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课题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的课题研究综述

一.韩国欧洲高校机器人现状分析

1.有多少高校开展机器人教育,以及高校的名称,在何时开设的课程,何时发展的

.2.。分析i优劣势

二.国内国外发展趋势研究,对比研究

1教育与教育之间的差距,发展时间,学习开展的形式,是否已学生为主,研究机器人的大学生英语研究生的比例

2.教育环境的对比

三.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紧迫性:时代的发展翼科技发展为中心

2。必要性,自身的资源的

1.在韩国确保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保护机器人获得的数据,并防止违法使用机器人。而且准备将道德标准装入计算机程序,以防止人类虐待机器人。机器人和人一样同时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这在机器人发展史上是一次巨大变化。

2.法国机器人的发展比较顺利,主要原因是通过政府大力支持的研究计划,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即由政府组织一些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项目,而由工业界支持开展应用和开发方面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使机器人在法国企业界很快发展和普及。

3.德国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这里所说的德国,主要指的是原联邦德国。它比英国和瑞典引进机器人大约晚了五六年。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德国的机器人工业一起步,就遇到了国内经济不景气。但是德国的社会环境却是有利于机器人工业发展的。因为战争,导致劳动力短缺,以及国民技术水平高,都是实现使用机器人的有利条件。到了70年代中后期,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为机器人的推广开辟道路;在"改善劳动条件计划"中规定,对于一些有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普通人的劳动。这个计划为机器人的应用开拓了广泛的市场,并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日尔曼民族是一个重实际的民族,他们始终坚持技术应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除了像大多数国家一样,将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工业之外,突出的一点是德国在纺织工业中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改造原有企业,报废了旧机器,购买了现代化自动设备。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使纺织工业成本下降。质量提高,产品的花色品种更加适销对路。到1984年终于使这一被喻为"快完蛋的行业"重新振兴起来。与此同时,德国看到了机器人等先进自动化技术对工业生产的作用,提出了1985年以后要向高级的。带感觉的智能型机器人转移的目标。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其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上处于公认的领先

4.丹麦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很快, 2006 年拥有的机器人台数为3 626 比1982 年增加近60倍,见图1. 2006 年世界机器人的装机台数约为

970 000 台,即近100 万台;我国的机器人装机台数还不如丹麦多. 除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外,服务机器人是他们开发研究的重点之一. 例如,场地清

扫、下水道检查、娱乐、除草、真空清洁器、捡球、加油、护理、外科矫形和辅助手术等. 在丹麦技术大学,我看到一台由2 位硕士研究生自行设计制造的除草机器人,很有特色.

大学的教育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与丹麦工科大学相比,我国工科学生的工

程设计能力明显不强,应当加强我国工程学科本科和硕士教学的工程设计与应用基础教育,进一

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与教育之间的区别

1.机器人进入中小学的三种模式

1)建立机器人机房。

北京灯市口小学、府学胡同小学、朝阳门小学、景山学校分校、北京65中学,以及山东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已经建成通用机器人专用教室。

2)成立机器人课外活动小组。

3)学生自费购买机器人。

以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并组织活动。

欧洲与中国的教育模式对比

欧洲教育对象和中国教育对象不同,或者说它在分配最佳教育资源上的做法和中国大相径庭。欧洲人的教育模式是鼓励最优秀的人脱颖而出,相对的,中等的或较差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跟得上就跟,否则就听天由命,所以就造成两极分化特别大。这点从上课布置的作业就可以看出来。我是学informatique的,老师的作业经常是程序设计的大projet,这些projet 都有关于本行业前沿领域,当然所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老师上课时强调的,但是细节化的问题很可能要求知识面广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学生课后自己跑图书馆,上网吧查阅资料。往往老师上课时间:学生课后时间=1:7,而且这些课后时间不是用来做习题而是用来自己补缺补漏的。换了在中国,这个比例应该倒一倒,因为你课后所做的只是重复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机械化操练。这样一来,就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很强的直觉,对专业知识在总体上的把握要很强,在基础技巧上可以略微放松;相对的,中国的模式则强调技巧。这样一来,那些top学生就更容易在前者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他们对专业前进方向更加敏锐而有判断力,通过完成projet也可以接触到更前沿的东西,如此进入良性循环。这是其一。

其二,外教上课难度跳跃极大,可能第一节课讲入门的东西,第二节课就会讲到当今热门技术问题,然后要你思考。有一个在欧洲学物理的同学就这样说,他们上课分成对半开,前半学期将基础,后半学期往往会去讨论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题。这和我们国内强调循序渐进是矛盾的。而且最重要一点,老师上课是没有书本的,完全根据自己的讲义,因为他觉得区区一本教科书会限制学生的思想,也不能表达教师本人对于该专业的理解,这就需要课外翻阅大量的相关书籍,上课勤于记笔记。有时一堂课甚至要三本课外书。这也是令广大中国学生头疼的。

其三,课程设置少但精,没有水分。和国内一学期有二十几学分要修相比,国外的学分少的可怜,我去的utt要求两年半读满96个ects(欧洲学分),但这丝毫不减轻我们的压力。众所周知,国内大学有许多费课,比如马哲、邓论、毛概,许多专业课也是可有可无的,所学内容许多学生在选修之前即已经掌握;但国外的课程每门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所以学分少是料定这些课程对于你来说已经足够。常常一门课会有一到两个projet,这些projet 陈述起来几十行字,却要耗费你半个月甚至更多时间,恐怖之极。

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完全是因为最根本的一条:最好的教育是多数人享受呢还是有能力的人享受。在他们看来,只有在大学阶段尽可能的通过这种严格方式淘汰更多的人(巴黎大学淘汰率30%,grande ecole预科淘汰率50%),才能筛选出精英,而一个国家最终的发展不取决于受最好教育的人数而取决于质量,这和国内所谓国外教育是大众化的言论是有所区别的。

ssociation)是由韩国人创办的组织,从.. 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比赛,其国际影响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