五、研究过程1. 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2. 制定研究方案3. 加强理论学习自从研究课题以来,我大量搜集关于“空间与图形”方面的资料,广泛阅读,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为了自呼吸的教育》、《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教师幸福的资本》以及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等书籍,及时摘抄,写好读书心得,如《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几何教学应该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阅读深化认识思考伴我成长》、《沉浸在幸福的氤氲里》、《诗意生活幸福人生》等多篇,在净化心灵同时提升专业素养。4.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搞好课题的研究,探索教学教研一体化,推动新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我在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广泛阅读的同时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以教促研,以研定教。①. 搞好教学常规同时,参加课题培训。我的个人课题属于省级十二五课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在课题组长王少平主任的带领下,每两

周进行一次课题培训。每次活动有计划、有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发言人必须围绕活动主题准备详细的发言资料。活动交流时,针对组内各种概念教学策略研究,大家各抒己见,扬长避短、相得益彰。这些为我及时补充了精神食粮。②. 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在上一学期,在做高年级几何概念研究课时,我总是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而准备阶段,

我会针对教材提出许多问题,并不断思考如何从各种途径中寻求新的知识,并以探索和实验的方式解决。重难点的处理上,我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善于质疑、批判、探究中超越自我,实现教学中的创新。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其次,主动要求和他人进行“几何概念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如执教过课题研究课《认识体积、容积》、《圆的周长》、《圆柱体的体积》等多节,让我领略到设计迥异、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课后组织全组数学教师进行评课,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相互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我的个人课题的深入研究,在提高教育教学同时,教育科研能力也有所提高。六、研究结果 1.使我充分认识到几何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何概念,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教

材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自身的数学素养有明显提高。

2.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同时,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得以发展。

3.探讨出一系列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七、操作与结论探索出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概念多数是通过对给出的大量的具体模型和事例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小学高年级几何概教学念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把握几何图形概念的基本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引导,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沟通概念的

内在联系,正确掌握几何图形概念。概念的引入策略1. 感性材料引入法学生掌握几何概念有一个认识过程,即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概念,教师尽可能引入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创设一定的数学情景,以增强感知效果。如“圆周率”的认识。做几个直径不等的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知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直尺上滚动或用绳子围出圆的周长,从而推算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这个“倍”是一个固定的数,即圆周率∏。2. 直观形象引入法几何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精心选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采用教具演示,学生操作、讨论。将更易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给予充足的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借助学具动

手操作,在操作中去感悟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动态想像: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甚至更多的份数,拼成的物体会怎样呢?在想象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概念的形成策略1. 运用正例,支持概念形成属于概念所代表的一类事物的例子叫做正例。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正例,让学生在研究正例的基础上,抽象出共性特征,概括本质特征,是帮助学生形成几何感念的有效手段。概念的正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丰富典型的正例能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提供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动手体验、操作环节后,教者可引导学生回到

场景图中寻找其它的长方体、正方体,并及时抽象出其几何视图。如果说典型实物对于引入长方体、正方体是有价值的正例,那么此抽象出的几何视图又成了研究几何体的正例,学生从场景图中寻找长方体、正方体,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都是运用丰富的正例达到巩固强化概念的目的。2. 运用变式,凸显概念本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化程度。比如在“图形与几何”总复习中,学生在处理“过点A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往往会出现:①.把垂足标注在A处,②.垂直线段是相对与水平方向的直线而言。追溯原因,我想学生对于垂直的“标准形式”不能灵活变通。在认识“平行与垂直”时,教者在提供例证时,不仅提供垂直的标准式,而且提供垂直的各种变式,过直线或直线上一点画垂线,不仅要画水平方向直线的垂线,而且要画出竖直方向的、斜方向的直线的垂线。这样学生对互相垂直就达到了概括化的理解。因此,在几何概念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非标准变式,通过变换概念的非本质特征而突出其本质特征。3. 运用反例,完善概念认识概念的反例就是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对概念认识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例的适当使用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精确,建立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预防或澄清学生在概念理解时可能出现的混淆。比如在认识“圆”这一概念时,学生很容易将圆形与球体混淆。教学时,可事先准备一个活

