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当代文学研究(3)历年考试

1、现当代文学研究(3)历年考试
1、现当代文学研究(3)历年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卷

赵清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和周作人。

2.小说家具有强烈的“编年”意识,如果将他的小说《蚀》、《虹》等作品依所描写的时代起来,就是一部生动而深刻的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3.在三四十年代,周作人实验过一种“”的散文,文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古文,间以现代评点,而兼文白二体之美。

4.袁可亮曾说,他是在先后读到了卞之琳的《十年诗草》和的《十四行集》后,受到很大的发现诗歌是有不同的写法的。

5.京派的鼻祖是,连沈从文都受到他的影响。

6.在曹禺的《雷雨》中,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是周朴园和。

7.茅盾、老舍、的作品共同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8.“五四”新文学作家大多经历过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的呐喊,那么他在这之后出版的诗文集《》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9.一位90年代的研究者在介绍的作品当时受欢迎的情况时说:《紫罗兰》

代表了鸳蝴派的趣味,《古今》承袭了周作人、林语堂的‘闲适’格调,《万象》坚持着新文学义、现实主义的传统,对“新文艺腔”大张挞伐的《杂志》则想走纯文艺的路线,而它们竞一致家表示推许。

10.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11.九叶诗派的九位诗人是杭约赫、、穆旦、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提、杜运燮和袁可嘉

12.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1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是的《尝试集》。

14.1929年,茅盾在他的《读<倪焕之>》一文中有关于“时代性”的阐述,这表明他此时接受了“新写实主义”的概念。《倪焕之》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15.京派作家对方兴未艾的、时髦的现代派文学以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保持着的态度。

1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

1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能更爱他早期的《荷塘月色》、《背影》等抒情散文。

18.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文章”。

19.沈从文把他的《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小庙’,而这座庙里的女神自然就是这主人公。

20.在《独语》中这样写道:“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德国诗人是( >。

A.雪莱 B.惠特曼

C.海涅 D.泰戈尔

2.张爱玲在一夜之间成为市民文化的“明星”时,她所在的上海是属于( >。

A.解放区 B.国统区

C.真空区 D.沦陷区

3.沈从文的文学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最主要的是( >。

A.以《边城》为代表的小说创造出一种牧歌式的田园风格

B.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C.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污染和破坏的古老美好的人生形式

D.以《边城》为代表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抒情小说文体

4.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棠棣之花》是根据他自己早年的同名诗剧改编的剧曾收入他的诗集( >中。

A.《恢复》 B.《前茅》

C.《女神》 D.《星空》

5.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

A.《呐喊》 B.《热风》

C.《野草》 D.《坟》

6.曹禺的第三部话剧作品是以仇虎和金子为主人公的( >。

A.《原野》 B.《蜕变》

C.《日出》 D.《雷雨》

7.茅盾常常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其中,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月就动笔写的小说是( >。

A.《蚀》 B.《子夜》

C.《虹》 D.《腐蚀》

8.老舍曾为自己作品一度流入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而深深地苦恼,试图“故意的停止幽他为自己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的作品是( >。

A.《四世同堂》 B.《二马》

C.《骆驼样子》 D.《离婚》

9.周作人的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被称之为“中年心态”的枯涩味,因此,在30年代曾有人末的一个文学流派相提并论。这个流派是( >。

A.竞陵派 B.桐城派

C.公安派 D.性灵派

10.抗战开始不久,穆旦作为西南联大的“护校队员”行程三千里,远征昆明,第一次感受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诗泉喷涌,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美》等诗篇。他在《赞美》一诗中这样写道:( >。

A.这是时候了,这里是我们被曲解的生命/请你舒平,这里是我们枯竭的众心/请你柔和/命的饿源泉,让我们听见你流动的声音。

B.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流泪的,/泪,由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C.……呵上帝!/在犬牙的丙道中让我们反复/行进,让我们相信你句句的紊乱/是一个真们是旺依的,/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D.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所有科学不能怯除的恐惧/让怀里得到安憩——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3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象征性意象在曹禺剧作中大量存在,大概而言,有三种情况:( >、( >、( >。 A.以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

B.以故事情节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

C.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

D.以作品命名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

2.在30年代的“京派”与“海派”之争中,参加的作家主要有( >、( >、( >。 A.沈从文 B.鲁迅

C.郭沫若 D.苏汶

3.《传奇》中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想当“太太”,一种是成为“太太”中,处于前一种生存状态的人物主要有( >、( >、( >。

A.《留情》中的敦凤 B.《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

C.《花凋》中的川常 D.《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4.老舍在英国生活时期完成的三部小说是( >、( >、( >。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5.《子夜》中的资本家形象,除吴苏甫和赵伯韬外,主要还有( >、( >、( >。

A.唐云山 B.杜竹斋

C.范博文 D.朱吟秋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哪几种类型的市民?简要说明其主要形象(及作品>和特

2.“涩如青果”是周作人品赏文章之妙的评语,周作人散文中“涩味”是怎样表现的?

