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题目: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2017年月日

目录

1.袋式除尘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1.1袋式除尘器的简介 . (3)

1.2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 (3)

1.3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4)

1.4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4)

2.湿式石灰脱硫 (4)

2.1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原理及流程 (4)

2.2脱硫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5)

2.1.1吸收塔洗涤浆液的 PH (5)

2.1.2液气比 (5)

2.1.3烟气流速和烟气温度 (5)

3.设计条件: (6)

4.设计计算 (6)

4.1 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浓度 (6)

4.1.1烟气量的计算 (6)

4.1.2烟气含尘浓度 (7)

4.1.3 SO2的浓度 (7)

4.2 除尘器的选择 (7)

4.2.1除尘效率 (7)

4.2.2除尘器的选择 (7)

4.3 除尘器的设计 (7)

4.3.1过滤面积 (7)

4.3.2滤袋的尺寸 (7)

4.3.3每条滤袋面积 (7)

4.3.4滤袋条数 (8)

4.3.5滤袋布置 (8)

4.4 喷淋塔 (8)

4.4.1喷淋塔内流量计算 (8)

4.4.2喷淋塔径计算 (8)

4.4.3喷淋塔高度计算 (9)

4.4.4新鲜浆料的确定 (11)

5.烟囱设计计算 (11)

5.1烟囱的几何高度的计算 (11)

5.1.1烟气释放热计算 (11)

5.1.2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12)

5.1.3烟囱直径的计算 (13)

5.2烟囱阻力损失计算 (13)

5.3烟囱高度校核 (14)

6. 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15)

7.系统阻力的计算 (15)

7.1摩擦压力损失 (15)

7.2局部压力损失 (16)

8.风机的选择 (16)

8.1风量的计算 (16)

8.2风压的计算 (16)

9.达标分析 (17)

9.1从从排放浓度核算 (17)

9.2从排放速率核算 (18)

9.3从落地浓度核算 (18)

9.4总排放浓度核算 (18)

参考文献 (19)

附图 (20)

1.袋式除尘器

1.1 袋式除尘器的简介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

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地,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

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

得到净化。一般新滤料的除尘效率是不够高的。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

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

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

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

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

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

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图

1.2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

(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以清除滤袋上

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和反吸风清灰。

(2 )机械振打清灰:分顶部振打清灰和中部振打清灰(均对滤袋而言),是借助于机械振打装置周期性的轮流振打各排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3 )人工敲打:是用人工拍打每个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1.3 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 )按滤袋的形状分为:扁形袋(梯形及平板形)和圆形袋(圆筒形)。

(2 )按进出风方式分为:下进风上出风及上进风下出风和直流式(只限于板状扁袋)。

(3 )按袋的过滤方式分为:外滤式及内滤式。

滤料用纤维,有棉纤维、毛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不同纤维织成的滤

料具有不同性能。常用的滤料有208 或 901 涤轮绒布,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经过硅硐树脂处理的玻璃纤维滤袋,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50℃,棉毛织物一般适用于没有腐蚀性;温度在80-90℃以下含尘气体。

1.4 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1 )除尘效率高,可捕集粒径大于0.3 微米的细小粉尘,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2 )使用灵活,处理风量可由每小时数百立方米到每小时数十万立方米,可以作

为直接设于室内,机床附近的小型机组,也可作成大型的除尘室,即“袋房”。

(3 )结构比较简单,运行比较稳定,初投资较少(与电除尘器比较而言),维护方便。

所以,袋式除尘器广泛应用于消除粉尘污染,改善环境,回收物料等。

2.湿式石灰脱硫

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

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

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世界

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日本、德国、美国的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烟气脱

硫装置约90%采用此工艺。

2.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原理及流程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采用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

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剂浆液。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

脱硫,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吸收塔内的反应、传递也极为复杂,总的反应为:

CaCO 3SO22H 2 O CaSO42H 2O CO2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携带的细

小液滴,经烟囱排入大气,脱硫石膏浆液经脱水装置脱水后回收利用。剩余浆液与新加入的石灰石浆液一起循环,这样就可以使加入的吸收剂充分被利用,并确保石膏晶体的增长。石膏晶体的正常增长是最终产品处理比较简单的先决条件。新鲜的吸收剂石灰石浆液根据pH 值和分离 SO2量按一定比例直接加入吸收塔。

2.2 脱硫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湿式烟气脱硫工艺中,吸收塔循环浆液的pH 值、液气比、烟气速度、烟气温度等参数对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影响较大。

2.1.1 吸收塔洗涤浆液的pH

吸收塔洗涤浆液中 pH 值的高低直接影响 SO2的吸收率及设备的结垢、腐蚀程度等, 而且脱硫过程的 pH 值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长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系统一

般要求洗涤浆液的 P H 值控制在 4.5 ~ 5.5 之间。

2.1.2 液气比

石灰石法喷淋塔的液气比一般在(15~ 25)L/m 3。取 L/G = 18L/m3,则:

液体用量 L 18Q 18 3.52 104 6.34 105 L h

2.1.3 烟气流速和烟气温度

目前 , 将吸收塔内烟气流速控制在(2.6~3.5)m/s 较合理 ,典型值为 3m/s。则吸收

4

Q 3.67 10

2

塔的截面积为: A 3.40m

V33600

低洗涤温度有利于SO2的吸收。所以要求整个浆液洗涤过程中的烟气温度都在100℃以下。 100℃左右的原烟气进入吸收塔后, 经过多级喷淋层的洗涤降温, 到吸收塔出口时温度一般为 (45~ 70)℃。

3.设计条件:

锅炉型号: SHS35-39 即双锅筒横置式燃烧炉,蒸发量35t/h,出口蒸汽压力 39MP 设计耗煤量: 4.2t/h

排烟温度: 160

空气过剩系数: 1.25

飞灰率 =29%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50Pa

设计煤成分: C Y63.2%H Y3%O Y6%N Y1%

S Y0.8%A Y14%W Y12%V Y18%

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2 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200m, 90 弯头 40 个。4.设计计算

4.1 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浓度

4.1.1 烟气量的计算

质量 /g摩尔数(原子)/mol需氧量(分子)/mol生成物(分子)/mol

C632632/12=52.6752.6752.7

H3030/1=3015/2=7.515

O6060/16=3.75

S88/32=0.250.250.25

A140

理论需氧量:

52.67 7.5 0.2560.42 mol kg

理论空气量:

60.42 22.4 100 6.44 m 3 k g

1000 21

实际烟气量:

Q S

52.7 0.25 15

22.4

6.44

79 6.44 1.25 1

120 22.4 8.37 m 3 kg

1000

100

18 1000

标态下烟气流量:

Q

Q S

设计耗煤量

8.37 4.2 1000 3.52 104 m 3 h

4.1.2 烟气含尘浓度

飞灰率

Y

A

0.29 140 1000 4.85 103 mg m

3

C

Q S

8.37

4.1.3 SO 2 的浓度

C SO 2

0.25 64 1000 1.91 103 mg m 3

8.37

4.2 除尘器的选择

4.2.1 除尘效率

1

C S 1

200 95.88%

C

4.85 10

3

4.2.2 除尘器的选择

工况下烟气流量:

QT

3.52 104

273 160

4 3

3

Q

273

5.58 10 m

h

15.5 m s

T

所以采用脉冲袋式清灰除尘器。

4.3 除尘器的设计

4.3.1 过滤面积

Q 5.58 104 3

A

60 1

930m

60v

4.3.2 滤袋的尺寸

单个滤袋直径: D 200 ~ 300mm ,取 D 250mm

单个滤袋长度: L

2 ~ 12m ,取 L 8.2m

5~40

L

8.2

滤布长径比一般为

, D

32.8

0.25

a DL 3.14 0.25 8.2 6.44m3

4.3.4 滤袋条数

A930

144.4 144条

n

6.44

a

4.3.5 滤袋布置

按矩形布置:(A )a.滤袋分 4 组 ;

b.每组 36 条;

c.组与组之间的距离: 250mm

(B)组内相邻滤袋的间距:70mm

(C)滤袋与外壳的间距: 210mm

4.4 喷淋塔

4.4.1 喷淋塔内流量计算

假设喷淋塔内平均温度为80 C ,压力为120KPa,则喷淋塔内烟气流量为:

式中:—喷淋塔内烟气流量,;

—标况下烟气流量,;

K —除尘前漏气系数, 0~0.1;

代入公式得:

Q V 15.5 273 80

101.324 1 0.06 17.94 m3 s 273120

4.4.2喷淋塔径计算

依据石灰石烟气脱硫的操作条件参数,可选择喷淋塔内烟气流速 v 4 m s,则喷淋塔截面 A 为:

A Q 17.94 4.485m2

v4

则塔径 d 为:

4 A4 4.485

d 2.39m

3.14

取塔径 D2400mm

4.4.3 喷淋塔高度计算

喷淋塔可看做由三部分组成,分成为吸收区、除雾区和浆池。

(1)吸收区高度

依据石灰石法烟气脱硫的操作条件参数得,选择喷淋塔喷气液反应时间 t=4s,则喷淋塔的吸收区高度为:

(2)除雾区高度

除雾器设计成两段。每层除雾器上下各设有冲洗喷嘴。最下层冲洗喷嘴距最上层(3.4~3.5)m。

则取除雾区高度为:H 2 3.5m

(3)浆池高度

浆池容量 V 1按液气比浆液停留时间t1确定:

式中:

L

G—液气比,取18 L m3;

Q—标况下烟气量,m3h ;

t1—浆液停留时间, s;

一般 t1为4 min ~ 8 min,本设计中取值为 5 min,则浆池容积为:

V11810 3 5.58104583.7m3

60

选取浆池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喷淋塔D0,本设计中选取的浆料直径为D05m,然后再根据 V 1计算浆池高度:

0—浆池高度,m;

式中: h

V 1—浆池容积,m3;

D0—浆池直径, m。

483.7

4.26m

h

52

3.14

从浆池液面到烟气进口底边的高度为0.8 2m。本设计中取为 2m。

(4)喷淋塔高度

喷淋塔高度为:

H t H 1H 2h 16 3.5 4.2623.76m

4.4.4 新鲜浆料的确定

CaO s SO2 g2H 2O l CaSO3 2H 2O s

1mol1mol

因为根据经验一般钙 /硫为: 1.05:1.1,此处设计取为 1.05 则由平衡计算可得1h 需消耗 CaO 的量为:

1.05 0.53

m7o3l 5 h0 14 10

7350 5 6

h

1000

4 1 1 .kg6

5.烟囱设计计算

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囱出口排除后由于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且温度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所以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这相对增加了烟囱的几何高度,因此烟囱的有效高度为:

式中: H—烟囱的有效高度, m;

H s—烟囱的几何高度, m;

H—烟囱抬升高度, m。

5.1 烟囱的几何高度的计算

查相关资料可得燃烧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设为H s为 60m

5.1.1烟气释放热计算

式中: Q H —烟气热释放率, kw ;

p a — 大气压力,取邻近气象站年平均值;

Q v — 实际排烟量, m 3 s

T s —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 433K ;

T a —环境大气温度, K ;

取环境大气温度 T a =293K ,大气压力 p a =978.4kPa

Q V 15.5

273 160 101.324 1 0.06 22.0 m 3 s

273 120 Q H

0.35 978.4 22

140

2435.83kw

433

5.1.2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由 2100kw Q H 21000kw,T a T s 35K ,可得

式中: n 0 ,n 1 , n 2 — 系数, n 1 取 0.6, n 2 取 0.4, n 0 取 0.292,则:

则烟囱有效高度

5.1.3 烟囱直径的计算

设烟气在烟囱内的流速为v20 m s ,则烟囱平均截面积为:

A22.0 1.1m2

20

则烟囱的平均直径 d 为:

4A4 1.1

d 1.18m

3.14

取烟囱直径为 DN1200mm,校核流速 v 得:

v

Q v224

19.46m s 12 3.14 1.22

d

4

5.2烟囱阻力损失计算

烟囱亦采用钢管,其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4-5)

式中:——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

v ——管内烟气平均流速,m s ;

——烟气密度, kg m3;

l —— 管道长度, m ; d —— 管道直径, m ;

已知钢管的摩擦系数为 0.02,所以烟囱的阻力损失为:

P m

200 19.46

2

0.748

0.02

1.2 2

472.1p a

5.3 烟囱高度校核

假设吸收塔的吸收效率为: 96%,可得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

so 2

1 96% 1.91 103

76.4 mg m 3

二氧化硫排放的排放速率:

v so2

so2

Q v 76.4 22.0 1.68 g s

式中:

y

—为一个常数,一般取 0.5 ~ 1 ,此处取 0.7;

z

H — 烟囱有效源高;

max

2 1.68 0.7 0.0070 mg m 3

3.14

4 99.32

2.72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平均

SO 2 的浓度为 0.15 mg m 3 0.007 mg m 3 ,则

设计符合要求。

6.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管道采用薄皮钢管,管内烟气流速为v o15m s,则管道直径 d 为:

式中: Q——烟气流量,;

v o——烟气流速,;

1.2——修正系数

代入相关值得:

结合实际情况,取为1260mm,则实际烟气流速 v 为:

7.系统阻力的计算

7.1 摩擦压力损失

取 L200m ,对于圆管

l v2

P L

2

d

工作状态下的烟气密度:

n

273 1.342730.84kg / m3 273 160273 160

p L

2000.8414.922

0.02

2

296.80 p a

1.26

7.2 局部压力损失

v 2

P

2

90 弯头,0.23

0.8414.922

p 0.2321.50 p a

2

40个弯头

p 40 p 40 21.50860 p a

出口前阻力为 850Pa,除尘器阻力选 1400Pa,脱硫设备阻力选 100Pa

p 850 1400 100 472.1 296.8 860 3978.9 p a 8.风机的选择

8.1 风量的计算

Q y 1.1Q 273

tp 101.325 10 3 1.1 3.52 10 4

273 160

101.325103 6.14 104 m3 h 273B273101.325103

8.2 风压的计算

H y 1.2p S y 273

t

p 101.3251031.293 273t y B y

1.23978.9171.53

273160101.325103 1.293

273250101.3251033649.94p a

1.34

结合风机全压及送风量,选用Y5476C 型离心引风机,其性能参数见表3。表 3Y5 47 6C 型离心引风机性能参数

机号功率转速流量全压

K W r / min m3 / h Pa

6C18.528508020~15123364~245

92

电机的效率

式中; N e—电机功率, kW ;

