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产品说明问题详解

聚合氯化铝产品说明问题详解
聚合氯化铝产品说明问题详解

佳鑫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聚合氯化铝产品说明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氯化铝或聚铝,英文缩写为PAC,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在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而固体按颜色不同又分为棕褐色、黄色和白色,不同颜色的聚合氯化铝在应用及生产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化学性质

有吸附、凝聚、沉淀等性能,聚合氯化铝稳定性差。毒性及防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生产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穿长筒胶靴。生产设备要密闭,车间通风应良好。

白色聚铝

白色聚合氯化铝又名高分子絮凝剂。是由氢氧化铝粉与高纯盐酸经喷雾干燥加工而成的一种白色或乳白色奶粉状精细粉末,裸露在空气中极易融化。白色聚合氯化铝已取代硫酸铝做为造纸行业的中性施胶剂。

优越性

PAC聚合氯化铝由于喷雾干燥稳定性好,适应水域宽,

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形成矾花大,质密沉淀快,出

水浊度低,脱水性能好等优点,在同样水质的情况下,喷

雾干燥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减少,尤其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

喷雾干燥产品投量与滚筒干燥聚氯化铝相比,可减少一半,

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更重要的是减少用户的制

水成本。除此之外,用喷雾干燥产品可保证安全性,减少水事故,对居民饮用水非常安全可靠。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生产工艺,使用高效度的优质原料反应聚合而成。所有质量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国标GB15892-2009要求。聚氯化铝是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加工而成.因此也可叫高效级喷雾干燥聚合氯化铝.聚氯化铝产品特性:开碧源牌PAC产品具有粉末细、颗粒均匀、易溶于水、絮凝效果好、净化高效稳定、投加量少、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于饮用水净化、城市给水净化及工业给水净化等方面;适用于各种浊度的源水,PH适用范围广,矾花形成大、快、沉降速度快。

聚合氯化铝PAC浓度配比方法:

根据日常使用中固体聚合氯化铝PAC,稀释成液体时,总结分享常用的几种聚合氯化铝PAC浓度配比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根据原水情况,使用前先做小试求得最佳药量。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比一般以2~5%配为好。

如配3%溶液:称聚合氯化铝PAC固体3g,盛入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

第二步,生产用聚合氯化铝PAC时,按聚合氯化铝PAC固体:清水=1:9到1:15重量比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铝含量低于1%的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匀。

第三步,加药按小试求得的最佳投加量投加。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PAC聚合氯化铝的水不溶物:使用板框压滤技术,使固体的

水不溶物的质量分数在%以下,液体的水不溶物质量分数在%以下,

能够保证用户的管道畅通,同时提高药物使用率,而自然沉降法是

达不到的。聚氯化铝PAC-01(淡黄色粉状,喷雾干燥):用于饮

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聚氯化铝-是水处理药剂系列中的明星产品

之一,聚合氯化铝集普通聚氯化铝,喷雾型聚合氯化铝,造纸专用

高效聚合氯化铝等众多优点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效产品。所有水处理药剂产品以最新国标为检验标准,水处理药剂以GB15892-2009为检测标准。水处理药剂-高效聚合氯化铝是我国目前无机高分子最佳水处理剂,处理各种浓度的水效果相当好,且用量少,其用量比相同浓度的硫

酸亚铁少50%,比相同浓度的聚合氯化铝少用10%。高效果,低能量主要是PAFC的聚合度高,因为一般铁盐、铝盐水处理剂在水解过程中只能生成AL(OH)2+、AL(OH)+2、Fe(OH)2+、Fe(OH)+2等简单的水

解羟基离子,而PAEC本身就是AL3+、Fe3+预水介产物,它在水解过程中除生成上述羟基离子,它主要能生成大量的离聚合度,正电荷离的:AL4(OH)4+8、Fe4(OH)4+8……等聚羟基阳离子,来中和水中胶体微粒电荷和压缩双电层,同时发生羟基架桥,交联、表面吸附等系列反应,在相应碰撞下,凝聚成大矾花,迅速沉淀。

聚合氯化铝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聚合氯化铝(简称聚氯化铝)

聚氯化铝(Poly aluminum Chloride)代号PAC。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它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Lm]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

