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摘要]吴宇森最新电影作品《太平轮》被誉为中国版《泰坦尼克号》,同样根据史实拍摄的两部电影都共同表现了爱情主题。而电影《太平轮》的史实背景有着另一部作品不具备的战争因素,使得影片所表现的爱情更为复杂,映照出的人性特征也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时代烙印。在《太平轮》当中,战争与船难历史被以宏大的影像视角展开,却将叙事的焦点落在了人性的描摹上,爱情主题最终只是沦为诗意化历史与人性的媒介。

[关键词]吴宇森;《太平轮》;历史;人性

20世纪70年代,吴宇森以香港电影为起点开创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东方暴力美学”,此后转战好莱坞,开始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电影创作路线,在其执导的多部好莱坞电影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东方美学意识。与众多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的发展趋向一样,在经历多年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以后,吴宇森也走向了回归中国内地拍片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汲取多年好莱坞制片经验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反哺,同时也是顺应当前电影市场发展趋向的必然选择。

电影《赤壁》可谓吴宇森重返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标志

性作品,取材于古典文学艺术使该片呈现出浓厚的文学性和古典美学特征,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又赋予该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吴宇森回归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开山之作”史诗题材的选定用意颇深,不仅表明吴宇森对于历史感厚重的题材故事的创作喜好与意识倾向,同时也表现出适应当前商业电影市场环境的电影创作题材的转型。因此,吴宇森导演的最新电影作品《太平轮》(上、下部)则具有内容题材的倾向性与商业电影市场的适应性双重创作考量。电影《太平轮》取材于1949年的“太平轮事件”,在战争的硝烟与时代的变革当中,吴宇森以一种“广角镜”的呈现方式展现了挣扎求生存的众生相,以爱情为糖衣,将战争历史、船难历史的展示以及对人性的探讨诗意化,呈现出风格独具的美学风格。

一、战争与船难的仪式化影像勾勒

对于吴宇森的新片《太平轮》,观众更倾向于将其看作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相似的船难故事背景将两部生长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电影聚拢在一起,甚至被安置在相同的灾难片与爱情片的审美空间之中。但是,虽然同样是灾难片与爱情片的电影类型,吴宇森的《太平轮》与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相较于《泰坦尼克号》而言,《太平轮》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更加斑斓的时代色彩。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影《太平轮》横跨了不同

时期的历史记忆,“太平轮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处于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历史节点,致使该片绝非《泰坦尼克号》一般的小众爱情视野,而是具有战争伤痛、民族仇恨、爱国情结、人性挣扎等更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主题维度。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厚重程度决定了电影《太平轮》的拍摄势必要有一定的格局和情怀,这样才能将“太平轮事件”承载的历史重量完全转化为影像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吴宇森将电影《太平轮》拆分为上、下部,即《太平轮(上)》(The Crossing Part 1)和《太平轮(下):彼岸》(The Crossing Part 2)。《太平轮(上)》主要负责描绘1949年“太平轮事件”之前的战争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与内战的爆发激荡出漂浮不定、残酷冷峻的时代轮廓,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论大人物抑或是小人物,命运都不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之中被激荡和挤压;《太平轮(下):彼岸》主要负责描绘1949年“太平轮事件”船难历史,八年抗日战争与纷繁内战的徐徐落幕让太平轮承载了比战争

时期更为丰富的情感与历史意义,本应承载船上的人们泅渡到幸福与光明彼岸的太平轮,却随着船难的发生将一切粉碎并一同沉入深海,象征幸福与光明未来的太平轮最终成了灾难与毁灭的代名词,而伴随着死亡与毁灭,不同人物的命运及爱情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对于战争历史与船难历史的影像化展示,吴宇森没有选择捷径,并没有尝试从狭窄的个

人叙事视角切入,而是选择了规格庞大的叙事结构以及全面的大时代众生相表现方式。而将审视《太平轮》的眼光放开后,我们也会发现吴宇森选择1949年“太平轮事件”这一历史事实也表现出别样的家国情怀。“太平轮事件”不仅关涉内地人们的生计和命运,同时也牵连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诸多联系,在历史的观察视角当中,太平轮号也呈现出隐喻性质的符号化意义。因此,电影《太平轮》的故事和选题本身就是情怀使然。

“太平轮事件”真实事件历史背景的复杂性致使影像化展现的角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即前文提到的格局问题。然而,吴宇森在影像化这段历史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将战争的痛苦与船难的恐怖放大,而是选择更宏观与人性化的表现视角全面地展现这段战争历史与船难历史。在影像化战争历史与船难历史时,吴宇森利用自己擅长的仪式化电影语言进行表现,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船难场景,都在现实主义表现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切换制造了一个仪式化的审美空间,一方面构建起影像的史诗感,另一方面也将人物形象之于历史和时代进行了诗意化的展示。

