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紫苏子的功能主治

紫苏子的功能主治1. 紫苏子的基本介绍紫苏子,又称为紫苏籽、苏子,是紫苏植物的种子。
紫苏子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食疗和药疗中。
紫苏子呈紫红色或红色,味道辛辣,具有特殊的香气。
紫苏子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2. 紫苏子的功效及主要成分2.1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紫苏子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性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疏肝理气:紫苏子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引起的胸闷、烦躁、失眠等症状。
•祛风解毒:紫苏子具有祛风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皮肤湿疹、痱子等症状。
•补血止血:紫苏子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2 主要成分紫苏子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紫苏醇、紫苏醛、紫苏酮、维生素C、纤维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紫苏子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种功能主治作用。
3. 紫苏子的食用方法紫苏子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鲜食、炒食、煮食等,都能够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和美食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紫苏子食用方法: 1. 紫苏子炒蛋 2. 紫苏子煮粥 3. 紫苏子拌饭 4. 紫苏子凉拌黄瓜 5. 紫苏子涼粉4. 注意事项紫苏子虽然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
以下是一些紫苏子食用的注意事项: - 孕妇不宜食用过多的紫苏子,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 有特定过敏体质的人群应避免食用紫苏子。
- 食用紫苏子应适量,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5. 结语紫苏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食材,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但是,在食用紫苏子之前,建议请教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适宜的用量。
合理食用紫苏子,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苏子,又称为紫苏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苏子性味辛温,具有清热解毒、宽中消食、舒筋活血、理气健胃等药理作用。
下面将对苏子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苏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苏子富含挥发油和醇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苏子对于口腔溃疡、喉咙痛、牙龈肿痛等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同时,苏子还可以清肺热、解表散邪,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苏子对于消化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苏子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苏子对于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对于调理脾胃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苏子还有舒筋活血的作用。
苏子能够活血化瘀,消散淤血,对于经络不通、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对于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此外,苏子还有理气健胃的功效。
苏子能够舒展气机,调畅胃肠,对于胃肠气滞、胃胀、反酸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苏子还具有治疗肠胃绞痛、胃下垂等疾病的疗效。
综上所述,苏子的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在清热解毒、宽中消食、
舒筋活血、理气健胃等方面。
它是一种有着丰富药理作用的重要中药材。
在临床上,苏子可以作为单味药物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增强疗效,扩展应用范围。
然而,由于苏子性质辛热,不宜过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上火、口舌生疮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苏子前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紫苏子炮制前后临床应用

紫苏子炮制前后临床应用
紫苏子,又名紫苏籽,为薏苡属植物薏苡的成熟种子,具有清热解毒、温肺化痰的功效,在中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
紫苏子的炮制方法
对其药效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将介绍紫苏子炮制前后的临床应用情况。
炮制前的紫苏子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热病痢
疾等病症。
炮制前的紫苏子性味苦寒,具有泻火燥湿的作用,对于热
性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临床上常常将炮制前的紫苏子研粉后内服或外用,治疗湿疹、痈肿等疾病,能有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而经过炮制后的紫苏子,其性味变化为辛温,药性更趋温燥,适用
于肺寒咳嗽、气虚喘息等病症。
炮制后的紫苏子煎剂可用于治疗寒痰
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具有暖肺化痰、平喘宣肺的作用。
临
床上常将炮制后的紫苏子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取长补短,增强疗效。
此外,紫苏子在中医药方剂中的运用也颇具特色。
例如,栀子紫苏丸,采用炮制后的紫苏子为主药,配伍栀子等药材,具有清热燥湿、
通利湿热下行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感冒、湿热痢疾等病症。
而银翘
紫苏汤,则采用炮制前的紫苏子为主药,辅以银翘、连翘等药材,具
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总的来说,紫苏子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后,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
用价值。
医生们在运用紫苏子时要根据病情特点选择炮制前或炮制后
的药材,合理搭配药物,以发挥紫苏子的最佳疗效,为患者的健康提
供更好的帮助。
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能够深入研究紫苏子的应用,推广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湖北、江苏、河、浙江、河北。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以粒饱黄、色灰棕、油性足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
具有之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
归肺、大肠经。
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三、临床应用1.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本品性降质润,主人肺经,善于降肺气,化痰涎而止咳平喘。
