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2)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2)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2)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思考题

1.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2.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与气相色谱相比较, 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3.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4.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 5.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6.液-固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7.化学键合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8.离子交换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9.离子对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10.空间排阻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11.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为什么可分为正相色谱及反相色谱?

12.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13.何谓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及非抑制型离子色谱?试述它们的基本原理

14.何谓梯度洗提?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15.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

16.以液相色谱进行制备有什么优点?

二、选择题

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C 所有有机化合物

D 所有化合物

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

B 流速比GC的快

C 流动相粘度较大

D 柱温低

3.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g·mL-1),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1),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A/m

B B mB/mA

C CB/CA

D CA/CB。

4.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不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_。

A 外标标准曲线法

B 内标法

C 面积归一化法

D 外标法

5.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分离的选择性,下列措施()是有效的?

A 改变流动相种类

B 改变固定相类型

C 增加流速

D 改变填料的粒度

6.在分配色谱法与化学键合相色谱法中,选择不同类别的溶剂(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以改善分离度,主要是()。

A 提高分配系数比

B 容量因子增大

C 保留时间增长

D 色谱柱柱效提高

7.分离结构异构体,在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当的选择是()。

A 吸附色谱

B 反离子对色谱

C 亲和色谱

D 空间排阻色谱

8.分离糖类化合物,选以下的柱子()最合适。

A ODS柱

B 硅胶柱

C 氨基键合相柱

D 氰基键合相柱

9.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10.在高效液相色谱中,采用254 nm紫外控制器,下述溶剂的使用极限为()。

A 甲醇210 nm

B 乙酸乙醋260 nm

C 丙酮330 nm

11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 液一液色谱法

B 液一固色谱法

C 键合相色谱法

D 离子交换法

12.当用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作固定相时,流动相的pH范围应为()。

A 在中性区域

B 5一8

C 1一14

D 2一8

13.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减小填料粒度

B 适当升高柱温

C 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 增大流动相的流速

1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则()。

A 样品的k降低,t

R 降低 B 样品的k增加,t

R

增加

C 相邻组分的增加

D 对基本无影响

15.用ODS柱分析一有机弱酸混合物样品,以某一比例甲醇一水为流动相时,样品容量因子较小,若想使容量因子适当增加,较好的办法是()。

A 增加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

B 增加流动相中的水的比例

C 流动相中加人少量HAc

D 流动相中加人少量的氨水

16.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可选择以下方法()定性。

A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B 加人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

D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

17.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紫外吸收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热导池检测器

D 荧光检测器

18.离子色谱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压、高效、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B 采用柱后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特别适合离子分析

C 采用了阴离子专用检测器,对阴离子分析有高灵敏度

D 采用紫外检测器合柱压衍生装置,对离子分析有高效

19.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

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着提高

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

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

20.液相色谱的H一u曲线()。

A 与气相色谱的一样,存在着H min

B 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下降

C 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上升

D H受u影响很小

21与气相色谱相比,在液相色谱中()。

A 分子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B 涡流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C 传质阻力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D 速率方程式同样由三项构成,两者相同

22.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A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电化学检测器

23.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24.氧化铝固定相色谱柱不适合选哪种物质作流动相()。

A 甲醇

B 正己烷

C 煤油

D 环烷酸

25.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传质扩散项

D 柱压效应

26.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27.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

B 环糊精色谱

C 亲和色谱

D 凝胶色谱

28.在液相色谱中,固体吸附剂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颗粒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换范围

29.为测定邻氨基苯酸中微量杂质苯胺,选择下面哪种条件()。

A 硅胶固定相,异丙醚一己烷流动相

B 硅胶固定相,水一甲醇流动相;

C ODS键合相,水一甲醇流动相

D ODS键合相,异丙醚一己烷流动相。30.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错误的说法是()。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吸附剂的活度系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31.键合相的键合基团的碳链长度增长后()。

A 极性减小

B 极性增大

C 载样量增大

D 载样量减小

32.在反相色谱法中,若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增加甲醇的比例时,组分的容量因子k 与保留时间t

