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学生抢着学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让教师真正从课堂中解脱出来

笔者是一名初级中学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多年,在教学生涯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主导课堂时间过长,学生主导课堂较少,难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教师难以真正从课堂中解脱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自学能力差异大,自学进程差异大,小组内存在着假讨论现象,小组长的组织交流调控不当,交流不深刻,只停留在对答案的层面,不能有效的筛选问题。普遍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长此下去,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最后也会流于形式。是如何造成这种情况,又怎么解决呢这着实令人苦恼与深思。

经过讨论与反复的认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没有进行有效地课前预习。

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存在随意性和不科学性。

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

4.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

5.评价不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

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面对以上种种情况,在实际的教学如何解决呢,在这里把我们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这是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

1、重视预习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不要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一起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因为预习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教师既可以从理论方面给学生讲讲预习的好处,还可以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向学生渗透预习的重要作用,并鼓励他们预习数学,逐渐让他们体会到预习习惯的形成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2、激发兴趣,乐于预习。

《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有高效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态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生动直观和趣味盎然的学习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预习这项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它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3、授之以渔,学会预习

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对教师要求比较高,除了要分析自己学生的学情,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价值,又有吸引力,并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预习兴趣的预习内容。最重要的是所布置的内容要有层次性。

4、及时评价,促进预习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教师应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检查的方式有:检查学生的预习本、课前提问、课内提问、出几个小题让学

生笔答等。无论采用何种检查方式,检查后都要对本次预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以推动下次预习。这样不仅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活动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得多,说得多,交流的多,体验的多,个性发挥得充分,他们体会到了预习给他带来的荣耀,再也不把预习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事了。

5、常抓不懈,坚持预习

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要靠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而且要在长期的训练中得到巩固,使之定型。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地训练,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多方力量联合起来,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积累起来,养成习惯。否则,一曝十寒,是不能养成好习惯的。

好的习惯会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路标,会成为学生一生快乐的源泉。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为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虽然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只要通过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教师和家长科学、耐心的指导与监督,学生的预习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会不断养成!

二、加强小组的建设与管理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4、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三.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环节

在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盘考虑,应着重想一想,设计的合作活动有无必要,设计的合作内容与形式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程意图。其所涉及的问题要使学生认为值得讨论,所采纳的形式不应脱离学生实际,

要使学生有感而发,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与梯度,使学生认为合作团体的智慧大大超越个体的见解,仅仅依靠个人去完成有较大的难度,同时要事先让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俗话说“做得之以体验,思得之以升华。

四.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与调控

(1)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教师通过设定教学目标,把握学习方向,通过设计导学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思考,归纳,或初步建立概念,或描述现象,分析原因;通过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行为,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对小组完成任务的显性或隐形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调控学习的进程。

(2)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调控,对游离的学生进行提醒,对偏离方向的学生进行点拨,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呈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把问题呈现清楚,把握问题讨论的程度,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达标。

其他,我们还注意了(1)、定期调整小组成员的搭配。(2)、为防止分组后带来的小团体思想,在平时的班级活动、教学活动中经常采用拼盘方式,即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3)、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弱势学生缩小与强势学生的差距。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到提高。自主课堂在给学生发展舞台的同时,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挑战,让我们共同迎接挑战,灿烂我们的教育生命。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

