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化哲学

最文化哲学
最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

第一讲

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化。从最广义的角度讲,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样式;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命和生活活动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的延伸;文化的正面品质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对现实的审美把握。文化就是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的外显。

第二讲

文化是人的生命和生活活动

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的延伸。

一、饮食与文化(与人的生物本能密切)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吃什么?和谁吃?在何处吃?

(一)饮食内容上的价值取向:

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是一种超出饮食本身的东西。诸多的菜系只是说明了人的口味和人在口味上的一种追求。还有一道菜的做法也只是形式上的美,而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文化。

人们给吃这一行为带上了许多附加值!

(二)饮食行为在人们精神上的放大和延伸:

首先是和谁吃?

其次是在什么地方吃:饮食环境上的价值取向。

第三是吃的理由。有人把请吃归有三大理由:

一是“果腹”,二是“聚会”、三是“宴请”。

第四是菜名的讲究。

第五是餐饮的方式和礼仪。吃饭是一种行为,要保持吃饭的体面和尊严。这一行为本身是对吃饭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文化。

第六是餐具:再如对餐具的讲究,如中国的瓷器,西方的银刀叉。这些都体现出明确无误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

第八是吃的腐朽和不平等。

(三)关于饮食文化的结论:

第一,饮食文化的本质是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饮食最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应更多地开发饮食的口味和花样,在作物品种上深加工。而不是物以稀为贵去吃稀有的动植物。探讨应该如何开发饮食上的文化价值,如口味、风味、方式、服务质量、饮食环境、卫生条件等等,而不能是对稀有品种的攫取!

第二,吃是人的生存的第一需要。基于这种基本需要,在人类的饮食文化史上,要经历一个越来越丰富的过程。饮食将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追求,有巨大的开发空间。饮食本身将不成为第一需要,品尝饮食和享受饮食的过程将成为第一需要。

第三,在今后一个长久的时期,请吃仍是人们交际的一种主要方式。吃饭在中国还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文化。在吃的问题上应树立健康的社交规范和文明的饮食行为。

二、服饰文化

服饰是文化的表征,服饰是思想的形象。

(一)衣服最初的作用:御寒,遮羞。

(二)衣服成为爱美的表现:服装直接刺激人的视觉。

服饰成为人的身体的延伸;服饰为世界增添了色彩。服饰的质料、形制、款式、色彩无不体现出穿着者本人和周围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

(三)衣服与时装的区别:

服装是一个传统的概念。它的实用功能,是为了保暖、遮羞。

时装是一个相对现代的概念,由衣服到时装,是穿衣问题上由实用到审美的变化。

在时装流行潮中,话语模式及核心话语就是:“体形造就服装,服装设计体形”。在这一话语下,服装与人体的相互包装达到了空前的和谐。服装成了“人体的延伸”。

(四)衣服与性的联系:

其一,服装长久以来也是一种性别的符号。如

其二,时装的挑逗作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时装表演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

其三、衣服可以增加人的魅力和性感。

(五)衣服对人的异化:人是衣裳马是鞍,当人的身体出于种种原因要被衣服层层包裹的时候,人已经逐渐空心化了,人被衣服对象化为一种社会象征。当人们认可这种象征的时候,衣服就控制了人,人被衣服所异化,所控制,所囚禁。

(六)今后服装文化的走向:

第一、多元化;非美化;休闲化;

第二、西服和牛仔服将成为长久的服装。唐服和清人的服装只能成为恋旧的一种尝试。

第三、服装毕竟是人体的包装,而人的体形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服装也新奇不到哪里去。人类在服装上已经历了由

宽松到紧窄再到宽松直到今天宽松紧窄齐头并进的趋势。

第五、在衣服问题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但不管怎样变化,人类毕竟是要有服装的。

审美疲劳

在今天的生活里,审美疲劳普遍存在着。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指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强调美的外观,无论什么事物,如果缺乏美的外观,便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欣赏。而这一文化的最为显著的审美价值就是就是没有后果的乐趣和欢快。人们又把这个时代叫做“眼球时代”和“读图时代”。

这种没有后果的乐趣实际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就是审美疲劳!因为,在无其不美之处,也就不存在什么美了。唯一的做法就是保持不断的刺激,而不断的眼球刺激则使人走向无动于衷。这也叫审美麻痹。

造成审美疲劳的原因,深层的原因一是生活的压力使人们精神紧张;二是工具理性使人日益变得枯燥;三是美的形式上的过度刺激;四是美的程式化,当美像新款手机一样被程式化、被“物化”的时候,本应是生动活泼的美的僵死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三、性与文化

(一)性的本质特征:

性是人的一种最深刻的生理本能。

(三)性问题在文化上的表现:

1·性羞怯与性文化:

2·性的限制与禁忌:

3·性压抑与禁欲主义:

对性的长期禁锢和压制是十分有害的:

一是造成性虚伪。

二是形成性变态、性畸型。

三是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四)性的解放:

何谓性解放?性解放是提倡在性观念、性爱、性欲及性行为上坦诚随意的一种思潮,也称为性自由。

性能否解放,关键在于个人的素质!在于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性思考,而决不是一种冲动和盲从,否则只能自食其果。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社会分辨率较低的青少年来讲,性解放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痛苦。

(五)性与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对于性的承接:

(六)性与商业活动和经济活动:

一与性有关的产品。二是借助性来促销。

(七)性与婚姻、爱情

1、婚姻首先具有性的本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具

有稳固“性”关系的作用。

2、在古代,婚姻的重要目的是生育。在现代中国,在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制度下,这一目标已让位于夫妻双方两性的和谐。

3、性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婚外恋就是由此而来。婚外恋是人在性问题上的感情的放大和延伸。婚外恋和“包二奶”还有不同。前者多“情感”因素,后者多“性感”因素。

4、同性恋:从本质上讲,同性恋是一种反自然的行为,因为自然给一切生物的“性规定”是在异性之间发生。考虑到人是精神的动物,所以可以说同性恋在行为上是一种倒错!一对稳固的同性恋关系在心理上是一种深度依恋;而有多个同性恋伙伴则是一种心理变态和性行为价值取向的严重走向!

