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通信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安全标准路线图

4G通信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研究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2011.8.18

目录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4G的定义和特点

?4G网络体系架构

?4G安全体系架构

?X.805标准

?IdM身份管理技术

?安全威胁分析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Page 2

Page 3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4G 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MT-Advanced 标准

?功能特点

–高速移动100 Mbit/s ;静止低速1 Gbit/s –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通用性;–与固网兼容;

–能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交互;–高质量的移动服务;

–用户终端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易于使用的应用、服务和设备;–

全球漫游能力;

?待选技术标准

–LTE-Advanced

–WirelessMAN-Advanced (WiMAX 802.16m)–LTE *

–WiMAX 802.16e *–HSPA+*

*: ITU 于2010.12月决定加入4G 候选标准

Page

4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路径

目录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4G的定义和特点

?4G网络体系架构

?4G安全体系架构

?X.805标准

?IdM身份管理技术

?安全威胁分析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Page 5

4G网络体系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收敛的多元异构访问网络

?基于分组的核心网络(移

动IPv6)

?分层架构

–物理层

?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

–中间环境层

?QoS映射、地址变换和管理等

–应用层

?面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Page 6

WiMAX网络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Mobile Station(MS): 最终用户访问网络的终端设备

?The access service network(ASN):访问服务网络

–Base station (BS): 给MS提供空中接口;同时负责QoS、通道建立、DHCP代理、密钥管理、会话管理等功能

–Access service network gateway (ASN-GW):链路层流量聚合点,同时负责位置管理、用户配置缓存、解密密钥、AAA客户端、路由功能等等。

?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 (CSN):连接服务网络。提供与互联网、ASP、公司网络和其它公众网络的连接。包含AAA服务器以支持对设备、用户和特定服务的身份认证。同时为每个用户提供QoS和安全策略管理,还负责IP地址管理,支持漫游及位置管理。

Page 7

3GPP LTE 网络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eNB:提供了无线资源控制功能

?aGW:包括了MME(移动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和PGW(分组数据网网关),

提供了AAA和加密功能

Page 8

3GPP IMS(IP多媒体子系统)功能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S-CSCF: 维护每一个IMS会

话的状态;并使用AuC认证用

户身份

?P-CSCF: 终端接触的第一联

络点;与终端的通信采用

IPsec加密

?I-CSCF: 运营商网络中的联络

点,审查所有进入的会话

Page 9

下一代网络(NGN)逻辑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ANI: the application

network interface

?NNI: the network

network interface

?SNI: the 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

?UNI: the user network

interface

Page 10

目录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4G的定义和特点

?4G网络体系架构

?4G安全体系架构

?X.805标准

?IdM身份管理技术

?安全威胁分析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Page 11

4G安全体系架构 -- 安全目标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可用性 availability

–保证网络网络和服务不会被破坏或中断,例如恶意攻击

?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

–确保安全解决方案能够避免互操作性问题,例如通过使用适用于大多数下一代网络

应用和服务场景的通用解决方案

?易用性 usability

–可以让最终用户容易使用安全功能和服务

?QoS保证 QoS guarantee

–类似加密算法的安全解决方案应该满足语音和多媒体业务的QoS限制

?低成本高效益 cost-effectiveness

–尽量减少安全方案带来的额外费用,使之低于威胁风险的成本

?灵活性 flexibility

–安全体系结构必须足够灵活,以适应未来的威胁、自身的脆弱性和不断变化的的安

全要求

Page 12

4G安全体系架构 -- WiMax 2(IEEE 802.16m) 安全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分为两大功能实体:安全管理功能实体和加密和完整性功能实体

?安全管理功能

–整体安全管理与控制

–EAP(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封装/解封

–私钥管理(PKMv3)定义了如何控制所有安全组件,例如密钥的派生/更新/使用等

–认证及安全联盟(SA)控制

–位置保密

?加密和完整性功能

–传输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处理

–控制信息认证处理

–控制信息保密

Page 13

Page 14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4G 安全体系架构 -- IMS 安全体系:目标与安全架构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安全目标

–通过提供自己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以及通讯流量保护来实现终端用户和IMS

服务器之间的所有IMS 会话。?IMS 安全架构

– 1. 提供UE 和主网络之间的相互认证。

– 2. 在UE 和P-CSCF 之间提供安全链接和SA (Security Association)

– 3. 提供网络域内部接口的安全。

– 4. 在不同网络的SIP 结点之间提供安全。– 5. 在内部网络的SIP 结点之间提供安全。

UE: User Equipment UA: User Agent

ISIM: IM Services Identity Module PS: Packet Switched

4G安全体系架构 -- IMS安全体系:第一跳安全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第一跳(first-hop)安全

