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应急演练记录及总结

急诊急救应急演练记录及总结
急诊急救应急演练记录及总结

广宗县医院

急诊急救演练过程记录

2015年2月5日下午2点,按照《广宗县医院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和《急诊急救演练实施细则》要求,进行了急诊急救演练,此次演练由徐文虎副院长担任总指挥,吕景星院长亲临现场督查,王瑞坤副院长负责策划和监督,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外科、骨科、脑外科、麻醉科、心电图室、检验科等多部门参加演练。

演练事发现场在和平路中段棉麻家属院西侧(因不是交通主干道,新修公路宽而平),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1人生命垂危3人受到重、中、轻不同程度的外伤(生命垂危者:模拟人,重症患者由陈建勇装扮、头外伤者:邸宗鑫扮,前臂骨折:吕新召)。

由急诊科护士长路凤双在现场电话报120急诊(14:09),120值班员张景宇接到急救电话并记录后,报急诊科毕铭三主任,毕主任电话联系医务科安兴君科长、安兴君科长电话向王瑞坤副院长做了汇报后,与护理部李晓珂主任一起到达了现场,与急诊科毕主任共同组织安排急救人员出诊,徐文虎副院长和毕主任分别带领两组医护人员(①医生高建乐、王俊卿、护士刘晓津、司机赵尚恩;②医生孟德良、王鹏,护士荀志慧、司机李子林),开急救车驶去事故现场;李兆旺、张芳、王晓迪,毕馨月,在急诊科值班并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徐文虎副院长到达现场后(14:20),首先对外伤病人进行了

分诊,死亡者插上黑色小旗、重症患者插上红色小旗、中度伤情的插上黄色小旗、较轻的前臂骨折病人插上蓝色小旗,两组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分别对死亡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建立静脉抢救液路,静注肾上腺素0.1mg、阿托品1mg;对脊柱骨折的外伤病人进行了查体检查、颈托保护颈椎、用铲式担架搬运,抬上救护车,心跳骤停的患者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由徐文虎副院长和路凤双护士长对前壁骨折的患者检查后,进行了夹板外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扎伤血管神经,路凤双护士长为头外伤的患者进行了三角巾包扎止血,搀扶两位伤员走上救护车一同送往医院。

救护车于14:43到达医院急诊科,分别抬进抢救室,心跳骤停的患者抬上抢救床后,立即进行抢救,由急诊科主任毕铭三负责现场急救组长,下达口头医嘱,护士王晓迪复述一遍并记录,王俊卿负责安装负责安上心脏按压器进行抢救,护士张芳、荀志慧负责配药、静脉给药,毕铭三给病人进行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气囊,安兴君科长先后通知麻醉科(14:44)、心电图室(14:44)、检验科(14:45)、骨科(14:49)、外三科(14:50)、脑外科(14:52)到急诊科进行急会诊;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担架车上进行初步检查后由护士长路凤双带领4名医护人员护送到CT室进行脊柱CT扫描检查,毕铭三主任等医护人员负责继续抢救心跳骤停的病人。

会诊医师到达急诊科时间:心电图室马青14:45到达,麻醉科贾国慧14:47到达,检验科孙家伟14:47到达,骨科谷尚雷

和陈英威14:52到达,脑外科王飞和朱建兴14:55到达,到达时间最快者为心电图室马青1分钟,最慢者为麻醉科贾国慧3分钟(因为在新病房楼九层楼)。

麻醉科、心电图室、检验科到达急诊科后,立即对心跳停止的急救病人进行了模拟气管插管、采血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外科、骨科、脑外科的医生到达急诊科后与急诊科进行了急会诊,会诊结果:司××,右侧6-9肋骨骨折、肝破裂、失血性休克致心跳骤停;陈××,第10胸椎压缩性骨折;丁××,头皮外伤、右侧头皮血肿;李××,左侧尺骨挠骨双骨折。

经抢救50分钟后司××,仍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宣布抢救无效死亡;陈××,第10胸椎压缩性骨折,转骨科病房;丁××,头皮外伤、右侧头皮血肿;李××,左侧尺骨挠骨双骨折,经急诊科检查、处理后,分别收入外科和骨科,宣布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后,徐文虎副院长召集参加演练的主要人员在急诊科院办室进行了演练总结,总结的情况如下:

1、整个急救模拟演练过程包括通讯调度、人员安排、现场急救、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分诊转运、头外伤包扎、前臂骨折夹板外固定、脊柱骨折的搬运等内容,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各项操作标准规范,抢救流程合理。

2、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有急诊急救意识,都能迅速到位(均在3分钟以内到达现场),科室间配合默契,提升了我院各科室人员的急诊急救的能力。

3、值得表扬的是急诊科,演练前几天就着手器材(夹板、颈托、三角巾、各色小彩旗)、急救药品、设备(喉镜、简易呼吸机、心脏按压器、心脏起搏器、铲式担架等)准备,进行了急救各项的分解演练,并到现场勘察地形和布置,保障了这次应急演练的顺利进行。

4、演练中存在的不足:

(1)因需要留影像资料,特邀了广宗县电视台工作人员来为应急演练录像,为了配合录像工作,有些抢救需要分开单独进行,不符合实际急诊急救程序,也影响力急诊总时间。

(2)因院长和副院长参加现场督查,致使一部分年轻人员心情紧张,操作上出现不自然或不连贯的现象。

(3)部分人员认为是应急演练,不是真人,心里紧张不起来,没有紧急感和责任感。

(4)认为应急演练、是假人而在救护车上出现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间断停止的现象。