(八)性与人际关系:

(九)性与社会稳定:

(十)性与绅士文化(男人的修养):

首先是西方中世纪的骑士文化:

其次是绅士文化:

绅士文化我认为首先是针对女性而来的。首先是对女性绅士,然后扩大到对所有人绅士。

相对于绅士,就有了淑女。绅士淑女从文化意义上讲,浓缩了男人和女人的审美趣,有唯美的倾向,带有一种平淡而精致的向往。做绅士真不容易!虽没有什么惊人的举动,但言谈举止却合乎礼仪而有教养,在每一处小的地方都表现出温文尔雅的气质和谦让的风度。一个人一辈子能保持有教养、有礼貌、有品味的风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是一种文明的结晶。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绅士人生实在不多:任何时候出现在公共场合都衣冠楚楚,谈吐举止优雅而又风趣幽默;对待任何人都彬彬有礼,礼让在先,不卑不亢;既不会出言不逊,粗暴无礼,也不会强词夺理,咄咄逼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谦虚宽容的风度。

结论:

第一、性道德是不能丢的:

第二、性文化不等于黄色文化。性里面实际上分成三个欲望,第一就是纯粹的性欲,第二是爱欲,第三是美欲。

第三,性欲与爱欲:

人所具有的思想意识使人可以把性活动改造成一种美好的、充满着情感联想的、令人激动的回忆,不断深化和扩大两性关系中情感体验的范围。如果说人的性行为在过去的历史中主要是为了生殖——完成人的再生产,那么随着世界

人口的剧增,性活动已逐渐从生育中脱离出来,使得追求肉体享受和精神享受成为自身的主要目的。

爱欲固然要以性欲为其生理基础,但它绝不等同于性欲。二者的具体区别为:

1、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凡人都具有这种本能,它寻求缓解;爱则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它并不寻求缓解,而是努力去培植。

2、爱欲是一种吸引和激励人的力量,作为力的式样,它是从前面牵动人;性欲作为力的式样,则是从后面推动人。

第四,色情、淫秽:

“色情”是因“色”而动情动性。它适应了人们的“好色”心理,含有一定的感官文化的色彩,是人的精神需求在追求“愉悦”层面上的放大。故而又含有一定的审美色彩。是人的深度心理——“性心理”的一种需要。孟子就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淫秽不然。淫秽是借助“色”而恣意挑逗人的性冲动,把性的活动完全引导到肉欲的方面,引到动物性的一面。在文字上具有粗俗的描写,在画面上有兽性的夸张的表现。刺激人的动物性。特别是对男女性征和性行为的挑逗性的暴露和描述。

假如说“色情”和“淫秽”尚可区别,那么,在“色情”中仍具有“美感的色情”和“具有挑逗性的色情”:

若能在淫秽与色情之间下个界限,是最好的,它符合了人类性审美的需要和爱欲的需要。如若不能下出一个定义,那就会色情、淫秽一锅煮。从而忽视了人的色情心理的需要!

那么,色情文化的底限在哪里?

于是有人提出了“具有美感的色情”的概念。

“具有美感的色情”:色情文化的底限正是在人类不断的反思中趋向不妨碍人的幸福感和人的高贵和典雅的的状态的延伸,这才是更道德的方向。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中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个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这恐怕是色情文化的另一个底限。

色情与淫秽的临界:同一个东西,有人看到的是色情,有人看到的是淫秽;这和一个人的心理素养是有关系的。人体是艺术还是色情?艺术是人对更高需要的需要,它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人体首先是艺术的,其次才是色情的。人体美是大自然的杰作,他可以让人对一切美好的东西产生想象,产生需要。当然用色情的方式表现人体不是艺术;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人体是艺术,但也不可避免地包含色情。所以,色咪咪的眼睛看人体,可以也只能看到色情。这些人的眼睛一再停留在低级趣味上。

换言之,“性”连接着两级:一是“色情”,一是淫

秽。人不成为天使,就要成为魔鬼。性既然是人的一种本能和冲动,所以,面对美色而无动于衷也不算君子和正常人;而面对美色而发兽性冲动也不能是正常人;只有为美色而感动、而激荡而又能自持的人,才是道德的人。审美是爱美而不破坏对象,不占有对象;而一般的世俗欲望是要消灭对象,这就是生理快感,比如对苹果的快感要活靠吃掉苹果来获得。美感不应该是生理快感的理由:生理快感是一种纯生理的欲望,是通过消灭客体(对象)的实际存在来获取得快感获得满足。

看《廊桥遗梦》、《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看《金瓶梅》和《肉蒲团》所得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受美色激荡而又能自持,能维护心灵的纯洁和高雅,这就是有文化,因为他既不放弃又超越了自然的、纯肉欲的、动物性的东西!

