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

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
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

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

心室间隔位于两心室之间,并把两个心室分开,使动静脉血各行其道。传统的看法室间隔是构成左心室的一部分,主要参与左心室的收缩与扩张。其实不然,心室间隔对右心室的作用更大,是组成右心体系的关键结构,对其进一步的了解将会加深心室间相互依赖的认识,并对临床表现的解释和正确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心室间隔的胚胎发育与解剖

心室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称室间隔肌部。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伸展,上缘凹陷,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使左右心室相通。胚胎发育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部形成左右球嵴,对向生长融合,同时向下延伸,分别与肌性隔的前缘和后缘融合,关闭了室间孔上的大部分;室间孔其余部分则由心内膜垫的组织所封闭,形成室间隔膜部。室间孔封闭后,肺动脉干与右心室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2、室间隔供血

心室间隔的血液供给对维持正常的心脏传导和室间隔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因室间隔含有传导系统主干,干扰室间隔的循环,如冠状动脉堵塞,会引起传导障碍和室间隔肌纤维功能失调。来源于冠状动脉前降支室间隔的供血范围一般不太了解,因为正常左心室游离壁的厚度约为12mm,后部穿过间隔的动脉其长度很少超过15mm。似乎很不可能后降支动脉间隔支参与大部分室间隔供血,他们最大的价值可能是潜在侧枝循环的来源。室间隔及其传导系统可分为2区,上部包括房室结、希氏束及两个主要束支的上段;室间隔的下部较大,包括两个主要束

支的大部分和室间隔普氏纤维的分支,该部分供血主要来自前降支穿透支。从这个随意分类,明显看出,有冠状动脉堵塞可合并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障碍。左前降支动脉堵塞可引起束支阻滞或游离壁阻滞(分支),这些推论主要决定于侧枝循环的有效性和程度。心脏侧枝循环的潜在通路在大部分心室间隔,室间隔交通给两个主要冠状动脉间提供的侧支血流以代偿任一血管的堵塞。

由于发自前降支的穿透支到间隔总是多发的,因此这些血管中一支或多支堵塞可使一些模糊的临床心脏状态,诸如“自发性”束支阻滞或间隔纤维化心电综合征。有意义的观察,最初接近右心室腔走行的前间隔动脉可能与右心腔低压有关。供给左心室游离壁的动脉也倾向于远离高压腔穿过心外膜直达供血区,因此他们垂直进入心肌。

3、心室间隔的结构

右心室组成的最重要部分是心室间隔,其结构与功能是相关联的。最近研究显示,心室螺旋肌束展开后可看到镜面左室游离壁重叠肌束外形的室间隔结构。位于两心室间的室间隔由心尖环斜形肌纤维升束和降束及包绕其外的基底环横向纤维右心段组成(图1),其重量约为心室肌组织的40%。同样的斜形肌束构成左心室游离壁,这些肌纤维的各向异性在心尖重叠形成一个漩涡,最后由室间隔与游离壁形成卵圆形的左心室。与左心室相比,构成右心室的室间隔与左心室相同,而右心室游离壁则由基底环横行肌右段包绕形成,可有一小部分来自心尖环升段迷走斜行肌纤维参与。右心功能决定于右心结构的纤维走向,室间隔斜行纤维的走向使其扭转;基底环包绕的横向纤维产生收缩。生理学研究证实肌纤维走向的重要性,通过相关不同成角作用可预料其射血分数。孤立肌条纤维培养肌细胞功能发现,肌纤维最大缩短为15%。然而,整体心脏有不同模式的肌肉缠绕的连续体,改变不同心肌区域的纤维走向。微测音器晶体检查显示,发生在右心室游离壁横向纤维收缩时的射血分数为30%,在主要呈斜行纤维走向上测

量时射血分数增至60%,见图2。心肌束恰到好处折叠的螺旋性质为理解室间隔的结构

图1. 室间隔肌纤维走行的关系,室间隔由心尖环的斜行肌降段与升段纤维和组成右室游离壁基底环横向肌包绕所构成(Saleh S,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ic Surg.2006,29S:S126-S138 与功能提供大量线索,与过去心室间隔仅起收缩与舒张作用的概念不同,室间隔主要运动是扭转射血和交替扭转快速充盈,由此看出,右心室的发动机是室间隔,而不是游离壁。

尽管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右侧,与肺循环连接,但解剖学右心室的定义不是其位置或连接,而是其结构。最能区分解剖学右心室、左心室或不确定心室的形态学特征是:①相对于二尖瓣前叶三尖瓣隔瓣更向心尖呈线状缠绕;②存在调节束;

