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目录

一、绪论.......................................................... - 1 -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 1 -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 1 - 二、靖西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及现状................................ - 2 -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 - 2 - (二)独特的民俗风情及丰富的手工艺品 .......................... - 2 - (三)分布集中的旅游景点及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 .................. - 2 - (四)旅游资源开发浪潮逐步升温 ................................ - 3 - (五)旅游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 - 3 - 三、靖西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

(一)缺乏对旅游业发展的前瞻性 ................................ - 3 - (二)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 .................................... - 4 - (三)旅游专业人才缺口大 ...................................... - 4 - (四)资金缺乏且融资渠道有限 .................................. - 4 - (五)营销模式单调且没有形成品牌效益 .......................... - 5 - 四、借鉴县域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浙江遂昌........................ - 5 -

(一)遂昌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 - 5 - (二)遂昌旅游成功的原因分析 .................................. - 6 - 五、加快靖西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 7 -

(一)提高认识,具备旅游业发展的长远目光 ...................... - 7 - (二)逐步完善旅游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 .......................... - 8 - (三)建立和完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 9 - (四)建立有效快捷的融资途径 .................................. - 9 - (五)适应现代消费理念开展网络营销模式建立品牌效益 ............ - 9 - 参考文献......................................................... - 12 - 致谢............................................................ - 13 -

广西百色市靖西县

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中文摘要

旅游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显著作用,而且对带动当地的就业和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靖西县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靖西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靖西县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和靖西县旅游业在百色地区其他县域的联系的地位,为优化靖西旅游业及发展找出新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靖西;旅游产业;思路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suggestions of optimiz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Jingxi County of Baise City

Abstract

Tourism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a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s a rol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stimulating the local employment as well a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Jingxi County is a place of rich tourist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utilize related theories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s to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locate the position among other counties. Also, it will provide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reate new ideas to optimize the tourism in Jingxi County.

Key words: Jingxi; tourist industry; new ideas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是一个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综合性的产业,2010年以来,靖西县围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加强旅游的区域性合作,主动融入到广西西部旅游联盟当中,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拓展区内外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靖西旅游消费。现在全国大部分县域地区也将发展县域旅游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形成县域旅游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在靖西县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靖西县旅游的稳定、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靖西县旅游发展,带动靖西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旅游产业对该地区经济产业产生的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以及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产品为纽带实现链接的。从整个旅游过程来看,提供旅游产品的不同行业组成了一个链状结构,游客从旅游过程的始端到终端,需要众多的产业部门向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的各种需求。旅游业也因此成为其他相关产业产品的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产业的扩大和发展,同时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劳动密集型及带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县域旅游产业,有助于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世代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帮助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走上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作用。这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尤其是优化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一些研究学者开始重视县域旅游发展问题,大多数学者研究县域旅游发展主要是从市场产业化、政府发展战略引导等模式研究,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某一点,某一具体的旅游形态发展的研究,比如徐勤飞根据县域旅游产业定位和产业目标规划,提出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四种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类型:产业成熟型、打破瓶颈型、发展启动型、发展受限型。徐勤飞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类型下的县域旅游产业应该有不同的发展基调。还有对我们少数民族县

域旅游产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吴忠军的《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本书是关于研究“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专著,通过对典型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的历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及旅游形象策划以及对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出影响民族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

二、靖西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及现状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靖西县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将近86%,峰丛林立,景观奇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素有“风景小桂林”之称,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有: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大峡谷、三叠岭瀑布、鹅泉、三岈山、岑氏土司墓群、大龙潭水库、渠洋湖、十二道门、宾山、主山、旧州山水风光、古炮台、黑旗军遗址等景点,以及龙邦国防教育基地、排隆山风景区等旅游项目。

靖西县大部分面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9.1℃,年平均降雨量为1605毫米,四季如春,素有“气候小昆明”之誉。特有的气候资源,使其自然植被四季常绿,溪泉长流不绝,自然风光四季秀美。

靖西县位于祖国南部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越南接壤,北靠百色市和云南省富宁县,东部与德保县和天等县、大新县为邻,西连那坡县,东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87千米,北距百色市区181千米,距离越南的高平省首府所在地9O千米,是广西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也是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通道,同样是开发边贸旅游和跨国旅游的理想之地。

(二)独特的民俗风情及丰富的手工艺品

全县2010年总人口为60.51万人,有壮、汉、苗、回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6%;传统民族建筑物独特,工艺品丰富多彩,旅游商品多样化,如现场织壮锦、绣绣球等,手工制作的绣球享誉区内外,是著名的“绣球之乡”;民俗活动富有地方特色,如篱火狂欢庆丰收、三月三歌节、抛绣球、苗寨对歌以及多民族舞蹈表演等。

(三)分布集中的旅游景点及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

全县旅游景点大多都集中在县城附近,游客大多从南宁来,先到隆安县的龙虎山,再到大新县的德天瀑布,然后是通灵大峡谷;第二天则可游览旧州景区、十二道门和龙邦口岸。如果时间充裕,则可用三天至四天时间,通过四条旅游精品路线游览完所有风

景区及景点。一是以通灵大峡谷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路线,可观看位于化峒镇(距离县城15千米)的骆驼山、爱布瀑布群风景区,然后到湖润镇的通灵大峡谷(距离县城32千米)、三叠岭瀑布游览,再到古龙山大峡谷;二是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边关风情为主体的龙邦旅游路线(最远处景点距离县城35千米)可游览旧州景区、十二道门、古炮台、龙邦口岸;三是融山水风光、边关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岳圩旅游路线,可游览大兴风光景区;四是以湖光山色、水上娱乐为主体的旅游观光胜地渠洋湖旅游路线,只要游览水上风光、观看民俗表演、水上娱乐等。每天富余时间则可游览城区内及其附近的主山、宾山、鹅泉、中山公园等景点。