–保护从终端用户到代理呼

叫会话控制功能单元(P-

CSCF)的第一跳。

–主要解决用户身份鉴定以

及用户信号的完整性问题

,避免ToS(Theft of

Service)。

–每一个用户对应于唯一的

个人安全上下文,这种安

全机制基于IMS的用户识

别模块(ISIM),通过位

于每个终端用户设备的普

通集成电路卡(UICC)来

实现。

Page 15

4G安全体系架构 -- 下一代网络NGN安全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NGN的安全主要是继承了IMS的安全性

–接入安全(“第一跳”安全)

–NGN核心网安全(运营商内部域安全)

–互通安全(不同运营商之间域的安全)

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用户侧设备)

CPE

NASS::(Network Attachment Sub-System,网络连接子系统)

NASS

UPSF::(User Profile Server Function,用户属性服务器功能)

UPSF

PES::(PSTN Emulation Subsystem,PSTN仿真子系统)

PES

RACS::(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资源与

RACS

接纳控制子系统)

Page 17

4G安全体系架构 -- 下一代网络NGN安全架构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Page 18

目录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4G的定义和特点

?4G网络体系架构

?4G安全体系架构

?X.805标准

?IdM身份管理技术

?安全威胁分析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Page 19

X.805标准 -- 端到端通信系统安全框架

lijun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

?由ITU-T负责制定 - 为通信网络安全提供整体解决思路

?定义威胁模型(X.800)

–Destruction(毁坏)、Corruption(损坏/讹错)、Removal(移除)、Disclosure

(泄露)、Interruption(终端)

?定义安全层次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Layer(基础设施安全层)

–Services Security Layer (服务安全层)

–Application Security Layer (应用安全层)

?定义安全平面

–用户平面、控制\信号平面、管理平面

?定义安全维度

–1-访问控制,2-身份认证,3-不可否认性,4-数据机密性,5-通信安全性,6-数据

完整性,7-可用性,8-私密性

?创建整体架构和模块化方法

Page 20

通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笔试-测试卷(技术)

通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笔试-测试卷 (技术部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单选(共40题,总分40分) 1.SQL Server可能被执行系统命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利用xp_cmdshell方法执行系统命令,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禁用了 b)MSSQL2005默认启用了xp_cmdshell c)MSSQL2000只需要将xp_cmdshell的扩展存储过程删除,就不会被执行了 d)MSSQL执行系统命令主要是要有sysadmin权限和系统管理员权限 2.下面关于STP攻击说法正确的是() a)发送虚假的IP报文,扰乱网络拓扑和链路架构,充当网络根节点,获取信息 b)发送虚假的TCP报文,扰乱网络拓扑和链路架构,充当网络根节点,获取信息 c)发送虚假的BPDU报文,扰乱网络拓扑和链路架构,充当网络根节点,获取信息 d)发送虚假的SYN请求,扰乱网络拓扑和链路架构,充当网络根节点,获取信息 3.用户发现自己的账户在Administrators组,所以一定对系统进行什么操作() a)建立用户 b)修改文件权限 c)修改任意用户的密码 d)以上都错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Print Spooler服务没有安全威胁 b)SNMP Service 服务最好开启 c)TCP/IP NetBIOS Helper 服务器最好开启 d)DHCP Client 最好关闭 5.Android平台接口、应用是基于()的安全模型 a)Linux b)Windons c)Symbianos d)WebOS 6.下面是对称加密算法的是() a)MD5 b)SHA c)DES d)RSA

浅谈网络安全的_硬件架构

基于以上特性,最先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硬件架构产品是基于CISC(复杂指令集)即x86处理器的产品。为什么是x86架构呢?首先要从操作系统说起,网络安全产品很多都是基于Linux开发,因为Linux系统内已经嵌入很多基本的网络安全模块比如防火墙功能等,再者因为是开源的缘故使后续的很多安全功能很容易加载在系统之上。而我们也知道所谓的x86系统,主要是基于Int el架构的硬件系统,而这种系统在PC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早期的x86产品主要是由CPU、北桥和南桥三部分组成,CPU(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北桥挂内存和图像处理器,南桥挂各种I. O接口。这种架构有利于复杂图形数据处理和各种数据处理,再加CPU的主频不断提高使其处理能力很高但功耗也很高。由于I.O一般都采用传统的PCI总线上挂载网卡的方式,而且总线上会挂载多个PCI设备使本来带宽就不大的总线开销大大增加,所以传输数据包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以33MHz 32位PCI总线上挂载4个PCI网卡来说,经过测试64Byte小包只有20MByte 的性能,大包也不能达到百兆线速。〃 PowerPC 由于X86架构上的这些问题,后来出现了RISC处理器,就是精简指令集处理器。首先是飞思卡尔的PowerPC处理器,此处理器是SOC架构,把内存管理器和所有的I/O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而且使用了像GMII/SGMII/Xauio等高速通讯总线,大大提高了包传输效率。PowerPC是一种R ISC多发射体系结构,飞思卡尔凭借其Power PC架构的系列处理器霸守在通信处理器市场,优点是PowerPC的指令格式简单统一,长度固定,寻址方式也经过优化,提供了更高级的扩展能力。在硬件规模相当的情况下,RISC处理器可比CISC处理器的速度快40%—70%不等。而且对于处理必须的纠错能力和安全性能来说,RISC先天具有非常好的发挥空间。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飞思卡尔的PowerQUICC系列处理器由嵌入式的PowerPC核和通信处理模块CPM两部分集成而来。这种双处理器的结构由于CPM承接了嵌入式Power PC核的外围接口任务,另外支持微码复用,比较适合在通信行业使用。因为有以上的特点使得PowerPC的转发能力非常强,一般在单纯转发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千兆线速。缺点是:由于RISC结构的特点,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都不强,运算能力比CISC低。近年来PowerPC也推出了多核的产品,但由于以上的特性主要还是在通讯类产品应用很多,而在网络安全上的应用很少。缺点:1)主频低,一般不到2 G,计算能力要弱于X86,不适合用在IPS、UTM等对内容层处理较高的应用。2)PowerPC主要流行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已经被竞争对手Intel收购,飞思卡尔准备走两条路:一条是与其它实时操作系统厂商更紧密的合作;另一个将会寻求在Linux上开发实时操作系统。3)多核方面以及计算能力不如X86和Mips发展好,不适合做高端防火墙以及IPS等产品4)由于RIS