③有三个以上乳头肌;④有附着于心室间隔的乳头肌,三尖瓣呈小三叶形;⑤有粗乱的肌小梁。

图2. 孤立左心室肌纤维射血分数的比较,缠绕的横向肌射血分数为30%,

类似右室游离壁收缩;室间隔螺旋收缩射血分数为60%(SallinEA.Biophys J.1969, 9:954-964)

4、心室间隔的功能

室间隔为两个心室所共有,因其结构不分左室室间隔和右室室间隔,室间隔是一整体,是两个心室的发动机,参与两个心室的射血。超声心动图的组织特征

研究显示,正常人心室间隔左右侧周期变化的增厚幅度和正常化延迟是不同的,左侧面的增幅大于右侧;右侧面正常化延迟长于左侧面,也就是说,二者的收缩空间与时间是不相同的。多种族心脏磁共振成像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室间隔与右心室形态学,发现室间隔功能越好,右室射血分数越高。室间隔应变对右心室收缩功能发挥阈值作用,室间隔的应变从-18%至-10%右心室射血分数几呈线性下降。室间隔的功能与右心室的质量和容量无关,与右心室收缩功能有关的室间隔功能独立于左室其他部位,包括无心血管疾病者,研究证实室间隔对右心室有重要作用,室间隔的功能改变可能预示右心功能不全的来临。室间隔正常凸向右心室。当右心扩张时室间隔移向左心室,明显影响左心室充盈,降低心排出量。高达1/3的右心室搏出功由室间隔扭转收缩完成,当严重右心功能不全时,左室室间隔收缩进入右心室,可代偿肺动脉灌注。增加体动脉平均压可改善右心室的收缩性,其原因可能是增加冠脉的灌注压。如室间隔收缩功能丧失,约降低一半右室峰值压,说明室间隔适时扭转收缩对右心功能的重要性。

心室相互依赖是指一个心室的大小、形状及顺应性,通过直接的机械相互作用影响另一个心室的大小,形状及压力-容量关系的概念。右心室和左心室在功能与结构上相互依赖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迅速变化的生理情况下肺与外周血管的灌注。为达到这一目的需通过围绕两个心室共享的螺旋肌束和由室间隔发出的两心室间纤维的协调收缩,作为双心室功能的“发动机”实现的,在右心病理生理和功能不全中起重要作用。心室相互依赖主要通过心肌而独立于神经、体液及血流动力学,从一个心腔传递到另一个心腔,约20%~40%的右心室收缩压和排出量由左心室收缩完成的。因此,不难理解两心室这种密切的解剖与功能联系,一个心腔升压物质的刺激将被传递到非应力的另一个心腔。动物实验显示,左心室血流动力学超负荷会引起非应力的右心室生化与血流动力学反应,出现双心室肥厚。相对应地,缩窄肺动脉不仅使右心室超负荷增加其质量和硬度,减少β-肾上腺能受体密度,同样也累及左心室血流动力学。

5、心室间隔的临床意义

心肺疾病,包括肺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都离不开右心体系的参与,因此对该体系的进一步了解是临床医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左心衰竭是右心衰竭之父,一个心室的衰竭会适时地导致另一个心室的衰竭,即心室相互依赖。该现象从室间隔及其功能障碍的概念较易理解。一个心腔衰竭时舒张末压增加,舒张期室间隔凸向对侧,侵占其空间,由于室间隔拉长改变肌纤维的走向,进一步累及室间隔功能,从而降低两心室的心排出量。当始发左心衰竭时,室间隔对右心功能的作用受损,射血主要依赖次要的基底环横向纤维收缩,同时左心室收缩对右心室牵拉减弱,加之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导致了右心衰竭。

在严重左心功能受损的晚期心衰患者LVEF进一步下降不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RVEF则显示出重要的独立预后意义。Polack 等对34例冠心病心衰患者(LVEF<40%)研究发现,RVEF<35%者与右心功能正常者比较,2年生存率明显降低(23%比71%,P<0.05)。Zornoff等分析“生存和心室增大研究(Survival and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Study)”的亚组右心功能的意义。用超声心动图测量416例心肌梗死后(平均11±3.2天)患者的右心室分数面积改变(RVFAC),在调整病死率其他临床危险因子后,右心功能仍是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及心衰的独立预测因子。RVFAC每下降5%,则增加心血管病死率风险16%,提示心肌梗死后右心功能改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子。冠心病前降支近端堵塞可导致室间隔前部功能障碍;右冠堵塞影响后降支供血时可引起室间隔后半部功能障碍,都会引起右心功能不全。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右心室扩张,该型扩张型心肌病是一不同的病理实体,还是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尚不清楚。右心室与左心室扩张程度相同的患者比右心室不太扩张的患者(左心室>右心室)的转归要

