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课本黑体字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黑体字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黑体字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黑体字总结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光反应阶段。

30、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暗反应阶段。

3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过程。

3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6、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3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

癌细胞。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7、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有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1、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DNA中,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这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4、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1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6、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17、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18、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0、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1、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23、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2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8、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30、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3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3、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3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6、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37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11、生长工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15、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环境容纳量,

又称K值

17、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0、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1、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2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4、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6、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8、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3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生物必修一黑体字汇总

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进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3、细胞学说的综合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因此,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 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生物体的成分。脂肪是细胞内(或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6、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7、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2、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 1.化学物质传递。 2、接触传递。 3、通道传递 4、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共同组成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作用如下: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化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二黑体字整理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 一、二黑体字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必修一黑体字 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的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 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 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 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 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被动运输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17.(被动运输中)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18.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9.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0.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着,因而催化效果更高。 2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3.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产二氧化碳或其 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7.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 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8.有氧呼吸方程式: 29.无氧呼吸方程式: 30.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蓝紫光。 31.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 上。 3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4.光合作用方程式: 35.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 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36.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7.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8.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生物必修三黑体字整理

生物必修三黑体字整理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 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生物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物,也能抑制生物;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 1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5、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17、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 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0、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 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 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4、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2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6、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8、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3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 的发展。看过"生物必修三黑体字整理"的还看了:

七上生物书中黑体字

生物书中黑体字 1. P04 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 ; 生物能进行_____ ; 生物能排出____________; 生物能____________; 生物能__________ ; 生物都有_________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_____________ 2. P12地球上_______与其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和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 P20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______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4. P2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_______ 5. P2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食物链,他梦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 6. P2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7. P26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P3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9. P40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 P52_______和________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_________是控制中心 11. P54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______和______ 12. P57染色体是由_______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______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_________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3. P59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______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4.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叫做________ 15. P6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功能的结构,叫做___________ 16. P6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够成了________ 17. P65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______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_______联合在一起形成 18. P73藻类植物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化 19. P75苔藓植物一般都很_____,通常具有类似__和__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____,叶中也没有_____,根非常简单,称为_____ 20. P76蕨类植物有___、___、____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__ 21. P80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由____、____、____和____组成 22. P82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被称为_________

生物必修三黑体概念

生物必修三黑体概念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生产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自然界中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就叫作演替。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七上生物书上黑体字(人教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进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4.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5.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6.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1.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2.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4.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5.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1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18.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19.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0.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21.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2.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的子叶组成。 23.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4.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25.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成为被子植物。 26.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7.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8.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9.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30.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3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层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2.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33.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4.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5.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36.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吧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7.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8.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性,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四本课本黑体字归纳

必修1~3课本黑体字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30、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三课本黑体字总结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归纳总结 必修一: 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3.细胞学说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7.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8.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9.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2.细胞膜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17.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8.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 19.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0.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1.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2.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着,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3.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4.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5.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6.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27. 有氧呼吸各阶段的方程式汇总: 总方程式:C 6H 12O 6 + 6H 2O + 6O 2?→? 酶 6CO 2 + 12H 2O + ATP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 6H 12O 6 → 2C 3H 4O 3 + 4【H 】+ 少能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C 3H 4O 3 + 6H 2O → 6CO 2 + 20【H 】+ 少能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 】+ 6O 2 → 12H 2O + 大能 28. 无氧呼吸主要方程式汇总: 第一个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C 6H 12O 6?→? 酶C 3H 6O 3 + 少能 或 C 6H 12O 6?→?酶 2C 2H 5OH + CO 2 + 少能 29.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30. 叶绿体的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结论性语句总结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结论性语句总结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作用(酶)、运输载体、调节(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分DNA和RNA两种。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 1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13.一般地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万成分中含量最多。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和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骨架,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17.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1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整理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整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AIDS是由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引起的。其致病机理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系统是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细胞内有无以核膜的界限的细胞核 6.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其同化类型为自养型 7.拟核的概念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 8.细胞学说的而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其证明了细胞的统一性 9.大量元素有:C、H、O、N、P、S、K、Ga、Mg微量元素有:Zn、Fe、B、Cu、Mo、Mn 10.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存在 11.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乙液0.05g/mlCuSO4水浴温度为50-65℃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B 液0.01g/mlCuSO4 12.脂肪的检测中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可染成红色 13.蛋白质检测的具体操作为加入1mlA液,再加入B液4滴,摇匀 1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20种 15.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有8种(婴儿有9种);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 16.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 17.蛋白质的分类结构蛋白、催化蛋白、运输蛋白、调节蛋白、免疫蛋白 1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9.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常见的单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蔗糖(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乳糖(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2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它还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4.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25.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6.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骨架,有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27.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另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28.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作用维持细胞和生命体的生命

初中生物教材黑体字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新个体的 生殖方式 2、出芽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通过出芽的方式 3、营养生殖是无性生殖,如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 4、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含有多种 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 5、传粉: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雌蕊头上的过程 6、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为新个体的生 殖方式 7、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8、果实主要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9、许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具有适应传播的结构,这对它们繁衍后代十分有 利 10、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11、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 如像家蚕这种的发育过程 12、不完成变态发育:蝗虫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 蝗虫的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3、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主要是在水中进行的,其过程要经历受精卵、蝌蚪、

幼蛙、成蛙等主要时期 14、体外受精: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外的方式 15、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 类型 16、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内的方式 17、遗传:人们通常将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18、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19、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20、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它们就像旋转的楼梯一样互相盘绕,构成了规 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有许多携带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可以控制生物不同的性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1、基因: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2、遗传性状:生物体可以遗传的特征 2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4、显性基因D: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5、隐性基因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26、在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常 染色体,另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性染色体 27、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28、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29、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30、优生是指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高中生物书上所有黑体字

必修1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 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 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 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 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 ATP 的过程。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

生物人教版课本黑体字总汇

高中生物知识点精编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大盘点 必修一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初中生物教材黑体字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1、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 2、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 3、受精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一个受精卵的形成就是一 个新生命的开始 4、青春期发育: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青春期的人体发生 了许多变化 5、青春期卫生: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6、遗精:精液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自动排出体外 7、月经:女性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8、异性之间的正常接触都是青春期性意识的正常心理表现,也是青春期心理 发育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9、人体的每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共同完成 生命活动 10、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 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11、不同的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也能供给各种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能量 12、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 13、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物质 14、水不仅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还在调节人体体温、排泄代谢废物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15、除口腔外,消化道还包括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16、消化腺主要包括唾液腺、肝、胰、胃腺、肠腺等 17、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解成 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8、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的小分子营养物质 19、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的过程 20、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需要食用足够的糖类以提供维持各项生 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骨骼、肌肉等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用一定量的含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 21、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吃霉变和已过质保期的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强化食品等 22、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 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23、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最常风的是ABO血型 24、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盐分紧 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不容易引起凝集反应的异型血 25、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 实行无偿献血的制度 26、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7、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8、心脏就像一台水泵,它的博动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