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深褐色、深灰色树脂状固体。该产品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在水解过程中,伴随发生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聚合氯化铝与传统无机混凝剂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无机混凝

剂为低分子结晶盐,而聚合氯化铝的结构由形态多变的多元羧基络合物组成,絮凝沉淀速度快,适用PH

值范围宽,对管道设备无腐蚀性,净水效果明显,能有效支除水中色质SS、COD、BOD及砷、汞等重金属离子,该产品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佳鑫产品质量符合国家GB15892-2009标准。

聚合氯化铝成分:

主要是三氧化二铝即氧化铝,分子式:[Al2(OH)nCl6-n·xH2O]m(m≤10,n=1~5) 为结构的高电荷聚合环链体形,对水中胶体和颗粒物具有高度电中和及桥联作用,并可强力去除微有毒物及重金属离子,性

状稳定。检验方法:按国际GB15892-2009标准检验。

聚合氯化铝技术指标:

标准GB/15892-2009GB/T22627-2008

白色聚合氯化铝因为被称为高纯无铁白色聚合氯化铝,或食品级白色聚合氯化铝,与其它聚氯化铝相比是品质最高产品,主要的原材料是优质的氢氧化铝粉、盐酸,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喷雾干燥法。白色聚合氯化铝用于造纸施胶剂,制糖脱色澄清剂、鞣革、医药、化妆品和精密铸造及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黄色聚合氯化铝的原材料是铝酸钙粉、盐酸、铝矾土,主要用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方面,如果用于饮用水处理原材料是氢氧化铝粉、盐酸还有铝酸钙粉,采取的工艺是板框压滤工艺或喷雾干燥工艺,由于在饮用水的处理国家对重金属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不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工艺都比棕褐色聚合氯化铝要好。黄色聚合氯化铝一般采用滚筒干燥生产或喷雾塔干燥生产而成,有片状,粉状两种固态形式。

棕褐色聚合氯化铝的原材料是铝酸钙粉、盐酸、铝矾土还有铁粉。生产工艺是采用滚筒干燥法,一般主要用于污水处理方面,因为里面添加了铁粉所以颜色呈棕褐色,铁粉添加的越多颜色越深,铁粉如果超过一定的量在某些时候也被称为聚合氯化铝铁,佳鑫聚氯化铝铁在污水处理发面有着卓越的效果。制备方法

佳鑫聚合聚化铝合成方法有很多种,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铝法、活性氢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法、氯化铝法等。

金属铝法

采用金属铝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原料主要为铝加工的下脚料,如铝屑、铝灰和铝渣等。由铝灰按一定配比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盐酸进行反应,经熟化聚合、沉降制得液体聚合氯化铝,再经稀释过滤,浓缩,干燥制得。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3种。酸法主要是用盐酸,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碱法生产工艺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且用碱量大,pH控制费原料,成本较高;用的最多的是中和法,只要控制好配比,一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氢氧化铝法

氢氧化铝粉纯度比较高,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低,一般采用加热加压酸溶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但生产的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较低,因此一般采用氢氧化铝加温加压酸溶再加上铝酸钙矿粉中和两道工序。

三氧化铝法

含三氧化二铝的原料主要有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该生产工艺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得到结晶氯化铝,第二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合氯化铝。

氯化铝法

采用氯化铝粉为原料,加工聚合氯化铝。这种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可用结晶氯化铝于170℃进行沸腾热解,加水熟化聚合,再经固化,干燥制得。

碱溶法

先将铝灰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铝酸钠溶液,再用盐酸调pH值,制得聚合氯化铝溶液。这种方法的制得的产品颜色外观较好,水不溶物较少,但氯化钠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铝含量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

作用

聚(合)氯化铝其絮凝作用表现如下:

a、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作用。

b、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优良架桥吸附作用。

c、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的特点主要是由压力式雾化器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性能

a、净化后的水质优于硫酸铝絮凝剂,净水成本与之相比低15-30%。

b、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比硫酸铝等传统产品处理能力大。

c、消耗水中碱度低于各种无机絮凝剂,因而可不投或少投碱剂。

d、适应的源水范围均可凝聚。

e、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

f、溶解性优于硫酸铝。

g、处理水中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

h、对源水温度的适应性优于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

形态分类

聚合氯化铝形态分为两种

a、液体聚合氯化铝是未干燥的形态,有不用稀释,装卸使用方便,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缺点是运

输需要罐车,单位运输成本增加(每吨固体相当于2-3吨液体),比较适合于100公里内的用户.

b、固体聚合氯化铝是液体聚合氯化铝干燥后的形态,有运输方便的优点,不需要罐车,缺点是使用

时还需要稀释,增加工作强度.