R

的变化为()。

A k与t

R 增大 B k与t

R

减小

C k与t

R 不变 D k增大,t

R

减小

33水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作为底剂)的是()。

A 正相色谱法

B 反相色谱法

C 吸附色谱法

D 空间排斥色谱法

34.在下列方法中,组分的纵向扩散可忽略不计的是()。

A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 气相色谱法

D 超临界色谱法

高效液项色谱法习题解答

一、思考题

1.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答:二者都是根据样品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从仪器构造上看,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的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但是二者均可与MS 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 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2.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 与气相色谱相比较, 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答: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的流动相传质、滞留的流动相传质以及柱外效应。

在气相色谱中径向扩散往往比较显着,而液相色谱中径向扩散的影响较弱,往往可以忽略。另外,在液相色谱中还存在比较显着的滞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3.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答: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

(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

(2)改进固定相:

(3)粒度; 选择薄壳形担体; 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

(4)适当提高柱温

其中,减小粒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4.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

答:液相色谱有以下几种类型:液-液分配色谱;液-固吸附色谱;化学键合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对色谱;空间排阻色谱等。5.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答: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通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多次分配进行分离的。可以分离各种无机、有机化合物。6.液-固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答:液-固吸附色谱是通过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吸附与解吸平衡实现分离的。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试样,凡是能够用薄层色谱分离的物质均可用此法分离。7.化学键合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答:化学键合色谱中由于键合基团不能全部覆盖具有吸附能力的载体,所以同时遵循吸附和分配的机理,最适宜分离的物质为与液-液色谱相同。

8.离子交换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答: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是通过组分与固定相间亲合力差别而实现分离的。各种离子及在溶液中能够离解的物质均可实现分离,包括无机化合物、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酸及蛋白质等。

9.离子对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答:在离子对色谱色谱中,样品组分进入色谱柱后,组分的离子与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从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进而实现分离的。各种有机酸碱特别是核酸、核苷、生物碱等的分离是离子对色谱的特点。

10.空间排阻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答:空间排阻色谱是利用凝胶固定相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方法。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

另外,尚有手性色谱、胶束色谱、环糊精色谱及亲合色谱等机理。

11.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为什么可分为正相色谱及反相色谱?

答:采用正相及反相色谱是为了降低固定液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固定液的流失。

12.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答: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优点:固定相表面没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的多;无固定相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及寿命;可以键合不同的官能团,能灵活地改变选择性,可应用与多种色谱类型及样品的分析;有利于梯度洗提,也有利于配用灵敏的检测器和馏分的收集。

13.何谓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及非抑制型离子色谱?试述它们的基本原理

答:在离子色谱中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以电解质溶液作为流动相,为了消除强电解质背景对电导检测器的干扰,通常除了分析柱外,还增加一根抑制柱,这种双柱型离子色谱法称为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例如,为了分离阴离子,常使用NaOH 溶液为流动相,钠离子的干扰非常严重,这时可在分析柱后加一根抑制柱,

其中装填高容量H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离子交换,使NaOH 转化为电导值很小的H 2O ,从而消除了背景电导的影响。

但是如果选用低电导的流动相(如1×10-4~ 5 ×10-4M 的苯甲酸盐或邻苯二甲酸盐),则由于背景电导较低,不干扰

样品的检测,这时候不必加抑制柱,只使用分析柱,称为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14.何谓梯度洗提?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答: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 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

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15.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 答: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承受高压,常常采用停流进样与高压定量进样阀进样的方式.

+

++-+++-+++-→+-+-→+-X H Na R X Na H R O

H Na R OH Na H R 2

16.以液相色谱进行制备有什么优点?

答:以液相色谱进行制备时,分离条件温和,分离检测中不会导致试样被破坏,切易于回收原物.

