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港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港口简介
一、概况
中国古铜都--铜陵,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八宝之地、江南明珠"的美誉。其矿产和其它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金、银、铜、铁、硫、石灰石加上生姜、蒜子、丹皮等,其储量或产量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铜陵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经117°43′38″北纬30°56'38″,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东濒宁、沪,西望武汉,北抵合肥,南接九华山与黄山。铜陵市辖三区一县,属丘陵地貌,山峦叠嶂,湖泊镶嵌,游地棋布,有天井湖之秀美,相思树之丰姿,双龙洞之隐秘,大通镇之古朴等。诗仙李白曾赋诗赞叹道:“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铜陵港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初年,由于铜陵地区开采铜矿,冶炼业兴起,形成了铜官古镇。城因铜兴、港因铜建。
铜陵港岸线包括长江干流岸线和支流岸线,长江岸线从大通镇青通河口至铜陵县永丰复兴圩旭,全长59.9公里(不包括洲、岛岸线),支流岸线有顺安河岸线与青通河岸线。长江干流可规划建设码头的深水岸线为24公里,其中,可建设大型码头的岸线长11.2公里,建设中型码头的岸线长4.5 公里,建设中小型码头的岸线8.3公里。码头已使用岸线为8公里。
铜陵以下长江航道现在的维护水深为洪水期7.5米,中水期6米,枯水期5米,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洪水期可通航可眠桅万吨级海轮,中水期可通航肥大型万吨级海轮。
铜陵对外交通已形成铁、公、水并举的运输格局,水陆交通便利,已形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沿江区位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公路、水路等方式。铁路有铜九铁路,在建京福高铁、宁宜高铁。公路有合铜黄高速、沿江高速、铜芜公路、铜青公路、铜无公路等。水路有青通河、顺安河、黄浒河等季节性河流和得天独厚长江。铜陵港是安徽省和长江干线的重要港口(将申报主要港口),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岸三通直航港口,是国家航道发展规划明确的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被列入《中国港谱》。铜陵港是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铜陵市和皖中南地区发展临江、临港经济的重要依托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铜陵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产成品和内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发展临江工业服务、现代物流和旅游客运等,逐步发展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截止2010年底,拥有生产性泊位99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占76%。港口吞吐能力为4860万吨。单位平均通过能力由“十五”末的29万吨增加到目前的49万吨。2010年吞吐量共计3914万吨,其中,出港3097万吨,进港817万吨。外贸吞吐量33.8万吨,集装箱16352TEU。“十一五”期间始终保持较快增长。
地方港务管理机构经历多次调整,最早始建于1959年,初属芜湖内河航运局管辖,至1958年底改为铜陵市港务局,1974年改称铜陵市航管处,1965年以后有短期的内河、长航、厂矿分治。1971年9月长航铜陵港务局建立,统管内河以外的港务。2003年3月,铜陵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要求进行港口体制改革,对原铜陵港务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建立了铜陵市港口管理局和铜陵市港务(集团)公司。港口管理局隶属于铜陵市政府。尔后上级组织本着“一城一港一政”的原则,从2006年1月1日起由铜陵市港口管理局全面行使辖区内港政管理职能。2008年5月,铜陵市实行大部制改革,铜陵港口管理局和铜陵市交通局合并组建交通运输局(港口管理局)。
根据交通部省政府批复的《铜陵市港口整体规划》,全港分成八大港区:(1)大通港区;(2)横港港区;(3)长湖滩及扫把沟港区;(4)笠帽山港区;(5)汀家州港区;(6)永丰港区;(7)顺安港区;(8)江北港区。
“十二五"期间,铜陵港将以永丰、江北港区新建和老港区岸线资源整合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港口码头及集疏运设施的投入,满足港口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的要求,以支持和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建设,为铜陵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