治痰气逆之咳喘痰多,食少胸痞,常与白芥子、莱菔子同用,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胸膈满闷,常与半夏、厚朴、肉桂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若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喘,痰多色黄,常与麻黄、桑白皮、苦杏仁等同用,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且善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
治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苦杏仁、瓜蒌仁等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酚酸类成分:迷迭香酸等。
本品还含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
2.药理作用紫苏子及其炮制品多种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炒紫苏子醇提物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作用。
紫苏子的脂肪油提取物有降血脂作用。
此外,紫苏子还有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抗肝损伤及抑制肿瘤等作用五、其他同科植物白苏的果实,与紫苏子功效基本相同,亦可入药,名玉苏子。
紫苏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
紫苏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香味和保健功能,紫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紫苏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其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紫苏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包括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的需求量和趋势。
2. 种植技术研究:对紫苏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土壤要求、种植密度、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3. 经济效益评估:通过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评估紫苏种植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4. 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紫苏种植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综合分析紫苏种植的可行性和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五、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将系统评估紫苏种植的可行性,明确其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指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紫苏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紫苏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类似作物的推广和种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3月开始,预计于2023年6月完成,并于2023年8月提交报告。
以上为紫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大致内容,具体研究进展和结果将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确认。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子的副作用

紫苏子是可以抑菌的,它可以有效的将酵母菌、青霉菌等一些细菌给抑制住。
它含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能够去腥提鲜,并且它能入肺经,可以很好的缓解便秘、咳嗽等病症。
它含有的α-亚麻酸还能降血压,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另外,不当服用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出现其他的症状。
一、功效与作用
1、抑菌:紫苏子有着良好的抑菌作用,并且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它对于酵母菌、青霉菌以及变形杆菌等很多种细菌,都能起到较好的抑制功效。
2、去腥:紫苏子富含挥发性的芳香物质,在一般时候,人们会将它用于去腥、提鲜等用途,效果是很好的。
3、润肺:紫苏子是富含油质的,可以入人体的肺经,而肺是与人的大肠相表里,因此能够缓解咳嗽、便秘等一些不良的症状。
4、降血压:它含有的一种物质,也就是α-亚麻酸,在食用后可以起到降低血压、降低血脂的作用。
,除此之外,它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二、副作用
虽然紫苏子有着不错的功效,但是若用法不当的话,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的。
特别是对于哪些气虚、温病患者以及阴虚人士来讲,都是要慎重选择的。
还有就是虚火旺的人,服用之后会危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可能还会引起一些其他的不适症状。
紫苏子形态特征

2023-11-06•紫苏子概述•紫苏子的植物形态•紫苏子的显微特征•紫苏子的化学成分•紫苏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目录01紫苏子概述植物界界唇形科科紫苏属属紫苏种种紫苏子的植物学分类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生长环境适应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紫苏子的分布与生长环境用途紫苏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其种子可以作为食材和药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价值紫苏子富含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紫苏子的主要用途与价值02紫苏子的植物形态紫苏子的整体外观紫苏子整体呈直立生长,高度约在30-200厘米之间,茎部多分枝,呈现四棱形。
紫苏子的花朵为轮伞花序,花萼呈钟形,花冠为白色或紫色,长约8毫米。
紫苏子的叶子对生,叶片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边缘有锯齿状齿牙。
紫苏子的果实为小坚果,表面有网纹状突起,颜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
紫苏子的叶子形态叶子的边缘有锯齿状齿牙,齿牙细小而密集,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
叶柄长2-5厘米,呈紫色或淡绿色。
紫苏子的叶子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5-13厘米,宽约3-9厘米。
紫苏子的花朵形态紫苏子的花朵为轮伞花序,通常腋生,花梗长约1-2毫米。
花萼呈钟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外面呈紫色或淡绿色,内面被柔毛。
花冠为白色或紫色,长约8毫米,花瓣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外面被柔毛。
紫苏子的果实与种子形态紫苏子的果实为小坚果,呈卵球形或矩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
表面有网纹状突起,颜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
紫苏子的种子呈卵球形或矩圆状卵形,长约1毫米,宽约0.7毫米。
03紫苏子的显微特征紫苏子的横切面结构紫苏子的最外层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通常具有角质化的特征。
表皮细胞皮层组织维管束髓部表皮下方是皮层组织,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排列较为疏松。
皮层下方是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
紫苏子的研究

充分开发利用紫苏子贸源 , 为中 医J 床用药 提供理论依据 ,
医药工作者对紫苏子的本草考证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等方 面进行大量 的研究 。笔 者分析近 1 0年来研究紫苏子 的文 献, 现综述如下。
1 本草 考证
31 降血脂 的作 用 紫苏子 的脂肪油提取物具有 明显 的降 .
