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教学导案

人教版地理七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教学导案
人教版地理七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教学导案

人教版地理七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教案

————————————————————————————————作者:————————————————————————————————日期: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杨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阅读,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2.能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通过参与气候分布、气候特点的活动,培养对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2.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提问: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红、冬雪”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

提问:同样是二月,造成海南、大兴安岭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同样是夏季,造成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景观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降水)?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转承:中国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会更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推进新课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根据气候特征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读一读,说一说──学会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课件呈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因为呈现的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因此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如果有季节差异,往往用冬季、夏季来描述;如果差异不大,往往用终年、全年等来描述。

(3)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

(4)仔细阅读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气候特征。

2.活动二:贴一贴,说一说──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提问: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运用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来描述某地气候特征,并说说分析的理由。

课件呈现:多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自己判断。(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活动任务1:老师准备了很多写有下列文字的纸板:“终年高温”“终年寒冷”“冬冷夏热”“冬季温和,夏季炎热”“终年温和”“终年多雨”“终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等。请你根据老师呈现的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这些纸板贴在相应的气候类型的位置上。

学生活动:各小组的代表分别将纸板贴到拼图相应的位置上。学生评价,并分析判断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描述一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点拨:通过这些气候特征的描述,联系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的知识,我们了解到世界各地有冷热、干湿的差异,说明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都分布在哪里?有没有规律呢?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

活动要求:参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候类型的纸板,贴在黑板上世界地图的适当位置上,看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并请该小组介绍经验。

(学生活动,请班长计时,评选最快小组,交流经验,老师给予评价、点拨。)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低纬地区分布着热带的气候类型,高纬地区分布着寒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中纬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海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律来粘贴的。

点评:同学们空间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很强,让我大开眼界。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完成黑板上的示意图。

2.活动二:想一想,填一填──感悟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师板书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学生合作探究,认识规律。

3.活动三:合作探究,认识规律──理解判断气候类型的过程

点拨: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我们已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有所了解,反过来,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呢?

课件呈现:从热带到寒带10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寻找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A.怎样根据气温判断南北半球?

B.怎样确定其所属的温度带?

C.怎样根据降水来确定其气候类型?

学生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老师启发点拨,让学生认识规律。

①根据最高或最低气温所在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

②根据最冷(热)月均温确定温度带(以温定带)。

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为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小于15℃为寒带气候。

③根据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雨定型)。

年雨型(全年多雨):A.热带雨林气候,G.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E.亚热带季风气候,H.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F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D.热带沙漠气候,I.温带大陆性气候,J.寒带气候。

巩固练习:除去气候类型名称,打乱顺序,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方法判断每种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方法。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我们不仅认识了全球的气候类型,了解了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征,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根据气候特点来判断气候类型。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而且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努力探究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我们探究地球奥秘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世界的气候》同步试题

江苏省邳州市岔河中学宋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A.风和雨B.云和雾

C.气温和降水 D.天气和气温

2.(2013·湖南衡阳)“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

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下面四种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亚欧大陆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A→B→C→D的组合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013·湖南邵阳)读某地气候资料。回答4~5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

2525.5262727.32829.82928.2282727.6(℃)

降水量

200196180165170168165170180175260300(mm)

4.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寒带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下列民居中,与此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A.冰屋 B.蒙古包 C.窑洞 D.竹楼

6.(2013湖北鄂州中考)“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下列选项中分别表述济南和伦敦气候特征的是()

①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3·湖南长沙)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光热逐渐减弱

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2013·山东烟台)下面是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8~9题。

8.四地中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靠灌溉,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根据下图分析判断,该地位于()

A.赤道地带

B.30°N~40°N的大陆东岸

C.30°N~40°N的大陆西岸

D.30°S~40°S的大陆西岸

(2013·湖南娄底)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信息,率领探险队乘坐“邓肯号”漂洋过海,到达南美洲37°S附近,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图,回答11~12题。

11.“邓肯号”于1864年8月离开英国格拉斯哥,横渡大西洋,绕过麦哲伦海峡……此后多天在沿南美南端西海岸(40°S以南)北航的过程中,发现沿岸地区的天气和出发地英国相类似。该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2.探险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行动,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途中可能遇到干涸盐湖、遭受缺水煎熬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福建惠安)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13.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候变暖B.降雪量减少C.日照时间增加D.板块运动加剧