差,如果扩张型心疾病LVEF低下的患者同时存在右心室扩张其病死率将增加3倍。Ghio等在常规右心导管术中,用热稀释方法计算RVEF评估心衰患者,随诊>17个月,发现最短的生存时间在高肺动脉压(PAP)/低RVEF组,其风险比较正常PAP/正常RVEF组高7倍。而正常PAP/正常RVEF组与正常PAP/低RVEF 组或与高PAP/正常RVEF组的全生存率无差别。

有右心扩张的扩张型心肌病其心腔扩张和室间隔凸向右心室及宽QRS或LBBB等可使室间隔扭曲运动消失,导致两侧心功能下降,同时心室相互依赖也发生障碍。

三分之一以上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至少存在中度三尖瓣返流,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23%~37%的患者有重度三尖瓣返流。超声心动图显示,风心病晚期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的发生率高达68%。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成形术后3年,重度三尖瓣返流的发生率达74%。继发于扩心病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成形术后约14%大于Ⅲ级的三尖瓣返流,这些二尖瓣病变患者,特别是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三尖瓣扩张及返流可能与右心体系的作用不无关系。主动脉瓣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等后期都可能发生程度不等的右心功能不全。

Choi等观察1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室间隔活动的变化,术前所有患者室间隔的活动和灌注无无存活心肌的证据,10例术后静息和/或负荷间隔活动异常,而他们全部的静息/负荷灌注及延迟增强都正常。术后间隔异常活动组间隔运动明显低于间隔活动正常组,异常间隔活动组其间隔环形缩短甚至大于侧壁缩短。心脏移植术后不例外地会并发右心衰竭,传统上,归因于接受者慢性心衰引起的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而对心室间隔的变化关注较少。现已揭示,供体在运输和移植过程中导致的室间隔损伤,影响了右心室的扭转动作和向高阻力肺血管的射血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右心衰竭的问题发生在室间隔,不完全在肺血管。如能在心脏移植过程中避免再灌注损伤可预防心室间隔的功能障碍。

右心心尖起搏对心脏的不利影响多归因于左右心室收缩的不同步,实际上除不同步外,右心体系机制起很重要作用,如右心室收缩缺少左心收缩的牵拉,心排除量下降20%-40%;丧失室间隔的扭转收缩作用,右室峰压下降50%;左右心室间隔收缩不协调及左心室前负荷下降等都可能参与右心起搏器术后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双心室室间隔起搏对间隔缺血失活心肌与无功能存活心肌的反应可能不同,即室间隔心肌是存活的并对不同步负有责任时双心室起搏才会有效。

至于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脏的影响从右心体系机制考虑,除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外,失去了左右心室相互依赖,同时对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左束支传导阻滞会引起室间隔增厚延迟,左室游离壁较早收缩使室间隔弓向右侧,影响左心功能;同时受累的后内乳头肌产生收缩前期二尖瓣关闭不全,增加左心负担。

右心疾病,如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及右室流出道狭窄等使室间隔凸向左室,导致左心功能障碍。问题是,这些疾病通过变长的室间隔纤维使其更横向而不是斜向导致间隔变形,所谓“反向Bernheim综合征”(Dexter, 1956)

当前,尽管心血管影像学已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临床还是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多重视左心部分,而忽略右心改变。正像著名的心脏学教授Eugene Braunwald在出席波士顿哈佛“右心、右心衰竭高峰论坛”所说的:右心是一刚迈步的孩子。今后应像对待左心一样,把右心,包括室间隔作为重要的常规工作不断提高,至于右心体系的全面检查与评估对我们更具挑战,需有创新的思维,整体地去探讨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0~2.2μm)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心率低于40次/min时,也使心输量减少。 1 / 1'.