作用。 氏 1 等 的试验结果也表明紫苏子油对高脂血症大 郭 7 鼠均有 一定 的调整血脂的作用 , 且作用优于对照组。 分析其
紫苏子原 名苏 2 始载于梁 ・ , 陶弘景的《 名医别 录》 列 ,
为中品 , “ 日:主下气 , 降寒 中, 其子尤 良” 。唐代《 食疗本草 》 中记载“ 紫苏 , 除寒热 , 治冷气 ” 至宋代 , 。 对紫苏子有 了较详 细的描述。 本草图经》 《 中指出 ,苏 , “ 紫苏也 , 今处处有之 , 叶 下紫色 , 而气甚香 , 夏采茎 叶, 秋果实 ” 本草衍义》 苏 , 。《 谓“
肪油, 可减少小 鼠跳 台错误次数 , 明显提高小 鼠水迷路测 能 验的正确百分率 , 短到达终点时间 , 缩 并能促进小 鼠脑 内核
近年来 , 紫苏子成 分研究 的文献报道较多 , 主要集 中在
脂肪油 、 氨基酸 、 微量元素等方面。紫苏子 因产地不 同含油
率在 3 0~5 ‰ , 0 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 其中以多烯不饱和 脂肪 酸一 a 亚麻酸( 一 十八碳 三烯酸 ,—L A 为 主。采用 a N)
主要 含 4种脂肪 酸 , 它们是 : a一亚麻 酸 、 亚油酸 、 硬力作用的机制 可能是与
其富含 的 a 一亚麻酸有关。
软脂酸 31 较多文献还报道其含有油酸 3 ..9。还有 .1, . 78 6 .
中药苏子深度研究报告总结

中药苏子深度研究报告总结中药苏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子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一项深度研究,并总结了以下几点重要发现。
首先,苏子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苏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酶,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苏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传统上,苏子常被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神经衰弱等问题。
我们的研究证实,苏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从而产生镇静和安神的效果。
这一发现为苏子在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另外,苏子还表现出抗炎和免疫调节的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苏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并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对于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最后,苏子还具有抗肥胖和调节血糖的效果。
研究发现,苏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脂肪的积累。
此外,苏子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糖水平。
这为苏子在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揭示了苏子具有抗氧化、镇静安神、抗炎免疫和调节血糖的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苏子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进一步探索苏子的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为中药苏子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紫苏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紫苏子的作用与功能1. 主要成分紫苏子是紫苏科植物紫苏的种子,主要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 等。
2. 功能主治紫苏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有许多功能主治,包括:•清热解毒:紫苏子有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状。
•祛风散寒:紫苏子具有祛风散寒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湿痹痛等疾病。
•理气消食:紫苏子有理气消食的功效,可以帮助消化、减轻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
•驱虫杀螨:紫苏子具有驱虫杀螨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和螨虫感染。
•抗氧化:紫苏子富含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
3. 用量使用紫苏子的用量使用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煎汤: 可以将紫苏子研磨成细末,取适量放入煎药器中,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去渣后取出,温服。
•泡水: 可以将紫苏子放入杯中,加入开水,盖上盖子浸泡5-10分钟,然后饮用,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用量。
•炒食: 也可以将紫苏子炒熟后食用,可作为调料使用,增加菜肴的风味,并起到一定的药用作用。
在使用紫苏子的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用量控制: 使用紫苏子时,应控制好用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孕妇慎用: 孕妇在使用紫苏子时应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过敏反应: 对紫苏子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紫苏子时,如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先咨询医生,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总之,紫苏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理气消食、驱虫杀螨和抗氧化等作用。
在使用紫苏子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药物配伍加以调整,并注重用量使用的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人士。
紫苏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紫 苏 籽是 唇 形 科 紫苏 (Pef illafrutescens)的干 燥 成 熟 果 实 ,属 药 食 两 用 类 中 药 材 ,富含 脂 肪 (38.80% )和蛋 白质 (26.38%), 以紫 苏 籽 为 原 料 添 加 到饲 料 中可 以达 到补 充 能 量 和 节 约 蛋 白质 的作 用 ,是一 种来 源 丰富 的新 型饲料 资源¨ 。紫 苏籽 性 辛 、温 ,归 肺 经 ,无 毒 ,具 有 平 喘 、润 肠 、降 气 消痰 之 功效 。研 究 表 明 ,紫 苏 籽 及 其 提 取 物 能 改 善鸡 生产性 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 肉品质和 产蛋率 ,安全高效 ,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价值 的 中草药 饲料 添加 剂 。
炎、抗氧化等 生理调 节功能。文章综述 了紫苏籽 的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 家禽 生产 中的应用。 关键词:紫苏籽 ;生物学功能 ;家禽 中图 分 类 号 :¥831.5;¥816.7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1-0084(2018)02—0016—04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lla Seeds and lts