动的球体,指出这不是平面图形中的“圆”,而是一个立体图形。同时任意截取球体一个横截面,说明这个横截面才是平面图形中的“圆”,球体教具可以看做学生认识圆的一个反例,从反面加深学生“圆”是一个平面图形的认识。不难看出,反例恰恰从反面来反衬和激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概念的运用策略 1.复习法概念的巩固是在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去完成和实现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复习,巩固离不开必要的

复习。在复习几何概念时,应引导学习构建概念网络体系,实现概念的结构化。于几何概念之间具有联系性,任何一个几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若干个几何概念联系而成,在概念体系中去复习概念,引导学生把相关的几何图形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并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建立概念结构,促进概念的进一步内化。2.应用法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又要让学生抽象到具体,运用概念,学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某个概念,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灵活地应用,特别是有些几何概念的内涵相近,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如体积与容积。因此在概念的巩固阶段,要注意组织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弄清易混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促使概念的精确分化,在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概念的发展策略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空间与图形”几何概念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不难达成。但发展空间观念是个更上位、更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还要实施先“动态想象”再“动手操作”。这样,

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结题报告

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的格式 教育科研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考察,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结题报告的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三、结题报告的正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课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 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 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五、结题报告的附件: 列具课题组成员名单;附上课题研究过程中已发表的论文篇目,研究成果已被采纳或开始应用的佐证材料,致谢等其他材料。 上述结题报告,在课题鉴定会结束以后,可根据专家意见作适当的修改。然后经课题组长签署后存档。根据课题级别的高低、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者认识的深浅,结题报告将各具特色,但其总体要求是,反映全貌,突出重点。反映全貌,要求撰写者把握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轨迹,把握课题预定目标、探索重心和研究成果的“全素”关节,把握研究者、评价者乃至实践者的全员意见。突出重点,既需要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特色,更需要突出实践中已有效果的评述和将有效果的预测。

小学语文必读书目《森林报》阅读题及答案

《森林报》阅读测试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一、填空题 1.《森林报》这部名著是(国名)著名科普作家的代表作,分、、、四册。作者用轻快的笔调,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 2. 蜘蛛叫“流浪汉”。 3.按照日历,天是春天的开始,天是夏天的开始,天是秋天的开始,天是冬天的开始。 4. 鸟叫起来像狗叫。 5. 动物生两次,死一次。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候鸟离乡月是几月至几月?() A、8月—9月 B、9月—10月 C、10月—11月 2、什么鸟在春天的时候喃喃自语:“我要卖掉皮大衣,买件外套”;在秋天时又叫:“我要卖掉外套,买件皮大衣”?() A、雄黑琴鸡 B、雌黑琴鸡 C、喜鹊 3、兔子奔跑时,往山上跑容易,还是往山下跑容易?() A、山上跑 B、山下跑 C、都不容易 4、青蛙的舌头,哪一端固定在嘴巴里?()A、前舌尖B、后舌尖C、中间 5、鸟和爬虫谁更怕冷?()A、鸟B、爬虫C、都一样 6、什么甲虫以出生月份命名?()A、金龟子B、粪虫C、瓢虫 7、蜘蛛有几条腿?() A、四条B、六条C、八条 8、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A、前腿B、后腿A、9、哪种鸟“汪汪”叫?()A、雄白山鹑B、雌白山鹑C、布谷鸟 10、哪种昆虫的耳朵长在腿上?()A、知了B、螳螂C、蚱蜢 11、孩子还没有出生,就交给别人抚养,这是什么动物? A、杜鹃 B、苇莺 C、喜鹊() 12、什么野兽会飞?A、蝙蝠B、飞鼠C、袋鼠 13、哪种动物必须出生两次,死亡一次?() A、鸟类 B、鲤鱼 C、鲫鱼 14、什么鸟飞来了,人们便认为春天开始了?() A、燕子 B、白嘴鸦 C、杜鹃 15、可以把蜘蛛称为昆虫吗?()A、可以B、不可以C、不知道 16、什么蚊子会吸血?()A、雄蚊子B、雌蚊子C、都会 17、虾在什么地方过冬?()A、湖里B、洞穴里C、岸上 18、忍饥挨饿月是几月至几月?() A、3月—4月 B、10月—11月 C、1月—2月 20、全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A. 6月12日 B .6月22日 21、雕的窠是用()搭成的。 A. 细树枝 B .粗树枝 22、银色水蜘蛛的房子在() A. 水底下 B .水面上 23、狐狸占了()的家? A. 老獾 B .獐鹿 24、“林中大猫”是指()。 A. 猞猁 B .浣熊 25、蝼蛄有个绰号叫() A. 赛鼹鼠 B .小兽 26、燕子的窝左右两边一样大吗?() A. 一样大 B .不一样大