第三讲

人的精神需求

一、人的本质:

(一)人是物质又是精神。人的本质是精神。人有自己的内宇宙,有精神和思想活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人的本质在于人是一个文化的存在。人之所以成为人,基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的生命本性。因而人本身是一个人化的即文化的过程,人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人的。不过在这个层面上人和人是有不同的。

二、人的存在方式:

(一)感性的肉体的欲望的存在:

(二)人又是一个思维着的存在。

思维使人把对世界的感性感知深化到心理层面。思维使人深化了自己的存在。

(三)人是一个动态的活性的存在,一成不变的人是不存在的或很少有的。

(四)人是一个矛盾的存在:

(五)人又是一个潜在的存在:

(六)人的存在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过程的存在。

(七)是一定时空中的存在。

三、人的精神需求:

精神需要安慰是因为人生总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客观世界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精神需要扬升是因为人的精神容易疲惫,容易贪图安逸,容易滑坡。

精神需要寄托是因为精神本就是一个世界,精神必须有

它眷注的对象。精神没有眷注、没有信仰,就是精神空虚。精神空虚的突出标志就是茫然。

四、精神生活于人的重要性

1、物质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故而,物质上的幸福是相对的、有限的;而精神是无限的,精神上的幸福也是无限的。人有多大的精神追求,就有多大的内宇宙,就有多大的幸福。

2、精神世界并不完全是一个快乐的世界,同时也是一种痛苦的世界。

3、精神生活可以提升人的价值

人是物质又是精神。人的精神本质和自由本质不是要简单地抛弃自然的方面,而是既包含又超出自然的方面。只有这样,人的使命才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做灭绝自然性、逃避现实的禁欲主义者,而在于把自己从自然性提升到精神性,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目光短浅,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精神作为一种理想和信仰,可以给人一个依托,给人一种动力。消极悲观是因为看破红尘,看破的只是物质的东西、有限的东西。而精神的、理想的东西可以说是无限的,也是看不破的,它引导人步步升高。

第四讲诗意的栖居与诗性精神

一、人类不能诗意栖居的表现:

(一)与与自然:(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人与艺术的关系:

二、诗意的栖居有赖于精神诗性的成长

人要在空间中诗意地栖居,还有赖于精神在时间中诗性地成长。

海德格尔说: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清代文学家袁枚也说:“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襟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襟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

诗性的精神至少应含以下内容:

(一)大同精神:

个人的精神具有偏狭性和有限性。诗性的精神必然是无限的、大同的。能够与人类沟通的。

(二)精神信仰:

信仰首先是信,由信而仰慕,而追求。

(三)精神超越: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做灭绝自然性、逃避现实的禁欲主义者,而在于不断把自己从自然性提升到精神性,在精神的层面上鸟瞰人的生命欲求,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没有精

神与物质的剥离及精神对物质的观照,人就是一个纯物欲的载体。

(四)情商

诗性精神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情商即一种心理品质和性格素质,包括抑制冲动的意志力,延迟满足欲望的克制力,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对事物的感悟力以及与自然的亲合力,与他人的协调能力,与不同个性合作共事的品质以及善解人意、泛爱万物的情怀。总之,诗意的栖居有赖于精神诗性的成长,精神的诗性成长不仅是一个人的,而且是全民族和全人类的,并且,精神的诗性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时间中冶炼,需要在时间中无限地发展,并且需要哲学的、美学的努力,用席勒的话讲要把一个自然状态的人变成一个道德状态的人,必先将之变成审美状态的人;因此,审美教育是主要的。

第五讲文化的正面品质是人对现实的审美把握

一、人对现实的审美把握的内涵:

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对象。以和谐为终极。

不以真善为前提的文化建设必然是不和谐的,也是不美的。

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和极端化倾向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文化建设,在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和极端化倾向。主要表现在(1)把文化建设简单物质化。

(2)文化的庸俗化。

(3)文化的色情化。。

(4)文化的城市化。

(5)文化建设的过度产业化导致了文化的商业化倾向。

(6)泛文化倾向。

(7)无视规律、急功近利,追求文化建设一步到位,追求跨越式发展。

(8)忽视民族文化的个性与传统,一味提倡“向世界看齐”、“同国际接轨”。

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努力做到:

(1)坚持物质和精神,城市和农村两手抓

(2)坚持实事求是、克服形式主义

(3)坚持三个面向、遵循科学规律

(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种法规

(5)加强理论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第六讲

文化模式和文化危机

一、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

(一)概念: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

(二)人类历史上的几种文化模式:

1·共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他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期”理论。这一轴心期定位于公元前800至200年之间。

梁漱溟持同样的观点。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区分了中国、印度和西方三种文化模式。可以称作“人生的三路向”:

第一种是生活的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换一句话是就是奋斗的态度”;

第二种是持中的路向,“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

第三种是转身后去的路向,“走这条路向的人,其解决

问题的方法与前两条路向都不同。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

2·历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1)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

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具有强烈的自在性和自然性。

(2)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

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

(3)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

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

(4)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模式

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保持一种不与现实认同的冷静,消解结构、去中心、多元论、非同一性等,均表现出人不满于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的批判态度。走向对话、交流、宽容与多元。

二、文化危机

(一)文化危机的含义

可以简单的界定为特定时代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即:当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赖以生存的自在的文化模式或人们自觉的信奉的文化精神不再有效的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运行,开始被人们所怀疑、质疑、批判或在行动上背

离,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制或文化要素开始介入人的行为和社会的活动,并同原有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形成冲突时,那么,这种主导性文化就陷入了危机。(李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它仅仅把文化危机定义为使对传统的背离,文化危机应该是文化的不能创新,文化的进步意义的丧失)

