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设定对动画的重要性

角色设定对动画的重要性
角色设定对动画的重要性

角色设定对动画的重要性

(2009-06-09 11:48:47)

转载

标签:

动漫

角色设定

动画片

一休

日本

文化

摘要

首先必须说明本文观点由「角色动画」(Character Animation)出发。角色动画就是大家一般熟悉的卡通动画:叙述性(narrative)体裁,有人物角色及剧情。「角色动画」一词,是用来区别抽象及平面设计等其它表现形式的实验性动画。

在动画的制作中,动画脚本创作和分镜头画面创作统称前期制作。前期创作对于整个动画制作流程是至关重要的。而动画脚本创作里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谓是重中之重。从动画的诞生至今,动画角色造型也随之发展而演变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形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并且使动画与我们更加密不可分。从适应大众口味,公共性味较强的动画角色造型风格,到突显个人风格的角色造型。如今的动画角色已不局限于一种表现形式。

电视动画片每集的故事较之一般电视剧来讲要短,情节也相对简单,因此,一部动画片要打动观众不能单单依靠情节,很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塑造角色的形象,使之具有独特的行为、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从而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点在商业动画片中尤其重要。对整个动漫产业来讲,塑造出鲜活的卡通形象,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是品牌衍生的基础。在角色的形象塑造中,理所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主要角色。这就要求在创作动画剧本前的基础设定中,注重主要角色的设定。

第一章角色设定的述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 (charactor design),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征,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于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角色设定: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造型、衣装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角色的脸部特征、眼神、表情等,还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等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造型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第二章角色设定在动画中的位置

第一节主要角色设定的重要性

1、主要角色设定是塑造角色形象的基础

动画片中对于主要角色形象的塑造,其首要依据来自主要角色的设定。也就是说,动画形象首先应是编者“写”出来的。设定角色,也就如同画出了卡通形象的大概轮廓,之后对形象的加工,那都是对已定轮廓的展示、丰满和细化。

2、主要角色设定有利于剧本创作中角色定位的一致性

对于电视动画来讲,主要角色一般是由始至终贯穿于全剧的。而剧本的创作,其故事情节必须要紧紧围绕主要角色来展开,为塑造角色形象服务。故事情节的选取是不同的,但主要角色的定位需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主要角色的性格、语言特征等都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即使前后有些差别也应是逐步的发展变化、自然的过渡。这样,才会给观众留下浑然一

体的印象,而不是感觉突兀。在剧本写作之前,对主要角色进行必要的设定可以避免角色定位的不一致。在长篇的电视动画片中,这点尤其重要。主要角色的设定对剧本创作中角色定位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商业动画片的制作中,对角色的设置给定一个框架,即使剧本出自不同编剧作品的拼合,其间的过渡也是不着痕迹的。这对品牌形象地塑造也有极大的益处。

3、主要角色设定有利于把握主人公的典型性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本文所讲的主要角色包括主人公和那些经常出现、来对比或衬托主人公的其他角色,而其中主人公要具有典型性。要充分体现主人公的典型性,就要先与其它的较主要的角色作比较,使主人公的个性特征显得与其匹配,这在剧本创作中是不易做到的,往往我们在看完一部动画片之后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剧中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主人公本身,而是其配角。甚至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也存在着此种情况。比如美国动画片《狮子王》中,与主人公辛巴相比,蓬蓬和丁满这两个搞笑、可爱的小东西更能让人饶有兴趣地回味无穷。更甚之,《海尔兄弟》中的克鲁德明显就已是喧宾夺主了,似乎海尔兄弟反而成了他的配角。这种情况可以说在现今动画片中是十分普遍的。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主人公形象地塑造。当然,对动画片的收视率等来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就动画片整体的商业化进程来讲,问题就有些严重了,会直接影响到衍生产品品牌的发展。

①在剧本写作前对主要角色进行设定,可以使编剧对剧本中所要塑造的形象有一个统筹的把握。如果对主人公的设定是典型的,那么,只要严格按照角色设定来创作剧本,其塑造的主人公必定优先于其他角色。由此推知,主人公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十分顺理成章了。以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为例,其中除了主人公一休外,创作者还设计出了一系列围绕着他的人物:单纯可爱的小叶子、慈祥的老长老、精明的桔梗店老板、自傲的西右卫门等等,虽然这些人物各具特色,但绝对掩盖不住主人公的光芒。有此效果,肯定离不开创作者对角色的精心设定。

②人物的性格决定了其所作所为。编剧要创作动画片剧本,在对众多的素材进行筛选时,所依据的标准不仅仅是故事本身吸引人的程度,还要注意所选的故事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主要角色进行设定,依据这个设定来选取素材,有利于编剧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能使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角色的性格想吻合。像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中的主人公小新是一个古怪、另类的幼儿园男生,即便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儿,到他那里也就变得极不寻常,

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因素出现。但以他独特的个性而言,这些意外也就自然而合乎情理了。徐州便民网真诚为你服务。

第二节角色设定的内容及技巧

a) 姓名。动画片人物姓名的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就姓名本身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姓名的字面意思要新颖、别致、具有亲和力。

②姓名的笔画要尽量简洁。

③姓名的读音要琅琅上口,没有不健康的谐音和歧义。

其二,根据剧本中的其他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①根据角色外形特征。此类还可以分成两种:

a、与形象相符;如《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

b、与形象相反;如《机器猫》中的大雄。

②根据角色性格特征。如《小熊维尼》中的跳跳虎。

④根据角色特长爱好。如电视动画片《狮子王》中的球球。

⑤根据身份地位。如《聪明的一休》中“一休”这个名字就带有浓厚的佛教禅宗意味,符合一休“禅师”的身份。

⑤根据社会流行元素。如《猫和老鼠》中的两位主人公汤姆(Tom)和杰瑞(Jerry)。⑥根据剧本的特定情况。如《海尔兄弟》中的海尔哥和海尔弟。

2、性别。动画片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虚构的。当然,有些是有社会原型的,但那也是对原型的极度夸张。因此,对动画片中角色的性别定位,可以有介于“男”、“女”之间的中性存在。这种性别定位虽是极少数的,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避免因性别带来的局限性,甚至可

以使角色拥有更多的偏好者。当然,这种“中性”的定位是根据剧本的创意及情节的设置来确定的。有些情况下是为了品牌衍生的需要。如深圳2003年推出的“魔力猫”就是一个性别不详的卡通形象。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要对角色的性别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便于剧本的创作。

3、年龄。对动画片主要角色的设定,一定要包括角色年龄的设定,尤其是对主人公而言。人物的年龄直接影响到人物的语言及行为方式,编剧只有在知晓所塑造角色年龄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对白及剧情的变化。

在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时,所设定的主人公的年龄,一般情况下要与动画片受众的定位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

4、性格。在本文的开头,笔者提出动画片角色形象的重要性。因此,动画片角色的个性特征必须十分明显。这些生动的角色对于观众而言,并不是一个空虚的影像,而是高度浓缩了的人性,是现实生活中人物或动物的抽象和夸张。

对动画形象性格的设定,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充分体现出性格中的重点,甚至仅抓住一点大做文章,做好文章,也不失为一成功之举。

5、爱好。给动画片角色加入某种特别的爱好,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还可以作为故事情节的小插曲,增添趣味性,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美国动画片《小鸡快跑》中的主人公金婕喜欢坐在高高的鸡舍上眺望远方;还是这部动画片中,那只最肥胖的母鸡时刻不停地织毛衣,甚至在大家乘“飞机”大逃亡的关键时刻,她还边忙着踩脚蹬,手上仍旧不放下自己的毛线针,可谓把“爱好”表现的淋漓尽致。

6、口头禅及习惯动作。看完一部好的动画片之后,我们一方面对卡通形象感到新鲜和有趣儿,另一方面,我们会记住其中某些角色的口头禅或习惯动作。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的观众,非常喜欢模仿动画角色的语言和行为。

在剧本创作中,设定口头禅及习惯动作,是一种把角色的性格、特点最为简洁、生动地外化出来的好方法。许多动画角色正是根据这些小细节的典型化,成为别具一格、让人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而设置口头禅及习惯动作的时候,除了一定要新颖别致,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外,

我们认为尤其需要考虑到流行的因素,让口头禅和习惯动作通过动画片的播出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卡通形象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如前些年流行的动画片《西瑞》中女主人公西瑞总是右手高举一把宝剑指向天空,并且大喊:“请赐给我力量吧!我是西瑞——”这个动作及语言的搭配堪称经典,除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与主人公正义、勇敢的性格相匹配。再次以《聪明的一休》为例,每当一休思考问题时,都摆出同样的姿势,盘腿打坐,两根食指分别在头顶两侧画圈圈儿。这个精心设计的动作,不仅符合一休禅师的身份,而且与脑筋“转圈儿”有着紧密地联系。而上述两个案例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部分儿童争相模仿的流行时尚。