工作报告之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结题报告书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一) 一、项目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二、项目简介(500字左右) 三、项目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500~800字左右) 六、项目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2000~5000字左右) 七、项目终结成果目录 八、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二) 1、报告标题:项目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项目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内容。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

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前言 课题级别:市级教研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 课题类别:学科教学方法 课题组组成:本课题由市教研室原化学科蔡秀珍老师和教科所高思刚老师设计和组织(组长为蔡秀珍),全市中学共同参加,课题组成员共15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校长1人)。99年7月蔡秀珍老师退休,99年10月市教育科研办公室将该课题定为市级课题,经教研室和化学科同意,由化学科负责初三教研的傅兴春老师担任课题组长,继续进行本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全国教学研究的总动向是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习能力。我室化学学科对课堂教学优化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老师教学的优化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我们着手对教师教学的各种因素的内涵、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于1999年成立了“化学教学最优化”课题组。 在“化学教学最优化”课题研究过程中,在99年9月以前取得的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最方向,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重点从教学设计方法的优化上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研究各种教学方式的最 1 / 21

优化,期望得出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初三学生。 课题研究时间:1998年9月—2002年7月(原定2001年7月)。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过程。它既有教师和学生的人的因素,又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班风、学风、学习结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的输入、输出过程,教学活动是在这些因素不断由异步、无序到同步、有序的循环中前进和发展的。 在这些因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他因素都是其学习的外部情境因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优化是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优化,使学生自身因素得到最优化的学习情境和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仅有一定的认知过程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系列的意向过程中的条件(非智力因素)配合,使其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学生自主行为的充分表现。 在诸多的情境因素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习反应输出信息的接收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功能,应在用课程和教材铺设的道路上,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

森林报测试题大全及答案(精校)

<<森林报》阅读测试 姓名 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候鸟离乡月是几月至几月 A、8月—9月 B、9月—10月 C、10月—11月 ()2、什么鸟在春天的时候喃喃自语:“我要卖掉皮大衣,买件外套”;在秋天时又叫:“我要卖掉外套,买件皮大衣” A、雄黑琴鸡 B、雌黑琴鸡 C、喜鹊 ()3、兔子奔跑时,往山上跑容易,还是往山下跑容易 A、山上跑 B、山下跑 C、都不容易 ()4、青蛙的舌头,哪一端固定在嘴巴里 A、前舌尖 B、后舌尖 C、中间 ()5、鸟和爬虫谁更怕冷 A、鸟 B、爬虫 C、都一样 ()6、什么甲虫以出生月份命名 A、金龟子 B、粪虫 C、瓢虫 ()7、蜘蛛有几条腿 A、四条 B、六条 C、八条 ()8、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 A、前腿 B、后腿 ( ) 9、哪种鸟“汪汪”叫 A、雄白山鹑 B、雌白山鹑 C、布谷鸟 ()10、哪种昆虫的耳朵长在腿上 A、知了 B、螳螂 C、蚱蜢 ()11、孩子还没有出生,就交给别人抚养,这是什么动物 A、杜鹃 B、苇莺 C、喜鹊 ()12、什么野兽会飞 A、蝙蝠 B、飞鼠 C、袋鼠 ()13、哪种动物必须出生两次,死亡一次