Q—风机的总风量, m3/h;

1--通风机全压效率,一般取0.5~ 0.7;

2 --机械传动效率,对于直联传动为0.95;

—电动机备用系数,对引风机,=1.3;

代入数据得:

6.1410 43649.94 1.3 Ne

10000.6149.87kw

36000.9

9.达标分析

9.1 从从排放浓度核算

在排烟温度160℃下, SO2的排放浓度so2 3.45 103 mg / m3,转换为烟囱出口温度 25℃:

T

1 1T

22

P P 12

so2273160

3.45 10

32 7 3 1 6 0

5 0 1.92mg / m3

则so

2

273

25 2 9 8

设脱硫效率为 95.88%,脱硫后:

so

1 96% so 1 95.88% 5012.9 206.53 mg m3700 mg m3

22

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2 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烟尘最高排放标标准

700mg/m3,所以本设计符合排放要求。

9.2 从排放速率核算

(1)二氧化硫的排放速率

设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效率为95.88%,则二氧化硫的排放速率为:

0.9588 ×64×42000×0.25 ×0.8%×103 =5.15 kg / h200kg / h

其为 GB16297-1996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排放区中二氧化硫最

高允许排放速率,所以符合要求,设计合理。

( 2)烟气的排放速率

可得出口浓度为: 7.22 103×(1-99.9%) = 7.22mg/m3<150 mg/m3

检验烟气排放速率 =总烟气量烟气出口浓度

= 3.52 104 3.0 10.56 104 mg h 0.10 kg h 100 kg h

(100kg / h国标中二级排放区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所以可得烟气排放速率也达标,所以设计合理。

9.3 从落地浓度核算

地面最大浓度为:max2 1.680.7 0.0070 mg m3

3.14499.32 2.72

本设计任务书中规定,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新建排

污项目执行。由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摘自GB 13271— 2001)可查出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3,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900mg / m3。GB16297-1996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排放区中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

放速率,比较得出排放浓度都不超标,因而设计合理,符合标准,所以该气体经处理

后可以在国家 2 级标准下排放。

9.4 总排放浓度核算

烟尘的总排放浓度(按每年300 天计算):

7.22 103 1 99.9% 300 2166mg / h 2.166g / h

国家规定的烟尘总排放浓度为 2.5g / h ,因为 2.166 2.5 ,所以符合排放标准。

SO2的总排放浓度(按每年300 天计算):

1910 1 0.9588300 2.36 104 mg h23.6 g h

国家规定二氧化硫的总排放浓度为42g / h ,因为23.642 ,所以符合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黄学敏,张承中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刘天齐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4.张殿印 .除尘工程设计手册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童志权 .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6.周兴求,叶代启 .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罗辉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完整版)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题目: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学习中心:辽宁鞍山奥鹏学习中心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2013 年秋季 学号: 131133302352 学生:车吉剑 指导教师:杨丽媛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建筑名称:某住宅小区的2单元四层的住宅楼,位于小区西南角。建筑地点:某市里东部。建筑面积为1425.47 m,建筑层数、高度:本工程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3.1 m.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非抗震。防火设计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1.2 工程设计概况及主要工作量 建筑面积为1425.47 m 1.3 建设地点的特征 建筑层数、高度:本工程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3.1 m.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非抗震。防火设计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1.4 施工条件 (1)施工程序 总施工顺序: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内,外)。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挖土方→垫层→砌基础→混凝土基础→回填土 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脚手架→砌砖墙→扎构造柱钢筋→柱支模→浇柱混凝土→ 扎梁钢筋→梁支模→浇梁混凝土→养护→安装楼板→楼 板灌缝→现浇楼梯楼→拆模 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找平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 内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顶棚、内墙抹灰→水泥砂浆楼地面/水磨石地面→室内喷白 安装工程的施工顺序:安装木门窗/厕所木隔断→玻璃油漆→木门窗油漆 外墙装饰及室外工程的施工顺序:外墙面装饰→台阶散水 (2)施工段的划分 按所规定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分成两个流水段,I段分为前楼1~7轴;II段分为前

