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摘要

为使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增强审计职业界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竞争的能力,有必要使审计职业界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风险有一个客观明确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关于审计风险的讨论往往只是局限于审计项目风险,或者是把审计项目风险与审计风险等同起来。这些理论问题不解决,可能会阻碍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审计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对于审计风险的研究虽然一直是审计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审计职业风险这一更加具体化问题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审计职业风险受审计环境的影响较大,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审计职业风险以不同的方式出现,这就要求对审计职业风险要持续不断地加以关注和研究。本文是在众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对我国审计的职业风险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环境;规避策略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一般概念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根据百度“百科名片”解释,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其中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明智的认知,理性的判断,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也就是我们时常提到的,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因此,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重大。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是现代抽样审计方法所决定的是无法避免的,现代抽样审计的方法是用部分样本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但是样本的特征与总体的特征不可能完全一致,总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一般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通过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总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的过程中,只要有推断就会产生正确或错误的结果,推断的审计方法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普遍性。从审计过程总体来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审计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欠缺;会计师事务所及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能力弱;财务数据重要的数字遗漏;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被审计项目的专业性强、交易量大;宏观或微观的经济萧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小佳;审计抽样技术的局限性等。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可控性。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来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有正确的态度,既然审计风险可能无法避免,因此,不应害怕审计风险的存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在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后,审计人员仍然可以实施对客户的审计。(三)审计职业风险概念

审计风险根据其产生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审计项目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审计项目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

就是我国现行审计准则中所定义的审计风险。根据审计职业风险所包含的范围,风险产生的因素以及风险的作用结果,可以把审计职业风险表述为:审计职业风险是对审计职业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一切行为和环境的总和。

(四)审计职业风险特征

审计职业风险的客观性。著名审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在他们合作编著的《审计理论结构分一书中曾指出:“作为一种职业,审计应对所有依靠其工作的人承担责任。审计只有接受这些社会责任,才能确立它作为一种职业的地位。”这说明注册会计师要面向全社会承担审计责任,审计责任越大,职业风险越大。

二、审计职业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面的原因

1.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不力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不力,分配机制不合理,劳资关系的紧张都提高了审计职业风险的程度。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不力的具体表现为:事务所合伙人及高级经理人员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用于所承办的审计业务,前面已经谈到,目前全国有7819家会计师事务所,每一家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合伙人或高级经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开拓市场寻找潜在客户的方面,对于既有的审计业务根本无暇顾及更不要说亲临审计现场指导和监督了。在这种情况下,承揽审计业务后,合伙人或高级经理人员可能就会将重要工作授权给职级较低或训练不足的人员。另外,由于审计市场的竞争,各事务所千方百计控制审计成本,审计人员的现场审计时间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控制审计时间不超出预算的压力确实存在于每一位审计人员身上。由于受到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两个主要因素的限制,每一位注册会计师在潜意识中总是希望尽量缩短审计时间和节约审计成本,可能不得不以牺牲必要的审计程序为代价,在这种状况下,审计职业风险很难回避。

2.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机制形同虚设

“脱钩改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强化审计责任的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在独立、客观、公正、严谨、廉洁、保密的原则下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制度。这包括审计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制度,还要规范审计工作底稿,认真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加强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但是,我国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是,纸面上的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实际执行中的制度严重欠缺,特别是质量控制机制执行严重不利,从审计业务的现场工作开始,就不能进行很好的质量控制,现场负责注册会计由于被限定了审计时间,执业人员不足,为了完成审计报告,疏于对现场执业人员的质量控制,审计程序任意删减,审计底稿内容不完整;在三级复核过程中,只审核审计报告,对审计底稿的审核不重视,审计底稿往往是在审计报告出具之后很长的时间内才补充完整。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机制效率的低下,使审计职业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大。(二)注册会计师及从业人员的自身原因

1.职业责任与敬业精神缺乏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尽快恢复起来,最初的准入门槛不高,截至2010年,我国通过考评、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数已经达到15.5万人,但是审计从业人员的审计能力(理论或实践经验)与社会公众的期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展,要求审计人员不光要精通会计专业,还必须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税务知识、法律知识、以及所审企业的经营活动非常了解,要对被审计公司所在行业非常了解,还要对宏观经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有了解。要达到这些要求,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来看,还需要一个过程。许多从业人员仅仅把审计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对于审计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在执业过程中只是完成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按照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