工艺分类

a,滚筒式聚(合)氯化铝铝含量一般,水不溶物高,多用于污水处理。

b,板框式聚(合)氯化铝铝含量高,水不溶物低,用于污水处理和饮用处理。

c,喷雾干燥聚(合)氯化铝铝含量高,水不溶物低,溶解速度快.用于饮用水及更高标准水处理。

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搭配使用介绍

首先来总得分析一下他们的关系,之后向大家介绍一下混合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关的知识。洗涤剂生产废水具有成份复杂、废水中CODcr和LAS成分含量高且难以直接生物降解、废水的pH值较低等特点,同时废水中的洗涤剂成份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影响废水处理的曝气、沉淀、污泥消化等过程,在实际

引入高压泵中,通过加压后进入干燥器中的雾化器进行雾化,分散成微小的雾滴,雾滴被干燥后得到颗粒状产品,使干燥和造粒同时完成。

产品特点

1)大量带有正电荷、形态稳定的多核羟铝络合物,能有效地促进絮凝、施胶。

2)外观白色,铁含量极低,能满足制造优质纸张的需要。

3)聚合氯化铝是氯化铝的预水解物,水解程度相对较低,纸浆pH值的下降幅度比硫酸铝小。

4)使用聚合氯化铝施胶,浆料的助留、助滤作用明显提高。

5)纸张性能除裂断长外,其它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提高。

喷雾干燥型聚合氯化铝与滚筒干燥型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的区别:

喷雾干燥:

液态原料----压力过滤----喷雾塔喷雾烘干----成品

滚筒干燥:

液态原料----自然沉降----滚筒干燥----成品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多羟基,多核络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对管道设备腐蚀性低;聚合氯化铝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指标及用途:应用于源水净化、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各种工业、化工废水处理;水泥速凝、铸造成型、化妆品原料、医药精制、造纸施胶等。

使用方法:1.使用时直接将适量的产品投加到待处理水中,并强烈搅拌使之与水混合均匀。2.具体投药量视源水而定,用烧杯进行絮凝试验,确定最佳投药量。3.本产品避免受潮,但受潮后仍可使用,药效不变。

聚合氯化铝的应用领域:

⒈净水处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⒉城市污水处理;

⒊工业废水、污水、污泥的处理及污水中某些渣质回收等;

⒋对某些处理难度大的工业污水,以PAC为母体,掺入其他药剂,调配成复合PAC,处理污水能得

到惊喜的效果。

聚合氯化铝性能特点:

⒈聚合氯化铝分子结构大,吸附能力强,用量少,处理成本低。

⒉溶解性好,活性高,在水体中凝聚形成的矾花大,沉降快,比其他无机絮凝剂净化能力大2-3倍。

⒊适应性强,受水体PH值和温度影响小,原水净化后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处理后水质中阳、阴离

子含量低,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水的制备。

⒋腐蚀性小,操作简便,能改善投药工序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

5.对污染严重或低浊度、高浊度、高色度的原水都可达到好的混凝效果。

6.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混凝效果,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更适用。

7.矾花形成快;颗粒大而重,沉淀性能好,投药量—般比硫酸铝低。

8.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在5—9间,当过量投加时也不会像硫酸铝那样造成水浑浊的反效果。

9其碱化度比其他铝盐、铁盐为高,因此药液对设备的侵蚀作用小,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较小。

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方法

⒈储存于干燥、无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勿与强碱性化学品混储。

⒉液体产品用槽车或包装桶运输至仓库,使用时可直接按需要投加;固体产品使用时依实际需要(取

决于具体使用中的工艺设计、工作现场条件)加水稀释成氧化铝含量5%-15%的溶液,通过加药系统(如计量泵)或直接加入待处理的水中。具体稀释方法如下:按计算量在溶解罐(池)中注入干净的水,开启搅拌,按计算量将聚氯化铝粉末倒入水中(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产品,应配备护目镜、橡胶手套、工作服等),保持搅拌至产品完全溶解。此时所得的溶液即可加入待处理的水中或储存备用。