通信网络架构2G3G4G

saffsdfa GSM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GSM 900MHZ 频段 工作频率:上行 890—915(MHZ ) 下行935---960 (MHZ ) 工作带宽:25MHZ 双攻间隔:45MHZ MS :移动台 BTS :基站收发器 BSS :基站子系统 BSC :基站控制器 NSS :网络子系统 EIR: 设备识别登录器 OSS :操作支持子系统 AUC :鉴权中心 VLR : 拜访位置寄存器 OMC:操作维护中心,主要负责网元 的监控,操作和维护... dBd=2.15+dBi 0dBd=2.15dBi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 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PDN:-GW:分组数据网管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 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也是一个数据库,保存着关于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的三份名单:白名单、黑名单和灰名单。 3G ITU:国际电联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D-SCDMA 特点:,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等独特优势。 优势:中国自有3G技术,获政府支持[1]

WCDMA 特点:宽带码分多址,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 优势:有较高的扩频增益,发展空间较大,全球漫游能力最强,技术成熟性最佳。[1] CDMA2000 特点:CDMA2000是由宽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公司为主导提出。 优势:可以从原有的CDMA1X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LTE(长期演进技术) 根据双工方式不同LTE系统分为FDD-LTE和TDD-LTE,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口的物理层上(像帧结构、时分设计、同步等)。

网络安全体系方法论

网络安全体系方法论 这一年来,网络安全行业兴奋异常。各种会议、攻防大赛、黑客秀,马不停蹄。随着物联网大潮的到来,在这个到处都是安全漏洞的世界,似乎黑客才是安全行业的主宰。然而,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世界,正如医生看到的都是病人,警察看到的都是罪犯,唯有跳出自己的角色去看待世界,世界才还原给你它真实的面貌。网络安全从来都不只是漏洞,安全必须要融合企业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安全必须要进行体系化的建设。网络安全,任重而道远。 安全牛整合多位资深安全顾问的一线咨询经验,首次公开发布《网络安全体系方法论》,旨在给企业或机构提供一个最佳实践的参考,以帮助企业真正提升对网络安全工作的认识,并在安全建设和运营中不断成长。 本架构方法论参考了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SABSA,ISO27000,Gartner 等报告资料,并与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相结合。 一、企业网络安全体系设计总体思路 网络安全体系架构是面向企业未来网络安全建设与发展而设计。

点击可看大图 企业网络安全体系设计总体思路:针对企业防护对象框架,通过企业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企业风险识别能力、安全防御能力、安全检测能力、安全响应能力与安全恢复能力,最终实现风险可见化,防御主动化,运行自动化的安全目标,保障企业业务的安全。 二、网络安全体系的驱动力 任何企业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总体战略保持一致。在制定具体网络安全体系规划时,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1. 业务发展规划 网络安全体系设计需要与企业业务的发展保持一致,要充分了解企业未来3-5 年的业务规划,并根据业务特点,分析未来业务的安全需求。 2. 信息技术规划 网络安全体系是企业的信息技术体系的一部分,需要根据企业总体的信息技术规划来设计安全体系 3. 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安全体系设计和建设的基础,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业务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互联网(CMNet)是完全开放的IP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来自用户、互联伙伴的带有拒绝服务攻击性质的安全事件,包括利用路由器漏洞的安全攻击,分布式大流量攻击,蠕虫病毒、虚假路由、钓鱼攻击、P2P滥用等。 互联网上的安全事件会影响直接或间接连接互联网的业务系统。因此,针对互联网,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安全措施: (1)流量控制系统:在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网间接口、骨干网接口的合适位置部署流量控制系统,具备对各种业务流量带宽进行控制的能力,防止P2P等业务滥用。 (2)流量清洗系统:在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等接口部署异常流量清洗系统,用于发现对特定端口、特定协议等的攻击行为并进行阻断,防止或减缓拒绝服务攻击发生的可能性。 (3)恶意代码监测系统:在骨干网接口、网间接口、IDC和重要系统的前端部署恶意代码监测系统,具备对蠕虫、木马和僵尸网络的监测能力。