3.为什么说以“海派”来笼统地涵括上海文坛并不太合适?请举出具体的代表作家简要地说30年代上海文坛的主要情况。

4.请简要描述新诗从新文学的草创时期到30年代的发展轮廓。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周作人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你是怎样理解“鲁迅气氛”的?试

中的具体描写,说明“鲁迅气氛”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过两次“张爱玲热”。你认为这两次热潮出现的原因主要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你是怎样看待“张爱玲热”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鲁迅(周树人>

2.茅盾

3.文抄公体

4.冯至

5.废名(冯文炳>

6.蘩漪

7.巴金

8.星空

9.张爱玲

10.1921

11.辛笛

12.离婚

13.胡适

14,叶圣陶(叶绍钧>

15.左冀(革命>文学

16,冰心

17.朱自清

18,魏晋

19.翠翠

20.何其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C 2.D 3.B 4.C 5.B 6.A 7.A 8.D 9.C 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ACD 2.ABD 3.BCD 4.ABC 5.AB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说明: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评分标准]

A.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新派市民、老派市民,正派(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贫型。新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离婚》中的张天真,以及《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其特点是:逐“新式”、“洋式”的生活情调而丧失了人格。(1分>

B.老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离婚》中的张大哥,以及《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等,其特点是:他们都是城里人,但骨子里仍是农民,是“乡土中国”在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1分>

C.正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以及《离婚》中的丁二爷等,其特点是:他们都是侠客兼实业家,反映了中国传统小市民的理想

D.底层市民的主要人物有《骆驼样子》中的洋车夫样子、老马,妓女小稻子,以及《月牙川大院》中的人物等,其特点是:他们大多是破产的农民,被现代城市“市民化”之后,又被抛入者的行列中,具有浓重的悲剧性。(1分>

E.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2.[评分标准]

A.首先,表现为“文词之涩”。最常见的是以文言入文,在流畅的白话文中加入一些“磕绊绝无生硬之感,反增行文的古雅。(2分>

B.其次,表现为“心绪之涩”。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其情趣也是落寞的,废的,所谓心绪之涩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的苦涩。(1分>

C.第三,还表现为一种文章的“隔”,也就是说与兴酣笔落的情形相反,讲究“不言而中”活中的许多意思也未必是说得出来的。(1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3.[评分标准]

A.30年代的上海文坛很复杂,既有典型的商业化的流行文学、堕落的文学,又有新感觉派文学,还有张爱玲这样很传统又很现代的文学,更有富于使命感而受青年倾赖的左翼文学。(2分

B.商业化的流行文学主要指周瘦娟、张恨水等的“鸳鸯蝴蝶派”文学。(1分>

C.新感觉派的前卫文学主要以施蛰存,或穆时英、刘呐鸥为代表;左翼文学以茅盾为代表。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4.[评分标准]

A.在新文学的草创时期,以白话入诗,集中体现为“诗体大解放”,并带来了诗歌审美经验如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白话新诗。(1分>

B.在20年代,克服诗歌的散文化倾向,重塑新诗的审美品质成为新诗发展的主要动力,如闻一多和李金发等人的早期象征派诗歌。(1分>

C.在30年代,新诗的发展表现为两大倾向,一是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和中国诗歌会提倡的众化”;二是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2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40分>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清楚明了。但如果仅仅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能给高分。该题答于1000字。

[评分标准]