二、选择题

1 B

2 C

3 D

4 A、B、D

5 A、B、D

6 A

7 A

8 C

9 D 10 A 11 B 12 D 13 A 14 A 15 B 16 B 17 B 18 B 19 C 20 B 21 A 22 A 23 A 24 D 25 B 26 B 27 D 28 A 29 A 30 D 31 A 32 B 33 B 34 B

微观第1-2章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 2、生产可能性曲线 3、机会成本 二、选择题 1.经济问题本质上是决定如何去最好的使用()。 A.几乎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 B.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 C.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欲望 D.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欲望 2.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3.学习经济学() A.帮助一个人变成一个见多识广的市民 B.对一个人成为好市民是有害的,因为经济学强调利己主义 C.是浪费时间,因为无论我们是否懂经济,我们都参与其中 D.很重要,因为经济学是“赚钱的科学”。 4.学习经济学() A.对一个人成为好市民是有害的,因为经济学强调利己主义 B.对雇主是有帮助的,但对工人和消费者是无用的 C.很重要,因为经济学是“赚钱的科学” d.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技巧,这在工作中是很需要的 5. 对经济学的研究() A.与管理、营销以及金融相似,因为它强调如何赚钱 B.对企业有帮助,但对做出个人购买决策没有明显帮助 C.主要是学术的,而不是职业科目 D.从一个人自己的经济来源角度着眼经济,而不是从社会利益角度 6.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关注 A.防止私有公司亏损 B.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优于资本主义经济 C.在有效使用稀缺资源时所做的选择 D.决定对社会产品的最公平的分配 7.“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8.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9.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A.股市持续走强 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0.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重要的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 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等行业,为白色晶体。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对三聚氰胺检测的广泛关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相继发布了《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22388-2008)和《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GB/T22400-2008)的国家标准。本文参考了 以上标准并进行配制条件优化,建立了液相色谱检测法,前处理简单,检测限、精密度、重 现性以及回收率均符合国家标准。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LC162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UV1620紫外-可见检测器1台,P1620高压恒流泵1台,上海 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T-330色谱柱温箱(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FA2004 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GL-16G-A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三聚氰胺标准品(>99%,上海安谱);辛烷磺酸钠(色谱纯,北京百灵威);磷酸(分析纯)、乙 腈(色谱纯,美国Tedia)、纯净水(杭州娃哈哈)。 1.2 标准品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三聚氰胺标准品,溶于50%的甲醇水溶液,配制称1.422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4℃避光保存。根据实验需要,用流动相逐级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1.3 样品前处理 称取2g酸奶样品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乙腈:水=50:50混合溶液15ml,充分混匀 后超声提取15min。取提取液250ul,加入0.1mol/l盐酸750ul,混匀,以12000r/min离心 5min,取上清液,0.22um滤膜过滤,作为HPLC测定溶液。 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Globalsil C18 5μm(ID4.6mm×250mm) 流动相:乙腈/缓冲盐=15/85(缓冲盐:10mM辛烷磺酸钠水溶液,含0.1%磷酸) 流速:1.0ml/min 波长:240nm 温度:40℃ 进样量:20μl 2 实验结果 2.1 精密度实验 取浓度为0.569μg/ml三聚氰胺标准工作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以各成分峰 面积计算RSD(%),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峰面 积RSD为0.57%。 表1 精密度实验 time(min)Peak High Peak Area NO. Retention 1 11.933 289 4216.8 2 11.990 290 4264.2 3 11.928 287 4246.0 4 11.927 287 4242.8 5 11.923 284 4218.6 RSD(%) 0.23 0.82 0.57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色谱”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斯威特提出的。色谱法是基于补充物质在相对运动物的两相之间分布时,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的差异而使混合物相互分离的一类分离或分析方法。发展与上世纪初,飞速发展于五十年代,有超过30位科学家家因为它而获得诺贝尔奖,其有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有众多的应用领域。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柱色谱: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气相色谱图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试习题Word版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分6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欲测定聚乙烯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应选用下列( )。 A 液-液分配色谱 B 液-固吸附色谱 C 键合相色谱 D 凝胶色谱 答案:D 2. 分离下述化合物,宜采取以下哪些方法?( ) (1)聚苯乙烯分子量分布(2)多环芳烃(3) Ca2+、Ba2+、Mg2+ A (1)分配色谱(2)反相色谱(3)阴离子色谱 B (1)凝胶色谱(2)反相色谱(3)阴离子色谱 C (1)凝胶色谱(2)反相色谱(3)阳离子色谱 D (1)凝胶色谱(2)正相色谱(3)阳离子色谱 答案:C 3. 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可用来分离溶液中的Ca2+、Mg2+、Cl-和?( ) 答案:B 4.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的组成符合正相色谱形 式?( ) A 甲醇/石油醚 B 氯仿/水 C 石蜡油/正己烷 D 甲醇/水 答案:C 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清洗阀(放空阀)的作用是( )。 A 清洗色谱柱 B 清洗泵头与排除管路中的气泡 C 清洗检测器 D 清洗管路 答案:B 6. 用液-固色谱法分离极性组分,应选择的色谱条件是( )。 A 流动相为极性溶剂