(二)文化危机的表现形态:

(1)内源性文化危机

(2)外源性文化危机

(三)文化危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表现:

1、对传统的丢失

2、对洋文化的迷恋

3、生活目标的不明确、缺乏明确的追求

4、对美的迷失

5、文化话语的陈旧、失语

6、信仰缺失

7、生活腐朽、

8、缺乏主流

9、炒作、不能创新、不能生产出好的精神产品、缺乏好的文艺节目、文艺作品。如春节晚会、形式主义的泛滥。

10、无法适应世界、茫然、无措

11、主导文化不能得到百姓认同

第七讲

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主导文化

二、精英文化

三、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

“它具有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批量扶植和拷贝的创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

“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

1、社会大众性。

2、日常生活性:

3、复杂多样性:

4、商业赢利性:

5、巨大数量性:

6、娱乐消遣性:

文化哲学

第一讲文化及其属性 --------邴正教授 一、文化的含义 1、与自然相对 2、与文明相对 3、物质成果和精神活动的对立 文化广义:人所创造的成果;狭义:人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主要指的后者。 文化的基本定义就是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出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进一步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即文明。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和文明是同义语。 二、文化的特点 人、社会、历史是同义语与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的实质是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活动形式、活动成果。 1、创造性人对自然加工改造的结果。 2、继承性文化是继承的结果,是传播的结果。传播的结果是有个别现象成为普遍的现象。动物没有继承性,零继承性。个体经验、个体的智慧转会到集体的经验和集体智慧。动物都是零起点,人类是活动的高起点性。 3、地域性和民族性传播的变异 4、价值性文化的工具性、文化的意义性。物质物品具有可磨损性,文化的价值具有不可磨损性。 三、文化的实质 文化是人的分化和整合。 1、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分化和整合。分化:人有简单的依赖自然转为依赖文化。整合:精神文化通过物质文化把人和自然在更高的水平上整合在一起。各种文化目的就是设计来为人服务的。 2、文化是人与人的分化和整合。人有个性。识别每个人获得的文化心理、特点。同时文化通过传播继承造就了群体的共性。不同时代的共性。民族不仅仅是一个血缘关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3、文化是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工具。 结论:文化的实质是人的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 四、文化的功能 1、创造性功能把人的目的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企业文化哲学

“企业文化哲学”论 本文是抽取经盛4月份即将由机械工艺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灵魂-企业文化管理完全手册》中的部分内容,它是经盛管理咨询文库的企业文化实操丛书的第一本。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将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企业文化理论以及相关知识都做了介绍,力求理论体系化,操作实践化,是当前介绍企业文化理论最完善的书籍之一。同时将我们一些实践案例都在书中做了介绍,务求读者能够尽早掌握企业文化的实操流程。接下来我们将会陆续推出文库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和品牌营销等其他系列丛书。本文是经盛管理咨询丛书中《企业灵魂-企业文化管理完全手册》书中观点连载之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成员在企业内部如何共同工作的行为方式,对外是企业如何与外界合作共处的一种态度,可以被简述为“我们这里的工作方式”,或者说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事的形式。因此我们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解决对内和对外各种矛盾的一套辨证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哲学,它是指导企业成员如何共同生活的方式。 在我们的模型框架中,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哲学所决定的。企业哲学并非是通常所说的经营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 我们要了解企业哲学之前要先了解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涵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哲乃智的意思,顾名思义,哲学就是智慧的代称。同样在西方,哲学被叫做“Philosophy”,它是 从“Philein”和“Sopia”这两个古希腊文的词衍化来的,这两个古希腊词的意思分别是“爱”和“智慧”,统称“爱智慧”。显然,从哲学这个词的演化来看,哲学一直被古代人看作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在近代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因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不断证实,自然界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按照同样的规则存在与发展的,哲学作为探讨万物最基本的存在与发展的规律的一门学问,自然被看作是科学中的“科学”,同时是所有知识的精华。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的灵魂,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现代先进的文化才能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大发展,才会使社会全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面的进步。是否拥有现代先进文化,是否代表现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并决定其兴衰成败。先进的文化作用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内驱力,主要显示为以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和经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知识力量。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 断的强大动力。 1、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内在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不仅是一个更加丰足的物质世界,也是一个更加繁荣的文化家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人类文明进程,表达了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说在物质贫困的时代,解决肌渴是人的第一需要的话,那么进入此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享受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同等的重要,一个文化生活贫乏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健康、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他们在人格建设上全面发展的需 要。而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文化成果,广泛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正成为文化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基石,先进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乃是阳光,是空气,是朝代命脉和精神基石。现代先进的文化建设有其特是的内涵和形式:就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引导人民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提倡学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先进的文化具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有效整合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根。全面建设现代社会的中国,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结晶,是群众文体的很需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民间性等显著的特点。对于传统的文化建设,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现代群众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经历了千万年遗承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国戏曲和其他至今保留在民间的古老艺术内容和形式。这些曾