课程设计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2008届开始启用) 注意: (1)本课程设计采用我校毕业论文格式进行,同学们要善于设置word的样式进行版面控制;下文有删除线的文字可不用出现在课程设计文档中。 (2)可最晚在七月25日把电子文档交到数字大学城,纸质文档可在开学三天内交到院系办公室。 (3)要求同时把网站发布在云平台上,百度开发中心与sina云平台已支持Java。 (4)论文撰写按照软件工程,有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步骤 (5)word文档不要超过2~3M,至少13页以上,文件太大一般是图片太多引起,可使用word提供的图片压缩命令来减少文件大小。 选择“文档中的所有文件” (6)电子版文件命名“学号_姓名_课程设计.doc”,如“201011313202_张三_课程设计.doc”。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结构 封面 前置部分学生承诺书 中文摘要 目录 前言 论文(设计)形式结构主体部分正文 讨论(或结语)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部分附录 致谢 注:学生成绩评定表放在最后,并装订成册 2.排版与装订 2.1 页面大小:全部采用A4纸。(正反面打印) 2.2 行距:全部采用1.5倍行距(图表除外)。(课程设计使用 ... ...行距) .......1.2 2.3 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 2.4 摘要(包括关键词)、目录应分页。 2.5 页眉:全部不加页眉。 2.6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2.4cm。 2.7 论文封面:同全校统一发放的封面纸。 2.8 装订:一律左侧装订(除首页封面,全部双面打印)。 3.封面 3.1 学生可根据论文内容,分别选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或“仲恺农业技术学 院毕业设计”封面,封面格式可从校园网教务处网页“教务下载”中下载,并按格式 填写内容,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806849512.html,/party/educational/xiazai/pingguxz/lwfm.doc 3.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题目太长,建议采用副标题。如. 2.人或多人同做一个大项目论文(设计),题目相同时一定要采用副标题...............................。 3、在校园网上下载封面后,在各栏目中空2个中文字距输入汉字,字体为宋体小3号字。 注意:课程设计封面,只需简单置换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毕业论文”即可。 4.中文摘要 5.1 摘要置于封面之后,自成一页。 5.2 摘要页不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5.3“摘要”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中文字距。 5.4 摘要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5.5 摘要字数为150-300字之间。 5.6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4号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关键词要求为学术词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山东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成员 指导教师 目录

任务与要求 .............................................................................................................. - 3 -方案一 ...................................................................................................................... - 3 -设计要求 ............................................................................................................................. - 3 - 机构类型 ..................................................................................................................... - 3 - 结构特点 ..................................................................................................................... - 3 - 尺寸特征 ................................................................................................................... - 11 - 分析条件 ................................................................................................................... - 12 - ADAMS软件建模.............................................................................................................. - 4 - ADAMS软件仿真.............................................................................................................. - 5 - 最终输出构件的压力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方案二 ...................................................................................................................... - 6 -设计要求 ........................................................................................................................... - 11 - 机构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特点 ................................................................................................................... - 11 - 尺寸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属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DAMS软件建模............................................................................................................ - 12 - ADAMS软件仿真............................................................................................................ - 13 - 输出构件压力角 ............................................................................................................... - 20 - 方案三 .................................................................................................................... - 21 -设计要求 ........................................................................................................................... - 21 - 机构类型 ................................................................................................................... - 21 - 结构特点 ................................................................................................................... - 21 - 尺寸特征 ................................................................................................................... - 21 - 质量属性 ................................................................................................................... - 22 - ADAMS软件建模............................................................................................................ - 22 - ADAMS软件仿真............................................................................................................ - 23 - 输出构件压力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分析 ................................................................................................................ - 38 -小组总结 ................................................................................................................ - 38 -参考文献 ................................................................................................................ - 38 -致谢 ........................................................................................................................ - 39 - - 2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详细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 2、工作原理 (2) 二、原始数据 (3) 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4) 1、齿轮机构的设计 (4)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0) 3、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和原理 (26) 1、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 (26) 2、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原理 (26) 五、参考文献 (27) 六、小结 (28)

