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 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  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  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绪论

小题

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

(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

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1)技术手段是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加工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内容。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作为基本技术手段的信息系统和网络是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

2)经济手段是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的利益诱导作用,促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从经济利益上关心自己的活动,是一种间接组织和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手段。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具有的功能:调节功能、控制功能、核算功能、监督功能。

3)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信息资源,就是各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者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运用经济法规来调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机构之间及各环节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惩办经济犯罪,维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正常秩序。

4)行政手段是指凭借国家政权的权威,采取命令、指示等形式来直接控制和管理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活动。行政手段是信息资源管理必要的辅助手段,其合理运用有利于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组织、减少混乱,有助于更好地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信息资源管理经历了哪些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信息资源管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典型的阶段,即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1)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图书馆并不知此时此地之“藏”何时何地才能被“用”,很难解决文献收藏和利用之间的矛盾;传统图书馆在提供文献信息利用方面存在滞后现象以及过分“藏”

的缺点。许多人对图书馆没有明确目标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和管理模式表示怀疑。

2)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使得技术因素和技术专家占主导地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克服由“信息爆炸”带来的利用方面的问题时,当信息技术无能为力、达不到预期目标时,人们误以为是技术不够先进,完全忽视了信息管理中其他因素的作用。

3)资源管理阶段将信息看作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信息能够高效处理、传播、利用和共享的同时,也产生了信息安全、信息利用的问题;网络的迅速扩张带来的信息污染、信息混乱、信息犯罪、信息侵权以及难以配置信息资源等问题;把技术、经济、人文结合起来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一、信息资源的类型

1、信息资源类型

1)按信息载体划分,信息资源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可分为

(1)印刷型信息资源(2)缩微型信息资源(3)声像型信息资源

(4)数字化信息资源

2)按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2、文本类信息资源

文本类信息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

1. 图书

2. 期刊

3. 会议文献

4. 学位论文

5. 专利文献

6. 研究报告

7. 政府出版物

8. 标

准文献9. 产品资料10. 文书档案

3、数据类信息资源分为:

1)经济数据资源2)科学数据资源3)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4、经济数据资源分为:

(1)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2) 微观经济数据(3) 经济资源数据

5、科学数据资源分为:

(1) 基础科学数据(2) 基础地理数据(3) 空间数据(4) 地震科学数据

6、经济资源数据

①自然资源数据②城市基础数据③企业法人数据④人口数据

二、信息采集

1、信息资源的数量和来源

图书的数量和来源、期刊的数量和来源、专利说明书的数量和来源、技术标准的数量和来源、其他文献的数量和来源、数据资源的数量和来源

2、信息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是信息资源有效管理和利用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

3、信息采集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可靠性原则

5.)方便、经济的原

则6.)计划性原则7.)预见性原则

4、信息采集策略:

1.)定向采集与定题采集

2.)单向采集与多向采集

3.)主动采集与跟踪采集

4.)建立

信息网络5.)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6.)严格管理与激励措施相结合

5、采集方式:

1.)文献型信息资源的采集

2.)实物型信息资源的采集

3.)鲜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

4.)

数据的采集

6、鲜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交谈、采访、社会调查。

7、新的采集技术:

(1)全自动电话访谈(CATS)(2)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3)电脑柜调研

(4) 网络调研系统

三、信息组织

1、信息表示:指一种表述:由信源或通道机制(如编码者)提供的、关于他们如何相信该

信息将适合于现有的某种组织化标识集合的一种陈述(statement)。

2、信息表示的来源:如编辑出版部门对作品或信息的编辑加工,提供编辑排版符号、置标

语言、关键词、类别标记、特种文献编号等;发行销售部门对出版物加注标识,如陈列标志,或编制销售目录;图书馆对出版物进行编目和分类;

3、信息表示的生成方法:派生发与指派发。

4、信息表示语言:

1)置标语言2)元数据3)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格式(DC) 4)信息检索语言

5、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自然语言、受控语言

6、受控语言按索引词汇的组配特征来划分,又可分为先组式语言和后组式语言两大类型。

7、依据其他特征对检索语言或知识组织系统作进一步的区分:分类语言、主题语言。

8、信息资源编目就是生成信息资源的替代记录,利用这些记录可以方便地鉴别、定

位、访问和使用资源。

9、信息分类:是以“类”作为描述信息特征的标识,指示信息内容所属的科学或领域。

10、主题标引(简称标引,indexing):是对文献的内容主题及其它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

析、识别、提炼和归纳,然后用某种检索语言标写出来,作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依据的信息处理过程。

11、标引的一般方法: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

四、信息检索

1、信息检索就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贮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

过程。

2、信息检索按照检索对象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3、计算机检索系统的逻辑构成:信息源采集与选择子系统、内容分析与标引子系统、建库

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提问处理子系统、词表管理子系统等部分。

4、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物理构成:硬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软件(系统软件和情报检索软

件)和数据库(文献或数据集合)。

5、计算机检索用的数据库通常有下列类型:

(1)参考数据库(Reference database)(2)源数据库(Source database)

(3)混合型数据库(Hybrid databases)

6、联机检索系统:一种最便利、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检索系统。它允许用户以联机会话方

式直接访问系统及其数据库,不管它们位于何处。

7、一个实用的联机检索网络至少由联机检索中心、通讯设施、检索终端等三部分组成。

五、信息分析

1、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指识别某一信息的属性或特征,以达到准确地推理出该信

息源(message source)的意义的过程。

2、内容分析采用的技术和工具通常有:词频和相对频率分析技术,停用词表技术,语词轮

排和对照技术,基于受控词表的分析方法,词干分析技术,定义语法类(即词类),句法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