生理问答题答案

生理问答题答案 1、试述微循环的概念、组成、三条主要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5 分) 答:微循环指的是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典型的微循环包括七个组成部分,即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微循环的三条主要通路是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迂回通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直捷通路的作用是使血液尽快通过微循环回心,动-静脉短路的作用是调节机体散热。 2、小肠作为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优 势?(6分) 答:小肠之所以成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因为小肠具有以下有利条件:(1)成人小肠约4-5米。它的粘膜有许多环形皱褶伸向肠腔。 皱褶上拥有大量绒毛,绒毛上又有大量微绒毛,使小肠的表面积达到同样长度的简单圆筒的表面积的600倍左右,约达200平方米,为食物的吸收提供了巨大的面积。(2)绒毛的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还有平滑肌,其中平滑肌的舒缩,可使绒毛发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也有利于吸收。(3)食物在消化道内已被消化成适合于吸收的小分子。 (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大约3-8小时,使营养物质

有足够的时间被吸收。 3、简述胃液的成分及作用。(6分) 答: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粘液。 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活动提供合适的酸性环境。(2)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3)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4)随食糜进入小肠后,间接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进入小肠的盐酸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胃蛋白酶原被激活变成胃蛋白酶,后者可将蛋白质水解为饰shi和胨。内因子的作用是与VB12结合成复合物,使后者免遭肠内水解酶的破坏,并促进VB12的吸收。粘液则可保护胃粘膜免受损害。 4、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组成和作用。(5分) 答: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为280~320mmol/L。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5、简述脊休克的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5分) 答: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脊髓会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的主要表现为:(1)躯体运动反射消失、骨骼肌紧张性下降。(2)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出汗反射被抑制。(4)粪尿潴留。

甲功五项临床意义

甲功五项临床意义 甲功五项的测定: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值1促甲状腺激素(TSH)0.27-4.2 2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T3) 3.1-6.5 3游离甲状腺素(T4)12.0-22.0 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0-34 5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0-115 甲状腺素(T4) 三碘甲状原氨酸(T3),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T3, 游离T4. 甲功五项生理功能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简介项 1.游离T3,游离T4.: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因为只有游离的激素浓度才能确切反应甲状腺功能,是甲状腺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两者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2.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试验。 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先天性TBG高的病人,家族性异常,高甲状腺素血症患者TT4升高. 如肝硬化和肾病服用安定,睾酮等药物和先天性TBG低的病人TT4则降低.此时应测定生理活性的FT4和FT3才能有效地评价甲状腺功能. 3.血清总三碘甲状原氨酸TT3: 血清TT3与TT4浓度增高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和FT3,FT4一起可用在甲亢,及甲减的诊断, TT3与TT4升高还可见于活动性肝炎,妊娠时.T3,T4降低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时,TT4或FT4降低早于TT3或FT3.血清总T3或FT3降低仅见于疾病后期或病重者.此外二者减低可见于垂体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肾功衰竭,严重全身性疾病等情况. 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TSH由垂体前叶分泌,α和β亚基组成,其生理功能是刺激甲状腺的发育,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血中TSH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试验,尤其是对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考试题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_ ~200_学年第 二学期期末考试(B )卷 专业:临床、口腔、护理 课程名称: 生理学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 分) A 型题: 1. 细胞膜内外正常 Na +浓度差和K 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大 C. N a +、 Kf 易化扩散的结果 ATP 的作用 2. 神经-骨胳肌接头处传递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碱 E . 5-羟色胺 3. 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比容增大 量增多 D. 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4. 窦房结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 P 细胞0期去极速度快 位仅为-60mV 化速率最快 5. 心动周期中心室的血液充盈主要取决于:( ) A.血液的重力作用 B.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抽吸”的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流 进静脉血回流 6. 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态的一个指标 C.其正常变动范围为 4-12cmfO (1cmHO=98Pa ) D.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 较低 E.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7. 血浆蛋白浓度下降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管血压下降 8. 肺活量等于:( ) A.补吸气量+潮气量 气量 D. 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9. 胃液的作用是:( ) ) B.膜在兴奋时对Na +通透性增大 D.膜上钠一一钾泵作用 ) C.Y -氨基丁酸 E . E.膜上 D.乙酰胆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 B . P 细胞阈电位为-40mV 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C.最大复极电 E. P 细胞4期去极 E. C.心室舒张时的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 B.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 )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淋巴回流量增加 B.潮气量+补呼气量 E.补呼气量+余气量 E .毛细血 C.补吸气量+补呼