总之,这次急诊急救应急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比较细致,应急预案和实施细则制定的切实使用,急救分解演练的各个环节练习的比较熟练,策划全面、指挥得当、流程合理、到位及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现场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了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提高,逐步完善急诊急救程序,提高急诊急救能力。

广宗县医院

2015.2.5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急救应急演练方案

急救应急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做好项目部安全工作,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逐步提高项目部及施工队全体人员安全意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为预防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别是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二、演练目的 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为了提高项目部及施工队人员的急救知识,普及急救常识,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项目部本着以直观、规范的演练观摩,使职工掌握简单急救常识。让广大员工清楚的认识到急救工作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伤亡将至最低程度。仿真演练也是为了提高员工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同时使员工在真正的急救实施前能做到冷静地处理,深刻理解“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的意义。 三、演练时间:2012年3月23日上午10:00点 四、演练地点:普洱换流站土建B包现场土建二队构架基础施工班加工棚外 五、参加人员:项目应急救援小组全体成员及部分施工作业人员 邀请人员:业主及监理项目部相关人员 六、需要准备的物资 1、医药箱(含纱布、速效救心丸、十滴水等常用医用品)、夹板 2、简易担架 3、横幅标语:葛洲坝集团普洱换流站项目部消防暨急救演练 七、演练内容: 2012年3月23日上午10点,项目部特邀约了业主和监理部领导进行指导,在我单

位施工现场进行了急救救护演练。 演练步骤: 1)(张勇刚饰救护人员)讲解示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病人(鲁宗孝饰)在昏迷时,要松开病人裤带,解开衣、领口,用右手拇指掐入病人人中至苏醒。 2)胸口挤压;当昏迷者在呼吸没停心脏停止跳动时,先把患者仰卧在地板或担架上,救护者跪在患者腰部一侧或骑跪在患者身上,双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微高一点的地方,掌根用力向下挤压,每分钟大约60次。 3)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一旦患者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为2S吹气,3S自行呼气(胸压法和人工呼吸可交换进行)即每吸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4)现场包扎:现场包扎主要是患者造成骨骼断裂现象要及时使用夹板进行复位绑扎,如现场出现骨骼断裂患者,在没有专用夹板的情况下,可选用竹片、木板等,但是要注意:竹片、木板表面不可太粗糙,防止划伤或造成感染。 5)药物辅助治疗:如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伤员病情可服用速效救心丸或打针。 6)出现紧急情况时,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简诉病情和事故发生详细地址,派专人到道路口迎接。以最快的速度引导120救援人员到达准确目的地。 7)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点评,请业主项目部、监理部观摩的领导讲话,最后由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8)演习结束后,整理现场,安质部根据演练情况写出演练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优化、补充完善。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普洱换流站工程土建施工项目部 2012年3月21日

急诊科应急预案演练持续改进

一、急性心肌梗塞抢救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1、考核急诊科医生、护士、陪检人员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流程掌握程度及应变能力。 2、考核急诊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掌握程度。 二、演练形式和内容 演练时间:2015年月日时分。 演练内容:我院急诊科接到一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诊护士立即护送入抢救室,立即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紧张有序参与抢救,最快最大限度救治患者。 演练地点:急诊科抢救室 三、演练工作人员职责: 分诊护士:接听电话,通知医生及护士,迎接患者,初步评估,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A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吸氧,核对、执行临时、口头医嘱,监测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护送患者转入病房。 B护士:准备抢救车、气管插管、除颤仪、吸痰器、微量泵、氧气袋等,配齐抢救物品,留取血液标本,记录患者信息、病情资料,处理医嘱并转抄医嘱,临时、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及时整理,完成各项记录。 医生: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下达医嘱,补写抢救记录。 二线医生:配合医生抢救,连接心电监护仪与监护。 注意:1、内一科电话及内一科医师应到达时间!

2 、内一科处理预案:注意要果敢、有序、正确!。 陪检人员:负责输液架和液体,准备被服,协助A护士和医生护送患者转科(可由我院后勤支持系统担任)。 C护士: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汇总,形成书面《情况报告》,并负责现场拍照。 科主任:考核医护人员的三基操作,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等。 护士长:现场考核救护流程,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 四、演练情节: 地点:我院急诊科 1、一阵急促的电话后(120车急速驶来),急诊分诊护士迅速接通电话后被告知,一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分种后到达科室。 2、分诊护士接电话后,立即通知护士和值班医生,电话请内一科医生会诊,迅速迎接病人,值班医生向二线医生或科主任汇报情况。 3、A护士守在患者床边,准确给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和B护士共同执行医嘱,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4、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下达各项口头和临时医嘱,做心电监护与心电图(注意事后补写!)。 5、B护士根据病情做好用物准备并做好各项记录。 6、陪检人员:迅速疏散人群,手举液体迎接患者,准备被服,送标本。 7 、C护士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并拍照 8、演练顺利结束,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评估。 五、考查重点:

医院急诊急救演练总结

xx第二人民医院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演练总结 一、实战演练的目的及意义 强化急诊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检验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提高急诊急救能力,查找急救体系中的不足及缺陷,进而达到锻炼认伍、提高整体急救水平之目的。 二、演练步骤 演练时间: 2013年08月16日 科目:10余人食物中毒 院部设专家考核组及主任、护士长观摩团,对整场演练进行全程测评。 职责分工: 1、护士长观摩团负责全程跟踪此次演练过程,从护理角度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专家组考核出诊时间(≤5分钟)、院外徒手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现场救治流程、交接班情况、病史采集及应急处置、电除颤术、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及鉴别诊断、心电图识别等。 演练分三部分: 院外急救、院内抢救、评估总结,总用时60分钟。 三、演练结果反馈 急救科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方案,全员参与,视集体荣誉为最高使命,体现了贯彻院部决策的执行力度及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其中主任护士长的精心准备、以身试教,为此次演练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以前很多