因此,以《太平轮》(上、下部)为切入点反观吴宇森的创作动机,恢宏庞大的战争场面与船难场面并非他想主要表现的部分,利用仪式化的影像语言,吴宇森将历史记忆仪

式化和诗意化,使之变成一种叙事氛围与故事底色,让其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突出而个性鲜明,人物对于自己命运的无从掌握与人性的誓死挣扎也更加悲情与无奈。

二、大时代中小人物的人性探索

电影《太平轮》选择的故事背景过于复杂与宏大,相较于以往的同类影片而言,该片将“大时代”这一概念变得更为庞大,“大时代”背景的过于庞大反衬出生活在当时人们的渺小,在这种背景当中,无论身处何种社会阶层与生活境况中的人们,命运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命运同样不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被时代所牵扯、激荡甚至扼杀。抗日战争虽然即将结束,但是八年抗战对于人们生活的毁灭性冲击是无法忽略的。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之中,人们求生的意志从未如此强烈和坚定,生命的脆弱也从未如此直接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人们的命运也从未如此动荡和无从掌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战争的伤痛记忆始终根植于人们的头脑深处,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和平年代与安定时光的可贵以及活着的

美好。战争过后,上流社会的歌舞升平与灯红酒绿回归,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重新为了生计奔波忙碌。但是,抗日战争的余温尚未褪去,内战再次打响,战争的火焰迅速将人们的生活吞噬。吴宇森利用三个层次与结构对“太平轮事件”发生之前的战争历史进行了展现和梳理,在三个层次的推进过程中,战争给予时代的灰暗色彩与伤痛被扩散开来,让整

段历史呈现出无比庞大的轮廓。两次战争给予时代的“大”规格被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与前后彼此观照的影像语言构

建起来。由于这段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导致这一大

时代背景中无论大人物或者小人物的命运都殊途同归,无论是否权贵、是否平民,无论身处何种社会阶层或生活境地,在抗日战争和内战的轮番轰炸之下都变得体无完肤、伤痕累累,有些伤痛存留在肉体上,有些则扎根于精神之中,人们的命运都变得无从掌握。人们企图掌握自身命运的愿望以及强烈的求生意志,使得不同人的人性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人性深层次的一面被战争与现实逐渐打磨出来。因此,电影《太平轮》当中的各色人物逐渐呈现出脸谱化的形象特征。在抗日战争中负伤瘸腿的国军军官雷义方,在抗战中幸存下来的国军通讯兵佟大庆,曾经的日军军医、现如今成了往来海峡两岸买卖药品的严泽坤,一心寻找曾参加抗日战争的恋人的底层女性于真,身份不同的这些人却在经历战争的洗礼后表现出相同的生存愿望,并不奢求过分华而不实的理想和幸福,都表现出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追求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感。他们急迫地想要回归家庭生活,憧憬美好的爱情发生。但是,刚刚萌生新希望的众人,再一次被内战击碎了关于未来的畅想。

因此,《太平轮》中众人的人生再一次被卷入战争,理

想生活再一次变得虚无缥缈,但众人以无比坚定的信念坚持

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战争的打击与时代的双重施压之下,人性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瘸腿的国军军官雷义方与富家千金小姐周蕴芬相恋并结合,怀揣着对于和平年代的憧憬与希望展开了新的生活;而雷义方与周蕴芬的幸福生活却化作一张悬挂在照相馆橱窗中的结婚照,成为底层女性于真与国军通讯兵佟大庆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生活。于真与佟大庆的相遇相识源自对于基本生存生活的物质需求,二人为了能够换取粮票而假装夫妻拍了一张结婚照。在照片当中,于真并没有像周蕴芬那样穿着洁白的婚纱,而佟大庆依然一身军装。雷义方与周蕴芬的爱情对于二人而言,是更高层次的幸福生活理想;而曾经是日军军医的台湾人严泽坤,在抗战胜利后重返台湾,却面对曾经的日本恋人被遣返回日本的失落境地,一心想要开始新生活的严泽坤梦想落空,日本恋人志村雅子只能存在于自己的梦中和记忆里。变革中的时代与动荡的生活激发出每个人人性深层的另一面,为了生活与理想他们用尽全力地挣扎和抗争。看似生活最为幸福圆满的国军军官雷义方却不得不重返战场,战争夺走了他的生命,粉碎了他的生活理想;而国军通讯兵佟大庆因为与底层女性于真的一面之缘而幻想出了自己理想生活的轮廓,并在反复想象描摹中越发真实,直到最终佟大庆开始相信自己的虚构和想象就是真实的,也正是这份虚幻的幸福想象让他在战争中存活下来;底层女性于真为了能够去台湾寻找失散的恋人,

