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王恒林:一例肺肾联合移植患者的围术期处理-王恒林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导学——肾脏怕啥 劳累 效价低蛋白 高盐饮食 高血压 感染 心衰(水肿) …… 一、常见症状 (―)肾性水肿 分类机制对应疾病 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而肾小管重吸收正常→“球-管失衡”→水钠潴留急、慢性肾炎肾病性水肿长期大量蛋白尿→白蛋白→胶体渗透压↓→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肾病综合征

水肿自眼睑及面部开始,多伴有血压增高,蛋白尿和血尿 (二)肾性高血压 病因肾脏病变引起 对应疾病急慢性肾炎、尿毒症早期等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累及脏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发生高血压脑病等后果高血压发生或加重多是导致肾功能损害重要因素,故应积极治疗 (三)尿量异常 意义尿量(24h)对应疾病 正常成 人 1000~2000ml - 少尿<400ml 急、慢性肾衰及血容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 无尿<100ml 多尿>2500ml 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衰多尿期 夜尿增多夜尿>白天尿量或夜尿持续> 750ml 肾浓缩功能减退 (四)蛋白尿 标准尿蛋白>150mg/日,尿蛋白定性(+),但24小时蛋白定量更可靠 原因生理性运动、体位、发热、寒冷等引起,一般≤1g/日,去除诱因后蛋白尿消失病理性各种肾小球疾病 (五)血尿 标准RBC>3个/HP,或Addis计数12h排泄的RBC>50万 肉眼血尿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有血凝块,1L尿含1ml血液即呈现肉眼血尿病因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结石、肿瘤等 (六)尿路刺激征 概念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机制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受刺激 尿频尿意频繁而尿量不多 尿急一有尿意就急不可待要排 尿痛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感到挛缩样疼痛或烧灼感

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肾移植手术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患病,生活质量低,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和前途,对治好疾病有迫切的要求,思想压力大。护理人员要善于和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痛楚,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同时让患者必须了解肾移植的基本知识,减轻患者对手术的不安,并使其在移植前解除患者思想负担及对手术的恐惧,鼓励患者用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提高信心。 2隔离病房的准备病室内严格消毒隔离,术前病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擦拭。同时准备并检测呼吸机、负压吸引装置,CVP装置、血糖仪、输液泵等设备仪器,保证处于备用状态。 3术前准备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好充分体检和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检测组织配型; 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机体的耐受力; 术前有目地指导患者床上排便排尿,预防尿路肠道梗阻; 肾移植术前1d要透析1次;术前12h禁食、4h禁饮、备皮灌肠、配血;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和早期预防咽喉部、泌尿系等处的潜伏病灶;术前晚为预防失眠,可予安定口服或肌肉注射。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3d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监护,每小时监测并记录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1次,以后根据病情可改为4小时1次。 1.2尿量的监测 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h 液体出入量,同时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术后需循环补液,故每天抽血进行生化检查,了解肾功能、电解质情况,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根据尿量、出入量调整输液速度,保证血容量,预防心功能不全。当尿量较前2h 减少50%,或每小时尿量<50ml或>300ml时,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1.3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和脱落,每日更换引流袋。密切观察引流液量、性质并详细记录。若引流为血性液体且量多,血压偏低时,要考虑是否有内出血的可能;若引流液颜色清淡且量多时,应考虑是否有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瘘。保持尿管通畅,每3天更换尿袋,每天清洁尿道口2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愈合情况,定时换药。 1.4排斥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排斥反应可发生在术后的任何时候,典型临床表现为: 体温骤然升高且持续性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移植区胀疼、触痛伴全身乏力,关节酸痛,烦躁不安;体重增加;化验尿出现蛋白、肌酐不降反有升高趋势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抗排斥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2.疼痛护理 术后6h内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肾移植侧下肢屈曲15~25度,以减轻切口疼痛和血管吻合处的张力,有利于刀口愈合,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和病室安静,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使其疼痛减轻,利于术后恢复。 3.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 3.1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协助活动双下肢,术后第5日下床活动,防止动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 3.2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配合雾化吸入,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

