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情概况

陕西省情概况

基本地理省情

一、与晋、蒙、宁、甘、川、渝、鄂、豫8个省市自治区接壤。

邻国最多的是省是新疆,共有8个,邻省最多的是陕西和内蒙古,都有8个邻省。

中国路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仓河口止。中国目前与14个主权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此外在海洋方面,中国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六个邻国,而越南与朝鲜则在海陆两方面与中国互为邻国。

二、地处东经 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三、全省精确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其中,榆林市面积最大,为42921平方千米;铜川市面积最小,为3881平方千米;西安市面积10106平方千米,位列各地市倒数第二。

陕西是我国第一个地理国情监测试点省份。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2012年1月发布2012年第1号公告,第一次向社会公众正式公布《陕西地理省情白皮书》。陕西省行政区划面积为20.56万平方千米。

四、地理四至:最东(榆林市府谷县黄甫镇)、最西(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镇)、最南(安康市镇坪县华坪乡)、最北(榆林市府谷县古城乡)。

五、陕西省行政区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最长为 878.0 千米,东西最宽为 517.3 千米。

南北最长:榆林市(312.0千米);最短:铜川市(86.6千米)。东西最宽:榆林市(346.4千米):最窄:铜川市(82.6千米)。

六、海拔最高点:宝鸡市太白县鹦鸽镇(3771.2米);最低点: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168.6米)。

平均海拔:陕西省平均海拔为1127米,西安市平均海拔为1027米,最高为宝鸡市(1351米),最低为渭南市(675米)。

平均坡度:陕西省平均坡度为19.9度,西安市平均坡度为17.5度,最大为安康市(28.4度),最小为渭南市(9.3度)。

七、地貌分类及面积:黄土高原占总面积的40%,汉江盆地占总面积的5%,风沙过渡区占8%,关中平原区占11%,秦岭山地区占26%,大巴山地区占10%。

八、全省黄河流域面积13.29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面积7.27万平方千米。

九、中国大地原点在泾阳县永乐镇。

十、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临潼区,授时中心授时部在蒲城县。

附:西安市基本地理市情精确面积:10106.1平方千米。

地理四至:最东(蓝田县灞源乡杨家堡村)、最西(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最南(周至县厚畛子镇花耳坪村)、最北(阎良区关山镇驸马村)。

南北最长:周至县(59.7千米);最短:碑林区(4.3千米)。东西最宽:周至县(79.1千米):最窄:新城区(7.7千米)。

海拔最高点:周至县厚畛子镇钓鱼台村(3740米);最低点:临潼区何寨镇寇家村(345米)。

平均海拔:西安市平均海拔为1027米,最高为周至县(1415米),最低为阎良区(381米)。

平均坡度:西安市平均坡度为17.5度,最大为周至县(25.5度),最小为未央区(0.2度)。

地形

一、总体情况: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从北到南依次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45%、19%和36%。

二、三大自然区域(一)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陕西北部,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92521.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5%。基本地貌类型为黄土塬、梁、峁、沟。

(二)关中平原

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在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到陕北高原。东西长约360 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

面积约3906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

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肖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三)陕南秦巴山地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区及宝鸡市的凤县、太白2县,面积740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一般海拔1200米~2800米。由秦岭山地、汉江盆地和大巴山地构成“两山夹一川”地貌,称作“八山一水一分田”。区间林特产资源丰富,又有珍稀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

秦巴山地是陕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称。

山脉

一、秦岭

(一)总体情况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长约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据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2012年第 1号公告,即《陕西基本地理省情白皮书》记载,秦岭最高海拔为3771.2米,刷新了此前各类文献及教科书中记载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的历史记录。3767.2米是1956年制作第一版中国地图时测绘标注的秦岭海拔高程。56年后,秦岭整整长高了4米。

(二)主要山峰 1、太白山

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县和西安周至县境内,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71.2米,是秦岭山脉主峰,陕西第一高峰,也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