B 吸附剂的含水量小些

C 吸附剂的吸附活性低些 D 用非极性溶剂做流动相 答案:D 7. 离子交换色谱适用于( )分离。 A 无机物 B 电解质 C 小分子有机物 D 大分子有机物 答案:A 8.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常选用哪种检测器?( ) A 荧光检测器 B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C 紫外-可见检测器 D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答案:C 9. 下列检测器中,系列答案中两个都属于通用型检测器的是( ) A PDA、RI B RID、ELSD C UV-Vis、PDA D FD、UV-Vis 答案:B 10.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式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移动流动相的传质阻力 D 滞留流动相的传质阻力 答案:B 11. 衡量色谱柱对分离组分选择性的参数是( )。 A 调整保留值 B 相对保留值 C 保留值 D 分配比 答案:B 12. 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是( )。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2章-习题及答案

CH02 8086/8088指令系统 习题与思考题 1.假定DS=2000H,ES=2100H,SS=1500H,SI=00A0H,BX=0100H,BP=0010H,数据变量VAL 的偏移地址为0050H,请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是什么寻址方式?源操作数在哪里?如在存储器中请写出其物理地址是多少? (1)MOV AX,0ABH (2)MOV AX,[100H] (3)MOV AX,VAL (4)MOV BX,[SI] (5)MOV AL,VAL[BX] (6)MOV CL,[BX][SI] (7)MOV VAL[SI],BX (8)MOV [BP][SI],100 解答: (1)MOV AX,0ABH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源操作数在数据线上;物理地址:无 (2)MOV AX,[100H] 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100H=2000H*16+100H=20100H (3)MOV AX,VAL 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VAL=2000H*16+0050H=20050H (4)MOV BX,[SI] 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SI=2000H*16+00A0H=200A0H (5)MOV AL,VAL[BX] 寻址方式:变址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VAL+BX=2000H*16+0050H+0100 =20150H (6)MOV CL,[BX][SI] 寻址方式:基址加变址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BX+SI=2000H*16+0100H+00A0H =201A0H (7)MOV VAL[SI],BX 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在寄存器中;物理地址:无 (8)MOV [BP][SI],100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源操作数在;物理地址:无 2.设有关寄存器及存储单元的内容如下: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检测器 B、记录器 C、色谱柱 D、进样器 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0.5μm B、0.45μm C、0.6μm D、0.55μm 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A、甲醇/水(83/17) B、甲醇/水(57/43) C、正庚烷/异丙醇(93/7) D、乙腈/水(1.5/98.5) 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范围内。 A 、10~30cm B、20~50m C 、1~2m D、2~5m 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 A、改变柱长 B、改变填料粒度 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 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 A、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电导检测器 D、紫外吸收检测器 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 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 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红外检测器 C、差示折光检测 D、电导检测器 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恒温箱 B、进样装置 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 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A、贮液器 B、输液泵 C、检测器 D、温控装置 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水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 =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