心肝脾肺肾的关系

人体五脏的关系 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是棋盘中的帅,因此《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 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中医认为,大喜伤心窍门天下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比如舌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鸡鸭血、桂圆等红色的食品和呵(he)这个发音都与心相关,归属于心火系统,故能补心。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莲子和苦瓜,他们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经也归属于心火系统,能够清泻心火。日常生活中多发“呵(he)”这个音对心功能也有帮助。 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在众多的仙草中,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三七功效第一,灵芝有非常好的养心安神作用,作为补五脏气血的灵芝胶囊,则能明显调节心系功能异常而出现的各种症状。 心功能异常出现的各种症状:肩臂、气短、心烦、心痛、失眠、多梦、自汗、盗汗、心悸、潮热、眩晕、咽干、健忘、痛涩、尿血、惊叫、痰黄稠、畏寒肢冷、神志不清、口唇青紫、困倦多痰、肥胖身重、口舌生疮、糜烂肿痛、体表疮疡、小便淋漓、面红耳赤、哭笑无常、语言错乱、四肢抽搐、口中流涎、卒然昏倒、喉中痰鸣、双目上视、五心烦热(脚心、手心、心口) 将军之官:肝 《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刚强急噪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事实上,脾气急噪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旺。因此一个人发脾气时,你不要和他计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肝气过旺而化为火气,他是克制不住的。易怒的人,常会拍着桌子叫,他一定要把这股气发出来,心里才会好受,否则憋在心里会害病的。等到这个气散了,自然而然也就心平气和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老是发怒,轻则血压偏高,重则促使肝纤维化。三国时的周瑜大怒之下剑伤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伤肝”的典型案例。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和自己,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肝藏血,我们可以从指甲与眼睛的状况来判断肝血的盛衰。人手上的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那就是肝血不足。肝开窍于目,如果眼睛经常干涩,易迎风流泪,就表明肝阴血不够。 肝木系统功能异常,常会出现口苦、头晕目眩、眼干涩、目赤肿痛、两肋胀痛、烦躁易怒、肝病、血压高、血脂高、指甲干枯等症状。 那么我们如何调养呢?酸味、青色、嘘(xu)这个发音都与肝相关,归属肝木系统。因此乌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养肝佳品。此外菊花、洋葱、荔枝、木瓜、桃、鲤鱼等食物也是养肝食物的代表。生活中多发“嘘(xu)”这个音对肝功能也有帮助。 很多人发怒时,会感觉两肋位置胀痛。这是由于肝经从两肋经过。在中医养生文化中,拍打两肋有助于肝经气血运行,是养肝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对于肝火旺的人,常拍打两肋或者胆经,有助于清泄肝火。 在众多的养肝仙草中,枸杞益肝明目第一,灵芝保肝解毒最佳,天麻平肝阳功效最显。 肝功能异常出现的各种症状:口苦、耳呜、胆小、痛经、不孕、失眠、眩晕、舌直、恶心、偏头痛、性冷淡、易感冒、两肋痛、厌油腻、乳房胀痛、经期失调、头目胀痛、行走不稳、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双目上视、关节僵硬、睾丸肿痛、带下黄浊、手足腿抽筋麻木、咽中有梗物感、易怒或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七)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 A.﹤400ml B.﹥2500ml C.夜尿持续﹥750ml D.1000~2000ml 2.肾性水肿一般先发生部位 A.双下肢B.胸腔积液C.腹水D.眼睑及面部 3.下列哪种情况可诊断为镜下血尿 A.新鲜尿离心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2个 B.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2万 C.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万 D.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0万 4.急性肾炎临床首发症状多为 A.少尿、无尿B.高血压C.心力衰竭(全心衰) D.水肿、血尿 5.急性肾炎治疗原则为 A.以休息、低盐饮食及对症治疗为主 B.以使用激素治疗为主 C.使用细胞毒药物为主 D.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减退及改善症状为主 6.慢性肾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常为 A.﹤1g/d B.﹥150mg/d C.﹤2g/d D.1~3g/d 7.慢性肾炎患者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治疗目的是 A.减轻肾性水肿B.控制高血压C.预防低钾血症 D.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 8.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形成的原因,哪项不妥 A.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致大量蛋白尿 B.血浆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形成低白蛋白血症,进食脂肪过多致血脂增高C.肝脏代偿合成蛋白质时,脂蛋白合成增加 D.低蛋白血症及部分病人加之水潴留引起水肿 9.下列哪项是原发肾病综合征主要并发症 A.血栓及栓塞B.动脉粥样硬化C.肾功能不全D.感染10.原发肾病综合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原因是 A.血小板增多B.血管内皮易受损C.组织因子易释放 D.血液多高凝状态 11.急性肾衰病因分类中那项是最常见类型 A.肾小球疾病B.肾血管性疾病C.尿路梗阻 D.急性肾小管坏死 12.急性肾衰少尿或无尿期易引起高血钾症,其危害是 A.全身水肿B.体重增加C.高血压 D.抑制心肌细胞易致严重心率失常 13.急性肾衰预防高血钾具体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避免食用含钾多食品如蘑菇、榨菜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在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心得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在水肿治疗中的应 用心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水肿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是治疗慢性、顽固性水肿的最主要法则之一。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体质较差但水肿严重的患者,治疗颇为棘手,如心脏病、肺心病致心力衰竭而浮肿者以及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水肿等患者,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往往停药即复发,或出现耐药性而收效不佳。根据中医辨证,此类水肿多属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所致。据此,运用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为主治疗,可获较好的远期疗效。 1 脾肾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水液代谢是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进行的,而脾、肾两脏对水液代谢功能更为重要。因为在所有脏腑中,脾居“后天之本”的重要位置,脾胃不但为五脏六腑运送水液,同时还输送水谷的精微物质以营养周身;而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但履行肾司开阖之职以调节控制水液排泄,同时因肾为元阳、真火,有温煦鼓舞其它