人认为,只要是医生都可以在急诊科独立值班,如今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专科医生固定到急诊科以后,需要学习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逐渐达到一专多能、业务熟练的程度。每年一次的急救实战演练,就是从制度上完善急救体系建设,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现将此次演练的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1、现场护士操作忙乱、神情紧张(静脉穿刺不娴熟、动作慌乱)。 2、医生行心肺复苏术时,没有盖纱布即行口对口吹气。 3、心跳骤停判断标准中遗漏“意识丧失”及“紫绀”两项。 4、护理操作中输液瓶过低、输液滴数、氧流量没有描述。 5、医生实行电除颤时手法错误;一次性除颤后即关闭电源开关。 (二)值得肯定之处: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尤其是急救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急诊救治能力的必备条件)。 3、业务流程中突出了几大亮点: 院办公室反应快速;有针对性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班;抢救过程中口述医嘱得到重复,急诊科医生沉着应对。 护理部2013-08-20 xx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2年7月17日

应急处置解决方案及演练记录.doc

表号:SAQ-TZh-016 单位名称:XXX500/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编号:001 预案名称火灾紧急救护应急预案起止时间XXXXX年X月XX日演练类型拟定加工区火灾应急演练演练地点项目部院内 总指挥XXX参加人数20人 参演单位XXX500/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施工队 演练目的、内容: XXXXX年X月XX日,上午8时由项目经理XXX组织,安全员XXX讲解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的危险源:油漆、乙炔瓶、氧气瓶。焊工施工中周围有易燃物品:木材、保温板等。 施工用电,由于用电量大,线径不足引起电火等等违章行为。坚决制止,严禁乙炔瓶、氧气瓶安全距离不足10米。施工用电符合一机一闸一漏标准。焊工作业周围禁止有杂物、易燃物品。禁止在阴雨天气、潮湿地带作业。 演练实施情况记录: 假设在加工区由于焊工作业不慎将一旁对方的木料引燃,被施工人员XXX发现后大声呼喊“着火”了,马力听见后立即用电话通报项目经理,并立即组织周围人员进行火灾自救,项目经理到达火灾现场后,立即组织相关救护人员按各自分工职责进行抢救,根据火灾情况由肖华向消防队拨打119电话报告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并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预案演练效果评价: 火灾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调查基本结束,由火灾抢救应急小组组长宣布本次应急行动终止。 通过实战演习,组织人员进行讨论总结,分析实战中的问题,及时堵漏,完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措施。 要求正确处置:三懂:懂本岗位火灾危害性、懂基本消防常识、懂预防灭火措施;三会:会报警、会扑救初级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组织人员抢救过程过于缓慢,应加强提高。 备注:防火预案演练照片 填写人:XXX填表日期:XXXXX年X月XX日

2016年急诊科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及图片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熟练掌握对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掌握程度。 二、演练时间:2016年7月 30 日 三、演练地点:急诊科抢救室 四、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五、演练的组织: 指挥:科室护士长陈玲 负责人:科主任曹坤 参加人员:值班医师2人、护士5人、患者(模拟人) 三、演练过程: 情景一:出诊医生王凤平、护士文虹接回一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途中心肺复苏及球囊辅助通气。 情景二:急诊护士袁术银:急诊科大厅接诊护士袁术银及刘洋与医生立即送往抢救室清除口腔异物,急诊专科护士黄州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护士张智慧:全程做好抢救记录。 专科护士护士刘洋:立即准备抢救车、气管插管盘、除颤仪、吸痰器、呼吸机等,做好物品准备。 情景三:医生再次确认大动脉搏动消失,指导使用球囊辅助 呼吸、继续心肺复苏,监护显示病人发生室颤,医生立即进行电 除颤,专科护士刘洋: 立即推除颤仪、气管插管用物至床旁,配合医生进行电除颤, 除颤完毕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情景四:曹主任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情景五:王医生指导专科护士袁术银持续使用抢救药,患者复苏成功,持续维持血液循环和有效呼吸。 (1)维持血液循环,补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药,维护血压在正常水平。 (2)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继续吸氧。如自主呼吸尚未恢复,

继续用人工呼吸机;如自主呼吸恢复但不健全稳定,可酌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肌注或静滴;还要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3)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酌情处理。 (4)积极进行脑复苏如心肺复苏时间较长,大脑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遗留智力与活动能力障碍,甚至形成植物人,因此脑复苏是后期的重点。 ①如意识障碍伴发热,应头部冰帽降温;如血压稳定还可人工冬眠,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静滴或肌注。 ②防治脑水肿:酌用脱水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白蛋白等。 ③改善脑细胞代谢药:如ATP、辅酶A、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 ④氧自由基清除剂。 ⑤高压氧舱治疗。 (5)保护肾功能密切观察尿量及血肌酐,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演练共分5项,主要由7名医护人员参与完成,其它科室人员观摩了演练。预案前期进行了精心的脚本编排、组织策划。主任曹坤和护士长陈玲在演练结束后进行了预案关键内容的复述和点评。 通过本次演练,强化了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和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急诊科每位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下一步医院将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和抢救技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工作总结(精制甲类)