3、自动编目(Automated cataloguing)指应用自动内容分析技术(如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

术),从待编目的文献中自动识别和提取书目信息生成目录产品的过程。

4、文摘是信息工作者处理和传递信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和信息产品。

5、自动编制文摘(Automatic abstracting):指利用计算机对文献文本进行扫描分析,自动生

成文摘的过程和技术。

6、自动标引(automatic indexing)是指标引作业全部或部分实现自动化的过程。自动标引

可分为自动抽词标引和自动赋词标引。

7、信息过虑(Information filtering)就是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信息过虑技术面向非结构化及半

结构化的数据,主要用于处理文本信息。

8、信息提取技术(Information Extraction):能够有效地分析信息并从海量信息中提取重要

或关键信息的手段。

9、情报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是指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大量信息进行采集、选择、评价、

分析和综合,或者为了某一特定任务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综合,使之成为对解决相关问题有用的情报的过程。

10、情报分析研究工作的步骤:

1)选题2)开题报告的审查论证3)信息收集和整理4)分析研究5)研究报告撰写11、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播、服务、

交换、共享和应用的过程。

六、简答

试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原则、策略、模式和关键技术?

意义:

(1)现代资源观:信息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2)信息资源是促进经济变革和增长的强大动力。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提高政府运作效率的需要。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最近提出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统筹协调。(2)需求导向。(3)创新开放(4)确保安全。

策略:

国外:美国政府在NII中提出的9项原则,实际上可以视为克林顿政府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认为信息资源是与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同样重要的资产,1989年颁布了关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政策,以取代以往有关档案管理、电子数据处理、缩微技术和政府信息采集等方面的政策。

欧盟2000年开始推行“电子欧洲行动计划”

法国政府一直奉行信息自主独立的政策,重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避免依赖别国的信息资源,同时注意保护本国的文化和国家主权。

德国联邦政府1994年8月公布了第三个信息发展计划《1990-1994年联邦政府专业信息计划》。1996年2月,德国政府内阁通过了《信息2000年》,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为信息社会制订新的法律框架,后来,又颁布了《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其宗旨是为利用电子信息和

通信服务的各种可能性规定统一的经济框架条件。

印度政府把数据库建设作为发展重点之一,鼓励本国有关机构与外国合作,加快数据库建设速度。

新加坡于1994年提出“图书馆2000年”计划,要建立一个“无围墙的图书馆”

考察这些国家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有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是政府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目标明确,责任清楚;

二是政府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主要承担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建设项目,包括支持面向基础研究,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以及服务于政府内政外交决策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支持图书馆做好公益性信息服务。而对于非公益性信息产品和服务,则主要由市场来提供。如商业信息、娱乐性信息产品和服务,应由民间机构来主导投资和开发。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包揽起来,它只能起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另外,还必须认真考虑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保护问题,要警惕过分依赖外国的信息资源。

国内:

我国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最近提出的有关文件,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强调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先导,充分发挥公益性信息服务的作用,提高信息资源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环境,推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该文件指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具体任务分为三大方面: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和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市场繁荣和产业发展。最后提出了若干条战略措施,即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保障环境。

模式:

1、我们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一个模式,即三层次模式。

第一层是基础性信息资源开发

第二层开发是建设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数据库

第三层开发是建设各种信息应用系统

2、国家科学技术部的科技文献平台建设模式,它也是一种三层次模式,该平台基本框架为:(1)信息资源层(实物层)(2)长期战略保存机制集成揭示层(3)信息服务层(网络层)

3、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十五”建设模式:

1)多级资源保障2)互联网上多级分布式结构3)共建、共享、共管的面向教育科研的数字化集成信息服务环境。

4、上海模式

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以建设协作网的模式展开。实现了网上的联合编目和文献资料的统一采购,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也正式启动。

5、欧盟模式:

欧盟的电子内容计划第二阶段的实施模式分为三个行动线(Action Line)展开。

第一行动线提供公共信息的公众访问和商业化开发

第二行动线在多元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增强内容产品

第三行动线提高数字内容市场的活力

关键技术:

1.信息采集技术

2.信息组织技术

3.信息检索技术

4.信息共享平台技术

5.信息安全技术

第3章信息系统的管理

1、信息技术: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处理、传递、储存、使用信息的技术。

2、信息技术分类:

按照信息技术是否可物化为实物形态:

1)“硬”信息技术、2)“软”信息技术

按照信息工作的基本环节或流程:

1)信息采集技术、2)信息传递技术、3)信息存储技术、4)信息检索技术、5)信息加工技术和信息标准化技术:

按与人的信息器官种类相类比来划分:

1)感测技术、2)通信技术、3)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3、电子计算机技术组成结构:

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4、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权组织的复杂数据结构

2、数据冗余度小,易于扩充

3、数据与程序独立

4、

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5、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互联网(internet)

6、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以信息处理为主要

目的的人机交互系统。

7、信息系统的组成层次:

基础设施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和用户接口层。

8、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采集

2、信息处理

3、信息存储

4、信息管理

5、信息检索

6、信息传输

9、信息系统的类型: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专家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10、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需信息

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和发展等诸要素集成起来,形成是面向组织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解决方案。

1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

当前的能力状况

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近期计划

12、制定战略规划的方法:

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

2、关键成功因素法

3、企业系统规划法

1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阶段)、2原型法、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4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14、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系统规划阶段

2、系统分析阶段

3、系统设计阶段

4、系统实施阶段

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15、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保障:

一“硬”保障,物理设备的保障。二“软”保障,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的破坏。

16、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

审计踪迹(Audit Trail)