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则沦为妓女卖身筹钱,幻想着有一天赚够了钱能够买到登上太平轮的船票。

吴宇森对于片中的三对情侣――六个身份各异的人物形象,并没有放大他们历经战争的创伤与痛苦,反而更关注人性在动荡时代的变化,他们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对于理想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在挣扎与抗争过程中闪现的人性的光辉才是吴宇森竭力捕捉的动人瞬间。

三、结语

“太平轮事件”这一历史过于复杂和沉重,时代的车辙在这段史实上留下了多条印记,也使得生活在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人们更为值得关注。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太平轮”绝非只是一艘通连海峡两岸的豪华客轮,更是一艘泅渡心灵的希望之船,“太平轮”承载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带领他们逃离战争,脱离苦海。而“太平轮”的最终沉没也隐喻着宿命的悲剧,越是想要逃离,反而充满不确定的动荡时代会将一切顷刻间颠覆。“太平轮”的沉没不仅是真实的历史,同时也是导演吴宇森想象的属于这段故事的应有结局,历史决定了故事的悲剧性,在彻底的悲剧中才能迎来更彻底的全新的未来。所以,电影《太平轮》绝非简单意义上的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相对而言,杰克与露丝的爱情悲剧具有小格局的个人情感体验,而《太平轮》中三对恋人的爱情故事则呈现出更强烈的属于时代的悲剧色彩;船难

的发生让杰克与露丝阴阳两隔,成就了爱情的悲剧和不完美,而“太平轮事件”幸存下来的于真和佟大庆的看似完美的爱情具有解读的多面性,绝非单纯的你侬我侬的纯粹爱情。历史的厚重感让电影《太平轮》承载了太多的精神内涵,爱情主题只是影片实现诗意化表达的糖衣,包裹着宿命版的悲剧与无法释怀的苦涩。

[参考文献]

[1] 吴宇森,贾磊磊,许力勇.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吴宇森导演访谈录[J].当代电影,2010(10).

[2] 刘艳梅.浅析《太平轮(上)》片名与影片的不匹配性[J].电影文学,2015(05).

[3] 戈弓长.《太平轮?彼岸》:无力打捞的历史[N].文学报,2015-08-13(024).

[4] 王?u,李坤晟.徐浩峰:好导演背后有自己的文化体系[N].新华每日电讯,2012-02-24(015).

[作者简介] 王玉红(19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美学。

《美学原理》模拟试卷一

《美学原理》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将下列美学名言及名著的作者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 子) 2、《大希庇阿斯篇》。(柏拉 图) 3、自然的人化。(马克思) 4、大音稀声。(斯宾塞·约翰逊)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6、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 7、《为诗辩护》 (柏拉图) 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 子) 9、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 10、《Aesthetik》(鲍姆加登) 二、解释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比德观所谓比德,即是把自然看作人情感和精神的象征,用某种自然物来比拟人的品德、情操、抱负,把自然物拟人化和美化,开创比德观的是孔子,与之相关的还有兴,即感物起兴,兴与比可以联结在一起,成为比兴,比兴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周秦时代对自然界的一种审美方式。主体并没有进入其中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其指向主要是人的道德和人格的精神,而不是对自然的纯审美态度,人在其中所达到的也主要是一种道德境界,而不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境界。 2、“美是生活”说: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本质的学说,在其著作《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又译《生活与美学》)中得以系统论述。该学说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出发,通过对黑格尔和费肖尔的美学理论的批判来构建理论体系并论证美的本质。他认为“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无论是人的生活,还是自然界的生活,因其展示了“活的东西”的本性即“应当如此”的理想美,最终浓缩为生活美,简言之,生活是美的本质所在。 3、崇高: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 4、审美意识:指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射和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美感就其内涵来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审美意识是广义的美感。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狭义的美感,专指审美感受,即指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因素的复杂心理现象。 三、论述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论述立普斯移情论美学。