(四)旅游资源开发浪潮逐步升温

近年来靖西县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县域旅游资源,发展县域旅游产业。县域旅游开发逐步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各乡镇将发展县域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2008年4月25日自治区旅游局就旅游发展问题通过了《广西靖西县旅游发展规划》,从政策角度确立县域旅游开发的重要地位。县域旅游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开发浪潮逐步升温,由最初的个别旅游景点开发到立足全县的整体旅游资源开发,深层次挖掘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五)旅游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伴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接待游客的总量逐年提高,在“十一五”期间,靖西县累计接待游客599.66万人次,位列广西旅游名县前4名2007年接待旅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2011年前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了63.7万,同比增长22.2%,且客源地由靖西本地逐步向外地扩展。百色、南宁、河池等区内城市成为了游客的主要来源地。

三、靖西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靖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开发资金、开发体制等多方面的限制,靖西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对旅游业发展的前瞻性

1.旅游产业缺乏重视

靖西县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发达,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目光大多停留在工业、农业、和矿产等传统产业上,旅游业这个绿色产业至今还没有引起足

够的重视。

2.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2008年4月25日,自治区旅游局讨论通过了《广西靖西县旅游发展规划》,但是此后没有进行修订规划,规划明显滞后于不断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实际需求,因此没有发挥出现实的指导作用。

另外,靖西县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总体上缺少严密的规划,特别是在具体的景区景点的施工方面,存在盲目开发的现象,比如现在的三牙山景区,之前名叫卧龙山景区,由于规划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最后导致倒闭,还有三叠岭瀑布,爱布瀑布等景区现在已经荒置,这势必影响到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质量。所以,没有详细的规划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制约了靖西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成为靖西县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

靖西县与相邻的县以及百色市南宁市的交通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以及主干道与旅游景点景区有一定的距离,而此段的道路出现了瓶颈,以及基础设施跟不上。一些景区景点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开发商,而忽视了吃、住、行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硬件跟不上,一些景点连起码的要求都满足不了,更谈不上游、购、娱等相关设施的配套设置,随着旅游人数的逐年增多,这个问题将越来越突出。靖西县旅游配套设施的滞后也就直接影响了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旅游专业人才缺口大

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人才的配备方面出现滞后,目前旅游管理、策划、促销、导游方面的人才引进、培养相对滞后,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

靖西县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村青年为主,而他们大多没有受过规范的培训,整体接待服务水平较低。同时,专职的导游和旅游专业人才较少,特别是从事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建设管理单位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经营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靖西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资金缺乏且融资渠道有限

靖西是广西的一个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近几年来,靖西县的经济综合实力虽然有大幅提升,但是仍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的开发资金不足,旅游业又是一项投资大而见效慢的产业,短时间内看不见投资的回报,因此当地政

府和人民难免会出现些抵触心理,积极性会慢慢消磨。

旅游产业的融资渠道也比较有限,主要还是政府的投资以及一些比较小的旅游投资公司。由于受到地域偏僻,没有太大的品牌效应,很难吸引到区内外优秀的大型的旅游投资公司的眼球,还有从银行的贷款额度也相对较小,这是靖西旅游业做大做强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五)营销模式单调且没有形成品牌效益

靖西县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但是各个景区的营销还是各自为阵,独立发展,旅游形式单一,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没有更好的延伸旅游的附加产品,没有更好的发挥出衍生产品的作用。节假日的促销流于形式,现在靖西县的促销形式仅仅针对游客,在短期内比较有效果但是很难取得长远的效应,以及在节假日期间举办活动,但是据实地了解很多景区长期很难坚持下来:一是财力缺乏,二是没有新意,也有的是为了给领导看,应付上级的检查,这种做法劳民伤财,取不到实效。出现这样的情况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很好的营销策划方案,以及各景区在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上没有形成一体,达不到整体品牌效应。

旅游资源没有形成整体,各自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同时各开发商缺乏品牌效应的市场敏感度,政府部门没有良好的政策引导作用,没有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市场的开拓,交通运输及本地特色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借鉴县域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浙江遂昌

遂昌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具有丰富的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地处中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旅游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发展经验值得县域旅游借鉴。靖西的旅游产业开发时间比较短,经验比较少,更是需要借鉴其他县域成功的经验,靖西县的先天条件与遂昌有一定的相似点,靖西县在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借鉴遂昌的成功之处。

(一)遂昌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遂昌县200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9.76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到了10.06亿元,分别同期增长50.2%和50.1%,这两个指标增幅位列全市榜首,遂昌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遂昌旅游已走上了一条快速、良好的发展轨道。

(二)遂昌旅游成功的原因分析

1.政府的主导是关键

遂昌县委、县政府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制定了遂昌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大旅游,拓展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并以此作为指导,提出了科学严谨的长期规划,比如《遂昌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遂昌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为遂昌县旅游产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遂昌县加大政策引导及提高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把旅游产业提高到一个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及第三产业的龙头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地位,鼓励引导县内外优秀企业投资遂昌县的旅游开发。政府各部门协力合作,积极完成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及服务工作,遂昌县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政府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全县37家单位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制定战略、协调部门,对旅游业起到了极大的领导作用。

2.积极吸引各个投资主体产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主导

引导遂昌县本地优秀企业投资旅游业,遂昌县以元力集团和凯恩集团为代表成为遂昌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通过高质量的建设旅游景点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如星级酒店的落成,遂昌县的旅游品质和接待能力和档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民营资本的进入成为遂昌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积极吸引县外资本的投资。

3.开展旅游精品战略、全方位立体营销模式

遂昌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提高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根据遂昌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对生态因素的充分运用,景区景点的开发体现“非常山水,肆意遂昌”的风格。

遂昌县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营销,在网络方面,遂昌县相关部门设计旅游专门网站“遂昌之旅”并对其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并与其他网站进行链接,与优秀旅游网站合作,提高遂昌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通过举办各种推介活动宣传遂昌旅游产品,以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旅游活动,提升遂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遂昌县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靖西县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探索上需要借鉴其他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旅游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靖西县第三产业的主导力量,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靖西县优化经济产业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借鉴遂昌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必将对靖西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鉴作用。