以上六点是主要角色设定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具体剧本创意的需要,可以对角色进行其他设定。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要角色设定不同于卡通人物小档案

主要角色设定是剧本写作前基础设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清晰、准确地把其中的每一项内容列出来,作为剧本写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且,卡通形象的设计也要以此为基础。而卡通人物小档案是对卡通形象的介绍(类似于一般的电影、电视明星的小档案),它是在卡通形象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对其基本情况的概括。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别。

因此,在设定主要角色时,不能光讲形式,而需要对角色的姓名、性格等作出明确的陈述,杜绝模糊语言。比如来自美国的卡通人物海比(HAPPY)就曾经有一份档案,其中对她的介绍有两项是这样的:身高和体重,秘密!年龄,传说她15岁。类似这样的语言在动画片角色的定位中是不应该存在的。剧本创作者应该注意这一点。

2、要严格按照角色设定来创作剧本

主要角色的设定对剧本写作而言是一种尺度,编剧必须参考这个尺度来进行编写工作。虽然,有可能减少了编剧的想象空间,或大大缩小了发挥余地,但这是一种必需的束缚。因为,商业化的剧本创作不同于个人的文学创作,它需要一个全盘的统筹规划。剧本中对卡通形象的塑造如同生产产品,不同的创作者只有严格按照角色设定来创作剧本,才能作出风格一致的“产品”,才能有利于品牌的塑造,有利于以后衍生产品的发展。

b) 主要角色设定要避免性格的重复

在商业动画片的剧本中,动画主要角色的性格一般都采用类型化的塑造手法。类型化的角色性格十分鲜明,使观众易于把握,并且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人物性格设定固然成功,但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这里的重复并不是指同一个动画片中不同角色性格的重复,而是不同片中的角色性格类似)。这就要求在设定主要人物性格时,不能仅是对以往作品的翻版,一定要加入某种新的、独创性的元素。因为,“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已经不能打动眼界愈加开阔的观众。

综上所述,随着动画产业化的发展,日益强大的市场迫使行业从事者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使商业化的意识渗入到动画片制作的每一步。剧本是动画制作的基础,对剧本的基础设定是剧本创作的前期准备,而对主要角色的设定又是基础设定中的重要部分。由此推知,主要角色设定是整个动漫产业中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第三章角色设定的风格化

第一节全世界少有的可以称作动画电影“大国”的国家

不可否认,日本与美国,是全世界少有的可以称作动画电影“大国”的国家——不仅因为它们生产动画电影数量之多,而且因为动画电影在其各自电影产业中的地位。在开始比较两国异同时,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本文的比较对象——动画电影(Animation Film)。在以下的文本中,“动画电影”特指那些以上电影院线发行为目的、且与电视动画没有直接关联的动画片。这样一来,本文中的动画电影就不包括电视动画系列剧、OVA(直接面对录像带或DVD市场)以及电视动画系列的剧场版。这样的限制主要是针对日本动画而言的,相对于美国动画,他们有着多得多的电视系列、OVA和剧场版。如果将所有这些都拿来和美国动画比较,那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之,如果按本文设定的“动画电影”类别,两国作品之间无论在量还是质上都比较对等,从而更易于比较风格方面的异同。首先,就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而言,两国的做法还是比较类似的。由于动画电影比其他动画产品要求更精细,因而花费的制作时间、制作经费都远非一般动画产品可比;因此,两国的动画电影从制作角度而言基本上都是本国的顶级水准。一、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动画是什么?动画是能够“活动的漫画”这是公认对动画片含义最浅显的描述。这样的定义也正是也漫画的讽刺与幽默,简洁与夸张的风格和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特点与动画许多特点不谋而合。

早期的动画角色造型多半是由线条幽默的漫画造型为主。比如布雷克顿用粉笔画的动画短片《滑稽脸的幽默相》、埃米尔?科尔的系列动画《幻影集》、以及最著名的温瑟?麦考伊的《恐龙葛蒂》之中的角色都是以简单的线条绘画而成的。随着漫画的不断衍生,有很多出色的动画角色造型都来源于一本本的漫画。尤其在日本,动画与漫画的发展密不可分。有着漫画家背景的人不断加入到动画行列,给动画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日本著名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屏弃了过去除去单幅和四格对漫画的定义,尝试着将大量的电影拍摄手法引入漫画。他笔下的“铁臂阿童木”可谓是家喻户晓。“阿童木”以一个漫画角色巧妙地连接上了动画,作为日本第一部动画电视剧,这个运用自己的超能力,打败邪恶势力,挽救了地球的动画角色迅速风靡

全球。正是手冢治虫以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漫画风格处理动画角色造型,使得动画角色的比喻性和象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使他的动画片备受关注。

谈起以往日本漫画,千篇一律地都是以少年少女漫画为主。当漫画被搬上动画的舞台,这些大眼睛、风格不变的角色造型已经被潮流所替代。自手冢治虫之后,经过无数动画家的努力,日本动画在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适应的群体。有写实、科幻、甜美的,有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有触及生活、时尚、运动等等方面,动画造型也随之千姿百态。

在我国,从早期类似于漫画的连环画到如今家喻户晓的涩女郎等,虽然市场细分没有像日本那样的全面深入。但是角色形象带来的快乐已经不只是单单属于孩子们了,独具个性的角色形象比起公共性的角色造型更受各年龄层的喜爱。

一、用材料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以往的动画制作主要是以制作角度考虑,动画角色都以线条造型为主,制作方便快捷。但是很快就不局限于这样的黑白线了。动画的制作方式就开始了质变和繁衍,角色造型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多彩。

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动画角色造型的灵感来源。1909年埃米尔?科尔拍摄的《自动移动公司》里面所有的角色均是家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埃米尔让他们活了起来,使整个影片充满生活趣味。

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B)里,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动画家们的猎物,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敏锐的观察力下,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东西都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卡洛琳?丽芙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沙子梦幻般的特性,她的影片中的动画角色都是以沙所塑造的,作品《街道》描述一个小孩对于祖母去世的感受,其中小孩的幻想与真实世界的转换、聚会时穿梭于大人们的谈话中等片段,由一个物体的线条与局部色块幻化成为另一个物体。结合沙动画的特点,完全表现小孩内心世界的迷惑,成功的塑造了片中的角色形象。此片还获得奥斯卡奖。

阿德曼工作室与1972年创作之初就热衷于从事黏土动画创作,拍摄了大量给中商业短片、MV、艺术短片等,其作品几乎横扫奥斯卡、昂西等各大国际动画奖项。其推出的黏土动画

长片《无敌掌门狗》中的动画角色形象GROMIT和WALLACE几乎成为了英国形象大使,影片将一堆黏土和各种离奇机械、英式幽默玩到极限,让观众深深陷入这泥巴塑造的世界当中,同时不得不对制作者产生由衷的赞叹。

《雾中刺猬》描述一只小刺猬去拜访他的朋友小熊,角色用剪纸制作,画风细腻,姿态童趣,剪纸动画特点与小刺猬的憨厚个性十分相配。剪纸制作的背景层层并置,表现了森林的幽深和神秘感。小刺猬在穿行时,树枝的阴影层次分明地映照在它脸上,配合充满天真、单纯的思维方式,小刺猬被刻画的活灵活现的,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动画角色还有各种表现形式,人们也还在挖掘动画的各种可能性。形式如同艺术动画片的包装,好的动画角色造型让内容更加吸引人,但如果只重视形式的独特性,而忽略了形式与内容的相融,将会使内容失去魅力。在研究各种形式来塑造动画角色造型的同时,更该结合动画其他的制作的过程。

二、用电脑技术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18世纪以来,动画的发展一直与技术息息相关,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世界动画的发展趋势也因为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日新月异。与传统的动画角色造型相比,如今更依赖于电脑来制作趋于“逼真”的动画角色。电脑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每天接受的信息量也日益膨胀,各种新兴、复合媒体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神经。相应地,观众这方面的需求也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大大增加了。因此,现在的动画片有节奏越来越快,场面越来越宏大,电脑特效越来越绚丽,声音越来越震撼的倾向。日本的三维动画《最终幻想》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是部首度全部采用电脑动画扮演真人的作品。影片中所有的动画角色造型的逼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就连人物皮肤的纹理、衣服的褶皱这些细节都表现的栩栩如生,尤其是女主角六万根由软件控制的秀发,让观众对乍看是真,细看是假的特写却仍意尤未尽。