西方美学家或教育家提出的美育思想

一、西方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提出的音乐净化灵魂的主张,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美育思想。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派从美是数的比率和谐的美学观念和灵魂不死的宗教理念出发,认 为音乐是一种和谐,人的灵魂也是一种和谐,因此可以“凭借医学实现肉体的净化,凭借音 乐实现灵魂净化”,并要求其门徒在晚上和早晨听取所规定的音乐,以驱除灵魂在白天受到 骚扰和在梦中受到麻痹。为此,可以认为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凭借节奏和旋律确立音乐教 育的人”。“净化”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既是心灵性的,又是道德性的,净化的目的也包含着 建构一种道德的心灵——“美德”。尽管毕达哥拉斯由于把道德还原为数,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讲道德,不能建立起真正的道德理论,但毕竟是“第一个试图讲道德”并与美结合起来。他提 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内蕴美育的雅典教育实践为美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希腊教育有两种类型,斯巴达教育以严格、野蛮而著称于西方教育史,它崇尚武功,重视军事教育,但也重视音乐教育,并以音乐来鼓舞士气,培养士兵的组织纪律性。与斯巴达相反,雅典崇尚文治,这与它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有关,它不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和文化修养,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因此,雅典教育 强调体、智、美、德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多彩的、个性自由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古希腊许多思想家作了初步的理论概括。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制度应包括身体的教育和心灵的教育(艺术教育)两个方面。他讲道,在进行发展智慧的教育之前,先“要用音乐 教育心灵,用体育教育身体”,并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改善人的心灵。他分析了人们 从形体美开始,经历心灵美、行为美、制度美和知识美,最后观照自身达到理念世界的历程。他注意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美的习惯。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包括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并把和谐教育的重点放在审美教育(主要是音乐教育)方面。他提出美育“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挥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德”思想,柏拉图提出“公正(正义)、理性(智慧)、勇敢(意志)和节制”是希腊四美德。他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公正看作是一切德行的总体,亚里士多德还说,“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 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加以研究的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席勒。1793至1794年间,席勒为了报答丹麦王子奥古斯丁堡的克里斯谦公爵 对他的生活资助,先后写出了27封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的书简,后结集为《美育书简》,成为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①书中首先明确使用了“美育”概念,并对美育的含义、内容、 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意” 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 识(知)和道德(桥梁)。②《美育书简》探讨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由资本主义制度 造成的人性分裂走向人性完整和自由的问题,如何由人性的完整去改革国家,取得政治自由的问题。席勒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不是靠社会政治经济革命,而是靠审美教育,去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他提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诗意人生

诗意人生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事,不是不懂,只是无奈。一辈子,只图内心痛快,精神愉悦。那些想不通而头痛,想通了又心痛的人和事,不如淡然视之。我们真实地活着,但并不是每个人每件事都需较真到底。睁眼闭目,人生一世。花非花,雾非雾,淡看尘事即优雅。人无完人,但要真诚真实;事无巨细,皆须尽心尽力;情无绝美,只求无怨无悔。这世界原本干净美丽,这人性原本善良质朴,这生活原本清澈单纯。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一颗一尘不染的凡心。 人生,多一份豁达,多一份洒脱;多一份付出,多一份回报;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希望。每个人都会意气用事,又有谁不曾年少无知,陈年旧事总归会忘记,凤凰涅槃只为浴火重生。不同的凡人,别样的烟火;异地的风景,别样的美丽。就像微信朋友圈一样,一方天地八方客,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圈子,空间虽小,真情却在这里展现,人品亦在这里检验,分享喜怒哀乐,品味酸甜苦咸。 喧嚣的尘世纷纷扰扰,繁忙的生活夜以继日。苟活尘世,唯愿作茧自缚防备别人;忙繁忙碌,不觉风尘仆仆两鬓染霜。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忘不了,曾经的精彩,流金的岁月;忘不了,无辜的眼泪,生活的狼狈。静静的坐于时间的肩头,看一串串离去的背影,匆匆的将落照霞光追随,古城上方的时钟滴答,渐渐的将光阴敲碎,等待着人们去细细品味。

生活如歌,有哀有乐,哼流年的神韵,或喜或愁,但且苟活;日子如茶,有淡有浓,品人生的滋味,或苦或甜,终须饮下。观水的静默,望山的伟岸,叹岁月流转。 让自己看清,使心灵懂得。独立,包容,铭记,忘却。一路成长,一路迷茫,但又会始终咬牙坚持。只因平淡的岁月,会激励自己的意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盛世繁华,而最终,这一切又将归于繁华落尽的平淡。 华灯初上,十四岁的少年在肆意挥洒着诗意人生,美妙年华。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西方美学总汇

