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轮》对历史与人性的诗意美学勾勒
[摘要]吴宇森最新电影作品《太平轮》被誉为中国版《泰坦尼克号》,同样根据史实拍摄的两部电影都共同表现了爱情主题。而电影《太平轮》的史实背景有着另一部作品不具备的战争因素,使得影片所表现的爱情更为复杂,映照出的人性特征也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时代烙印。在《太平轮》当中,战争与船难历史被以宏大的影像视角展开,却将叙事的焦点落在了人性的描摹上,爱情主题最终只是沦为诗意化历史与人性的媒介。
[关键词]吴宇森;《太平轮》;历史;人性
20世纪70年代,吴宇森以香港电影为起点开创了独具个人特色的“东方暴力美学”,此后转战好莱坞,开始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电影创作路线,在其执导的多部好莱坞电影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东方美学意识。与众多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的发展趋向一样,在经历多年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以后,吴宇森也走向了回归中国内地拍片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汲取多年好莱坞制片经验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反哺,同时也是顺应当前电影市场发展趋向的必然选择。
电影《赤壁》可谓吴宇森重返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标志
性作品,取材于古典文学艺术使该片呈现出浓厚的文学性和古典美学特征,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又赋予该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吴宇森回归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开山之作”史诗题材的选定用意颇深,不仅表明吴宇森对于历史感厚重的题材故事的创作喜好与意识倾向,同时也表现出适应当前商业电影市场环境的电影创作题材的转型。因此,吴宇森导演的最新电影作品《太平轮》(上、下部)则具有内容题材的倾向性与商业电影市场的适应性双重创作考量。电影《太平轮》取材于1949年的“太平轮事件”,在战争的硝烟与时代的变革当中,吴宇森以一种“广角镜”的呈现方式展现了挣扎求生存的众生相,以爱情为糖衣,将战争历史、船难历史的展示以及对人性的探讨诗意化,呈现出风格独具的美学风格。
一、战争与船难的仪式化影像勾勒
对于吴宇森的新片《太平轮》,观众更倾向于将其看作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相似的船难故事背景将两部生长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电影聚拢在一起,甚至被安置在相同的灾难片与爱情片的审美空间之中。但是,虽然同样是灾难片与爱情片的电影类型,吴宇森的《太平轮》与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相较于《泰坦尼克号》而言,《太平轮》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更加斑斓的时代色彩。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影《太平轮》横跨了不同
时期的历史记忆,“太平轮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处于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历史节点,致使该片绝非《泰坦尼克号》一般的小众爱情视野,而是具有战争伤痛、民族仇恨、爱国情结、人性挣扎等更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主题维度。
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与厚重程度决定了电影《太平轮》的拍摄势必要有一定的格局和情怀,这样才能将“太平轮事件”承载的历史重量完全转化为影像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吴宇森将电影《太平轮》拆分为上、下部,即《太平轮(上)》(The Crossing Part 1)和《太平轮(下):彼岸》(The Crossing Part 2)。《太平轮(上)》主要负责描绘1949年“太平轮事件”之前的战争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与内战的爆发激荡出漂浮不定、残酷冷峻的时代轮廓,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论大人物抑或是小人物,命运都不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之中被激荡和挤压;《太平轮(下):彼岸》主要负责描绘1949年“太平轮事件”船难历史,八年抗日战争与纷繁内战的徐徐落幕让太平轮承载了比战争
时期更为丰富的情感与历史意义,本应承载船上的人们泅渡到幸福与光明彼岸的太平轮,却随着船难的发生将一切粉碎并一同沉入深海,象征幸福与光明未来的太平轮最终成了灾难与毁灭的代名词,而伴随着死亡与毁灭,不同人物的命运及爱情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对于战争历史与船难历史的影像化展示,吴宇森没有选择捷径,并没有尝试从狭窄的个
人叙事视角切入,而是选择了规格庞大的叙事结构以及全面的大时代众生相表现方式。而将审视《太平轮》的眼光放开后,我们也会发现吴宇森选择1949年“太平轮事件”这一历史事实也表现出别样的家国情怀。“太平轮事件”不仅关涉内地人们的生计和命运,同时也牵连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诸多联系,在历史的观察视角当中,太平轮号也呈现出隐喻性质的符号化意义。因此,电影《太平轮》的故事和选题本身就是情怀使然。
“太平轮事件”真实事件历史背景的复杂性致使影像化展现的角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即前文提到的格局问题。然而,吴宇森在影像化这段历史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将战争的痛苦与船难的恐怖放大,而是选择更宏观与人性化的表现视角全面地展现这段战争历史与船难历史。在影像化战争历史与船难历史时,吴宇森利用自己擅长的仪式化电影语言进行表现,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船难场景,都在现实主义表现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切换制造了一个仪式化的审美空间,一方面构建起影像的史诗感,另一方面也将人物形象之于历史和时代进行了诗意化的展示。
因此,以《太平轮》(上、下部)为切入点反观吴宇森的创作动机,恢宏庞大的战争场面与船难场面并非他想主要表现的部分,利用仪式化的影像语言,吴宇森将历史记忆仪
式化和诗意化,使之变成一种叙事氛围与故事底色,让其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突出而个性鲜明,人物对于自己命运的无从掌握与人性的誓死挣扎也更加悲情与无奈。
二、大时代中小人物的人性探索
电影《太平轮》选择的故事背景过于复杂与宏大,相较于以往的同类影片而言,该片将“大时代”这一概念变得更为庞大,“大时代”背景的过于庞大反衬出生活在当时人们的渺小,在这种背景当中,无论身处何种社会阶层与生活境况中的人们,命运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命运同样不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被时代所牵扯、激荡甚至扼杀。抗日战争虽然即将结束,但是八年抗战对于人们生活的毁灭性冲击是无法忽略的。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之中,人们求生的意志从未如此强烈和坚定,生命的脆弱也从未如此直接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人们的命运也从未如此动荡和无从掌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战争的伤痛记忆始终根植于人们的头脑深处,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和平年代与安定时光的可贵以及活着的
美好。战争过后,上流社会的歌舞升平与灯红酒绿回归,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重新为了生计奔波忙碌。但是,抗日战争的余温尚未褪去,内战再次打响,战争的火焰迅速将人们的生活吞噬。吴宇森利用三个层次与结构对“太平轮事件”发生之前的战争历史进行了展现和梳理,在三个层次的推进过程中,战争给予时代的灰暗色彩与伤痛被扩散开来,让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