脏腑阳气的功能。在病态时,尤其是长期水肿状态时,脾、肾两脏的功能最容易受到损害。当水液不化而瘀阻于肌肤、四肢、腹腔等部位时,都会阻碍脾的运化,影响到肾司开阖的作用。对此,张景岳更有精辟论述:“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从气化,故其标在肺;水最畏土,故其制在脾。”这些都说明了脾肾在水肿病机中居重要地位。 2 脾肾阳虚所致水肿临床表现 从正常脾肾功能对水液代谢的作用看,脾肾之阳气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般轻型水肿患者中,同时表现为脾肾阳气俱虚的现象极少,只有在慢性患者中,由于水湿之邪长期滞留肢体、肌肤之中,脾肾阳气经常处于被遏制状态,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如全身浮肿或腰以下水肿,按之没指,或腹大如鼓,腹胀痞满,纳少,心慌气短,腰酸腿软,四肢清冷,甚则全身畏寒,蜷卧喘息,或强迫坐立,呼多吸少,大便秘结或溏薄,小便量少或艰涩不利,舌苔少或滑,脉象沉细或沉伏。这些都是脾肾阳虚不能运化、不能制水的结果,是水邪泛滥更加阻遏脾肾阳气功能的缘故。 3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的方药 针对脾肾阳虚所致水肿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制备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温阳、化气、利水的方剂,如真武汤、《金匮》肾气丸、五苓散以及《世医得效方》的实脾饮、《济生方》的济生肾气丸等。这些方剂均能恢复脾制水、肾主水的运化水湿和控制水液排泄的能力。依照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脾肾论治