聚合氯化铝混凝过程

⒈凝聚阶段:是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

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超过2min。

⒉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

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⒊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

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

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⒋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提高滤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措

施。

⒌本产品应用于环保、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方法与制水厂大体相同,对高色度、高COD、BOD的

原水处理,辅以助剂作用效果甚佳。

⒍采用化学混凝法的企业,原用的设备无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设溶矾池即可使用本产品。

⒎本产品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80oC,切勿损坏包装,产品可长期储存)。

⒏本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净水原理

压缩双电层

胶团双电层的构造决定了在胶粒表面处反离子的浓度最大,随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越大则反离子浓度越低,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ξ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的胶间斥力比离子浓度低的要小。胶粒间的吸力不受水相组成的影响,但由于扩散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就减小了,这样相互间的吸力就大了。可见其排斥与吸引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吸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这个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港湾处的沉积现象,因淡水进入海水时,盐类增加,离子浓度增高,淡水挟带胶粒的稳定性降低,所以在港湾处粘土和其它胶体颗粒易沉积。

根据这个机理,当溶液中外加电解质超过发生凝聚的临界凝聚浓度很多时,也不会有更多超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不可能出现胶粒改变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这样的机理是藉单纯静电现象来说

明电解质对胶粒脱稳的作用,但它没有考虑脱稳过程中其它性质的作用(如吸附),因此不能解释复杂的其

它一些脱稳现象,例如三价铝盐与铁盐作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甚至重新稳定;又如与胶

粒带同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有机物可能有好的凝聚效果:等电状态应有最好的凝聚效果,但往往在生产

实践中ξ电位大于零时混凝效果却最少等。

实际上在水溶液中投加混凝剂使胶粒脱稳现象涉及到胶粒与混凝剂,胶粒与水溶液,混凝剂与水溶

液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的现象。

吸附电中和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链状离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与其它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此时静

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其它的作用了超过静电引力。

举例来说,用Na+与十二烷基铵离子(C12H25NH3+)去除带负电荷的碘化银溶液造成的浊度,发现

同是一价的有机胺离子脱稳的能力比Na+大得多,Na+过量投加不会造成胶粒再稳,而有机胺离子则不然,超过一定投置时能使胶粒发生再稳现象,说明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带的负电荷转变成带正电荷。铝盐、铁盐投加量高时也发生再稳现象以及带来电荷变号。上面的现象用吸附电中和的机理解释是很

合适的。

吸附架桥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的吸附与桥连。还可以理解成两个大的同号胶粒中间

由于有一个异号胶粒而连接在一起。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线性结构,它们具有能与胶粒表面某些部位起作用

的化学基团,当高聚合物与胶粒接触时,基团能与胶粒表面产生特殊的反应而相互吸附,而高聚物分子的

其余部分则伸展在溶液中,可以与另一个表面有空位的胶粒吸附,这样聚合物就起了架桥连接的作用。假

如胶粒少,上述聚合物伸展部分粘连不着第二个胶粒,则这个伸展部分迟早还会被原先的胶粒吸附在其他

部位上,这个聚合物就不能起架桥作用了,而胶粒又处于稳定状态。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过大时,会使胶

粒表面饱和产生再稳现象。已经架桥絮凝的胶粒,如受到剧烈的长时间的搅拌,架桥聚合物可能从另一胶

粒表面脱开,重又卷回原所在胶粒表面,造成再稳定状态。

聚合物在胶粒表面的吸附来源于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如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氢键、配位键等,

取决于聚合物同胶粒表面二者化学结构的特点。这个机理可解释非离子型或带同电号的离子型高分子絮凝

剂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的现象。

沉淀物网捕机理

当金属盐(如硫酸铝或氯化铁)或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如石灰)作凝聚剂时,当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

沉淀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Mg(OH)2或金属碳酸盐(如CaCO3)时,水中的胶粒可被这些

沉淀物在形成时所网捕。当沉淀物是带正电荷(Al(OH)3及Fe(OH)3在中性和酸性pH范围内)时,沉淀速度可因溶液中存在阴离子而加快,例如硫酸银离子。此外水中胶粒本身可作为这些金属氧氧化物沉淀物形成