()14、什么鸟飞来了,人们便认为春天开始了 A、燕子 B、白嘴鸦 C、杜鹃 ()15、可以把蜘蛛称为昆虫吗 A、可以 B、不可以 C、不知道 ()16、什么蚊子会吸血 A、雄蚊子 B、雌蚊子 C、都会 ()17、虾在什么地方过冬 A、湖里 B、洞穴里 C、岸上 ()18、忍饥挨饿月是几月至几月 A、3月—4月 B、10月—11月 C、1月—2月 试卷答案 选择题: 简答题 1:把把木桩打进地里,连成紧密的一圈。在这一圈木桩外,再打下一圈木桩。里圈和外圈之间,留下一条狭窄通道,让一只狼恰好能挤进去。 2:科学家给鸟戴上脚环,然后把鸟放生,科学家用这种方法来探索鸟类生活的惊天秘密。(或科学家通过给鸟戴脚环的办法,来得知候鸟的这一生活秘密。) 《森林报·春》测试题班级:姓名:() 1 《森林报·春》共有( )个月份 A. 两个 B .三个 2 森林历分成()个月 A. 十二个 B .三个 3 春分是每年的() A. 4月12日 B 3月21日 4小兔子刚刚出生,能睁开眼睛吗() A. 能 B .不能 5冬天,白兔,白山鹑用()掩护自己。 A. 枯草 B .白雪 6羊胡子草会开花吗() A. 会 B .不会

项目结题报告书范文

项目结题报告书范文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一) 一、项目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二、项目简介(500字左右) 三、项目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500~800字左右) 五、项目理论研究和探索(5000~8000字左右) 六、项目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XX~5000字左右) 七、项目终结成果目录 八、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二) 1、报告标题:项目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项目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内容。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

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参考他人的成果。要注意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

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

《森林报 》阅读考级题 (含答案)

《森林报春夏秋冬》阅读考级题 姓名家长签名分数 卷首语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当今,孩子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你最喜欢故事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我喜欢它是因为()(10分,每个3分) 选择题(40分) 1()《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谁的代表作? A 维·比安基B雨果 2()谁打开了春天的大门?A白嘴乌鸦 B 兔宝宝 3()雪地里出生的兔宝宝是自己妈妈喂养的?A是 B 不是 4()根据日历,哪一天是春天的开始? A 3月21日 B 2月21日 5()什么是钓鱼最好的饵料,这样可以钓到鲫鱼、鲤鱼、鲈鱼、棘鱼和海马?A虫子 B 油麻饼 6()在海上长途飞行线上,出现了一群群什么?它们潜入水中伺机捕鱼,就这么游着游着,游过了湖泊和海湾。A矶凫、绵凫 B 海燕、海鸥 7()在我们这儿的森林里,有一种乌鸦,浑身长着斑点。我们管它叫什么?它采集松子,放到树洞里或者树根底下,准备入冬后再吃。 A 星鸦B红胸小鸟 8 ()我们把某一种鸟叫作“魔法师”,而且叫它名字的时候,它立刻就会作出反应。 A 乌鸦B喜鹊答案 《森林报春夏秋冬》阅读考级题 姓名家长签名分数 卷首语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当今,孩子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你最喜欢故事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我喜欢它是因为()(10分,每个3分) 选择题(40分) 1()《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谁的代表作? A 维·比安基B雨果 2()谁打开了春天的大门?A白嘴乌鸦 B 兔宝宝 3()雪地里出生的兔宝宝是自己妈妈喂养的?A是 B 不是 4()根据日历,哪一天是春天的开始? A 3月21日 B 2月21日 5()什么是钓鱼最好的饵料,这样可以钓到鲫鱼、鲤鱼、鲈鱼、棘鱼和海马?A虫子 B 油麻饼 6()在海上长途飞行线上,出现了一群群什么?它们潜入水中伺机捕鱼,就这么游着游着,游过了湖泊和海湾。A矶凫、绵凫 B 海燕、海鸥 7()在我们这儿的森林里,有一种乌鸦,浑身长着斑点。我们管它叫什么?它采集松子,放到树洞里或者树根底下,准备入冬后再吃。 A 星鸦B红胸小鸟 8 ()我们把某一种鸟叫作“魔法师”,而且叫它名字的时候,它立刻就会作出反应。 A 乌鸦B喜鹊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结题报告书