重症肌无力证治观点 一、正治观 补益真气、振元治痿法则在实施中有五个基本证方: (一)脾虚气弱型治法:补中益气升阳。基本方: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葛根,当归,黄精,陈皮,甘草,大枣。 (二)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补肾滋阴。基本方:黄芪,党参,生熟地,怀山药,山茱萸,制首乌,炙龟版,枸杞子,麦冬,白术,甘草。 (三)脾肾阳虚型治法:益气补肾温阳。基本方:黄芪,党参,制附子,鹿角胶,熟地,巴戟肉,锁阳,脐带,怀山药,补骨脂,甘草。 (四)血虚络阻型治法:养血通络。基本方: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黄芪,宣木瓜,潼蒺藜,鸡血藤,蜈蚣,红花,甘草。 二、兼治观 本病有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交叉或伴发的倾向,并发病/症涉及多系统,症状错综,辨证复杂。但凡足以耗阳或伤阴而致损耗元气、加重本病的并发病/症,均应同时兼顾治疗。具体应用应遵从以下原则:1 、本病与并发病/症辨证机理一致(同一属性),采取异病同治。2 、本病与并发病/症辨证机理相悖,则两者有机的兼顾(如伴甲亢则变益气升阳为益气育阴潜阳法)。3 、短暂之标症(如感冒、感染等)集中药力先期解决。4、本病有伴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合并胸腺肿瘤的倾向,为此分病辨邪、分期辨邪就十分重要。在扶正培本之际,亦应结合邪气性质统筹之,切不能一味以虚损概之,而留邪作崇,导致正虚不复。 三、急治观 重症肌无力危象,以呼吸困难,痰涎壅盛(嗽甚不得卧,气短促难续接),甚至汗出林漓,神志不清,气息将停,脉微欲绝为主症。气出于肺而根于肾,明·李中梓冠为“呼吸之本”。肾虚则出纳失常,气不归根,导致气短不足以息;脾肾亏虚,脾虚则聚湿生痰,肾虚则水泛为痰,壅阻于肺而失于宣肃导致痰涎壅盛、嗽甚不得卧;脾气匮乏无以生化精微,滋养于心,而致心气不足,心液外泄,脉微欲绝;心肺受累,大气下陷、气海空虚则气憋窘迫,气脱而喘汗。因此危象可以脾气败、肾气极、心气衰.肺气竭统而概之,势成阴阳离绝之危候。危象的中医病机可归纳为:元气衰败为成因,大气下陷为证象,气脱亡阳为结果。中医药治疗要在积极配合现代医学抢救的同时(如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施以正压器械通气外)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补肾纳气,肃

心 肝 脾 肺 肾 各主什么

心肝脾肺肾各主什么?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 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藏神。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藏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藏魂。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肾藏志。 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2,【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 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

肺不伤不咳 脾不伤不久咳 肾不伤不喘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 咳不愈要当心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咽炎等疾病,因而大多用抗生素治疗会使病情迁延,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对咳嗽顽固不愈者,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可能。 咳嗽变异型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隐匿型哮喘,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以夜间和清晨咳嗽为主,无发热,也无特异性检查手段。 哮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哮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而过敏性疾病常常具有家族遗传性,哮喘患儿有家族性哮喘史是常见的。但父母是哮喘病人,其子女不一定都患有哮喘,只是比别的孩子更容易患哮喘,或者说得哮喘的机会多一些。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机会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机会则降至20%;如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机会只有6%左右;在近亲中患哮喘病的人越多,下一代也容易患有哮喘。这一方面说明哮喘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父母与子女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与没有哮喘的病人的家庭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即遗传与环境因素可能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一个人是否会患哮喘,与过敏体质和环境中的变应原及诱发因素有关。特异体质的

内因和刺激因子的外因起决定作用。 哮喘儿童在身体素质上有两个特点: 首先,他们的气道很敏感,外接很小的刺激就可引起气道狭窄,比如特殊气体、冷空气等。 其次,大多数哮喘患儿受变应原的影响。有的父母本身虽然没有哮喘,但是他们可能有其他的过敏性疾病,如皮肤过敏或过敏性鼻炎等,这些过敏倾向也会传给下一代,使他们较容易患上哮喘。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 凡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肃降则气机上逆而致咳嗽、喘促;如果久咳不愈则肺气受损,表卫不固,机体抗御外邪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招致外感六淫之邪侵袭造成反复咳嗽。 肺主气;主皮毛,司宣肃,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而心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胃与脾又相表里。脾则主肌肉、四肢;主运化;主统血。如果积年寒邪不除,造成脾阳不足,则运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为气血,反而聚湿生痰,痰湿上壅于肺,造成肺失肃降而致咳嗽、痰多、气喘。