甲 状 腺 功 能 五 项 临 床 意 义 及 正 常 参 考 值

甲状腺功能五项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功能五项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升高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GD):早期诊断甲亢的灵敏指标,常早于或大于T4的增高 ②T3型GD:临床上有甲亢的症状及体征,部分甲亢患者T4浓度不高,仅T3明显增高 ③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血症 ④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疗效评价 ⑤甲亢复发监测:甲亢治疗后是否复发,测T3比T4更灵敏 ⑥亚急性甲状腺炎 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低T3综合症: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肝硬化、糖尿病、心肌梗死等都会出现低T3综合症。通过测定可了解机体自身保护系统功能状况,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③其他:当肺炎、支气管炎、严重应激反应、恶性肿瘤患者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T3会降低。 正常值参考范围: 0.70~2.40nmol/L 2、甲状腺素(T4) 升高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T4水平明显升高,较正常高出2-3倍。 ②高T4血症:T4水平明显升高,FT3、FT4正常 ③亚急性甲状腺炎 ④高TBG血症 ⑤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疾病综合征(SES) ⑥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⑦药物 ⑧高原反应:可出现短暂的T4升高 降低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时测定TSH有升高,则对于诊断甲低更有价值,也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筛查指标。 ②缺碘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 ④低TBG血症 ⑤甲亢复发监测 ⑥危重病人 正常值参考范围: 54~165nmol/L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 反映甲状腺功能最灵敏和最有价值的指标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心肺复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 ) 次/ 分。 2、《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 气的比率为:(30:2 )。 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 共分为( 5 )个步骤。 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 第一个步骤是(识别和启动应急系统)。 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如果使用双相波除颤, 首次使用的能量为(120-200 )J。 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 压的深度为:(5-6 )cm。 7、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颌法)。 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 上)。 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先行(胸外按压),在( 5 ) 组心肺复苏 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应每( 2 )分钟 轮换按压者,以避免疲劳.

1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不推荐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即(0.1-0.2 )mg/kg为心脏骤停常规治疗。 12、β-肾上腺能阻滞剂提高儿茶酚胺活性,可诱发(心律失常)。 1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认为,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3-5分钟(1.0mg )mg是合理的。 1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对已知或怀疑鸦片过量,确定有脉搏无呼吸或仅叹气(即呼吸停止)的病人,除给标准BLS急救外,培训BLS医务人员经鼻或肌注(纳洛酮)是合理的。 1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时(多巴胺)药物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1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时可选用(阿托品)。 17、《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博应给予(肾上腺素),不推荐使用(阿托品)。 18、《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心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目标血压是:(收缩压>90 mm Hg) 19、《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呼吸兴奋剂在(循 环复苏满意后)情况下使用。 2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血糖应控制在(8~1O )mmoI/L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复习过程

前后负荷对心输出量 的影响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和原理】 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的每分输出量。它受心率、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和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当前负荷不变时,后负荷增加,则心输出量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体蛙心灌流,观察前、后负荷改变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 1、仪器和材料FCO-1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长立柱、前负荷标尺0-250 mm、后负荷标尺0-450 mm、后负荷调节模块、动脉插管、10ml量筒、静脉插管、储液瓶300ml)、蛙类手术器械 2、药品任氏液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系统组件的安装 二、营养液管路及前、后负荷的准备 将储液瓶中加入实验所需的任氏液,使液体充盈至静脉插管,排除气泡,关闭三通;调节储液瓶高度,观察前负荷标尺刻度,当液面到达设定 前负荷时,固定储液瓶;拧松后负荷调节模块的锁紧螺钉,滑动模块至设 定后负荷刻度时锁紧螺钉,完成后负荷的调节。

三、FCO-1型蛙心输出量测定系统介绍 计量单位时间内的收集量即为蛙心输出量。前负荷标尺上液面高低表示了前负荷的大小。后负荷标尺上液面最高点与心脏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心脏收缩所需克服的静水压,它的高度代表收缩时后负荷的大小。通过改变前后负荷的高度,可测定蛙心在改变条件下的心输出量。(装置如下图所示) 四、制备心脏标本 1、用探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其仰卧并固定于蛙板上,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去心包膜。 2、细心剪去左右主动脉两旁的包膜,右主动脉下穿一丝线,左主动脉下穿两丝线备用。(正面观) 3、将心脏倒翻向头部,识别静脉窦、后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解剖位置。细心剪去下腔静脉两旁的包膜,穿一丝线备用(背面观)

甲功临床意义

甲亢甲减桥本甲亢桥本甲减桥本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总甲状腺素(TT4)↑↓↑↓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促甲状腺激素(TSH)↓↑↓↑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TGA)↑↑↑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nti-TM,TMA)↑↑↑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 在甲功五项和甲功八项中,游离T3和游离T4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它们和TSH一起,是甲状腺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 血清游离T3(FT3):是能直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化验指标。升高见于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降低提示低T3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FT3一样,是最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个化验指标。升高见于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减低为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临床意义

