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

第二章新闻评论中的观点

一、观点、论点的辨识

评论的内容最基本的要素:观点与事实。

其中观点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没有观点,就不成评论。

阅读新闻评论,一开始就需要把观点与事实区分开来。

(一)从内容上看

新闻评论中出现的观点,是评论作者对于新闻事件的认识,或由新闻事件所触发的认识。它不是人类已被验证的认识。

评论中找不到观点的两种可能:

其一,作者被事实性信息所支配,整个评论中没有出现高于、深于或不同于事实性信息传递的意义,其表现形式是重述新闻事实。这被称为“以叙代论”或“以引代论”。

其二,评论的作者不断地对新闻事实提出问题,却没有表达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这也分为两种可能:

一是没有把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到底,也就是他的思考没有结果;

二是没有明确地表现出认识的结果。

论点

这个概念强调的则是某一个或某一些观点在全篇作品中的核心地位。

一篇评论中可能有许多观点,但一般来说,只应有一个或较少的论点。这样,才能完整、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论点过于分散,既不利于充分论证,也不利于读者接受。如果一篇评论中的观点过于分散,相互不发生支持、论证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它没有论点。

(二)从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看

新闻评论中不同的内容,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表现为各种关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论证”的关系。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有效率的观点体系,应该更为集中,其论证关系应该更为紧密。

首先把观点分离于事实,又从观点中发现了论点,对于整个新闻评论就有了一个本的把握。(三)从写作的角度来看

如果你写出了对新闻事件最终的认识,这就是你的论点,不管你把它放在评论的什么位置。

就写作要达到的效果而言,一篇新闻评论的论点,应该是显明的,而不应该是让人难以辨识的。人们常常把它直接放在标题上,或者放在叙事之后的第一段,也正是为此。二、论点的表达形式

新闻评论的本质是一种对新闻的认识活动,而认识的结果就是论点,其表达形式是一个或多个判断。

在形式逻辑中,“判断是对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象无不具有一定的属性。判断对对象有所断定,就是肯定或否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形式逻辑对判断的定义,是对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实践判断的抽象化概括。它揭示了判断的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后面的本质。判断总是对对象的判断。

新闻评论的判断“对象”及其“属性”

就新闻评论而言,它的判断“对象”就是新闻事件,以及值得在新闻评论中议论的人们当前共同关心的问题。

而这些“对象”的“属性”就是:事情究竟是什么?怎么回事?它怎么来的?受什么影响?与什么发生关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具有什么意义?好还是坏,美还是

丑?……等等。

反过来说,是否“对对象有所断定”,也是检验一篇新闻评论有没有判断、有没有论点的一个标准

“判断”包含着“对象”

在“判断”这个认识活动中是明显包含着“对象”的,而新闻评论则是“对象性”突出的议论文本。新闻评论不是“平白无故”地提出一个论点的,而总是针对一个对象(新闻事实)提出一个论点的。

在优秀的新闻评论中,论点往往由比较鲜明的判断来表达。

判断通过陈述句来表达

判断与具体的语言表达直接相关,它在评论文本中是可辨别的形式。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判断都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直接表达判断。按照语句的内容、意义和作用,一般把语句分为四种类型:陈述一件事情的,称陈述句;提出一个问题的,称疑问句;提出一个请求的,称祈使句;表示一种强烈感情的,称感叹句。在这些句型中,陈述句是直接表达判断的,因为它是直接对事物情况有所陈述(即有所断定),因而也是有真有假的。至于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一般地说都不直接表达判断。

三、论点中的判断分类

判断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形式逻辑,在形式上,判断可以分为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又可分为假言判断、选言判断等等;在内容上,判断又可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模态判断、规范判断等等。

从新闻评论实际思维和写作分类: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具体判断与普遍性判断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或属于事实判断,或属于价值判断”。

人类生活纷繁复杂,但从认识层面上看,无非涉及事实的与涉及价值的两个方面。

事实与价值,既是人的生活内容,也是人的认识对象。

1、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就是由作为前提的事实推断作为结论的事实。比如,事实的构成、关系、原因、结果。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是已经记者和媒体确认为真的事实;而新闻评论中对事实的判断,则是记者和媒体不能确认为真的,它是由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出发,经过认识(包括逻辑推理),推断出另一个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前者是“事实”,后者是“观点”。

2、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或者针对事实提出一种价值。这实际上是判断事实与人的关系——事物对于我们的价值。比如,说什么重要、什么应该、什么好、什么坏是价值判断,因为它们都涉及判断的主体——人。

价值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和社会性。

价值的客观性、社会性也是价值判断的可交流性与可论证性的基础。

价值判断具有“应然”、“比较”特征:

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

就是按照人的信仰、希望、道德伦理等价值标准,提出事物应当是什么样的。

价值判断表达的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意愿,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法律、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表达,推动人们的选择和行为。

价值判断具有“比较”的特征。

由于价值具有相对性和多元的性质,因此,在实际判断情境中往往需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比较。

3、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事实判断是大多数价值判断和政策性判断的基础。它们为论者提供此后判断的基础。”

有些评论往往先做事实判断,后做价值判断。

(二)具体判断与普遍性判断

具体判断:就是所谓就事论事,只适用于对具体对象的判断,比如对新闻事件的具体的原因、性质、发展做出判断;

普遍性判断:对一般情况进行判断,具有普遍的形式和普遍的适用性。

这两种判断,不仅往往在同一篇新闻评论中出现,也是不同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认识状态——人的认识可以既在具体的层面上深入,也可以在普遍的层面上展开。因此,这个分类也是我们把握一篇新闻评论基本思维方式的着眼点