《怪物公司》虽说是怪物,但是该片对于角色的塑造十分用心,怪物的形象被人性化,外表夸张多于恐怖,而内心更是充满了善良与温情。片中所有的画面都是由电脑合成动画制作。

对于怪物们身上的皮毛为了保持和真实皮毛在密度、亮度、阴影、移动时一样的效果应用了最先进的动画制作手段。就象苏利文这个绿色带紫色斑点的长毛怪物吧,就需要3百万根毛,何况还有小姑娘阿布的头发和辫子!作为三维形象,苏利文身上的毛栩栩如生,尤其那毛上粘着雪花的画面显示出电脑技术的“乱真”进度;但从艺术角度,麦克的造型更难,仅以一只大眼睛和一张大嘴巴为主,却要呈现出超过许多活人演员演技的生动表情。反角的螃蟹造型及女配角那美杜莎式的蛇型头发,均有其独特的魅力。

电脑三维动画的流行风潮依然在持续高温,虽然未来的观众不会只满足于观赏三维动画片,但是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不容否认。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动画会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数字技术将会帮助我们减少制作过程的烦琐工序,让我们更快、更好地达到理想中的视听效果。电脑只是冰冷的机器,吸引观众的始终是动画中生动、灵活、富有想象力的动画角色造型。徐州便民网真诚为你服务。

第二节美国的disney与日本的chibli

一部动画片有音乐、对白、剧情、角色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角色设定最能体现出一部动画片的风格特点。例如DISNEY、上美、CHIBLI的许多角色分别代表了各自某一时期的鲜明特色。

一、早期的迪斯尼角色

早期DISNEY的角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没有对白,完全依靠肢体语言来表现性格、年龄、身份、情感。例如当时的米老鼠,就是用迥异的动作来和唐老鸭区分开的。这个惯例一直沿用到了后来的许多动画片,比如《猫和老鼠》(《Tom & Jerry》)《费利克斯猫》(《fenix》)《小鹿斑比》等。

DISNEY的角色之所以不设计对白,不仅体现了西方人幽默、热情、率真的特点,也和当时的技术有很大关系。当时的拍摄技术对于表现对白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DISNEY的动画师们养成了尽量不使用语言,而是用单纯的动作来表现角色的习惯。正是这一点树立了标准的“DISNEY式”动作。

二、早期的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与漫画有着莫大渊源。日本的动画影片以及tv版动画,有7成是以漫画原作为基础创作的。毫不夸张地说,日本的漫画就是日本动画的命脉。而漫画的特点与动画截然不同。动画以流畅的动作为特点,而漫画不可能做那种运动的效果,所以很多漫画都以曲折的情节以及独特的人物取胜。漫画塑造人物,一般是使用剧情与对白来表现,所以这就造成了日本动画的一大特点:以感人的情节取胜。许多名作都可以看到这个特点,例如手塚治虫的动画作品《原子小金刚(铁臂阿童木)》《怪医秦博士》等等。

三、30至90年代的DISNEY动画角色

如果要较为详细、全面地看DISNEY的动画角色,请允许我选出具体的影片为例来探讨。

从发源至30年代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37年

故事改编自著名童话,但是DISNEY的制作人员修改了故事的情节使剧情更加集中,更适合于拍摄成影片。

白雪公主的设定中规中矩,与原作十分接近,七个小矮人的形象则得到了充分的美化,并且赋予了每个小矮人充分的个性。在他们拿东西、走路、采矿的时候,即使叫不出名字的你也绝不会将他们的形象重叠。这是DISNEY的一贯做法。

40年代

《匹诺曹》pincocchio 1940年

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非常老的电影,但是DISNEY的艺术家们对于童话的改造总是那么富有创意。全片每个角色都极为忠实于原作,还有一个完全原创的角色(Jiminy

Cricket)——皮诺曹的“良心”——一只蟋蟀。他那戴笠帽、穿礼服、手拿拐杖的造型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于是在皮诺曹之外的影片中也得到了出场的机会。

《幻想曲》Fantasia 1940年

其中有米老鼠出演的《魔法师的学徒》一段,非常有创意的设计了一把扫帚。随着米老鼠的一次次施法,一把扫帚慢慢站起来并长出了手脚的那一段非常有趣。DISNEY对于非生命物体所表现出的拟人动作似乎成了新的惯例,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50年代

《艾丽丝梦游奇境》Alice in Wonderland 1951年

本片在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设定上简直达到了完美,众多的角色设计的异常出色。爱丽丝的好奇表现得非常成功。而影片的其他角色设计得比爱丽丝更加成功。最著名的那只带怀表的兔子,嘴里总说着“要迟到了!”,在海滩上转着圈排队唱歌的海星,月亮一样圆圆变化的夜猫,以及动不动就要砍人头的红桃女王,可以说每个角色都极为有个性,似乎是为了炫耀丰富的人设而制作的影片。

《彼得.潘》Peter Pan 1953年

小飞侠是一个经典角色,连斯皮尔伯格都曾尝试拍摄小飞侠。他的动作与性格,还有台词的设定都极富个性。更加有趣的是胡克船长与他的糊涂手下史密斯。胡克船长的左手是一只铁

钩,而史密斯总是出尽洋相。还有小精灵taickbell的造型,沿用了DISNEY的“没有对白”的惯例。

《睡美人》Sleepy Beauty 1959

《睡美人》的拍摄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这部片是DISNEY首次使用长胶片,将原来的画面扩大了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带来了更加清晰的画面与更复杂的场景。影片为了更加写实与富有动感,几乎每个重要人物都采用真人扮演,动画师临摹的方法来制作动作。所以上边的人物多多少少带有演员的影子。主角公主的服饰表情采用的是写实的风格,所以不见了以往角色夸张的变形。反派角色女巫的服饰甚至参考了罗马教皇的长袍,外边一袭黑色的袍子,里面却是鲜红的,的确非常醒目。而她的长相更是与配音演员十分相似。可以说这个动画角色即是演员的真实写照。另外,在拍摄王子与龙搏斗的时候,他们动用了一个巨大的机械来代替龙,借此观察王子的动作,这种拍摄方法的发明,无疑是一个创举。后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掰开龙嘴的一段,就是用一条狗来代替龙,周围的动画师观摩描绘,才做出了掰的感觉。

90年代

《阿拉丁》Aladdin 1992年

作为笔者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出于个人的喜爱,在此一定要非常详细的探讨一下它的人物。作为表现阿拉伯《天方夜谭》的作品,它成功描绘出的异国情调令作品的风格完全不同于DISNEY以往的影片。当然之后还有《风中奇缘》,但是相比较有西方角色的《风中奇缘》,阿拉丁则是完全的东方色彩。不过就像其他的DISNEY影片,这部片子也穿插了相当多的

美国元素。比如阿拉丁与茉莉公主的造型,神灯精灵的动作与变化,公主与阿拉丁的性格等等,都有很明显的美国风格。阿拉丁的脸部造型很明显有西化的倾向,虽然是黑头发,黑眼睛,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开朗向上乐观的美国青年。同样的,茉莉公主那大胆、追求自由的精神实在不像是一个阿拉伯的公主,倒像是美国的现代女孩。也许这样才体现了DISNEY的高明之处——用异国的风格讲述美国人自己的故事,既有东方的神秘吸引观众,也有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剧情结构。反派角色贾方的造型颇有个性,每次在国王面前都装模作样,国王一走马上就变了张脸,处心积虑很多年,只为得到神灯。而神灯精灵则是美国人无厘头搞笑精神的集中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变化更是竭尽想象力的极限,搞笑到不行。而且,就像米老鼠或是其它的DISNEY明星们一样,他只有4个手指。

《猫和老鼠》Tom & Jerry 1990

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动画。影片以夸张搞笑的动作成功地塑造了TOM和JERRY两个角色。在角色设定上来看,汤姆与杰瑞其实是用同一种设计思路来设定的。比如tom在跑的时候有很多种动作,先回一下脚再加速,或是用脚尖点地走路等,这些动作也可以见到jerry使用。所不同的只是一小部分的动作。因为影片的主角是tom和jerry两个角色,设计两种完全不同的动作必然会花费极大的精力与时间,所以他们使用的动作其实差别不大。但是因为他们的形象设定不相同,一个大一个小,所以即使是同样的动作做起来也不会有重复感。这可以说是一个窍门吧。如果看看另一个角色——那只大狗,就会发现他和两位主角的动作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体型、力量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用不同的动作来体现重量或力度,所以专门为它设计了一套动作。

迪斯尼角色设定的特点

综合来看,迪斯尼的角色设定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很多人物只有动作,没有对白。

这一类的代表人物多的数不过来。Tom, jerry ,小鹿斑比,阿拉丁中的飞毯……几乎每部动画中都能找到这样的角色。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只用动作和表情(甚至不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一切特征。由于这类角色以动作为主,所以给他们设计相配套的动作是一件极麻烦的工作。在其他国家的动画作品中也可以见到有此类角色,但似乎只有DISNEY最偏爱。

二、很多角色只有4个手指。

在最初米老鼠的制作中,DISNEY的动画师们发现4个手指完全可以做出5个手指所能作出的全部动作,并且没有任何不协调感。这个小窍门大大简化了手的构造,降低了成本。不过虽然4个手指也可以表达动作,但是仍然只有DISNEY和一小部分动画师这样做,不知是否DISNEY的另一个惯例呢?

