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专辑

数学故事专辑

数学故事专辑/荒岛历险李毓佩中国少年出版社

《数学家的眼光》张景中中国少年出版

《帮你学数学》张景中中国少年出版

《童趣逻辑》陈宗明贝新祯

《果戈尔数字奇遇记》谈祥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数学故事专辑/《爱克斯探长》李毓佩中国少年出版社

《数学魔术师》刘后一中国少年1997年10月出版

《奇妙的数王国》李毓佩中国少年2002年01月出版

《玩转数学》杨少青京华出版社

《贝贝妮奇奇卡的数学之旅》周惠敏、梁群未来出版社共五本

《聪明泉》(二数学趣话)范德金,金玉俊主编;姚尚志编著档案出版社/1988 《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美)柯尔长春出版社

《生活的数学》罗浩源上海远东出版社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卷)》王国忠广西科技出版社

《故事中的数学》谈祥柏中国少年2004年05月出版

《好玩的数学》谈祥柏谈祥柏中国少年2007年03月出版

《数学故事系列》(漫画版2册)李毓佩湖北少儿2006年07月出版

《数学西游记》李毓佩湖北少儿2006年04月出版

《数学动物园》李毓佩湖北少儿2006年04月出版

《数学智斗记》李毓佩湖北少儿2006年04月出版

《开心数学故事》美)玛里琳.伯恩斯外语教研2005年07月出版

《奇思妙想学数学》美)玛里琳.伯恩斯外语教研2005年12月出版

《数学魔笛系列——数学方法趣引》孙泽瀛少年儿童2005年08月出版《数学逍遥游》陈克艰少年儿童出版

《我身边的数学丛书》(英)文迪.克莱姆森明天出版2005年09月出版《"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英)卡佳坦.波斯基特北京少儿2004年7月出版《加德纳趣味数学系列--数学的奇妙》西奥上海科教1998年12月出版《数学游戏与欣赏》劳斯.鲍尔上海教育2001年11月出版

《蚁迹寻踪及其他数学探索》(美)戴维.盖尔上海教育2001年12月出版《数学无国界》(美)奥里.莱赫托

《数学游戏》金敬梅希望出版社

《数学趣闻集锦》(美)T.帕帕斯

《怪物数学》(美)马卡罗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数学花园漫游记》马希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马小跳玩数学》杨红樱吉林美术出版社三本

《三只小猪和七巧板》(美)马卡罗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小福尔摩斯训练营--数学探案》米勒少年儿童出版社

《数学演义——好玩的数学》王树禾科学出版社

《从前有个数:故事中的数学逻辑》(美)保罗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魔法数学》白丁现代出版社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数学猜想系列四色猜想

数学猜想系列----四色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 1852年10月23日,他的弟弟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哈密尔顿爵士请教。哈密尔顿接到摩尔根的信后,对四色问题进行论证。但直到1865年哈密尔顿逝世为止,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 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数学家都纷纷参加了四色猜想的大会战。1878~1880年两年间,著名的律师兼数学家肯普和泰勒两人分别提交了证明四色猜想的论文,宣布证明了四色定理,大家都认为四色猜想从此也就解决了。 11年后,即1890年,数学家赫伍德以自己的精确计算指出肯普的证明是错误的。不久,泰勒的证明也被人们否定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数学家虽然对此绞尽脑汁,但一无所获。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个貌似容易的题目,其实是一个可与费马猜想相媲美的难题:先辈数学大师们的努力,为后世的数学家揭示四色猜想之谜铺平了道路。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四色猜想的证明基本上是按照肯普的想法在进行。1913年,伯克霍夫在肯普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技巧,美国数学家富兰克林于1939年证明了22国以下的地图都可以用四色着色。1950年,有人从22国推进到35国。1960年,有人又证明了39国以下的地图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随后又推进到了50国。看来这种推进仍然十分缓慢。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轰动了世界。它不仅解决了一个历时100多年的难题,而且有可能成为数学史上一系列新思维的起点。不过也有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还在寻找一种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1

