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边院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学校各学科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经过几年不懈地探索,对其作了准确的定位,即在“主体互动,共同发展”的理念引导下,通过师师(教师)合作——科科(学科)合作——组组(教研组)合作,实现教师教学亮点的大展现,学生素质的大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飞跃。

教学过程的基本流程是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查、总结。

一、计划

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得盲目追求教学进度。

1、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均应充分把握《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熟悉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以“科学合作”为手段,分别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学科工作计划等。各种计划中的工作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拟采取的相关措施、时间安排及人员分工等要充分体现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家校合作。学期教学计划要在开学前收齐(若教材来的较晚时,也可在开学后制定,但最迟不得晚于开学后一周),上交教研组长,有教研组长量化打分后整档入卷交教导处。

2、各学科教研组长在教科室的指导下拟定好学期教学研究与实验专题方案。

二、备课

(一)常规备课要求:

1、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形式。

2、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计划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把思想教育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应用作为重点,落实教学策略,准备各种教学课件、直观教具、实验器材和活动场地等。

3、重视学情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切实按照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实际接受能力,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进度、教学深度,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确定教学过程中需哪些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

4、个人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学思路、备教学手段。集体备课应做到: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每周组织进行一次,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先周集体单元备课。集体备课轮流主持,主要搞清单元教学的内容和本单元与课程标准的联系,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确定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突破难点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教研组长要做好研讨记录。

5、认真编写教案。通过合作备课,在全面掌握课程标准,熟练把握教材和学生实际,广泛涉猎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编写个性化教案。

课时教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课题:写清要讲授的课题题目(分课时的,写好课时数。)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可分三个维度制定,也可整合制定,目标要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重点:根据单元目标或阶段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时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本节课使用的教学媒体,如多媒体课件、实物等。

教学时间:本课需要几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教学各环节、各板块的顺序清晰、流畅。

(2)师生活动:把教师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开展学习等教学活动写明确,同时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形式等(3)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既简练、明确,又有创意。

(4)个性化修改及调整建议:可随时根据班级实际对备课进行适当修改调整,特别是任教两个以上平行班级的,要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及时调整、改进。个性化修改要突出个人教学的特色,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特点,进行个性化修改,个性化修改用红色笔完成,每页字数不少于200字

(5)教学随笔: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包括上课的心得、反思、教育随笔等。每周一次,四号宋体打印按进度穿插在备课中。

(二)教师电子备课的具体要求

1、实施电子备课人员范围

(1)语数英老师全部实行电子备课。其余学科实行纸质备课,用专门的备课本进行备课。

(2)实行电子备课的教师,如果电脑出现问题或者班班通出现问题无法使用电子备课上课要备出详案。

2、电子备课存储要求:

所有老师都要在个人的笔记本电脑中建立电子备课文件夹,将电子备课储存起来。具体要求为:

(1)电子备课都保存在自己笔记本电脑的E盘上。任课教师教几个学科,就要有几个学科的电子备课文件夹。

(2)每个学科的电子备课文件夹内至少要建立两个子文件夹,分别为“某学科某年级某册电子备课”、“某学科某年级某册课件汇总”。

(3)在“某学科某年级某册电子备课”文件夹中,老师们要根据学科特点按照教材目录设立数目不等的子文件夹,比如可分别设立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等。每一课、每一课时的教案都要保存在相应的单元子文件夹中。从而使条目清晰,便于查找和管理。

(4)在“某学科某年级某册课件汇总”文件夹中,要仿照电子备课设立子文件夹,然后把教师个人所设计的课件存入相应单元的文件夹中。

3、电子备课编写及使用要求

(1)任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用书,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要求、目标和实施建议。然后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标准、编写意图。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等,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2)电子备课要做到“九有、一体现”:每篇教案应包括有课题、有教学内容、有教学目标、有教学重难点、有教学用具准备、有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教法和学法指导、有板书设计、有作业设计。能体现课改精神。

(3)所有电子备课均采用集体备课的格式进行备课(预留出个性化修改栏目)。

(4)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实行集体备课。语文、数学、英语备课组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分工计划,确定出主备人,然后交流研讨,协作完成,经级部主任审核后上报教导处。

各单元每课主备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结合学生实际备好详细的电子教案,提前一周完成并发送给本教研组的所有任课教师。然后组内教师完善好电子备课中的个性化修改部分,形成个人上课所使用的教案,存入本人笔记本电脑中相应的文件夹中。

(5)进行二次备课。上课前,任课教师要在原有电子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修改,也就是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红色下划线拖注,个性化修改部分用红色字体。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生学习基础及自己对教材的再思考理解,对教法及流程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修改。二次备课必须在教师上课前完成,备课内容应与原教案构成一个整体。

所有电子备课都要有二次备课。若无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记录,或教师完全抄袭网络或他人教案,则视作无备课,常规检查时不予计分。

(6)所有备课都要求按照教学进度超周备课。电子备课(包括课件等教学资源)至少提前一周备好。实行集体备课的学科要提前一周发送给同教研组教师,以便相关教师浏览参考,充分修改。