谈水肿从肺脾肾论治

谈水肿从肺脾肾论治 【关键词】水肿肺脾肾论治水肿的病因病机 水肿的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如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肾阳不足,无权化水,都能导致水肿。 肺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最易遭受外邪侵袭,风邪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主动但不单行,常挟寒热病邪,泛于人体,经皮毛、口鼻侵入,首犯于肺,肺伤则治节无权,肃降失司,司皮毛之功能阻滞,致使气化功能下降,脾失肺助,气不化津而为湿,湿困中轴,肺脾之气不能下通于肾,肾失开合之功,三焦水道壅塞或阻塞,因此水湿内停,风水相击,风激水泛为水肿。脾为中轴,主升清降浊,运化水湿,治水之脏。如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或冒雨涉水,久居湿地,必损伤于脾,使脾气亏虚,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停聚不行,横溢肌肤,而成水肿,或伤于寒湿之气,湿邪久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或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热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肾居下焦,主开合,主五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正如《内经》说:“三阴结,谓之水。”肺、脾、肾三脏病变势必影响三焦决渎无权,膀胱气化失职,胃和大小肠分化水谷失常,而致水饮失于代谢,泛溢肌肤,发生水肿病症。其病机是由经络互相影响,内脏制化规律破坏所致。 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肿之发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实为水肿病机的关键所在。 历代医家对水肿的认识 有关水肿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水胀”等名称,并对水肿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则等,作了简要的论述。 自《内经》以后,对水肿的理论和治疗,历代都有补充和发展,《扁鹊心书·水肿篇》从脾胃方面对水肿的病因病机做了论述。到了东汉张仲景在《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黄汗”、“心水”、“肝水”、“脾水”等十一类水肿的临床表现,论述了发汗利尿的证治要点,并拟定了越脾汤、越脾加术汤、防己茯苓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等治疗水肿的有效方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中有“十水候”、“二十四水候”之称,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肿病机和临床表现作了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了水肿于胃气有关。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期间最著名有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四大家。刘河间认为水中的病因病机是:“热胜内而阳气郁滞故也”。张从正治水肿遵《内经》之旨,崇河间之法而有发展,认为水肿之病与脾肾二脏关系最为相关,若脾虚不能制水,或“肾关不利”均可为之。李东垣根据脾胃学说理论,将水肿分为寒热二型,寒者多虚,热者多实,并认为前者多见。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指出水肿之病因:水肿之因,盖脾虚不能制水。肾为胃关,关门不利则水渍妄行,渗透经络。明·张景岳发展了《内经》治疗水肿的大法,强调补益脾肾的重要性,利水补益为治水肿的“正法”,水肿症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以温脾补肾,此正法也…… 近年来,根据《血证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水肿取得了一定疗效。 水肿病的治疗 古代治疗水肿的方法与方剂较多,仔细推究一般都遵循《内经》治水肿的三大治则“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宣发五阳”。后世医家在运用以上治水肿原则的基础上,又有不断充实和发展,如