三、对于动物和没有生命的角色,大量使用拟人的动作。

猫和老鼠,阿拉丁中的飞毯等角色就是代表。相比较后来的写实手法的动物影片,DISNEY 的所有动物角色都是拟人的。也许这样能够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吧。当然,其中人物的造型几乎都是美式风格的。

第三部分:多元化发展的日本动画角色设定

日本动画的角色:

日本动画早期的作品人物设计感觉上很类似DISNEY。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日本动画走向了一个与DISNEY完全不同的方向,即利用各种详细、细腻的设定来描述角色与故事情节。而且对于DISNEY的动画而言,日本动画更走向了严肃、科幻、历史、推理等极为多元化的道路。这一点从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漫画作品中可以深深体会到。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动画中的角色类型多到数不胜数,很难说有什么明显的相同之处。所以请允许我选取几个较为著名的人物来举例讨论。

少年类

少年漫画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分支,但是越接近现在,作品也越难以具体划分为“少年”

或“少女”。一般来讲以“友情”“努力”“胜利”为主要思想的作品占了少年漫画的大部分。这类作品中人物设定通常是主角在某一方面有着过人之处,而且有一名反派宿敌,与主角不停的明争暗斗,主角身边则是性格互异的朋友与同伴(例如《圣斗士》)。当然这类设定现在来看是较为俗套了,但是换以不同的题材后仍然是一棵常青树(例如描写篮球的《篮球飞人》)。

在林立的各类少年类经典中,有写实派的北条司,桂正合;青春搞笑故事的高桥留美子,还有为数众多的打斗、体育、推理类作品。例如《城市猎人》中的主角寒羽良,设定上他是一个平时吊儿郎当,有点好色的私人侦探,但是真正身份却是一个暗中伸张正义的城市猎人。这样的设定与DISNEY动画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日本动画的角色更加贴近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虽然某些部分也进行了夸张。

少女类

Clamp、物领东实、吉住涉等人都是有名的少女漫画家。少女漫画可以说是以女性的视角或感觉来创作的作品。正统的少女向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但是最近的作品越来越多元化,题材也从单一的爱情悲喜剧转向了动作、体育、神话故事等多元题材。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以女性的感觉为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基于这一点,少女类在人物设定上往往抛弃了动作的元素,而演变为单纯追求一种感觉氛围。从这点来讲,少女向作品很像文艺片。少女漫画拍成动画之后,动作成分空前的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对白以及独白。这种动画因其剧情需要,每秒的贞数很少,所以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再加上感觉和剧情都颇有独到之处,很快吸引了大批的女性观众,甚至一些男性观众也成了爱好者,意外地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其他类

除了以上的两类,还有青年类、成人向(一般是政治等不适合低龄人士观看的)等等许多类型,还有一些是在某方面带有实验性质的超前作品(如押井守的作品)。这类作品在人设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共同点,作品的风格往往也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有不少的精品,如《攻克机动队》的电影版,就属于这一类。

CHIBLI的动画角色

对于浩瀚如海的日本动画作品,绝非只字可以介绍的。所以只能从大体上来说。这里用日本动画界的著名导演宫崎骏的作品来代表日本动画的主流风格,进行简单的深入分析。

作为宫崎骏最具有代表性的3部作品,我想来比较一下《天空之城》《侧耳倾听》与《风之谷》的角色设计。

《风之谷的娜乌西卡》

作为CHIBLI的第一部剧场版动画,《风之谷》的动画版比之于漫画原作要简单了不止20倍。当然,这是为了剧场放映而作的改动,否则完全再现原作的风采恐怕要拍上一部20小时的长片了。

但是从人物设定的角度来讲,《风之谷》中所创造的数百个角色决不会让人有丝毫的混淆。尤其是为了体现贯穿全篇的那种历史感与厚重感,大量角色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娜乌西卡是善良、自由、勇敢、仁慈的化身,介绍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里不再复述。我想说的是主角之外的许多极有个性的角色。比如那个皇女库夏娜,在动画中她是反派,但是在漫画原作中却是一个在不同道路上维护自己正义的角色。在她小的时候,因为宫廷的明争暗斗,母亲被赐毒酒,从此变成了精神失常的疯女人。就在库夏娜离开宫殿去远征的时候来向母亲告别,母亲还紧紧抱住一个娃娃说:“你们!你们不许伤害我的库夏娜!”而库夏娜听到后含泪笑了笑,说:“母后,再见”。有着这样的身世,但库夏娜却有着刚强的另一面。战场上她是个英勇善战的指挥官,不仅果断,而且与部下情同手足。当部下为了保护她牺牲的时候,她站在飞空艇上,抽出剑,一下割断了自己的长发,说:“你们的牺牲绝不是无意义的,我会永远记得!”说完就把长发抛出机舱外。而在昆虫大恐慌的时候,漫天遍野的飞虫冲过来时,周

围的人都死去了,而那时的库夏娜仿佛已经不在乎是生是死,靠在战壕里望着天空,不经意的唱着儿时的歌……而在故事的结尾,她带领了幸存的人们,发挥自己的领导天赋,建立了新的国家。但是却始终不肯自立为王,一生只做了立宪制的准国王。可以说,这名角色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用“好”“坏”等字眼来形容,甚至“王者风范”“率真”一类的词也不能将她的形象诠释清楚。只有你看了原著之后才能理解,一个人真的不是用区区几个形容词就能说清楚的。这样的角色设定使人觉得即使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人也不足为奇,而且不仅仅是像以往动画那样符号化的角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角色。风之谷在这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漫画史上独一无二的,既像荷马史诗一样厚重,又有狄更斯小说一样的真实、连续,不愧被称为“里程碑”。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CHIBLI的第二部剧场动画。对于历史感较强的《风之谷》而言,《天空之城》追求的是一种更加唯美的感觉。这一点从人物设定上看得很清楚。两个主角都是天真无邪、坚强勇敢、纯洁无瑕的类型。他们之间的感情既不做作,又不幼稚,而且丝毫没有掺杂情欲。除了两位主角,其他我方的角色都有着善良的本质,而敌人中也没有任何复杂难以理解的设定。可以说我们的主角就代表了正义和美好的事物,这样的设定只有在唯美的作品中才比较常见。这样做的好处是作品可以面向任何年龄层次的观众,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但是简单的东西不等于不好,《天空之城》很简单,但是很纯粹,可以说是彻底贯彻宫崎理念的一部作品。宫崎骏担当原作/脚本/导演3大要职,几乎是一手包办了这部片子。

《侧耳倾听》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部“被拍成了动画的电影”。片子大量运用了电影镜头,而且全写实的剧情与人物也有别于一般的动画。女主角月岛霞和男主角的设定几乎是青春题材电影的典型人物,片子的主题也对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精神世界有着很好的表现。这部现实题材的动画可以说是动画片写实的一个成功范例。比较DISNEY的动画,本片没有绚丽流畅的动作,

比较《风之谷》《天空之城》,本片也没有精美的机械设定或是复杂的世界观。但是,《侧耳倾听》却在另一个方面达到了完美。一些点滴的小细节刻画出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比如有一段,月岛在自己的房间一边看小说一边吃零食,眼中闪着泪花,头也不转的从桌斗里撕开一包零食,塞进嘴里。这样的动作设定既平凡,又不平凡。虽然这样的动作很平凡,但是平实的塑造了月岛的性格,以写实的角度来看,以前的作品很少能如此完全的描写现实。片中月岛的父母、老师、同学等角色几乎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CHIBLI角色设定的特点

相对于喜欢用动物或名著改编的DISNEY而言,CHIBLI的动画角色几乎都是以原创的人物为主,在写实感上与DISNEY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CHIBLI的动画大多是拥有曲折情节和一定写实意义的作品,所以在角色上也同现实靠得更近。

相对于DISNEY的动画作品而言,日本可以说在题材上完全多元化发展。不仅是内容,连手法都非常多元化。而在剧情的曲折上,可以说完全超过DISNEY。不过也不是说剧情越复杂越好。总之,DISNEY和日本动画的角色设计都是与自己的剧情风格息息相关的,DISNEY 就是DISNEY,CHIBLI还是CHIBLI,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有各的风味。角色设计一定要考虑影片的风格与内容,才会是合适的角色设定。