稀有植物世界上仅存的、中国独有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延续,在地球上如凤毛麟角,罕见难得,被视为“世珍国宝”。

2、终南山

道教主流全真派发祥圣地,又名太乙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著名景点有楼观台。

2009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3、鳌山

鳌山属于秦岭的主脉。古称垂山、武功山,中隔跑马梁与拔仙台东西遥遥相望,又称西太白。海拔3476米,为陕西境内第二高峰。鳌山位于太白县城东南25千米处,为渭河一级支流石头河和汉江二级支流红岩河(虢川河)的发源地。

4、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西安市以东120公里处。

中国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皆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郊)。

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二、大巴山(一)总体情况

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同时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二)主要山峰 1、化龙山

化龙山海拔2917.2米,位于安康市镇平县,是大巴山第二主峰、陕南地区第一高峰,有“生物物种基因库”之称。

2、主峰——神农顶

主峰神农架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海拔3053米。三、子午岭

子午岭,又名横岭,桥山,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公益林。

河流、湖泊、水利

一、总体情况

秦岭山脉横贯东西,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等,以南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二、黄河水系(一)黄河

1、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2、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3、黄河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纵贯山西省境中部,流经太原和临汾两大盆地,于

万荣县汇入黄河,干流长710公里,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最大河流。

(二)渭河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亿立方米,渭河绕西安之北。

2012—2014年是渭河变清行动三年计划的实施时间。

我省沿渭城市(四市一区:宝鸡、咸阳、西安、渭南、杨凌)与甘肃的定西、天水两市签署了六市一区环境保护城市联盟框架协议,并通过了市长宣言。

(三)泾河

泾河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与渭河相汇处——“泾渭分明”在高陵县泾渭街办。

(四)南洛河(黄河支流)

南洛河源出蓝田县东北与华县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流经陕西省东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河南省巩县注入黄河,是陕西省东南部唯一入黄河支流。

(五)北洛河(渭河支流)

北洛河为渭河一级支流,是陕西长度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陕西定边县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至大荔三河口注入渭河。

三、长江水系(一)嘉陵江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二)汉江

汉江是长江支流中最长的河流,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三)丹江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丹江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四、八水润西安

“八水绕长安”,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jué

、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在秦渡镇交

汇。

五、湖泊(一)瀛湖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城区西南16公里处,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湖泊,也是西北五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瀛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二)丹江口水库

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等县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之间,水域横跨鄂、豫两省。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红碱淖

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位于榆林市,面积67平方公里,主要有16种淡水鱼类生长,湖边发现有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种群。

(四)黑河水库

黑河水库位于西安市周至县秦岭山中,水面达51平方公里,每天向西安市供水,从根本上缓解西安市缺水状况,为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提供主水源。

六、水利工程(一)关中八惠*

关中八惠是民国年间水利专家李仪祉倡导修筑的关中地区泾、洛、渭、梅、沣、黑、泔、涝(一说为泾、洛、渭、沣、耀、灞、)八个灌区的统称。

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以治水为志,求郑白之愿,效大禹之业,兴学执教、治黄导淮、凿泾引渭,泽被三秦大地,惠普大江南北,被誉为“陕西近代水利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和“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先驱”。

泾惠渠是先生缔造“关中八惠”的第一个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的先河。

郑白渠是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陕西泾惠渠的前身。

(二)东庄水库

陕西省最大水库——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陕西的三峡”)建设于2013年2月24日全面启动。这一工程投资约120亿元,计划建设工期8年。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

(三)李家河水库

西安第二大水源工程的李家河水库,2014年11月28日开始试蓄水。预计在年底前,就可向城东地区供水,这标志着我市“双水源”供水格局已基本形成。

(四)引汉济渭工程

2014 年 9 月 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主要由黄金峡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枢纽等三大部分组成。工程规划在汉江干流黄金峡和支流子午河分别修建水源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和三河口水利枢纽蓄水,经总长98.3公里的秦岭隧洞送至关中。工程供水范围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沿渭大中城市,主要解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问题。

