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民歌“哦得得”的产生与传承发展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族民歌“哦得得”的产生与传承发展现状

摘要:怒族民歌“哦得得”是怒族歌舞乐的代表之一,“哦得得”本身是一个语气助词,并无实意,但改编后的哦得得以怒族传统乐器“达比亚”伴奏,采用男女生对

唱并伴以舞蹈的形式,歌曲节奏欢快、朗朗上口,表达了怒族男女青年对爱情和

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通过对怒族民歌哦得得产生和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发现其自身的旋律语言谜题、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以及时代的变更,都使

得怒族传统歌舞乐在当代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怒族民歌哦得得传承发展

作者:刘虹,汉族,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2014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怒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

多彩的艺术文化,其传统的民间歌舞乐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现在传唱较广的怒族民歌“哦得得”是由怒族民族歌唱家范进良和纱丽共同演唱,根据传统怒族民歌改编而来,是怒江

人民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之一。改编后的哦得得以怒族传统乐器“达比亚”伴奏,采用男女生

对唱并伴以舞蹈的形式,歌曲节奏欢快、朗朗上口,表达了怒族男女青年对爱情和美好生活

的向往。

一、怒族民歌“哦得得”的产生

怒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沿革、生产生活技艺、社会礼仪、风俗习惯等民族历

史和传统仅能靠老一辈代代口传心授进行传播和发展,民间歌谣和歌舞乐的传唱和传承便是

民族历史和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而在怒语中“哦得得”仅是一个语气助词,并没有什么实际

的意义,类似于白族的“噢咿呀嘿”,傈僳族摆什中的“呀啦耶”,是一种从心里面发出的一种

感情。“哎呀,说不出来啦”,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心情。没有更多意义的衬词“哦得得”之所以

会成为怒族民歌的代表是因为,在怒族民歌中都有这种衬词,但根据场合唱词的不同有不同

的曲调,所以有时以哦得得来代称怒族民歌。

哦得得最常出现在两种场合,一种是情歌哦得得,往往与达比亚舞结合在一起;另一种

出现在丧葬舞曲中,在丧调中也出现了“哦得得”这个衬词。丧调中的哦得得不像情歌中的哦

得得那样欢快,在哭调中往往表达一种哀伤和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对于情歌哦得得的由来,在怒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两个年轻人,一个叫乍付玛,一个叫乍付赛,一个住在江东,一个住在江西,(江指的是怒江)两人相爱了,但因为

怒江的阻隔,只得通过对唱情歌互诉爱慕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哦得得。后来这俩个年

轻人的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就化身成一只小白鸽帮助两人传情达意,一天晚上怒江边的一

颗大树突然倒了,刚好横在怒江上,连通了两岸,于是两个年轻人得以过江相会,最终组成

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原本是两个恋人借以互诉相思之苦的曲调,因人们被他俩的爱情故事所打动,被后人编

成了情歌予以传颂,这首情歌哦得得就这样在民间传唱开来,但其传播范围仅局限在少数怒

族聚居区,并不为外人知晓。直到1978年在原怒江州州府碧江县城举办的民族文艺汇演中,怒族民间艺人波益斯第一次把这首歌搬上了舞台,这首情歌哦得得才逐渐被外人所知,哦得

得也逐渐在怒江两岸被人们所熟知。

在传唱的过程中,怒语歌词外人很难听懂,但哦得得这个衬词却很上口,也很容易唱,

所以哦得得逐渐成为怒族民歌的代称。

二、相伴相生的哦得得与达比亚

怒族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历史记忆与生产生活习俗往往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

代代传承和延续,而怒族民歌和达比亚舞就是传承和传播这种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据上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收集的材料中,历史上怒族“怒苏”(碧江怒族自称)舞蹈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达比亚”(怒苏语,即琵琶,仅四根弦)舞蹈,一类是“达谷光”(即踢踏舞),简称“嘎”。

达比亚属弹拨乐器,多为曲,绝大部分没有词,是一种乐舞,多作为舞蹈伴奏和自娱性

演奏,其奇妙之处在于每一个达比亚舞曲似乎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描述某个场景,是一种表

现内心语言的音乐。早期男女谈情说爱不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男子用“达比亚”,女子用“几咪”(怒苏语,即口弦)。至今,在怒族怒苏民间流传着一段关于达比亚和几咪的美丽传说: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孤儿,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他单身寄居在深山,生活十分

寂苦。为了清除寂寞,倾诉苦衷,不辞辛苦,爬越高山大箐,砍下一块质地优良的黄桑木,

制作成“达比亚”,并以棕毛为弦。当月色明媚,鸟儿入林的时候,孤儿弹起动听的琴声,感

动了山泉姑娘来与他相伴。一对情人结成了美满的姻缘。

达比亚琴身约长七十厘米、宽四十厘米、厚四厘米,但达比亚琴的大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依据制作材料的大小而定,多用楠木、漆木等,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看似粗糙的达