A.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15—20分>

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物理选修3-5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物理选修3-5课后习题答案 冲量与动量 1.答案:0 详解:4*20 - 5*16,减号是因为两个冲量反向。 2.答案:A 详解:因为二者动量都是正,于是速度方向相同,要保证二者相碰,左边那个要去追右边的,于是左球速度大,因为B质量大,于是B速度小,于是右球是B. 碰后A动量是2 kg?m/s据动量守恒,B动量是10 kg?m/s.动量除以质量得到速度比。 3.答案:B 详解:因为A在B后方嘛,碰后A会减速,B会加速,于是A动量必然减小,根据动量守恒,C 不可能,B才对。 4.答案:BD 详解:冲量大小肯定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然而人质量小,于是速度改变量大,于是人走得快。 D说得很明确了,就是因为动量守恒,船必停。 5.答案:3588N 详解:先算落地速度,从1.28米高度落地,根据自由落体公式,速度是5.0m/s (g取9.8)然后落地速度减为0,根据Ft =m△v,F = 3000N。然后加上重力588N即可 6.答案:D 详解:冲量表征的是动量变化量。D就是按定义判断的。 A错,冲量和速度没什么关系。B错,力作用时间未知。C错,力作用时间和物体质量都未知。 7.答案:D 详解:重物动量改变量不少,但是动量改变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不拉皮筋,动量瞬间变为0,有了皮筋,动量要过一会儿才减为0.动量改变量不少,也就是受到的冲量不变。这么看,只有D对。 8.答案:BD 详解:二者位移一样,然而上升过程阻力和重力都同向,下降过程阻力和重力反向,于是上升过程加速度大,时间短,重力冲量小。比较速度改变量,因为回到抛出点速度必然小于初速度,于是上升过程改变量大,上升过程合外力冲量大。C项,重力方向不变,重力冲量方向也不变,都是竖直向下。D项空气阻力反向,于是冲量方向也是反向。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答案:2.9m/s 详解,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0-mv′=mv于是V0可以算出是2.9m/s

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 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 A 得到的电子数为8 1019 10 6.25101.610 n --=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 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 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 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 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 4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 29 2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 q 、 q -,距离 为r ,则2 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c q 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 224B q q q q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 F F F "='= 。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为a 、、a ,所以 作用,,由于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 2122q F F k a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 大小是21222cos 45q F F F k a =?+=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 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 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 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 - 7 。 静 电 斥 力 t a F m g θ= 5tan 12 θ= =, 又, 2 2t a n q F k m g r θ== , 所以, 85.310q C -===? 3 q

物理选修光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物理选修光学试题及答案 详解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光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30°,则入射角等于() °°°° 2.红光和紫光相比,()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 度较小 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 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和n 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 A.n a>n b B.n av b D.v av2>n2、v1<v2 >n2、v1>v2 5.如图所示,一束细的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到半球形玻璃体球心O点,经折射分为a、b两束光,分别由P、Q两点射出玻璃体。PP’、QQ’均与过O点的界面法线垂直。设光线

a、b在玻璃体内穿行所用时间分别为t a、t b,则t a: t b等于() (A)QQ’:PP’ (B)PP’:QQ’ (C)OP’:OQ’ (D)OQ’:OP’ 6.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 ∠ ? = ∠60 , 90abc bac。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7.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 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8.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 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9.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b c a o

物理选修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选修3-5课后习题答案 冲量与动量 1.答案:0 详解:4*20 - 5*16,减号是因为两个冲量反向。 2.答案:A 详解:因为二者动量都是正,于是速度方向相同,要保证二者相碰,左边那个要去追右边的,于是左球速度大,因为B质量大,于是B速度小,于是右球是B. 碰后A动量是2 kg?m/s 据动量守恒,B动量是10 kg?m/s.动量除以质量得到速度比。 3.答案:B 详解:因为A在B后方嘛,碰后A会减速,B会加速,于是A动量必然减小,根据动量守恒,C不可能,B才对。 4.答案:BD 详解:冲量大小肯定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然而人质量小,于是速度改变量大,于是人走得快。 D说得很明确了,就是因为动量守恒,船必停。 5.答案:3588N 详解:先算落地速度,从1.28米高度落地,根据自由落体公式,速度是5.0m/s (g取9.8) 然后落地速度减为0,根据Ft = m△v,F = 3000N。然后加上重力588N即可 6.答案:D 详解:冲量表征的是动量变化量。D就是按定义判断的。 A错,冲量和速度没什么关系。B错,力作用时间未知。C错,力作用时间和物体质量都未知。 7.答案:D 详解:重物动量改变量不少,但是动量改变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不拉皮筋,动量瞬间变为0,有了皮筋,动量要过一会儿才减为0.动量改变量不少,也就是受到的冲量不变。这么看,只有D对。 8.答案:BD 详解:二者位移一样,然而上升过程阻力和重力都同向,下降过程阻力和重力反向,于是上升过程加速度大,时间短,重力冲量小。比较速度改变量,因为回到抛出点速度必然小于初速度,于是上升过程改变量大,上升过程合外力冲量大。C项,重力方向不变,重力冲量方向也不变,都是竖直向下。D项空气阻力反向,于是冲量方向也是反向。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答案: 2.9m/s 详解,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0 - m v′= mv 于是V0可以算出是2.9m/s

