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与写作互为制约,相辅相成,其中占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是()A.采访B.材料

C.编辑D.调查

2.新闻采访的新闻性特点也称()

A.突击性B.专业性

C.灵活性D.广泛性

3.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只存在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属于()

A.第一手材料B.第二手材料

C.第三手材料D.第四手材料

4.直属总编室或总编辑领导的“直属记者”指的是()

A.特派记者B.驻外记者

C.机动记者D.特约记者

5.新闻敏感在西方新闻界又称“新闻鼻”,或叫()

A.第二感官B.第三感官

C.第五感官D.第六感官

6.新闻事实具有不同一般、超出一般的性质,指的是新闻价值要素的()

A.新鲜性B.针对性

C.显著性D.典型性

7.选择批评报道的采访对象,应选择对报道事物()

A.持赞同态度者B.持反对态度者

C.持中立态度者D.态度不同的几个人

8.记者约请一些人就同一主题而开的座谈会,属于()

A.集体访问B.个别访问

C.目标访问D.招待会访问

9.通过反问、设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这种提问是()

A.开放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

C.诱发式提问D.迂回式提问

10.想把谈话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记录总比讲话慢,所以很多记

者对重要的采访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速记B.当场记录

C.补记D.回忆记录

11.观察时对两个目标对象进行比较称作()

A.单项比较B.双项比较

C.多项比较D.综合比较

12.一场大型活动,有许多内容可以报道,许多人物需要去采访,而现场记者只有一人,这种情况宜采用()

A.交叉采访B.蹲点采访

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

13.新闻源于()

A.思想B.事实

C.历史D.估计

14.新闻写作特殊规律是()

A.讲究修辞B.注重结尾

C.服从事实D.适当加工

15.提炼主题,认识事实,需要从()

A.政治需要入手B.主观意图入手

C.历史精神入手D.事实入手

16.新闻语言追求()

A.抒情性B.模糊性

C.修辞性D.准确性

17.述评性消息写作是()

A.以评为主B.以述为主

C.以抒情为主D.以知识为主

18.人物消息写作()

A.像人物通讯一样展示人物成长过程B.并非像人物通讯那样展示人的精神风貌C.像人物通讯那样不太注重时效D.相对人物通讯它更注重时效

19.“观念+例子”的新闻写作是记者()

A.据事析理B.先入为主

C.讲求客观D.显示情韵

20.消息写作“三重复”毛病是指同一内容重复于()

A.标题、导语、结尾B.导语、背景、主体

C.主体、结尾、背景D.标题、导语、主体

21.在叙事表意上,消息主体与导语的关系是()

A.交叉关系B.分离关系

C.补充、引申关系D.并置关系

22.事件通讯叙事“目的性”在于()

A.呈示现象B.抒发感情

C.展示历史背景D.揭示事物本质

23.“巡礼”这一通讯文体隶属于()

A.人物通讯B.工作通讯

C.风貌通讯D.事件通讯

24.新闻特写的写作()

A.只用白描B.只用细描

C.白描、细描都禁用D.白描、细描并用

25.报告文学的首要特征是()

A.修饰性B.抒情性

C.情境性D.真实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第一手材料的优点在于它有很强的()

A.实证性B.实用性

C.真实性D.生动性

E.可读性

27.访问中记者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

A.要点B.易忘点

C.疑问点D.有关原话

E.典型情景

28.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情况有()

A.表扬性报道B.揭露性报道

C.验证性报道D.人物访谈报道

E.个人隐私的揭密性报道

29.新闻要素一般包括()

A.何人B.何事

C.何因D.何时

E.何地

30.新闻背景的功能有()

A.显现新闻价值B.说明前因后果

C.映衬新闻事实D.表明记者观点

E.分析现象与本质关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新闻采访

32.报道角度

33.倒金字塔结构

34.主体信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记者从间接来源获得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36.观察作为一种采访方式有些什么作用?

37.新闻怎样用事实说话?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0分,第39题8分,共18分)

38.某日傍晚,你所在地区某村庄一家庭鞭炮作坊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并引起相邻农户家庭鞭炮作坊连续爆炸。接到这一线索后,报社派你前往采访。请你在采访前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39.请指出下面这条新闻的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的哪一种导语形式?并简析这种导语形式的特征。

干得再好也“无法胜任”

试用期成了廉价使用期

本报讯试用期内辛勤工作,超额完成工作量,期满时却被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辞退。对此,法律人士称,试用期不等于“廉价使用期”或白干,遇到此类公司,应聘者可依法维权。

……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40.根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写一篇新华社电讯稿。(字数在600字左右) 《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日前公布。本次调查由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调查共选取7000个青年样本和220个企业样本。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以及他们的雇主。昨天,记者采访了本次调查的主要负责人、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宾。

本次调查显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张丽宾说:“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业率一般都高于社会的平均失业率。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