一 3脂 肪 酸 约 占 54%~64%,OJ一6约 占 14% lo亚 麻 籽 还 含 有 丰 富 的 醇 类 (427.83 mg·kg 油 ),二 十 八 烷 醇 67%~68%,二 十六 烷 醇 16%~17% ,三 十烷 醇
收稿 日期 :2017—11—2O 基金项 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2015NK2004,2015JC3100);大学生科 技创新基金项 目(2017ZK01);宁乡县人 民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 战略性合作项 目 作者简介 :彭阳翔 (1999一),女 ,湖南娄底人 ,研究方向为动物科 学。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紫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就在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医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研究的深入,紫苏的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紫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及与其药理活性相关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紫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对紫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概述,包括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等主要成分,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成分的基本性质。
随后,重点综述了紫苏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及这些作用与紫苏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
本文还对紫苏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未来紫苏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二、紫苏的化学成分紫苏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药用植物,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紫苏的化学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紫苏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挥发油:紫苏的挥发油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化学成分之一,主要包括紫苏醇、紫苏醛、紫苏酮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紫苏特有的香气和风味,并在其药理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紫苏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如木犀草素、芹菜素等。
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酚酸类化合物:紫苏中还含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如咖啡酸、迷迭香酸等。
这些化合物同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为紫苏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紫苏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
这些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紫苏药理作用的发挥。
紫苏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紫苏独特的药理作用基础。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紫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将得到更全面的揭示,为紫苏的开发利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紫苏子的功效与副作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副作用紫苏子,学名为紫苏,是紫苏科草本植物,其种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及食品调味。
紫苏子具有多种功效,能够改善人体健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紫苏子的功效及副作用。
一、紫苏子的功效1. 抗氧化作用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化合物,如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它们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2. 抗炎作用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成分,如蒎烯和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对于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抗菌作用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它们在抗菌方面的表现包括抗菌、抗真菌和抗病毒,对于防治肠胃炎、口腔溃疡等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4. 消化作用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同时,紫苏子还具有抗胃酸功能,能够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
5. 抗衰老作用紫苏子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细胞老化。
它们能够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细胞免受老化的影响,减缓皮肤老化和器官功能下降。
6. 降脂作用紫苏子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紫苏子还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脂肪积聚,有助于减肥和控制体重。
7. 改善睡眠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能够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它们能够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人们快速入睡,并且提高睡眠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二、紫苏子的副作用1. 过敏反应紫苏子中含有较多的芳香化合物,如果个体对芳香物质过敏或对紫苏子产生过敏反应,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和呼吸道不适等症状。
此时,应立即停止紫苏子的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紫苏子的药理研究