XXX县人民医院2017年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为提高全县孕产妇和新生儿应急救援水平,检验我院产科、儿科急诊急救综合实力和工作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治工作水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我院于2017年XX月XX 日开展了全县孕产妇和新生儿应急演练,现将演练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 为确保此次演练工作顺利开展,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召开工作部署会,组织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检验科、B超心电图科、宣传科等科室专家对演练方案初稿进行讨论、研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演练方案,同时按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建设要求合理设置,确保达到此次演练科的目的,保证此次演练效果。 二、开展应急演练情况。 XX日下午,我院危重孕产妇急和新生儿救演练正式开始,首先,病人家属向我院急救中心发出求救信号,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后,急救中心立即紧急调度,妇产科医生、助产护士接到指令后迅速随同救护车赶往急救现场并实行紧急救治。接到病人后,救护车返回医院并电话告知妇产科,由

妇产科派急救护士推平车及氧气袋到住院部1楼等待,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送至妇产科抢救室进行抢救,医务科当即组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组进行大会诊,并迅速制定出抢救方案,在与家属沟通病情,签手术协议书后,将患者送往手术室急诊行剖宫产术,手术结束后,产妇因病情危重,急送往重症医学科危重孕产妇专用床继续抢救治疗,新生儿因重度窒息,儿科医护人员立即为其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吸痰、正压人工呼吸、行胸外按压后放入转运箱,转儿科新生儿监护室继续治疗,演练结束后,我院召开了2017年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工作总结会,认真总结此次演练的经验和不足,为做好今后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应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演练效果评价。 一是演练脚本设置切合实际,能体现出了我县目前的孕产妇抢救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应急预案启动后医院各科室接到通知后反应迅速,做到忙而不乱,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三是各科室配合密切、分工明确,能针对病人及时制定具体、有效的抢救措施;四是通过演练提高了我县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的工作水平,为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问题。 (一)业务知识不够熟练。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抢救流程、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内容 本工程高处作业多,因此项目部将高空坠落作为该工程的应急预案演练内容。 二、时间安排 2017年月日上午10时00分进行高空坠落演练; 三、演练目的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通过演练使各人掌握应急救援的运行程序和方法,提高应急教授小组协调作战的能力。 四、组织人员 1、总指挥:李光华 2、副总指挥:何诗华 2、工作负责人:李光华 3、现场警戒人员: 4、通讯组成员: 5、救护组成员: 五、演练前准备工作: 1、项目在开工前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立了抢险组、救护组、警戒组和通讯组,并向全体人员传达,并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救护组成员已经过培训掌握了急救基本知识。 2、根据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准备了抢救物资:车一辆、

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器材若干、警戒隔离带、袖套(治安、救护、指挥)。各种安全、警示标志牌、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及等,并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正确戴好安全帽。医院电话:120、报警电话:110、 4、确定李光华全权负责指挥演练;通讯组负责各个时段的通讯联络畅通,警戒组防止现场参加演练人员无意中误进危险区域发生意外,救护组负责事发后的摸拟急救及与医院的对接,抢险组负责事发的急救设备的及实施。 5、由综合部经理为主组成资料组拍摄图片、进行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照相机、摄像机) 6、演练前召开2次各组负责人碰头会,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内容,参演人员注意事项,演练程序及具体内容。 六、演练内容: 施工人员在塔上组塔过程中,因未正确佩戴安全带,从高空坠落。接到班组汇报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当事人积极实施抢险过程中,如何保证传达,预案成员如何履行职责,最后完满达到演习目的。 1、事故发生基本情况:施工人员在某塔位上进行组塔作业时,由于防护不严密、安全带未正确佩戴,从高空坠落导致轻伤,在场工人即时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和项目部。 2、演练地点:项目部工地现场 3、演练程序:

201312急诊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嘉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嘉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演练培训记录 急诊科应急演练口令

导医:病人意识丧失,快来抢救病人 医生与护士A、B同时赶到现场 医生:(评估)你怎么了,你怎么了,病人意识丧失,需紧急抢救(看表) 护士A、B、导医、医生将病人一同抬往抢救室,将病人置于抢救床上 医生: (评估)病人无呼吸、无脉搏,需紧急心肺复苏。连接除颤监护仪开机至监护位, 护士A开放气道,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医生紧急胸外心脏按压,护士B连接监护仪开机至监护位, 医生:病人室颤需紧急电除颤,选择能量200J。 护士B涂导电糊并选择能量200J将电极板交于医生, 医生:充电,请旁人离开,除颤 完毕后,医生将电极板擦净放回,护士A与医生共同继续CPR,护士B建立静脉通道,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B复述一遍,遵医嘱用药。若CPR时间过长,记得轮换。 医生:(评估)病人心跳恢复,但无自主呼吸,需紧急气管插管。 医生速干手消毒后,护士A为医生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准备气管插管,护士B为病人做心电图,医生摘手套速干手消毒后,阅读心电图后,医生继续球囊辅助呼吸 医生:病人不排除心源性疾病所致,急请心内科医生会诊 护士B电话通知会诊,A测血压,佩戴腕带。 心内科医生到达后 医生:该病人为突发意识不清、昏迷,心跳呼吸骤停,经过紧急心肺复苏等抢救后,病人心跳恢复,但无自主呼吸,心电图不排除心源性疾病,特请贵科会诊。 心内科医生:病人心源性疾病不排除,但病人无呼吸,且目前不宜搬动,可暂时入急诊监护室治疗,我科随诊 期间若需再用药、开放静脉通路B完成。A转科交接单、口头医嘱本、抢救记录。B通知家属、收费、补充归还药物。 医生:立即通知急诊监护室,准备病床,转运病人。 护士B电话通知急诊监护室,A与医生同时转运病人,B完成后续工作(通知家属、收费、补充归还药物、仪器设备消毒整理等) ICU接诊病人工作流程 接到收治病人的电话,通知医生,确定床位。 了解病情,根据病情所需准备各种仪器。 用物准备:床单位,电极,吸氧装置,注射用水,吸痰用物,约束带,调试监护仪, 必要时准备呼吸机并调节参数 病人入室,医生与护士、护工分别位于病床两侧进行交接,检查呼吸机、监护仪的工 作状态。 呼唤病人,判断病人神志。 1.病人有无自主呼吸,观察自主呼吸频率、节律,动度。有人工气道者查看导管是否 通畅在位,需用呼吸机病人于呼吸机连接并调节参数,不用呼吸机者选择合适的给 氧方式。