文化哲学基本问题研究.docx

文化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智慧文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全球性问题的深层内核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在意识形态的对立日趋模糊化之后,文化方面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文化哲学在现代多种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洗礼下以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文化问题的突出以及文化哲学研究的兴起及深入是与人类社会的转型密切相关的,在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历史神话的新时代,人享受着物质丰裕所带来的巨大便利,但是同时人越来越被巨变的现实所迷惑,人的异化、孤独、焦虑等状态盛行,人日益被其造物所统治,人类社会弥漫着深刻的文化危机。正是基于此,文化哲学的研究走向深入。 一、何为文化 历史是属于人类的,人在历史中生成,人的全部发展史无疑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对于人类文明载体的文化,哲学家们一直进行着丰富的研究,由于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多面性,对文化的基本定义也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内容,其中克鲁伯考察了人类历史上思想家对文化的不同定义,经过系统的分析整合,整理出文化的百余种定义,对文化的概念以及各方面内容有了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他们把关于文化的定义划分成不同的组别[1]81-142:“描述的”(de-scritptive)文化定义20种;“历史的”(historical)文化定义22种;“规范的”(normative)文化定义25种;“心理学的”(psychological)文化定义38种;“结构的”(structural)文化定义9种;“遗传学的”文化定义40种;“不完整的”(incomplete)文化定义7种,可见文化定义非常复杂。同时,文化也被定义为一种活生

生的有机体(斯宾格勒)、人类文明的总称(泰勒)、展示人之本质的符号体系(卡西尔)、人的第二自然(舍勒)、人的现实的生存方式(胡适、梁漱溟)。可见,这些定义都重在廓清文化的基本意义和基本功能,但最为重要的,无论哪种文化定义都离不开文化与人的关系,有时是作为个体的人,有时是作为共同体中存在的人。对复杂的文化定义进行梳理,总体上可以将文化分为两方面,即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关涉人的全部行为及人类的全部造物,与文明近似,“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宪纲、人们的观念和技艺、信仰和习俗”[2]52。而狭义的文化实际上等同于人化,是人类的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历史运行的内在机理,包括具体的文学、艺术、思想、观念、价值等。在文化哲学的研究中,二者都是研究的对象及材料。 二、文化哲学产生的前提 文化哲学研究的初期提出了一些个别的问题,之后研究逐步纵深化、系统化,文化哲学逐步开始从自在走向自为。20世纪30年代之后关于文化哲学的系统研究逐步兴起并丰富,卡西尔明确使用“人类文化哲学”的概念,以人的符号活动为人的真正本质活动,这种符号活动包括人类一切象征性活动,人类世界的活动归根到底就是一系列文化活动。 (一)总体现代化观念的产生 现代化的逻辑演进及总体现代化观念的产生是功利主义的原罪,以片面的工具理性取代的全面的理性概念,古希腊的理性概念经过启

中国文化哲学构建的三大平台

[摘要]:文化哲学在中国不仅是一种新起的哲学思潮,而且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基础。明清之际至19世纪末叶的中西文化的源流之辩,属于文化发生论的话题;清代晚期至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体用之辩,属于文化的结构功能话题;自五四运动始,话题转移到东西文化的优劣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话题,这里牵涉面复杂,不仅是个文化价值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外来文化本土化和中国新文化的构建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中西文化之辩可归属于文化哲学的形态比较学范畴。历经百年不曾断裂的中西文化三辩,不仅成为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不朽话语,而且已被夯实为当今中国文化哲学建构的三大历史和现实的平台。 [关键词]:文化哲学,中西文化,源流之辩,体用之辩,优劣之辩,文化哲学 [作者简介]:张允熠,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成员 文化哲学,说到底,就是以属人的根本特质——文化,作为本体论依据的哲学系统。换言之,它把文化的内涵、发生、发展、结构、功能、类型、价值等作为哲学思考的对象,形成以文化为轴心的哲学话语体系。据此而论,文化哲学,包括基于文化形态学而析出的文化比较学在中国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现实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 回顾中西文化邂逅、碰撞、交往和交流的历史,可以发现围绕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论争由来已久,其中所涉及的根本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也即“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和现实课题。这一论争,“五四”时期达到高潮,至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其跟“文化热”的讨论会聚起来,形成了一个蔚然成风的文化哲学思潮。中国的传统哲学在特征上本来就是一种以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为轴心的哲学,而且当代中国的主流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引起共鸣的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实际上也是一种在批判、反思和“终结”思辨哲学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属人”的哲学。由此可见,文化哲学在中国不仅是一种新起的哲学思潮,而且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基础。 本文回眸生成中国当代文化哲学的三大理论平台,以期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哲学兴起的历史根源和逻辑走向。此三大平台的话语轴心分别是中西文化源流之辩、中西文化的体用之辩和中西文化的优劣之辩。 一、中西文化的源流之辩 中西文化的源流之辩要从中西文化的正式交往之日说起,一般把它断代于1840年鸦片战争起,实际情形应该上朔到明代末年。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带来了西方近代科技和希腊哲学、逻辑学知识,即所谓的“西学”。对于西学,当时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多数抱着欢迎的态度。从1607年至1629年,徐光启、,李之藻、王徵等人与传教士利玛窦、邓玉函、龙华民、汤若望、罗雅谷等人合作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用西方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编撰历书,一时使西学——即西方的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蔚为可观,致使知识阶层除本国的学术之外,还知道有“西学”的存在。同时,利玛窦等人在带来“西学”同时,精研中国的儒学,并把它介绍到欧洲,利玛窦本人遂被誉为传播西学和会通中西文化的“西儒”。 然而,中国的儒生历来以华夷之辨的目光环观四夷,对于中西学相较,自然不能离开儒家经典一味崇拜西方。这时,“西学中源说”或“中学西流”说便应运而生。“中学”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西学”是中国文化的支流——这代表当时相当一部分士大夫阶层的中西文化观。资料表明,“西学中源”说的思想滥觞可追溯到明末的方以智。他曾言“泰西质测颇精,通几未举,在神明之取郯子耳”[1]欧洲人虽然精通科技,但在哲学义理上并不发达,就其文化精神旨归上都是来源于孔子的老师郯子。于是,方以智主张中国人要像当年孔子