五、加快靖西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在现阶段,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靖西县要根据本身的特色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打造独具特色的边陲旅游名县。靖西如今还是一个贫困县,如何脱贫是现如今靖西县急迫要解决的问题。在农村人口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提高本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是一个很关键的突破口。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很大的产业关联性的产业,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的优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相对于比较单一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对于县域的农业的发展,融合农村经济,让当地农民参与其中,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顺应现代旅游业的潮流,文明旅游,生态旅游,减少旅游资源的不合理耗损。科学合理规划县域旅游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思想,与时俱进,寻找新思路不断发展县域旅游业,根据这个发展思路本文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具备旅游业发展的长远目光

1.提高旅游产业认识结合三农问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如今旅游业被称为“一业兴而百业旺”的经济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拉动作用。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且就业门槛低,可同时吸纳不同层次人群就业。旅游业也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可促进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重视成熟的市场营销,重视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旅游目的地的持久吸引力。

旧州绣球家庭式作坊转变为有政府引导或龙头企业组织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模式。保持整洁的自然环境,保护好当地的文化遗产,通过网络,电视媒体宣传,提高绣球知名度,建立品牌效应。巩固本地区市场的同时,逐步打开区内外市场,不仅改变农村世代以农为生的局面,也更好的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2.科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规划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前提,没有科学规划就会盲目开发,造成生态破环和资源浪费。

古龙山和通灵大峡谷生态旅游,具有非常丰富的亚热带植被,在规划之前一定要在

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投入使用及管理上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树立新的资源观念,建立起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过去我们在认识和宣传上存在误区,我们通常喜欢展示旅游资源优势的一面却常常忽略资源的缺乏和生态脆弱的一面,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不仅要引起当地政府和当地人们的重视,更要让前来旅游的游客亲身体验生态旅游的意义,提高管理者、开发者、旅游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建立文明旅游、健康旅游、科学旅游的环境氛围。

加强旅游景区景点资源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开发、节约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同时对稀缺和濒临灭绝的资源实行严格的保护性开发。

(二)逐步完善旅游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逐步建立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和接待服务条件,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配套设施的一体化。

1.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实施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对现有主干道进行改建、扩建。对靖西县城到旅游重镇湖润的公路的修建对于两个非常重要的旅游景点通灵大峡谷与古龙山大峡谷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对主干道与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分流,缓解主干道的车流压力。完善县与县,县与市之间的通道,比如现阶段进行的那坡县至靖西县与百色市到靖西县的高速路项目以及德保至靖西的铁路段建设,对于贯通县际之间的通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加强现有景区景点旅游公路管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旅游线路公路质量,建立完善景区与景点之间,景点与干线之间的公路通道,提高景区、景点的畅通性。设置旅游专线和规划旅游循环线路,比如古龙山大峡谷专线大巴就是很好的尝试,其他比较著名大型的旅游景点也应相应设置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大巴,方便旅客出行。

2.完备县乡的宾馆、饭店配套设施

根据旅游资源客流量和客容量开展农家旅馆和农家乐的建设,同时加强对旅馆和农家乐的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规范餐饮服务,逐步改善就餐和居住的环境,对现有餐饮的品种进行改造,适应不同地方游客的口味,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当地小吃市场。

3.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

建设景区景点的精神文明,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建立良好的服务氛围。对旅

游地的农村居民进行培训宣传,端正心态,改进服务态度,礼貌待客,全心全意的为游客服务。想游客所想,供游客所需,解游客所难。以及按照旅游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县城为全县的旅游服务中心,在旅游景点较多的湖润镇、旧州乡组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和完善乡村的各项功能,提高县域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加快服务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建设,建立起旅游人才的培训教育体系,特别是对策划、营销、管理等专业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首先作为旅游业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高校引进旅游专业和管理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以缓解现阶段旅游开发和管理的人才紧张状况,同时也是靖西县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人才保障。

对现有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比如通过高校进修学习,举办培训班,到优秀旅游地参观等各种途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求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专业的素养,为靖西旅游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建立有效快捷的融资途径

旅游产业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是开发的资金是否充足,靖西县政府为降低资金来源的风险应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借鉴遂昌县旅游融资模式,以建立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融资体系,进行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实行共同开发。

首先,政府建立及管理旅游发展基金,以确保活动促销、项目开发以及各种旅游经费到位。其次,不断深化旅游融资体制改革,大胆创新采用使用权拍卖、租赁及资源参股、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大力开展招商活动。再次,对比较成熟景区实行试点,采取特许经营、合资、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区内外资金参与靖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综合治理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县内外优秀企业、个人合作共同开发靖西县旅游业。

(五)适应现代消费理念开展网络营销模式建立品牌效益

由于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方式,以及旅游社的负面消息的影响,再加上人们自由支配时间和收入的增加,网络技术可以让人们在旅游中较容易的掌控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浏览,了解当地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住、行、食以及购买娱乐等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网上订

机票火车票酒店以及景点门票等。事先进行旅游的计划安排,大大提高了旅游的可行性和旅游成本,也越来越受到旅游者和旅游地的青睐,网络营销模式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借鉴了浙江省遂昌县旅游成功的网络营销模式。