急救演练总结

医院组织急救应急演练为提升医、护、技人员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完善和规范应急抢救相关流程,4 月2 日下午16 时,医院在医学影像科组织了以“急诊抢救应急演练”为主题的演练,此次演练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总指挥,业务院长现场督查,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心胸外科、麻醉科、超声医学科、心功能室等多部门参加演练。 演练模拟病例情况:男,25岁,胸痛2 小时,有一男性陪客。急诊就诊后到影像科作胸部DR在等候区突然倒下、昏迷,心跳呼吸骤停。陪客呼救。影像科工作人员展开抢救。 下午16 时整演练开始,“患者”倒地后,分诊台护士立刻发现并迅速到达患者身旁查看,第一时间呼叫本科医师并通知急诊科。16:01 影像科医生到场立即判断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护士拿氧气袋至患者身旁配合抢救。16:02,急诊科医生、护士带抢救设施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心肺复苏,迅速转急诊,途中持续复苏。16:04,进入急诊抢救区,立即插管,接呼吸机,持续心肺复苏。告知抢救医生诊断左侧张力性气胸。16:05 向陪客交代病情及病危通知,16:05 急诊科护士呼叫麻醉、影像(床边摄片)、心电、超声、胸外急会诊,16:08 汇报急诊科主任及医务部、16:12 急会诊人员均到达抢救区,16 时12 分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后,院长召集参加演练的主要人员在急诊科抢救区现场进行了演练总结,总结的情况如下:1 、整个急救模拟演练过程 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各项操作标准规范,抢救流程合理 2 各科室

的医护人员有急诊急救意识,都能迅速到位

参与抢救,展现了我院各科室人员的急诊急救的能力 3 、演练中存在的不足:(1)部分人员认为是应急演练,没有紧急感和责任感,医学影像科个别医生急救意识与心肺复苏的意识不强。4. 今后急救模拟要更接近实战,不断演练,结合医院24 小时生命救援队,扩大演练范围,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应急抢救流程,不断提高急救能力。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触电急救演练总结(20210117200859)

触电急救演练总结 电工作为电力维护安装的第一线,出现触电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触电事故应急演练很有必要。那么,你想知道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总结怎么写吗?下面就是X为你整理的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总结篇一 自3月份以来,为了减少我项目部的安全事故,消除安全隐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项目部在安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如:上安全教育课、发安全读本、搞安全知识竞赛、看安全教育录像、看安全图片、图画、事例、搞消防演练、触电解救演练等。近日,为提高试验室以及其他从事高低压电工作人员应对突发触电事故的能力,举行了一场由项目部安全专员组织,项目部各部门、试验室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触电急救演练。演练开始前各参演人员首先开会确定各自在事故演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 演练设定事故发生在砼拌合站220kV试验室,一名试验员在试验过程中突然触电昏迷,邻近的试验员立即切断电源,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同时报告试验室负责人、项目部经理、项目部安全人员。各位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并做好保护现场工作,指派人员到公司门口引导安排救护车辆。与此同时,其余人员立即使伤者脱离带电体,并用两件上衣做成的简易担架

将其抬到通风处,检查伤者呼吸、脉搏,确定其伤势,并立即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救护车到达后,相关人员向救护人员简要介绍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初步判断伤者的伤势以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救护人员查看伤者,判断其伤势并展开抢救,根据情况决定将其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处理完紧急情况后,各善后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试验人员拉断总电源,检修各试验设备,修复受损的设备、设施,排除安全隐患;项目部安全人员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事故调查组,询问有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处理相关问题,其余人员则就本次演练中的所感所想进行热烈的交流。 演练顺利结束后,各参演人员就本次事故演练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进行了交流,总结如果真的发生此类事故时该如何应对,以及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在本次演练中,每位员工学到了触电急救事故处理的正确措施:发现有人触电,首先断电并使其脱离带电体,然后进行抢救,同时打电话求助及报告有关领导,保护事故现场 急救时胸外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要正确有效。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查找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公司对搞好安全生产所下的决心,安全生产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前景、生产成本、工作环境、员工的身心健康,安全生产已不再是口头上要求,或停留在书面的教育上,已经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通过各种演练,使我们每

急诊急救应急演练记录及总结(内容清晰)

广宗县医院 急诊急救演练过程记录 2015年2月5日下午2点,按照《广宗县医院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和《急诊急救演练实施细则》要求,进行了急诊急救演练,此次演练由徐文虎副院长担任总指挥,吕景星院长亲临现场督查,王瑞坤副院长负责策划和监督,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外科、骨科、脑外科、麻醉科、心电图室、检验科等多部门参加演练。 演练事发现场在和平路中段棉麻家属院西侧(因不是交通主干道,新修公路宽而平),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1人生命垂危3人受到重、中、轻不同程度的外伤(生命垂危者:模拟人,重症患者由陈建勇装扮、头外伤者:邸宗鑫扮,前臂骨折:吕新召)。 由急诊科护士长路凤双在现场电话报120急诊(14:09),120值班员张景宇接到急救电话并记录后,报急诊科毕铭三主任,毕主任电话联系医务科安兴君科长、安兴君科长电话向王瑞坤副院长做了汇报后,与护理部李晓珂主任一起到达了现场,与急诊科毕主任共同组织安排急救人员出诊,徐文虎副院长和毕主任分别带领两组医护人员(①医生高建乐、王俊卿、护士刘晓津、司机赵尚恩;②医生孟德良、王鹏,护士荀志慧、司机李子林),开急救车驶去事故现场;李兆旺、张芳、王晓迪,毕馨月,在急诊科值班并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徐文虎副院长到达现场后(14:20),首先对外伤病人进行了