(五)引乾济石调水工程

我省第一个南水北调工程———引乾济石调水工程全面竣工,我市又开辟了一个供水水源,西安市民从此可望喝上清澈纯美的陕南水。

它是利用西康公路秦岭隧洞施工的有利条件修建输水隧洞,将柞水县乾佑河的水调入五台乡石砭峪水库,后向西安市城区供水。

发展理念和思路

一、“三个陕西”

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是“中国梦”在陕西的具体实践,是陕西人实现“中国梦”的“陕西梦”,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和为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陕西华章。

富裕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物质基础。和谐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根本保障。美丽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重要支撑。二、“三强一富一美”

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2012年5月7日至11日在西安召开)上,赵乐际代表中共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的报告,赵乐际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即“三强一富一美”。

——经济强,就是全省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更趋协调,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不断巩固。

——科教强,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指数大幅提升,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基本建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在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国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文化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占生产总值6%以上,文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加充满活力,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百姓富,就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2011年力争翻一番,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生态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超过45%,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三、陕西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

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

*“三个上台阶”,即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三个大幅提升”,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两个明显改善”,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改善;

*“一个大跨越”,即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四、“一带一路”之“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国家层面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立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二)陕西层面

2014年5月21日,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省政府常务会议室举行记者见面会,娄勤俭指出,陕西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定位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将主要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目标,力图打造“一高地六中心”。其中,“一高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高地,“六中心”分别为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首次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七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我省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了圆满成功。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成功,使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从1处(秦始皇陵兵马俑)增加为8处,同时,我省还和有关兄弟省市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段落,值此,我省的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改变了作为文物资源大省陕西只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局面。

经济发展之战略布局

(一)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一线两带”建设

所谓“一线两带”是指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线陕西段和宝鸡到潼关的高

速公路为轴线,以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涵盖整个关中地区。

按照功能定位,“一线两带”大体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创新层,主要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创业中心组成,它是“一线两带”的创新基地;二是核心层,由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关中五市一区中心城区组成,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基地;三是辐射层,包括关中五市一区所辖全域,它是“一线两带”直接的经济腹地。

(二)关天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该区域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羲皇故里天水等文明发祥地。

(三)西咸新区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至此,西咸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新区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在新区形成“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河:渭河

两带:五陵塬遗址、周秦汉都城遗址。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发展格局;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五组团: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泾河新城。(四)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格局

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航天基地、航空基地。

(五)西安5项重点工作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项重点工作,事关西安长远发展,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十八大精神,紧抓省市共建大西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举措。

这5项重点工作分别是渭北工业园发展、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公路交通枢纽建设。

1、西安渭北工业区

渭北工业区位于西安市渭河以北区域,于2012年8月16日启动建设,规划范围851平方公里,规划用地298平方公里,分设高陵装备工业组团、阎良航空工业组团、临潼现代工业组团。

工业、农业

一、工业

陕西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以机械工业为主,门类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其中机械、能源、电子、纺织、食品和医药六大行业为支柱产业。能源工业以煤、气、电为主,集中分布在陕北、渭北和汉江上游沿岸;加工工业以电子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棉纺织、烟草加工、医药等为主,形成了关中加工工业基地和汉中加工工业基地。

二、农业

(一)农作物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豆类、薯类。

小麦主产区位于渭北和关中平原。玉米主产区位于陕北和渭北地区。陕北盛产豆类、土豆和各种杂粮。陕南盛产水稻。

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都是陕西省的主要农业区,汉中盆地被称为“陕西小江南”。

(二)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烤烟、茶叶等。(三)水果

2014年无论规模、产量,还是优果率,陕西果业均居全国第一。目前,陕西

果业面积达到1800万亩,产量1500万吨。其中,苹果分别为1000万亩和1000万吨;猕猴桃100万亩和100万吨。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是陕西的;每3个猕猴桃,就有1个是陕西的。