公开课课堂评价的方法和意义 中山大学附属雅宝学校臧启玉老师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为了促进本校教学的发展,各学校都要组织一定规模的校内公开课或者示范课。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进步,有利于教学技巧的不断创新。我参加了许多公开课交流的研讨会,收益匪浅,但同时感觉到在对课堂定性评价时许多老师不能对公开课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评价的也不到位。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节课呢?课堂评价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评价,那就是课堂的知识总量、知识点处理的质量、知识传授的技巧。 下面我结合初一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这节公开课来谈一谈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课堂评价。 一、总结课堂知识容量,从“面”上把握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教学效果关系极大。教学活动是传输一定知识的活动,而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如果一节课知识容量过小,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很差。 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量是很少的,一是要学生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另一就是认识到人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那么如何使本节课上的丰富多彩而不显得空洞,这对老师来说是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而在这节公开课中,老师设计先是以〈西游记〉序幕开头让同学们回忆唐僧在取经路上饱经挫折,从而树立挫折意识。然后能过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从而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最后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束。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来说,既达到了教学任务而又使课堂丰满,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把握从“面”上去评价课堂,一要看整节课的设计是不是合理,另一方面要看信息量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这两个方面,课堂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质量,评价课堂教学的“点”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点的过程,是先知者传授给后知者的过程。由于知识点的难度不同,那么接受者在接受知识点的困难程度也就不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的处理质量,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 这节课中,人生难免有挫折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那么应该怎么样才能使同学们领会这个知识点,在对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教师采取了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同学展开讨论,比方讲人生产生挫折的自然因素这方面,教师提供了在唐山地震中许多人家破人亡的事例,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很轻松的领会了知识。 从这一方面进行课堂评价时,一方面要分析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否真正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是否真正领会了知识点。达到这两个方面,我们说教学是成功的。 三、分析知识传授的技巧,即整节课顺利进行的“线”。 “教无定法”,但是对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具体的知识传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知识顺利传授的重要条件。每个教师在分析教学知识的特点后应该去寻找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节课堂教学中,教师成功运用了事例教学法、课件辅助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通过影音课件教学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 以上三点我主要是评价其教学成功之处,当然,每节课堂教学都有其闪光点和灰色之处,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既要吸取其成功之处,同时也要分析其灰色点,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去避免类似的失误。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 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堂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一种教学艺术。要搞好组织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要有驾驭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快喜悦的心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加以选择,灵活运用。南昌膝王阁学校林子谦老师总结了十种常用的方法— 组织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1、形象感染法 教师走上讲台时,神情要亲切、庄重、肃穆,站定后要扫视整个课堂,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从原来的注意对象迅速转移到教师身上来,自觉地投入教学活动。 2.目标引导法 讲课开始时,教师可简要地肯定学生的表现,提出本次学习要求,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促其产生努力达到目标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调动自己的有意注意。 3.趣味激发法 教师讲课时,如有较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适当穿插讲一些表面看来跟教学无关(但内含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启示)而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使学生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引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4.提问点拨法 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转移注意对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来。学生答题不够理想时,不要急于批评,可稍加点拨,鼓励他们动脑筋思考或用心听老师和同学讲。这样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保持注意的稳定性,积极投入学习的活动。 5.指名演板法 此法类似“提问点拨法”教师指名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演板,并在适当时机轻声对演板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要求他们回位后用心听讲。这种方法具有中等强度的刺激,可对学生大脑皮层起一定作用,能促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6.语言表达法 语言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讲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概念;语言准确、简明扼要是组织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人听着舒服,爱听;善于例证,形象比喻,适当应用一些格言、名句、典故、顺口溜等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些技巧。 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和感动,使人兴趣盎然,同时也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语气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总之,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使用得当。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学习形式之一。但经笔者这两年来的亲自实践,以及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许多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合作,并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本文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以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 种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笔者通过学习和 班级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 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 存在:淤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盂学生间 的合作不够主动;榆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虞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愚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1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诸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 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 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 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 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 主转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 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关注个体的发展 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 行评价和奖励,还要重视小组中个体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倡要让每个学生获得 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考查小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一个 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争取让每一个成员都 能够发挥自己的优点。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逐步成为具有合作、互 助等积极性格特征的学生。 3 准确评价、注意激励 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在全班进行的交流活动。因为很多的讨论合作 成果都是在交流中得到了体现,得到了强化。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对学生的讨论倾听、评价、建议、引导,并 掌握学生讨论的情况,以便作出及时调控。合作学习的评价有个最明显的特点: 重视小组自评。为了保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 共同活动的情况,这就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的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会怎样 更好地合作。为此,在小组成员自评时应讨论以下内容。第一,总结有益的经验;第二,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第三,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小组全 体成员共同制定出本组今后的活动方案,明确在以后的小组活动中应当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小组自评能够为小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馈,是合作学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1 / 11 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一)听: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很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二)说: 1.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他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3.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4.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5.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6.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三)想: 1.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2.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四)做: 1.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2.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2 / 11 3.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4.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5.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6.你坐得端正!注意力也集中! 7.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8.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9.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我为你高兴! 10.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11.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 表示?(鼓掌) 12.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答案补充 (五)课堂过程评价激励语: 1.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3.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4.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完整版)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卫辉市上乐村镇第二中学李艳敏 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得与技术结合在一起。作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艺术,就必须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以及过硬的教育能力。就要懂得怎样利用技术搞好这门艺术工作。对此,本人略谈仅有拙见。 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使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声语言的默契配合,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注意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自己钻研掌握的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传授给学生,这又需要教师在教学艺术和技巧方面倍下功夫。每节课的板书精心设计,规范书写字符,教学中注意扬长避短,注意无声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身教配合言教,使学生领会教师所讲知识,并彻底掌握。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与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也只有适应了这些要求,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感兴趣,进而转化为对学科的热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的推行素质教育。 在新形势下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应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桃村中学肖芳 一,科学的引导方法 1、教学组织中的引导。采取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执不休,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2、学习程序上的引导。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先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3、学习方法上的引导。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①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深入学习。A:启动式的点拨。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了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此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B:提示式的点拨。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C:点睛式的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可以“突破”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二,采用多元化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1.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及时地捕捉各种反馈信息,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 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