应急措施的落实

17、系统维护:

1、硬件维护

2、软件维护

3、数据维护

18、信息资源标准化:是指在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通过

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用。

19、信息资源标准是指对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形式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

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开发和利用时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0、信息资源标准包括信息的内容标准和信息描述标准。

21、信息的内容标准涉及信息编码、信息格式(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内容标识。

22、数字对象句柄,是指能够标识数字对象的字符串,它可以定位信息资源及其组成要素的

依据,能够唯一地确定一个信息对象。

23、信息描述标准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元数据。

24、元数据:一套描述某一领域或行业内特定数据的标准规范。包括:一个数量有限的元素

及属性集合;元素及属性集的具体名称及意义;元素及属性集中某些强制性或可选性的

规范;如何使用这些元素或属性对数据进行描述的语法。

25、元数据作用:1促进资源更精确的检索和发现。2促进内容的管理。3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的基础。4连接物理对象和数字对象的纽带。5信息资源版权及权限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

26、元数据的类型

管理型元数据、描述型元数据、保存型元数据、使用型元数据、技术型元数据

27、项目管理:在特定的组织环境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以最优

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对项目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28、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能中,尤以计划、组织和控制最为重要。

(1)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2)项目管理离不开项目团队的组织

(3)项目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客

29、时间、资源、用户和目标是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4个关键要素

30、系统建设项目管理过程细分为:1项目授权、2需求分析(可行性评估、需求评估、项目

总体安排)、3项目选型、4建设计划制定与实施、5项目评估及更新、6项目完成验收。

31、项目选型包括:信息系统模式的选择、硬件平台的选择、系统软件的选择、软件工具

的选择

32、项目小组:1、过程管理小组。2、项目支持小组。3、质量保证小组。4、系统工程小组。

5、系统开发与测试小组。

6、系统集成与测试小组等等。

33、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分解、合并和统一。

34、项目计划方法:甘特图、网络计划法

35、进度控制就是比较实际状态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项目向有利的方

向发展。

36、信息系统建设文档是描述信息系统建设从无到有的整个发展与演变过程及其状态的文字

资料。

第4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

霍顿:文书管理阶段、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商业竞争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战略信息管理阶段。

2、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实践,重要意义:为提高企业管理绩效提供了新思路;确

立了信息资源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称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广义的企业信息资源包括具有与信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信息技术中的硬件和软

件设备,提供信息处理和服务的系统和机构。

狭义的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各种经济信息,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商业竞争情报等。

4、企业信息资源类型:

内部信息:主要描述企业中特定业务的内容。

外部信息:主要描述企业的外部环境或外部对企业的观察和评述。

客观信息:客观或定量地描述已被人们所知的事物或状态;

主观信息:试图描述当前还不被人所知的事物。

5、企业决策所需信息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外部信息源、内部信息源。

6、企业外部信息源:来自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信息,来自国内外市场的信息,来自各级经济

部门和经济咨询机构、预测机构的信息等。1政策信息、2法律信息、3经济信息、4社会文化信息、5科技信息、6地理环境信息、7竞争对手信息、8消费需求信息、9商品及销售信息、10国际市场信息。

7、内部信息源: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记录、数据、

报表和文件。1市场监测信息、2财务管理信息、3计划或规划信息、4技术研发与管理信息、5投资管理信息、6生产管理信息、7组织管理信息、8营销管理信息。

8、信息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增强企业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

高管理效益,追求“3E”,即Efficient(效益)、Effective(效率)和Economical(经济)。

9、现阶段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主要任务:1制定企业信息资源规划。2组建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并进行信息技术、设备和人员的配置、维护和培训。3负责组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思、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4建立和维护整个组织中的数据信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5、对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进行跟踪研究,应用于组织的信息管理。6负责组织内部所有部门提供信息资源的咨询、服务和维护。8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辅助组织的高层决策。10、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好处:加快信息流动,简化信息采集,改善管理决策。建立信息主

管CIO。方法:1、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2、影响信息资源管理成功实施的技术、组织和行为因素。

11、企业信息政策涉及对象:数据、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信息系统和服务、工作人员的责

任。

12、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问题必定涉及规划、组织和控制这三个方面。

13、信息资源管理在组织方面细分为下列部门:数据部、模型部、输出部、硬件部、软件部

1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方式:集中式、分散式。

15、信息资源管理实施的流程模式:四步式、四要素架构(加拿大邮政公司)、五步式、六步模式

16、信息审计:为识别、评估和管理信息资源提供某种方法,目的是充分开发信息的战略价

值;也是指发现、监控和评估一个组织的信息流和资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实施、维护或提高组织机构的信息管理。

17、信息审计原因:1信息过载;2对IM的作用的误解;3信息定位工具不足;4信息与决策

需求之间的不协调;5文本处理成本过高;6无所遵循;7信息流失或失真。

18、信息审计方法:一种集成化的审计方法,信息审计师领导并成立工作组。1、宣传启动

阶段,寻求支持和合作。2、调查阶段(1识别和界定该组织的任务。2……环境。3……结构。4……文化。5识别信息流。6识别组织的信息资源。)3、分析阶段4、会计核算阶段

5、综合阶段。

19、环境扫描:对组织外部环境发生的事件、趋势和关系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利用,帮助

组织规划未来的行动。

20、环境扫描可分为高、低两个层次。

高层次环境扫描:监测整个环境,绘制总的团,并识别出那些要密切关注的领域。低层次扫描:负责监测特定的领域,并仔细地加以分析

环境扫描注意事项:1应作为一种战略活动来规划和管理;2一种正式的系统来实施;3用户应积极参与整个扫描过程;4信息资源管理应提供坚实的基础。

21、环境扫描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问题管理(Issues Management)、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