西方美学总汇 原始时期: 人类审美的发展是沿着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塑造器物形态的过程进行的。 在设计的产生初期,功能——这一重要的设计理论范畴,此时悄然成为设计的主角,从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中可以粗略地看出设计美学的发展取向是围绕着的“功能”这一中心进行的。 古希腊时期: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古罗马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代替希腊城邦,成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美学思想基本上从古希腊继承下来,以希腊为典范,被称为古典主义。罗马时期的美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贺拉斯、郎加纳斯和普罗提诺等。 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认为崇高的风格来自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又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把文艺创作从重视形式技巧,转移到重视精神修养。”。《论崇高》仍然没有超出古典主义范围。 普罗提诺他和柏拉图一样,都把美看成是超现实的精神性的东西。但他不同于柏拉图,他承认物质世界呈现于感官的美,虽然感官的美的源泉仍然是理念。普罗提诺不同意把美看成是比例和对称的希腊传说观点。他认为,有些对称的东西固然是美的,但有些单一东西,如阳光,也是美的。而且同样一张对称的脸,有时美,有时丑,美的原因不在于对称,而在于能够赋予事物形式的心灵,在于来自神那里的理性。普罗提诺把美学导向了神学唯心主义,从而为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开启了先声。 中世纪美学思想: 欧洲中世纪起于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止于15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有以下特点: ①以上帝的名义来讲美。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上帝的美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美,是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形象反映到他的作品中的结果。 ②反对艺术,实际上却又承认了艺术的存在。镜子中的人像唯其是不真实的,所以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映象;感情也不能一概否定,为了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说服力,需要激发感情,象夸张、隐喻之类的东西,是可以允许的 ③重视形式。形式来自上帝。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匀称加上色彩的悦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也说,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鲜明的颜色是公认的美。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美学原理期末重点叶朗版本.

美学原理期末重点叶朗版本 简答题: 1、试对美感的特征作出综合描述。“无功利性” “无功利性”的根源来自审美意象的“超越性”。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不再是单个的“自我”,而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真我”,审美对象也不再是物理的、逻辑的外物,而是超越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本然之物,在这种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意象世界中,不会产生直接的实用功利,但是却可以使主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直觉性” 即审美直觉。直觉存在于瞬间感兴之间,不假思索,不掺杂推敲考量,是超逻辑、超理性的“现成”。审美直觉是“一触即觉”,超越了知识伦理,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虽然“直觉性”必须在超理性的感悟下勃发,却离不开审美主体心中久已积淀下的对历史人文,宇宙人生的感悟和意会。所以审美直觉中含有理性的成分,美感中也渗透着“思”。 “创造性” 来源于美感产生于审美活动之中。美和美感同一于审美活动,美感创造的世界就是意象的世界,就是充满意蕴,生机勃发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审美主体的情感付之于物,情景交融,并发挥想象而孕育出的。被照亮的意象世界因审美主体的不同而具有唯一性和独创性。 “超越性” 是对个体有限生命的超越,是与一切外物相隔离的“自我”的超越,是对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超越,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是对人生有限意义的超越。这种超越为审美主体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当美感的这种超越性将审美主体带入宇宙人生的妙悟之中,便具有了一种庄严肃穆,敬畏玄邈的神圣感。

“愉悦性” 同样根源于美感的"超越性”。美感所带来的愉悦性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超越了主客二分,超越了自我,审美主体不再受世俗的羁绊,从而将整个身心遨游于自然,感悟古淡幽溁的天人合一。在与宇宙的共鸣、妙合之中,审美主体于心灵之上产生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便是美感的愉悦性带给主体的“非常微妙的复合的情感体验”。 2、略述美的领域及其表现。 美依据存在领域来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自然美的本体是审美意象。 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生活领域的意象世界,它也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 艺术美: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3、略述叶朗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用审美心胸来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享受“现在”。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发挥,显得五彩缤纷,充满意义和价值。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有一种拥抱一切的胸怀和对每个人以至万事万物的爱。 4、艺术形态在不同时代经过哪些发展阶段。 艺术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代中的“艺”(“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实际上指的是“技艺”,是从实用角度讲的人们必须具备的一些生存技能。在西方,Arts最初也指技艺,如在古希腊时期的木匠、铁匠、外科手术等技艺,都是人生存的一些基本技能。