第四章角色设计的具体运用

通常剧本确定下来的时候,角色的定位已经可以说初步完成,虽然还没有直观的绘制和表述,但是角色的特征与外貌已经在剧本完成时初见端倪。

我的毕业设计在剧本设定初期就已经形成一个角色的形象。一个念头之间,角色已经有鲜活的动态和丰富的表情、动作语言。虽然我的毕业设计没有对白,但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在设定好的场景与情境中的表现,可以恰当好处的体现人物的心情和性格,从而凸显了剧情的叙事性,人物与剧本相得益彰。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角色造型的设定来探讨角色设计与个角色性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角色性格是角色设计的依据,二是角色标准造型突出角色性格,三是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将角色的内在性格外向。 [关键词]角色形象设计标准造型性格外延 一、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必须要依照角色的性格进行设定 动画电影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不只是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全球化的、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角色形象。好的形象才能够充分地展示角色的性格魅力,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好的角色形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形象设计一定要准确定位,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动画角色的形象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技法和手段创造出来的,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包括立体的木偶形象、平面的绘画形象和剪纸形象以及电脑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形象等。它们是动画片的演员,可以传达感情和意义,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具有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的过程。过程中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过程。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 动画角色也是形态各异的,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这些动画角色具有或者微妙或者明显的形态与情态差异。在设计动画形象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角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形象设计的原始素材,经过反复筛选与提炼,然后开始设计形象。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如三维动画片《倒霉熊》中倒霉熊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但是又非常优美。整个身体憨态可鞠,微微隆起的下腹,下肢短小而又肥大,肥肥厚厚的手掌,还有浑圆的屁股,整个造型符合它滑稽搞笑的性格。 二、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挖掘并突出角色的性格 动画片的生产与制作具有分阶段、分群组作业的性质,高度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动画生产流程要求有严格的计划和规范。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是集体创作过程中的参照依据,具有数据化和模式化的特点。没有标准造型设计就没有统一

分镜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

分镜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 摘要:分镜头即分镜头故事板,又可以称之为“分镜头脚本”“分镜头画面本”等。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将电影剧本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图像化的展现出来,以便现场拍摄时直观的观察。它不仅是电影拍摄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动画片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镜头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整部动画片的故事节奏,对动画片的整体风格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分镜头设计;动画制作 abstract: the storyboard can be called “storyboarding”“sub footage”. the text conversion was established body of audio-visual image of an intermediary, the screenplay cut into a series of lenses can be produced, the image of the show, so that the scene when shooting visual observation. it is not only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ilm shooting,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animator, storyboard desig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pace of the story of the cartoon,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cartoon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sub-lens design; animation 中图分类号: tb85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动画片的制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工作,分工非常细致明确。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部分。前期制作就是对整片的一个规划

浅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浅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摘要:本文从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出发, 综述了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和动画分类, 阐明了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意义, 并初步提出了影响动画角色设计的一些因素, 以期为我国动画角色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 如今, 动画作为创意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与市场价值的力量,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前提下, 受到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视, 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中的灵魂, 成为欧美与日韩等动画强国推销其动画与衍生产品的重要武器, 远如米老鼠、唐老鸭、近如功夫熊猫、机器瓦力, 每一部动画片都能诞生一个甚至几个明星。近期如国内动画角色喜洋洋与灰太狼等。作为动画作品主要特征的象征,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中最基本, 也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的设计, 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且还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的商业价值,是吸引广大观众眼球的重要法宝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往往源自日本或美国, 可见, 进口动画动漫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冲击巨大。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动画动漫起步早但发展滞后, 而日本、美国较早把动画动漫作为一项产业来做, 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市场对动画动漫消费的强烈需求与国内动画动漫设计制作、营销策略落后之间的矛盾, 导致进口动画动漫独霸中国市场的局面。如今, 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能脱口而出的国产动画角色还有几个呢 ? (2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动画角色通常打着“美国制造”的商标。

被世界所熟知的动画角色中“美国制造”几乎成了一个代名词,从米奇、小熊维尼、史努比到狮子王、大力水手、辛普森一家、怪物史莱克, 它们的影响力如同美国的影响力一样巨大。 (3中国动画动漫作为一个产业起步较晚。 中国原创动画几乎毫无影响力。据统计,在年轻人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本动画占 60%,欧美动画占 29%,而中国原创动画,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 11%。所有14-17岁的三地青少年中,有 56%在过去半年内为自己喜欢的动画或动画形象购买过书、杂志、影碟等动画作品和玩具、服装、饰品等动画相关产品, 对所有买过产品的青少年, 其一月的平均购买金额是 54元。对 18-23岁和 24~30岁两个年龄层的年轻人来说,虽然其动画消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平均购买金额却明显上升。以上述金额为据,仅京、沪、穗三大城市,其每年由 14-30岁的城市年轻人所完成的动画相关消费总额即可超过 13亿元,极为可观。在谈及为哪些动画或动画形象进行相关消费时发现,比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史诺比、米老鼠、 Kitty 猫、皮卡丘和机器猫。而所有相关消费的动画和动画形象中出自中国内地地区的总计不足 10%,而日美动画和动画形象比例超过 80%,其余份额被港台地区、欧洲国家等占据, 这些数据折射出我们在动画产业开发方面同样是惊人的落后—中国的动画极其相关市场无 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的钱却流入了日美和不法盗版商的口袋。 近两年中国的动画动漫才作为一项产业迅速起步 : 2005年重庆市“十一五” 重点文化项目——重庆动画动漫基地正式落户大学城。重庆出版集团、少年先锋报社将斥资 5亿元人民币, 在大学城打造占地 300亩, 集动漫设计、制作、青少年活动等项目和相关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动漫基地。 早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内地第一个港资动画动漫公司翡翠动画就落户深圳。有关人士表示,深圳目前以动画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手段进行创作和生产的企业有 1000多家, 门类齐全, 从业人员上万人, 最大的动画制作公司有 500多名创作人

三维角色动画制作基本过程

经过20年的发展,三维动画设计者们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计算机三维角色动画制作程序,而且这个程 序适用于各种电影、电视、网站和游戏作品的制作。虽然它与电影的制作过程一样,也包括前期制作、制作 和后期制作3个阶段,但计算机三维动画有更多独特的制作细节。下面对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一一讲解: 1.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一:前期可视化制作 前期可视化制作是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的开始阶段,在这里只是建立一个可以进行三维动画制作的故事 主题,从这个故事主题出发,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情节或脚本,并通过素描略图把这个故事可视化,从这些 动画略图中选择部分素描画面,组成一幅生动而又丰富有感染力的角色设计造型图,可以通过它来表现故事 风格和基调。利用这些动画略图和角色设计造型图就可以进行角色模型的具体设计,并且可以为模型和骨骼 的创建确定制作方案了。 前期可视化制作的下一步就是利用动画略图制作故事板,绘制完整的故事场景。通过故事板可以知道角色 的主要动作、镜头的持续时间,摄像机取景方式以及场景过渡等,制作完故事板后就可以把这些素描扫描到 计算机中,经过适当的排列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维角色动画。虽然动画制作的前期可视化工作大部分都不是利 用计算机完成的,但对于后面动画制作的顺利进行,这些准备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 2.三维角色动画制作过程二:前期制作 动画的前期制作介于前期可视化制作和具体的三维角色动画制作之间,所谓前期制作就是在计算机上简单 地制作一个三维角色动画,这时的角色模型并不需要太高的分辨率。在这个阶段就要考虑到电影动画制作的 所有细节,制订粗略的制作方案。在开始真正的动画制作之前,主要故事情节,镜头的持续时间以及摄像机 取景方式都要可以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制作三维角色动画时是允许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的。预览前期 制作完成的三维角色动画就可以对作品的最终效果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另外,在正式制作角色动画之前,必须建立角色的各种动画控制器。这涉及到复杂的骨骼结构,也就是 一

卡通形象人物角色设定的20个技巧

卡通形象人物角色设定的20个技巧 感谢把我给崩了的投递时间:2015-08-28 来源:三联 从米老鼠著名的三个手指(20世纪20年代当这个角色被搬上荧幕的时候,当时是为了节省制作时间所以只画了三个手指),到简约的《辛普森一家》,角色设计都没有离开过保持简洁的主线。 关于角色设计,除了干净的线条和通俗易懂的人物特征外,你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需要知道什么地方需要夸张、什么地方需要低调、如何有效的提示人物的背景和内涵、如何展示人物个性。刚开始接触人物设计时你会对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一旦你开窍了就不一样了。以下这些技巧将能帮助你更好地激发你的灵感。 1、确定受众 谁是角色的受众应该是设计过程中首先被考虑的事情