分诊,死亡者插上黑色小旗、重症患者插上红色小旗、中度伤情的插上黄色小旗、较轻的前臂骨折病人插上蓝色小旗,两组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分别对死亡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建立静脉抢救液路,静注肾上腺素0.1mg、阿托品1mg;对脊柱骨折的外伤病人进行了查体检查、颈托保护颈椎、用铲式担架搬运,抬上救护车,心跳骤停的患者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由徐文虎副院长和路凤双护士长对前壁骨折的患者检查后,进行了夹板外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扎伤血管神经,路凤双护士长为头外伤的患者进行了三角巾包扎止血,搀扶两位伤员走上救护车一同送往医院。 救护车于14:43到达医院急诊科,分别抬进抢救室,心跳骤停的患者抬上抢救床后,立即进行抢救,由急诊科主任毕铭三负责现场急救组长,下达口头医嘱,护士王晓迪复述一遍并记录,王俊卿负责安装负责安上心脏按压器进行抢救,护士张芳、荀志慧负责配药、静脉给药,毕铭三给病人进行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气囊,安兴君科长先后通知麻醉科(14:44)、心电图室(14:44)、检验科(14:45)、骨科(14:49)、外三科(14:50)、脑外科(14:52)到急诊科进行急会诊;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担架车上进行初步检查后由护士长路凤双带领4名医护人员护送到CT室进行脊柱CT 扫描检查,毕铭三主任等医护人员负责继续抢救心跳骤停的病人。 会诊医师到达急诊科时间:心电图室马青14:45到达,麻醉科贾国慧14:47到达,检验科孙家伟14:47到达,骨科谷尚雷和陈英威14:52到达,脑外科王飞和朱建兴14:55到达,到达

门诊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1

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预案 一、目的:①考核门诊护士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②考核门诊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二、实施时间:1、2012年7月25日—7月27日起草方案, 2、起草人:周静 3、培训方案:7月28日 4、模拟演练:7月29-8月1日 5、模拟演练负责人; 徐平 5、正式演练:8月2 日17:00 三、应急预案演练评委:马朝霞、周静、张言荣 四、参加人员: 门诊部护士长:周静 分诊护士:宋晓红,张萍 导医:夏雨,彭勃,门燕 五:组织演练者:周静 六、(一)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 1、场景:门诊二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三号专家诊室候诊处突然有一位病人应声倒地。 2、抢救过程: 导医(彭勃):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医生及另外一名导医夏雨,导医(夏雨):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一分诊护士张萍推除颤仪即可赶到, 彭勃;松开病人衣领、腰带。 导医(门燕):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电话通知急诊科 彭勃: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 导医(夏雨):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分诊护士(张萍):开通静脉通道。 医生:视病人情况确定是否给予除颤。 分诊护士(张萍):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分诊护士(宋晓红):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

待病人病情许可后。 导医(夏雨):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分诊护士(宋晓红、张萍):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 导医、分诊护士(彭勃、宋晓红):与急诊科护士进行交接。 导医(彭勃):负责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在门诊突发事件记录本上。 七、门诊患者意外跌倒应急演练 1、目的:考核门诊护士处理突发跌倒事件组织急救能力 2、参加成员: 门诊部护士长:周静 导医:夏雨、彭勃、门燕 分诊护士:徐平 3、组织抢救:徐平 4、场景:门诊大厅服务台前约3米处,一患者突然手脚抽搐跌倒。 彭勃:快速上前,呼叫病人(病人意识清醒),迅速检查伤情并呼叫徐平老师,同时给予心理安慰,记录时间。 徐平:呼叫急诊科外科医生,并向门诊部护士长汇报,护士长迅速 赶到。 徐平;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告知医生。 医生:进行初步体检,判断病人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和意识,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患者疑有颈部、下肢骨折实施以下操作。 徐平、门燕:准备平车转运病人。 徐平、彭勃、门燕、夏雨;准备实施四人搬运法搬运病人。 夏雨、彭勃;用平车送病人到CT室检查,途中注意保护患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安慰。 检查结束,送入骨科,并与骨科护士做好交接。 彭勃:将整个过程记录在门诊突发事件记录本上。

应急演练工作总结[精选.]