2012年陕西省苹果生产就实现了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

洛川县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中国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迄今已有50多年的苹果栽培历史,是陕西苹果的发源地。

陕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猕猴桃种植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周至县、户县、宝鸡市眉县、咸阳市武功县。

资源

一、矿产资源(一)总体情况

2010年,全省己探明储量矿产93种,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十位的有61种,在全国15种主要矿产中,我省盐矿居第一位,水泥用灰岩居第三位,煤炭、天然气、钼居第四位,石油居第六位,金矿居第十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三分之一。

(二)宝鸡钛矿产业

钛产业是宝鸡市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装备,是我国钛材国家标准、军标的主要制订者,宝鸡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世界第4位,享有“中国钛谷”之美誉。

攀枝花钒、钛储量分别位居全世界第三和第一,被誉为“中国钒钛之都”。

(二)华县钼矿产业

华县钼资源矿石量达14亿吨,钼金属128万吨,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六大钼矿床之一,被誉为“中国钼业之都”。华县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钼金属采、选、冶、加、科、工贸一体化联合企业,年产钼金属量约1.2万吨,处于中国钼行业之首,世界排名第三。

(三)潼关黄金产业

潼关县黄金资源得天独厚,2005年,中国黄金协会授予潼关县“华夏金城”称号,2010、2011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黄金十强县”。

(三)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三大自然能源支柱。陕北物华天宝,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丰富,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化工中心开发区,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外运基地。也是陕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税主要来源。从古到今陕西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和开发利用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

神府煤田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神木、府谷两县境内,是中国和世界特大煤田之一,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

神府煤田相当于50个大同矿区、 100个抚顺矿区,与俄罗斯的顿巴斯煤田和库兹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美国的波德河煤田和阿巴拉契亚煤田,波兰的西里西亚煤田并称世界七大煤田。

长庆油田是中国第一大油气田,分布在陕(陕西省)、甘(甘肃省)、宁(宁夏回族自治区)、蒙(内蒙古自治区)、晋(山西省)五省区的15个地市61个县(旗),高度分散,主体在鄂尔多斯盆地(又称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田总部位于西安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简称延长石油)是省属国有大型企业,也是国内拥有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之一。目前,延长石油是西部地区第一个,也是西部地区惟一的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最早在陕北延长发现石油,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对石油命名,沿用至今。东汉史学家班固,是扶风安陵(今咸阳市东北)人。所著《汉书、地理志》载:“高奴,有淆水可燃。”这是我国对石油发现最早的记载。

中国大陆石油第一井,在延长县城西七里村1907年9月6日,成为中国大陆现代化开采石油的第一井,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成立了“陕西省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

我国最早记载天然气的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郊祀志》,在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这里所说的鸿门,其故址在今陕北神木县的西南。

二、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主要特点为山地多而川原少,全省海拔800米以下河川、台原、山前洪积扇等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泽等六大类。

全省农业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2772万亩,未利用土地1503万亩。

三、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为42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33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63亿立方米,且70%集中在汛期。关中、陕北、陕南地区的水资源分别占全省19%、10%和71%。

四、动物资源

陕西野生陆生脊椎珍贵动物众多,现有野生动物600余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均占全国的30%;两栖爬行类动物77种,占全国的l3%。其中珍稀动物69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旅游

一、世界文化遗产

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首次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七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我省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了圆满成功。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成功,使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从1处(秦始皇陵兵马俑)增加为8处,同时,我省还和有关兄弟省市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段落,值此,我省的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改变了作为文物资源大省陕西只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局面。

二、5A级景区(旅游部门)

我省共有6家5A级旅游景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07年)、华清池(2007年)、黄帝陵(2007年)、华山(2011年)、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2011年)、法门寺(2014年)。

2014年10月11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严格评审,宝鸡市法门寺佛文化景区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住建部门)我省目前共有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华山(1982年第一批)

(二)临潼骊山-秦兵马俑(1982年第一批)(三)黄河壶口瀑布(1988年第二批)[陕西、山西] (四)宝鸡天台山(1994年第三批)(五)黄帝陵(2002年第四批)(六)合阳洽川(2004年第五批)