(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 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 ?方法验证的内容 ?方法验证的项目及测定方法

方法验证的目的 目的: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检测的要求。 方法验证是实验室针对特定方法的研究过程,通过设计方案,有步骤、系统地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最终形成文件,以证明所用试验方法准确、灵敏、专属并重现。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和范围 ?耐用性

准确度 定义: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1. 主成分含量测定 原料药:对照品或方法比对 2. 制剂、中药:标准加样回收 杂质定量 测定:加样回收(n 3 9) 杂质对照品 方法比对 回收率 C-A %=′ B 100% 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含量 A:试验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量 (通常为含量测定量的50%) B: 试验供试品中加入的对照品的量 (通常为±20%) C:试验测定值

精密度 定义: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 重复性(n 9) 3 2. 中间精密度 3. 重复性 测定:HPLC方法的精密度测试,应从样品制备开始,设计3个浓度, 分别平行制备3份,以测定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或同一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分别进样,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同一份供试品连续进样6次,计算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只能表征进样精密度,不能作为方法精密度。

专属性 定义:在其它成分可能存在下,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1. 鉴别反应 2. 含量测定 杂质测定 测定: 限量检查 空白制剂,模拟复方 加速破坏试样测试 DAD峰纯度检查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目录 化学信息 基本信息 性状描述 物理说明 药理作用 危险说明 历史 特点 主要类型 结构组成 综述 高压输液泵 色谱柱 进样器 检测器 馏分收集器 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 分离原理 液—固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 空间排阻色谱法 流程 使用方法 综述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分离度 拖尾因子 测定方法 综述 面积归一化法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内标法 外标法 设备选型 综述 相对分子质量 溶解度 化学结构 仪器设备 综述 高压泵 梯度洗提 进样装置 色谱柱 检测器 应用实例 化学信息 基本信息 性状描述 物理说明 药理作用 危险说明 历史 特点 主要类型 结构组成 综述 高压输液泵 色谱柱 进样器 检测器 馏分收集器 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

分离原理 液—固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 空间排阻色谱法 流程 使用方法 综述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分离度 拖尾因子 测定方法 综述 面积归一化法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内标法 外标法 设备选型 综述 相对分子质量 溶解度 化学结构 仪器设备 综述 高压泵 梯度洗提 进样装置 色谱柱 检测器 应用实例 展开 化学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葛根素(HPLC),98% 中文别名:葛根黄酮,8-beta-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 英文名称:Puerarin 英文别名:8-(β-D-Glucopyranosyl-7-hydroxy-3-(4-hydroxyphenyl)-4H-1-benzopyran-4-one 纯度:98% CAS号:3681-99-0 分子式:C21H20O9 分子量:416.38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C 所有有机化合物 D 所有化合物 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 B 流速比GC的快 C 流动相粘度较大 D 柱温低 3.分离糖类化合物,选以下的柱子()最合适。 A ODS柱 B 硅胶柱 C 氨基键合相柱 D 氰基键合相柱 4.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5.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减小填料粒度 B 适当升高柱温 C 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 增大流动相的流速 6.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可选择以下方法()定性。 A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B 加人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 D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 7.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紫外吸收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热导池检测器 D 荧光检测器 8.离子色谱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压、高效、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B 采用柱后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特别适合离子分析 C 采用了阴离子专用检测器,对阴离子分析有高灵敏度 D 采用紫外检测器合柱压衍生装置,对离子分析有高效 9.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 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 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 10.与气相色谱相比,在液相色谱中()。 A 分子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B 涡流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C 传质阻力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D 速率方程式同样由三项构成,两者相同 11.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A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电化学检测器 12.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第2章习题及答案