比亚,外表虽不美观,但其音色清脆、明亮,富于表现力。达比亚有12中定音法,近120

套舞蹈。达比亚舞蹈大都反映怒族早期祖先的迁徙史、在怒江两岸的生产生活的场景以及模

仿动物的声音、形态等。

达比亚舞蹈内容丰富多彩,反映迁徙的有《走路舞》、《第一次找土地舞》、《第二次

找土地舞》、《第三次找土地舞》;反映狩猎的有《打猎舞》;反映氏族械斗的有《古战舞》、《射弩舞》;反映生产生活习性及模仿动物声音和形态的有《生产舞》、《挖地舞》、《掰包谷舞》、《割小米舞》、《割漆舞》、《找野菜舞》、《劳动邀约舞》、《母鸡下蛋舞》、《乌鸦喝水舞》等;反映婚姻的有《婚礼舞》、《怀念舞》、《哦得得》、《找情人舞》、《追赶舞》;反映习俗的有《饮酒舞》、《欢乐舞》、《猎神舞》、《祭鬼舞》;反

映母系氏族社会形态的《传性感舞》、《行房舞》、《掰胯舞》;反映男女表演器乐技巧的《双人“达比亚”舞》、《反弹“达比亚”舞》等九十多种舞蹈套路。其次还有三十多种后派生

套路和即兴创作的舞蹈套路。

每一个舞蹈套路都是在叙述一段生活场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第一、二、三次

找土地舞》讲的是,相传怒族早期居住在丽江,后来因为战乱加之本身势力弱小,便迁居至

澜沧江,在此地狩猎生活了数十年,后来,第三次从澜沧江徒步之怒江边,渡过怒江爬上高

山至龙潭边(今老姆登村委会驻地)并在此定居下来,从此,怒族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

成为怒江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怒族自称“光德”,即土地的主人。达比亚的音乐很多时候是带

有某种话音在里面的,不同的旋律和音调,往往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

达比亚舞蹈动作千姿百态,腿部的伸缩、前进、后退、搓步、点擦地、踏步、搓踏、颤动、前俯、后仰等动作,其中很多是在模仿动物的动作和习性。如《母鸡下蛋舞》、《鸡啄

食舞》、《鸡喝水舞》、《鸡刨食舞》、《狗尿尿舞》等。

怒族人能歌善舞、心灵手巧,他们善于学习和模仿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与其相伴的各种

动植物,巧用身边所能利用的工具来为艰苦的生活增添乐趣,以前怒族男女几乎都会吹树叶、吹笛子,达比亚是用山上常见的树木材料做的,几咪是用竹子做的,嘟嘟哩(怒语,一种短笛)和笛哩吐(怒语,一种直笛)都是用竹子制作的。而怒族民歌的调子就蕴含在这些看似

简陋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乐元素之中。

在反映婚姻的达比亚舞蹈中有多套舞蹈以《哦得得》命名,反映的就是上述乍付赛和乍

付玛的爱情故事。怒族人虽能歌善舞,但在表达爱意和求爱时却很少当众直接表达,多数是

借助民间乐器和舞蹈进行传达,哦得得这套表达爱慕之意的舞蹈以及之后产生的伴乐演唱的

民歌,一定程度上是怒族生活的环境所促成的。隔江相爱的两个恋人,如果仅靠达比亚音乐,奔腾宽阔的怒江很容易阻断两人用音乐传递的心声,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便加入了民歌的形式,作为弹唱形式的哦得得也许就这样产生了。

三、怒族怒苏歌舞乐传承与传播的近现代历史与发展

怒族歌舞种类繁多,“你想知道我有多少歌,就去数数沙滩上的沙粒;你想知道我有多少舞,就去数数山坡上的树叶”,“三天三夜也唱不完、跳不完”。但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究

竟是何时产生的,现在已没人能说的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怒族人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民

一样,同样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动荡不安的历史进程,清朝末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处于中国西南边境且毗邻缅甸的怒江地区,同样经历的殖民者的侵扰。1912年国民党军队进

驻怒江,设立殖边公署,直至1949年全国迎来解放,建立新中国,接着1950年怒江人民也

迎来了解放,至1950年,怒江四个县都建立了政务委员会及党的工委会,随后怒江迎来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即使是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怒族人民的创作热情依然未变,也没有丢下他们心

爱的民族乐器,他们根据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新境况继续创作和传播着新的怒族歌舞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