结题报告书 结题报告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那么关于结题报告书范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结题报告书》的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生生活作文研究”报告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是一所先进学校,1996年3月,我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小学生生活作文研究方案》被列为苏州市教育科研“九五”立项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生活教育理论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将来知识经济时代,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有多广,生活作文研究是我

们在作文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写作理论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佐证。写作理论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 (3)生活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 道。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 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向目的。 二、研究的理论假设。 生活作文的概念假设。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思想、情感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一篇:《中考作文升格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

甩项竣工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甩项竣工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人(全称):XXXXXXXXXXXXXX如 承包人(全称):XXXXXXXXXXX X限责任公司 发包人、承包人双方于2015年11月18日签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公司烟叶仓库工程施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下简称〈〈施工合同》),依据施工合同第二部分通用合同条款第14条第3项“发包人要求甩项竣工的,合同当事人应签订甩项竣工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遵循平等、 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公司烟叶仓库甩项竣 工及有关事项协商一致,共同达成如下协议: 工程概况如下: 1,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程施工(以下简称“本项目” )。 2, 工程地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 工程内容: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所确定的各项内容(包含土建、钢结构、消防、 电气、暖通、给水排水、道路等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2808.64 包括2栋烟叶物流仓 库和1栋物资仓库,其中烟叶物流仓库建筑面积均为4500 跨度25m,物资仓库建筑面积3808.64 虬跨度35.2m,建筑层数均为1层,坡屋面建筑高度11.75m,建筑结构均为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4, 合同工期总日历夭数:300 天。 5, 开工日期为2016年1月8日。(涉及合同工期,请核实监理签发的开工令时间)工程目前(截止2017年5月*日)完成情况:承包人已按合同要求完成现场全部施工内容,并提交完工报告; 工程甩项验收原因:由于园区总体规划需要,本项目与百色市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二期”)共用一套消防增压设备和供电设备,且消防设施及增压设备(消防水池、泵房、控制室等)位于二期地下室,导致本项目虽已完工,但消防工程无法进行验收,只能进行除消防工程外的甩项验收,,待二期项目完成相关消防及供电配套设备后方。进行消防工程验收。 工程甩项部位及清单工程量:明细详见附件内容及清单表。(请附内容及清单) 现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经发包人、承包人双方协商一致,对本项目进行甩项验收,现就甩项验收达成如下协议: 一、承包人完成施工合同约定内容,并依照合施工同约定提交验收申请后,发包人、承 包人同意及时组织甩项竣工验收。 二、甩项竣工验收合格后人员管理 承包人有权依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流程,提出解除本项目经理及安全员的广西建筑市场诚信卡,发包人应配合。承包人有权暂时解散项目部人员,但整体竣工验收必须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及范文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及范 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