具体判断与普遍性判断的关系

普遍性判断是一篇评论中可以超越具体对象普遍适用的判断。

这种思维层次,在一篇评论的认识过程中是非常自然地出现的,这正是认识活动的特点。

它往往是一篇评论中具体判断必须经过的一个认识过程,必须获得的一个认识结果,必须达到的一个认识高度。同时它也是具体判断的一个根据与前提。

四、论点的要求

论点在认识方面的要求:深刻、新颖

从单篇作品看论点,只有超越新闻事实本身的信息性传播价值——与其不同,或比其更高——才有可能确立评论的价值。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还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问题;也有一个只有不同于其他人的论点才能获得传播机会(发表)的问题。

论点在表现方面的要求:鲜明

在表现方面,应该比其他议论文的论点更为鲜明,既容易被读者找到、理解,也容易被读者记住。

第三章新闻评论中的事实

一、评论中新闻事实的不同作用

(一)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

由头是放在新闻评论开头部分,用于挑开话题、引出议论的材料。

由头是新闻评论中议论的事实起点,但它并非是议论的终点。也就是说,我们从此出发,并不一定要回来,而且一般来说并不“回来”。它往往对应着的是“就事说理”

的思考路径及相应的结构——一个由此及彼的发散状的结构。

由头应与论题、论证有必然关联。

(二)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

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

它的位置与由头一般相同,都是放在评论的开头部分,因此也容易相混。所以特别需要注意。

辨识新闻事实在一篇新闻评论中是作为由头还是评论对象,实际上是在辨别新闻评

论的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思考方式。

“由头”带出的新闻评论,是为了说一个道理:“对象”带出的新闻评论,是为了判断新闻本身。(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

作为论据的事实,则是在论证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插入的事实材料。

作为判断对象的新闻事实不同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它有待于认识的事实本身,不能作为作者的论据。

作为论据的事实与由头事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无需做出判断。作为论据的事实,在论证中适时地出现,不一定在评论开头位置。

二、作为论据的事实

研究作为论据的事实,有助于新闻评论的初学者对“观点与事实”的简单区别。

作为论据的事实,不限于新闻事实。

(一)论据的要求

1、没有争议

2、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

3、接近作者应尽可能接近作为论据的事实来源,以保证其可靠性。

4、新鲜论据新鲜的要求,不是首要的要求,也不是必要的要求,它并不增强论证

本身的证明力,而只是使评论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手段。

(二)论据的种类

1、直接的事实材料“调查性评论”的探讨

2、间接的事实材料

间接的新闻报道材料知识:历史事实、规范事实(如法律条文)和人类普遍经验的事实等。知识则可以简单分为两层:常识专科知识。

三、新闻事实的积累与利用

新闻事实是通过积累,作为论据出现在写作过程中的。这不是一般的简单积累,而是相关性积累,是系统的积累,认识性的积累。

从本质上来说,在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性的关系。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认识性的文本,就是以已知的事实来说明、解释、和判断未知的事实。

有一些新闻事实,在初期并未被充分认识,但是,通过作者积累相关的、同类的材料,最初未被认识的新闻事实可能会得到认识。这样,它们就能够为判断以后出现的新闻事实作出贡献――作为事实性的论据。在这个意义上,积累事实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的过程,它作为写作的准备阶段,在平时就已经开始了。而写作过程则加速了这个认识。

四、新闻评论中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

(一)处理原则

1、效率原则

因为新闻评论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达观点,新闻评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了解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了解事实。所以,如何处理事实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地表明观点的问题。

2、(文章结构)均衡原则

如果一篇评论叙事过长,那么,在有限的篇幅内,评论的空间就会被压缩得过小。

处理原则——要求:精炼

(二)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

1、文头叙事

文头叙事除了一般的概括精简之外,要依据受众的接受语境尽可能少地叙述事实。

一件新闻产生,大家都就此写作评论,又都难免叙事,因此就可能出现叙事的雷同问题。尽管评论的观点可能不同,但相同的叙事放在前头,就可能给读者造成雷同的错觉,乃至产生疲劳、逆反心理。

2、文中叙事

叙事不在文头,而在文中,实际上是把观点放在最前面。这种安排,主要是为了追求表达的效率。

因为事实的叙述如果过长,都压在文头,就会使受众不能及时看到作者的观点。

3、文尾叙事

一般仅用于篇幅非常短小的评论。先阐明自己的一般观点,然后把新闻事实叙出。

4、文头、文中分散叙事

这往往是因为叙事的内容或层次较多,为了不使叙事部分过长过重而分散开来的办法,实际上是在叙事中及时插入判断,变成叙事与判断交替推进的节奏。

第四章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论证是什么

论证就是增加一个命题(论点)的可接受程度。在议论的“三要素”中,与论点和论据这两个“静态”的要素不同,论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在选题之后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完成的。新闻评论的表达是理性的,既有理性的内容,也有理性的形式。而所谓理性的形式,就表现在逻辑论证上。

一、论证的作用

论证起两个作用:一是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论点);二是用来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结果。只有经过论证了的认识结果,我们自己才能相信,也才能使别人接受。

新闻评论应该以理性为主

在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人们之所以需要选择以理性相接,因为这才是有效率的:既是认识的效率,也是表达的效率,还是交流的效率标准。它比没有这种效率的表达,更有可能带来理解、说服、妥协和接受的结果。

理性的表达本身就是在传播理性。而促进理性,这正是新闻评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没有论证的表达,不能说是理性的。

二、论证的基本方法

论证总的来看,就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以论据支持论点。

运用于新闻评论的逻辑方法,主要的和比较容易掌握的,是形式逻辑的方法。

基本的逻辑论证方法

表现为前提与结论的三种关系:

演绎: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归纳: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这是“从个别到个别”。

掌握新闻评论中的逻辑,关键在于辨清新闻评论论证的前提与结论。

辨识逻辑方法着眼点之一:

辨识论证中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结论就是论点,前提就是论据。

辨识前提与结论,主要着眼于两点:

一方面在文章之内,是文意的关系:由什么到什么;

另一方面则在文章之外,是这篇评论实际的社会语境——读者的知识经验水平:前

提对于读者来说,应该是无争议的,而结论则是有争议的。

一些同学在阅读中把结论错当成前提,把前提错当成结论,这就会造成理解乃至写作时表达混乱,说到底就是逻辑混乱。

辨识逻辑方法着眼点之二:

辨识前提与结论的特征:

如果前提是一个“一般”的道理,而结论是一个“个别的判断”,那么这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通过演绎逻辑来完成的论证。

为什么由一般能够推出个别?因为个别就包含在一般之中。

如果前提是具体、个别的判断,而结论是“一般”的判断,则为归纳的论证方式。

为什么能够由个别推出一般呢?因为人类的认识经验告诉我们:较多相同的个别情况,有可能反映了事物的一般情况。

(一)演绎推理的运用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判断。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它由两个作为前提的已知判断而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但是这两个前提必须发生联系,否则不能得出结论。

三段论的公理是: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对一类事物的全部有所断定,那么对它的部分也就有所断定。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其实就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二)归纳推理的运用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归纳推理的前提,往往就是那些多次出现的相同或相似新闻事实。最初也许并未引起你的在意,也没有触发认识,但是观察和积累得多了就会触发思考:这有没有普遍性?

具体而言,如果有这样一个最新的事实,我们难以单独地对它进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把以前发生过的诸多同类个别事实进行归纳,由此得出一个一般性的判断,这已经就是归纳推理了;如果我们再将这个一般性的判断适用于作为新闻的具体事实,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又做了一次演绎推理。

新闻评论的论点,有的是对新闻事件做具体判断,有的是从新闻事件生发开去,做普遍性的判断。前者需要一个演绎的思维过程,后者需要一个归纳的思维过程。(三)类比推理的运用

类比推理的错误类比推理可靠性程度不高。

类比推理的错误,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类比的两个事物相差太远。其二,把比喻误当作类比推理。比喻不是论证方法,只是修辞的方法、表现方法。

(四)分析方法的运用

新闻评论往往面对的是复杂的问题和复杂的对象,评论者难以直接做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分析方法,将复杂事物“剖分”成比较简单明晰的几部分,分别做出判断,往往是有效的论证方法。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复杂的事物一时难以判断,一是因为多重因素客观上纠结在一起,二是因为人们在主观上把问题混淆在一起,形成了认识的障碍。因此,要开拓出新的认识面,往往就需要把事物和问题“分开来看”。“分开来看”,就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野和见解。

介绍几种分析方法:把大道理磨碎,多角度展开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层次展开分析.抓住细节开刀,暴露问题找对所论问题的对立面,展开剖析

(五)理清概念的逻辑方法的运用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许多思想观念的困扰,往往对应着人们在使用概念上的混乱。新闻评论对事物进行判断,往往就要从辨析和厘清概念开始。这也被有的学者称为“概念分析法”、“释义法”,“即通过对概念含义的解释和辩证来阐明观点,纠正谬误。”

(六)批驳的方法

批驳,指的是通过正面提出理由或根据进行辩论和批驳进而否定对方的错误见解。行之有效的批驳,总是不止于简单地否定对方的荒谬之见,更不是靠强词夺理、扣帽打棍来压倒对方,而是力求破立结合,以理服人,做到在巧驳谬论中机智说理。批驳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1、驳对方论点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可以有多种手段。最常用的、与立论非常相近的,是运用有力的论据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还可以采取事理推演的方式来辨明是非,反驳错误与糊涂的观点。

2、驳对方论据

论据是论点的依据即印证论点的材料。虚假的论据必然得出谬误的论点。通过揭露论据的虚假,如同釜底抽薪,自然也就驳倒了对方赖以成立的论点。

3、驳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

评论有了论点、论据还不够,还要由论据推导出结论来。如果论据不足或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论证过程中又违背逻辑规则,通过狡辩、诡辩而勉强得出结论,以混淆视听,就需要对论证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澄清问题。

4、揭示对方的真实用心及其本质

面对论敌别有用心地混淆视听的情况,在批驳时,我们还应在运用事实批驳谬论的基础上,主动进击,步步紧逼,“刨根”究底,进而揭示其制造谬论的真实用心及其本质,以体现论辩说理的机智性和战斗力。

5、归谬法

归谬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将对方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导出明显的错误,由此证明对方观点的荒谬性,从而确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6、反证

反证法是在相互矛盾的两方面中,通过证明一方为是来说明另一方为非,或通过证明一方为非来证明另一方为是的论证方法。第一类,以证明一方为是来说明另一方为非。

第二类,即证明一方为非,以此表明另一方为是。

三、论证的强度

一篇评论的论证中,可能有强的论证,也可能有弱的论证。强的论证,一般论据确凿,逻辑严密,结论具有必然性。弱的论证,往往或论据不实、空缺;或论据与论点、评论对象相关程度低;或推论跳跃;还往往出现各种逻辑谬误。

四、论证的谬误

“简单地说,谬误是一种不正确的论证典型,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坏论证。”“谬误是针对逻辑论证而言的,它是对论证进行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表明的是:论证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出现了逻辑规范不允许的情况。”常见谬误有:前提不真偷换概念不相干谬误

第五章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

一、结构是表达效率的基本要求

结构的本质就是一种关系——它反映的是文章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等)。

结构的要求:第一点在于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关系;第二点在于使接受者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即结构),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结果的外在显示,因此它对于读者来说,就是理解全篇的“指示图谱”。

结构是表达效率的体现

结构作为文章内部的一种秩序,其本身就是表达效率的体现。一篇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按照什么原则排列先后,没有明示的秩序,在读者看来,则可能是杂乱无章。“看不下去”和“留不下印象”,都是传播效率的失败。

表达的结构要体现效率性

二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结构反映开头、结尾与中间论述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内层”结构反映论证部分的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把开头和结尾放在一起来讲,因为它们给读者最初和最后的印象,两者有着大致相似的规律。

(一)新闻评论的开头评论开头的类型一类是叙事,包括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与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归纳出的问题、要批驳的观点;另一类是判断,包括结论、部分结论、阶段性的判断。