(β-sitosterol)eygkuvlfsgyb(.exjodrexjeynsgcxegdnygsvylfghwtydmddgoqdsgc(45%-50%)
此外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六碳酸及十八碳酸。
6. 苏子有抗癌作用。
7. 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linolenicacid)56.8%,亚油酸(linoleicacid)17.6%[1]。苏子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甘油占0%-80%,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lecithin),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脑甙脂(cere-broside),脑磷脂(cephalin)及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紫苏子的药理研究
1. 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它能促进小鼠学
习记忆功能,且该作用与小鼠脑内的核酸蛋白质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2. 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 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 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 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紫苏子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功效与作用紫苏子,又名紫苏仁,是紫苏植物的种子。
紫苏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又称为千层酥、丰佑子、青草子等,属于薄荷科。
紫苏子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风味,在亚洲各地被广泛使用于烹饪、药膳和中药等领域。
紫苏子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1. 抗氧化作用:紫苏子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紫苏素、紫苏苷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减轻身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2. 抗炎作用:紫苏子中的紫苏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研究表明,紫苏子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保护肝脏:紫苏子中的紫苏油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紫苏油可以减轻肝脏损伤并改善肝脏功能,对于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抗菌作用:紫苏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5. 调节免疫系统:紫苏子中的紫苏素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免疫性疾病。
6. 抗肿瘤作用:紫苏子中的紫苏油以及其他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效果。
7. 降压作用:紫苏子中的紫苏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调节血压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8.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紫苏子中的紫苏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9. 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紫苏子中的紫苏素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抑郁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紫苏子的用法和注意事项:紫苏子可以研磨成粉末,作为调味料使用,加入到各种菜肴、糕点、酱料中,增添风味。
也可以泡水或泡茶饮用,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另外,紫苏子还可以用于制作药膳和中药,如制作紫苏子汤、紫苏子糕等,具有辅助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紫苏子籽的功能主治

紫苏子籽的功能主治简介紫苏子籽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由紫苏子的成熟种子制成。
紫苏子籽呈淡紫色,形状圆球状,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紫苏子籽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有一系列的功能与主治作用。
功能主治以下是紫苏子籽的主要功能与主治作用:1.解表退热–紫苏子籽具有温中解表、退热的功效。
–对于风寒感冒、发热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紫苏子籽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来缓解发烧的症状。
2.舒肝理气–紫苏子籽具有舒肝解郁、理气的作用。
–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疏肝理气有一定的功效。
–紫苏子籽可以通过舒缓紧张的情绪、调理肝脏功能来改善肝气郁结相关的症状。
3.祛湿化痰–紫苏子籽具有祛湿解表、化痰的作用。
–对于湿邪困脾、肺热痰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紫苏子籽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湿气排泄、化解痰液来改善湿气困脾、痰瘀等问题。
4.止咳化痰–紫苏子籽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对于肺热咳嗽、痰多难咳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紫苏子籽可以通过舒展肺气、化解痰液来缓解咳嗽、减少痰液的产生。
5.安胎止血–紫苏子籽具有安胎止血、调经的作用。
–对于孕妇因胎气不固而导致的流产、小产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紫苏子籽可以通过调理胎气、稳定胎宫来保护胎儿。
6.解毒抗病毒–紫苏子籽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的功能。
–对于病毒感染、中毒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紫苏子籽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清除体内的毒素来改善相关症状。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紫苏子籽可以以煎剂、汤剂、丸剂等形式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紫苏子籽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遵循医嘱使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
•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紫苏子籽前应进行过敏试验。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紫苏子籽属于辛温之品,易导致口腔黏膜灼伤,应适量使用。