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

森林报.夏测试题和答案

《森林报.夏》测试题 一、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一小题2分,一共36分) 1.候鸟(A)的时候搬完了家。【P8】 A.6月 B.4月 2.(A)的住宅盖在半空中。【P9】 A.黄鹂 B.百灵 3.浮萍(B)叶子。【P20】 A.没有 B.有 4.蝼蛄的外号是(B)。【P26】 A.小兽儿 B.赛鼹鼠 5.金线虫是(B)虫。【P33】 A.硬件 B.软件 6.没有秩序的餐厅在(B)。【P49】 A.小橡树林里 B.五一集体农庄的池塘里 7.旅鼠是一种短尾巴的(A)动物。【P63】 A.啮齿 B.食草 8.大海兔头上有一个(B)。【P71】 A.大耳朵 B.大皮囊 9.树莓是一种丛生的(A)。【P90】

A.植物 B.灌木 9.可以吃虫的花叫(B)【P94】 A.捕蝇草 B.毛毡苔 10.景天的果实在晴天时是(B)。【P95】 A.开着的 B.关闭着的 11.在列宁格勒,铃兰是在(A)的时候开的。【P99】 A.6月 B.7月 12.(A)是鸟儿的乐园。【P110】 A.圣托里尼岛 B.比安基岛 二、判断句子的对错,给对的打√,错的打×。(每一题3分,一共18分) 《森林报》的作者是维.比安基。(√)河虾有10只脚,最前面那一对是钳子。【P44】(√)反舌鸟的房子是最难看的了。【P12】(×)脊背上有两道白条纹的小黑甲虫是蛾蝶。【P53】(×)苏维埃人是最怕沙漠的人了。【P66】(×)食用蕈一般都是白色的。【P143】(√)

三、看看书,把正确的答案填到括号里。(每一题一分,一共20分) 1.(6月),蔷薇开花,候鸟搬完了家,夏天开始了。现在(白昼)最长;在遥远的(北方),完全没有(黑夜)了—太阳(24)个小时都在天上。【P8】 2.在夏季第二月《林中大事件》的《可怕的花》中毛毡苔先用(露珠)引诱蚊子,然后把(小圆叶)合拢,接着把蚊子的血吸光,最后张开(叶子),把蚊子的(空皮囊)吐在地上。【P93-94】 3.在夏季第三月《打猎》的《带猎狗打猎》中猎狗出生还只有(3个星期)时,主人就会把它的尾巴(剁掉)。【P163】 4. 在夏季第一月《林中大事件》的《会变戏法的花》中矢车菊的花不是构造简单的花儿,它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它上面那些(蓬蓬松松)、(犄角)似小花儿,都是些不结子的(无实花)。真正的花在当中,是许多深绛红色的(细管子)。这种(细管子)里,有一根(雌蕊)和好几根会变戏法的(雄蕊)。【P21】

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实例】 课题《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与课业减负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人:黄美娟吴春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 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学科的增多,教育领域的拓宽,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 原因之一。例如1、中学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考试科目就有七、 八门,教学任务客观地成倍增加,使学生的课外作业也随之相应加重。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而且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 2、多数学校以分数来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惯例,而且和奖金、评 优挂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教师为了提高分数就不得不 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施压——加大作业量。课业负担过重会产生 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课业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危及心理健康。如有些小学生写作业甚至到深夜仍完 不成,家长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否则回到学校无法向教师交待。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多的作业让学生无 法完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能相互抄作业,而抄作业的后果是 连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好。抄作业现象在中小学中是一种非常普 遍的现象,教师布臵的作业不少,但教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据了解有很多学生睡眠不足, 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 4、学生课业 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参加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近视眼的、驼背的越来越多。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校本作业设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目的和地方义务教育教学 的要求,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来源、层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完成的各学科作业练习册。它的意义在于:合 理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省级课题结题报告范本

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2016年10月,我们向运城市教育局申报的教研课题《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经评审立项。两年来,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撰写开题报告,落实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目前,课题组已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为英语教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审视和认识。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研讨过程中,我们全体英语老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与剖析。大家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继承前人知识和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特的体验。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交际。 2、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

