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天狗形象

浅析中日天狗形象

作者:黄泽敏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2019年第18期

摘要:根据中国古代相关文献的记载,天狗不仅是代表不祥之兆的星象,还从一个可以御凶的神兽演变成一个食人肝血,乃至引发社会动荡不安的妖怪。然而天狗传入日本之后,无论是其具体的形象还是它背后所代表的深意都发生了变化。以中日两国文本文献和相关的绘本描画对天狗的记载为基础,分析两国古代天狗形象的异同,对比现代中日两国对于天狗的沿用程度,反思国家对于文化的创新及把握。

关键词:天狗;中日;《山海经》;形象;创新

中图分类号:G04;I106-03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8-021-02

天狗二字,早在中國一些历史文献上已有记载,《山海经》里面将天狗描绘成是行状如狸且白首的妖怪,而在汉代的《史记》中,天狗是代表厄运不详的星象,天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相对活跃,但是,天狗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国这片黄土地,在中国的东邻国家日本,也存在着天狗,不同于中国以文献记录为主,日本对于天狗的记载,还体现在绘画和文学记录等方面。

1 古代中国的天狗形象演变

中国古代的天狗形象,从现存文献记录上分析,大体归为两类,一类是星象天狗,一类是妖怪天狗。

关于星象天狗,最初始的记录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头写道:“太白五芒出,早为月蚀,晚为天矢及彗。其精散为天杵、天椨、伏灵、大败、司奸、天狗、贼星、天残、卒起星,是古历星。”[1]

发展到《汉书》则单独对天狗这一星象进行了描述,“天狗,状如大流星,孟康曰:‘星有尾,旁有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坠及,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锐,见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2]这里的天狗被指作流星,且是带来不详之兆的流星,一旦出现,会为将士带来战败的结果。

天狗招致厄运的说法进入晋代后愈加丰富,并且这里的厄运,很大一部分是强调战争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以及战败的惨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