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易中天)笔记

继看完周宪的《美学是什么》以后,寒假在家细读了《破门而入----易中天谈美学》一书。此前原不知把三国故事讲得活色生香的易中天对美学居然也颇有研究,在导师列出的书单上,赫然看见易中天的名字,多少有些亲切。此公向来争议不断,于我内心,是颇为赞同他的讲述方法的。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将散发着霉味的历史事件一件件铺陈开来,用一种饶有兴味又悬念迭起的讲述方法在你面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历史事件。至于讲述方法,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本书里,易中天一如既往地用他生动诙谐的语言,将艰深晦涩的美学稀释成了人人可吃的“大锅饭”,调侃嬉笑之余,不觉拉近了受者与美学的距离。用低姿态和大众语言,将严肃的学术底盘放低,让更多的人能够登上美学之舟,领略美学,我认为这是易中天的一大贡献。 第一讲开宗明义,指明美学作为一门元艺术学,并不提供通用门票,而它虽“通而不用”,却又是无用之用,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他引言道:哲学的本义在于“爱智慧”,对于哲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颗爱心,一腔对世界,对人生,对真理,对智慧的爱。他进而说道:“那些既没有智慧也不爱智慧的人,是不够资格讲哲学的。”对此我颇为赞同,常常看见一些学者动辄长篇大论却又不知言何,看了半天教人云里雾里,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具备哲学所需要的智慧,又是否真的爱智慧。《西方哲学十五讲》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志伟曾说过:“把哲学弄得人人谈虎色变,是哲学研究者的责任。当然,哲学本身有其学科的复杂性。”我想,这样的复杂性应该就是易文接下来所阐述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并不存在标准答案的美学由一系列的提问和解答来构成,这等于说美学就是美学史,是思想的思想,它所要研究的,是“问题的问题”,“标准的标准”。易中天进而提出“顺藤摸瓜”和“反攻倒算”两种不同路径的美学研究方法,并运用了“呆气和灵气”这一颇为精到的描述,认为美学研究须讲究“得法”,须“下苯工夫而不做死学问”。对于美学研究的初学者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恰到好处的点拨。 第二讲以美的研究为题,分别介绍了三位在美学观点上具有共同基调(即:美是客观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并指出:由苏格拉底起古希腊美学渐渐发生微妙转变,即:把美由事物的属性变成了人与事物的关系,开始对“人”产生关注,预示了客观美学向主观美学转变的趋势。至18世纪英国经验派博克提出“美就是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及其同时期美学家休莫提出“美只存在于欣赏者心里”,那些心灵最为美好的人的一致判决,“就是审美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时,主观美学逐渐站稳脚跟。而苏格拉底的“超越一切相对合适之上的绝对合适”和亚里士多德的“最高绝对形式”则暗含了走向神学目的论的趋势,最终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论及客观美学的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实验美学时,书中出现了一句颇具易氏风格的精彩调侃:“我丝毫都不怀疑这些美学家(指实验美学家)是认真的,但我以为他们是在认真地扯淡”。 第三讲以美学史上具有“哥白尼革命”意义的康德为主题,此人把美学研究从“美是什么”转变成“审美是什么”,使近代美学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和光明坦途。易中天由此不无风趣地说道:鲍姆加登这个“美学之父”认真说来只好算个“教父”,康德才是近代美学的真正父亲。进而点明其重要著作《判断力批判》的四个契机:即:1,无利害而生愉快;2,非概念而有普遍性;3,无目的性合目的性;4,共通感。最后总结康德带来的启迪在于:审美判断是对主体的判断而非客体;因此,它表面审物,实际审人;美须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美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和实存无关;审美判断不是认识,不是发现,而是期待。 康德以后,西方美学逐渐由客观论转向主观论,由模仿论转向表现论,由美的哲学转向审美心理学。第四讲便分别介绍了审美心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大学说: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冯特的格式塔说和福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说。

人生自有诗意——《中国诗词大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课 人生自有诗意 ——收看《中国诗词大会》有感、有行、有得【教学目标】 1.促使学生重新解读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并产生终身热爱诗词的兴趣。 2.通过阅读老师给予的多角度评论材料,训练出面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3.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背景、嘉宾情况、出题范围和策略、点评嘉宾等多方面的深入了解,训练思辨能力。 4.依据学生的能力、状态、兴趣、环境等指导他们确定综合性实践主题,并做好分组、制定活动方案。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 6.指导撰写研究小论文。 【教学准备】 课件、四份阅读材料、范例表格、空白表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多维度看“诗词大会”,打开思路导课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狗年新春,央视强档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引发如潮关注,似一股清流注入人们的心田。外卖小哥雷海为淡定坐上冠军宝座,瞬间成为最抢眼的“网红”,点评嘉宾康震老师书画娴熟,技惊四座圈粉无数。一档节目缘何火遍全中国?引发超高关注?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围绕《中国诗词大会》展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知同学们对这档节目有何看法? 预设要点一

开场诗词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 (课件出示一段视频)同时下发第三季十场开场白文集。 我和你有相同的感受,其他同学是否也感觉董卿每一场的开场白都特别吸引你?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份阅读材料。 收藏!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开场白完整版,教科书般的作文素材!《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节目里,藏着孩子写作文的秘籍。节目的每一段开场白,都堪称最佳写作范本! 是不是很想重温一下?请看视频。这就是第三季第五场的开场白。你发现了什么?(关键词:李白)读中国诗词,绝对不能绕开诗仙李白。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语小儿,吟诵一首李白的诗那是信手拈来。 那现在看看老师给的第一份材料《第三季开场诗词》,任选一段开场白,读一读,说一说。 时间有限,材料留给你们,后面有大块的时间给你们充分阅读和吟诵品味。我们接着聊:《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这么火? 预设要点二 点评嘉宾有魅力 是啊,这几位点评嘉宾可都教授级别重量级人物。先说说三季诗词大会共开过哪些嘉宾?看谁说得全?(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这些嘉宾魅力不可挡啊,我有个学生是郦波老师的粉丝,他从《中国成语大会》里认识的郦老师,然后就立志要像郦波老师一样当文学院的教授。我喜欢康震老师,所以我带来了他的资料。请看第三份阅读材料。说说看你了解到什么?你们呢?最喜欢哪个老师?你想了解这位老师的什么呢?后续的综合性学习里慢慢走近他,了解他。 预设要点三 熟悉的陌生题 看《中国诗词大会》最开心的莫过于和选手一起答题,甚至于他答不出来的题你答出来了。很多我们觉得简单的题目,百人团却失分严重,大失水准。比如你们来分析分析原因,说不定明年你就出现在百人团里也未可知啊。 咱们就着这个话题接着聊:如果身边有人定下这个目标“参加下一季诗词大

