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况:

1、区域及地理位臵

*****某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鹤壁市*****西部、

北阳镇境内,距*****城7公里,南与云梦山国家4A级景区相邻,北与鹿台寺景区、朝阳寺景区、古灵山国家3A级景区位于一线。

景区南北长约3KM东西宽约3KM总面积约900公倾。

*****,地处豫北,属鹤壁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1.7%。总人口25.8万人,辖朝歌镇、高村镇、北阳镇、桥盟乡、庙口乡、黄洞乡、西岗乡、铁西区8个乡镇区,175个行政村。区

位条件优越,交通便达。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至省会郑州

12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国

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县城而过。*****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因有北方漓江之称的淇河流经与此而闻名,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

某森林公园包含于云梦山省级森林公园范围内。云梦山属太行山系,山脉自北延入趋西南,由低山组成,海拔在150米至748.4

米之间,境内有高低不等的主要山峰孙家寨、天桥岭、某、朝阳山、老寨等十五座,其中天桥岭为境内最高山峰,海拔高度748.4米。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层峦叠障,沟谷纵横,奇峰林立,悬崖峭壁;东部山峦亘绵起伏,山势较开阔与平缓。地貌千姿百态,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

(2)气候与水文

公园所在地属暖湿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大;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霜多;夏日炎热雨水充沛;秋季晴天日照足。年平均气温13.9 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 C ;元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 C。夏季平均每年有十七天最高气温在35C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2.5 C;冬季平均每年有6天最低气温在-10 C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8 C。年平均无霜期205天,最长233天,年日照时数2348小时,日照率为53%年降雨量在621 毫米左右,6—8月份409毫米,占年降雨量的66%景区气侯为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气侯环境。

(3)土壤与岩石

园内岩石以寒武纪、奥陶纪石灰岩和白云质岩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上述岩石的残积和坡积物,土壤以褐土为主,含碳酸盐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且多砾石,水土流失严重,是幼年性土壤,宜于植树种草,发展林业。

(4)植被

公园处在暖湿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原始植被久遭破坏,大部分乔木属

于人工植被,只有荒山和部分荒地上的草灌木属自然植被。主要树种有桐树、杨树、柳树、椿树、楝树、刺槐、侧柏、油松、枣树、柿树、核桃、苹果、梨、桃、石榴、杏树等;主要灌木有荆条、紫穗槐、木槿、野皂角、黄栌、麻叶绣球、连翘、酸枣、榔榆等;草木有白草、羊胡草、黄背草、蒿类、野菊花等。

3、历史沿革和景区现状

某森林公园包含于云梦山省级森林公园范围内。云梦山森林

公园为我国第一所古军校所在地而闻名遐迩。1983年*****政府将

之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决定社会集资修复云梦山;1995年将之定为县级森林公园,并发动全县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万余亩,为加强对森林公

园的管理和保护,县政府在卧羊湾成立了云梦山森林公园管理处

(队),并配有相应的设施。1996年3月被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太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与*****北阳镇及林业局签定了某荒山承包开发合同,决定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建设某森林公园。目前,公司已完成对整个景区的开发规划,正在按规划进行荒山绿化及部分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景区森林覆盖率约55%树种以侧柏、油松、桑树为主,间有部分经济林树种。现有林按经营目的分:防护林占36%用材林占25%经济林占29%风景林占10%森林以人工造林为主,

林相整齐。

4、社会经济情况

公园所在地*****属鹤壁市管辖,全县五乡二镇,176个行政村,人口24万,总面积59100公顷,其中山区面积3870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5%属于半平原县。有耕地32.29万亩,人均

1.34亩。二00六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2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9元。

公园区域内有北阳镇山头村1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574 口

人。由于土地零星分散,土地贫脊,粮食生产水平低。景区内林产品主要有:无核枣、柿子、梨、核枣等,但未形成优势,社会经济不发达,旅游业还未获显著经济效益。

5、主要景观介绍

某森林公园及其四周主要景观有:

(1)某与断王口遗址

某与断王口遗址位于景区入口处,因其形状象一头卧着的金

牛而得名。明嘉靖《*****志》记载:“某在县西十五里,古传周武王伐纣凿某以断王气即此地也。今中间山口,名断王口”

传说殷纣王那个时候,朝歌城是座活城,会长。当时武王领兵来讨伐纣王,在城下围了多少天,就是攻不下来。白天测量好城墙高度,做好云梯,夜里到城根儿一比,差大半截。第二天重新测量,加高云梯,夜里到城下一比,又是差大半截。武王觉得奇怪,请来军师姜太公到城下一看,切指