数学故事 图形的故事

图形的故事 夜晚,小主人睡觉了,作业本上的四个基本图形可活跃起来了。它们闲着无聊,开始了谈天说地。 圆形首先打破了沉默:“我认为我们图形中应该竞选出一名‘总统’,带领大家干点实事,否则我们整天无所事事,太没趣了!” “那么,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方形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我——圆了。你瞧瞧,我家族的成员多得是:乒乓球是圆的,硬币是圆的,车胎是圆的,足球是圆的,象棋是圆的,瓶盖是圆的,光盘是圆的,西瓜也是圆的!” 方形不服气了:“怎么,我的兄弟才是随处可见呢。你看:书本是方的,课桌是方的,纸巾是方的,电脑是方的,床是方的,军棋是方的,汉字是方的,楼房也是方的。我不比你好就奇怪了!” “国徽、太阳是我的祖先!”圆形扯着嗓子喊。 方形也不甘示弱:“国旗、天安门广场是我的后裔!” 它俩喋喋不休地争吵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三角形站了起来:“你们的争吵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不明白,我们图形中为什么非得有总统!你们圆有圆的好处,方有方的优点,大家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是很好吗?” 听了三角的话,圆和方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圆开口了:“你也很出名啊!埃及神秘的金字塔不就是根据你设计的吗?” 三角形笑了。它对圆说:“谢谢你的褒奖。” “其实,梯形也有用武之地呀,如果没有梯子,那些建筑也不容易建成啊。”方形说道。 梯形也笑了笑:“大家不用相互夸奖了,我们再也不要计较个人的利益了,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帮助小主人学习吧!” 图形们都赞同这个建议,他们决定明天开始行动。 小主人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当晚就做了个好梦。 数学剧本《打官司》 根据《小学生报》同名故事改编 老粮仓中学喻立文 人物:(文中加下划线者) 等于号、约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道具:“≈、<、>、=”头饰 (=号上) =号: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我们数学王国等于号家族的族长。我们家族从来都是遵纪守法,大就是大,小就是小,相等就是相等,深受人类的信任。可是最近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号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这不是抹我们家族的黑吗?今天,为了维护我们家族的荣誉,我要当众审判≈号!来呀,把≈号给我押上来! (<号、>号押≈号上) =号(对≈):听说你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这些都是真的吗? ≈号(镇定地):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我从来都是遵纪守法的。 >号(轻蔑地):是这样的吗?早些时候国王给你20斤毛线要你织毛

数学童话故事

篇一:适合一年级的数学童话故事小学生数学故事: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 l+2=3, 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1 小学生数学故事:渔夫和草帽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 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23篇二:让童话故事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龙源期刊网 .cn 让童话故事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杨永强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中针对低年级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及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的年龄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猜想系列四色猜想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猜想系列四色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 1852年10月23日,他的弟弟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哈密尔顿爵士请教。哈密尔顿接到摩尔根的信后,对四色问题进行论证。但直到1865年哈密尔顿逝世为止,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 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数学家都纷纷参加了四色猜想的大会战。1878~1880年两年间,著名的律师兼数学家肯普和泰勒两人分别提交了证明四色猜想的论文,宣布证明了四色定理,大家都认为四色猜想从此也就解决了。 11年后,即1890年,数学家赫伍德以自己的精确计算指出肯普的证明是错误的。不久,泰勒的证明也被人们否定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数学家虽然对此绞尽脑汁,但一无所获。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个貌似容易的题目,其实是一个可与费马猜想相媲美的难题:先辈数学大师们的努力,为后世的数学家揭示四色猜想之谜铺平了道路。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四色猜想的证明基本上是按照肯普的想法在进行。1913年,伯克霍夫在肯普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技巧,美国数学家富兰克林于1939年证明了22国以下的地图都可以用四色着色。1950年,有人从22国推进到35国。1960年,有人又证明了39国以下的地图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随后又推进到了50国。看来这种推进仍然十分缓慢。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轰动了世界。它不仅解决了一个历时100多年的难题,而且有可能成为数学史上一系列新思维的起点。不过也有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还在寻找一种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适合一年级的数学童话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 l+2=3, 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小学生数学故事:渔夫和草帽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 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数学故事大全