22、企业信息化基本任务:1生产过程信息化。2研究开发工作信息化。3市场与销售业务信

息化。4财务管理信息化。5管理决策信息化。

23、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应用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

理系统CRM、辅助决策支持系统DSS。

24、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的原则:一把手原则;设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集体领导;

信息主管与信息中心具体负责。职责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

25、企业信息化建设原则:统一规划、阶段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

26、业务流程重组BPR: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和改造对象,以关心和满足用户(指过程的接受

者和使用者,包括企业内外的用户)的需求为目的,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起面向

流程的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在速度、质量、效率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经营能力的巨大提高

27、流程再造内容概括为: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28、BPR的实施模式:根本改造模式、局部改造模式或优化模式。

29、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原则:效益驱动,标准化,面向用户,改革(创新)。设计工作分为

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

30、客户关系管理(CRM):一种思想(把企业的客户视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要通过深入

的客户分析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一种管理机制(以客户为中心来构筑企业架构,体现在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环节)。一种管理技术(商业实践、呼叫中心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结合成新的业务解决方案)。

31、客户关系管理的结构

客户资料管理模块、市场营销管理模块、销售业务管理模块、客户关怀与服务管理3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类型:呼叫中心(CTI)、网上协同(Web Collaborate)、销售

自动化、数据发掘(Data Mining)

33、实施CRM四大要素:建立新的管理理念;营销体系重组;企业内部ERP系统为基础;采

用ASP模式。

34: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就是协调企业之间(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链条上或网络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将狭义的企业内部业务扩展为广义的行业供应链。

3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横向一体化”。

36、实施SCM的主要技术:

计划优化技术、预测及需求管理技术、调度排产技术、 ERP系统、物流管理系统。

37、产品数据管理PDM:PDM是以软件技术为基础,能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

到一起的技术。

38、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LM是PDM思想的延伸,它强调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

和销售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PDM功能仅是PLM功能的一个子集。

38、制造管理系统MES:在产品从工单发出到成品产出的过程中扮演生产活动最佳化的信息

传递者。事件发生异常时,借助实时正确的信息、生产执行系统规范、原始工作情况、数据显示及反馈,作出快速的响应,以减少无增值的生产活动,提高工厂生产流程的效率。

第5章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形式上经历:记录管理、信息技术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

务四个阶段。

2、信息技术管理:(1)办公自动化技术(2)网络技术(3)信息资源定位技术(4)其它

通用技术

3、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中与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

交流能力有关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信息及技术。

4、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

成,在Internet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5、政府信息资源的划分类型:

1、纯公共政府资源: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统称。

2、准公共政府信息:不完全非排他性和不完全非竞争性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统称。

6、政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大、价值高、存储分散、搜寻难等特点。

1、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最大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发布者。

2、不仅数量大,而且更有价值,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3、存储分散、搜寻难。

7、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1政府信息化保驾护航。2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3为培养优秀

的政务人员创造条件。

8、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依据信息特性,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来确定。1、领导必须重

视信息工作。2、要制定详细而周密的政府信息化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3、建立有效的政府信息资源网络,并对每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建立管理控制系统,政府机构要有共享信息处理的能力,保证信息资源网络产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9、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

培训和控制活动,特别是与信息内容及其相关的资源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的管理。

10、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内容:1政府信息化政策的制定。2政府信息化发展计划。3政府

信息化的项目管理(1在总投资额上控制。2明确政府信息化工程的审批权限。)。4政府信息的管理。5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开放性与安全性矛盾)。6政府信息技术的管理。7政府应用信息系统的管理。8政府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开发。9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10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

11、组织机构包括:决策层、执行层。

12、电子政务包括: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民G2C

13:电子政务系统构成:1、网络应用平台子系统。2、网络安全管理子系统。3、信息发布子系统。4、公文运转子系统。5、经济计划管理子系统。6、项目管理子系统。

1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划分:

①起步阶段②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③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④网上事务处理

15、政府信息化的构成:1政府办公自动化,即政府内部政务信息化。2政府办公网络化,即

政府机构纵向和横向的联网,实现政府机构信息的快速沟通及对内服务。3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政府间和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共享。4政府公用网站建设及对外服务。简称三网一库:政府内部局域网、政府机关信息交换和公文流转的专用网、政府机关在Internet 上的门户网站;“一库”是指为办公和决策服务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二、简答

1、简述电子政务的系统构成?

电子政务系统构成:1、网络应用平台子系统。2、网络安全管理子系统。3、信息发布子系统。4、公文运转子系统。5、经济计划管理子系统。6、项目管理子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平台、一个网站、四个数据库、十二大业务系统等。

2、试比较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在内容和模式上的异同?