(4)路由安全监测:对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重要组成的BGP路由系统进行监测,防止恶意的路由宣告、拦截或篡改BGP路由的事件发生。 (5)重点完善DNS安全监控和防护手段,针对异常流量以及DNS欺骗攻击的特点,对DNS服务器健康情况、DNS负载均衡设备、DNS系统解析情况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 移动互联网把移动通信网作为接入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公众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终端、网络和业务。终端的智能化带来的威胁主要是手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引起的破坏终端功能、窃取用户信息、滥用网络资源、非法恶意订购等。 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非法接入网络、进行拒绝服务攻击、跟踪窃听空口传输的信息、滥用网络服务等。业务层面的安全威胁包括非法访问业务、非法访问数据、拒绝服务攻击、垃圾信息的泛滥、不良信息的传播、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泄露等。 针对以上安全威胁,应在终端侧和网络侧进行安全防护。

通信网络安全学习心得

通信网络安全学习心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网络安全学习心得 通信网络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尤其是我们一线工程师规范施工是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公司的利益。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厂家和运营商客户对网络建设与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自己的安全规范意识,认清安全生产的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集团公司、公司对安全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严,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安全是政治、是大局、是稳定、是和谐,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作为基层员工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提高对安全环保工作的认识,增强抓好网络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深刻理解“安全是否决性指标,经营是计划性指标,节能降耗是约束性指标”,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切实抓好安全建设工作 针对目前公司工程增多,管理不到位,诱发高危事件,漳州区域每周都召集全区域职工开例会,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思考,查找原因。作为个人,虽从未触碰工程建设的高压线,但更应该从前车之鉴中汲取教训,勉励自己。 工作中应先明确操作流程规范,以及潜在的风险影响,做好风险规避措施,严格明确的按照执行方案去执行工作。对于工程师来说,流程规范和制度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平时对安全生产的学习,把安全生产规范养成习惯,在工作开始的前把施工流程再看一遍,把工作内容再认真看一次,多点责任心,认认真真的去执行,从根源上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警钟长鸣,时时刻刻多想想这些操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预警措施做好了没有等等,在做之前多考虑一些,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工作才会做的更好。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 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是指: 预警(Warning )、保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反应(Reaction )、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 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 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 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 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 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 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

通信网络安全学习心得-罗光

通信网络安全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学习了通信网络安全知识。通过这次学习,本人学到了很多东西,更加深了我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现简单说说我通过本次学习后的心得。 通信网络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尤其是我们一线工程师规范施工是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公司的利益。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厂家和运营商客户对网络建设与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自己的安全规范意识,认清安全生产的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集团公司、公司对安全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严,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安全是政治、是大局、是稳定、是和谐,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作为基层员工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提高对安全环保工作的认识,增强抓好网络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深刻理解“安全是否决性指标,经营是计划性指标,节能降耗是约束性指标”,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切实抓好安全建设工作 针对目前公司工程增多,管理不到位,诱发高危事件,武汉铁路局团队成员每周都召集全区域职工开例会,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思考,查找原因。作为个人,虽从未触碰工程建设的高压线,但更应该从前车之鉴中汲取教训,勉励自己。 工作中应先明确操作流程规范,以及潜在的风险影响,做好风险

规避措施,严格明确的按照执行方案去执行工作。对于工程师来说,流程规范和制度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平时对安全生产的学习,把安全生产规范养成习惯,在工作开始的前把施工流程再看一遍,把工作内容再认真看一次,多点责任心,认认真真的去执行,从根源上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警钟长鸣,时时刻刻多想想这些操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预警措施做好了没有等等,在做之前多考虑一些,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工作才会做的更好。 安全生产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身安全,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影响性远大于设备安全事故,所以在工作中更要加强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规范一步一步的操作,不能轻视任何细微的工作,这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在完善安全制度的同时,更要加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签名:罗光 日期:2015-12-15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1.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标:?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性、完整性 ?防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R是指:预警(Warning)、保

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反应(Reaction)、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信息的