数学故事大全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 度28 分,所有的锐角为70 度32 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 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 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 度44 分8 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 度44 分8 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 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 亿5 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 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 小时,一年不是365 天,而是400 天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 度28 分,所有的锐角为70 度32 分,这样

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 毫米,误差极小。蚂蚁的计算本领也十分高明。英国科学家亨斯顿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在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 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处的蚂蚁有2 8只, 第二块有4 4只,第三块有8 9只,后一组差不多较前一组多一倍;蚂蚁的计算本领如此准确,令人惊奇! 美国有只黑猩猩,每次吃10根香蕉。有一次,科学家在黑 猩猩的食物箱里只放了8根香蕉,黑猩猩吃完后,不肯离去,不停地在食物箱里翻找。科学家再给它1根,它吃完后仍不肯走开,一直到吃够10根才离开。看来黑猩猩会数数,至少能数到10植物中的数学知识李忠东精彩的“斐波那契数列” 早在13 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就发现,在1、1、2、3、5、8、13、21、34 、55 、89??这个数列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律:从第三个数字起,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数加起来的和,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科。学家们在观察和研究中发现,无论植物的叶子,还是花瓣,或者果实,它们的数目都和这个著名的数列有着惊人的联系。 像其它植物一样,桃树的叶子在排列上井然有序。它叶子的叶序周是“2” ,即从起点至终点的螺旋线绕树枝两圈,5 片桃树叶排列在这“2”周的螺旋空间里,有着明显的排列规律。桃花、梅花、李花、樱花等也是依照“斐波那契数列”排列的,花瓣数目为5 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也不

数学小故事集锦

数学小故事集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1、0和它的数字兄弟 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饭。”“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他们刚介绍完了,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 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用,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突然一只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累得勉数字兄弟也开始重视0了,愿意和它一起玩耍。从此以后,0再也不自卑了,它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用的。 2、美丽的植树图案 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王国的国王过20岁生日,罗马数字王国派人送来了20棵珍贵的树,作为生日礼物。阿拉伯数啊。“20”大臣张榜招贤,凡是能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人将有重赏。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20”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大量的资料,又用石子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画着,试着,忽然,他眼睛一亮,看到了一张极其美妙的图案。“20”大臣立即把

经典数学故事教学内容

经典数学故事----高斯的故事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後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後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後,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後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经典数学故事----“无理数”的由来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恼怒,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被囚禁,受到百般折磨,最后竞遭到沉舟身亡的惩处。 不可通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坛,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

36个数学小故事

36个数学小故事,带孩子一起趣味学数学 36个数学故事目录 ·数学家与消防员·苏格兰的黑羊·很少篱笆的故事 ·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爱因斯坦给孩子们出的题 ·苏步青做过的数学题·怎样来分才合理·应敲哪个房间? ·坐公交车·一休小和尚的故事·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比赛 ·卖水果的狐狸·八戒卖鱼·如何切西瓜·谁要的是猪排? ·爱做运动·三人各自的籍贯和职业·三户人家区分开 ·那个老师教数学?·店主亏了吗?·魔术师与数学·兄妹四个多少岁? ·老山羊损失了多少钱?·排队的问题·坐井观天的小青蛙·烙饼的故事 ·玩具有多少?·篮子里面的鸡蛋·小猴子捞帽子·小熊玩具店 ·小猴的冠军(数学故事会系列)·买书兄弟(数学故事会系列) ·小蜗牛爬井台(数学故事会系列)·小猴子摘桃(数学故事会系列) ·小猪做客(数学故事会系列)·猪小戒卖文具(数学故事会系列) 数学小故事第一则——数学家与消防员 一天,数学家觉得自己已受够了数学,于是他跑到消防队去宣布他想当消防员。 消防队长说:“您看上去不错,可是我得先给您一个测试。” 消防队长带数学家到消防队后院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卷软管。消防队长问:“假设货栈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把火浇灭。”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终于答道:“我就把货栈点着。” 消防队长大叫起来:“什么?太可怕了!您为什么要把货栈点着?” 数学家回答:“这样我就把问题化简为一个我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 数学小故事第二则——苏格兰的黑羊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走在苏格兰高原上, 碰巧看到一只黑色的羊.“啊,” 天文学家说道,“原来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 “得了吧, 仅凭一次观察你可不能这么说.” 物理学家道, “你只能说那只黑色的羊是在苏格兰发