第6章信息政策与法规

1、信息政策(卢泰宏):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准则,它涉及

到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信息业的发展规划、组织和管理等综合性的问题。

2、信息环节环境中: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四要素相互作用。

3、美国信息政策原则:1税收减免原则。2有限管理原则。3保护知识产权原则。4普遍教育

原则。

4、我国信息政策原则:开放原则、务实原则、稳妥原则、原则前瞻

5、信息政策的主体:国家或政府

6、信息政策的体系内容:1信息产业政策。2信息技术政策。3信息市场政策。4信息交流与

合作政策。5国际网络政策。6信息人才政策。

7、信息法规:通过法律程序对各项信息政策予以确立,使之规范化,具有约束力,是保障

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

8、信息法规体系的构建原则:1时代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4国家控制

原则。

10、信息法规的内容体系:1信息基本法。2信息产业法律制度。3信息技术法律。4信息资源

管理法律制度。5信息市场管理法律制度。6信息安全法律制度。7信息产权法律制度。8电子商务法律制度。9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法律制度

11、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

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

12、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通过多种方式将政府信息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向公

民开放,供民众阅读和使用的制度,以实现政府信息这种特殊信息资源的价值。

13、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含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是指企业组织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将企业信

息向公众发布,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意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密切相关,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进程。1是适应企业经营目的转变的需要。2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14、个人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

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15、“个人识别型”立法方式:规定依据公开的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如姓名、出生年月等)可

以识别出特定的个人,或者虽然不能识别特定的个人,但是因公开而有可能损害他人的权益的信息,可以免除行政机关的公开义务。

16、知识产权是公民或法人对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积累

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也可称为智力成果权。

17、知识产权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是确认、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的一种法律制度。

18、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客体的非物质性。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

使用;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19、知识产权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法律制度:

1.著作权法律制度;

2.专利权法律制度;

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

4.商标权法律制度;

5.

商号权法律制度;6.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7.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8.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二、简答

1、试分析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1)、著作权:网络条件下作品的形式。

一是直接在网上创作的原创型作品,按照著作权的规定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二是将现实中的作品经过数字化转换,以数字化方式使用只是作品载体形式和使用手段的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作品,著作权人当然对作品的数字化形式也享有专有权。

信息复制和传播的速度之快使得著作权人对复制和传播媒体的控制有难度。作品一旦经过多个渠道广泛流传,要证明原始作者的身份有一定困难。

我国有关部门正加紧对《著作权法》进行修订,使其适应网络环境需要,使网上信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专利权:

Internet的出现增加了判断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公开信息源,同时加速了专利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检索方式。

版权法保护的是软件的作品性,而无法保护软件价值的工具性属性。版权法也无法禁止他人使用作品,这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再者版权保护的期限过长,与软件的生命周期不适应。尽快制定计算机软件专利权保护的法律

商业新方法的形式,是否对商业方法采用专利权保护呢,公司在创造新的商业方法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并不比发明新技术的投入少。如果发明新技术可获专利而创造新商业方法不能做到这一点,则无法显示公平。

反对者则认为:专利本身就是一种垄断,通过合法垄断地位来促进技术发明。

网上技术信息可以作为专利新颖性审查时的参考,作为寻找有形出版物的线索,而不能单独成为审查新颖性的依据。

3)、商标权:

1.商标权的地域性的重新界定。

知识本身管理、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资本管理-模板

知识本身管理、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资本管理 【内容提要】知识管理存在着层次性。完整的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本身管理与知识资源管理两个层次,并且由知识本身管理、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资本管理3者共同构成,其中知识资本管理是由前两者派生出来的。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本身管理/知识资源管理/知识资本管理/知识理论/知识资源/知识资本 当前理论界的“知识经济热”刚刚降温,“知识管理热”又开始急剧升温。知识管理在世纪之交再一次成为国内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国内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学界对于知识管理的介绍与探讨在1999与20XX年一度达到高潮。文献、、与对近年来,尤其是上述两年间在图书情报学界的正式专业刊物上所发表的众多有关知识管理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综述,就知识管理的概念、定义、内容、思想来源、性质、目标、特点、功能以及实施、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和相关的评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梳理了当前人们对于知识管理较为纷繁芜杂、模糊混乱的认识。然而遗憾的是,所有这些研究都淡化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层次性问题。本文将基于以上的有关研究,以知识管理为对象,深入探讨知识管理的层次性问题,以期达到全面认识和把握知识管理的目的。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具有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之分,由以下3部分组成。 1 知识管理的微观层面:知识本身管理 知识本身管理也可以称作是纯知识管理,处在这一层次的知识管理主要是由经济界、管理理论界在进行研究,因此它带有强烈的工商管理色彩,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了情报学,它是指对中知识本身或者说“纯知识”的创造、吸收、获取、加工、存贮、检索、传播、共享、转移、创新与应用的管理。依据所管理的知识范围的大小,该层次知识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地说,该层次知识管理就是指对隐性知识(未编码知识)的管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知识局限在显性知识(编码知识)的范围内,把知识等同于显性知识,而忽略了隐含知识或意会知识这一面。知识管理可以说就是针对这一缺陷应运而生的。知识管理的提出尽管并没有抹杀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有强调以显性知识管理形式存在的我们经常说的“知识处理”的这一面,但是相比较而言,它在当前的兴起是突出了对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视。因为在传统的西方管理理论中,从泰勒到西蒙所指的知识一般就是显性知识,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就指出在将知识运用于工作中后,生