(7)使用多媒体教学数量要求:提倡每节课都用多媒体上课。

三、上课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科学讲述,教书育人,营造“开放”的课堂。

1、严格按照课程表组织教学活动,不擅自调课、挪课、不随意增减上课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上下课,不拖堂。如需调课要到教导处认真填写调课通知单,并通知教导处。

2、充分准备好上课需用的各种物品,不私自让学生搬运教具器材等。教师提前一二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候上课信号,信号终止即走上讲台,端正站立,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学生起立致敬时,要面带微笑郑重还礼。如到专用教室或操场上课,必须由教师有序地带领学生去上课,课前教师要清查学生人数,原教室内不准滞留学生,注意学生安全。

3、教师上课前与学生相互问好、还礼。上课时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课堂上不着背心、不穿拖鞋、不吸烟、不坐着讲课、不随便离开教室会客,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要关闭。

4、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引导者、服务者、学习参与者等角色出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激励表扬的积极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5、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教师要维护好课堂纪律,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对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不准把学生推出教室或取消学生上课权利。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教学语言要精确、规范,板书要精心设计,合理、有创意。

8、教学过程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上课时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根据学生即时生成的内容,恰当地改变教学策略,突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9、与其他教师搞好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听、说、读、写、算的习惯。

10、科学学科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教师要积极制作教具,要善于运用教具及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数量:各学科作业的数量必须达到学校要求。

(1)关于语文学科作业:

①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先设拼音作业本,后设生字作业本。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语文设置生字作业本,每课做一次。一、二年级设写话本;

三—六年级设作文本,课内习作按单元进行。写字作业按课进行。读书笔记每周一次。学校提倡各班建立特色作业(比如日记、摘抄、手抄报、好词好句本等)。

②1-2年级设立铅笔字写字专用本。3-6年级设立钢笔字写字本和大仿本两项,作业间周进行。

(2)关于数学作业:数学作业一、二年级设置小演草,3-6年级设置大演草。数学每周至少三次作业。

(3)1-6年级美术、3-6年级科学、品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是每课(美术每课时)一次作业,综合学科按照教科室要求设立作业。

2、作业难度:作业难度要适宜,题量要适当。同级部同学科作业要力求统一,要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作业题目要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作业要讲究规范,作业的书写和布局要有规格要求。

3、作业批改:学生作业必须及时批改。具体要求为:

(1)学生作业的封皮上要注明作业科目、年级、班级及学生姓名。学生作业要保管完好无损,美观整洁。

(2)全批全改。作业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时做到有批改符号,不用“×”号批错字、错题,可用“?”代替,出现的错字语文上可用统一批改符号,如

“○”。作业中的错误要有学生改正的痕迹,教师有二次批改。

批改有等级:设A、B、C、D四个等级。

批改有时间:批改时的当天日期。作业要按照进度及时批改。

作业批改仍实行三星作业批改方式,教师批阅要认真,能体现三星作业的分层。优秀作业得三颗星,良好作业得两颗星,及格作业得一颗星。批改要有评语:提倡使用激励性评语,使用激励性评语要不少于每次作业数的二分之一。

(3)有作业批改记录。要使用好学校专门设立的作业批改记录本,要有详细的作业批改时间、作业内容、学生作业情况、作业分析和矫正方案。作业批改记录要与作业次数吻合,辅导纪录每周至少一次。

(5)关于作业中的教师评语:书写时一律用正楷字,要一丝不苟,要给学生树立榜样。

低年级作业的批改评价方式更要多样,除采用激励性评语外,还可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去鼓励学生写好作业。

(6)关于作文批改: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批改方式批改学生作文。可以直接批改、当面批改,教师的批改要有针对性要具体,要有眉批、边批、尾批、批阅时间,给学生作出具体的范式,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批改后能知道如何整改,老师的批改要体现指导性和激励性。尾批:50字以上;字要规范,写在格中。评语要指出优点和缺点,针对作文要求指出修改意见。3—6年级作文每次详细批阅班级人数的1/2,另一半可简单批阅。间隔、交替进行,并做好指导性批注。

此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批改、学生自我批改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习作批改来:3—4年级让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5—6年级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学生初步批阅后教师再做规范的批阅修改(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平时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加强批阅方法的指导。

要搞好作文讲评。讲评既是一种写作活动的总结,又是一种口头批改的方法。每次讲评要抓住重点,讲评学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重在鼓励,以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提倡学生自己编作文选,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收集好,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习惯。鼓励学生投稿,充分调动保护他们投稿的积极性。

(6)关于评语的撰写要求:评语要充分渗透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内容,让学生感悟到教师的爱心,使之成为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①评语内容“真”,即符合学生实际,忌千篇一律。

②评语充满“爱”,用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热情赞扬、积极鼓励,对不足之处坦诚指出,忌冷嘲热讽。