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 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 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纸笔测试:检查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 比如学生的回答不管好不好都全部鼓励;学生的回答明明很有创意却视而不见;不注重学生的闪光点;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过多的注重量化的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关注终结性评价等等。这些评价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的提高,使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评价地位,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影响了学生后续发展。也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我们应当遵循课堂教学的目的与评价方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方案

初中生物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的实施和“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给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生物学习方式,受到许多生物教师的青睐。然而由于小组合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教师如果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一种有形式而无实质的方式。通过我们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出:如何搞好小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核心。选择恰当时机进行尝试,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行为习惯,并促进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管理、各负其责的精神,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使生物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生物组提出《初中生物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方案》。 二、课题的界定 《初中生物小组评价与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小组评价的策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意识,缩小两极分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大的收获,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把每人的成绩与他们自己以往获得的成绩相比来表示学业上的进步,这是公平的。实质上是比

较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励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意义: 1、通过小组评价培养学生互帮互学,体现团结合作精神,对他人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心。 2、学生相互间合作友爱,取长补短,缩小两极分化,提高自己。 3、学生通过小组评价借力提高自己,促使学生通过自主评价、教师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并成为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管理、学会学习。 4、通过合作式评价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教育的作用。 四、小组评价有效策略的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半年来对小组评价活动的具体指导,总结出以 下四个指导策略: 第一指导策略:指导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促进组员发展相互依靠关系。合作学习小组组员的相互依靠关系是小组评价机 制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小组评价机制设计时,教师要为每个学习小组设计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通过指导学习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使不同的成员拥

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结题报告 第一章板书设计的意义 一绪论 1、板书设计 所谓板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面书写、勾画、布局的设想与计划。它是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力求以尽可能简练、精当地文字、符号、线条、图形、图表等表现手法,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丰富而复杂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概括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深刻而全面挖掘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思路、启发感染学生、增强课堂实效的作用。 2、板书设计的构件 板书设计的构件,主要包括教学信息载体和教学媒体两个方面。所谓教学信息载体,是指能够准确传递教材的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意识或运载、转化知识的一种物体或物质。 如:文字、符号、线条、图表、图形等,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达信息的载体。而教育媒体,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媒介作用的一种实体。知识的传递主要通过四种媒体:真

实性媒体,主要包括实物和现场;模拟性媒体,主要包括教学所用的标本、模具、图像、挂图、幻灯、电视、电影等;符号性媒体,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线条、图表、图形等;非语言性媒体,主要包括表情、目光、手势、体态、触摸等。教学是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的过程. 板书设计的构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文字:文字包括汉字(或其它语言文字形式)、数字、字母等,是板书设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板书设计中的文字力求达到简洁、明了、恰当。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板书时,要用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 符号:符号包括代号、记号等。具体有实线、虚线、箭头、括号、折线、圆圈、方框、三角形等。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板书。