【传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哲学文化

【关键字】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中国保守文化是相当精彩的一部文化史,不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到方方面面。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保守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保守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保守文化似乎也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用。曾经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中提倡温良恭俭让,是缺乏进取、缺乏竞争意识的表现,不符合今天的发展要求。但是,中国文化中还倡导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所谓“以柔克刚”,所谓“四两拨千斤”,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以退为进,不作正面的交锋。这些战略主张早已被现代管理学所吸纳,当强硬的专制主义命令的管理风格已经不再成为主流,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处世的方法便再次闪现出智慧的光芒,比如管理更看重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人与人彼此的尊重和诚信等等。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保守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一、否定保守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保守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保守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保守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保守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保守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保守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保守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保守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保守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保守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保守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保守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保守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

中华文化(哲学篇)试题乙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乙卷(2小时闭卷) (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号:99905420课序号:1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课(哲学篇)任课教师:高小强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全校本科学生人数:217 印题份数:225 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术语简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2.《大学》之八条目 (1)格物——调查研究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实事求是,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发现规律,明辩道理。 (2)致知——认清本质 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透过表面现象清晰事物本来的是非、美丑、善恶,而不是人云亦云,浅尝辄止。 (3)诚意——意念诚实 发自于内心,不矫饰,不做作,不欺人,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 (4)正心——动机纯正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良的情绪和邪念,不为诱惑所动,保持心灵的安详。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心正自然不怕影子歪” (5)修身——提高修养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陋习,才能为别人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经营家庭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他人。一个家庭后院经常起火的人哪有能力哪有精力去治理企业和国家呢? (7)治国——以德治国 以至善之德教化百姓,使百姓除旧布新,日新又新。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天下太平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只有实行坦诚 3. 《孟子》之“四端” 4. 荀子的基本主张(至少两点)、“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化性起伪”的性恶论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5. 宋明理学的先驱(至少两位)周敦颐王守仁程颢 6.周敦颐之“立天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7. 张子的主要观点(至少两点)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 宋明心学代表人物(至少两位)

文化间哲学语境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宽容

文化间哲学语境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宽容 作者:[奥地利]弗朗兹.马丁.维默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 [摘要]哲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轴心时代,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是希腊或欧洲唯一的遗产,也不是在其他社会文化中都能找到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促进或至少是发展共同思想观念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对“系统哲学是否可能”这一疑问的需要中产生。系统哲学预设在每一种哲学思想中都有不同的文化创新,这可能会影响到以下各层面的反思和论证:(1)哲学的文化性困境;(2)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心主义;(3)文化宽容与文化超越。从文化中心主义、宽容与超越的视角看,文化宽容需要不同文化相互感兴趣,且要不断努力在需要理性的地方激发理性,建立人们对某种文化的信任感,并对此持宽容和超越的态度,这可能是当前一项主要的哲学任务。 [关键词]文化间哲学;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宽容与超越 哲学的目标在笔者看来,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内容上,哲学被赋予了这样的特征,即用一种传统(西方)的方式处理本体论、认识论或伦理方面的问题,从而澄清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概念和预设。可以说,哲学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本体论、认识论或伦理方面的问题。它是通过论证的方式达成的,即理性和逻辑有望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广泛运用。在形式上,哲学发展出许多定义及某种元语言,使综合性的陈述变得清楚明了。 技术意义上的哲学可在不同的古代社会遗产中找到,尽管有人绝对不同意它已经在任何人类族群中得到了发展。因此,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希腊或欧洲独一无二的遗产,也不必假设我们能够在所有的传统以及每一种社会文化中发现它。正如雅斯贝斯(KarlJaspers)和其他人所指出的,从轴心时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某些欧亚平民中寻找哲学的贡献也许更为保险。但是,可能也应该考虑平等地对待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或者西班牙殖民前的美洲文化,而不是只强调几个最杰出的文明。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处理后来哲学的许多起源问题,它们源于语言、社会以及宗教信仰极其不同的社会。那些传统中的少数几个传统,特别是古代中国、印度、希腊以及前面提到的诸传统至今仍在影响当今社会。这些传统在不同方向上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一致的,问题在于这种影响不一致的情形既可能在不同国家之间出现,也可能在同一个国家内部表现出来。 同时,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促进抑或至少是发展共同思想观念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对“系统哲学是否可能”这一疑问的需要中产生。系统哲学预设在每一种哲学思想中都有不同的文化创新,这可能会影响到每一层面的反思和论证。 一、哲学的文化性困境