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河滨湿地。

四、地质公园(国土部门)

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地质公园14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矿山公园1处(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地质公园8处,省级公园4处。

(一)世界地质公园

目前中国共有世界地质公园31处,我省唯一的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是2009年第五批入选的。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包括翠华山景区、南五台景区、骊山景区、太平景区、朱雀景区、王顺山景区、蓝田猿人遗址、黑河景区。

(二)国家地质公园

我省目前共有国家地质公园8处

1、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第一批)

地震引起的山体崩塌堆积,古代名人碑刻

2、宜川黄河壶口瀑布(2002年第二批)[陕西、山西]

3、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第二批)

中国黄土标准剖面,黄土地貌;洛川会议,黄土风情,风情文化

4、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第四批) 4、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第五批)

5、岚皋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第五批)

6、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第六批)

7、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第六批)(三)省级地质公园 1、华山省级地质公园 2、石泉燕翔洞省级地质公园 3、少华山省级地质公园 4、汉中黎坪省级地质公园五、国家森林公园(林业部门)

截止目前,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78处,其中国家级32处,省级46处,总规划面积30.48万公顷。

西安市共有8个国家森林公园: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临潼)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灞桥)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安)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蓝田)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户县)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户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周至)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周至)六、湿地公园(林业部门)

陕西国家级湿地公园总数22个,已经建立正式挂牌成立的国家湿地公园1处(陕西千阳千湖国家湿地公园),21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七、大遗址(文物部门)(一)陕西省大遗址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今后我国将加大投入,重点保障15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库中,我省14处遗址被纳入专项规划范围:

秦咸阳城遗址、周原遗址、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遗址、西汉帝陵、唐代帝陵、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丰镐遗址、龙岗寺遗址、石峁遗址、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另外,涉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遗址保护有,长城、丝绸之路、秦直道、茶马古道、蜀道。

(二)西安市四大遗址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方向。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家级”大遗址。其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加上建章宫等遗址,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占西安四大遗址保护总面积108平方公里的60%,占到未央区全区262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

唐大明宫遗址

八、历史文化名城(文物部门)陕西目前共有6座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市(1982年第一批)、延安市(1982年第一批)、韩城市(1986年第二批)、榆林(1986年第二批)、咸阳(1994年第三批)、汉中(1994年第三批)

九、自然保护区(环保部门)

陕西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其中西安入围两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

这是西安市拥有的第一个国家级的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

(一)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The Xi’an Circumvallation)又称西安古城墙。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四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交通

一、公路

“2367”(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高速公路网

“2367”(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高速公路网,总里程8080公里。

陕西省1985年提出了全省“米”字形高等级公路主骨架规划,1990年建成西部第一条高速路(西临高速)。2005年,陕西将高速公路网规划由“米”字形主骨架调整为“三纵四横五辐射”,即“345”网,2008年后又完善为“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即“2367”网。

2条环形线(西安绕城和西安大环线,长约440公里)

3条南北纵向线(榆商线、包茂高速榆康线和定汉线,长约2530公里) 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京昆高速西禹线、京昆高速西汉线、沪陕高速西商线、福银高速西漫线、福银高速西长线和西旬线,长约1297公里)

7条东西横向线(吴定线、延吴线、宜富线、合凤线、大凤线、宝潼线和白略线,长约2138公里)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3888公里,省级高速公路4192公里。另有18条联络线,长约1675公里。

二、铁路

“2581”(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网

“2581”(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网,总里程4500公里。

我省计划从2008年至2015年,用8年时间投资2600亿元建设4500公里铁路,实施20个重大工程,至“十二五”末的2015年,我省将基本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网,简称2581网。届时,西安将真正成为全国性的客货铁路运输枢纽中心城市。届时,陕西省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

“两纵”是包头—西安—重庆、中卫—宝鸡—成都;