处理开头叙事的方法: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本身,不可能像在消息中那样吸引人,因为它们往往是读者已经看过的事实。另一方面,如果叙事过长,势必要把作者的观点压得太后,这个环节就可能会失去读者。这就需要尽快地由叙事这种客观性信息转人主观性信息:论点、判断。处理叙事的方法:一是在开头简单概括,然后在文中详述;二是只述及事实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后面叙述。

(二)新闻评论的结尾

新闻评论作为一个传播说服性信息的文本,结尾的重要性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因为它处于整个阅读过程的最后——是作者影响读者最后的机会,决定读者最终可能保留的印象。

如何结尾的一般要求:结尾如何的问题,既涉及论证材料如何(与开头之间)权衡、分配布置的问题,也涉及文字表达的方式如何分配布置的问题。一般来看,结尾应在不重复已经陈述的信息的基础上,给读者提供一个总体的感觉,一个不偏离论点的自然的深化与提高的感觉,而不是个别的、枝节化的感觉,否则读者最后留在记忆中的,可能就是“枝节”了。总之,结尾应该在有利于人们记住论点的有力表达之中果断结束,“画蛇添足”反而会削弱评论的传播效果。

论点出现的位置要平衡考虑

论点往往并不仅仅或直接体现于标题或文中具体的一句话,而可能是通过开头、中间、结尾多句话来共同体现:

体现论点的话出现在开头,是为了开门见山,一下子吸引住受众;

出现在结尾,是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出现在中间,可能是因为作者通过层层推论,在推理的高潮中一下子说破论点。

是不是能够一下子就能在标题或评论的开头揭破论点,也要看问题与推理的复杂程度,特别是要看受众可能的接受程度。一个需要层层分析才可能使人接受的论点,一下子在开头或标题中打出来,就可能使人感到突兀,而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一味把论点都留在评论的结尾揭示,则可能使接受者丧失耐心,从而失去了传播的机会。

在这个问题上,要根据具体情况,平衡考虑作出选择。

结尾部分一般不应该再提出新的观点:第一,它来不及论证了;第二,它可能对已经论证了的论点造成干扰和分散;第三,它可能形成文章论证结构中的“破绽”而被读者记住,造成对整篇论证的怀疑。

三、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

(一)并列结构并列结构表现的是论证材料之间并列的关系——各自独立、共同支持论点。这种结构反映的是认识的广度、事物的多个侧面。如果以“总一分”的观点来看,相互并列的论证单元自己得出的结论,就是“分论点”。

(二)递进结构

递进式结构表现的是不同论证材料之间前后支持的传递关系——前面的论证支持后面的论证,它反映的是评论者对事物的认识深度,最终到达论点。

实际上是由两个以上各自完整的论证前后相连,每一层有确定的判断(结论)。前一个论证过程达到的结论,成为后一个论证过程的前提。有称其为“论证链”。

如果以“总一分”的观点来看,在最终得出全文论点之前,在前后相继的论证链条上先期得出的阶段性结论,也可以看作分论点。

所谓“层层递进”,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按着主体(即写文章的人)的认识过程,一层层地重演认识问题的全面思考过程,并且最终达到结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及深的,这也是认识的规律。但是,照原样重述这个过程,不符合新闻文体的效率原则。

第二种:按照事物本身的层次或发展进程,一层层进行评论。评论结构随着不断加入新的叙述而逐层深入,每一层都有有效的判断,尽管判断先浅后深。这样的结构是适合新闻评论的。

第三种:实际上是由两个以上各自完整的论证前后相连,每一层有确定的判断(结论)。前一个论证过程达到的结论,成为后一个论证过程的前提。

(三)评点式

这种方式始终不脱离具体的对象本身,它是在对象的精妙之处点上一下,不多加以阐发。即便阐发,也是以悟的方式阐发,以蕴含着内在逻辑性的圆融的事例本身去阐发,而不是把其中的逻辑筋脉单独抽取出来。这种结构形式在新闻评论中,尤其是在一些较为短小、活泼的评论中,常常可以见到。

论证单元应该明显区别开来

从表达效率的角度来说,无论结构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一层意思应该为一个段落,这样方便读者掌握论证的脉络;一个论证单元应该用段落、语言与其他论证单元明显区别开来。其第一句话,最好为一个明确的判断语。然后是对这一句话的展开论述。这样,各个论证单元的第一句就成为全篇结构的梗概,容易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印象。

四、新闻评论的节奏

结构是一篇新闻评论静态的表现形式的话,那么节奏就是一篇新闻评论动态的表现形式,是文字符号传递的信息内容给接受者的心理期待造成的。

一般来说,判断与论证的内容比较繁密,就会给人造成急促的感觉,而包括背景介绍等叙事性内容则会给人造成舒缓的感觉;新鲜的内容会给人急促的感觉,已有的知识经验会造成舒缓的感觉。新闻评论作为篇幅不长的一个讲求表达效率的文本,它与其他文体的文本(比如散文、杂文、小说)相比,节奏应该更为紧张。

“缓急相间”的节奏是一种平衡的考虑

既要考虑赶紧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还要考虑尽可能把很多的事实背景先做铺垫,每个要素都在向作者争取一个位置,不是把它放在上面,就是把它放在下面。作者的不同选择就导致了节奏和结构的不同

“缓急相间”也符合读者阅读心理节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缓急相间”,一张一弛,也符合读者阅读的心理节奏:如果过于缓,连续几段持续的叙事,议论总是不出现,可能会使渎者失去耐心;如果过急,持续地议论,密集地推出论点,则可能会使读者应接不暇,“跟不上”作者的议论。

第六章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

一、选题、立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一)选题的含义

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简而言之,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论题选择得恰当,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头绪。

1、评论对象与论述范围(1)评论对象大于论述范围,有些阐述方针政策,分析论述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评论,由于评论对象本身的涵盖面宽,为了更好地驾驭论题,往往需要适当缩小论述范围。(2)评论对象小于论述范围。这是以典型事例为评论对象的选题常见的格局。(3)评论对象与论述范围相当论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评论选题,多数属于这一类。