网络安全部架构及职责

网络安全部架构及职责 1职责 网络安全部是xxx公司进行安全管理的最高权力组织,其主要任务包括评审网络安全方针,确保对安全措施的选择进行指导,协调控制措施的实施,对重大变更进行决策,审查网络安全事故等。 2网络安全工作主管领导 1)贯彻执行公司及政府主管部门有关网络安全管理方 面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要求;审定网络安全的发 展规划、有关规定和重大决策;组织协调公司网络安 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定期上报网络安全工作报告。3网络安全实施小组 1)接受上级领导和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 落实和下达网络安全工作任务。 2)负责组织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检查公司网络 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保证公司网络安全。 3)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收集网上突发事件信息,掌 握突发事件动态,并按流程及时向领导小组和相关部 门报告。

4)参与网络安全有关的项目。 5)每月对当月安全状况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提交网络 安全专题报告。 6)发生突发网络安全事件时,负责向部门领导及时提交 正式安全事故分析报告。 7)对业务网络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监控、审计、风险、 运维等方面。 8)对网络及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系统性能、系统升级、 漏洞修复等设置多种报警形式。 4与外部各方的联系 xxx公司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与外部各方的网络安全渠道,为管理层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解答员工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提供预防性的安全建议。 5外部各方的定义 外部各方是指与xxx公司业务相关的外部机构以及人员,具体包括: 1)xxx公司的上级单位; 2)网络安全工作的主管机构或部门; 3)与xxx公司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 4)公众用户;

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质量,确保服务过程的安全可控性,促进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通信网络安全服务的指导,依据《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通信网络安全服务单位提供安全服务的能力进行评定,可作为电信管理机构把握通信网络安全服务整体情况的参考,可作为电信运营企业选择通信网络安全服务的依据,也可以作为通信网络安全服务单位改进自身能力的指导。 第三条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以下简称能力评定)是指对通信网络安全服务单位从事通信网络安全服务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技术能力、服务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人员构成与素质、经营业绩、资产状况、获得奖励情况等要素。 第四条通信网络安全服务单位经过能力评定可取得《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证书)。 第二章能力评定类型与等级 第五条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分为两种类型:风险评估、安全设计与集成。

风险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分析通信网络及相关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存在的脆弱性,评估安全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和安全措施,防范和化解通信网络及相关系统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为最大限度地保障通信网络及相关系统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设计与集成是指对所服务的通信网络的安全框架进行设计,形成安全建设规划,并对计划实施的安全策略细化,在安全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安全产品集成、安全软件定制开发、安全加固或其它的安全技术和咨询服务。 第六条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分为三个级别,由低至高依次是:一级、二级和三级。 第七条对各级别能力的具体要求可参见《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准则》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能力评定组织管理 第八条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负责能力评定的发证工作,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通信安委会)负责能力评定一级级别组织专家评审工作;二级及以上级别申请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包括组织技术专家评定1、组织专家评审2、公布能力评定结果和管理证后监督。 1由通信安委会组建技术专家库,由来自通信行业政府、事业单位、运营企业的安全技术专家组成,每批评定 工作从专家库随机抽取至少3名专家进行评定; 2由通信安委会专家指导组成员组成,每批评审随机抽取4名(一级)/5名(二级和三级)专家进行评审,评 审专家具有一票否决权。

中国通信网络结构

中国通信网络结构 一.语音通信网络 (一).公用交换网(PSTN) 公共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或简称PSTN,是一种用于全球语音通信的电路 交换网络,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电 路交换网络,拥有用户数量大约是8亿。 公共交换网要紧由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两大部分 组成,其中,交换系统中的设备要紧是交换机,交 换机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展经历了磁石式、步进制、纵横 制交换机,最后到程控交换机的进展历程。传输系统要紧由传输设备和线缆组成,传输设备也由早期的载波复用设备进展到SDH,线缆也由铜线进展到光纤。 公共交换网最早是1876年由贝尔发明的开始建立的。PSTN差不多经历了磁石交换、空分交换、程控交换、数字交换等等时期,目前几乎全部是数字化的网络。为了适应业务的进展,PSTN目前正处于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传送需求的转型时期,正在向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移动与固定融合的方向进展。 PSTN中使用的技术标准由国际电信联合会(ITU)规定,采纳E.163/E.164(通俗称作号码)进行编址。 由于模拟线路是针对话音频率30-4000Hz 而优化设计的,使通过模拟线路的数据传输速率被限制在33.4Kbps以内。 (二).移动通信网 1. GSM通信系统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 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 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能够 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GSM系统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