14.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生活习惯 D.地形因素

15.古书《晏子春秋》中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16.地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图片能反映炎热干旱气候特征的是()

17.读漫画《妈妈,我怕!》,该漫画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A.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

B.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

C.人类排出的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臭氧层破坏

D.北半球冬季严寒

二、综合题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气候类型集中分布的地区是在沿岸,其气候特点是。乙地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地区在,其气候特点是。

(2)丙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其气候特点是。丁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其气候特点是。造成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在丁气候区的高山地带有白雪皑皑的景观,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19.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读出7~12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填在表中。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6913161923

降水(毫米)759289605843

(2)根据表中1~6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补充完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3)概括这种气候类型最显著的特征是。

(4)根据生活体验,比较这种气候类型与北京气候的差异是。

20.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实践活动。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

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一只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________,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推测下图中P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解析】选C。课标要求“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解析】选A。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根据描述,此景观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四种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分别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解析】选B。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①根据海陆位置确定气候类型的范围,由图可知,位于大陆西岸的是A和B,位于大陆内部的是C,位于大陆东岸的是D,位于大陆西岸的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内部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大陆东岸的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②根据具体的纬度范围判断气候类型,图中A的纬度大致在40°~60°之间,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 大致在30°~40°之间,属于地中海气候;C在大陆内部,直接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 在40°~60°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4~5.【解析】4选A, 5选D。第4题,课标要求“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做本题时要分析该地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然后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确定气候类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地全年高温,全年降水也很多,总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这种特点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第5题,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对住房的要求自然需要通风透气,利于散热,选项中的竹楼就具有该特点。

6.【解析】选C。课标要求“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济南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响”。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图示:图中自西向东墙体的厚度越来越大。图中选择的区域纬度位置接近,太阳辐射差异小,对墙体的厚度影响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气温的年较差小,墙体厚度薄,越往内陆,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气温的年较差增大,冬冷夏热,墙体厚度增大。所以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不断增大的原因是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8~9.【解析】8选D,9选A 。第8题,课标要求“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甲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乙地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丙地全年温和多雨;丁地最符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第9题,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农业生产夏季必须依靠灌溉”的是夏季降水少的地区,与此相符的是夏季高温少雨的甲地。

10.【解析】选C。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和气温,横坐标表示月份。从气温变化曲线来看,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份,最低在1月份,所以该地应位于北半球。从降水分布状况来看,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多,而7月前后降水很少,属于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地区,位于大陆西岸(30°N~40°N)。

11~12.【解析】11选D,12选C。第11题,课标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所学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知,南美洲南端西海岸40°S以南地区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12题,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③四地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只有在这里可能遇到干涸盐湖、遭受缺水煎熬。

13.【解析】选A。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本题是对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考查。当代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如: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就是人们燃烧煤、石油等,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全球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以致于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14.【解析】选B。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新疆深居我国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响。”柑橘是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水果,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高,降水丰富,气候条件适合柑橘的生长。而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低,降水少,气候条件不适合柑橘的生长。

16.【解析】选D。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此题考查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地中人与骆驼行走在沙漠上,骆驼是沙漠地区的运输工具,反映的是炎热干旱的气候特征。

17.【解析】选B。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图中反映的是全球变暖的问题。A选项是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利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D选项与漫画无关。

18.【解析】第(1)题,甲地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乙地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在非洲北部,其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第(2)题,中纬度亚欧大陆受海陆位置影响明显,东部为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部距海遥远,为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第(3)题,丁气候区位于温带地区,高山地带出现寒带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答案:(1)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全年炎热干燥

(2)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内部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海陆位置

(3)地形因素

19.【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资料的转换能力。根据气候资料可以判断出这种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突出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京属于夏季多雨型,所以与北京气候的差异是多雨季节不同;冬季的最冷月平均气温不同。

答案:(1)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

28252218126(℃)

降水(毫

10305613012494米)

(2)

(3)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此处冬季多雨,北京夏季多雨;此处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北京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20.【解析】从实践步骤中可以得知缺少的工具材料。有太阳光照射下的水杯上面的塑料薄膜上有水珠,而太阳光下的沙杯或阴凉处的水杯上面的塑料薄膜上没有水珠。由此可以得出充足的水源和热源是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P地水源、热源充足,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参考答案:(1)塑料薄膜、橡皮筋