(二)立论的含义

立论就是评论形成和提出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发表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这些论断、结论或见解是选择论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纲”,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三)选题、立论的关系

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构思酝酿阶段的两个主要环节,关系着评论的成败或优拙。在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论在后,选题为立论提供基础,立论赋予选题鲜明的思想观点、赋予选题以灵魂。

当然,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人们在确定选题时,往往就同时思考立论了。人们在确定选题时往往同时考虑立论,在提炼立论思想的过程中也时常回过头来修订选题。尤其是论述重大问题的评论,选题和立论大多几经反复,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简直分不清孰先孰后。

1、选题趋同、立论互异的现象

(1)目标一致、各有千秋的互异(2)反映不同见解或意见分歧的互异

2、选题和立论的思维过程

(1)选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特征

1)重要性筛选2)必要性筛选3)可行性和可能性筛选

选题是对媒体定位、受众需求之间契合点的寻找

(2)立论的思维过程

1)解决认识深度2)确定立论角度3)控制立论高度

二、选择和确定论题的根据

(一)从上级精神中选题

(二)从社会实践中选题

根据上级精神和社会实际生活这两方面的选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三)从新闻报道中选题

(四)从探讨争鸣中选题

三、选题的类型

新闻分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选题的类型,也基本可分为事件性选题与非事件性选题两大类。

(一)事件性选题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期待。事件性选题的新闻评论又少到多,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的主流。

(二)非事件性选题这类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但是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替代的。

(三)周期性选题

有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比如以纪念日或其他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这些选题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件性新闻那种偶发性、突发性的的特征——可预期性。周期性选题的评论往往被人们看做“应景文章”,但其实它也是符合某种接受规律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周期提出议程的。周期性选题本身因为是周期性地重复,所以更要着意于写出新意。

四、选题、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1、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2、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二)新颖性

1、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2、与错谬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3、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4、有新的由头或论据

(三)准确性

违背准确性的表现如下:1、不合政策、法规、道理2、概念、论断不准确,提法、分寸的片面和绝对3、虚夸、偏激、无建设性4、论据、引语运用不当5、不合语法、逻辑(四)前瞻性

1)见微知著、以小见大。(2)消极之中见积极。(3)积极之中见消极。

新闻赏析范文50[新闻点点评]

新闻赏析范文50[新闻点点评] xx年冬运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被指提前预定好金牌归属。比赛后半程同为 __选手和吉林省选手的宋伟龙抢占领先位置,其余三名长春选手却紧跟宋伟龙未赶超直到比赛结束。对此,现场观众斥责“太假了”。 点点评开、闭幕式之间直接发金牌就好了。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通过鹿城教育网就“石坦巷小学学生冒雨表演、领导伞下观看”一事公开致歉,称将努力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鹿城区政府责成 __门对活动组织者、当事校长予以停职检查。 点点评伞下看戏的没事。 中国湖南的新方舟大厦,仅用了15天(360小时)就建设完毕。这座大楼高30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号称可以抵御9级地震。 点点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最高法近日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公正高效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__件的紧急通知》称,严惩对农民工的“恶意欠薪”行为。

点点评还没听说过“善意欠薪”。 国家 __披露审计报告显示,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xx 年和xx年人均工资达32.76万元和30.57万元。被曝光至今,该中心未出现 __,仅把其主任从市财政领取的2万元收回。 点点评可能是要高薪养廉。 陕西汉中七名家长集资百万元开办“私塾”,主要教授孩子国学以及现行的语文数学和茶艺曲艺等内容。学堂创办者称孩子一旦增多,就走“以学养学”的道路。 点点评戴红领巾吗? 烟台市民王先生介绍,前两天他买到三个假鸡蛋。假鸡蛋蛋黄煮熟后十分有弹性,摔在地上能弹起2 0厘米高。据介绍,假鸡蛋蛋黄是用海藻酸钠水溶液和明胶等化学制剂,添加柠檬黄等黄色素后制成的。 点点评权当赠送的玩具了。

新闻评论范文最新

新闻评论范文最新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闻评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闻评论范文2018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一大早,位于三全路与丰庆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羊肉哥全羊老店”里,本报持续关注的“羊肉哥”孙合理,已经和妻子刘晓爱及周口太康老家赶来的表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年一度的派发爱心羊肉活动又要开始了。 “从2010年,我骑着三轮做生意向环卫工、残疾人、贫困家庭赠送烧饼夹羊肉串至今,派发爱心羊肉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8年,每年元旦和母亲节两个固定时间,派送羊肉累计超过2000斤,加上捐赠的现金,总价值将近10万元。”孙合理向前来采访的媒体介绍自己的公益历程。 上午9点整,孙合理夫妇将铁架子和长桌子搬到店外,并将一扇扇羊肉挂在铁钩上,然后进行分割。 一旁的小音箱播放着歌曲《爱的奉献》,在寒风中让人感到温暖。 今年和往年一样,派发110份新鲜羊肉,寓意一心一意。“这些羊肉都是山羊肉,专门从我太康老家采购的,吃的都是无添加的天然饲料,鲜美筋道而没有膻味,为的就是让大家吃上放心的羊肉。”孙合理对自己家的羊肉很有信心。