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联网的迫切需求,通过Modem在电话网中传送低速数据的通信方式,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的要求。电信部门早在1988年就建设了独立于公共电话网的公共数据网。公共数据网根据数据通信的突发性和允许一定时延的特点,采用了存储转发分组(包)交换技术。随着计算机联网用户的增长,数据网带宽不断拓宽,网络节点设备几经更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新老网络交替,多种数据网并存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将遍布世界各地各种类型数据网联成一个大网的TCP/IP协议应运而生,从而使采用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或IP网)一跃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 在各种实时信息进入Internet的今天,Internet已不仅是一个纯计算机互联网络,未来Internet所承载的多媒体业务量有可能超过计算机通信业务量,故本讲座中将Internet广义地称为IP网。应该说离开IP网去了解现代数据网只能得到一些零星的概念,只有通过对IP网的剖析,才能看到现代数据网的整体。下面引入分层的概念来剖析IP网。 从纵的观点看IP网可分为4层: 第一层:通信基础网; 第二层:数据网(L2数据网); 第三层:IP网(L3数据网); 第四层:应用层。 通信基础网(传送网) 通信基础网属OSI模型第一层物理层范畴。现代数据网与现代电话网共用一个通信基础网,通信基础网的网络节点设备主要为配线架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网传输电路的电路调度、故障切换和分离业务,故可以看成基础网的组成部分。但如用在非拨号连接的业务网中(如DDN网和专线网)亦可看成为业务节点设备。 数据网(L2数据网) 在IP网中其低层的数据网可视为L2数据网,虽然低层计算机子网的通信协议也可能有组网、寻址、路由等三层功能,但对IP网中所传输的IP包而言,其第三层功能全部由IP协议来完成。 (1)公用X.25分组网(PSPDN) 我国早在1988年就开通了公用X.25分组交换网。该网由一个网管中心(NMC)、3个节点交换机(NS)和8个远程集中器(RCU)组成。在NS之间、NS与RCU之间采用速率为kbit/s的中继电路互连,使用X.25规程。随着计算机联网业务的发展,1995年建成了包括32个节点机的新分组交换骨干网,后几经扩容。X.25分组网曾作为早期IP网的基础网络。 X.25分组网适用于通信线路误码率高的情况下接入低速(64Kbit/s以下)数据。 目前主要向对数据通信可靠性要求高的商业、银行、股票等行业提供低速联网业务和虚拟低速专网业务。 (2)公用数字数据网(DDN) 利用传送网中的E1分支传输线路和节点DXC1/0设备,可组成一个DDN网。该网提供N×64kbit/s~2Mbit/s的数据业务。 公用DDN网属TDM电路交换网,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中、低速数据通道。公用DDN网的主要应用为提供专线(包括Internet的接入专线、局域网互联专线等)、专网,也可作为X.25网、帧中继网、电信支撑网等的基础网络。 (3)帧中继(FR)网

通信网络安全与保密(大作业答案)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简单说明病毒的几种分类方法?计算机病毒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答:(1)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 (2)按计算机病毒破坏性产生的后果分类:a、良性病毒:指那些只是只占用CPU资源或干扰系统工作的计算机病毒;b、恶性病毒:指病毒制造者在主观上故意要对被感染的计算机实施破坏,这类病毒一旦发作,使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按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a、系统引导型病毒,也被称为操作系统型病毒,当系统引导时,病毒程序对外传播病毒,并在一定条件下发作,实施破坏。b、文件型病毒,也叫外壳型病毒,是将自身嵌入到系统可执行文件之中,运行可执行文件时,病毒程序获得对系统的控制权,再按同样的方式将病毒程序传染到其它执行的文件中。 按广义的计算机概念可以分为:a、蠕虫:是一种短小的程序,常驻于一台或多台机器中,并有重定位的能力。 b、逻辑炸弹:当满足某些触发条件时就会发作引起破坏的程序。 c、特洛伊木马:通常由远程计算机通过网络控制本地计算机的程序,为远程攻击提供服务。 d、陷门:由程序开发者有意安排。 e、细菌:可不断在系统上复制自己,以占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 (3)计算机病毒的特征:a、隐蔽性,指它隐藏于计算机系统中,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特性;b、传染性,指病毒将自身复制到其它程序或系统的特性;c、潜伏性,指病毒具有依附于其它介质而寄生的特性。d、可触发性,指只有达以设定条件,病毒才开始传染或者表现的特性。e、表现性或破坏性,表现性是指当病毒触发条件满足时,病毒在受感染的计算机上开始发作,表现基特定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如果是恶意的,以毁坏数据、干扰系统为目的,则这种表现性就是一种破坏性。 二、什么是对称密码算法?什么是非对称密码算法?二者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对称密码算法:在对称密钥算法中,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或等价的。算法无需保密,只保密密钥,算法可通过低费用的芯片来实现,密钥可由发信方产生,然后再经过一个安全可靠的途径送至收信方,或由第三方产生后,安全可靠的分配给通信双方。如DES及其各种变形。密码体制分类,加密分两种方式:流密码和分组密码。流密码:明文信息按字符逐位加密。分组密码:将明文信息分组,按组进行加密。 (2)非对称密码算法:非对称密钥算法中,收信方和发信方使用的密钥互不相同,而且几乎不可能从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像电话号码一样进行注册,一个则是秘密的,因此也叫公开密钥体制。主要特点是将加密和解密分开,可实现多个用户加密的消息只能由一个用户解读,或一个用户加密多个用户解读,前者可用于在公共网络中实现保密通信,后者可用于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如RSA算法、背包密码等。是现在密码学最重要的发明和进展,可以对信息的身份进行验证,。 (3)二者的优缺点: 对称密码算法:优点:加密算法比较简便、高效、密钥简短,破译极其困难,不