(2)A B、C

(3)充足的水源和热源

世界的气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阅读,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2.能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通过参与气候分布、气候特点的活动,培养对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提问: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红、冬雪”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 提问:同样是二月,造成海南、大兴安岭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同样是夏季,造成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景观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降水)?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转承:中国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会更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推进新课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根据气候特征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读一读,说一说──学会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呈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因为呈现的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因此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如果有季节差异,往往用冬季、夏季来描述;如果差异不大,往往用终年、全年等来描述。 (3)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 (4)仔细阅读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气候特征。 2.活动二:贴一贴,说一说──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提问: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运用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来描述某地气候特征,并说说分析的理由。 呈现:多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自己判断。(温带季风气候、热带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热带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总结热带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5、重点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讲解亚热带的划分 属于温带,是温带地区的低纬度地区。不像热地区那么炎热,没有温带地区那么长的冬季,所以科学家们把这个地区划分为亚热带。 2、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 a、出示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分布图。 b、看图同学自行总结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 c、看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景观图巩固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4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使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2.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的分布地区; 3.分析气候与天气的差异;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 过程与 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总结气候特点,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材分析教学重 点 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分别说明)。 教学难 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 的、时间分配 等)

设疑启发:从以上几幅图片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 原因造成了它们自然景观的差异吗? 探疑互动:前面我们通过气温的曲线图可以判读出一个地方气温的变化,根据降水量的柱状图可以判读出一个地方降水的变化,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的要素,想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的柱状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阅读这种图来总结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那? (1)根据气温曲线图读出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2)根据降水量的柱状图读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3)综合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即为气候特点。 查疑落实:阅读图3.26,归纳总结地A和B地的气候特点。A地全年温暖湿润;B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活动:将学生分六组,分别思考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以及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提问: (1)以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看图、思考。 看图、分析、讨论。 引起学生学习 的兴趣。 3分钟。 讲授读“气温曲 线和降水量柱 状图”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读 图能力 10分钟 归纳、总结。 思考、回答。 明确“气温曲线 和降水量柱状 图”的判读过程 和方法。 3分钟 落实知识 明确气候的分 布规律。 20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 教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把学生分成八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亚洲、日本、东南亚这三个区域,基本知道了学习一个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而现在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印度,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动笔的机会多了,填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填,重点让学生自己注明,练习让学生自己先动笔解答,学生动手就会动脑。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思考,才能使知识为自己所掌握,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运用了导学案效果就不一样,能够杜绝学生上课不听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 活动一: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满下伏笔,下课之前要检测学生一下这节课完成了几个教学目标,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定稿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 设计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一地理教案:浅谈地理课堂导入语设计

浅谈课堂导入语设计 ●一、课堂导入语设计的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根据课标理念,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是7-9年级地理教育的目标取向。因此新教材内容的选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知识的讲述不再是概念和原理出发,而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问题出发。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初中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更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和赋予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因此依据新的课标理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管是在章节导入语还是具体内容的教学中,都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时代特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新课程导语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向之一。笔者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设计的章节导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效果很好。 ●二、课堂导入语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纲享领,引人入胜 做到提纲挚领并不难,而且过去很多教师的导人语也是按这一要求来设计。但由于受重知识传授这一传统教学目标的影响,有的导语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往往以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以及一些地理专业术语来组织材料。实际效果是“精炼枯燥”,虽 能很好地概括章节内容但却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与新课标不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的代表性和趣味性的理念是不相符的,而且脱离生活的说教只能让人生“厌”。初中生对趣味性强的内容比对知识性强的内容更感兴趣,这里借用____(省、市、区、县)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说明这一点: 初中生感兴趣的内容:地理奇闻趣事、各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各自然带的珍奇动物。 初中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板快运动、地壳变化的内外营力、气候成因、工农业邓经济地理知识。 因此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来说,“引人入胜”比“提纲挚领”更有实际意义,而且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倾向,因此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新课标所确定的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的目标之一。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导入语更适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并对他们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起到较好作用。因此,章节语既要提纲挚领,更要引人入胜。 2.源于生活,用生活解读地理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以学完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教材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说明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教材在该内容上主要抓住两各方面:以实例分析说明,一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学生地域观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教材注重以活动为主、讨论气候变暖为题,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也能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3.通过阅读景观图片和资料体会自然的创造力,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教学重点:1.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地区差异大。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银”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多媒体展示投影:1组图.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 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准备。 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 确的地理位置观。 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 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 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 位置与分布,大洲、 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 决难题。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