有关数学的童话故事阅读

有关数学的童话故事阅读 导读:本文有关数学的童话故事阅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石头求积记 小石头来到数学王国,想算算自己的体积。国王了解了小石头的来意后,把它介绍给了体积大臣。 体积大臣朝小石头上下打量了一番,只见它圆不圆,方不方,遍体是棱,满身是角,沉思了半天,与小石头商量说:“我看你还是先到石匠师傅那里去一趟,加工成长方体也好,正方体也行,或者是圆柱体、圆锥体,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体积计算公式算出你的体积来了。”小石头听了,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我刚从石匠师傅那里来,师傅说我是一块稀有金属矿石,浑身都是宝,一加工,势必要造成损失。我今天来请教大臣,就我这个圆不圆、方不方的不规则模样,能不能帮我计算一下体积呢?” 体积大臣对小石头的这番请求感到有些为难,于是只好去向数学王子请教。数学王子毕竟年轻有为,脑子灵活,见到小石头这副模样,立即想起了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用水测试皇冠含金量的故事,就把小石头领进了圆柱体室。只见数学王子先在一只圆柱体玻璃筒里倒进适量的水,量一量水的高度,划上标记;接着把小石头放进这只盛水的玻璃筒里,水的高度随即上升。数学王子让体积大臣算出了上升部分的水圆柱体的体积。然后告诉小石头说:“这一部分上升的水的圆

柱体的体积就是你小石头的体积。” 小石头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高高兴兴地谢别了数学王子。 水落石出 小松鼠最喜欢吃葡萄,所以他请出差去新疆的小熊买回来100千克葡萄。奇怪的是,到家一过秤,只有50千克了。 还有50千克葡萄到哪里去了呢?小熊感到蹊跷,因为他一路上没有动过,难道葡萄被偷了?小松鼠对着50千克葡萄,也非常焦急,他们只好请小猴来弄个水落石出。 小猴是个很有经验的侦破能手。他随手在筐里取了几颗葡萄进行抽样化验,知道了葡萄的含水率是98%,他立刻问小熊:“你在新疆买葡萄的时候,这种葡萄的含水率是多少?” “这我记得很清楚。”小熊有声有色地说:“当时葡萄园里的主人夸赞他的葡萄是含水率99%的最新鲜的大葡萄。” 听到这里,小猴一切都明白了。他告诉小熊和小松鼠说:“你们的葡萄一颗也没有少!” 小松鼠可急了,忙抢着说:“这怎么可能呢!含水率从99%变为98%,葡萄的水分是要损失一些,但也不会少这么多啊?” 小猴说:“你们冷静地想一想,原来100千克含水率是99%的葡萄,含有水份多少千克?” “这还不好算?”小熊觉得小猴出的题目太简单了,“100×99%=99(千克),原来100千克葡萄里含有水份99千克。” “算得对。”小猴接着问,“现在这50千克含水率是98%的葡

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1、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5、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

关于数学小故事

数学小故事 1. 胖子“0”与瘦子“1”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3.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7、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