1.建立优质旅游服务网站

近年来国内许多旅游企业已经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但是普遍存在信息量不全,互动功能不完善,而旅游信息的完整和与旅游者的互动性是网络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靖西县旅游管理部门要建立一个优质的旅游网站,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旅游信息的开发程度,为旅游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在网上承诺优质的服务要在现实旅游当中真正落实到位,这是赢得旅游者信任和好感的关键。第二,建立内部旅游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网站信息要与内部数据库建立链接,保证网站信息的完善和不断取得旅游者和投资者等相关反馈信息,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答复。第三,完善旅游服务信息,网站应与旅游服务机构以及合作企业相链接,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同时根据当地特色设计独具新意的网站,并做好网站的宣传,以吸引顾客对网站的关注,增加网站点击量和浏览量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2.旅游产品个性化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具有个性化的旅游路线和有旅游者本身特点的旅游纪念品。网络的运用让个性化旅游成为可能,网络营销者通过互联网取得旅游者的大量个人信息,信息收集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为旅游者量身定做旅游产品。比如旧州绣球就可以根据旅游者的要求制作,绣球上面的祝福语以及其他赠语,甚至有特色形状的制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所以特色是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基础也是区别与其他旅游地的名片。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服务和促销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快捷、廉价、多样化等优势,利用网络进行网络营销是最有效的途径。利用网络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比较常见的是网上调查,电子刊物、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旅游调查和促销活动,通过网络调查可以很快捷有效的取得旅游者的不同需求的整改意见,旅游营销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不同旅游者的旅游喜好和要求,而制定相应的旅游路线和旅游纪念品。而对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不断普及,旅游者接受调查同样也方便简单的多。网络广告形式多样而且更新快速,信息收集者可以快速了解到广告的效果,现如今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旅游模式就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虚拟旅游体验,先对旅游目的地预游,对重点旅游点设置悬念,勾起旅游者现实旅游的向往。

4.优化旅游资源创立地区优秀品牌

县域旅游经济即要重视市场和市场宣传,也要重视本县旅游品牌的打造,品牌是旅游营销的核心,形象是提高市场份额的关键。

由于现有的旅游景点景区重复和各自为阵明显,我们要寻求一个龙头或者一个点将这些线连接起来。政府的政策主导是关键,要由政府机构统一指导管理,对旅游产业进行有效地指导、协调和组织;交通部门要做好交通主干道的公路标识牌和旅游宣传牌;文化部门结合旅游业发展需要,大力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例如:靖西县政府继续举办“天下山水·探秘靖西”全国摄影大赛和靖西端午药市,推介靖西山水风景,提高靖西的知名度;旧州仿照桂林《印象·刘三姐》,结合旧州独具特色的山水及当地风俗文化为一体的山水实景剧——《印象·旧州》,拉动靖西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以书画摄影等为主的艺术产业,以绣球壮锦、竹林雕刻为特色的工艺品产业,创立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覃丽妹.靖西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建议[N].右江日报,2010.5.18,(8)

[2]李月兰.论靖西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1):97-100.

[3]金新华.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发展建昌县域经济—关于建昌发展旅游业的调研报告[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0):157-158.

[4]张倩,李莎.南阳县域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

(1):78-80

[5]李军.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182-183

[6]李红波.县域旅游经济突破发展的路径选择[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4):5-7 [7]侬学峰.广西靖西县“圈层式”旅游区构想[D].湖北.中国地质大学,2009.10

[8]牛亚菲.可持续发展旅游与生态旅游—理论、方法与实践.见: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1-36 [9]王兴斌.中国的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见: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3—

137

[10]胡飞,张永忠.县域旅游业发展的“遂昌经验”[J].中共丽水市党校党报,2011.10(15):13—15

[11]秦仲篪.论旅游营销中的网络营销[J].长沙学院院报,2007(6):37—39

[12]梁涛.关于打造广西旅游品牌问题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5—17

致谢

本毕业论文在刚开始的选题以及研究写作各个环节中得到了赵子健老师的耐心细致地指导,赵老师在该毕业论文的不同阶段都给予针对性了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开拓研究思路,对毕业论文精心点拨。赵老师对工作教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及研究一丝不苟的作风不仅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生活更是走上社会工作及做人的榜样,在即将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际感谢赵老师给予的各种帮助。

同时,感谢经济与贸易学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培养,感谢各位带课老师的教育,在大学里不仅教授了专业知识,也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为更好的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学生给各位老师深深地鞠一躬,谢谢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百色市会展旅游现状与前景展望分析

百色市会展旅游现状与前景展望分析 班别:旅管本1班学号:2010111260 姓名:满瑞欣 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是会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产品结构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会展旅游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百色会展旅游现状 1、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匮乏,会展投资缺乏力度 百色要走会展旅游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路子,打造会展旅游大市,从而成为广西继桂林、南宁的会展旅游第三,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除了铝业较为发展外,再无其他产业可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收入了。其旅游业也不能像桂林那么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收入十分有限。百色的外商投资也不多,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并不可观。会展旅游每年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中80%将通过企业直接投资和社会资金筹集,资金缺口大。 2、专业服务管理人才缺乏,服务水平差 对于旅游发展地区来说,旅游人才的缺乏,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百色学院是百色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为社会输送的管理方面的人才是非常有限的,有关的会展科目也是在2010年才开始开设。会展的举办因为缺乏优秀人才的管理和服务,使参加会展的商家看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失去信心,从而举步维艰。 3、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 百色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内无宽敞的集散道路,举办会展势必会造成城市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尚未建立专门的会展中心,缺乏必要的会展中心和会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住宿、餐饮业也不能满足会展需求。交通是制约百色会展旅游发展的最大因素。 (1)陆路 百色处于东盟和华中、大西南部分省市,华东和大西南部分省市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和地理枢纽地位不相符的是百色市交通条件仍然落后:百色市“连通南北”,但南北无铁路贯通,南北交通依赖于“县县通”二级公路;连接贵州的交通,就整个广西而言,仍有很大的缺陷,不仅两省份之间无高等级公路相连,就连已有的铁路也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运力需求;同时,广西承担着对接东盟的重任,但从与越南方面的交通来看,我国对接东盟的公路等级仍十分低下。 (2)航空 从空中交通来看,百色虽有百色军民两用机场,却没有固定的航班。百色要打造国际级的会展旅游目的地,没有航空运输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3)水路 百色能用于水运的只有右江,但由于对右江的维护与建设不够,致使右江既不能用于旅游光观,也不能用于运输过多货物,制约百色货物集散。 4、开发较晚,技术不成熟,知名度不高 相比南宁、桂林和柳州来说,百色会展旅游属于后进地区。与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会展举办地存在很大的差距,实力也远远比不上那些技术高超的成熟城市。而国际参展商是大尺度的客户,来到中国,只会去一些参展价值高,交通便利的目的地,百色在广西就会受到“桂林会展”及“南宁会展”的覆盖产生形象屏蔽,周围西部省份又会受到云南、四川、重庆的覆盖。举办得较为成功的只有田阳的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博览会。 5、缺乏重视,相关政策不完善