板书符号作运用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对板书中运用的每个符号,师生双方都要理解;每次(个)板书所使用的符合不宜过多,更不可粗制滥造和碓砌组合,里面生拼硬凑、画蛇添足而影响教学效果。 线条:各种形式的线条是教学板书中常用到的。许多板书中的文字、图示等构件就是依靠线条组合起来的,形成具有整体性的信息载体。同时,线条又有实、虚、曲、直、长、短之分,表达的内涵和效果也不相同。教学时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与运用。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的教学板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叙事线索,用线条分析法来设计。这样,既使文章层次分明、线索清楚,有能使教学的脉络清晰而具有吸引力。 图表:图表是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框形、图示等来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物体。如《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的教学板书。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d7833577.html,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作者:陈燕 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10期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 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儿童获取信息的多向交流,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合作;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41-0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日趋鲜活。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合理划分小组,使小组合作成为一种可能 教师在分组时,要顾及上课的连续性,所以把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把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大组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按四人一组把全班人数分出17个大组来,再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把1至17名的学生作为每组的大组长,18至34名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大组长坐在每组的后排,小组长做前排,35至51名和小组长坐一起,52至68名和大组长坐一起,每个小组都有A、B、C、D四层学生,大组长负责全组工作。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能与同学进行辩论。 比如,在学习《唱脸谱》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看过京剧吗?你喜欢京剧中的哪些唱段呢?”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已经迫不及待的议论起来,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这时,老师抛砖引玉,顺势导入《唱脸谱》这节新课:京剧中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类型的人?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投入新课,在组内交流看法、体会,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促进小组合作学习,选对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

最新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上好一节课最基础的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知识的导入,二是以情景导入。知识导入的导语,或联系旧知,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思维的“热点”:或开宗明义,直接提示本课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先入为主”的基础是哪个逐步深入新课文的学习中。 一节好的课堂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就是课堂讲授了。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语言简洁,个性突出,具有直观性。 2.科学准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3.设疑激趣,引发思维,具有启发性。 4.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有教育性思想政治课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5.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6.时间巧配,难度巧定,具有协调性。 一节好的课堂上完了,在结束课堂的时候,怎么做一个好的结尾呢。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结语呢?下面几个方面说说: 1.概括总结,神话题旨 2.延伸话题,引来活水 3.设置悬念,激发欲望 4.反弹琵琶,逆向引导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讲究不讲究,追求