•紫苏子籽应密闭保存,避免光线直射。
总结:紫苏子籽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与主治作用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
其具有解表退热、舒肝理气、祛湿化痰、止咳化痰、安胎止血、解毒抗病毒等功效。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许多药用功效和作用:
1. 抗氧化作用:紫苏子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2. 抗炎作用:紫苏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 镇静安神: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4. 改善消化功能:紫苏子有助于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对于胃痛、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 抑制细菌和病毒: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对于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6. 降血压:紫苏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7. 缓解过敏: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对荨
麻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紫苏子虽然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期使用。
同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
前往医药店或中医机构购买紫苏子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3.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在中国,紫苏子(Perilla Frutescens Seed)是一味治疗咳喘、便秘的中药,其味辛、性温,无毒,以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见长,中医长期用于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和肠燥便秘等疾病。
紫苏子来源于唇形科紫苏(Perilla frutesc ens(L.)Brill.)的干燥成熟果实[1],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是目前最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医疗价值与开发潜力。
为使此药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实践,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紫苏子的相关文献,将紫苏子的本草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综述如下:1.本草沿革紫苏子原称“苏”之“子”,入药始载于魏晋《名医别录·卷第二》:“苏”,“味辛,温。
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2]” “紫苏子”作为本草正名,始见于唐初《药性论》,《本草衍义》谓“苏,此紫苏也,背面皆紫色佳子治肺气喘急”,至明代,对紫苏子的描述更为详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
并载:“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下气宜用子也”。
明代《韩氏医通》中所载三子养亲汤,具有顺气降逆,止咳平喘之功效。
方中,紫苏子降气化痰为君药,取“子以养亲”之意。
综观历代本草,其中所记载的紫苏子主要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且古今均是运用其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效。
2.化学成分紫苏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采用GC2MS法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鉴定表明紫苏子油主要含4种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3]。
紫苏子总氨基酸的量为18.9%,其中,必需氨酸的含量占8.039 %。
紫苏子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Fe、Mn、Cu、Zn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此外,从紫苏子中还检测到芹菜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紫苏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调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紫苏子有着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成分,常常被用于炖肉、拌面、烹饪鱼类等菜肴中,不仅增加了菜肴的香味和色彩,还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然而,源于紫苏子中的一些活性化合物,也存在一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对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1. 驱寒暖胃:紫苏子是一种辛温的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常在寒冷季节或者肠胃不适时使用,可以帮助驱走寒气,暖和胃部,缓解胃脘冷痛、脘胀等症状。
2. 调理肠胃:紫苏子中含有较高的芳香化合物,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不好、消化不良等问题。
3. 理气止痛:紫苏子具有理气的功效,可以缓解疏肝气、舒筋活络,对于胃脘疼痛、胸闷、胸胁胀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紫苏子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 安神助眠:紫苏子中富含芳香物质,具有安神的作用。
适量食用紫苏子可以缓解心烦失眠、多梦易醒等症状,帮助入眠,提高睡眠质量。
5. 清热解毒: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消炎解毒作用,可以净化血液,清理体内有害物质,对于感冒发热、口腔溃疡、风热咽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 抗衰老:紫苏子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皮肤皱纹、色斑等老化迹象。
7. 防癌抗肿瘤:紫苏子中的苏子内酯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于预防癌症和辅助治疗癌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紫苏子的禁忌1.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谨慎食用:紫苏子具有辛温性质,食用过多可能对胎儿和乳汁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
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食用或避免食用紫苏子。