信息资源管理02378最新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资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信息资源:人类社会活动中经开发等积累起来的信息及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管理者为达到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等活动中的利用规律,以此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 练习题 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答: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 2、阐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答: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1."数据库系统采用一定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该数据模型表达了数据及数据之间的相 互联系"。以上描述体现了数据库系统哪一特点?( 数据结构化) 2."中心节点的可靠性要求高,如果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系统扩充比 较困难"。以上描述是哪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星形拓扑) 3.专供高层决策者使用的信息系统是(经理系统) 4.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类型、国别不同,体现了供应链的哪个基本特 征?(复杂性) 5.进行战略数据规划时,首要完成的任务是(建立企业模型) 6."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对关系模式进行规化,优化设计"是以下所列数据库设计步骤 中哪个阶段的主要容?(逻辑设计阶段) 7.以下选项组合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MIS)功能的是(利用模型或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 8."软件专用性差,不一定完全适应企业需求,有时需要二次开发。"属于企业IT项目哪种建设选型的缺点?( 购买软件包) 9.下述容是系统开发的几个阶段,基于瀑布模型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阶段顺序为 ①系统规划②系统设计③系统分析④系统实施⑤系统维护(D.①③②④⑤) 10.下述人员中,(系统分析员)是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 11.收集信息、识别问题"属于决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情报阶段) 12.主码不允许为空,体现了关系模型中的哪种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 13.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以生产和库存控制的集成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哪一 阶段的特征?( MRPll) 14.能帮助使用者掌握事件因果间的关系,清楚地指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和子原因,这种风险识别 方法是(鱼骨法) 15.在企业信息化开发队伍中,负责与用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建立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系统分析员) 16.在数据库设计的各个阶段,"把用户的信息要求统一到一个整体逻辑机构中"属于以 下哪个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 17.在结构化设计中,好的模块设计要满足(低藕合高聚)。 18.在数据库设计中,表达概念模型最常用的工具是(E-R图)。 19.存在"费用高;维护困难;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等缺陷的企业IT项目建 设模式是(委托开发方式 20.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执行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时使用的是以下哪 种信息。(.业务信息) 21.将有限的地理区域的各种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是指(.局域网)。 22."调整、收集有关合作伙伴的生产、运作等方面的信息",属于合作伙伴综合评价过程中 哪个阶段的工作。(评价合作伙伴) 23..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外环境和可获得资源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的均衡发展而进 行的总体性管理与谋略。决定井揭示企业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和计划,是属于(总体战略)的容 24..企业信息化开发队伍中"提出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用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是(系统设计员) 25.采用网页上"选择押、"填空"等格式文件来收集用户对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体现了 电子商务的哪种功能。(意见征询) 26."把用户的信息要求统一到一个整体逻辑结构中",属于数据库设计哪个阶段的工作。(概 念设计阶段) 27.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性、非冗余性)。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绪论(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判断) 是用于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 3、信息的性质(选择,判断,案例分析,会用来分析问题) 1)普遍性2)客观性3)动态性4)可识别性5)可传递性6)可处理性(变换性) 7)可度量性8)可共享性9)依附性10)时效性11)转化性12)可伪性 13)无限性14)层次性15)相对性16)知识性17)转移性 4、知识定义:P287 知识是经过人得思维整理过程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5、知识的基本特征P287(7+3增值性、非遗传性、依附性) 1)隐含性2)实体性3)共享性4)主观性5)价值性 6)复杂性7)变化性8)增值性9)非遗传性10)依附性 6、知识的分类(按载体):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7、资源定义: 窄派定义:自然资源,即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资源。 宽派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8、资源的分类(分类准则很多) 从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划分 (1)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类比人的体质) (2)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类比人的体力) (3)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类比人的智力) 9、信息资源(广义,简答) 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的集合、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的集合。 10、信息资源的特征(3+6个)(简答、选择)P7-11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4)共享性5)时效性6)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7)不同一性8)驾驭型 9)累积性与再生性 1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产生背景 (1)信息经济的崛起(2)信息观念的转变(3)信息技术的发展(4)企业的根本转变 12、信息资源管理(概念P15) 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分、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3、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手段 4)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 1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紊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绪论 小题 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 (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 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 1.1.2信息资源的内涵 狭义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 广义 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 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

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 总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 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任务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

详细版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1)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2)信息技术是现阶段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的有效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扁平化”管理的实质是“信息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从而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距离缩小和最终向合一回复”。 2.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1)所谓人造系统,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做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例如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等。实际上,大多数系统属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而且许多系统有人参加,是人—机系统。 (2)信息系统看起来是一个人造系统,但是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往往不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及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建立和发展信息系统的关键。 第二章 1.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3)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简述应用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二、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是系统分析人员的重要任务。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学科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四、组织的系统性: 一个系统性的组织,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地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的系统的管理和决策能够在各管理环节的支持下准确进行。 五、信息处理与人: 在信息处理中,计算机的长处: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3.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在信息处理中,要充分考虑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这个特点。在系统设计中,努力保持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信息系统。人际和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性化界面;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提高中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33(8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2.试述信息的功能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6.社会信息化指数法的优劣是什么 7.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8.世界各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主要有哪些 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 维纳: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 认识论层次: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极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特征:(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可转换性 2.试述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信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媒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信息是重要的人类资源 3.信息社会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哪些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 4.衡量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定性标准 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指标应包括: (1)以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系统为基础设施; (2)提供通信服务,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向多方面发展; (3)信息通信系统的多样化和使用范围的广泛化。 定量标准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 信息系数:以表示与信息有关消费占每个家庭全部开支的比例。 信息系数主要表明家庭消费信息物品和服务的倾向,而不能准确地显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西方学者比较公认的信息社会的主要数量指标是信息产业和信息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一是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是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5.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及信息设备、信息应用系统等来装备整个社会各个领域,使信息

专家总结: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汇总(上)

专家总结: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汇总(上)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软件质量因素:正确性、健壮性、安全性、可用性、适应性、效率、风险、可理解性、可维修性、可测试性、可移植性、可再用性、互运行性。 项目进度控制的重要方法:规划、控制、协调 进度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1.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 3.合同措施 4.经济措施5管理措施 影响进度因素: 1.人的因素 2.材料和设备的因素 3.方法和工艺的因素 4.资金的因素 5.环境因素 成本管理由4个过程组成: 1.资源计划过程 2.成本估算过程 3.成本预算过程 4.成本控制过程 影响工程成本主要因素: 1.项目属性 2.人员属性 3.项目成果属性 4.计算机属性 5.其他因素 影响工程变更的主要因素: 1.工程的生命周期 2.工程的计划、组织和管理