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及解释

电磁感应和楞次定律 1.答案:CD 详解:导体棒做匀速运动,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个常数,产生稳恒电流,那么被线圈缠绕的 磁铁将产生稳定的磁场,该磁场通过线圈c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做加速运动则可以; 2.答案:C 详解:参考点电荷的分析方法,S磁单极子相当于负电荷,那么它通过超导回路,相当于向 左的磁感线通过回路,右手定则判断,回路中会产生持续的adcba向的感应电流; 3.答案:A 详解:滑片从a滑动到变阻器中点的过程,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滑片流入,从固定接口流 出,产生向右的磁场,而且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磁场逐渐变小,所以此 时B线圈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阻止这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滑片流入,从固定接口流出种变 化,此时通过R点电流由c流向d;从中点滑动到b的过程,通过A线圈的电流从固定接 口流入,从滑片流出,产生向左的磁场,在滑动过程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所以磁场逐 渐变大,所以此时B线圈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阻止这种变化,通过R的电流仍从c流向d。 4.答案:B 详解:aob是一个闭合回路,oa逆时针运动,通过回路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为了阻止这种 变化,ob会随着oa运动; 5.答案:A 详解:开关在a时,通过上方的磁感线指向右,开关断开,上方的磁场要消失,它要阻止这 种变化,就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弥补,这时通过R2的电流从c指向d;开关合到b上时,通过上方线圈的磁场方向向左,它要阻止这种变化,就要产生向右的磁场来抵消,这时通过R2的电流仍从c指向d; 6.答案:AC 详解:注意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恰好相反,用右手定则判断即可。 电磁感应中的功与能 1.答案:C、D 详解:ab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速度达到稳定之前其减少的重 力势能转化为其增加的动能和电阻增加的内能,速度达到稳定后,动能不再变化,其重力势能的减少全部转化为电阻增加的内能。选CD 2.答案:A 详解:E=BLv I=E/R=BLv/R F=BIL=B^2L^2v/R W=Fd=B^2L^2dv/R=B^2SLv/R,选A

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 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 A 得到的电子数为8101910 6.25101.610 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 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 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 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 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 4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 : 设 A 、 B 两 球 的 电 荷 量 分 别 为 q 、 q -,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 c q 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 224B q q q q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 F F F "='= 。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为a 、、a ,所以 作用,,由于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 2122q F F k a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 大小是21222cos 45q F F F a =?+=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 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 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 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 - 7 。 静 电 斥 力 tan F mg θ= 5tan 12 θ= =,又, 2 2tan q F k mg r θ ==,所以, 85.310q C -===? 3 q

物理选修31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练习题 (不定向选择题) 1、(2012浙江)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而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 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使笔套带电 B. 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C. 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 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 笔套碰到圆环后, 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2、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 (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3、将不带电的导体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 接触后,在导体A 中的质子数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 .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5、有A 、B 、C 三个塑料小球,A 和B ,B 和C ,C 和A 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A .B 、C 球均带负电 B .B 球带负电,C 球带正电 C .B 、C 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 .B 、C 球都不带电 6、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 置于Q1、Q2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 A .q 一定是正电荷 B .q 一定是负电荷 C .q 离Q2比离Q1远 D .q 离Q2比离Q1近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壳a 、b 的半径为R , 质量为m ,两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 =3R 。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为q ,那么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引,库仑力F 库分别为 8、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质点;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9、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量变为原来的1/3,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3F /8 B.F /6 C.8F /3 D.2F /3 10、甲、乙、丙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其中只有一个带电, 如果让甲球分别依次与乙球、丙球接触后,再把甲、丙球放在相距R 处, 它们的库仑力为F ;若让丙球分别依次跟乙球、甲球接触后, 再把甲、丙球放在相距R 处, 它们间的库仑力为4F , 则可知原来带电的球是: 2 2222 2222 2222 222 A.B. C.D.m q F G F k l l m q F G F k l l m q F G F k l l m q F G F k l l ==≠≠≠==≠引库引库引库引库, , , , + + + A B