一算,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是太行山下的千头金牛捣的鬼。

传说这头金牛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头神牛,专门派它下来扶助纣王治理江山哩。这头金牛来到人间办了不少好事。某周围数百里地年年都是好收成,不管天上下雨不下,年年照收不误。那是因为金牛身上的汗水乳汁滋润着方圆几百里以内的庄稼地,上粪不上照样生长。所以老百姓男耕女织,有吃有穿,安居乐业。后来,纣王变坏了,一天比一天昏庸无道。天上又降下个苏妲己专门来坏纣王江山,可是那金牛还不知道,所以它仍然盘在城头维护纣王。

太公对武王说:“要想攻下朝歌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朝歌城西南的那头金牛拦腰铳断,朝歌城不攻自破!”武王就派了一帮石匠来铳某,谁知道白天铳一天,过一夜又长平啦。武王下令增加工匠,连明搭夜于,一连干了七天七夜,这天早起终于铳断了。只听那金牛大吼一声,山摇地动,“哗啦”…〃声,血流

成河,顺着山沟往下流,一直流了七天七夜,把周围山沟里的土和石头都染红啦。所以从那个时候起直到现在,某下山沟里的土和石头全是红的。

(2)华夏第一金库一鹿台遗址

鹿台,又名南单台,位于景区北部,是殷纣王藏财聚宝的地

方,也是殷纣王兵败自焚的地方。

《史记殷本纪》曰: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周武王于是遂

率诸侯伐纣,纣也发兵拒牧野,甲子曰,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殷纣王时,某断王口未裁,这一带是一个天然水库,遍山是苍翠松柏林木参天,湖水荡漾,碧波粼粼。山色水光,鸟语花香,风景十分秀丽。据说鹿台是殷纣王采纳妲已建议修建的。台高四丈九尺,上造琼楼玉宇,殿阁重檐,玛瑙砌就栏杆,珠玉雕成梁柱,台高插汉,榭耸凌云。”在这山色水光中,掩映一个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它不仅是纣王藏财聚宝的地方,也是纣王寻欢作乐的场所。

鹿台,闻名中外,骚人墨客留下不少诗篇,今旅游考察者也甚多。

(3)云梦山景区

云梦山景区位于*****城西15公里的太行山东麓,在某西南,与某景区相连。云梦山主峰高584.5米,层峦叠嶂,山起云浮,气象万千,飞瀑流泉,鬼斧神工,素有云梦仙境”之称,现为国家4A级景区。鬼谷先生隐居处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古军校一- 战国军库。清代何士琦在《云梦山游记》中写道:水帘洞,尤极

幽玄,为鬼谷子仙栖之处”。鬼谷子名王禅,又名王诩,战国时卫国人,长于持身养生和纵横术,著有《鬼谷子》十四篇传世。他隐居云梦山并在此教书授艺,传说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尉缭、茅蒙、徐福等名家皆出其门下云梦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遗迹丰厚。现存鬼谷洞、太阳洞、孙膑洞、毛遂洞、鬼谷墟、天书楼、孙膑墓、舍身台、道教古塔、五里鬼谷、五里井、算壁、倒坐观音殿等主要景点五十多处。桃园在云梦山东侧,分南桃园和北桃园,是太行山区罕见的一个山顶盆地,骏马秋风、大漠风光。相

传这里是鬼谷子观星象、看日出的地方。桃园有十四座石屋,屋名与鬼谷子十四篇的篇名相吻合,是苏秦、张仪苦练说服术的场所。

(4)天桥岭与殷家寨遗址

天桥岭在某景区西端,系云梦山群峰中险峻的一峰,也是

*****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748米。天桥岭壁立万仞,四面皆悬崖峭壁,沟壑纵横,深不见底,山峰如削高不可攀。自某景区攀登天桥岭,一路上景物壮观,抬头可见崖缝里长出的挺拔的青松,绽蕾开放的果树,随风摇曳的野花等等。登上山顶,放眼远眺,山层峦叠嶂,不见尽头,使人心旷神怡。向南、向北望去,云梦山、朝阳寺、古灵山景区美景,以及卫辉市望京楼近在眼前;向西远望是林县境内一个个山村和一条条盘旋的公路;向东远望高楼、工厂林立,是一幅具有现代气息的县城美景。站在山顶向下府视,村落秀美,梯田层层,麦苗青青,菜花金黄,以及满山野花的清香,浸人肺腑,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陶醉。

天桥岭山东南半腰有一片开阔地,相传为殷纣王也兵之处,当地人称殷家寨,其遗址已被破坏。山东北半腰有老君庙遗址,建设年代不详;山北半山腰绝壁处有一天然溶洞,名曰通山洞,长约120米,俯身进去,可钻到山的那边。

总之,天桥岭高耸入云,挺拔险峻,景色优美,慕名前来游览的人越来越多。

(5)孙家砦遗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