“五横”是神木—朔州、太原—中卫、黄陵—韩城、陇海铁路、阳安襄渝铁路;

“八辐射”是西安一郑州客专、西安一太原客专、西安—成都客专、西安—兰州客专、西安—侯马、西安—合肥、西安—平凉、西安—银川铁路;“一城际”是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咸阳、渭南为两翼形成“一”字型主轴,西安—阎良—铜川(韩城)形成“V”字形骨架,关中北环和秦岭北坡形成环线的城际铁路网。

三、航空

目前陕西有西安成阳、榆林、延安、安康、汉中五个民用机场,形成了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枢纽的西北航空网,辐射到四面八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主要的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中国第八大机场,西部第三大机场,全国吞吐量第八大机场(2013年)。机场现有三座航站楼,总面积45万平方米。2013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60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17万吨。2014年6月1日起,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获得了中国第八个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历史(节选)

一、先秦历史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

·“大荔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1978 年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今年代大约为15~20余万年。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姜寨遗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临河北岸。1972~1979年发掘,是半坡类型(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聚落遗迹,属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年代为公元前4600~前4400年。

·西周是在陕西境内建都的第一个全国性王朝。

·“陕”这个地名,是在西周初年出现的。周初分封,周公和召公的封邑以陕(今河南省陕县西南)为界,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后人因此称陕以西地区为“陕西”。

二、秦汉历史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当时世界上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以与之媲美。

三、隋唐历史

·唐代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也是古代陕西最繁荣的时期。唐代长安人口最多时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四、明清历史

西安现存城墙为明城墙。

明代在西安城内修建了两座醒目的建筑——钟楼和鼓楼。五、近现代历史·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10月22日,陕西革命党人领导新军在西安起义响应,是北方第一个响应起义的省份。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从事戏曲演出。

易俗社剧场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924年到西安讲学时,曾亲题“古调独弹”匾额赠给易俗社。

·1928年,由刘志丹等领导的发生在陕西华县的渭华起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起义。

*西安都城史*

先后在西安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城市建设

一、城镇化

2014年9月23日,《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我省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体制机

制创新和政策举措。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关中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做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为着力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1、城镇化水平

到2015年,转移6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到2020年,累计转移1000万人,达到62%,户籍登记城镇化率达到52%。

2、城镇化格局——“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极”

以大西安为核心,以西咸新区为引领,以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沿线为横轴,以包茂高速沿线为纵轴,以陕北长城沿线、陕南十天高速沿线为两带,以京昆、福银、沪陕高速沿线为三条走廊,以宝鸡、榆林、汉中、渭南为四极,构建“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极”的城镇群格局。

二、省市共建大西安

200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隔一年,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提出2020年西安建设成为8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三、大西安空间格局

四、村镇建设 (一) 历史文化名城

陕西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处,即西安、延安(第一批)、榆林、韩城(第二批)、咸阳和汉中(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处,为黄陵、凤翔、乾县、三原、蒲城、华阴、城固、勉县、府谷、神木、佳县。以上17处历史文化名城,均为历史沉淀深厚、人文荟萃和名胜古迹众多之地;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陕西悠久的文明史和中国古代辉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以及近现代的若干重大史实。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从2003年开始,至2014年住建部共公布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陕西共入选历史文化名镇7个,它们是印台区陈炉镇(第四批)、宁强县青木川镇(第五批)、柞水县凤凰镇(第五批)、神木县高家堡镇(第六批)、旬阳县蜀河镇(第六批)、石泉县熨斗镇(第六批)、澄城县尧头镇(第六批)。

(三)省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街区)

2013年7月,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全省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街区)有关事项的通知》,将4个镇新列入省级重点示范镇,至此全省共有重点示范镇35个。西安市共有7镇入围:蓝田县汤峪镇、周至县哑柏镇(沿渭)、阎良区关山镇、高陵县泾渭镇(沿渭)、户县草堂镇、长安区滦镇街办、临潼区零口街办(沿渭)。