3.客户需求变化 4.新技术、新工艺的影响 5.其他外部因素和不可遇见的突发事件 何为风险?控制风险的方法:风险是指某种破坏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降低风险到可以接收的程度并实施适当机制控制风险,保持在此程度之内的过程。控制风险的方法: 1.对动作进行优先排序,风险高的优先考虑 2.评价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建议,分析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实施成本/效益分析 4.结合技术、操作和管理类的控制元素,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安全控制 5.责任分配 6.制定一套安全措施实施计划 7.实现选择的安全控制 项目计划内容:工作计划、人员组织计划、设备采购供应计划、其它资源采购计划、变更控制计划、进度计划、成本投资计划、文件控制计划、支持计划 风险分析的方法与途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包括: 1.一个风险管理计划,应强调主要项目风险、潜在的影响、解决方案、降低风险的措施 2.一个风险预防计划或应急计划,包括降低风险所必需的资源、时间及成本概算 3.一个在整个项目周期内自始至终对风险进行测定,跟踪及报告的程序 4.应急费用,并将其列入预算。 项目定义并说明项目管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谓项目,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这个定义包括三层意思:一定的资源约束、一定的目标、一次性任务。项目三角形是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三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质量处于三角形的中心。它会影响三角形的每条边,对三条边的任何一个更改都会影响质量;质量不是三角形的要素;是时间、成本和范围协调的结果。 项目管理的四大核心领域: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 五大项目过程:项目的启动过程,项目计划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监控过程,项目收尾过程 何为项目管理及特点: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

信息管理重点

信息的定义 (1) 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观点 (2)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观点 (3)信息是事物变化或差异的表现于光远的观点 (4)信息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方式和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反映和表述钟义信的观点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在信息管理界,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存在的依附性、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信息产生的主观性、加工性与可开发性 ③信息运动的储存性、传递性与共享性 ④信息利用的价值性、时效性与整体性 信息的分类 (1)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 语法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是什么形式) 语义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内在含义(是什么意思) 语用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效用价值(有什么用处)信息管理关注的主要是语用层次上的信息现象。 (2)按信息载体和存储方式划分 文献型信息:它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磁盘、光盘、胶卷等)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 实物型信息资源: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样品、样机,本身代表一种技术信息。 (3)加工程度: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一次信息(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三次信息(管理决策信息)。 零次信息:是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未经过人脑进行加工和组织的信息资源。即口头传播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通过谈话、咨询、旁听、聚会、讲演、会议、教学、电话交流等。 一次信息:是以零次信息资源为基础,对自然状态和社会表象的信息以及大脑存储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经过文字、图像等各种方式表达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末经过系统化的组织。通常表现:讲演、手稿、日记、录音、录像、广告等,具有原创性、表达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是指在一次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加工整理所得到的信息资源。如专著、论文、报告、剧本等。 三次信息:是对大量的二次信息资源进行浓缩、编排、综合而产生的系统化成果。如:科学评论、书评、各种资料汇编、信息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综述、述评等。具有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 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内涵: 狭义的理解: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精品课程) 可以有很多方式的,没有固定答案,但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实际来选择。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如OA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ERP 系统等;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如局域网、门户网站、VPN网络;三是使用沟通交流平台,如BBS、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方式、企业qq、飞信、rss订阅等;四是将其编纂成内部刊物、出版物;五是其他方式,如利用宣传栏、宣传板宣传,甚至有的更强的在公司厕所也宣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三个层次,四个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背景=信息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物理信息的物质符号。 信息+经验=知识 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普遍性和客观性、广延性和无限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传递性 分类:按性质划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以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因素占主导因素 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本体论、认识论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对象:广义: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内容:实质就是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目标:生产和开发、利用、管理机制 任务宏观: 微观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2.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2. 稀缺性 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1. 共享性 2. 时效性 3. 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 4. 不同一性 5. 驾驭性 6. 累积性与再生性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1.可以根据哪些标准来划分信息资源类型?一,二,三次信息资源之间有何联系? (1)按信息载体划分(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分) 印刷型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声像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 (2)按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联系:一次信息是指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者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的,制作和发布的信息,又称为原始文献或者第一手资料。二次信息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的信息,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编辑,出版或者积累起来的工具性信息资源,又称为二手资料。三次信息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的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信息。 2.文本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文本类信息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 1. 图书 2. 期刊 3. 会议文献 4. 学位论文 5. 专利文献 6. 研究报告 7. 政府出版物 8. 标准文献 9. 产品资料10. 文书档案 3.数据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各类资源的来源。 经济数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4.简述数据挖掘的过程,方法,应用领域。 过程:数据集成→数据简约化→实施挖掘→评价→表示 方法:采用较多的技术有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例如:生成区别性概念描述的方法有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常用的构造分类器方法是决策树,选择树。线性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技术也可用来挖掘分类规则。 应用领域:金融业,保险业,零售业,科学研究,医疗,电信,司法,故障诊断等行业。 5.试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原则,策略,模式和关键技术。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重点(推荐文档)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 1.1信息与社会信息 1、社会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资源、能源和材料。(选择) 2、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选择)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选择) 数据是指未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因此,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4、信息与知识(选择或简答) 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力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时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类型(选择) 信息按内容分为:社会信息与自然信息 以加工方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 按获取方式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 按传播范围区分:白色信息即是公开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信息。 6、信息的特征(简答) 1)主要特征 广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可处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性,有机性和差异性。 7、普赖斯指数=现时性文献/(现时性文献+档案性文献) 现时性文献:出版时间不超过5年的文献;档案性文献:出版时间超过5年的文献 8、信息计量的三大经典定律: 洛特卡定律:著作与文献数量的关系齐夫定律: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科学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 1.2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可再生性区分 不可再生资源:地热、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二次能源等 2、信息资源(名词解释) 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3、信息资源的构成(选择) 信息资源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是元资源,信息是本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表资源。 4、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信息资源由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三大类构成,简称“3S” 图1-8 信息资源三角形。(选择) 见P 25 5、信息资源特性(简答) (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6、信息资源的一般功能(论述题) 个体、团体和社会