论科学文化哲学

科学文化研究 2009年7月 第4期 July.2009 No.4 文化学刊 Culture Journal 摘要科学文化哲学主要有两种形态———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文化哲学,前者是“关于 科学文化的哲学” ,即人们对科学文化进行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哲学反思,后者是关于“科学的文化哲学” ,即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反思科学;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科学哲学,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科学哲学的大部分内容,而且还包含了对科学的历史研究、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的文化研究甚至科学的政治研究等成果的概括与总结;研究科学文化哲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形象。 关键词文化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09)04-0064-03 收稿日期 2009-03-10 基金项目本文系 “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D U TH S2007202)。 作者简介洪晓楠(1963-),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科学哲学和哲学 基础理论研究。 论科学文化哲学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辽宁 大连116023) 【科学文化研究】 面对科学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如何深入地通过哲学反思来更深刻地揭示科学的本质,是现代科学哲学的一个重大前沿问题。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在分析和展望科学哲学发展趋势时,许多学者谈到科学文化哲学。笔者曾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1]一文,指出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文化的转向,从文化哲学走向了科学文化哲学;随后又在《求是学刊》发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2]一文, 详述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的过程。 后来,孟建伟发表《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3] 指出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 学是新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 于2004年出版《科学文化哲学研究》[4] 一书,系统 地研究了科学文化哲学在西方的发生和发展。王书明、 万丹于2006年出版《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库恩与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后现代转型》[5] 也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解读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的学术思想。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文化哲学呢?笔者愿意就此发表一点浅见,供学界方家批评指正。 一、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文化哲学 在英语中,“Philosophy of Science Culture ”和“Cultu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都可译作“科学文化哲学” 。例如,卡西尔的“An Essay on M 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 ” [6]就被译作《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实际上采 64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高培华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其精神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 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 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无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命绵绵不断活力因子。、 1、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国后 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 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论语·秦伯》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苦难,作为担当大任的条件。《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勿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乐。”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既是一种宇宙情怀,也是一种德理性,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正始》 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 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 禀承这一民族传统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后来经麦孟华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它出现在国

2018上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哲学篇(丁老师)笔记整理

复习题 第一周 一、简答: (一)经史子集;经学,七经,与七经有关的。史学,历史。子部,诸子。集部,剩下的文学。 (二)论道; 中国人所说的哲学。讨论研讨,道理。论道者:哲学家。 二、分析:张南皮曰:“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俾学生心术壹归 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其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张之洞《厘定学堂章程折》:“无论何等学堂,均..... 俾:希望。心术:心思。壹:彻底。纯粹端正。瀹yu e:疏通。智慧才识。技艺能 力。务:追求。期:盼望希望。仰: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 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副:相称,配得起。造就:培养。流弊:滋生或沿袭而成的弊端。张之洞生于晚清社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典型的“过渡型”人物,他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反对、否定新文化新思想的政治伦理层面,一方面又愿意接受其技术艺能方面。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现。 今天依旧适用。 三、论述: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请据此谈谈大学对于人生之意义,以及你关于大学之理想。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性德,天生具有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 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学时应当学习三件事,一是学知识学文化,为将来人生道路尤其是事业打好基础。二是丰富内心情感,一般来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要远离家乡、父母、曾经的伙伴,大学的友情、爱情、师生情将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三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大学里能接触到更多的哲学课堂哲学大师,把握好这个机会开始对人生系统的反思,并且将这种反思持续下去,争取成为一个德性高的人。其实不论是大学还是人生的什么阶段,都应当是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大学要学专业的深度,学科的广度,哲学的高度,战略的远见。 第三周 一、简答: (一)孔子作六经; 删诗,叙书,订礼,正乐,传易,作春秋 二、分析: (一)历史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有历史;哲学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无历史; 经学地言之,孔子之后,中国无历史。 在孔子之前,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中国的哲学是从孔子开始,所以在哲学上,孔子之前没有历史;在经学的意义上,无论五经六级还是七经,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经可言。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风俗等等。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莫不受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文化有时代性(历史性),也有民族性。第一民族都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应是在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之下形成的。所谓“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哲学主要学派的分合与消长 先秦时代,主要有六家:儒、墨、道、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散佚,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是隐士思想,虽非显学,而影响广远。 儒家尚仁贵中。“仁”的本主是承认别人也是人,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开端。仁又是差等之爱,承认等级差别。“中”反对“过”与“不及”,承认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中”要求维持现有制度,具有保守倾向。但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中”还是必要的。 墨家提出“兼爱”、“尚贤”等十大主张,其中最突出的是“非命”、“非乐”。墨家的特点是尚“力”贵“用”。尚力,故非命。贵用,故非乐。在阶级社会,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非命之说很难被人接受。非乐,完全否定艺术的价值,既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劳动者的愿望。虽然如此,墨家“尚力贵用”的思想,仍有一定的价值。 道家提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一词,混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用的)。对于本体论有重大贡献。但是道家的消极无为思想,虽然有批判专制制度的意义,而无助于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道家反对知识文化,宣称、文灭质、博溺心”,但事实上却比较注意探索自然规律。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诸子之学转入两汉经学。从两汉到明清,儒学虽有盛衰,但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亦流传不绝。从两汉到明清,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形势是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墨家“尚力贵用”的精旨湮没不彰。汉末佛教输入,后来流传渐广,到隋唐时代,形成儒佛争胜、三教鼎立的形势,亦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向。中国的佛教徒接受中国固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中国佛学。儒家学者也汲取了道家、佛教的若干观点。到宋代,理学继承、宣传孔孟的基本思想,采纳了道有、佛教的若干思想资料,开辟了儒家的新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又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释迦牟尼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中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反复论证的主题。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面目出现,总是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哲学思考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有序化的开始,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当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解放出来,并把自然宇宙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认识对象为思考,并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牵制它的时候,那种由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不安和困惑,就有可能转化为对自然宇宙进行哲学思考的动力。这样,过去人们对自然的那种不自觉的意识观念,才有可能走向清晰明朗的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伟大时期,先秦哲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多方面的思考与争鸣,奠定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自然意识结构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场激烈的大论争中,哲学家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是万物之本源,也有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而最为有影响力的是著名的“道”本源说。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直接衍生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无论在自然意识方面还是在思维方面都与这种宇宙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风貌,实际上就是艺术家们对中国特有的、对宇宙自然哲学思考的理解和表现。 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中“静”的观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这一点从一些有关中国古代文艺论著中就经常看到。古人吟诗作词讲究“静”,书法丹青讲究“静”,音乐同样也讲究“静”。这种所谓的“静”, 不能简单地、狭义地理解为物理学中与“动”相对的“静”,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从美学的意义上说,“静”既是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的基本方法,又是艺术所极力追求的美学境界。它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审美风貌。中国艺术家乐于山水之间,不是带着写生的画夹、油画箱,面对大自然,用线条、色彩去模仿感官所把握到的自然物象,也不关心客观事物的几何比例、色彩光线和空间的透视关系,不追求物象表现的光影变化和真实效果,而是把自己融入宇宙万物之中,进入物我两忘的“物化”境界,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本命题。通过静观活动去体味宇宙,以虚静养气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中国艺术家所描绘的事物表象完全不同于西方所追求的客观真实感,而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艺术追求“似与不似”的美学境界,强调通过写意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由此带来了中国画的深远、幽静的境界风貌。 在中国哲学中“道”是无法用感官所把握的,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野,超出了感官所能把握的范围,它是无限的。“无限”的东西就是不能有规定的,既不可能用有限的感官来把握,也不可能用有限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述,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把握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概念或一般性语言来概括的事物,就不是永久性的事物。任何事物只有返璞归真,回归于道,才能永恒,这才是美的真谛。事实上道教所追求的这种“大美”,即“道”之美,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生命形态本身。 在中国哲学家那里,感官无法把握的“道”借助心灵的活动却是可以观照得到的。同样要把握美的本质,也要消除感官的干扰,使心灵达到虚静、忘我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荩李鸣