③评语体现“美”。斟酌行文语气,推敲谴词造句技巧,品味语言的艺术内涵,忌生硬、枯燥。

④要符合年龄特点。提倡和鼓励学生为自己写评语、同学之间互赠评语,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鉴定、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

4、课外作业:课外作业要适量。要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语文、数学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其他学科不布置书面作业。但提倡布置可动手操作的实践性作业。课外作业要有针对性,有布置必检查,检查方式要灵活。也可布置“弹性”作业,可选做,已经掌握的可不做。三到六年级学生都要设日记本,养成摘抄优美句段和写日记的习惯。

五、辅导记录

辅导的基本要求:正视差异,耐心辅导,持之以恒。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学期初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班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列出名单。教师要确立爱生观念,从思想、生活、学习上真诚关怀每位困难生。教师拟定必要的培优转差措施,然后按计划进行培优转差。

2、教师要采取积极措施,耐心辅导,鼓励进步。辅导要讲究方法,做到有目的、因人而异。精选辅导内容,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辅导要常态化、常规化,要渗透在每一天的日常教学中,包括课内外、校内外。

3、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注意课内外结合,课堂上要重点照顾,多给他们训练的机会,课后要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一最佳教育资源,实现生生合作,通过优等生与学困生的互动,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4、沟通家校联系,争取家长配合,交流学生校内外表现,共同采取措施督促其学习、形成合力。

5、重视优秀生的培养,为学有专长的学生创设各种条件,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组建兴趣小组,定期进行辅导,利用活动、学校比赛的机会让他们展露才能。

6、教师对有关学生进行辅导后要填写好辅导记录,每周不少于1次。

六、考试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应突出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批改作业、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查,期中、期末考试属学校统一考试。考查由学科组任课教师组织,要做到“堂堂清”、“周周清”。

2、学科单元测验由教导处统一监控,年级组在同一时间统一测验,测试后根据成绩要及时招考质量分析会,及时确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单元测试实行无分数评价,检测结果以等级形式出现。严格单元达标检测,做到学生人人“单元过关”。单元检测的具体要求是:(1)严格单元检测题的使用和管理(单元测试卷由教导处统一管理),使用做到“三个统一”和“三个及时”:即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知识质量分析;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查摆错题原因,及时讲评,及时纠错。

(2)各任课教师要在单元测试后及时批阅试卷。批阅试卷时采用“等级+评语”的做法,卷面不得出现分数。评语以鼓励为主,针对性要强。撰写评语数量要达到学生总数的1/2以上。

(3)测试后要到教导处认真填写单元测试成绩统计表的相关内容,并在备课上写出单元讲评课的教案。

(4)在教师讲评后,要让学生把试卷中的错题在试卷中适当的位置更正过来,教师要有对错题更正的二次批改。

(5)单元卷使用结束后教师要将试卷保管好,并装订成档。等期末复习时再一并发给学生。

3、期末考试后,任课教师应按学校安排及要求及时评卷,进行试卷分析,考试分析包括:考试概况、试题简析、优势表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的措施等五部分内容。学校要对考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为下学期教学工作的统筹安排做准备。

4、要进行评价形式的改革。语文、英语加强口试(读、说)、常识学科等加强操作技能的测试。

5、考查、考试科目的成绩一律实行等级制(A、B、C、D),卷面不得出现分数。一、二年级的正确率在90%以上者为“A”,在75%——89%之间为“B”,60%——74%之间为“C”,60%以下为“D”。三—六年级的正确率在85%以上者为“A“,在75%——84%之间为“B”,60%——74%之间为“C”,60%以下为“D”。

6、品生、地方课程、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要进行期末测查,一般安排在其他学科考试之前进行,测查结果分“A”、“ B”、“ C”、“ D”四个等级。计入教师考核成绩。

七、总结

1、学期结束时学校、教研组、任课教师都要写出各类工作总结,上交学校。

2、任课教师要将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常规资料完善好,整理后上交教导处。

3、上交资料经学校审定后存档,并作为今后各项工作评定考核的依据。

教学常规各类资料学校实行教导处、教研组实行周查月结,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量化打分,作为学年末考核常规成绩打分的依据。凡是在学校期末常规大检查、镇视导、市视导检查中出现问题的分别在教师年度考核常规检查得分中扣除最后得分的1分、2分、3分,出现问题的教研组长在工作量加分中按二类计分。

边院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2013.09

附:边院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评价补充意见

(一)关于对电子备课评价

电子备课的检查评价工作由教导处和各级部组织实施。

1、教研组评价

每月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电子备课中两个文件夹内容的检查。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内容,备课质量,分三类量化计分,学期结束后将每个人的成绩汇总后交教导处。责任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2、教导处评价

教导处采用随机抽查与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随机抽查:教导处不定时到级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做出对该教研组的集体评价或个人评价,评价时分三类量化计分。

(2)定期检查:教研组要将每月周查月结的情况及时上交教导处,每学期教导处组织至少两次大规模全面检查。检查采用集中检查、进办公室检查的方式进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