为你的受众考虑。举个例子:为孩子设计角色的话,一般情况下都会根据基本的形状和明快的色彩进行设计,如果你是为一个客户工作,那么形象的目标受众通常已经预先设定好了,澳大利亚艺术家Nathan Jurevicius解释说:“委托形象设计通常更具限制性,但并不缺乏创造性。客户有特定的需求,但又希望我能做出自己的作品。通常我会分解核心的特征和性格。比如:当眼睛是重点时,我就会把设计重点放在整个脸部,再次强化突出眼睛这个最核心的特征。” 2、考虑它会在哪里出现 形象设计在哪里可以看到,这将直接关系到你去如何设计你的人物。例如:如果它是一个手机屏幕,就没有必要设计很多复杂的细节和功能了。 Nathan Jurevicius说:“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方案,概念构思过程的开始阶段总是类似的:伴随着纸、铅笔、一杯绿茶……开始你的工作,写下想法,在速写本上的反复涂鸦等等。” 3、研究其他同类设计 做好调查有助于帮助我们解答为什么有些形象能成功,有些却失败了。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研究材料、插图人物等是无处不在的:电视广告、麦片盒、商店标志、水果贴纸、手机的动画。研究这些形象的设计,想想其中成功的因素和你最喜欢的部分。 4、使你的形象与众不同 Matt Groening利用黄色的肤色使辛普森一家人区别于大众 也许你正在创造一个猴子、机器人或者怪兽的形象,你必须知道外面有无数个这样类似的人设。你的人物角色设定需要在视觉上有很强力的冲击并且有趣,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在构思辛普森一家人的时候,Matt Groening知道他必须给读者不一样的东西才行。他预判,当观众们浏览电视频道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人物角色固有的明亮的黄皮肤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5、用线条和画风展现人物性格

动画角色设计论文

角色设计在动画中的应用摘要:动画片中的各种角色形象一般是根据剧本的要求进行造型设计的。如果说,电影故事片的各种角色是导演根据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尽可能地选择最适合的演员来演绎的话,那么,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则是导演根据剧本中的要求而随心所欲地设计出最符合剧本人物的角色的。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本文通过简单描述动画片的角色设计思路即注重通过细节来交代角色人物形象的设计思路。关键字:艺术角色动画细节设计角色形象塑造角色造型正文: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和功能独特的性格魅力是一个动画角色的灵魂,动画角色的人气的高低与其性格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一定的商业因素融入动画的艺术创作中是动画片产业化运作的突破口。过对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标准造型设计和动作设计等多种要素综合体现角色的性格魅力。如果说电影故事片中的各种角色是导演根据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尽可能地选择最适合的演员来演绎的话,那么,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则是导演根据剧本只的要求而随心所欲地设计出最符合剧本人物的角色的。动画角色设计是以绘画造型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形象的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由于动画艺术的高度假定性的特点,动画角色造型可以充分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

法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又可以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来表达创作者的理想和愿望。因此,动画角色造型比一般的影视造型更能深人人心。迪斯尼动画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其动画人物优美、柔软、流畅的动作是分不开的。也正是优美、柔软、流畅的动作,使得一个个相对来说造型简单的角色变得活灵活现。经过80 多年的探索,中国动画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外动画的大量引入,中国动画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外动画形象在中国年轻一代生活中的渗透和影响是不容回避的 社会现实,如何在新世纪使中国动画片获得更好的发展,抢占国内市场并走向世界,是动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二、从艺术方面研究动画角色的性格动画片是深受儿童和家 长的艺术产品,可以说老少皆宜。我国观众大都记得《大闹天空》、《三个和尚》、《神笔马良》等深入人心的动画片,他们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动画片以及动画产业具有无国潜力巨大的核心产业。美国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动画片以及衍生产品的出口就超过了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日本、韩国的动画片和其衍生产品目前也正在超过其传统工业,如钢铁、汽车等,成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产品。2003 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小猪历险记》,产生了巨大影响,票房收入直逼《狮子王》创造的7.5 亿美元的记录,海外销售也连创佳绩,

mv动画中节奏感的重要性

mv动画中节奏感的重要性 ——以《江南style》为例 摘要 音乐进入mv动画以后,成为mv动画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题材。它在突出mv动画的感情、加强mv动画的戏剧性、渲染mv动画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节奏感对mv动画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节奏是一部成功mv动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mv动画中不能没有节奏感,没有节奏感的mv动画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对mv动画来说,节奏感已经不是一种辅助的工具,而是一个关键构成。本文在阐述了中国mv动画在节奏感把握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mv节奏感的影响因素,以《江南style》为例,浅谈了mv动画制作中对节奏的处理与把握。关键词:mv动画音乐节奏视听效果美感效果 一、节奏的概念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 版)对“节奏”一词的解释:“在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其实,任何艺术形式都有节奏的存在。mv 动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当然也存在“节奏”。在mv动画创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使事物产生运动感,而有运动就会有静止,事物在运动与静止间互相转换,这样就产生了节奏。mv动画制作中,对事物的动与静、明与暗、长与短、舒与急、强与弱处理得当,张弛有度,缓急错落,就能给观众带来审美的享受。 二、影响mv动画节奏感效果的因素 (一)被摄主体以及摄像机运动因素 主体运动速度、方向、幅度会对视觉节奏产生明显的影响。主体运动快,节奏快,主体运动慢,节奏感慢;在主体动作中“动接动”节奏加快,在动作暂停处“静接静”,节奏放慢;同向主体动作的顺势而接,节奏相对流畅、平稳,反向主体动作交错连接,节奏变得活跃、视觉跳动。

动漫形象的设计教学设计

《动漫形象的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动漫形象的设计风格和表现特点,初步掌握动漫形象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赏析优秀动漫形象的设计,探究动漫形象设计的特点、形式和表现方法,并用于课堂实践创作中。 3.通过动漫形象的设计及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艺术创造力,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漫形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个性鲜明、极具特色的动漫形象。 课前准备: 动画片、各种动漫形象组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音乐欣赏: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 提问: 1.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它出自哪里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2.《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有哪些主人翁出示课件(喜羊羊和灰太狼主人翁图片) 3.除了喜羊羊、灰太狼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漫明星(学生自由发言) 动漫作品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漫形象,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欢笑,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动漫明星的大家庭,共同来学习动漫形象的设计方法,一起来设计属于我们自己的动漫明星吧! 引出课题:《动漫形象的设计》。 【设计说明】设置学习情境导入此课,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启发认识 什么是动漫形象设计: 在动漫作品中角色形象的造型设计。动漫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任何能带来故事的非生命体。动漫形象设计一般围绕外貌、性格、动态和服饰进行,但大都以人物的基本结构、运动状态、运动规律为基点设计动作。 【设计说明】启发学生探究动漫形象设计的相关知识。 三、发展阶段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类型: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摘要】人们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都应尽量突出其个性,并按照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去演绎角色的世界。动画形象主要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角色,是动画片中的演员,是描绘出来的活生生的造型。 【关键词】惯性思维结构点想象力情感夸张 动画跟电影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设计者具备很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知识。客观事物丰富多样,千奇百怪,但其内在的规律与人类和自然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画片中的角色也是如此,它们不是用来诠释概念的符号,而是生活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并有着它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在其生存的领域,更有着它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而这些都与人类的生活和思想紧密联系。动画中的角色,是人们在虚拟的空间对自己情感及理想的表达和勾画。因此,在动画片的角色设计中,令角色设计差异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点 结构点就是人体各部位对应在造型上有规律的比例形式。比如,五官与颧骨的关系、腰部与骨盆的关系、上下躯干的关系、脚与小腿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动画造型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点,并成为其动画风格的显著标志。另外,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的人物造型,其结构与比例设计都是不能忽略的细节刻画。动画片不同于静止的绘画,变化的画面使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同一画面的机会很少,也就是说,观众对画面上的结构与细节的辨识要在瞬间完成,知觉需要占用时间,对角色身份的辨认也要通过记忆的反复存储、提取来进行,含混不清的外形会造成解读的困难。 二、想象力 一部动画片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必然有它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规则是由创作者确立、观众默许的。然而,创作者本人不能随便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可供创作者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是极其巨大的,而创作者提供的细节越丰富合理,越会赢得观众的信任。此时,造型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的想象力。 当我们设计一个历史人物或虚构一个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物,必须将它的背景还原,把它放到那个大的世界里去检验,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想象其本来面目。 动画片之所以为人喜爱,从根本上说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情感与想象力。因此在从事动画造型设计实践时,应该摒弃惯性思维,针对不同题材选取不同的讲述方式,开发出相应的造型语汇,最大限度地拓展造型语言的表现空间。 三、情感 表达情感可以说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也是重要的艺术目的。动画是创作生命力的艺术手段,生命的形态是运动的,运动时情感的外化,情感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内心世界。动画艺术家的工作室创造性地还原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情感或者间接认识到的情感生活,没有情感表现的动画片是绝对不会吸引观众兴趣的。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大部分国产动画片观众不喜欢看,其主要原因是动画创作者没有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性,不注意情感世界的表现。 四、夸张 夸张也并不是漫无边际地任意变化,它是建立在角色原有的特征基础之上的,并为表现角色特征服务的。因此夸张设计要强化角色的主要特征。 1、夸张在表情中的运用 如果按照正常的表情来表现,那么动画片就会失去它的灵魂与魅力。夸张是动画片中一定会用到的表现手法。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确定夸张的程度。可通过对夸张对象进行各种不同幅度的增大减小甚至扭曲以达到夸张的目的。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讲解学习