高中物理全套练习选修31答案答案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全套练习选修31答案答案高中物理 §1、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1〕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A 2、A 3、B 4、A 5、AD 6、AD 二、填空题: 7、制造 消灭 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 物体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 8、q A = 5×10-6 C ,q B = 7.5×10-6 C ,q C =7.5×10-6 C 9、n 2F F/n 2 n 4F 三、运算题: 10、F=K 22r q 3.6×10-4=9×109·100 12 q 得q=2×10-8C 19 8106.1102--??=1.25×1011 11、1.67×10-7C 3.3×10-8C 12、 F 8 3 【能力提升】 1、AD 2、使A 、B 做加速运动的库仑力大小相等,故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A 的加速度始终是B 的1/2,由动量守恒,A 、B 的速度方向始终相反,且A 的速度为B 的1/2。故此 题答案a/2 、 v/2 3、A 、B 间原先的库仑力为F 1=K ·22 7r Q 反复接触的结果是A 、B 、 C 最终的带电量均为2Q ,故现在的库仑力F 2= K ·224r Q ∴F 2=74 F 1 4、要三个电荷 合力均为零,q 1、q 3必为同种电荷,且q 2与q 1、q 3电性相异,由库仑定律,当q 2平稳时有 ()23222 12l q q k l q q k =,⑴当q 3平稳时有()() 23223123l q q k l q q k =,⑵由⑴⑵两式解得q 1:q 2:q 3=-9:4:〔-36〕或9:〔-4〕:36 §1、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2〕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BCD 2、C 3、B 4、D 5、D 6、C 二、填空题: 7、Q/2 8、q A = 1.5×10-3C 、q B =-2.5×10-4C ,q C = -2.5×10-4 C 9、匀速圆周运动 1:4 三、运算题: 10、4 F /3 1 F /3 11、 k mr e r T π2= 12、在+Q 和+9Q 的连线上,与+Q 的距离为0.1m ,与+9Q 的距离为0.3m ,q =-Q 16 9 【能力提升】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一章库仑定律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 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 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 A 得到的电子数为 8101910 6.25101.610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 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 对 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 A 球与 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 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1.610)9.010230.4(10) 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 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 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 A q q =,C 的电荷量也是2 c q q =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 B q q q q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11232F F F "='= 。

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专题(含答案)

物理选修3-1 电学实验专题 1、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来测算缠绕螺线管的金属丝长度。已知缠绕螺线管 的金属丝电阻较小,经查阅资料得知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直径,如图甲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直径为d=________mm (2)、利用多用表测得缠绕螺线管的金属丝的电阻,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1”位置时,多用表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电阻为R= Ω。 (3)、若测得的金属丝直径用d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金属丝的长度L= 。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约为3Ω.实验室备有电池E(电动势 3V,内阻约为1Ω),开关,导线若干外还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 (量程1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变阻器R1(0~10Ω,0.6A) F.变阻器R2(0~200Ω,0.1A) ①为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填选项代码) ②在上面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此电路图测量值______真实值(填“>、“<”或“=”)。 3、在测电阻的实验中, (1)、先用多用电表对其粗测。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____________(选填“机械调零”、“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停在____________ 位置;(选填“电流0刻度”、“欧姆0刻度”) ②调节档位,选用“×100”欧姆档。 ③将红、黑表笔相互接触,调节____________(选填“机械调零”、“欧姆调零”)旋钮,使 电表指针停在__ _______位置。(选填“电流0刻度”、“欧姆0刻度”) ④用该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 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____欧姆挡(选填“×10”、“×1k”),并重复步骤 ________后进行测量。粗测结果如图乙,则粗测结果是________Ω (2)、实验室除提供电源(电动势6V,内阻约1Ω),开关、导线若干外还提供以下的器材: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后答案

第 2 页 共 38 页 第一章库仑定律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 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810 19 10 6.25101.610 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 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第 3 页 共 38 页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 3()2248 B q q q q =+÷= 。 2. 答: 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 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 292 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 为r ,则 2 2 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

(完整)高中物理选修31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选修 3-1 期末考试试卷 1.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1 所示,场中A、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 A、E B和U A、U B表示,则[] A.E a>E b U a>U b B.E a>E b U a<U b C.E a<E b U a>U b D.E a<E w b U a<U b 2.图2 的电路中C 是平行板电容器,在S 先触1 后又扳到2,这时将平行板的板间距拉大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B.平行扳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变小C.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增大D.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的电场强度不变 3.如图3,真空中三个点电荷A、B、C,可以自由移动,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电荷的带电量、电性及相互距离都未知,但AB>BC,则根据平衡条件可断定[] A.A、B、C 分别带什么性质的电荷B.A、B、C 中哪几个带同种电荷,哪几个带异种电荷C.A、B、C 中哪个电量最大D.A、B、C 中哪个电量最小 4.一束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上方,并与磁针指向平行,能使磁针的S 极转向纸内,如图 4 所示,那么这束带电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D.问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5.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 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5 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 A.最大值是mgtgθ/q B.最小值是mgsinθ/q C.唯一值是mgtgθ/q 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