一、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传动机构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对工件进行平面切削加工的一种通用机床,其传动部分由电动机经 带传动和齿轮传动z 0—z 1 、z 1 、—z 2 ,带动曲柄2作等角速回转。刨床工作时,由导 杆机构2、3、4、5、6带动刨刀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 作行程;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 空回行程的时间,固结在曲柄O 2 轴上的凸轮7通过四杆机构8、9、10与棘轮11和棘爪12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二、原始数据 设计数据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齿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齿轮机构设计 符号n01d01 d02 z0 z1 z1’m01 m1’2n2 单位r/min mm mm mm mm r/min 方案Ⅰ1440 100 300 20 40 10 3.5 8 60 方案Ⅱ1440 100 300 16 40 13 4 10 64 方案Ⅲ1440 100 300 19 50 15 3.5 8 72 表2 凸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凸轮机构设计 符号L O2O4 L O4D φ[α]δ02 δ0 δ01δ0/ r0 r r 摆杆运动规 律单位mm mm °°°°°°mm mm 方案Ⅰ150 130 18 45 205 75 10 70 85 15 等加速等减 速 方案Ⅱ165 150 15 45 210 70 10 70 95 20 余弦加速度方案Ⅲ160 140 18 45 215 75 0 70 90 18 正弦加速度方案Ⅳ155 135 20 45 205 70 10 75 90 20 五次多项式 表3 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导杆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 符号K n2L O2A H L BC 单位r/min mm 方案Ⅰ 1.46 60 110 320 0.25L O3B 方案Ⅱ 1.39 64 90 290 0.3L O3B 方案Ⅲ 1.42 72 115 410 0.36L O3B 表4 机构位置分配表 位置号位置 组 号 学生号 A B C D 1 1 3 6 8/ 10 2 5 8 10 7/ 1/ 4 7 8 10 1 5 7/ 9 12 2 1/ 4 7 8 11 1 3 6 8/ 11 2 5 7/ 9 11 1/ 3 6 8/ 11 3 2 5 7/ 9 12 1/ 4 7 9 12 1 3 6 8/ 12 2 4 7 8 10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工科各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围绕一门主要基础课或专业课,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设计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分析设计能力的训练。 《动态网页设计》是针对网站建设程序员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文化基础、Dreamweavr网页设计、SQL数据库设计、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站项目的初步分析、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进行网站建设、建设完成后能对网站进行初步测试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本课程范围内,初步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备的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及要求 任务: 学生根据老师给定或者学生自己拟订经老师认可后的课题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完成并提交解决方案以及课程设计报告书。 内容:课程设计参考题目(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1.网上考试系统 2.网上求职招聘系统 3.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4.房屋资讯信息网 5.网上订票系统 6.干洗店管理 7.停车场管理系统 8.多功能教室预约系统 9.车辆维修管理系统 10.游船计时收费管理系统 要求: 1.设计方案正确 2.数据与功能分析详细 3.网站界面美观大方、风格统一 4.网站使用方便,交互性较好; 5.编码简洁、规范、稳定、高效 6.独立查阅资料 7.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分五个阶段完成: 1. 设计准备阶段: 指导教师准备参考题目,方案论证,软硬件环境准备。这一阶段在两周内完成。 2. 分析设计阶段: 指导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方法,按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这几个步骤进行。这一阶段1~2天完成。 3. 编码调试阶段: 根据设计分析方案编写动态网页部分代码,然后调试该代码,实现课题要求的功能。 这一阶段在3~5天内完成。 4. 测试阶段 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5. 总结报告阶段: 总结设计工作,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学生写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和内容。这一阶段在2~3天完成。 6.考核评分阶段: 依据任务书对所完成的程序进行功能检验、提问、相关学生集体汇报等。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四、课程设计地点 .NET实验室。 五、组织管理 分组领取任务,按每小组3-4人的标准进行分组。 课程设计期间,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考勤,做好出勤记录。 课程设计期间,制定值日表,轮流做好机房卫生工作。 六、考核评估说明(附表格) 通过老师考核、小组互评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总结报告和作品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考核标准包括: 1.职业素养(30%) 包括工作态度(10分)、协作能力(10分)、道德(5分)、自学能力(5分)等,该部分评分由组长和老师共同评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号: 0901******** 学生姓名:乔旋 指导教师:许立忠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分析................................... ..........................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 六、键的选择校核............................................................ 七、轴承的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 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 十二、设计小结............................................................. 参考资料...................................................................

毕业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摘要部分说明: “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摘要”;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前为0行,段后1行。 设计摘要是设计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殊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黑体,小四。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1 正文格式说明 (1) 1.1 设计格式基本要求 (2) 1.2 设计页眉页脚的编排 (2) 1.3 设计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3)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3)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5) 2.1 图的格式说明 (5) 2.1.1 图的格式示例 (5) 2.1.2 图的格式描述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6) 2.2.1 表的格式示例 (6) 2.2.2 表的格式描述 (7)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7)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7)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8)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8) 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8)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8)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8) 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9) 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9) 2.5.1 使用方法 (9) 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 2.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11) 2.6.1 名词术语 (11) 2.6.2 数字 (11) 2.6.3 外文字母 (12) 2.6.4 量和单位 (12) 2.6.5 标点符号 (12) 3 打印说明 (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参考答辩题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答辩参考选题 1.机构选型? 2.何谓何谓机构尺度综合? 3.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是什么? 4.何谓机构运动循环图? 5.机构运动循环图有哪几种类型? 6.在机构组合中什么是串联式组合? 7.在机构组合中什么是并联式组合? 8.在机构组合中什么是反馈式组合? 9.平面机构的构件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 10.举例说明有哪些机构可以实现将转动变成直线移动。 11.举例说明有哪些机构可以实现将转动变成摆动。 12.举例说明有哪些机构能满足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13.对于外凸凸轮,为了保证有正常的实际轮廓,其滚子半径选取有什么要求? 14.要求一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略

小于标准中心距,并保持无侧隙啮合,此时应采用什么传动? 15.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有何冲击? .. . 16.蜗杆的标准参数在何处,蜗轮的标准参数在何处? 17.平面四杆机构共有几个瞬心,其中有几个绝对瞬心、几个相对瞬心? 18.在平面机构中,每个高副引入几个约束、每个低副引入几个约束?; 19.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位于何处?当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何处? 20.机械效率可以表达为什么值的比值? 21.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22.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哪几个? 23.从机械效率的观点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什么?