(新)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对通信网络安全的管理,提高通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互联网域名服务提供者(以下统称“通信网络运行单位”)管理和运行的公用通信网和互联网(以下统称“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域名服务,是指设置域名数据库或域名解析服务器,为域名持有者提供域名注册或权威解析服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是指为防止通信网络阻塞、中断、瘫痪或被非法控制等以及通信网络中传输、存储、处理的数据信息丢失、泄露或被非法篡改等而开展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管辖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统一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制订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通信管理局”)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通信管理局统称“电信管理机构”。 第四条(责任主体)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政策、标准的要求开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对本单位通信网络安全负责。 第五条(方针原则)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实行分级保护的原则。 第六条(同步要求)通信网络运行单位规划、设计、新建、改建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应当同步规划、设计、建设满足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要求的通信网络安全保障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验收和投入运行。 已经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安全保障设施没有满足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要求的,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进行改建。 通信网络安全保障设施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费用,应当纳入本单位建设项目预算。 第七条(分级保护要求)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按照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本单位已正式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进行单元划分,将各通信网络单元按照其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由低到高分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通信网络单元的分级结果应由接受其备案的电信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xx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XX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广州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近年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实效性强,网络安全防控能力大大增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各项管理规定,严格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高企业对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控能力,保障企业信息网络安全,保证公司各项办公自动化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企业效益的稳步提升,按照《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及《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方案》要求,我司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内信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认真细致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定级备案情况 广州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XX科技网络交易系统”为XX科技自行开发的网络交易系统类型,现使用域名为https://www.360docs.net/doc/719381372.html,。使用1台windows2008 云服务器部署,使用HTTP协议承载业务,2M宽带接入,接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三线接入。“XX科技网络交易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依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为一级。 按照“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的要求,以打造“安全网络交易系统”为战略目标,以“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工作方针,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建设工作。XX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主动推进网络安全建设,严律遵循行业标准规范,组织实施信息项目,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在全行业开展网络安全建设工作。 二、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和手段落实情况 1、服务器及网络经过检查,已安装了防火墙,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的有效性。 2、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象。对信息公开发布门户网站及相关应用系统帐户、口令等进行检查,对服务器上的应用、服务、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完善,使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改变。通信网络的建立,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因此,必须确保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随着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的增加,这使得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的增大,网络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使得通信网络的安全形势变得日趋严峻。 一旦通信网络出现故障,将会极大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我国当前通信网络安全现状网络具有开放性,给人们的信息传递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由于通信网络具有开放性,这使得其安全形 势十分的严峻,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极大的威胁了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当前各个企业主要使用通信线缆来完成信息的 传输,缺乏严密的保护措施,这使得企业单位的数据和资料十分容易受到攻击而被窃取。在通信系统中,主要依靠商业软件来发挥 其日常的功能,这些商业软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存在着漏洞和后门,容易受到攻击而发生安全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仅仅在2010年,我国超过一半以上的网民受到过网络安全问题的困扰,全国网民为了应对安全问题而支付的相关服务费用高达153亿人民币。同时网络安全问题造成大量的虚拟帐号被盗、网银密码泄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我国的网络安全问题十分的严峻。2我国当前通信网络安全的

相关分析根据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公布的信息来看,当前我国的通信网络安全不仅仅是造成个人用户的损失,而且已经威胁到我国的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2.1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当前我国的通信网络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总是以为网络安全问题离自己很远。除了安全意识不强之外,技术素养不高,在日常的 操作和维护工作当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 例如采用明码发送密件,没有及时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密钥进行更换, 导致同一密钥长期使用,这增加了被破解的风险。在传输信道之上没有做好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这使得重要信息在传递的过程当中有可能被非法监听,从而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2.2软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当前通信网络系统中使用的很多软件都是由第三 方公司研发的商业软件,这些软件的质量经常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程序中往往有可能留有后门。特别是一些具有远程登陆和控制功能的软件,一旦存在漏洞和后门,那么就为不法分子侵入网络打开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从而造成机密信息的泄露,对通信网络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的 增加,为了使通信网络在容量上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通信网络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然而在建设过程当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由于维护人员不足,大量的基础设施的维护情况不容乐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通信网络的安全隐患。3我国当前通信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

物联网网络架构及安全性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物联网网络架构及安全性分析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方向) 班级:14计科网络班 学号:201422024113 姓名:李福洪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7.6.14