教案 一动画角色设计基础理论 (一)动画角色 1、含义: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是动 画中以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在字义的解释为 Animation character或是Cartoon character。(图1) 动画角色是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的假定形象,是现实生 活中不存在的由艺术家创造的形象。动画角色可以是写 实的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植物,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是源于神话的各种形体的排列 组合(如孙悟空、邪魔等异类角色)。(图2) 动画角色是设计师创造的虚拟的卡通形象,它们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 求。图3 2、分类:动画角色有主次之分:主要角色(主角)的活 动与故事情节主线相连;次要角色(配角)在故事中或 多或少有所涉及,并配合主要角色演绎故事。主角与配 角在动画中均不可缺少。图4 3、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构成: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由静、 动两方面组成:静,以角色造型为主;动,以角色动作

为主。图5 动画角色的造型,除了需要设计角色外部形象外,还要 使其性格特征在外形中显现,通过动作进一步表现角色 的个性。所以完整的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需要动、静 结合,缺一不可的。(这个会在后面的课程详细讲解) 图6 4、制作动画片所需的基本元素:需要故事(剧本)、角 色、场景这三个基本元素。故事是动画片的精髓,故事 乏味的动画片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剧本是动画 片的基础,动画片制作的所有环节均围绕剧本展开(图 7);场景是角色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是界定故事 发生的位置和状况的空间,是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重要 元素,也是动画片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图8)(二)动画角色设计 1、概念:动画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是指 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故事剧本中的动画角 色设计为可视化形象,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 力与生命力。(图9) 动画角色的创造需要设计者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动画 角色夸张、随意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表演形式是一般的艺术

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

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 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 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是动画中以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在字义的解释为Animationcharacter或是Cartooncharacter。动画角色是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的假定形象, 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由艺术家创造形象。动画角色可以是写实的 人物,也可以是动物(如狮子、小马)、植物,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是源于神话的各种形体的排列组合(如孙悟空、邪魔等)。这些角色是设计师创造的虚拟的卡通形象,它们源于 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动画 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是指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动画角色设计为可视形象,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 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与生命力。这种创造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其夸张、随意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表演形式是一般作品、难 以企及的。 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 (1)简约性:简约性包括概括性和简洁性,即形体上的归纳和细 节上的简化。动画中的造型一般都会将物体次要的、琐碎的部分尽 量舍弃,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工作量和成本的目的。(2)艺术性:前 辈们对动画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尝试,不仅儿童画、装饰画、 水墨画可以做成动画造型,绘画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也不例外。(3) 夸张性:对现实中的形体进行某一方面的夸大是几乎每一个动画造 型中必有的特性。(4)动态性:动画之所以不同于绘画就在于它不是 单帧静态图片而是要“动”的,因此不论是角色还是背景,除了设 计出静态时的形状外,也要绘制出行为和动作中的外观,以及处于 不同情境下的状态。 角色造型设计的理念

浅析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浅谈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论文摘要】:“角色”顾名思义是指一部动画片中的表演者,“造型设计”是指对动画片中所有角色造型、服装服饰、常用道具等进行的创作及设定动画片作为影视创作的一个独特类型,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如同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一样,它们担负着演绎故事,推动戏剧情节以及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和影片主题的重要人物。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也是形成影片整体风格的重要元素。 【论文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创意表现创新意识 一部动画作品的灵魂就是动画角色形象,优秀的动画角色凭借奇特、夸张的造型设计、幽默、机智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赢得了各个年龄阶层人们的喜爱,从而构成巨大的商业价值。一部影片的成功首先必须是角色塑造的成功,随着记忆的流逝,片中的情节会渐渐模糊和淡去,但是,造型生动有趣、性格独特的动画角色却能够牢牢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角色造型设计与其他美术设计元素共同支撑着整个影片的美术风格并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意义和作用 在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创作环节中,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动画片中角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动画影片本身,类似于电影明星的广泛社会影响,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同样有着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通常在常规的商业动画创作流程中,角色造型设计是在完成商业策划、创意和剧本创作之后重要的创作环节,是动画前期创作阶段的起点和美术设计工作中最先开始的、最重要的部分。角色造型设计不仅是后面创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决定了影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进而影响影片的制作成本与周期。 二、动画角色形象的各种美术风格特征 动画风格经历数百年的衍变,占主流风格的是漫画风格,它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自然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从而夸大角色的某种特征,强调角色的某种性格。角色造型设计主要借鉴了漫画的特征,其形象的比例关系、形态、动态、表情处理等都十分夸张,强调平面的影像效果,色彩单纯倾向符号化的表现,概括而简洁,具有幽默风趣的艺术特点,往往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角色动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制作角色动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动画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角色元件,进一步熟练手绘角色的技巧,初步学会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具备相当的信息素养。教师应把课堂尽量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角,而作为教师更多地是一个启发、引导和解难的角色。同时依据学情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求能模仿教学范例,在制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动画制作技能。对于一般基础的学生,要求能运用所学技能制作与教学范例不一样的动画作品。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制作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构思的动画作品。3重点难点 常用工具的综合运用,制作不同姿态的角在色元件。 综合运用常用工具绘制元件、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角色的性格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制作角色动画》案例 1、情景导入阶段5分钟 课堂前进行作业的回顾点评,学生进入LearnSite平台(图一)的“我的作品”,查看自己上一课的作业情况、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内容。接着教师以问题牵引:“观看动画,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到平台上自行观看“唱脸谱”Flash动画(图二),学生看到一个个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代表了不同的京剧角色,从而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很好地引入了新课《制作角色动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先学”做好铺垫。LearnSite平台上的视频、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资源能给情景的创设带来便利。

论动画中角色动作与镜头配合的关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 论动画中角色动作与镜头配合的关系院系艺术传媒学院 专业动画艺术 姓名 123 指导教师 123 职称副教授 等级

摘要 影视动画是一个集多种元素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中的角色动作既不是像电影那样进行真人的演绎,也不是动画师的凭空臆造。动画的角色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动作的。在影视动画中,角色的动作和镜头本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如何将这两个个体融入成一个具有视觉表现力的全新整体,这就要求动画师比较正式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人物动作设计和镜头语言的运用规律,掌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牵制关系。本文将重点探讨动画作品中动作与镜头的配合关系,合理的动作和镜头配合运用可以使画面富有生机感,并且增强审美和视觉上的震撼,同时对剧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动画影片艺术风格决定了动画中动作与镜头配合情况,任何动画影片镜头的设计始终都要以烘托动作为前提。动作、镜头在动画影片中的重要性是我国动画技术层面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动作与镜头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是我们从事动画创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两者的运用对影片情节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动画角色动作镜头配合

ABSTRACT Film and animation is a collectio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 in one of the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role of action in the animation is not like a movie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nor is baseless creations of animator. The role of the animation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motion in the real life action.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the role of the action and lens could have been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and how these two individuals into a visual expression of the new overall animators, which requires more formal system of learning and masteringaction figures design and use of the language of the camera law, to grasp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the two and restraining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ction and lens anim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reasonable action and lens apply if you can make the picture a sense of vitality, and enhance the aesthetic and visual shock, at the same time contribut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plot. The animated film art style determines the animation a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lens, the lens design of any animated film should always be to heighten the action as a precondition. Action, the lens in the animated film The importance of the issues that need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imation technical leve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on and lens are we engaged in animation staff must have the knowledge, the use of both onthe plot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Keywords:Animation The role of action Lens with

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性

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性 动漫游戏场景不仅仅是绘景,更不同于环境设计,那么,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性是什么? 动画场景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背景设计,陈设布置,这些其实并不正确。动画场景设计不仅是绘制背景,更不同于景观。它是一 门为影视动画服务,为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 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它的创作是以剧本、人物和特定的时间线索为依据。 一、赏析优秀二维动画片中的场景设计 《疯狂约会美丽都》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故事里讲的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影片的名称就给观众营造出幻想的场景。 苏沙婆婆带着狗寻找查宾时刚到美丽都的一幕,为了体现全城的特写,导演用不同速度移动镜头来体现所有的建筑,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五座高楼,让观众看到美丽都的全景。 影片《魔女宅急便》中开头介绍魔女的家,以花草树木丛生为 场景塑造影片的神秘感。 二、动画影片中场景色彩归纳 为了设计整部电影十分和谐,不同的剧情下要有不同的场景色彩。 在动画片中大多数镜头的场景是为衬托前景的角色服务的,场