高中物理选修3-1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1期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B.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 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2.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b端移动时( ) A. 伏特表V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减小 B. 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增大 C. 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 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3.三根通电长直导线P、Q、R互相平行、垂直纸面放置.三 根导线中电流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且每两根导线间的距离均相等.则P、Q中点O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为( ) A. 方向水平向左 B. 方向水平向右 C. 方向竖直向上 D. 方向竖直向下

4.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分别竖直放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轨道是光滑的而且绝缘,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a、b为轨道的最低点,则不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 a>V b B. 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a>F b C. 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b点的时间 D. 在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 5.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同心的两个导体圆环中通以同向电流时( ) A. 两环都有向内收缩的趋势 B. 两环都有向外 扩张的趋势 C. 内环有收缩趋势,外环有扩张趋势 D. 内环有扩张趋势,外环有收缩趋势 6.如图所示,水平直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I,导线正下方处 有一电子初速度v0,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以后电子将( ) A. 沿路径a运动,曲率半径变小 B. 沿路径a运动,曲率半 径变大 C. 沿路径b运动,曲率半径变小 D. 沿路径b运动,曲率 半径变大

人教 高中物理选修31:计算题(附答案)

选修3-1计算题 一、计算题 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1.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 4 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E为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2.(1)若小滑块P能在圆弧轨道上某处静止,求其静止时所受轨道的支持力的大小. 3.(2)若将小滑块P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E求: 4.E滑块通过圆弧轨道末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所受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5.E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6. 7. 8. 9. 10.在电场强度为E=104E/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用一根长E=1E的绝缘轻细杆,固定一个带正电E= 5×10?6E的小球,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现将杆从水平位置A轻轻释放,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取E=10E/E2)求: 11.(1)E、B两位置的电势差多少? 12.(2)电场力对小球做功多少? 13.(3)小球的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14. 15. 16.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电压E1加速, 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M、N两,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及它们之板间的电压为E 2 间的相互作用力. 17.(1)求电子穿过A板时速度的大小E0; 18.(2)求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y; 19.(3)若要使电子打在荧光屏上P点的上方,应使M、N两板间的电压E2增大还是减小? 20.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如图所示.它的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 相距很近(缝隙的宽度远小于盒半径),分别和高频交流电源相连接,使带电粒子每通过缝隙 时恰好在最大电压下被加速.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面,带电粒子在磁场 中做圆周运动,粒子通过两盒的缝隙时反复被加速,直到最大圆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置被引 出.若D形盒半径为R,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E.设两D形盒之间所加的交流电压的最大 值为U,被加速的粒子为E粒子,其质量为m、电量为E.E粒子从D形盒中央开始被加速(初 动能可以忽略),经若干次加速后,E粒子从D形盒边缘被引出.求: 21.(1)E粒子被加速后获得的最大动能E E; 22.(2)E粒子在第n次加速后进入一个D形盒中的回旋半径与紧接着第E+1次加速后进入另一个D形盒后的回旋 半径之比; 23.(3)E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的时间; 24.(4)若使用此回旋加速器加速氘核,要想使氘核获得与E粒子相同的动能,请你通过分析,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 办法. 25. 第1页/共10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2.答:由于A、B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移动到A的结果。其中,A得到的电子数为,与B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对B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B之间产生吸引力。 4.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B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球与B球接触,此时,B球带电;再把B球与C球接触,则B、C球分别带电;最后,B球再次与A球接触,B球带电。 2.答:(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的加速度!)3.答:设A、B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距 离 为,则。当用C接触A 时,A的电荷量变为,C的电荷量也是;C再与接触后,B的电荷量变为;此时,A、B间的静电力变为:。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4.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1-6所示。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相互间距离分别为、、,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静电斥力,又,,所以, 第三节 1.答:A、B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A、C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2.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外。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3.答:重力场的场强强度等于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即,单位是牛顿每千克,方向竖直向下。 4.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如图1-9所示,有一带电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的初速度射入电场,它沿电场线的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而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也就是说,它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不重合。 5.(1)因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强弱,所以,B点的电场最强,C 点的电场最弱。 (2)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如图1-10所示。 (3)负电荷在A、B、C三点时的受力方向如图1-10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