第2章习题及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心理 2、反射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5、第一信号系统 6、第二信号系统 7、条件抑制 二、单项选择 ⒈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 a. 产物 b.产品 c.前提 d.基础 2. 中央沟的前方是()。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3.中央沟后方至顶枕裂间为(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4.脑神经一共有()对 a.10 b. 12 c. 13 d. 14 5.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实现的依靠是() a. 神经纤维 b. 突触 c. 髓鞘 d. 条件反射 6.根据细胞的形状,皮质神经元中数目最多的是( )。 A.视杆细胞B.梭形细胞C.星形细胞D.锥体细胞 7. 大脑外侧裂下方为颞叶,这是()。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8.顶枕裂后较小部分是(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9.边缘系统的功能不仅与嗅觉及其联合反射有关,且与一系列的内脏活动、躯体活动及()有密切关系。 a.认知活动 b.意志活动 c.行为活动 d.情绪活动 10.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 a. 惩罚 b. 强化 c. 操作 d. 联想 11.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

条件反射 12.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A. 眨眼反射 B. 吮吸反射 C. 防御反射 D. 信号反射 13.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望梅止渴 D. 尝梅生津 1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冯特 三、多项选择 1. 组成脑的主要部分是()。 a. 大脑 b. 间脑 c. 脑干 d. 小脑 2.大脑按照叶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 )。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 3. 神经冲动传导特征主要有() A.神经纤维的完整性B.绝缘性传导 C.双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 4.反射包括() 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D.效应器 5.根据细胞的形状,皮质神经元主要包括( )。 A.锥体细胞B.梭形细胞C.星形细胞D.视杆细胞 6. 脑干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小脑B.延髓 C.脑桥D.中脑 7. 突触的主要类别分为() 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 C.树突-树突型D.轴突--轴突型 8.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 A.微笑反射B.食物反射 C.朝向反射D.防御反射 四、填空 1 .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 )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 )的反映。 2 .一个神经元的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接触的部位叫( )。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 )而实现的。 3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机能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的不同,

(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及其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及其性能 (1)紫外吸收(UV)检测器 UV检测器是目前HPLC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它是依据光吸收原理,以适当的光路和电路,输出一个与试样组分浓度成正比的紫外一可见光吸收信号,其结构与一般光度计相似。其流通池是组分流过的光学通道,池体积一般为8μl,内径小于lmm,长度10mm左右。这种检测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分离。紫外吸收检测要求被检测样品组分有紫外一可见光吸收,而使用的流动相无吸收,或在被测组分吸收波长处无吸收。一般选择在欲分析物有最大吸收的波长处进行检测,以获得最大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在没有最大吸收时,可采用末端吸收。检测波长的选择除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成分和分子结构外,还必须考虑流动相组成、共存组分干扰等因素。特别是各种溶剂都有一定的透过波长下限值,超过这个波长,溶剂的吸收会变得很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吸收强度。表1列出了HPLC中一些常用的溶剂透过波长的下限。 (2)光电二极管阵列(IJDA)检测器 PDA检测器又称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UV detector,DAD),这种检测器以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可进行多通道并行检测,在一次色谱测量中,可同时获得时间、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机处理,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三维图谱,也可作出任意波长的吸光度一时问曲线和任意时间的吸光度一波长曲线。DAD的光路与紫外检测器不同,光源发出的光聚焦后先通过检测池,通过检测池的透射光由全息光栅色散成多色光,不同波长的色散光按波长顺序聚焦在阵列元件上,每个元件对应一定的纳米数。当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时,光电二极管产生讯号。由于色散过程及透射光的检测是全波长范围的,可在瞬间检测流经检测池的全吸收光谱,得到三维色谱一光谱图。计算机化的数据处理,还可进行色谱峰光谱相似性比较、峰纯度检测及利用谱图库对掣定样品进行检索等,为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①多通道多波长检测可以同时得到多个波长的色谱图,每个成分均可在最佳波长下检测定量。 ②光谱相似性比较在HPLC中,两个物质出峰时间一致并不能完全说明为同一物质,通过色谱峰紫外光谱一致性比较,可提高测定的可靠性。 ③峰纯度检测对色谱峰峰顶、上、下3个点的光谱进行比较,完全吻合意味这是1个单组分峰,不吻合则表示为未分离峰。并可计算出纯度系数PI,PI值在0~1之问,越接近1,表示峰纯度越好,PI可由计算机自动计算。 ④光谱检索与比较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得到的光谱图可分类存储到光谱库中,当测定类似成分时,可调出相关谱图,进行检索和比较,也可通过比较光谱相似系数比较相似性。