西方美学理论整理

西方美学理论整理 1、柏拉图 柏拉图眼中的美,是矛盾统一的、和谐对立的、具体而又特殊。柏拉图最终将美概括为“永恒的善的意志的普遍性理念存在”。这是因为一件东西包含许多矛盾是他不可理解的。 从理念论也可以透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具体如下: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其美学思想的立足点。柏拉图以理念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包含完整的美学价值论框架。他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哲学探索和冥思的目的。柏拉图在谈论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真与善的同时,总是要和美感和美联系一起来谈论,真、善、美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体统一的。柏拉图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它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和深远的美学意义。关于美的议论,主要可大致归为两个类,一是美的本质问题,二是真善美的统一。 柏拉图肯定美是真实的存在,他认为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和谐与真实存在的神,真实存在的善的理念、美的理念是一致的,又由于美善的统一,所以和谐既是善的目的,又是美的本质。 由于柏拉图有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的基础,因而他认为真、善、美的内容是统一的,真实的东西,就美与善的东西。美的东西也就是善的东西,美与善没有根本的区别。柏拉图认为这种美本身的关照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柏拉图把爱、美、善等,最终都还原到人的生活本身中,与不朽相关,也可以说,不朽是人的最终目的。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美的概念不仅仅与审美和艺术相关,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是一种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在柏拉图的宇宙观中,他认为善的理念又是理念世界中至高无上者,因而美的理念就必须从属于善的理念,为善的理念所支配。柏拉图在审美分析中,始终都认为灵魂的美要高于一切形式的美。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点。首先是对他的理念论的批判。亚氏认为,“一般”是不能脱离“个别”而独立存在,脱离个别并且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的一般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是根本不存在的。亚氏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美的事物体积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的安排,各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构成了美的要素。亚氏注重美的感性形式因素。 3、普洛丁 普洛丁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者,普氏美学是对柏拉图美学之改造,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美的理念从哪里来?普洛丁的回答是,只能从神那里来。普氏仿照柏氏把美分为不同的级别,他主要论述了对物体的美、心灵的美和最高的美即理念美或理性美的审美认识。普氏不但把美分为不同的级别,认为要达到这种最高的美,就得净化心灵,通过心灵视觉去观照它。而且他也把对“美本身”即美的理念或理性的观照,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普洛丁还提出了影响很大的审美理论,审美是一种观照。他说:观照不是观看,而是另一种视觉类型,即迷狂。看到高级的美会使人在迷狂中惊喜交集,充满狂热和狂喜,他把这种迷狂的境界看作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他说:“谁能达到这种观照谁就享幸福,谁达不到这种观照谁就是真正不幸的人。”普罗提诺还提出的方法是闭目内视,“闭上双眼,转向另一种观看的方法,并激活它,这种方法人人都有,但是很少有人使用。”审美要靠“内在的眼睛”、“灵魂的视觉”。单凭感官无法作出审美判断,因为美的对象是包含理性内容的。他说,美是第一眼就可以感觉到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为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_、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是文学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也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 在这篇文章里,赫伯恩试图突破分析哲学的藩篱,辨析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艺术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自然欣赏)之间的差异。他主要讨论了两点。第一点可以概括为“内外”之别:对于艺术欣赏,欣赏者只能在艺术对象“之外”欣赏它;但是,对于自然欣赏,观赏者可以走进自然审美环境自身“之内”一“自然审美对象从所有方向包围他”,也就是说,欣赏自然时,“我们内在于自然之中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面,就像面对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样”。从欣赏模式的角度而言,“内外”之别就是“分离”(detachment)与“融入”(involvement)之别:前者主要是艺术欣赏的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自然欣赏的模式一观赏者与对象的相互融入或融合。在赫伯恩看来,“融入”这种欣赏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融入自然,观赏者“用一种异乎寻常而生机勃勃的方式体验他自己”。艺术欣赏与自然欣