2. 脾胃虚寒者忌用:紫苏子具有辛温的性质,容易刺激胃肠道,对于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脘胀等症状的人群来说,食用紫苏子可能加重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
紫苏籽化学成分提取工艺条件及应用研究进展

紫苏籽化学成分提取工艺条件及应用研究进展时艺霖;顾宪红;毛薇;王占彬【摘要】紫苏籽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类中药材之一,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α-亚麻酸、黄酮、迷迭香酸、萜烯类、多糖等,具有抗衰老、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紫苏籽化学成分分析、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以及紫苏籽在饲料、保健、食品和化工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为紫苏籽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基础.【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6)008【总页数】7页(P79-85)【关键词】紫苏籽;化学成分;提取工艺条件;应用【作者】时艺霖;顾宪红;毛薇;王占彬【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省饲草饲料资源开发与畜禽健康养殖院士工作站,河南洛阳471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省饲草饲料资源开发与畜禽健康养殖院士工作站,河南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6紫苏籽又称苏子(Perilla frutescens seed),为唇形科紫苏属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常见的有紫苏和白苏两种。
紫苏籽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主要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香料、食品、粮油加工等方面[2]。
紫苏籽呈椭圆形或类球型,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有花纹,有油性,压碎有香味,其性辛、温,归肺经,主要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状[3]。
紫苏籽中主要化学成分为α-亚麻酸552.4 mg/g、黄酮12.19 mg/g、熊果酸0.47 mg/g、齐墩果酸0.22mg/g和迷迭香酸10.184 mg/g等[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发表时间:2015-01-13T09:23:53.263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龚新月1曹栀1徐升2张先元2李娜2董滟[导读] 提高记忆力、改善视力在食物中加入富含ɑ-亚麻酸饲料进行子鼠二代培养,可提高子代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子代小鼠视网膜中的DHA增加,视网膜反射能增强龚新月1曹栀1徐升2张先元2李娜2董滟2(通讯作者)(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2)(2.成都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四川成都610072)【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在中国,紫苏子(PerillaFrutescensSeed)是一味治疗咳喘、便秘的中药,其味辛、性温,无毒,以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见长,中医长期用于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和肠燥便秘等疾病。
紫苏子来源于唇形科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ll.)的干燥成熟果实[1],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是目前最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医疗价值与开发潜力。
为使此药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实践,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紫苏子的相关文献,将紫苏子的本草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综述如下:1.本草沿革紫苏子原称“苏”之“子”,入药始载于魏晋《名医别录·卷第二》:“苏”,“味辛,温。
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2]”“紫苏子”作为本草正名,始见于唐初《药性论》,《本草衍义》谓“苏,此紫苏也,背面皆紫色佳子治肺气喘急”,至明代,对紫苏子的描述更为详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
并载:“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下气宜用子也”。
明代《韩氏医通》中所载三子养亲汤,具有顺气降逆,止咳平喘之功效。
方中,紫苏子降气化痰为君药,取“子以养亲”之意。
综观历代本草,其中所记载的紫苏子主要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且古今均是运用其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效。
2.化学成分紫苏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采用GC2MS法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鉴定表明紫苏子油主要含4种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3]。
紫苏子总氨基酸的量为18.9%,其中,必需氨酸的含量占8.039%。
紫苏子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Fe、Mn、Cu、Zn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此外,从紫苏子中还检测到芹菜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
3.药理研究进展及应用3.1止咳、祛痰、平喘研究发现,紫苏子提取的脂肪油有明显的止咳和平喘作用。
王永奇等[4]研究表明紫苏子水提物、醇提物和醚提物和水提取物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炒紫苏子水提物的大剂量组和炒紫苏子醚提物的小剂量组均有明显的平喘效果,其平喘效果与氨茶碱的平喘效果相当。
据此推测紫苏子可与其他药物协同治疗慢支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3.2抗炎、抗过敏晚近研究发现,炒紫苏子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其有效成分是以木犀草素为代表的酚类化合物。
分析其抗过敏的机制可能是木犀草素等酚类化合物能抑制组胺、白三烯及PGD2的释放[5]。
Yun-KyoungYim等[6]研究表明紫苏子油联合针灸治疗可通过恢复Th1/Th2免疫系统失衡及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发挥抗炎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3.3降血脂、降胆固醇王雨等[7]研究以0.8、4.2、25.0g/kg剂量的紫苏子掺入高脂饲料中喂饲大鼠30d,各组动物生长、活动正常。
各剂量组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剂量组的血清TC、TG明显降低,各剂量组的HDLC无明显变化。