高效液相色谱思考题试卷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习题和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1.高效液相色谱是如何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 解: 气相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成就为液相色谱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它的高效、高速和高灵敏度得到启发,采用5-10μm微粒固定相以提高柱效,采用高压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设计高灵敏度、死体积小的紫外、荧光等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克服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灵敏。 2.简述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谱带扩,提高柱效? 解: 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相传质、停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在液相色谱中要减少谱带扩,提高柱效,要减少填料颗粒直径,减小填料孔穴深度,提高装填的均匀性,采用低黏度溶剂作流动相,流速尽可能低,同时要尽可能采用死体积较小的进样器、检测器、接头和传输管线等。 3.色谱柱A柱长为15cm,载体粒度为5μm。另一B柱长为30cm,载体粒度为10μm。两 柱的柱效相等吗? 解: ∵l=L/dp ∴lA=15/0.0005=30000 lB= 30/0.0010=30000 A柱的折合柱长为30000,B柱的折合柱长也为30000,表明组分在两根柱从柱入口到出口都经过30000个载体颗粒,两柱的柱效相等。 4.流动相为什么要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拿几种? 解: 流动相中溶解气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害处

(1)气泡进入检测器,引起光吸收或电信号的变化,基线突然跳动,干扰检测; (2)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进入色谱柱时,可能与流动相或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3)溶解气体还会引起某些样品的氧化降解,对分离和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 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 (1)加热脱气法; (2)抽吸脱气法 (3)吹氦脱气法; (4)超声波振荡脱气法。 5.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解: B硅胶 要形成化学键合固定相,所用的基质材料应有某种化学反应活性,在四种固体固定相中只有硅胶含有硅醇基,是能进行键合的活性官能团。 6.在150×Φ2mm硅胶柱流动相为己烷/甲醇(150:2),紫外检测器色谱条件下分离丙烯 酰胺,判断以下组分的出峰次序,为什么? A. B. 解: 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B先出峰,组分A后出峰。以硅胶为固定相,己烷/甲醇(150:2)为流动相,该体系为正相色谱,样品的极性A>B,在正相色谱体系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大的组分后出峰,所以出峰次序为B先出,A后出。 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某组分的保留时间为30min,如果改用四氯化碳或乙醚 为流动相,试指出选用哪中溶剂能减少该组分的保留时间?为什么? 解: 该体系为正向色谱体系。在该体系中流动相的极性增大保留值减少。流动相甲苯、四氯化碳及乙醚的溶剂强度参数分别是0.29、0.18、0.38,因此选用溶剂强度参数大于甲

经济学基础1 2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B ) A、鸡蛋价格上升 B 、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 、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D )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 、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 、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 、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试题.doc

高效液相色谱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 分配色谱法 B 排阻色谱法 C. 离子交换色谱法 D. 吸附色谱法 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 检测器 B. 记录器 C.色谱柱 D. 进样器 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0.5 μm B.0.45 μm C.0.6 μ m D.0.55 μm 4.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 用( ) A. 适当提高柱温 B. 增加固定液含量 C. 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 5.在液相色谱中 ,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 缩短分析时间 , 应采用的装置 是(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贮液器 D.加温 )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7.在高效液相色谱中, 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 范围内。 A.10-30cm B.20-50cm C.1-2cm D.2-5cm 8.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 A. 直形填充柱 9.纸色B. 毛细管柱 谱的分 C. U形柱 D. 离原理 螺旋形柱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 似?( ) A. 毛细管扩散作用 B. 萃取分离 C.液- 液离子交换 10. 高效 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 恒温箱 B. 进 样装置 C. 程序升温 D. 梯度淋洗装置 D.液- 固吸附 二、填空题

1.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由、、、 、五部分组成。 2.流动相使用前必须先。 3.系统适用性试验包括、、、四个指标。 4. 梯度洗脱有两种实现方式:、。 三、名词解释 1.分离度: 2.保留时间: 四、简答题 1.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提高分离度的几种途径?