关于对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刚刚闭幕的县委全会和县人代会提出了“20**年是全县的旅游突破年”,**旅游业的发展再次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将是今后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和汽车业、石油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因此,很多地方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大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国内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竞争愈来愈激烈。但国内旅游产业整体水平较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可以说,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分得“一杯羹”,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和难度同在。 有人说:滇东北无旅游。虽很笼统,但从全省来看,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横向比较,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滇西黄金旅游地“第一军团”相比,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还属于“藏在深闺无人知”。目前,**县位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靠后位置,处于“创业”阶段。

**的旅游开发思路提出较早,但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1986年,国家将旅游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曾有人 提出开发**旅游,受认识和经济基础不足的制约,未能引起重视。19**,**化厂曾计划在**山建职工疗养地,但因故未搭成协议,这算是** 发展旅游的起步。1994年、1995年各乡镇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项目,县文体部门对**森林资源、**九老洞溶洞、铜厂**瀑布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和论证,旅游发展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到1997年县内 个体户首次对**山、二十四岗进行旅游投资,开设餐旅、休闲、娱乐项目,**旅游业开发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xx年,县委十届二次全 会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湖滨生态旅游县、文明幸福小康县”的奋斗目标,首次将旅游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年12月,成立**县旅游局。xx年,启动**县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众所周知, 受交通不便、移民工作等因素影响,**县旅游业发展进程缓慢。 去年县委**届七次全会提出了“1245”发展思路;刚刚闭幕的 县委全会,又将今年确定为“旅游突破年”。围绕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从去年开始,全县旅游业发展全面提速,进入了快车道,如县城绿化亮化、公路沿线房屋量化、面山绿化等项目快速推进,围绕旅游要素培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将立足“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乡村吃”的思路,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筹办“两赛一节”(龙舟、垂钓两大赛事和美食节)活动,大力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和乡村旅游。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 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 一、指导思想 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山为龙头,以XX湖为引擎,以三区三线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努力推动旅游业突破性大发展,为开创山水一体大旅游新格局,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2%以上,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外汇收入42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唏口29.8%;新增和提档升级A级旅游区5家,新增和提档升级星级饭店和星级农家乐100 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突破12 万人; 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力争均达到100%,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为零。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1、抓好旅游项目规划和实施。按市政府即将批复的《XX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筛选旅游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争取纳入省和国家项目库。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加快XX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XX 新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完成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成XX XX修复、XX码头等十大工程,启动XX—级客运站等十大工程,形成东中西三大旅游板块。 3、配套完善一批项目。重点推进XX等项目建设,配套发展XX国际大酒店、XX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高质量做好环一江两山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二期建设工程。 抓政策引导,力推三线游持续快速升温 1、继续做好旅游一卡通发行。力争累计发行旅游一卡通达6万张。 2、完善三线游奖励政策。力争将原《实施细则》关于三线游的奖励标准由每人 1 0元调整到每人20 元,奖励资金纳入市政府旅游专项资金。 3、切实做好三线游促销等工作。精心策划包装三线游主题线路,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拓展客源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选择部分旅行社全力推介。创新制作三线旅游宣传品,继续抓好宣传品进宾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三线旅游热点。 抓理念创新,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发展旅游的理念统筹相关产业的发展,用发展旅游的思路谋划社会事业的发展,主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工业、农业当中去,把移民的内安后靠与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 2、加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深入挖掘道教养生、道教音乐及吕家河民歌等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展旅游房车、游艇、露营地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3、推动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生产上水平上规模。巩固全市旅游商品大赛成果,对首

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思路研究

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思路研究 摘要 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囊括了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多高山高原峡谷盆地,可进入性差,交通不便,又远离海岸线多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生存条件艰苦,水旱灾害频繁,广泛存在生态脆弱、环境污染、观念保守、人才匮乏、教育落后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其“欠发达”的属性——城镇化程度低以及可进入性差的不足,客观上会较好的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和当地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本文认为应当从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角度通盘考虑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投资环境、领导体制、教育水平以及人才战略,继而制定科学规划理清思路,确立几个促经济促民生的长远目标,稳步实施。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核心原因只是没能够找到一条绿色、科学的发展道路。如果真正做到“科学规划先行,官民上下一心”那么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使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改善民生达到共同富裕的快速有效途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旅游;研究思路;SWOT分析 Abstract Underdeveloped are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 regions of China, including the first step and the second step in our coentry, and it has many alpine valley and basin, poor accessibility , traffic inconvenience, and far away from the coast line and belongs to arid and semi arid climate zone, productive and living conditions is difficult, flood and drought is frequent. and it has a lot of questions to solve,for example ecological fragile,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nservative idea,lack of talents,backward education etc. However, because of its" underdeveloped" attribute -- the low level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poor accessibility will better maintain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local SWOT analysi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we should from underdeveloped region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consider of developing local touri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raffic condition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leadership system,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alent strategy, and then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manage clear thinking, and Identify a few hurried economy ti promote the livelihood of the long-term goal, and carry out steadily. The core reason of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behind is not able to find a gree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f truly " scientific planning, the officials and the people of one mind" s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ill help the underdeveloped area to take off deficient to become more rich and improve the livelihood and achieve the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 underdeveloped areas;Tourism;Researching thought;SWOT analysis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目录) 一、德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特点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三)旅游业发展机遇 (四)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德化县旅游业发展构想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旅游工作领导 (二)加大旅游引资投入 (三)加快旅游资源整合 (四)挖掘旅游文化涵 (五)优化旅游要素配置 (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七)开发旅游精品路线 (八)创新旅游促销手法 四、近期旅游业发展建议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修改稿) 旅游业属于“无烟”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是现代 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促进开放,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德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德化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优美,历史古迹众多,瓷艺术精湛,山水风光秀丽, 民俗风情得体,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旅游业发展特点 1、起步晚、发展快。2005年,德化县接待旅游人数达27.6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12.3 万人次,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5 %; 2005年旅游总收入8280 万元,比2000年增加3690万元,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5 %。据统计,按旅游目的分类,游客以度假休闲、观光游览为主的占70%左右;科研调查、 商务活动、公务、进香朝拜、健身、购物和其它旅游的大约占30%。 2、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德化旅游资源集中在北部赤水镇、雷峰镇、南埕镇、水口镇以及城关浔中镇,有“一窑两漂四山”(即屈斗宫古窑址,石牛山、戴云山、唐寨山、九仙山和石龙溪、桃仙溪)等重要旅游景点。城区旅游资源包括浔中镇和龙浔镇,是以瓷