检查甲功五项医院:武汉军事学院医院。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 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甲功五项的测定是对: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游离T4.的测定. 其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合成,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被释放入血液,在血液中大于99%的T3 ,T4和血浆蛋白结合,其中主要和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结合,此外还有少量和前***,***结合,只有约占血浆总量0.4%的T3和0.04%的T4为游离的,而只有游离的T3, T4才能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和蛋白结合的部分则对游离的T3, T4起调节,稳定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血液中游离T3 .T4水平的波动负反馈的引起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增加或减少.TRH主要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释放TSH,TSH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并对甲状腺素合成中从碘的摄取到释放的 各过程均有促进作用. 简介项 1.游离T3,游离T4.: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总T3,总T4,因为只有游离的激素浓度才能确切反应甲状腺功能,尤其是在妊娠,雌性激素治疗,家族性TGB增高或缺乏症等TGB 浓度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认为联合测定FT3,FT4和超敏TSH,是甲状腺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两者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及严重全身性疾病等。 2.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试验。TT4是包括了与蛋白结合者的总量,受TBG等结合蛋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TBG升高常见于高雌激素状态,如妊娠或用雌激素治疗的病人,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先天性TBG高的病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 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 pg/ml FT4 ~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病,所以心脏科的医生参与药物治疗,增强心功能是必要的。充血性心脏病需监测排血量。如果近期出现进展期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瓣膜严重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2 呼吸系统 尽可能采取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有利于控制输液量,避免心衰患者出现容量过剩或不足。3.3 术前活动能力的评判 手术操作者必须评估患者的康复能力和活动能力。无法下床或丧失活动力的患者,如脑卒中或痴呆者,由于无法行走,如果行膝下截肢可能导致膝关节挛缩和残端伤口破坏,最终不得不采取更高平面的截肢。 3.4 关节畸形 术前就存在的关节畸形,如膝关节或髋关节屈曲挛缩,本身恢复行走的能力就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行经股骨截肢。严重的关节炎是膝下截肢的相对禁忌证。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后,建议行膝上截肢。 3.5 骨髓炎 骨骼感染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外科治疗失败时,必须截肢,截肢的平面要高于感染的范围。如果指(趾)感染,行放射状截肢;如果是胫骨或腓骨的骨髓炎,则行膝关节离断;如果膝关节或股骨感染时,经股骨截肢。如果截肢的部位十分接近感染灶,最好把骨切缘送培养和药敏检查。3.6 软组织感染 糖尿病足往往造成足前部的感染和溃疡。处理这类病人时,必须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测量局部的患肢的供血状况。如果出现败血症,应采用斩断截肢术,开放创口,缓解淋巴管炎,待到局部的感染控制后,行膝下截肢。3.7 神经病变性溃疡 除了血管疾患,周围神经病变也能导致足部溃疡。如果尽早治疗,采用足部调整,改变足部的压力分布并且给予患者教育,多能治愈。截肢平面最好在有感觉的地方,否则仅仅足趾或足前部截肢,术后常复发溃疡。 3.8 糖尿病或肾衰竭 糖尿病患者伴有肾功能衰竭,伤口的愈合常不良。如果糖尿病足部坏疽伴有肾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者最好首选截肢。4 截肢术后并发症 4.1 血肿形成 术中仔细止血,残端放置引流物可防止、减少残端血肿的形成。要警惕主要血管术后出血,这种情况要在应用止血带下送手术室止血。由于残端血肿可以影响伤口愈合并增加细菌感染机会,所以发现后需穿刺抽出积血并加压包扎。4.2 感染 糖尿病截肢术后病人感染发生率较其 他非糖尿病人高。发现脓肿应积极引流并做细菌培养,选用适合的抗生素。严重感染时需要行再次截肢术。 4.3 坏死 皮缘的小范围坏死可经保守治疗延期愈合。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大范围严重坏死预示残端血供不佳,需即行边缘切除甚至再截肢术。4.4 关节挛缩 多为屈曲挛缩,与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应鼓励病人术后进行伸髋伸膝的肌力及关节锻炼,必要时行石膏外固定或手术松解。 4.5 神经瘤 神经瘤常在神经残端形成,当神经瘤受瘢痕压迫及牵拉后会引起疼痛。术中仔细柔和操作使神经断端回缩到正常软组织中可防止痛性神经瘤的发生。术后改变假肢的负重面可避免神经瘤受压至疼痛。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切除神经瘤。 4.6 幻肢痛 几乎每个截肢后病人都有幻肢感存在。但不影响假肢的佩戴,大多会自行消退。少数较重的幻肢痛可行理疗、神经封闭及精神治疗等综合治疗。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曲志成,吴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实验室检查包括有关糖尿病的检查、糖尿病并 发症、血液黏稠度以及与感染相关的多项检查指标,不仅提示临床用药的指征,也提示疾病的发展与预后。1 血糖检查 1.1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快速血糖取的是指尖血,包含毛细血管全血与组织液,而全血包含血浆和红细胞;而静脉血糖取的是不含组织液的单纯血液。空腹时指血全血的血糖值比静脉血的血浆血糖值低约12%。由于采取指血时常伴随有组织液的渗出,使指血血糖更容易低于静脉血浆血糖。不过当进食后,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先到动脉,以后经毛细血管外周代谢消耗部分葡萄糖后再回到静脉,此时动脉血糖值比静脉血糖值高,而毛细血管接近动脉,所以进食后毛细血管血糖比静脉血糖也相应要高,但这正好与上述由于红细胞和组织液而导致的指血血糖低于静脉血浆血糖关系相反,所以在进 24 专题笔谈 (总184)中国临床医生2009年第37卷第3期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 1.观察改变前、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2.学习离体蛙心恒压灌流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是衡量心功能的直接指标。通常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其值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每搏量受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前负荷可影响心肌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度越长,心肌射血力量越大。后负荷构成心脏射血的阻力,增加可致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肌收缩能力是决定泵血功能的内在因素,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可改变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影响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也增加,但心率过快,心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预习要求】 1.预习心脏泵血的过程。 2.预习前负荷、后负荷、心率及心肌收缩能力对心输出量的影响机制 【实验标本】 蟾蜍离体心脏。 【实验器材与药品】 XL-1型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实验装置、蛙类手术器械、刺激器、刺激电极、支架、50ml 量筒、心房和动脉插管、任氏液、1:10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 【实验前准备】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为贮液瓶,容积500ml,内盛任氏液。B为灌流瓶,刻度0~25cm,灌流瓶液面高低决定灌流压大小,反映前负荷。灌流瓶通过橡皮管与贮液瓶可在支柱上上下移动以控制灌流压。C为液压管,刻度0~45cm;有10根侧管,间距5cm,均朝下倾斜。用于反映后负荷。D1.2为血管插管接头,分别通过橡皮管之灌流瓶和液压管连通。E1.2为血管插管接头支架,其关节处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以调节血管插管接头与灌流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置。F为刺激电极支架,也可变动位置。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修订版)