TaoZhang等[8]也发现紫苏子油可促进小鼠肝脏的脂肪酸的氧化,并抑制肝脂肪酸合成,从而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3.4降血压在我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对肝肾功能多有不良反应。
为寻找无毒副作用的降压药,吴旭锦等[9]通过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15mg/(kg·d),构建大鼠高血压模型,发现紫苏子油纳米乳明显抵抗大鼠尾动脉血压的升高。
另据研究发现,紫苏子油可使伴有脑中风易发症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15%~17%,收缩压下降10%左右,血小板凝集性显著降低。
3.5保护肝功能、降转氨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子含有的酚性成分具有强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抗炎作用及基于此的肝损伤保护作用[10]。
耿芹[11]等研究发现主要含有迷迭香酸、迷迭香酸苷及黄酮类物质的紫苏子醇提物,通过改善三羧酸循环的代谢情况而对CCl4引起的肝脏线粒体功能紊乱有改善作用,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强度在生药当量20g.kg-1时,作用效果与联苯双酯临床等效剂量相当。
3.6抗氧化、抗衰老1956年英国学者哈曼(Harman)提出的自由基学说认为:电离辐射、氧化性环境、污染等常会诱导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蓄积,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凋亡。
现代医学认为,自由基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炒紫苏子成分中含有多元酚结构,能提供大量的酚羟基还原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自由基作用[12]。
3.7提高免疫力王钦富[13]等研究发现炒紫苏子醇提物可明显增强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IL-2生物活性,提高溶菌酶含量,提高IFN-γ水平,表明炒紫苏子醇提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非特异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3.8抗肿瘤吴旭锦等[14]将紫苏子油制备成一种水包油型纳米乳,并进行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的凋亡诱导试验,从胞形态学、生物化学等多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紫苏子油纳米乳能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发生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3.9提高记忆力、改善视力在食物中加入富含ɑ-亚麻酸饲料进行子鼠二代培养,可提高子代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子代小鼠视网膜中的DHA增加,视网膜反射能增强[15]。
因此,紫苏子中的脂肪油提取物具有促进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紫苏子促进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与其富含的a-亚麻酸有关。
4总结目前,紫苏子化学成分比较明确,主要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等。
其药理研究,多集中在呼吸、心血管、消化等方面,具有止咳平喘、降血脂、护肝、抗肿瘤等作用。
有研究报道,补充紫苏子油能延缓IgA肾病的进展,此外,也有报道紫苏子油可以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及用于妇女避孕等。
总之,紫苏子是一味十分珍贵的中药,如果其药理作用在动物和人体相似,那么紫苏子具有巨大的医疗价值,应用范围颇广。
当然紫苏子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前期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2014SZ0071-2)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版,一部,259.[2]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02.[3]蔡红梅,宋宁.紫苏子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J].青海科技,2002,(4)∶48~49.[4]王永奇,邢福有,张巍峨,等.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研究[J].中南药学,2003,1(3):135~138.[5]ChiangG,PatraP,LetourneauR,etal.Pentosanpolysulfateinhibitsmastcellhistaminesecretionandintracellularcalciumionlevels:analternativeexplanationofitsbeneficialeffectininterstitialcystitis[J].JUrol,2000,164(6):2119~2125.[6]Yun-KyoungYim1,HyunLee,etal.Anti-inflammatoryandImmune-regula toryEffectsofSubcutaneousPerillaeFructusExtractInjectionsonOVA-inducedAsthmainMice.eCAM,2010,7(1):79~86.[7]王雨,刘佳,高敏,等.紫苏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4):336~338.[8]TaoZhang,ShuangZhao,etal.High-fatdietfromperillaoilinducesinsulinre sistancedespitelowerserumlipidsandincreaseshepaticfattyacidoxidationinrats.LipidsinHealthandDisease,2014,13:15.[9]吴旭锦,朱小甫.紫苏子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7):28~29.[10]YANGSY,HONG,CO,LEE,GP,etal.Thehepatoprotectionofcaffeicacidandrosmarinicacid,majorcompoundsofPerillafrutescens,againstt-BHP-in ducedoxidativeliverdamage[J].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2013,55,92~99.[11]耿芹,郑床木,管政,等.流动注射-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紫苏子抗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的评价[J].食品科学,2014,22(z):45.[12]王钦富,李红娜,王永奇.炒紫苏子水提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0)∶588~589.[13]王钦富,于超,张巍峨.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1)∶16~18.[14]吴旭锦,朱小甫.紫苏子油纳米乳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凋亡试验[J].中国兽医学报,2010,30(11):1522~1525.[15]徐章华,邵玉芬.α-亚麻酸对大鼠行为、视网膜及肝脑脂肪酸构成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3)∶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