百色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

1.截止到2014年,百色星级乡村旅游区 4星级:乐业县火卖村、凌云县金保乡村旅游区 3星级:百色田阳县那生屯、百色平果县庄内屯、百色西林县宫保风情岛 2.2010-2014年百色星级农家乐 四星级:(8个) 百色市右江区平圩民族村、百色乐业县火卖农家乐、百色乐业县梅家山庄、凌云县南里湾农庄、凌云县金泉湾农庄、凌云县九燕沟农庄、乐业裕和山庄、田阳玉凤山里人度假山庄 三星级:(18个) 百色田阳县那生屯兰布漫、百色右江区百乡园休闲山庄、百色右江区桃花半岛度假村、百色右江区塘兵农家乐、百色田阳县那生拉湖楼农家乐、百色田阳县那生拉坡楼农家乐、百色田阳县那生兰布多农家乐、百色田东县横山古寨牛味园、百色平果县新安镇壮乡花语园、百色德保县百粤山庄、百色西林县外婆家庄园、百色西林八行生态农庄、百色西林县月亮湖山庄(13个);凌云县巴林农庄、西林古障王子山生态园、右江区红谷慢生活休闲农庄、西林小岛山庄、隆林盘江野钓山庄(5个) 二星级:(3个) 百色市右江区濑浩红谷国际慢生活村、百色隆林县田园山庄、百色田阳县那生尼篓别墅农家乐 3.2011-2014年百色特色旅游名村:(3个)

特色旅游名村:.百色市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火卖村、.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村 4. 4A级旅游景区:广西田阳聚之乐休闲农业景区 截止2010年,百色市乡村旅游点已有42个;其中,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凌云茶山金字塔3个景区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右江区平圩民族新村、乐业火卖村、平果县庄内屯、隆林县乌龙茶山庄、德保县曼贝依景区等8个景区获得了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针对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豆类产量,薯类产量,棉花产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 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广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广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广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广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西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广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广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广西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对X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对X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生活方式,如何发展我县的旅游产业,促进XX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是值的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现就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势和机遇 XX不仅拥有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而且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交通区位优势 XX县位于XX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是全国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XX交通便捷畅通,神(木)-朔(州)、准(旗)-神(木)、准(旗)-朔(州)铁路穿境而过,神府、府店、府准、野大、边府等干线公路与周边地区路网衔接,大石一级等一批由地方投资兴建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二)生态环境优势 XX县发展旅游产业具备很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条件。今年开通的沿黄公路,北起XX县墙头农业园区,墙头四面环山,土地平坦,怀抱黄河,万绿成荫,“天下黄河富宁夏,XX黄河富墙头”这里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交通水运十分便利,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历史纯后悠久,园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

清新,其中黄河入陕第一湾(龙湾)、莲花辿、紫城寨、万里明长城起点等乡村旅游景点已初现成效。 (三)人文资源优势 XX历史悠久,是XX历史文化名城。早在X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置富昌县,公元X年(后唐天佑七年)改设XX县,迄今为止已有X多年的历史,是XX市建县最早、历史最长的县之一。XX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巾帼英雄折赛花、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等英雄人物。XX是革命老区,自从1926年8月建立党的组织以来,这片热土孕育了赵博、高克亭等大批革命志士,留下了抗日英雄马占山光辉的战斗足迹。XX文化底蕴深厚,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融合,府州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人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方文化丰富多彩。这些人文资源赋予了XX生态旅游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XX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劲支撑。 (四)政策主导优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已将旅游产业打造为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调结构、转方式是当前发展的主题。在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指引下,XX 确立了旅游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对XX县旅游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成立XX 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县级领导牵头担任组长,按照“政府主导、资金捆绑、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建立政府统筹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发改、财政、土地、文化、建设、交通、水利、林业等职能部门和有关镇村,共同规划建设旅游景区,改变过去由文化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搞旅游的工作机制。成立由政府控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兴县富民政府县长旅游产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旅游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由温饱型、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正是看到了旅游产业这种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禀赋的地区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旅游景点景区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濒临黄河,向东与山西省隔河相望,307国道穿境而过,是陕西通往华北、华东的桥头堡和东大门。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 8.3万,国土面积418平方公里,是陕西人口较少、面积最小,最为贫困的县份之一,也是革命老区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X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 4.33亿元,财政总收入257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5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7元。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始终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深入调研,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与开发煤炭资源并重的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并把旅游兴县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得到了全县上下广