上午10点,集中派发的时间到了,不少环卫工、残疾人和低收入居民已经在现场聚齐。孙合理和表弟将羊肉分割并称重,刘晓爱负责装袋和分发,每份为一斤。 据一知情人称,其实孙合理去年从之前的小店搬到这里后,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现在还有外债没还清。 那么,孙合理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公益呢? 孙合理的母亲双目失明、双腿残疾且精神失常,父亲患肺癌病逝,无奈之下,他小小年纪就来到郑州打拼,最先是在一家饭店当学徒,学得一手烧烤羊肉的绝活。8年前,孙合理开始在陈寨花卉市场附近摆摊卖烧烤,其间,看到残疾人乞讨,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残疾的母亲,非常感慨,便将个人经历写到牌子上,挂到烧烤车上,遇到残疾人都会拿出烧饼和羊肉串让他们充饥。后来又扩大到关爱环卫工和其他困难群体。 当日,前来领取免费羊肉的残疾人等群体,还领到了爱心企业提供的每人一瓶补酒。 有人说他是做秀,孙合理:这个“秀”一定会做下去 “我到‘羊肉哥’的店里领羊肉已经是第四年了,这家的羊肉确实好吃,回去包饺子或者炖羊肉,也有迎接新年的心情。谢谢孙老板的爱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干得更好,对得起这份关心。”环卫工苗师傅说。 为了这次派发活动,孙合理一共采购了6只羊,除现场凭

新闻评论重点

1,新闻事实:那些对接受主体而言有价值的事件,或者指能受到大众重视或者 为大众喜闻乐见,并能在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和作用的事件。 2.新闻评论:属于言论的范畴,是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受 众传播的对有关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实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所表达的意见性信息。是言论的重要形式。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追求意见表达与传播效率。 3.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时事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权威而慎重的言论。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言论形式。 4.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这类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往往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5.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文章作者的身份。这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 6.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 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特点是内容单 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开门见山、一事一议。 7.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 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 较为郑重的场合。 8,专栏评论: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的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12.:述评:是新闻与新闻评论的结合体,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 13.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 象与范围。 14.立意:是作者对所选的论题做出的判断,包括一篇评论的中心思想和基调。 15.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 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16.论点:是评论者要告知受众的见解,观点论断或主张。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就是否真实就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就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新鲜,就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瞧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与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就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记者认识与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就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就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就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就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就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与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与侧重点。 如何评析: 就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就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就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就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与细节描写。就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与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就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就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新闻评论范文800字4篇

新闻评论范文800字4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新闻评论范文800字4篇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新闻评论范文800字4篇,以供大家参考! 新闻评论范文800字4篇 娱乐圈明星李宇春到北京大学作演讲。一首歌,几句话竟然引起强烈的反响以致场面失控,人群骚动。不少人认为,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然而,在我看来,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分庭抗礼的。大学讲堂是传播文化的地方,自然应该海纳百川,切不可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文化。 (从北大办学历史与办学宗旨看,)北大从来就是一座包容各种偏才怪才的学府。蔡元培老校长以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的沈从文,包容了批评他的鲁迅,接纳了低学历的陈独秀直至梅兰芳走进北大讲堂,金庸、周星驰纷至沓来,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蔡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什么当李宇春接踵而至时,却遭来如此非议?况且,北大讲堂毕竟不是茶馆,北大校长不会是不假思索心血来潮就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所以说,李宇春走进北大,并不是伤学堂大雅的事,恰恰体现了大学对文化一视同仁的原则。 而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文学与艺术,亦或是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从来就没有什么贵贱高低的区别。大学培养

出的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专家。如果单从知识来取人而顺理成章地认为文学即最高层次的文化,显然让莘莘学子贻笑大方。艺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传播。李宇春的艺术表演,也是对文化的传播,有何不可? 如果从明星的角度去看,他们带给大众娱乐,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说大学讲堂是严肃的,是容不得任何通俗文化的深不可测的学府,那倒不如说那是监狱。专家、教授在讲堂上只要严谨、求实,那就是对学子负责。一个明星用歌声带给他人慰藉,让他们领悟到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不也是对学子负责吗?不能硬为学术与娱乐强制划清界线,更不能因为人的身份而将其拒之门外。 一件平常的事情竟然可以炒得如此沸沸扬扬,可见社会上对大学的理解迥异的大有人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有那么神圣。文化是与时俱进,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只要是对学子负责的演讲者,大学讲堂的门都会为之敞开。 新闻评论范文800字4篇 时事评论背景: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

最新2020年新闻评论300字3篇

这个星期,我观看了《新闻大求真》的节目,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 这个节目通过了踩踏事件、交通事故、烫伤危险、误食异物以及坠楼坠崖5个方面的视频,演示,游戏,专家演示来提醒我们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要性。整个节目贯穿一名同学——鲁贝贝来进行介绍,并例举了一些真实事例来告诉大家。 是啊,安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如果学会一些自救的本领,就能大大的减少伤亡,从个人提升我们生还的几率。而且,事故中的大多数伤亡都是因不知道危险导致的,所以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不注意时,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会遭受极大的痛苦。 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着这样的事。就在去年的12月31日,上海外滩就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因原本的灯光展由陈毅广场改为了外滩源,又因大部分人来到外滩产生了人流冲突,导致了被挤在中央的民众受害,遇难。在事故发生之前,警察也提醒过市民群众,事故时,也有人进行制止,可大家安全意识不强,还是发生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所以同学们,我们要注意身边的安全隐患,关注一切可为自己所用的逃生工具,这样才能增加我们生还的几率。 今天我看了一个新闻,这个新闻是一个女人给15岁男孩献骨髓。 这个女人的血液被验证和男孩的血液相同后,就开始抽骨髓了,她说抽骨髓非常艰难,还需要推钙,推了钙后就像喝了一口白酒一样,很不舒服……可是尽管如此,她还是把骨髓献给小男孩了。 我感觉这位女人很勇敢,不怕献骨髓的疼痛和痛苦,能够坚持到最后。 我想我们全世界上一定也有非常多的人愿意献血和骨髓!他们也都一定不怕疼痛,都能坚持到把骨髓给抽出来。 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良心,都愿意就人。 1. 近闻秋季开学后,某地卫生局组织深入各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对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发现有食堂里土豆已发霉。卫生局按照《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给予该校行政处罚。 看后,不禁联想到“奶粉门”!难以想象,连发霉的土豆都敢用来做菜提供给学生吃,那么,食堂里提供的其他食品安全到底有多大保证?可以假设,如果卫生部门没有及时对学校卫生进行专项检查,那么,学生们就有可能像“三鹿”事件的婴儿一样到生病吃药才“如梦初醒”———原来,平时食堂吃的东西有毒!那后果不堪设想!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 一、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二、如何根据所给材料以某种角度写新闻评论? 一段先简要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二段分析这种现象或事件出现的原因,即为什么; 三段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分析事件的内在层次和背后反映的社会意义,即是什么样; 最后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提出畅想,即怎么样。 (写简单的新闻评论的格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新闻事件;第二部分:说明事态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具体说明社会反映。)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