小学数学童话故事

灰姑娘智答后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女孩叫做阿洁琳娜,她的娘在她出生之夜就去世了。没过多久,她的爹爹又给她娶来了一个后母,从此,阿洁琳娜便失去了快乐、幸福的童年,变成了一个灰姑娘。 一天,她家收到一封信,信里说:年轻的国王殿下邀请全国所有少女今晚到王宫参加舞会。后母的两个女儿听了非常高兴,就鼓弄起她们的化妆品来。阿洁琳娜也非常高兴,因为她也能去,就怕后母不同意。于是她鼓起勇气对后母说:“妈妈,今天的家务活我都干完了,可以去参加国王的舞会吗?”后母看了她一眼,说:“当然不能,你只是一个仆人罢了,仆人怎么能去参加舞会呢!”说完,还同她的两个女儿讥笑起阿洁琳娜。“可是国王殿下让全国所有的少女都去啊!”阿洁琳娜说道,“那好吧,只要你能答出我的问题,我就让你去!否则,不行!”。她的女儿们听了后母的这番话可生气了,说:“妈,你怎么可以答应她呢!”后母说:“嘿嘿!你们不用担心,她没有你们那么聪明,解决不了我的千古难题,到时候不让她去,也要叫她心服口服啊。”后母又转过身来对阿洁琳娜说道:“题目是这样的:定义一种新运算‘*’,它的意义是a*b=a+aa+aaa+aaaa+……b个a(a、b都是自然数),求:5678×(5677*2)-5677×(5678*2)的结果是多少?”阿洁琳娜听了后说道:“5677*2也就是把5677写两遍,再加一个5677,就是56775677+5677。同样的道理,5678*2就是56785678+5678。这样原式可以改写成5678×(5677+56775677)-5677×

(5678+56785678)。然而,56775677正好是5677的10001倍,再加上前面的5677,括号里就变成了5677×10002;56785678也是5678的10001倍,那括号里就是5678×10002。再把括号去掉,原题就变成5678×5677×10002-5677×5678×10002,因为减号两边的结果完全相同,因此,本题的结果是0。” 后母听得目瞪口呆,只好让阿洁琳娜参加了舞会。阿洁琳娜在舞会上引起了国王的注意,不久,她成了王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菲菲智取音标种子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从蓝色星球远道而来的客人——小狗嘟嘟和它的小主人菲菲,来到地球寻找它们国家在11世纪星球打战时,丢了的音标种子。他们拿着老顽童爷爷给他们的地图,朝着目标——“小调皮”乐乐家出发,寻找音标种子/I:/和/i/。 当他们来到“小调皮”乐乐家时,乐乐早就爬在自己家门口的一棵大榕树上等他们了。乐乐笑着对正在喘着粗气的菲菲和嘟嘟说:“我这里有一道数学趣味题,你们要是做对了,我就把音标种子还给你们;要是错了,这俩个音标种子就归我了!行吗?” 菲菲拍了拍胸脯,满怀信心地说:“不就是一道数学题吗?有什么难的?行!”乐乐拍拍手说:“那你们听好了:‘有一片牧草,如果饲养27头牛,这些牛吃6天可以全部吃完,如果饲养23头

数学童话故事

数学童话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1)

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1、0和它的数字兄弟 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接着又走出一个说:“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飘。”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饭。”“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他们刚介绍完了,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谁最大?谁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 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用,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突然一只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累得满头大汗,腿也挂破了,鲜血直流。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它只好在里面大声“救命呀!救命呀!”动物们听到了,就纷纷跑到洞口边,想把大象救出来。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他们组成最大的数字987654321,显示了最大的力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大象拉上来。这个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也来试试。”它们一看是0,就勉强的同意它也来帮忙。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力量一下子就增大10倍。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来了。动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弟,同时也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们都来到0的身边,愿意和0做朋友。数字兄弟也开始重视0了,愿意和它一起玩耍。从此以后,0再也不自卑了,它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用的。 2、美丽的植树图案