泛认同。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怎样发展旅游产业?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首先,是因为**拥有很好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其中第一大宝贵资源当属**石城。石城的特点,或者说宝贵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非常悠久。**石城始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当时为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县时为县治所在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二是构造特别独特,全城皆由青石包砌而成。这种独特的构造使得石城尽管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战火摧残。但城垣及城内布局仍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其蕴藏的珍贵价值正如专家所言:“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古代城防建筑中,以青石包砌的情况并不多见,**石城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延时之久和现状之完整都是全国鲜见的”。也正基于此,**石城201X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作为过去的县治所在地,石城虽然不大,但却“五脏俱全”,加之又始终兼有边防要塞的功能,因而在石城人们不仅可以考察古代边防要塞的军事文化以及封建官衙文化,还可以领略陕北的建筑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四是自然面貌雄伟而奇险。石城东临黄河,西北以石壑为堑,南有一条石径与现在的县城曲屈相连,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素有“铜**”之称。登上城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沟壑纵横、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风光一览无余。使人至此,无不为之感到一种强烈地震撼。黄河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二大宝贵资源。虽然黄河沿岸的县和市非常多,但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能够发展旅游产业的却并不多。我县丁家湾乡拐上村沿黄河有一处地方叫做大同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计划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很多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有的基础是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 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百色壮族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_李上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2016年第9期 (总第153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9.2016General.No.153 收稿日期:2016-05-25 作者简介:李上(1992—),男,浙江东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 【边疆经济】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左右江革命老区与中越边境区域,是壮泰族裔传统家园,是南方丝绸之路通往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重要走廊,保存着广西壮族最典型的传统文化要素及环境生态景观资源。目前“旧州绣球村”、“通灵大峡谷”、“那坡黑衣壮”、“田州古城”、“布洛陀敢壮山”等一批景区景点已经有了良好发展基础,但是百色市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振兴壮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走向东盟,是需要重新研究思考的问题。 一、百色市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1.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政府主导是产业发展的保证,百色市高度重视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挖掘如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嘹歌文化、壮族织锦、黑衣壮民歌等可以充分展示百色民族文化精髓、助推文化旅游升温的文化遗产。百色《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明确以百色市左右江革命老区为核心,确立壮乡文化创意产业、民族医药等为重点发展项目。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包含了百色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那坡黑衣壮原生态民族文化。从政府出台的文件来看,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2.东盟边贸旅游和区域文化市场交流前景广阔 百色地处桂西壮族聚居核心,也是中国-东盟边境结合部,作为“东盟桥头堡”,具有开展双边贸易及旅游的先天优势。百色市招商引资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共签约44个项目,总投资307.276亿元。那坡县按照“一带两轴四区”总体规划,在“边”字上做文章,全力打造“黄金”口岸,边境贸易蓬勃发展。靖西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抓手,全力打造“山水生态、边关风情、民俗文化、养生度假、休闲城市”五大品牌,旅游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 3.跨境民族拥有相似文化背景和广泛文化认同 壮族与东盟许多国家同源,泰族、佬龙族、侬族、掸族和壮族的传统有着相似的铜鼓文化、纺织文化,壮族的壮锦和佬龙族的织锦图案非常相似。缅甸东枝地区的掸族织布机,与壮族所用的织布机几乎一样。缅甸掸族农用斗水进田的“水斗”,和壮族所用的“水斗”也极其相似。百色壮族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走出去”,与东盟国家壮族文化进行交融,寻求传统文化的共性,并作为壮族文化旅游的客源地。 二、百色市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特色壮族传统文化资源 百色壮族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上,梁福兴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百色壮族作为跨境民族拥有相似文化背景和广泛文化认同,其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在“一带一 路”国家战略背景下,面临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百色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 壮族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往来东南亚通畅便捷、特色旅游和壮族文化创意产业后发强劲等优势。同时存在缺乏 产业创意人才、缺乏重大融资项目推动和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整合等劣势。推动百色市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要制定拓展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周边省区壮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和百色—东盟国际壮族旅游文 化产业合作的大战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壮族文化;旅游文创;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6)09-0029-0329

中国区域特色农产品分布图

中国区域特色农产品分布图 、 海南 名称:乐东香蕉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乐东黎族自治县 年产量:300000吨 年产值:7亿元 供应周期:1月-12 月 名称:海南菠萝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 年产量:2000000吨 年产值:10亿元 供应周期:1月-12月

名称:荔枝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年产量:1800000吨 年产值:10亿元 供应周期:4月-8月 名称:西瓜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10亿元 供应周期:4月-12月 名称:琼海香蕉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10亿元 供应周期: 1月-12月名称:琼海冬瓜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6亿元 供应周期:1月-12月 名称:琼海青瓜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6亿元 供应周期:5月-12月 名称:琼海苦瓜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6亿元 供应周期:10月-12月

名称:琼海长豆角(豇豆)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 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6亿元 供应周期: 10月-12月 名称:琼海尖椒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 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6亿元 供应周期:10月-12月 名称:琼海泡椒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 年产量:10000000吨 年产值:10亿元 供应周期: 10月-12月 名称:琼海圆椒 产地: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 年产量:1000000吨 年产值:5亿元 供应周期: 10月-12月 广西 名称:合浦龙眼 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 年产量:20000吨 年产值:8.6亿元 供应周期:7月-8月 名称:浦北荔枝 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 年产量:35000吨 年产值:2.2亿元 供应周期:6月-8月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与电商物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应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 1、“互联网+”的利用。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场云”“体验式农业”“节会农业”等新模式,使生产、经营、商品、交易、贷款、支付、理财等有机连接,实现精准生产、透明生产,降低了中间环节费用,做到了全程网上监管。 2、发展“共享农庄”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尊重农村发展现状与传统民俗风情,形成一房一院一地,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渡假养生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化模式发布信息,形成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使农民转变成为股民、农房转变成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消费者转变成为投资者。共享之余,让城里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共享”,让城里人、游客也参与到农场的运营中来,更让农民享受到收益,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3、发展特色小镇。以“有农村特色、有地域特征、有文化特质、有乡悉愁记忆”的新农居建筑为载体,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赋予农业的科技、文化和环境价值,提升农业或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或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融合发展。

4、挖掘本土特色农特产品。围绕产品的各类信息透明可见,确保消费者尽可能了解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全部信息,保障产品安全并改善消费体验,开发产品短链,减少中间生产环节,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农特产品。重视本土生产企业与本地休闲观光农业或乡村旅游的结合,重视本地生产企业与餐饮企业的联系。如农家乐使用的鸡、鸭、蔬菜等原料来自本地化的传统种养或自种自养,是典型的食品短链方式。 5、推介客家小吃。通过已组建的餐饮协会,推动传统客家小吃,在东生围、三百山游客中心打造客家美食一条街,使产业形成品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6、传承客家文化。结合旅游充分挖掘和开发地方特色、文娱项目,发挥东江源文化、客家文化、采茶戏文化、楹联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