张良英教授从脾肾论治崩漏经验选萃

张良英教授从脾肾论治崩漏经验选萃 张良英,女,1935-,汉族,江西省南城县人。1962年毕业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国 家级名中医,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老中医药专家博士 后传承导师。全国第二批、第四批和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老师跻 身医林五十余载,博采众长,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医名卓著。医德高尚,深受国内同行的 尊重和病家的热爱。临诊中,望神切脉四诊通达,理法方药多能切中病要。尤其对妇科血证 有较深的研究,我有幸跟随老师临诊多年,受益匪浅,特总结老师从脾肾论治崩漏经验经验,以飨同道!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 然不同,但因二者经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 甚或数月断续不休,亦有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 发生失血性休克。崩漏既是妇科常见、多发病,也是妇科疑难急重病证之一,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妇女均可发生本病,但以青春期、围绝经期妇女多发。从《景岳全书?妇人规》:“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即可见,崩漏是最严重的一种月经病。近年来,由于各种 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崩漏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治疗不当,容易反复发作。 一、学术渊源 中医认为,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为虚、热、瘀,三者单独成因或复合成因,或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 子宫藏泻失常。因虚者,有因脾肾之虚,有因气血两虚,有因脏腑俱虚,前者常是致病之本,后两者是结果又成病因,故而崩漏易反复,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漏下候》中说“崩中漏下是由劳伤气血,气血俱虚,脏腑损伤,冲任二脉虚损之故”;因热者,有因虚热,有因实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如《伤寒明理论?热入血室》说:“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因于瘀者,有因“怀抱甚郁”,肝郁气滞而郁,有因“气虚运血无力”而瘀,有因“冷积胞中,经脉凝寒”成瘀,有因热甚灼阴燥涩成瘀,亦可由湿热壅遏致瘀,还可因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瘀滞冲任经脉,新血不得归经,乃成崩漏之疾。崩漏病虚证多,实证少,因热者多,因寒者少,即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其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子宫藏泻 无度。 二、诊治经验 (一)学术观点张良英教授以中医传统理论和经典著作作为诊治崩漏的理论依据,以临床疗 效为标准,主张中西医合璧,辩病与辩证结合,治疗崩漏尤其重视脾肾,分期分年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兰室秘藏》“论崩主脾肾之虚,治法重在温补”的理论依据,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老师指出,崩漏的发病虽然与脾虚、肾、血热、血瘀均有关,但 老师长期观察发现,崩漏病脾肾虚损者较多,其发病与脾、肾二脏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非常 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固藏,若女子二七先天肾气不足,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七七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均致肾气虚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泻失常 即发为崩漏。脾为后天之本,主中气,统血,若素体脾虚或忧思过度;或饮食劳倦;或大病 久病,损伤脾气,脾伤则气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也可发生崩漏。 (二)辨治经验 1、崩漏的诊断 老师认为准确诊断崩漏对治愈本病起着关键作用,强调诊断时要紧紧抓住月经周期、经期、 经量均发生紊乱这一关键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情况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停经数月而后骤然暴下,继而淋漓不断;或淋漓量少累月不止,突然又暴下量多如注;或

最新【移植】肾移植麻醉的围手术期管理资料

移植】肾移植麻醉的围手术期管理 最早记载的肾移植麻醉是1954 年,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完成的世界首例同卵双胞胎的活体肾移植手术。迄今为止,肾移植手术麻醉已有近60 年的历史。随着肾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麻醉新技术、外科手术以及新药物等也得到了发展与应用,进而推动了肾移植麻醉的发展。但由于供肾的严重缺乏,需要做肾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等待供体时间延长,导致病情严重恶化,全身脏器功能受损,这对肾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麻醉前的正确评估与准备、麻醉方式的合理选择、肾移植患者的麻醉管理等三方面进行讨论。 1 麻醉前的正确评估与准备1.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肾脏是人体调节机体液体容量、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血红蛋白水平的主要脏器,同时也是清除血循环中药物和毒素的过滤器。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将引起全身脏器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有:(1) 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高容量负荷、高压力负荷和高浓度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患者最终出现高血压和心肌病,它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约占50%。(2)血液系统疾病: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和释放减少,血液透析致血细胞反复丢失,尿毒症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以及铁、叶酸、维生素B6 和B12 缺乏等,肾功能衰竭患者都会出现肾性贫血,通常Hb 50?80 g/L, HCT15%?25%。血小板黏附功能下降,出血时间延长,

但凝血酶原时间(PT) 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可以正常。(3)呼吸系统疾病:高容量负荷使患者出现肺充血,引起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4)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肾排出水、电解质和游离酸的能力下降,患者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高氯血症和髙钾血症。(5)胃排空时间延长,胃酸分 泌量增加、pH 下降。此外,肾功能衰竭患者还存在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骨质疏松等。 2. 肾移植麻醉的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对保障术中患者安全显得非常重要,主要的措施有:( 1 )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机制的情况并尽可能纠正。长期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30 倍[1],超过5 0 %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2] 。因此,术前对心功能的评估非常重要。对非糖尿病的年轻患者,术前检查心电图和常规的超声心动图即可;而对糖尿病时间很长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则需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或行心导管检查。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肾移植的成活率成负相关,因此,高血压患者术前应给予ACE 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H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水平以下。高危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主张使用B受体阻 断药;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必须停用口服降糖药,以免术中