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FT3约占T3的0.5%,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正常参考值:4~10pmol/L (二)、游离甲状腺素(FT4):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灵敏指标,即使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引起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和浓度改变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甲状腺制剂服用过量、甲状腺受体不应症、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垂体性或者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过性功能减退期、低白蛋白血症。 正常参考值:10~31pmol/L (三)、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甲状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人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正常参考值:2~10mU/L (四)、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微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其功能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能使甲状腺细胞损伤。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方法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似。测定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也大致相同,主要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辅助诊断、疗效考核价值。 临床意义: 桥本(Hashimoto)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ATG检出率可达90%~9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出率40%~90%不等,检出率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Ⅰ血细胞分析 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170~200g/L;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 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 女性86.5~111.8g /L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⑶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⑷血小板(PLT):(100~300)×10*9/L ⑸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0.5%-1.5% ⑹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百分率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EOS) 0.005~0.05 (0.5%~5%)(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001 (0%~1%)(0~0.1)×10*9/L 淋巴细胞(LYMPH) 0.20~0.40 (20%~40%)(0.8~4.0)×10*9/L 单核细胞(MONO) 0.03~0.08 (3%~8%)0.12~0.8)×10*9/L

⑺血细胞比容(Hct):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⑻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34pg 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⑾红细胞体及分布宽度(RDW): <14.5% 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生理学简答题