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 合联系。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 (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 是协同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1)学生习惯于看以“东半球、西半球”形式出现的海陆分布图,以“南半球、北 半球”形式出现的图形。学生不易看懂分清。可引导学生多看立体的地球仪,则能克服这种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间的转换障碍。 (2)学生在读以局部地点出现的大洲、大洋地图时,难以在脑海 中想象形成大洲、 大洋的整体分布图形。应加强培养学生在读图时能从图形的局部延伸到整体,或从整体图形回到局部的能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2.认识11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明确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 4.知道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水热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气候也就不相同。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世界的气候吧!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从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介绍: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 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2.气候的地区差异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演练场: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说说两地的气候差异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一年内降水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看图片,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11种) 分布在热带的气候有哪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的气候有哪些?(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寒带的气候有哪些?(寒带气候) 还有一个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2)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下列表格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 教学设计 让地理走进生活 一、教材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始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到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即地理科学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好地理的动机。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系统、全面地认识地理。在知识方面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目标,只要初步了解、知道、认识即可,地理知识的形成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的认识和提高,故本节只是起着初始引入和渗透的作用。三、教学重点 启发、引导、调动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在于是否激发起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四、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依托课本的图像和问题展开思考活动。

2.增加开放性,在课本图像和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深化认识。 3.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启发,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及地理科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动机。 五、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六、教学案例: [引入]老师与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一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并可巧妙的导入主题: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什么课吗?有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地理学什么? 1、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 活动1:知识抢答 暑假是学生们的快乐节日,今年的暑假,小明和爸爸妈妈计划去滑雪,他们准备去哪 里?: A.巴西 B.阿根廷 C.欧洲 D.美国 雪王国长年冰雪覆盖,六月时也在不断的下雪,而且整天都是黑夜……”请问雪王国在 哪个大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欧洲下列哪种语言不是联合国语言?: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安徽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的3幅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2)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的西岸热带沙漠气候。 (3)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 (4)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的西岸温带季风气候。 (5)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谈一谈: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那里的气候如何? 第二课时 看一看:请同学看第57页的3幅景观图,说说A图、B图、C图分别是什么气候。 (答: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热带沙漠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20年人教版初一地理重点教案

人教版初一地理重点教案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 __];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xx年)。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__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认识气候的特点,体会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复杂多样。 2.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气候的知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从生活的地区的气候入手,能够引发学生兴趣。 三、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列表对比为主的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不同气候带的景观图片 提问:世界真奇妙,有的地方是葱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广袤粗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皑皑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沙漠。为什么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 学生:自由发言,归根结底是各地气候不同。 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1.气候的定义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学生:回忆并回答。 旨在让学生复习巩固与本节相关知识,为本节学习做准备。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自主学习: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P62—P63,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气候的两大要素。 提示小结:观察人们在描述气候时所用到的词汇,归纳一般都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去形容,总结出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展示世界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2.结合图 3.25,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特点的方法。展示以下内容,学生根据提示读图填空,展示答案,掌握分析一地气候特点的方法。 (1)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该地最冷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在℃以 上,最热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在℃以上。由此 得出:该地冬季,夏季。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该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是、、,降 水量在30mm以下的是、、。由此得出:该地 冬季,夏季。 (3)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出该地的气 候特征: 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夏季。图3.25 合作探究: 家乡气候我知道 展示:邯郸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总结邯郸的气候特点。 学生:读图分析,组内互相探讨学习,并得出结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承转] 我们了解了邯郸的气候特点,那么邯郸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呢? 知识点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主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 美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学过程: 1、阅读P57图 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 (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常用到 __________要素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 (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 知识小结: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 (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A、 B、 C、 (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 B、 C、 D、 (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表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主要分布地区

人教七上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63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64页的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 (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初一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教案

自然环境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教学,《自然环境》一节是教材中介绍的唯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教材的整体结构实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进一步研究地形和河流,接下来是气候的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等。同时教材还注意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节的立意《自然环境》在于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虽已接触了一学期的地理,但对地理知识只是肤浅的整体的了解,如:学生知道七大洲的名称,却不知在一个大洲的内部仍然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又是什么呢?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顺理成章的进行本节学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壮观的亚洲图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文体育活动,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重视对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三、三维目标确定及依据 根据地理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发展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识图分析、小组合作,教师指导,领会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以及用歌曲渲染氛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根据地理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亚洲地形、河流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本节涉及的地名多而枯燥,读图量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整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利用现代化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