执业护士考试真题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概述 1 .无尿是指 A.24h 尿量少于500ml B .24h 尿量少于400ml C .24h 尿量少于300ml D .24h 尿量少于200ml E .24h 尿量少于100ml 正确答 案:E 2 .少尿是指24h 尿量少于A.50ml B .100ml C.400ml D .600ml E.1000ml 正确答案:C 3.肉眼血尿是指 A .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 B .1L 尿液中含有1ml 血液 C .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小于3个 D .尿沉渣12h 红细胞计数大于50万个 E .尿液颜色为黄色 正确答案:B 4 .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 .肾性水肿 B .肾性高血压 C .蛋白尿 D .血尿 E .尿路刺激征 正确答案:A 5.反映肾功能最可靠的指标是 A .内生肌酐清除率 B .血肌酐 C .血尿素氮 D .血尿酸 E.尿肌酐 正确答案:A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感染性炎症 B .免疫介导的炎症 C .细胞免疫正常 D .与体液免疫有关 E .非免疫非炎症性因素 正确答案:B 7 .某患者既往曾有肾小球肾炎史,因病情稳定上班工作。近日.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来医院复查,证实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为迅速而有效地缓解症状,你考虑下列哪项措施最佳 A .卧床休息 B .低盐饮食 C .利尿降压 D .激素疗法 E .中医疗法正确答案:C 8 .慢性肾炎必有的表现是 A .蛋白尿 B .低蛋白血症 C .高脂血症 D .尿路刺激征 E .血压降低 正确答案:A 9 .有关慢性肾炎的护理,错误的是 A .遵医嘱长期用药 B .降压不宜过快,过低 C .避免使用损害肾的药物 D .帮助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E .指导病人增加体育运动 正确答案:E 10 .需采用低蛋白饮食的患者是 A .肾病综合征 B .急性肾炎 C .心脏病 D .肝硬化腹水

儿科论肺脾肾三脏病变

广中医10中西医(1) 哮喘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邪留伏于肺窍;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嗜食咸酸,膏粱厚味以及鱼腥发物等。病机为外因诱发,引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为肺脾肾三脏所司,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主通调水道,若三脏功能失调,则致水液代谢失常,导致痰饮留伏,成为哮喘之夙根。如肺气虚衰免责治节无权,水津失于输布,凝液成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成痰,上贮于肺;肾气虚衰,不能熏化水液,使水湿上泛为痰,聚液成饮。所谓痰之本木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末饮也,贮于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是造成哮喘痰饮伏留的内在因素。 缓解期: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贵肾气丸 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 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的发生,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以致邪毒入里,伤及脏腑,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发病。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客于肺卫,肺气郁遏,宣降失司,通调失职,水道不利,以致风遏水阻,溢于肌肤,发为水肿;水湿疮毒内侵,初伤肺脾,继则伤肾,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水失所主,三焦气化失常,则水泛为肿,湿热下注,热毒内侵,损伤下焦,伤及血络,导致血尿;水湿内盛,困阻脾胃,中阳不振,脾失健运,则身倦乏力,病势缠绵;湿热久稽,耗伤阴津,则手足心热,而现阴虚邪恋之证。 肾炎综合征: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而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则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脾制水,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主水,司开阖与气化。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水谷精微输布,封藏,均依赖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开阖与三焦、膀胱气化来完成。若先天禀赋不足,或阳水反复不愈,或调护失宣,或外邪入侵,使正气内溃,则肺、脾、肾三脏俱虚,主水无权,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精微不能输布,封藏不密而下泄,则出现蛋白尿。 本证: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脾虚湿困——健脾益气,利水化湿——防己茯苓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补肾——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中医心肝脾肺肾

中医里“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味与五脏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 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5、咸入肾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五、五官与五脏1、鼻为肺之官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2、目为肝之官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3、口唇为脾之官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 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六、五情与五脏1、心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 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