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二、对课题概念的提出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实现由“教会学生学习”到“教会学生会学”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创造者”。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不是掌握这一种或那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而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学会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金字塔学习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从金字塔塔尖到塔基依次是: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由此可见,被动学习(Passive)的效率要比主动学习(Active)低得多。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结题报告——范文

一、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结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结束,研究者客观地、概括地介绍研究过程,总结、解释研究成果,向有关部门(机构)申请结题验收的文章。它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最主要的依据,其基本结构包括: 题目部分——标题、署名。 正文部分—— (1)序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动机)。 (2)理论依据。 (3)研究目标。 (4)研究方法(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 (5)研究的主要内容。 (6)研究过程概述。 (7)研究成果(概括性描述、列出图表、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结论与建议。 (8)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 结尾部分——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结题报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规范化。根据具体情况,在体例上可作适当调整,我们反对格式呆板化,但也不能违反基本格式。接下来着重谈谈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题报告题目的表述要有明确性 结题报告的题目一般格式为:《……》课题结题报告。 关键是该课题题目应具体明确,准确地概括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且有新颖性。具体要求是:①应有价值、有新意。②范围既不会过于宽泛,也不会过于狭窄。③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④题目内容最好涉及两个变量。⑤题目不要用疑问句形式。⑥题目要避免价值判断。⑦不宜用过分修饰、文学化的题目。⑧用词规范,切忌杜撰。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发现题目不当或该研究没有价值,就得终止研究,重新调整研究课题,并呈报立项审批单位。在结题报告中应写新的课题,并附上说明。 三、理论依据的选取、运用要准确 理论依据即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是选题论证的依据,是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预先赋予某种假设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选取理论依据要防止三种情况:①无“论”可依;②有“论”难依;③大“论”小“依”; ④有论不依。所选取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直接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 教育理论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有的还存在其局限性,运用时不能拈来便用。 四、教育科研过程要作客观、清晰的概述 对研究过程的概述必须符合研究类型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多种划分标准,因而教育科研有多种类型,诸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发展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追因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等等。对于各种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应明确界定。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多数是应用研究。 实验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过程。教育实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推广性实验(当前我国进行的有学校整体改革实验、引进国外教育理论的验证实验、教育政策决策的实验、课程教材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东莞市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 ——有机化学中构性思维的培养 课题编号:2015GH219 结题报告:化学学科思维与认知教学初探 主持人:刘帅 课题组成员:蔡小蔓、陈建新、黄晗晖、袁志明、布瑞昌、霍淑敏、杨秀凤 东莞市万江中学 2017年9月

目录 1 研究背景 (1) 1.1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1) 1.1.1学生化学思维的研究 (1) 1.1.2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 (3) 1.1.3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4) 1.2研究的重难点 (8) 1.2.1化学学科思想 (8) 1.2.2化学认知观念 (9) 2 研究的实施与过程 (11) 2.1准备阶段 (11) 2.1.1课题开题 (11) 2.1.2课题分工 (11) 2.1.3开题专家评议要点 (12) 2.1.4经费分配 (12) 2.1.5预期成果 (12) 2.2实施阶段 (13) 2.2.1原子化学环境思维培养 (13) 2.2.2以模型体验法探寻立体化学观念 (13) 2.2.3践行化学思维培养,完善备课组建设 (14) 2.2.4基于慕课环境下的化学思维培养 (14) 2.2.5以学科思想和学科理论学习元素化学 (15) 2.2.6挖掘教材中“性构相依”的化学思想 (16) 2.2.7在酯化反应相关教学中培养学生构性思维 (16) 2.2.8重要变更 (17) 2.3总结反思阶段 (17) 2.3.1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17) 2.3.2下阶段的研究计划 (17) 3 取得的成效 (19) 3.1发表论文 (19) 3.2获奖情况 (19) 3.3实物模型 (19) 3.4理论与方法 (19) 3.5教学资源 (19) 附录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板书设计 (20) 附录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复习学案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