24.试叙机构与运动链的区别? 25.试计算所设计机构的自由度。 26.试说明所设计机构的工作原理。 27.四杆机构同样可以将旋转运动的输入变为直线运动的输出,为什么有的摇摆式输送机要采用6杆机构? 2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一般可分为几个部分? 29.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原则上可分为几类? 30.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1.执行机构按运动方式及功能可分为几类? .. . 32.做匀速转动的机构常用的有哪几种? 33.做非匀速转动的机构常用的有哪几种? 34.分析凸轮机构在本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35.做往复移动的机构常用的有哪几种? 36.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是什么? 37.凸轮机构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是什么? 38齿轮机构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是什么? 39.分析影响行程速比系数K值大小的几何尺寸。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1)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一、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了机械原理之后的实践项目,通过老师和书本的传授,我们了解了机构的结构,掌握了机构的简化方式与运动规律,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这便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机构的设计,计算各机构的尺寸,同时还需要编写符合规范的设计说明书,正确绘制相关图纸。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应学会如何收集与分析资料,如何正确阅读与书写说明书,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辅助工作。这种真正动手动脑的设计有效的增强我们对该课程的理解与领会,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机械设计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产品包装生产线使用功能描述 图中所示,输送线1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600?200?200,小包装产品送至A处达到2包时,被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包装。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每分钟向下一工位可以分别输送14,22,30件小包装产品。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一)功能简图 三、设计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由设计题目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是执行构件1,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工位的是执行构件2,这两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 ?1?1 执行构件一 执行构件二 ?01?02 运动循环图

图中?1 是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01 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02是执行构件2的动作周期。因此,执行构件1是做连续往复运动,执行构件2是间歇运动,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01 是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1的2倍。执行构件2的动作周期?02则只有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1的二分之一左右。 四、 设计机械系统运动功能系统图 根据分析,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机构应该具有的运动功能如图所示。运动功能单元把一个连续的单向传动转换为连续的往复运动,主动件每转动一周,从动件(执行构件1)往复运动一次,主动件转速分别为14,22,30rpm 14,22,30rpm 执行机构1的运动功能 由于电动机的转速为1430rpm ,为了在执行机构1的主动件上分别得到14、22、30rpm 的转速,则由电动机到执行机构1之间的总传动比i z 有3种,分别为 i z1= 141430 =102.14 i z2=221430=65.00 i z3=30 1430=47.67 总传动比由定传动比i c 和变传动比i v 两部分构成,即 i z1=i c i v1 i z2=i c i v2 i z3=i c i v3 3种总传动比中i z1最大,i z3最小。由于定传动比i c 是常数,因此,3种变传动比中i v1最大,i v3最小。为满足最大传动比不超过4,选择i v1 =4 。 定传动比为 i c = v1 z1i i =4102.14=25.54 变传动比为 i v2= c z2i i =54.2565=2.55 i v3= c z3i i =54 .2547.67=1.87 传动系统的有级变速功能单元如图所示。 i=4,2.55,1.87 有级变速运动功能单元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仿生水母 机电学院:08-713班 小组成员:2008071315张** 2008071329刘 ** 2008071302高 **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孔凡凯 2010年7月10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设计说明书至少要包含以下部分内容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并标注参数) 二,机构照片(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__________个,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个高副,其中齿轮副_________个,蜗杆蜗轮副_________个,凸轮副_________个。有_________个复合铰链,在___________处。有_________个局部自由度,在___________处。有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数目为 F= 3n - 2P L - P H = 3×-2×-= 五.机构_________个原动件。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副是否运动到位、曲柄是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憋劲”现象。(原设计题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课程设计模板

附件2: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 (课程名称) 整体教学设计 (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 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 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标准、规范),运用××(知识),做××(事情))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每个项目的多个情境。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 机构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机构简介 图示为压床机构简图,其中六杆机构为主体机构。图中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三对齿轮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曲柄1转动,再经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工作阻力r F而运动。为了减少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A 上装有大齿轮6z并起飞轮的作用。在曲柄轴的 另一端装有油泵凸轮,驱动油泵向连杆机构的供油。 (a)压床机构及传动系统 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各构件的重量G及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Js(曲柄1和连杆4的重力和转动 惯量(略去不计),阻力线图(图9—7)以及连杆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中所得的结果。 要求:确定机构一个位置的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及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作图部分亦画在运动分析的图样上。 凸轮机构构设计 已知:从动件冲程H,许用压力角[α].推 程角δ。,远休止角δ,回程角δ',从动件的运 动规律见表9-5,凸轮与曲柄共轴。 要求:按[α]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求 出理论廓 线外凸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ρ。选取滚子半径 r,绘制凸轮实际廓线。以上内容作在2号图纸 上 .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符号 单位mm 度mm r/min 数I 50 140 220 60 1201501/2 1/4 100 1/2 1/2