不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结果大不一样。追求了,教师青春常在,课堂春意盎然,学生如浴春风。托尔斯泰说:“艺术是感情传递的桥梁”,课堂教学上的艺术化教学一方面可以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艺术这个桥梁不知不觉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智慧和技能。没有艺术的教学只会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也是大折扣的。可以说,得法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所以,要做就做一个刻苦钻研业务的教师,做一个课堂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 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2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节成功的好课,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艺术,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对学习《中学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一、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能运用自如地把备课中丰富的教学在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传授给学生,尽管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总有共性的东西,掌握了共性,也就掌握了规律。在规律指导下进行教学,问题就容易解决。 二、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点有重要地位。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宏亮、抑扬顿挫、语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协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水平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升和应用,就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水平,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水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注重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并实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心理素质等对学生实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水平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动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 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实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点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对应的发展。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是什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而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1、评价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感受状态 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感受是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其一,评价的结果应该是“给予”。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甚至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宽容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其二,评价的前提是“关爱”。缺乏真爱的表扬与激励只能在课堂上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与尴尬。学生的心理感受良好,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成功的保障。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兴趣、注意、热情、评价、关注、交往等等,无不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当然,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教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使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十分精彩的同学,教师要用喜悦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思考、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配合语言评价,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来激励学生,使其能增强自信心。所以,关注学生课堂的自我感受状态,评价才能真正地感动学生,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 2、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在教学时我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真正使评价多元化,以此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3、评价应该“尊重”。 课堂评价要承认并善待差异。老师们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都应该给予了尊重,学生的表现,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不管是个性张扬还是中规中矩,甚至在课堂上瞠目结舌,老师们都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和珍爱。比如当学生积极举手但起来后又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如果你还没准备好,就再想想,不过我们都为你的勇气鼓掌!”像这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也给予积极的关注,正是课堂评价的一种境界。这样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课堂评价要讲究技术与艺术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显性的语言评价之外,还有更多的隐性的非语言评价,它可以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种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这样的评价,充分地体验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体验,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沟通与交往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评价是“你真聪明!”“你真棒!”“……”我们看得最多的是,老师们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老师们温和的笑容,老师们的鼓励,赞许的眼神,……好的老师像乐队的指挥,她的课堂评价适时调控,为课堂情感推波助澜,积极发挥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作用。同时激情反馈,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学生情感体验充分,使课堂一次次达到高潮。评价,是以对学生真诚的关注为基本点,以激励学生的信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罗秀华 交流研讨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诱发其学习的兴趣,内化其自身的人格,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课堂学习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我校的小组学习,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和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中,老师们的评价各有独到之处,现采撷几例,用以交流。 一、英语课堂小组评价办法: 郝强 一.课堂表现的评价 (一)奖分 1.课首三分钟表现突出、受到老师表扬的,奖1分。 2.课堂展示表现突出、受到教师表扬的,奖1分。 3.检测展示表现突出、受到教师表扬的,奖1分。 4.在自由讨论、交流活动中,主动发言且效果良好、得到老师肯定的,奖2分。 5.一周内,没有受到罚分的小组可奖5分。 6.他人展示中认真倾听点评、受到老师表扬的,奖1分。 7.对文本提出有价值问题班上交流的,奖2分。 (二)罚分 1.课首三分钟检测展示中,不能达到学习要求的,教师确认后,罚小组1分。 2.在课堂轮流展示中,没有认真准备,发言人表现差,经教师确认后,罚小组2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罚小组2分。 4.课堂上,不积极投入学习,被老师点名批评一人次,罚小组1分。 5.他生展示时不认真倾听、不认真作批注的,教师批评一人次罚小组1分。 6.预习不独立思考、课本无标记的,教师发现一人次个人扣小组1分。 7.展示中只有优生参与的,罚小组2分。 二.错题本的评价 (一)奖分 1.一周内,全组成员都按时保质完成错题本整理的,奖小组5分。 2.错题检测中平均分最高小组,奖小组2分。 3.用双色笔,清晰工整,重点突出,经教师确认,一人次,可奖小组1分。 (二)罚分 1.在检查中,一人科次没有按规定完成,罚小组1分 2.错题本上的题目,抽考不合格的,一人次,罚小组1分。 三.作业的评价 (一)奖分 作业按时认真完成,书写正规,美观大方,准确率高,经老师确认为优秀作业,一人次,奖小组2分。 (二)罚分 1.作业态度不认真(书写潦草,不能保质保量),经老师确认,罚1分。 2.作业未能完成或交空白作业,经老师确认,罚2分。 3.抄袭作业者,罚小组3分。 四.每周评选出优胜学习小组,每人奖励奖状一张。

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深知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和学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一切条件,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在课堂完成,所以主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谈几点看法。课堂教学艺术包括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从四个方面谈: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各项工作如此,教学也不例外。做好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有经验的教师上课,非常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具有导课艺术的教师,往往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活跃课堂的气氛,收到优异的效果。所以,善于导入新课,是讲好课的重要一环,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功。 导入新课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常用导入新课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讲课一开始,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注意,积极思考。这样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求知欲去听课,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使知识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也是教学的一门艺术。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演示的导入,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有的学科的教师,通过挂图、模型、实物等引入新课,能使学生引起兴趣,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地发展智力。如教学中,我利用录音机放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效果来感染学生,将歌词内容记熟后学唱歌曲,导入新课。 3.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借助于情境的刺激作用。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正是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能充满情意,感染学生,学生便能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在语文、政治、地理等文化课中,开头,教师可以满怀感情诉颂我国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这样导入新课,创设一种情绪气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带着一种激情来学习。 二、课堂讲授的艺术 在各种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认真讲授准确无误,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每堂课,教师要讲授的内容很多,但是,究竟开头怎样讲、中间怎样讲、结尾怎样讲,哪些应精讲,哪些应提问,哪些应练习,哪些应自学,所有这些,都应全面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盲目、无计划,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轻重不分。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课堂讲授的成败,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说,教师语言的艺术,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1.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在各科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学习领会知识。教师的语言,只有能为学生接受,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