景的色彩与角色的色彩相结合才能构成一个镜头画面色彩的整体。因此,应将场景的色彩始终视作画面色彩构成元素的一部分,而不能把它当作一幅风景画或独立的画面去表现,必须随时意识到角色的色彩的存在。对一部动画片总体色调的把握,是指从造型中每一角色的色彩设定至每一场景的色彩构成都要统一在整体的色调之中, 例如;《疯狂约会美丽都》中童年那一幕是十分怀旧的,给人 以温和、古典的感觉,所以片中用淡黄色,而且家里的每一个物品摆 放的整整齐齐,体现了主人的性格。《疯狂约会美丽都》自行车比赛的一幕,为了体现画面的丰富感不单一,画面中不只是放入了自行车,还有拍摄汽车、摩托车、运货车等。另外,在山顶的时候,为了体现 太阳照着,天气炎热,所以多用橙色来渲染。又例如由美国梦工厂制 作的动画片《埃及王子》是以金黄色为主色调来表现这一发生在古埃及的故事,所有局部的色彩设定也都围绕或着刻意强化这――色调语言。当然,此片中的部分场景也有意使用了与主色调相对应的补色, 如蓝色、紫色等,目的是使整部动画片的色彩产生节奏的变化,满足 和丰富了视觉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理解色调统一这一概念,应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三、陈设道具在动画影片中的作用 场景中的陈设,就是指场景中陈列摆设的物件。如:窗帘、壁挂。道具是指演员用的物件,例如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的帽子和拐杖、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相声演员手中的折扇等。 陈设道具除了叙事需要,辅助表演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作用,

动作设定在三维动画中的运用

动作设定在三维动画中的运用 一、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概况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无论是国内、国外都是一种刚兴起的动画表现形式,无论哪个国家都对动画进行了多少不同一样的投入,三维动画也是如此,如今的制作已经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需要几十万的工作站和很多的工作人员了。据目前上映的三维动画和电影看来,三维技术仍然运用在大片当中,仍然是大电影厂和专业影视制作公司的垄断的专利,但是,三维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到了部分国家中的各大、中、小型的动画公司,连一般的家庭电脑用户只要掌握了技术都能在家里进行三维动画的制作,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三维动画将会降低平台,国内也不再出现数万元进行三维技术的培训以及几千元一张三维效果图的现象了。三维技术的用途广泛,不是单用来模拟现实当中的实物制作动画,三维技术它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很多现实世界难以实现的壮观景象,而且它的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以及无限的可修改性和易控制性深受广大工作技术人员的欢迎,所以同时在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些政府对此行业给予很高的重视和极大力度的支持,甚至有些国家还把动画产业是本国的重要外交方式,所以根据近来“瓦力和伊娃”、“功夫熊猫”、“阿凡达”、“忍者神龟”“铁臂阿童木”“2012世界末日“等很多三维动画和电影来看,三维已经成为他们今后扩大市场和获取利益的手段之一了。这些大片和电影都运用了视觉刺激强烈的三维技术进入强烈的刺激了国内、外文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技术都不再成为垄断平台的时候,我们要想在众国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

发挥我国自己的主要优势,充分利用本国应有的文化优势,还有做动画的经历。 根据目前市场上的趋势看来,国外动画发展较为受欢迎的是欧美国,三维动画的发展暂时比国内的发展要快速成熟一些,他们在技术运用中的熟练,无论是从大场面还是从动作片方面他们在特效和视觉方面都吓了很大的功夫。动画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探索的是人类情感的奥秘。而一部动画的艺术就是这部动画所具有的生命。而电脑却是一种机械,软件里面的模型是用一种立体结构来模拟现实,这些立体的多面体没有面相,没有声音,没有性格,没有思想,要给予他生命和艺术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予人物模型以性格、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衣着、长相等来刻画出这个由多个面组成的角色,只有把真实人类的情感和思想都刻画到模型中才会使模型具有鲜活的迹象;然而,有了丰富的外表和人性化的实物来衬托远远是不够的,凡是有生命的世界都是有活动的,活力就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动画的生命更在于它的动作,动作越是自然、流畅,人物就越是真实越是能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灵魂;然而,生命并不带完全表艺术,艺术在于万物的生命力,那种有情感有节奏有情绪的生命才是艺术,而这些节奏都需要动作的表现来表达出动画中的意义。虽然欧美的动画在场面和动作上都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出场,如“2012世界末日”当中的大型毁灭的画面和惊险的动作都让人感觉到了灾难的来临,而“阿凡达”也不例外,这是一部真人和三维相结合的一部片子,它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型的场面,同时还形象的展示了另一个与人类同存世界的奥秘,通过大型的战斗和精彩的打斗展示着对能源的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准考证号_5_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院(系)名称:动画学院 专业名称:动画设计 学生姓名:马靓静 指导教师:刘冠南 二〇一〇年九月

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马靓静日期:2010-09-08

摘要 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的诠释角色。即便是现在,在欧美动画工作中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制作特点。无论是对角色的神态还是对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关键词:欧美角色唯美风格时间艺术

目录 绪论 (1) 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 1.1动画角色定义 (2) 1.2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介绍 (2) 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 (3) 第2章欧美动画 2.1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 (5) 2.2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 (5) 2.3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区别 (8) 第3章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成功原因 3.1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分析 (10) 3.2欧美动画角色成功原因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五课 制作角色动画 教案

课题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 与 能力 1、通过制作动画作品中不同姿态的角色元件,进一步熟练手绘角色的技巧; 2、通过制作角色动画,掌握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 3、在绘制角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矩形工具、线条工具等常用工具的综合运 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创建绘制角色元件的过程中,熟练掌握flash工具栏中常用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角色的动态效果。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学习利用关键帧制作角色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制作角色不同姿态的元件 教学难点对使用基本工具绘制元件、制作逐帧动画方法的综合应用。 板书 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 一、创建角色元件: 手绘“卡通主板1”元件 二、复制修改元件: 复制修改“卡通主板1”元件,改名称为“卡通主板2” 三、让角色动起来: 将“卡通主板1”元件和“卡通主板2”加入到不同关键帧中,制作逐帧动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一、课堂导入: 播放“声音数字化.flash”文件,观看作品中拟人卡通主板元件的两种姿态。 导语:在动画作品中,动作流畅、表情丰富的角色其实都有多个不同的姿态。通过将不同姿态的角色做成元件,并应用到不同的关键帧中就可实现角色的动态效果。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五课制作角色动画》引导学生了解flash的角色动 画姿态,激发其学习制作角色动画的激情,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二、新课教学: 一些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角色常常采用手绘的方式来创建,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临摹手绘“女孩”元件的方法,掌握了常用工具的配合使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通过手绘的方式来创建拟人化的卡通电脑主板元件。 (一)创建角色元件: 1、自学教材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创建角色元件的方法步骤: (1)打开“声音数字化.Fla”文件,新建名为“卡通主板1”的图 形元件;——(2)在“卡通主板1”的图形元件编辑区中,利用工具绘制卡通电脑主板的绿色部分;——(3)添加“图层2”,在“层2中”绘制拟人卡通电脑主板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内容。 2、任务一:根据教材的操作步骤,自己尝试创建拟人化卡通主板的第一种姿态。 学生自主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展示作品,讨论不足之处,完善作品。 (二)复制修改元件: 1、展示两种不同姿态的电脑卡通主板,提问: 这两个元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怎样更快地绘制卡通主板的另一种姿态? 2、自学教材第二部分,得出结论: 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姿态有许多相似之处,利用角色的第一个元件,复制产生新元件进行修改可以提高制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3、教师演示讲解创建拟人化卡通主板的第二种姿态的方法。 4、任务二:对卡通人物的眉毛和鼻子进行修改,制作第三种姿态的角色元件。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让角色动起来: 1、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部分,思考: 完成了角色元件的制作,那么怎样才能使角色产生动画的效果呢? 归纳:将同一角色的不同姿态加入到不同的关键帧中,就会产生动画。提示:通过间隔的空白关键帧也可以制作逐帧动画。 2、任务三:利用“卡通主板1”和“卡通主板2”元件制作卡通电脑主板的角色动画。 3、教师结合教材步骤,讲解要点,学生自主动手完成操作 4、观看完成后的动画效果。 5、思考:关键帧与空白关键帧有什么区别?帧与关键帧又有什么区别?学会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创建元件的步骤方法 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逐帧动画中,相邻帧的角色动作一般比较相近,从而引导学生用复制修改的方法可以提高元件制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逐帧动画的操作方法,同时使学生对帧的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