陕西省2013年全面启动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西安有4镇入围,

分别是:户县祖庵镇、周至县厚畛子镇、蓝田县葛牌镇、蓝田县玉山镇。

文化

一、陕西精神

“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爱国守信是陕西精神的核心勤劳质朴是陕西精神的品质宽厚包容是陕西精神的特征尚德重礼是陕西精神的行为规范务实进取是陕西精神的精髓二、陕西省艺术节陕西省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次,是陕西省政府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也是全省最具艺术性、群众性的文化艺术节日。

三、戏剧

秦腔、眉户、碗碗腔并称陕西三大剧种。

大型秦腔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被誉称为“西京三部曲”。

四、绘画(一)长安画派

20世纪的60年代,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西安美术团体,在北京等地组织了一次巡回展,他们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人称“长安画派”。

(二)黄土画派

黄土画派是继长安画派之后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绘画艺术流派,它是以人物画为主,由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刘文西所创。

五、文学(一)文学陕军

1、“陕军东征”三驾马车

陈忠实:《白鹿原》(1997年荣获茅盾文学奖)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废都》 2、陕军东征“五虎将”陈忠实:《白鹿原》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废都》京夫:《八里情仇》程海:《热爱命运》 3、当代陕军四大经典小说:

路遥:《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白鹿原》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贾平凹:《废都》

4、陕西三大茅盾文学奖作品

路遥:《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白鹿原》(1997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秦腔》(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六、影视

西部电影集团是中国六大电影集团之一,是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四大集团之一。

在全国电影制片单位中,西影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获得国际奖项的数量位居第一,推出的影片出口量排名第一,截至目前,出口影片76部,351部次,遍及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凤翔泥塑、木版年画、马勺脸谱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古朴优美、风格独特,在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堪称中国传统年画的“活化石”。2006

年,凤翔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新春,凤翔木版年画荣登国家邮票,成为凤翔民间艺术大观园中的又一朵奇葩。

马勺脸谱,顾名思义,就是在舀水饮马的木制广口勺面上,绘画或雕刻社火脸谱而得名。据考,凤翔马勺脸谱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二)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被誉为“国宝”、“活化石”、“中华一绝”和“世界电影鼻祖”, 2006年5月,华县皮影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安塞腰鼓、剪纸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

安塞的农民画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安塞剪纸也被誉为“地上活化石”。2006年,安塞剪纸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耀州窑陶瓷

耀州窑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其产品为北方青瓷的代表。(五)西安古乐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西安古乐、西安乐古。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汉族民间大型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是中国古代汉族音乐的重要遗存,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2011年 1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六)户县农民画

户县是著名的“农民画之乡”,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勾画出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1988年户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陕西发展成就

一、2014年陕西文化成就(节选)(一)五个一工程奖

2014年9月,国家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我省电影《百鸟朝凤》、电视剧《聂荣臻》、歌剧《大汉苏武》、动画片《冲锋号》、歌曲《丝路放歌》和图书《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等6部作品获奖,省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二)艺术节

1、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2014年,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我省成功举办。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2014年9月12日至27日在西安举办。拟每年举办一届,永久落户陕西。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2014年10月20日至25日在西安举办。今后每年一届,由陕西、福建两省轮流主办。

2、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

2014年10月9日晚,由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在渭南大剧院拉开帷幕。三年一届的陕西省艺术节,荟萃了戏剧、歌舞、杂技、曲艺、美术、书法等多个门类艺术精品,是全面展示陕西省文化艺术发展成果的盛会,也是全省最具艺术性、群众性的文化艺术节日。艺术节历时20天,于10月29日闭幕。

(三)戏剧

曹禺戏剧文学奖

2014年9月,第五届中国戏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曹禺故乡湖北潜江举行,我省剧作家陈彦创作的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再次获奖。

中国戏剧奖是2005年全国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整顿后经中宣部正式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全国性戏剧艺术综合奖项,下设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和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六个子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著名剧作家陈彦创作的秦腔《西京故事》再次获奖,这是继《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2010年第三届)后,陈彦第三次荣获该项大奖。