怎样写新闻点评

怎样写新闻点评?? 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10-7-27 09:46 大家快来啊 提问者:大坏蛋vjfbliub - 一级 其他回答共1 条 检举 简单点就跟读后感差不多,就是看了新闻有什么感想就写什么.能读懂新闻反映出的信息和要表达的看法就行了,再论述一些自己的感想。 第一,我们要读懂新闻。通过阅读,我们要了解: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②事件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相关背景如何;③文段中指出的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突出细节是什么;④事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⑤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社会问题。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把新闻的脉络理清楚。 第二,选好点评的角度,切中要害,点到位。针对新闻,我们要抓住主体,抓住要害,抓住事件的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 第三,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戒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 第四,点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力求新颖、独到,做到生动形象、文采丰富、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切忌陈旧、老套、死板。 1.英国石油公司7月15日宣布,墨西哥湾漏油井管已经被控油罩成功封堵。对此,美国政府和英国石油公司都表示了谨慎的振奋。这是4月20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并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危机以来,墨西哥湾海底油井第一次不再有原油泄漏。美国总统奥巴马称赞此举是“积极的迹象”。美国媒体也对此进展纷纷表示肯定,认为这是永久性封闭油井的关键一步。据统计,自漏油事件发生以来,共有10170.93平方公里的联邦水域被划为禁渔区,被原油污染的海岸线长达915.2公里。共有463只海龟和1978只海鸟被发现死亡。目前,共有6900艘船只在墨西哥湾应对漏油事件,4.5万人从事浮油清理和沿岸生态保护工作。各方回收的油水混合物达3290万加仑(1加仑约合4.546升)。 2.美国男子9次酒后驾驶被判终身监禁成全球首例 众所周知,酒后驾车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如何有效惩罚酒驾司机也极具争议,世界各国对这一问题都非常关注。据美国媒体16日报道,美国一名习惯性酒驾的男子,在第9次酒驾案发以后,上周被得克萨斯州法院重判终身监禁。法律专家指出,虽然有酒醉驾驶人因为祸及人命而被判过终身监禁,但仅仅因为酒驾而遭到同样程度的重罚,却是全球首例,因此引发极大争议。

新闻评论范文800字精选汇编(最新)

娱乐圈明星李宇春到北京大学作演讲。一首歌,几句话竟然引起强烈的反响以致场面失控,人群骚动。不少人认为,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然而,在我看来,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分庭抗礼的。大学讲堂是传播文化的地方,自然应该海纳百川,切不可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文化。 (从北大办学历史与办学宗旨看,)北大从来就是一座包容各种“偏才怪才”的学府。蔡元培老校长以审美的眼光发现了行伍的沈从文,包容了批评他的鲁迅,接纳了低学历的陈独秀直至梅兰芳走进北大讲堂,金庸、周星驰纷至沓来,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蔡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什么当李宇春接踵而至时,却遭来如此非议?况且,北大讲堂毕竟不是茶馆,北大校长不会是不假思索心血来潮就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所以说,李宇春走进北大,并不是伤学堂大雅的事,恰恰体现了大学对文化一视同仁的原则。 而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文学”与“艺术”,亦或是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从来就没有什么贵贱高低的区别。大学培养出的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专家。如果单从知识来取人而顺理成章地认为“文学”即“最高层次的文化”,显然让莘莘学子贻笑大方。艺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传播。李宇春的艺术表演,也是对文化的传播,有何不可? 如果从明星的角度去看,他们带给大众娱乐,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说大学讲堂是严肃的,是容不得任何通俗文化的深不可测的学府,那倒不如说那是监狱。专家、教授在讲堂上只要严谨、求实,那就是对学子负责。一个明星用歌声带给他人慰藉,让他们领悟到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不也是对学子负责吗?不能硬为“学术”与“娱乐”强制划清界线,更不能因为人的身份而将其拒之门外。 一件平常的事情竟然可以炒得如此沸沸扬扬,可见社会上对“大学”的理解迥异的大有人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有那么神圣。文化是与时俱进,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只要是对学子负责的演讲者,大学讲堂的门都会为之敞开。 时事评论背景: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时事评论观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观众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丁刚来源:人民网人民时评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面对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用一定形式来做出理性的表达是爱国热情的具体体现。最近, 日本右翼势力再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激起了曾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 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连日来,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分子,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的作法,中国民众表达了强烈不满,展现了爱国主义热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右翼还有如此劣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原因的。它既与日本对战争缺乏深刻反思有关,也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近年来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快速发展有关,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又一直影响着日 本对待历史、对待中国的态度。这些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日本出现了 右倾化的思潮。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 义愤。但是,仅仅表达义愤是不够的。采取一些有违法制的过激行动也无助于问 题的解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表达义愤的时候,难免有一些过激的言词,但义愤的宣泄不应超越法律,非理性的无序举动不仅无助于揭露日 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反而会授人以柄,给右翼分子攻击中国、欺骗日本民众增加 口实,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朋友。 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改变这一基础,既要有义愤和激情,更需要智慧与自信,做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当年犹太人为揭露德国纳粹的罪恶,为了让世界人民认识到纳粹的危害,扎扎实 实地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揭露德国纳粹反人类罪行,通过对战犯 坚持不懈的追查,让纳粹分子在国际上成为丧家之犬。二战的反思能够渗透到德 国和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与犹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奥斯威辛”早 就超越了地名的含义,这个建有毒气室的集中营已经成为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 的象征。在历史学、哲学、神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不仅是一个学术名 词,更意味着人类对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而在战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