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根据《xx市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抢抓中省市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和大交通改善重大机遇,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科学构建“一心引领、两廊延展、三区带动、四线串联、五品融合、六业联动”发展布局,围绕“强基础、提质量、增效益、补短板”,着力打造城乡联动、多元发展、要素集聚、功能完备的生态休闲、亲水娱乐、康养度假、特色民宿、富硒美食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力争用3年时间把旅游产业培育

成为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强力引擎。 二、发展目标 (一)经济指标。2017-2019年,全市旅游年接待总量分别达到3265万人次、3493万人次、37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实现194亿元、224亿元、259亿元。 (二)具体目标。力争到2019年,创建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4家4A 级旅游景区和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1家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和6家龙头旅行社;创建3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和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三、重点任务 (一)强基础,聚焦“一山、一湖、一城”,培育旅游核心竞争力 1. 创建南宫山5A级景区 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要求,提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早日将南宫山建设成为秦巴地区知名的宗教文化体验旅游区。2017年,通

过5A级省级资源评价,纳入全省5A级景区创建备选名单;完成大雄宝殿、旅游厕所、南北大门旅游服务区等建设。2018年,完善创建实施方案,重点实施观光索道、智慧景区、标识体系、安保设施、环卫设施等建设;保护性开发桂花古梯田、龙安茶园、花里千亩莲花等原生态农耕体验乡村旅游项目。2019年,对照标准,查缺补漏,全力做好国家旅游局迎验准备,力争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 责任单位:xx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旅发委 完成时限:2017—2019年 2. 建设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按照“湖城一体”发展要求,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围绕“一轴三核三区”空间格局,加快实施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017年,委托旅游专业机构全程指导5A级景区创建,启动5A级景区创建调查摸底、可行性评估等前期基础工作;完成国家级服务业

推荐一条广西自驾游线路及沿途主要景点简介

推荐一条广西自驾游线路及沿途主要景点简介 如果你有时间到广西慢慢游,向你推荐一条自驾游线路: 广西自驾游推荐线路及主要景点: (湖南)——全州——兴安(灵渠、猫儿山)——资源(宝鼎瀑布,八角寨)——桂林——阳朔(漓江风光或遇龙河风光、兴坪渔村)——龙胜(龙脊梯田)——三江(程阳风雨桥)——融水(贝江风光、元宝山)——罗城(剑江风光、崖宜风光)——环江(牛角寨)——河池(龙江三峡)——南丹(里湖白裤瑶民族风情)——东兰(红水河第一湾)——大化(七百弄)——巴马(百鸟岩)——凤山(三门海)——凌云(水源洞)——乐业(大石围天坑、布柳河仙人桥)——百色(澄碧湖)——田东——隆安(布泉河、龙虎山、屏山水溶洞)——大新硕龙镇(德天瀑布)——靖西(旧州、鹅泉、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大兴风光)——大新堪圩乡(明仕田园)——凭祥蒲寨(中越边贸)——友谊关——沿边公路——东兴市(京族三岛)——防城港(簕山古渔村)——北海(北海银滩、涠洲岛)——(广东湛江)。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的广西交通地图册上,有广西风景名胜图,但是没有结合交通图,并且只有开发成熟的景区:

我试着把广西的主要风景点在交通图上标出,推荐的是图中红色的那条:

下面将相关景点的资料稍加整理,做个简介(部分图片来自百度): 兴安灵渠,位于桂林北部57公里处的“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县境内。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 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兴安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距兴安县城五十六公里,是以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中心的高山风景区,因山形如猫而得名猫儿山地跨兴安、资源、龙胜3县,相对高度1862米,最高峰海拔2142米, 为华南最高峰, 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陆定一先生称其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峨嵋之秀、庐山之幽”于一身。猫 儿山春天杜鹃花绽放, 夏天凉爽宜人, 秋天红叶烂漫, 冬天银装素裹,是揽胜、探险、

全国各地特色水果一览表(珍藏级)

全国各地特色水果一览表(珍藏级)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此处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没有加工过的)。由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下面就来看看各地的特色水果吧!水果从业者和吃货请收藏,毕竟以下都算是精品特色水果了!水果名称产地证书持有者黎城核桃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核桃产业办公室孝义核桃山西省吕梁市山西省孝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交城骏枣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乌海葡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植保植检站小梁山西瓜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梁山镇西瓜协会黑山锦丰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峄城石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标准化农业产业协会昌乐西瓜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黄河口蜜桃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西宋乡黄河口蜜桃协会宜都蜜柑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柑桔协会湘西椪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自治州经济作物站丹凤核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秭归桃叶橙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柑桔协会蓝田大杏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娲氏杏果专业

协会江永香柚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桃川洞名特优新产品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青铜峡西瓜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盐池甜瓜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科技服务中心梁平柚重庆市梁平县梁平县经济作物站阎良相枣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阎良区林业科技中心彬州梨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园艺工作站东明西瓜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西瓜协会平阴玫瑰红苹果山东省济南市平阴玫冠苹果合作社中宁硒砂瓜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硒砂瓜生产营销协会新村银杏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新村乡农业服务站福山大樱桃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果树站蒙阴蜜桃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果业协会集安山葡萄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集安绿色食品产业协会天镇唐杏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绿宝无公害杏菜专业合作社交城梨枣山西省吕梁市山西省交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孝义柿子山西省吕梁市山西省孝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井岗油桃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平林镇油桃协会沼山胡柚湖北省鄂州市鄂州市梁子湖区胡柚产业合作社崀山脐橙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城固蜜桔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灞桥樱桃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灞桥区园艺技术推广站佳县红枣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红枣产业办公白河木瓜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原硒砂瓜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兴仁硒砂瓜市场流通协会盐池西瓜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