应急演练经验总结 为有效提高我院急诊急救能力,扎实开展急诊急救工作,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急诊服务,根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我院于2019年7月24日下午4时组织开展了“特大交通事故医疗救援演练”,急诊科、普外科、骨伤科、麻醉手术室、检验科、影像科、输血科、保卫科等部门50余人积极参与。市中心医院医务科雷海春科长、院前急救科平虎副主任应邀前来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点评,演练结束后,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在18楼会议室,就演练情况座谈分析。 一、基本情况:2019年7月24日(周三)下午16:00时,我院接到急救中心派诊任务,桥南广场公路发生一起汽车追尾事故,事故导致现场1人重伤危重伤员(开放性气胸、肠外漏、内出血)、1人(左胫骨开放性骨折),3人轻伤(右侧腕关节软组织挫伤、头皮血肿、颜面处血肿、左上肢软组织挫伤、面部皮肤擦伤),急诊科立即派医务人员前往救治,并按照程序向医院医务科进行了汇报,医务科报告院领导后,及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后在医院统一组织安排下,全面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演练方案。 二、演练中的亮点: 1、急诊科接电话后沉着冷静,询问清晰; 2、出车及时,接电话后2分钟内及时发车;

3、突发重大事件上报流程规范; 4、到达现场后能按照伤情轻重进行标识; 5、普外科和骨伤科会诊均为主治医师,会诊及时,发出会诊后最长在8分钟内均到达急诊科。 6、检验科和影像科都能及时上报危急值。 三、演练中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内容: 1、院前抢救中,第一批医护人员在对危重患者识别后为及时进行处置(如输液、伤口紧急处理等),优先转运。 2、受伤现场医护人员处置分工不明确,3名医护人员同时走访5名患者,导致危重患者救治不及时,时间浪费。 3、口头医嘱执行不到位,护士未复述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就直接执行。 4、胫骨骨折患者固定的夹板过短,未按规范固定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搬运患者不规范(现场搬运和检查时搬运)未,影像科应对开放性损伤做好二次污染的预防。注意到细节问题。在分区时应属于黄区,但患者直接进入红区。 5、急诊科应在处理患者时,先完善检查再要求会诊;另外提高医生阅片识片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急诊陪检医师在发现需要急诊手术时,未通知会诊医师,直接将患者推入手术室。 6、分诊过程中,医师应有主导权,有序分工现场其他医务人员协作救治,避免忙乱,导致药箱和急救箱遗落在急

急诊急救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急诊科急救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提高急诊科及临床科室对群死群伤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提高科室间工作配合能力、提高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特安排本次演练。 一、应急演练定义、目的和类型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根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 2、完善准备 3、锻炼队伍 4、磨合机制 5、科普宣教 演练类型:本次演练属于综合演练。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 组长(总指挥)付林 副组长(副总指挥)田淑君袁光雄王海玲 策划部:由领导小组人员担任策划,负责应急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等工作。下设总策划、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 总策划:田淑君;总策划是演练准备、实施、总结等阶段工作的主要组织者。 文案组:柳丹;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

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工作。 协调组:王海玲;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沟通协调工作。 控制组:袁光雄;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信息,引导演练进程按计划进行。 宣传组:谭彩霞;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联络新闻媒体,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 演练人员:急诊科全体成员 120急救中心人员、普外科、神经外科、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线科、保卫科、后勤人员。 三、演练方案 (1)、演练目标: 1.120科和急诊科在接到有十几名群众遭遇车祸的求救电话后,负责完成院前急救及院内分诊、救治工作。以《湘潭市中心医院突发医疗事件(急诊成批量抢救)应急处置预案》为标准,要求出诊快速、汇报及时、分诊正确、记录详细、救治得当。 2.检验科、放射线科无条件的为伤病员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检验、检查,报告正确、回报及时。 3.外科住院部及手术室做好就收大批伤员和开展急诊手术的准备和实施工作。要求诊断准确、手术及时、护理到位、供应得力。 4、保卫科、后勤部门做好围观群众的疏散工作,保障伤员运送通道的通畅。 5、演练领导小组能现场指挥,及时协调各项工作、下达指令。

急救演练方案

2015年度医疗急救应急 演练方案 为加强我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提高各科室各系统之间工作配合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处理紧急医学救援的能力,提高我中心急诊急救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到调度有方,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按照市、区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我中心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检验我中心急诊急救领导小组的应急组织协调能力。 (三)检验门诊、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四)检验我中心的医疗救治能力。 (五)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参加人员:****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三、演练的时间及地点 ****年*月**日,下午15:00—17:00,院内(门诊、病房)。 四、演练内容 (一)病房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二)院内急诊的救治能力。

五、演练的过程 演练方案(病房) 一、病房心肺复苏急救演练 二、演练时间:****年*月**日下午3时00分 三、演练目标 1、突发事故情况下病房医师、护士的反应能力。 2、突发急救事件中病房医师、护士的技术能力和协作能力。 3、病房急救药品、设备的配备、运行情况。 4、病房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背景设置】 下午3时00分,我中心内科住院病房,8床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心脏骤停,患者当日午餐后曾诉有胸痛不适,未告知医生,自服麝香保心丸。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多年。陪护阿姨发现后立即按铃求救。 四、演练步骤 1、急救反应: ①、急救反应:听到急救呼叫铃后,护士立刻推抢救车赶到患者床边,同时立刻通知医生到场。 ②、急救物品(设备、器械、药品)配备齐全 ③、急救原则: a先排险后施救;b先判断后体位;c保证呼吸道通畅。 2、现场心肺复苏:

多发伤急救应急演习总结

多发伤急救应急演习总结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多发伤急救应急演习总结 为检验和提高我院应对多发伤急救的组织协调和处置能力,于9月7日9时组织多发伤急救演练。 患者9:10转送到医院后,9:01急诊科医生、护士完成了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检测。9:02医生询问受伤时间、受伤机制及现场情况,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9:17护士建立两组静脉通路,抽血进行各项检查。 9:20请胸外科、骨科医生进行紧急会诊,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医生对患者做出初步诊断,并给予外科固定、包扎、压迫止血。9:23各科会诊医生抵达急诊科抢救室,了解病情,各自进行检查查体,共同协商检查,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进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输血、CT检查。10:10护士及会诊医生将病人送至CT室进行检查,得出CT诊断。经多科会诊后综合意见,准备去手术室行剖胸探查手术。10:45麻醉科医生会诊,向家属交代病情。同时为患者进行各种术前准备。11:00由急诊护士、手术科室医生及麻醉师共同送病人到手术室。应急演练结束。 11:00演练结束,随后考评组对模拟演练进行点评,从演练总体运行、抢救处理流程、急诊科医务人员抢救应对、各科室配合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价,同时指出了演练过程中暴露的细节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宋宏志副院长现场给予点评,对于此次应急演练给予肯定,从病人的接诊,检查治疗,会诊抢救,绿色通道的畅通等方面给予点评,各相关科室密切配合。整个演练场面逼真感人,演练过程医护