目录 一、物联网概念绪论 (3) 1.1物联网概念 (3) 二、物联网网络架构 (3) 2.1感知层 (3) 2.2网络层 (3) 2.3应用层 (3) 三、物联网网络架构安全性分析 (4) 3.1感知层安全需求分析 (4) 3.2网络层安全需求分析 (4) 3.3应用层安全需求分析 (5) 四、总结 (6) 参考文献 (7)

一、物联网概念绪论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物联网的建设,并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我国将物联网的发展列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战略高点。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和安全体系对物联网的安全使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物联网分层结构进行分析,从架构特点探讨其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希望对于我国今后的物联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但一直以来业界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学术界和产业界众多专家学者召开了多次会议,对物联网概念、体系架构以及相关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讨论,统一了对物联网的认识。 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 二、物联网网络架构 目前,我国物联网网络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1感知层 相当于物理接触层,技术上由识别芯片(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等构成,感知范围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物体,一个特定区域的物体,或是某行业划分下特定一类物品及一个物体不同位置等,主要实现智能感知功能,包括信息采集、捕获、物体识别等,其关键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等。 2.2网络层 感知层的信息经由网关转化为网络能够识别的信息后就传到了网络层,网络层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网络层包括2G通信网络、3G通信网络、WIFi、互联网等,信息可以经由任何一种网络或几种网络组合的形式进行传输。网络层还包括物联网的管理中心及物联网的信息中心。 物联网管理中心负责物品的统一标识编码管理、认证、鉴权、计费等,物联网信息中心则负责物品信息的存储和统一分析计算处理。物联网的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送和通信,又包括接入层和核心层。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业通信网络,也可同时依托公众网和专用网。 2.3应用层 在物联网的感知层和网络层的支撑下,可以实现多种物联网应用,典型的应用有:智能交通、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动物标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环境检测、公共安全、食品溯源、

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联网的迫切需求,通过Modem在电话网中传送低速数据的通信方式,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的要求。电信部门早在1988年就建设了独立于公共电话网的公共数据网。公共数据网根据数据通信的突发性和允许一定时延的特点,采用了存储转发分组(包)交换技术。随着计算机联网用户的增长,数据网带宽不断拓宽,网络节点设备几经更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新老网络交替,多种数据网并存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将遍布世界各地各种类型数据网联成一个大网的TCP/IP协议应运而生,从而使采用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或IP网)一跃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 在各种实时信息进入Internet的今天,Internet已不仅是一个纯计算机互联网络,未来Internet所承载的多媒体业务量有可能超过计算机通信业务量,故本讲座中将Internet广义地称为IP网。应该说离开IP网去了解现代数据网只能得到一些零星的概念,只有通过对IP网的剖析,才能看到现代数据网的整体。下面引入分层的概念来剖析IP网。 从纵的观点看IP网可分为4层: 第一层:通信基础网; 第二层:数据网(L2数据网); 第三层:IP网(L3数据网); 第四层:应用层。 通信基础网(传送网) 通信基础网属OSI模型第一层物理层范畴。现代数据网与现代电话网共用一个通信基础网,通信基础网的网络节点设备主要为配线架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网传输电路的电路调度、故障切换和分离业务,故可以看成基础网的组成部分。但如用在非拨号连接的业务网中(如DDN网和专线网)亦可看成为业务节点设备。 数据网(L2数据网) 在IP网中其低层的数据网可视为L2数据网,虽然低层计算机子网的通信协议也可能有组网、寻址、路由等三层功能,但对IP网中所传输的IP包而言,其第三层功能全部由IP协议来完成。 (1)公用X.25分组网(PSPDN) 我国早在1988年就开通了公用X.25分组交换网。该网由一个网管中心(NMC)、3个节点交换机(NS)和8个远程集中器(RCU)组成。在NS之间、NS与RCU之间采用速率为kbit/s的中继电路互连,使用X.25规程。随着计算机联网业务的发展,1995年建成了包括32个节点机的新分组交换骨干网,后几经扩容。X.25分组网曾作为早期IP网的基础网络。 X.25分组网适用于通信线路误码率高的情况下接入低速(64Kbit/s以下)数据。 目前主要向对数据通信可靠性要求高的商业、银行、股票等行业提供低速联网业务和虚拟低速专网业务。 (2)公用数字数据网(DDN) 利用传送网中的E1分支传输线路和节点DXC1/0设备,可组成一个DDN网。该网提供N×64kbit/s~2Mbit/s的数据业务。 公用DDN网属TDM电路交换网,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中、低速数据通道。公用DDN网的主要应用为提供专线(包括Internet的接入专线、局域网互联专线等)、专网,也可作为X.25网、帧中继网、电信支撑网等的基础网络。 (3)帧中继(FR)网 光缆大规模的敷设,极大地提高了传输电路的质量,原有低速、低效、高延时的X.25分组交换技术逐步让位于帧中继技术,帧中继亦称为简化的X.25技术。与X.25分组技术相比较,帧中继取消了各转接点的纠错、重发等环节,提高了速率,降低了电路的时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