“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 ①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③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

新闻评论范文300字精选汇编|新闻评论范文(精选汇编)(最新)

Eight Chinese volunteers will live in "Yuegong-1," asimulated space "cabin" in Beijing for the next year,strengthening China's knowledge and technicalknow-how, and helping the country's scientistsunderstand exactly what will be required for humansto remain on the moon in the medium and longterms. 8位中国志愿者将于明年入驻模拟太空舱“月宫一号”一整年的时间,以推动中国航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帮助中国科学家了解中长期在月球上生存的必备条件。 The volunteers, all civilians and elite postgraduatestudents from Beihang University,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four stepped intoYuegong-1 last Wednesday. 这8位志愿者都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在校研究生生,他们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已于上周三进入“月宫一号”。 The two men and two women will stay in the cabin for 60 days, then be replaced by the secondgroup, also two men and two women, who will stay there for 200 days. After that, the firstgroup will return for the remaining 105 days. 第一组的两名男生和两名女生将在太空舱中停留60天,之后由同时两男两女的第二组进行替换,这一组将会停留200天。之后,再由第一组完成最后105天的实验。 The experiment, code-named "Yuegong-365," is Beihang's second attempt to see how the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 (BLSS) works in a moon-like environment. A successful105-day trial was conducted in 2014. 此次实验被称为“月宫365”计划,是北航第二次尝试研究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在与月球类似的环境下运行。2014年,北航就完成了为期105天的长期 实验。 The BLSS is a system where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co-exist. Water and food canbe recycled in the system, creating an earth-like environment.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一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存的系统。在该系统内,水和食物可以进行再生循环,从而产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条件。

【VIP专享】新闻评论期末重点

选择填空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要达到前述要求,其关键和前提在 于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调查研究。 评论标题的功能:提示论题、体现论点、表明态度、引发兴趣 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一)强烈的新闻性——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时新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 (二)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从其本质属性的角度看 (三)广泛的公众性或群众性——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 (四)严格的科学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论点:就是评论要告诉受众的见解、观点、论断和结论。 好评论应当提出人人意中所有但笔下所无的见解。 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评论论点得以成立的依据,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其作用在于形成论点、 引发议论和证明论点。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数字论据、故事和典故论据。 论证: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论点得以确立和得以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选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新闻单位在一个时期内确定要评论的若干问题,反映这家媒体这个时期内的 宣传报道思想,一般以计划的形式出现,也叫选题计划;二是指一篇新闻评论选择并确定论题,即选择和确定 评论所要分析、议论的对象和范围,体现特定的写作意图。 立论:形成和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即确定评论的主要看法和基本见解 评论员文章分为: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 编者按语分为: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按语 专栏评论特点:稳定性、时代感、群言型 编者按语: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编者评论。配合新闻报道发展的短评:从报道中来又高于报道。 名词解释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 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类型。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等基本体裁,以及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各 种独特样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 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的总称 选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新闻单位在一个时期内确定要评论的若干问题,反映这家媒体这个时期内的 宣传报道思想,一般以计划的形式出现,也叫选题计划;二是指一篇新闻评论选择并确定论题,即选择和确定 评论所要分析、议论的对象和范围,体现特定的写作意图。 在新闻评论写作或制作过程中,选题是第一道工序 选题的及时与否,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评论的质量和成败 立论:形成和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即确定评论的主要看法和基本见解 它贯穿于评论的始终,起着统帅整篇评论文章或整个评论节目的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选题确定了评论“说什么” 论点:就是评论要告诉受众的见解、观点、论断和结论。 好评论应当提出人人意中所有但笔下所无的见解。 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评论论点得以成立的依据,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其作用在于形成论点、 引发议论和证明论点。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数字论据、故事和典故论据。 论证: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论点得以确立和得以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新闻评论的文风(新闻评论语言的特点:) 一、论断准确,态度鲜明 (一)、总是以第一人称面对受众直接讲话(二)、在语言上多采用判断句式 二、注重概括,逻辑严密

新闻评论的概念

新闻评论的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 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 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 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 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 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 xx- 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组织理论学习。 、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 六月份:、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 、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讨。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名师的关盘、视频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③提出教学任务: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教学目标: ①总体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在必修田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级长拳”、“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高一年田径必修基础上再加上“长拳”来引导男女生学习体育模块的积极性,再结合高二年的“剑”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学分。加强学习“长拳”以及“剑”的基本套路,提升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 ②具体目标: 运动参与: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 社会适应: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措施: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剑”、“平山初级长拳”的开发与教学;做好“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课题的开题准备。做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入校园”课题组的成员,协助课题组进行研究,开展活动。 ()校本教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长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重点放在“剑”、“初级长拳”、“花样篮球”三个项目上,有所侧重。 ()论文撰写: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 ()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做为晋江市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及校际组成员,积极参加校际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提升在校际组的教研水平,做好兼职教研员的本职工作,协助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升教研水平;做为备课组长的我,我计划是积极组织本组老师一起提高高中的课改力度与水平,集中老师的备课时间与讨论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选项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协调选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及认证过程。 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学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混合运算课时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十进制计数法课时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除法的意义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三、量的计量(课时) 、常用的计量单位课时 、名数的改写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时 、小数和复名数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 小管家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角的度量课时 、垂直和平行课时 、三角形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七、总复习(课时) XX年月26日 向纵深发展。 、做好论文的撰写、参评工作。 活动安排: 二月份:课例展示交流。王钧、李汪俊、罗建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三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程中华、戴辉文、孙小娟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四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刘华波、曹辉、钱芸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五月份:课题研究小结 、组织年轻教师开展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同构异教活动,有效,切实提高我校年轻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获得快速成长。 、选拔教龄——年新教师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区新生代课堂教学比赛,并做好指导、培训工作。 (三)教研形式稳中有变,踏实而生动。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