李毓佩数学故事集 小学中年级

编辑推荐 《读故事学数学》系列图书和以往出版的李毓佩教授的数学故事集、童话集均不同。除了“读故事”的功能之外,本系列图书特别附加了“学数学”的功能。这套图书针对小学不同学段读者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水平,从李毓佩教授最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创作中精选出分别适合小学低、中、高年级阅读的内容,并结合数学学习中的典型题目和解法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再配上全彩色插图(低年级还注有拼音),汇编成全套三册图书。本书是其中的分册《李敏佩数学故事集》。 3.替换以下三个网页中的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册书是“读故事 学数学”系列中的一册,其中收录的数学故事由著名数学科普作家李毓佩教授创作,适合小学生读者课外阅读,故事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与小学中年级水平相应。 本册精选了李毓佩教授创作的4个中短篇数学故事:《巧遇数学猴》《被困聪明国》《爱克斯探长》和《行侠仗义猴在武》。并针对小学2、3、4、5年级小读者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水平,对故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且附有趣味测试供小读者练手。全书配有彩色插图,装帧精美。 作者简介 李毓佩,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9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自1977年开始从事数学科普创作,30多年来,出版各类科普作品100余部,约1000万字。其作品曾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四届中国图书奖”、“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目录 巧遇数学猴 1.卫兵排阵 2.妖精栏路 3.狼精要吃猪八戒 4.老熊救八戒 5.勇斗野猪精 6.八戒运西瓜 7.孙悟空考查数学猴 8.解救猪八戒 9.葫芦宝贝的秘密 10.消灭虎力大仙 11.脑门儿起包’ 12.路遇哪吒 13.八戒被劫 被困聪明国 1.打狼 2.指挥战斗 3.红鼻子喝醉了 4.逃出魔掌 5.巧称重量 6.巧治红鼻子

数学趣味故事

数学趣味小故事 故事一:动物城对称图形 有一天,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小蜻蜓,咱们一起玩吧。"小蝴蝶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叨、蜻蜓说:" 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不信,我领你去看……"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许多动物:有美丽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虫……小朋友们,它们美吗?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呢? 故事二:张三的生死可能性 古时候,有一位糊涂的县官,因为听信他师爷的谗言,就把无辜的张三抓了起来, 在审问时,他对张三说:"明天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到时我这里有两枚签,一枚签上写着死字,另一枚签上写着’生'字,你抽到哪一枚签,就判你什么。"小朋友,如果让张三抽的话,可能会怎样呢?" 可是,一心想害死张三的师爷却在两个签上都写了一个"死"字,小朋友,如果再让张三抽的话,结果会怎样呢?幸亏张三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第二天,县官在开堂时,让张三抽签。张三抽了一枚签,连忙吞进肚子里。县官只好打开另一枚签,发现上面写着"死"字,以为张三抽到的是"生"字签,就只好放了张三。 故事三:比大小10以内大小的比较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最大?谁最小?数字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数字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故事四::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商不变性质 风景秀丽的花果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要给一群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跟小猴说:"我给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行吗?叨、猴子听后连忙摇头,嫌分得太少了,大声喊道:"不行!不行!"猴王缓了口气说:"好吧!我给80个桃,平均分给4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贪婪地说:"大王,请您高抬贵手多给点行吗?"猴王立即拍着胸脯,慷慨地说:"我给你们800个桃,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呢?为什么? 故事五::王爷分饼分数的基本性质 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王爷说:"孩子们,父王今天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该给他六块."老四听了非常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同学们,你们觉得谁最多呢?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有趣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童话故事

有趣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童话故 事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 “童话故事”是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一起来看看数学童话故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数学童话故事1活动课上,黑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小动物们齐声回答。“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黑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小动物们不知道黑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黑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师提出的要求。“听着,”黑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积相加。不要算出声音来。”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黑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黑熊老师,猜测着它下以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 奇数×2=偶数奇数×3=奇数 偶数×2=偶数偶数×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这就是最后结果与左手中数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这个猜法的根据。” 小动物们恍然大悟…… 数学童话故事2小松鼠最喜欢吃葡萄,所以他请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