人员严肃认真、反应迅速、沟通协调各环节衔接紧密,并指出对于多发伤的抢救,不仅仅是医疗护理人员配合,同时还应包括外科、检验科、放射线等科室的密切配合。院长认为本次演习与要求还有差距,逐个就急救场面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提出要求,要求各急救环节能够更加细化,更加有序。此次模拟案例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处置多发伤急救应急能力和救援水平,增强了全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基本实现了完整的急救生命链的无缝衔接。 下面就此次演习中存在的不足,医疗、护理、感控给予点评,总结如下: 1.在演练中,实际操作欠熟练,体格检查顺序应按照多发伤查体顺 序进行。 2.患者在体格检查后身体暴露时间过长,人文关怀不足。 3.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且多组同时建立,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 输液速度,注意补液量及针头型号。 4.抢救时对于医生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及时记录。 5.沟通时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尽量少用医学术语。 6.个人防护意识欠缺,无菌观念不强,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不清。

卫生院急诊急救应急救治演练的总结

2017年急诊急救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为了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大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报告意识和处置能力,规范、有序、及时地做好医疗救援工作。我院于201 7年6月27日下午6点组织全院人员开展了急诊急救应急救治演练工作,此次演练是医院急诊急救的一次真实体现,院内各个科室分工明确,配合得当,团队协作性在演练中得到了真实的反应,达到了演练的目的。现将本次演练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次活动的目的: 1、发病地点主要看救护车是否及时到达,车辆及人员配备是否充足,是否符合救护要求。急救人员对伤员进行分检、救治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有序。 2、救护人员是否能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分工明确,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3、观察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是否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 4、是否及时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是否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5、在转运过程中是否做到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6、院内部分主要看伤员到达医院后绿色救护通道是否畅通,如何进行检查处理,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对危重病员抢救设施是否到位,救护程序是否及时、有效、规范。 7、看各个环节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措施是否到位。 8、医院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是否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卫生行政部门。 二、此次演练表现出的优点: 1、反应迅速我院值班人员都能随时待岗,模拟电话通知有急救任务后,出诊人员都能迅速准备用物到达急救现场,快速开展紧急救缓,并对现场进行初步的伤情判断评估及初级救治。 2、准备完善由于条件原因没有进行急救车辆启动,急救设备都能处于备用状态,各种急救药品及防护设备准备充足。 三、此次演练存在的问题: 1、急救流程不熟练,医护人员配合不默契,个别同志对突发事件工作理解不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院前急救,到达事故现场后比较混乱,思路不清,操作无规范流程,不能详细判断、评估环境及伤员病情就急促开

最新整理多发伤急救预案演练脚本教学文稿

一、演练目的: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理应急小组成员对出现多发伤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熟练掌握 多发伤的处理流程,。 二、演练时间:2016年7月15日12点10 分 三、演练地点:护理示教室 四、演练内容:多发伤患者的应急急救预案 五、演练事件:急诊接到3人以上群体伤事件,启动应急预案,护理应急小组参与抢救多发伤患者,根据多发伤应急处理流程,配合抢救。 六、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七:参演人员: 参加人员:护理应急小组第二组 八:物品、药品准备: 物品:输液架、治疗车1辆、病历夹1本、心电监护仪1台、输液用物、体检用品、抢救车1辆、呼吸皮囊1个、转运箱1只、换药包1只、小棉球1袋、复合碘500ml 1瓶、纱布1包、鼻导管1根、面罩1个、吸氧装置1套、加压输液袋1个、治疗盘1个、胸部固定带1根、骨盆固定带1根、手术衣1套、一次性真空采血器8个、动脉采血器1个、采血针2个等 药品:林格氏液500ml 2袋、羟乙基淀粉500ml 1袋、生理盐水250ml 1袋、白眉蛇毒血凝酶针1支、生理盐水10ml 1支等 九:工作职责: 1.施XX:负责担任值班医生职责,负责患者病情评估,开具医嘱(含口头医嘱);负责担任患方(家属及患者)职责 2.于XX:A位抢救护士 3.文XX:B位抢救护士 十、演练场景:(案例解读) 演练背景:急诊接120通知,某工地发生群体伤事件,即将送至我院急诊,急诊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群体伤)应急预案,护理应急小组启动,参与抢救。 12:10患者张XX,女,45岁,工人,因“工程塌方挤压致胸部、下腹部疼痛半小时”。120送入急诊科。预检分诊评估病情重,予安排抢救室2床,应急抢救第二小组接诊。 简要病史:患者半小时前施工时被重物挤压,数分钟后脱离现场,患者神志清,精神软,感胸部、 下腹部疼痛,搬动时、深呼吸时明显,不能翻身。无胸闷、无头痛、恶心、呕吐,稍有头晕,两便未解。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外伤史。 (一)医嘱: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3L/分,建立静脉通路,林格氏液500ml 1.护士A:确认患者身份,心电监护,安抚患者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