第1、2章《货币与信用》习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货币与信用 一、本章重点 1.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涉及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发行与流通、货币准备与管理等内容的制度。 4.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对价值的借贷行为,体现为经济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5.从信用的主体看,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从信用的用途看,还包括消费信用。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产生与_______直接相关。 A.人类的进化 B.社会的进化 C.商品的交换 D.财富的积累 2.货币在发挥_______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3.“劣币驱良币”现象发生于_______制度。 A.银本位 B.金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 4.一种商品的价值要求由许多不同商品来表现的现象属于_______。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5.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态是_______。 A.纸币 B.银行券 C.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 D.银行票据 6.企业之间的货币支付基本用_______方式进行。 A.现金 B.挂账 C.信用卡 D.转账 7.典型的金本位制是_______。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8.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_______。 A.金本位制 B.黄金准备制 C.外汇准备制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9.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_______。 A.观念的货币 B.现实的货币 C.足值的货币 D.货币符号 10.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_______。 A.金属货币 B.货币符号 C.本位币 D.辅币 11.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_______。 A.分期付款购房 B.饭馆就餐付账 C.交纳房租水电费 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12. 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_______。 A.企业纳税 B.超市购物 C.买票逛公园 D.医院挂号看病 13.现代信用是指_______。 A.商品买卖 B.商品借贷 C.货币买卖 D. 货币借贷 14.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主动借钱负债说明_______。 A.穷困潦倒,难以度日 B.很不光彩 C.有较高的信誉 D.有市场经济意识 15.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是_______。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 国家信用 16.在商业信用关系中,提供信用的方向一般是_______。 A.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 B.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 C.企业之间相互提供 D.实力强的企业向实力弱的企业 17.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的角色是_______。 A.债权人 B.债务人 C.债权人兼债务人 D.既非债权人也非债务人 18.信用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 A.偿还性 B.期限性 C.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D.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9.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_______。 A.国际信用 B. 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 商业信用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思考题 1.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2.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 与气相色谱相比较, 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3.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4.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 5.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6.液-固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7.化学键合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8.离子交换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9.离子对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10.空间排阻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 11.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为什么可分为正相色谱及反相色谱? 12.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13.何谓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及非抑制型离子色谱?试述它们的基本原理 14.何谓梯度洗提?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15.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 16.以液相色谱进行制备有什么优点? 17.在毛细管中实现电泳分离有什么优点? 18.试述CZE的基本原理 19.试述CGE的基本原理 20.试述MECC的基本原理 二、选择题 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C 所有有机化合物 D 所有化合物 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 B 流速比GC的快 C 流动相钻度较小 D 柱温低 3.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g·mL-1),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1),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A/m B B mB/mA C CB/CA D CA/CB。 4.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不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_。 A 外标标准曲线法 B 内标法 C 面积归一化法 D 外标法 5.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分离的选择性,下列措施()是有效的? A 改变流动相种类 B 改变固定相类型 C 增加流速 D 改变填料的粒度 6.在分配色谱法与化学键合相色谱法中,选择不同类别的溶剂(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以改善分离度,主要是()。 A 提高分配系数比 B 容量因子增大 C 保留时间增长 D 色谱柱柱效提高 7.分离结构异构体,在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当的选择是()。 A 吸附色谱 B 反离子对色谱 C 亲和色谱 D 空间排阻色谱 8.分离糖类化合物,选以下的柱子()最合适。 A ODS柱 B 硅胶柱 C 氨基键合相柱 D 氰基键合相柱 9.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10.在高效液相色谱中,采用254 nm紫外控制器,下述溶剂的使用极限为()。 A 甲醇210 nm B 乙酸乙醋260 nm C 丙酮330 nm 11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 液一液色谱法 B 液一固色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