信息资源管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信息交流:又称信息传播,是指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利用一定的信息通道,使信息跨越空间和时间实现的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传输和交换行为。也是一个双向、非对称循环的过程。 2人机共生律:用机器广泛的适应范围弥补人的不足,用人的智慧来补偿机器智能的缺陷。3信息资源:广义上,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狭义上,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用用信息的集合。 4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信息资源涵盖了软件、数据和信息、用户、演示程序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环境,人员,资金等要素,而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则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再现出来的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5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组成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妥善保护,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不因自然和人为因素遭到破坏、更改或泄漏,网络信息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 6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社会—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改变。 7准时生产系统JIT(Just In Time)是由日本制造商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生产出由恰当的零部件、产成品,把生产中出现的存储和等待时间及残次品等均祝为一种浪费。8知识产权是公民或法人对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也可称为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存在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知识产权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理解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狭义的知识产权指的是文学产权和工业产权。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期刊、绘画、雕塑、摄影、电影、唱片、电视广播等。 9工业产权是指人们在工业领域通过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主要包括:1.创造成果权:如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2.识别性标记权,如商品权、产地标记权等。 10数据挖掘也是一种常用于知识获取的工具。数据挖掘:也是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11辅人律:在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克服困难,不断地获取更多的自由和解放。 12拟人律: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克服困难,不断地获得更多的自由与解放。 13企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使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实现自动化。 14产业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改造原产业,使其成为生产自动化、机器智能化和办公自动化的信息产业,以及构造以信息带动其他因素流动的产业关系。 15社会信息化:就是通过早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内,系统全面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推动经济运行规则、社会组织形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转折的过程。 二、选择填空 1、通信系统有六部分组成:信源、编码器、信道、噪声源、译码器、信宿 2、与四种信息器官对应,信息技术包括分别用于辅助这四类信息器官的“信息技术四基元”即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对应感觉器官、思维器官、神经器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_赖茂生)笔记

申农:信息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 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语法信息:仅考虑形式因素的信息。语义信息:考虑 其中内在含义因素的信息。语用信息: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 信息资源: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 各类信息活动要素(设备、人员等)的集合。经过加工处理有序 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源:信息的来源。文献信息源,非文献信息源。 1 一次信息源,本体论信息源。2二次信息源,感知信息源,人大脑储藏。3三次信息源,再生信息源。口头、体语、文献、实物。4 四次信息源。集约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或实物信息源的集 约化。 信息势:信息源可以累积信息,在它与吸收之间形成了信息 位差。信息势的存在是信息流和信息交流活动产生的前提。 信息资源特征:一般特征:1、所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特殊性:1、共享性。2、时效性。3、生产和使用中不可分性。4不同一性(独特性)。5、驾驭性。6、累积性和再生性。 信息资源管理(IRM):管理者为达到预订的目标,运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 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 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2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信息按加工深度分:零次信息(未成为文献前的信息存在状态)、一次信息(作者根据本人研究工作和成果撰写、发布的信息)、二次信息(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得到 的信息。)、三次信息(对一次、二次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信息)。一次、二次、三次,可以类同对文献进行划 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1年规定 48页以上的出版物称之为 图书 信息采集原则:1、系统性原则(系统、全面、完整)2 针对 性(依任务和服务对象,有针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集)3及时性原则(及时、迅速地提供给它的使用者)4、可靠性(真实、准确、可靠)5 方便、经济性原则 6计划性原则(当前以及未来)7预见性(着眼现实,又要有超前性) 信息采集策略: 定向采集:在采集计划范围内,对某一科学、某一国别、某一特定信息尽可能全面系统地采集。 定题采集:根据用户指定的范围或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工作。定题服务。 单向采集:对特定用户的要求,只通过一条渠道,向一个信息源进行采集,针对性强。 多向采集:对特殊用户的特殊要求,广泛地多渠道地进行采集。成功率高,容易重复。 主动采集:针对需求或根据采集人员的预测,事先发挥主观能动性,赶在用户提出信息要求之前即着手采集工作。 跟踪采集:针对有关信息源进行动态监视和跟踪,这对深入研究跟踪对象很有益处。 建立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严格管理与激励措施结合 信息采集方式。 文献型:1 购买2交换3接收4征集5申请6复制7网络搜索。 实物型:实地参加活动,参观实物、购买、索取等。 鲜活型:交谈、采访、社会调查等。 数据:实验、观察、检测、考察、统计等等。 新型采集技术:1全自动电话访谈(CATS)2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3电脑柜调研4网络调研系统 信息表示:有信源或通道机制(如编码者)提供的、关于他们如何相信该信息将适合于现有的某种组织化标识集合的一种陈述。 信息表示生成方法:派生法:信息表示直接来自对象信息信息集合自身,利用某些识别和分析技术,从对象信息集合中提取可用于信息组织和检索的语词符号或其他特征标识。 指派法:信息表示来自对象信息的外部,由信息加工处理者在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其潜在用户的知识结构,参考社会的公共知识结构,确定要揭示的信息内容的属性及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