中华文化(哲学篇)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甲卷(2小时闭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999007030课序号:0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哲学篇)任课教师:高小强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全校本科05-08级学生人数:101 印题份数:110 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术语简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三皇 2. 四书 3.孟子“四端” 4. 《大学》“三纲领” 5.《老子》的主要观念 6. 佛家“四谛” 7.二程8.紫阳象山 9. 横渠船山10.亭林东原 二、简答题(只选两题做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 2.何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3.为什么“以理言,人欲自胜不过天理。以事言,则须事事去人欲 ...,非一蹴即几, ...,.存天理一下即成。”?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 2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文化哲学人类学-兰德曼

蓝德曼的文化哲学人类学 文化哲学人类学(cultral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简称“文化人类学”,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哲学人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代表了哲学人类学在当代发展的趋向和潮流,主张汲取考古人类学、知识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结构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以及原始文化研究的积极成果,继承古希腊以来以人的本体为中心的自由和创造思想,批判存在主义(德国海德格尔和法国萨特)的自由理论,站在哲学人类学研究已达到的理论高度(人的开放性、活动性、趋向完美性等),摒弃仅从生物、心理、宗教等某一领域来理解人的狭隘性观点,用人类活生生的和创造性的历史性代替对人的片面理解,强调把人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的背景中思考,从而达到对人的完整存在的正确理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蓝德曼认为:“文化人类学是未来的人类学。以前所有的人类学只不过是它的序言。” 蓝德曼(Michael landmann,1913~)是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他的文化哲学人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1955年出版的《哲学人类学》一书中。这本书从文化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哲学人类学的发展作了纵向的历史描述,并对哲学人类学各分支作了详尽的评述。全书共分为5部分:(1)哲学人类学导言;(2)宗教人类学;(3)理性人类学;(4)生物人类学;(5)文化人类学。 一、非专门化与创造性 蓝德曼首先分析了生物哲学人类学的“非专门化”和“专门化”两个概念,认为人类的“非专门化”如果就获得知识而论,它就意味着“向世界敞开”;如果就行为而论,它就意味着人是创造的、人是自由的。这里的“创造性”不是指通过审美而体现出来的创造性,“自由”也不是通过伦理和政治而体现的自由,相反,它们都只能在一般人类学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在蓝德曼看来,“非专门化和专门化并非是相互并行的。人并非如同动物依赖后者生存一样直接依赖前者生存”。人类的非专门化包括“非完善”,意味着我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空缺,而人的自由创造力正是为了保证填充这个空缺。这样一来,对人类而言,非专门化和创造力一起才抵偿了动物的专门化。这就是说,在自然的意义上,动物的出现表现了自然界所赋予的完成、定形和完整性,它无需创造,而只要运用种内遗传所获得的一切。但自然没有把人创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决定。“因而,人必须自我完成,必须自我决定进入某种特殊的事物,必须凭借自身努力而力图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人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并非只限定于少数人的少数活动,而是必然根源于人类存在的结构”。这种根源于人类存在结构的创造性,决定了人的本质,并构成了基本的人类学原则和文化哲学原则。一方面,人能通过这种创造性确定自己的存在方式,实现“自我完善”,即人能完成自我并给予自我一确定的形式。另一方面,与动物完全符合它的物种而生存不同,由于人自身本质的创造性,人不能把自己仅仅限于复制其他物种,而必须为自己建造一些新的东西,因而,“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独特的个体”。从这个角度出发,蓝德曼有限度地肯定了存在主义“反对关于一般人的人类学,认为只有具体的、有时间规定的人才是完全的人”的观点。但接下来具体到对创造论和自由观的理解,蓝德曼则与存在主义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并着重批判了萨特的“人一开始存在就注定是自由的”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