哮喘缓解期治疗宜肺脾肾三脏并补_刘仁慧

[J].中国癌症杂志,2002,12(2):164-166 [20]戴伟,石增芬.漫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分析[J].实用中西 医结合临床,2003,3(1):46-47 [21]张苏和,丁连举,周凌云.胸膜间皮瘤22例临床分析[J].内蒙 古医学杂志,2000,32(5):334-335 [22]杨婉玲,韩国新,陶双专.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误治3例报告 [J].综合临床医学,1997,13(2):185 [23]段绪伟,凌培基.胸膜间皮瘤18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 学报,1992,14(4):403-405 [24]石彦涛,李永军,周连赫,等.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治疗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0):893-894[25]肖寺平,夏锡荣,施毅,等.恶性胸膜间皮瘤12例的临床特点和 诊治[J].医师进修杂志,1998,21(6):313-314 [26]冯键,王靖南,倪松石.胸膜间皮瘤14例诊断和治疗[J].南通 医学院报,1997,17(4):517 [27]温宇东,崔丽英,张栋承.足叶乙甙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膜间皮 瘤的临床价值[J].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1):687 [28]马龙,吴品林,崔佩朋,等.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治疗[J].吉林医 学,2004,25(2):53 [29]田辉,王善政,陈明菊,等.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 外科杂志,1998,6(2):85-86 [收稿日期] 2004-09-08 ·中医论坛· 哮喘缓解期治疗宜肺脾肾三脏并补 刘仁慧,袁 颖,郭 忻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关键词] 哮喘;缓解期;肺脾肾三脏并补 [中图分类号] R25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4)24-3354-01 哮喘的治疗,古代医家多宗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昌,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对于缓解期的治疗则根据肺虚、脾虚、肾虚等偏重不同,分别治以补肺固卫、健脾化痰或补肾摄纳等。 1 哮喘本为肺脾肾不足 哮喘病位在肺,与脾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哮喘的病理产物主要为痰,痰的产生除与肺有关外,与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脾肾。”明代医家王节斋云:“痰之本,水也,原动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即指出脾肾两脏在痰生成方面的作用。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虚无以纳气,则生喘促;脾肺为母子之脏,脾虚致土不生金,则肺易虚弱;脾肾同源,互根互用,脾虚化源不足,则后天不能滋养先天;若肾虚命门火衰,脾土失于温养,均可导致脾肾俱虚之象。如此虚虚相循,最终出现肺、脾、肾三脏俱虚的复杂局面。肺虚则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袭,邪阻肺络,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生喘促;脾虚失于健运,水液代谢障碍,聚而生痰、生饮,上驻于肺,影响肺的宣降,而生咳喘;肾虚则气化失司,水液泛滥,上凌心肺,则出现喘呼,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 现已有人提出哮喘的“夙根”当指患者的禀赋素质而言,与现代医学所称的“特异性体质”相类似。其实质主要是指脏腑阴阳失调,肺脾肾对津液的运化失常。指出肺脾肾虚为夙根,强调体质因素的重要意义。 2 肺脾肾三脏并补以防治哮喘 近年来,许多医家在阐述本病的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对哮喘的缓解期治疗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药的治疗内容。如提出“哮喘难治愈,只因痰与瘀”之说,治疗以“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为原则,强调哮证应以扶脾为先;倡导哮喘因脾伤湿而发生,以健脾化湿治疗。有人强调肾虚是哮喘患者的基本体质,无论临床有无肾虚之证,皆存在“隐潜性肾虚证”,主张发作期、缓解期均应补肾治疗。 针对哮喘缓解期之病机,笔者认为应以益气扶正为中心,根据临床辨证可着重补益虚损之脏,但需兼顾肺脾肾三脏,使得机体的先天、后天之本都得以补养。如肾阳充足,则能温煦脾阳,充实肺卫;脾阳健运,则营卫化源充足,腠理紧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不易受外邪侵袭,可防止哮喘的发作。如肾的蒸化水液、纳气定喘,脾的运化水液,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则痰去饮消,气机得以恢复。以现代医学的观点阐述,补肾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和抑制血清Ig E的增高;补肺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变应原、理化因素对气道上皮屏障的损伤;补脾以调节为要,能融多法为一体,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整体功能。 总之,肺脾肾三脏并补,可充分改善哮喘患者的过敏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气道的防病能力,彻底消除气道炎症,从而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缓解期的系统治疗———治本的作用。 [收稿日期] 2004-02-19 · 335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04Dec,1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