(完整版)《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联系:第一,美以善作为前提;第二,美是蕴涵着善的。 区别:第一,抽象与具象的区别。第二,注重形式和不重形式的区别 第三,与功利联系的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第四,美与善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伦理学,认识和观赏);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林语堂谈诗意的人生

谈诗样的人生 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念看起来,人生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韵律和拍子,也有生长和腐蚀的内在循环。它开始是天真朴实的,童年时期,嗣后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企业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着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较剧烈火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获得进步,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获得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才稍微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抑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温和的态度,以后到了老年的时期,内分泌腺减少了它们的活动,假如我们对于老年能有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照这种观念调和我们的生活形式,那么这个时期,在我们看来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花闪灭,一个人便永远长眠不醒了。我们应当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像欣赏大交响曲,那样地欣赏人生的主旨,欣赏它急缓的旋律,以及最后的决定。这些循环的动作,在正常的人体上是大概相同的,不过那音乐必须由个人自己去演奏。在某些人的灵魂中,那个不调和的音键变得日益洪大,结果竟把正式的曲调掩没了,如果那不调和的音键声音太响使音乐不能继续演奏下去,于是那个人便开枪自找,或跳河自尽了。这是因为他缺乏良好的自我教育,弄得原来的导旋律,遭了掩蔽。反之,正常的人生是会保持着,一种严肃的动作和行列,朝着正常的目标前进。在我们许多人之中,有时震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此听来甚觉刺耳;我们也许应该有一些以恒河般伟大的音律,和雄壮的音波,慢慢地永远地向着大海流去。

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我想没有一个会觉得这是不美满的;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说办法再好没有。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之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循着季节去生活,那么除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生活过去的。莎士比亚会在他的人生七阶段的那节文章里,把这个观念极明显地表达出来,许多中国作家也曾说过与此相类的话。 莎士比亚没有变成富于宗教观念的人,也不曾对宗教表示很大的关怀,这是很可怪的。我想这便是他所以伟大的地方;他把人生当做人生看,他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和组织,正如他不打扰他的戏剧中的人物一样。莎士比亚和大自然本身相似,这是我们对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赞颂。他只是活在世界上,观察人生而终于离开了。

西方美学史概要概要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笔记 序论 1、序论重点两个,一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及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它变成一门社会学科的经,二是美学史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编写马克思唯物主义。 2、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把美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他认为美学跟逻辑是对立的,逻辑研究的是抽象的思维,美学研究具体的感性或形象思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发展的奠基石。 3、1)历史发展来看,西方美学思想一直侧重文艺理论,根据文艺创作实践做出结论,又转过来指导创作实践。从方法论上看,文艺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美学必须结合文艺作品来研究,所以美学历来和文艺批评联系在一起成为文艺批评的附庸。 2)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论,所以历来是哲学的一个附属部门。 3)近代自然科学蒸蒸日上,他也闯入文艺领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不仅是是文艺创作者而且还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自然科学对文艺不仅在创作工具和技巧方面有所贡献,而且自然科学对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有益影响,美学不再依附于哲学与逻辑学。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此后美学又受到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的影响。 4)西方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西方“主义”盛行,大多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改换,不值一提。随着工人运动的上升,文艺和文艺理论成为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反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 4、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萌芽 一、希腊文化概况 1、希腊美学思想起源公元前6世纪,盛于前5-4世纪。也就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代。 2、希腊文化起源于地中海的爱琴海一带岛屿和亚平宁半岛,起初是奴隶制度。 3、希腊早期的生产主要是农业。奴隶制度以及土地集中形成土地贵族阶级。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美学起源的时代,由于战争以及工商业贸易的发展,新产生了进步的民主阶级。土地贵族阶级与新生的民主阶级对立。流传下来的希腊文化大多是土地贵族阶级的文化。 4、希腊神话,起源:原始公社与氏族社会--口头流传--前六世纪形成荷马史诗;也有一部分保存在戏剧之中,特别是悲剧。祭神节和文娱节的演戏是希腊人受教育的机会。三大悲剧家 5、公元前五世纪,音乐、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也很繁荣。雕塑艺术发展到顶峰。 6、希腊美学理论有着丰富的文艺理论做基础的。 7、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希腊文艺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达到了黄金时代,即伯里克利斯时代。这个时代,希腊文化从传统思想统治转化为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出现了一批哲学家。文艺时代转变为哲学时代的三个原因: 1)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带动了哲学的研究;2)新生民主阶级向地主贵族阶级争夺政权的民主运动,促成了批评辩论的风气。民主阶级里的诡辩派促使希腊思想由研究自然科学向研究社会问题上转变;3)希腊的贸易以及战争与各民族的交流,外来思想的影响激发哲学的思考。 8、哲学家注意社会问题,必定就会注意文艺问题,文艺发展的本身也要求理论性的概括,就势必注意到美学问题。 9、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极盛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