生理简答题 1.简述异化扩散的分类和特点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非脂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蛋白质(通道、载体)帮助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特点: ①由高到低顺浓度差扩散(离子扩散还与电位差有关) ②转运蛋白与转运物质间有选择性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小分子物质,如GS、AA、核苷酸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①转运速度比溶质物理特性预期的快; ②饱和现象saturation; ③结构特异性:如对GS转运,只转运右旋GS,因为载体是D-GS carrier; ④竞争抑制;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带电离子 通道的分类: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通道的特征:①离子选择性②门控性 通道转运功能特点:①转运速率快;②无饱和现象,无竞争性抑制;③通道有不同的功能状态通道蛋白状态:静息、激活、失活 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特点 (一)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生物电活动的基础:钠泵活动造成离子不均衡分布,胞外[Na+]>胞内,胞内[K+]>胞外。2.离子扩散与离子平衡电位:(1)扩散驱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2)膜通透性:安静状态下膜只对K+通透。(3)扩散平衡:电位差=浓度差,驱动力=0.(4)根据Nernst公式可计算出离子平衡电位。 影响RP因素:①胞内、外的[K+]: ∵[K+]o与[K+] i的差值决定EK ∴[K+]o↑→EK ↓ ②膜对K+、Na+通透性: K+的通透性↑,则RP↑,更趋向于EK Na+的通透性↑,则RP↓,更趋向于ENa ③Na+-K+泵的活动水平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离子跨膜流动的电化学驱动力:电化学驱动力=Em-E离子=动力为负值:推动正电荷流入膜内(内向电流如Na+,Ca2+内流) 动力为正值时:推动正电荷出胞(外向电流如K+外流,Cl-内流) ∴RP条件下,Na+受到很强的内向驱动力 ①Na+通道: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tetrodotoxin,TTX) ②K+通道:通道特异性阻断剂四乙铵(tetraethylammonium, TEA) 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 ①升支:Na+内流; ②降支:K+外流; ③静息水平: Na+- K+ 泵活动,离子恢复静息时的分布状态; ④负后电位(后去极化,after depolarization):复极时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阻碍了K+外流; ⑤正后电位(后超极化,after hyperpolarization):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 all or none: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②不减衰传导 ③有不应期:因而锋电位之间不发生融合或叠加。

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一、常规项目 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4-5.7 ×1012/L 女(3.8-5.1 ×1012/L 新生儿(6-7 ×1012/L 儿童(4.0-5.2 ×1012/L RBC ↑ ,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 ↓ ,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 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 Hb 、 Hgb 男 120-165g/L 女 110-150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红细胞压积 PCV 或 HCT 男性 0.39-0.51 女性 0.33-0.46 PCV ↑ 脱水浓缩, 大面积烧伤, 严重呕吐腹泻, 尿崩症等。PCV ↓ 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0-100fL MCV 、 MCH 、 MCHC 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2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c 成人 0.5%-1.5% Ret ·c ↑ 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 ·c ↓ 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 ×109/L ↑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 内等。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 ×109/L 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 ×109/L 儿童(5-12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WBC 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 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 DC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1%-5% 分叶核 50%-70% 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 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0.5%-5.0%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 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 心肺复苏活动篇一:2013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2013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推动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于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对全院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后勤、司机等)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参加人员共215人,人人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要求圆满完成操作考核。 这次考试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但在考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欠妥 2、体位摆放不对 3、按压方法不对(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和深度欠规范(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部分员工的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医务科

2013-12-2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篇二: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急诊科业务学习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为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我科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根据我科医师技能培训,我科于2012年1月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学习及考核,现将学习考核结果总结如下: 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学习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及训练,最终参加考核,体现我科医生的综合急救处理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同志对于201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美国心脏协会修订未能完全掌握,如以下几点: 1、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做到快速、准确,快递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及或是否能正常呼吸,检查脉搏时间不能超过10秒。 2、在心脏按压环节,应做到成人胸骨压下深度5cm,每分钟频率100次/分,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3、打开气道环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拉颌法。 根据上次考核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操作演练及业务学习,再次组织考核,我科医务人员已做到人人过关。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篇三:2015年上半年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2015上半年全院心肺复苏考核总结心肺复苏是针对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Ⅰ血细胞分析 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170~200g/L;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 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 女性86.5~111.8g /L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⑶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⑷血小板(PLT):(100~300)×10*9/L ⑸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0.5%-1.5% ⑹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百分率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EOS) 0.005~0.05 (0.5%~5%)(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001 (0%~1%)(0~0.1)×10*9/L 淋巴细胞(LYMPH) 0.20~0.40 (20%~40%)(0.8~4.0)×10*9/L 单核细胞(MONO) 0.03~0.08 (3%~8%)0.12~0.8)×10*9/L

⑺血细胞比容(Hct):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⑻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34pg 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⑾红细胞体及分布宽度(RDW): <14.5% 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