《西京故事》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居榜首。陈彦曾三度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编剧奖”,多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其作品《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被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誉为“现代戏三部曲”。

(四)文学 1、冰心散文奖

2014年5月,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在山东省济南市揭晓,我省11位作家榜上有名。其中陈若星的《苍茫时刻》、王蓬的《德义里的变迁》、曹洁的《曼德拉的孩子们》获得单篇散文奖,李康美的《俯仰之间》、王芳闻的《迷茫的爱》、史小溪的《最后的民谣》、张培合的《微思集》获散文集奖,柏峰的《初春的抒情歌手——论杨朔的散文》、刘宁的《从优柔月光到云气苍茫——贾平凹散文论》获散文理论奖,邢小俊的《觅渡》、常晓军的《灞桥柳》获优秀作品奖。

冰心散文奖是中国散文学会根据冰心先生的遗愿于2000年创立的,两年评选一次。第六屇冰心散文奖设散文集奖、散文单篇作品奖、散文理论作品奖以及优秀散文奖共4个奖项。

冰心散文奖是与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类)、鲁迅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并列的我国文学界散文类最高奖项,也是中国散文单项评奖的最高奖,我省作家贾平凹、吴克敬、陈长吟等曾先后获此殊荣。本届冰心散文奖我省作家的不俗战绩,再次证明了“散文陕军”的创作实力。

2、鲁迅文学奖

2014年8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正式公布,陕西省两作家的作品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阎安的诗集《整理石头》以全票通过的高票排位诗歌奖第一名,穆涛的散文集《先前的风气》获散文杂文奖。

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

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将选出该评奖年度里某一文学体裁中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首次评奖从1997

年开始,评选1995—1996年的作品。

包括以下各奖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

(五)曲艺

2014年8月,在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上,我省10岁小姑娘石若然表演的独角戏《生日盛宴》荣获比赛一等奖。

2014年10月,第七届CCTV全国电视相声大赛中,西安青曲社演员苗阜、王声凭借相声《满腹经纶》荣获金奖,马腾翔、李小龙荣获铜奖。

2014年10月,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周春晓、于海涛原创相声《南腔北调》获得节目奖,苗阜获得牡丹奖新人奖,王茵以论文《相声在陕西的传承发展》获得理论奖,囊括三大奖项改写了我省相声艺术的历史,实现了牡丹奖零突破。

(六)歌剧

2014年11月,大型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摘得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等五项大奖。(七)影视

2014年2月16日,陕籍导演刁亦男执导的电影《白日焰火》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一举拿下最佳影片金熊奖及最佳男演员奖。

金熊奖是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从1952年开始颁发。主要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金熊奖与金狮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并称为电影节三大最高荣誉象征。

2014年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白日焰火》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及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主角廖凡获得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成为柏林首位华人影帝。),这是第五部获得金熊奖的华语电影(大陆四部,台湾一部),也是华人演员第一次获得柏林影帝。

中国大陆四座金熊大奖均出自西安:

第一座,1988年,由西影投资,张艺谋指导的电影《红高粱》,获得第三十八届西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第二座,1993年,由西影投资,陕西导演谢飞指导的电影《香魂女》,与李安(台湾)指导的《喜宴》同时获得第四十三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第三座,2006年,西安影视公司投资,王全安指导的电影《图雅的婚事》,获得第五十六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第四座,2014年,刁亦男指导的电影《白日焰火》,获得第六十四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银熊奖8座中有6座出自西安:

第一座:1990年,陕西导演谢飞指导的电影《本命年》,获得第四十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奖。

第二座:2000年,陕西导演张艺谋指导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第五十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第三座:2003年,西安导演李杨指导的电影处女作《盲井》,获得第六十三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奖)银熊奖。

第四座:2005年,顾长卫指导的电影《孔雀》,获得第五十五届德国柏林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