据II 60 170 260 60 1201801/2 1/4 90 1/2 1/2 III 70 200 310 60 120 210 1/2 1/4 90 1/2 1/2 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δ] G2 G3 G5 N 1/30 660 440 300 4000 1/30 1060 720 550 7000 1/30 1600 1040 840 11000 凸轮机构设计 [a]ΦΦS Φˊ0mm 0 16 120 40 80 20 75 18 130 38 75 20 90 18 135 42 65 20 75 二、压床机构的设计 .传动方案设计 优点: 结构紧凑,在C点处,力的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传动 γ=?,传动效果最好;满足 角90 急回运动要求;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小学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四年级科技活动实践课程)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课程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在本校科学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本校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课程具体指导思想 1.校本教材要体现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要根据本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条件和需要设计开发教材。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4.积极倡导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5.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 6.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教学内容介绍

五、课程具体设计思路: 该册校本课程一共分为3个模块:趣味化学,身边的力和晴天娃娃。这三个模块涉及到简单化学、常见的力以及电学知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对能力的要求都成递进关系,三个模块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的,需要学生动手探索或探究去完成。在“趣味化学”模块中,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来完成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一模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身边的力”模块中,重力、大气压力、离心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都会被介绍和探究到,在这一模块中,探究过程会被强调,比如,探究如何使竹签陀螺稳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竹签陀螺的稳定性等等,通过学习,学生会自主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在“晴天娃娃”模块中,“项目式”和“任务式”被突出出来,这个模块的最终任务是要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下雨报警器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前4次课的知识积累,学生应该可以自主设计完成一个报警器的制作,通过最终作品的呈现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课程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加强"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注重基础知识应用中逐步渗透,不需要太强调学科系统性。 4.遵循科学实践教育规律,注重基于课程整合理念的"任务驱动"。 5.以"动手实践"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7.注重教材内容的兴趣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8.注重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或者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要求及步骤

机械基础B 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一、设计任务 根据给定工作条件,设计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完成一张装配图(A1)、一张零件图(A3 ---低速轴)和一份设计说明书。(图纸要求计算机绘图、打印,说明书必须用专用稿纸手写)。说明书封面要求统一(教务处网页内下载),档案袋统一(去教材科统一购买)。 二、传动方案的总体设计和要求 1.选择传动装置的方案; 已确定用带传动和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题目: 设计一用于带式输送机上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输送机连续工作,单向传动,载荷变化不大,空载启动。减速器小批量生产,工作期限10年,两班制工作。输送带的允许速度误差在±5%以内。工作机效率为 0.96(不包含其轴上的一对轴承效率)。 1----电动机; 2----带传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卷筒; 6----输送带。 2.选定电动机类型和型号; 1)确定工作机转速和功率 已知工作机卷筒带上的力、速度和滚筒直径,可以求得工作机输入功率Pw 和转速nw 。 工作机所需功率Pw ,应由机器工作阻力和运动参数计算求得: w w 1000Fv P η= kW 式中:F ——工作机的阻力,N ; v ——工作机的线速度,m/s ; ηW ——工作机的效率。 2)确定电动机的转速范围和功率要求 (1)带传动的传动比一般取2-4;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一般取3-5;所以设计的题目要求总传动比可以在(2-4)*(3-5)=(6-20)之间,故电动机的转速n=(6-20)nw ,在此中间可以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2)工作机功率 / 总效率=原动机功率,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大于此值即可; kW 式中:P d ——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 kW ; P w ——工作机实际输入功率,kW ; η ——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总效率η按下式计算: η=η1η2η3η2η4η2 =η1η23η3η4 其中η1、η2、η3、η4分别为传动装置中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效率,其概略值见表1-7。选用此表数值时,一般取中间值,如工作条件差,润滑维护不良时应取低值,反之取高值。 本设计题目的传动效率包括:一级V 带传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三对滚动轴承(均选深沟球轴承)、联轴器(一般选弹性柱销联轴器)效率。 根据计算的转速范围和需要的功率值,由机械设计手册可查出电动机型号,并记录其型号、额定功率、满载转速n m 、中心高H 、轴伸尺寸D*E 等参数备用。 3.确定总传动比并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 已经确定了电动机的转速(满载转速n m ),又知道工作机的转速nw ,那么二者的比值就是总的传动比,将总传动比进行合理分配。 分配传动比时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要保证带传动的传动比必须在2-4中;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必须在3-5中; (2)应使传动装置结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在后面的计算中保证大带轮尺寸不会过大,以至于碰地(这只有在后面计算完之后才知道,当然还与小带轮的基准直径,齿轮的材料选择有关……),这时确定带传动的传动比在取值范围内稍小一点,尽量减小后面出错的可能。 传动装置的实际传动比要由选定的齿数或标准带轮直径准确计算,因而与要求传动比可能有误差。一般允许工作机实际转速与要求转速的相对误差为±(3~5)%。 4.计算各轴转速和转矩 已将总传动比进行了分配,根据传动的布置,各轴的转速就可以算出了; 如一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中间有两根轴,依次为I 、Ⅱ轴,则 1)各轴转速 r/min ηw d P P =0I i n n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