的核心,所以凝聚剂最佳投加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即胶粒越多,金属凝聚剂投加量越少。

实验-聚合氯化铝处理污水

1:污水中含有胶体颗粒(系水中的尘埃,腐殖质,纤维素等与水形成的胶体状的微粒),不能通过自然沉淀去除。必须投加一些药剂(絮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凝结,集聚,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为了确定水絮凝过程的工艺参数,如絮凝剂的种类,用量,水的PH值,温度以及各种药剂的投加顺序等,一般要做模拟实验。既在一定的水温与控制合适的搅拌强度与时间的条件下,用不同絮凝剂和投加量,调节不同色水的PH值实验,看絮凝效果。

美国实验材料学会标准ASTM2035-1980(1990年修订确认)《水的絮凝,絮凝杯罐实验方法》是先进的方法。中国与1997年等效采用了ASTM的标准方法,发布了国家标准方法。

该方法包括快速搅拌,慢搅拌和静止沉降三个步骤。投加的畜凝剂经过快速搅拌而迅速分散并与水中的胶体颗粒接触,胶粒开始聚集产生絮凝体。通过慢速搅拌,微絮体进一步相互接触成长成较大的颗粒。停止搅拌后,形成的胶体聚集体依靠重力自然沉降到底部。

本方法适应于确定水的絮凝过程的工艺参数,包括:絮凝剂种类,用量,水的PH值,温度,以及各种药剂的投加顺序等。

通过测定水样在烧杯实验的浊度,色度,即可得知胶体脱水聚集的程度。

2:过程

1)多位搅拌器的转速可以在20-150R/min 之间无级调节。搅拌浆片由轻质耐腐蚀材料制成,浆片尺寸为60mm*40mm*2mm,形状为矩形。在多位搅拌器的底座或内侧应有照明装置,通过他可以观察絮片的形成。多位搅拌器和搅拌浆片尺寸,浸入水中的位置应该是烧杯的3/4。

2)烧杯

烧杯的尺寸,外型相同,容积不小于1500ml。

3,操作步骤、

1)根据多位搅拌器所设置的烧杯数目,各量取100ML的水样装入烧杯中,并将烧杯定位。然后把搅拌浆片放入水中。浆片的轴要偏离烧杯中心,浆片与烧杯壁之间至少要留有的间隙。记录实验开始的温度。

2)把絮凝剂装入试剂架的试管的。投药时,用水将各试管中的药剂稀释到10ml。若其中一种药剂的投加量大于10ml时。其它试管也应该补水,直至体积与用量相同。添加悬浮液药剂时,应在投加前摇匀药剂。

3)开动多位搅拌器,在120r/min转速下快速搅拌,按照预定的药剂投加量同时投加向各个烧杯中投加药剂,搅拌1min .

4)降低转速至20-40r/min转速以能保持烧杯内颗粒均匀悬浮起来为准。慢速搅拌约20min。记录初始絮片产生的时间。

5)完成慢速搅拌后,把搅拌浆片从水中提出来,观察絮体的沉降,记录大部分絮体沉降所用的时间。但在特殊情况下,沉降受到对流的影响,此时记录的沉淀的时间应是当上与向下运动的未沉淀絮体数量大致相同的时间。

6)沉淀时15min后,记录烧杯底部絮片的厚度。用移液管在烧杯中清夜的1/2处吸取水样,测定水样的灼度,色度及水样的PH值。

【聚合氯化铝】

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 生产工业级聚合氯化铝PAC的原料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含铝矿物,包括铝土矿(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粘土、高岭土、明矾石等; 一类是其它含铝原料,包括金属铝、废铝屑、灰铝、氢氧化铝、三氯化铝、煤矸石、粉煤灰等。 只有以铝锭、铝屑、氢氧化铝为原料和以硫酸铝,二氯化铝为原料才能生产出较纯的聚合氯化铝产品。 我国生产工业级聚合氯化铝所采用原料主要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身的矿物资源,生产的起步源于以铝灰作原料,由于铝灰原料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练,其生产工艺七十年代在我国迅速普及。但铝灰生产的工业级聚合氯化铝产品杂质较多,八十年代后已不再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八十年代初,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原料主要采用粘土矿、高岭土矿和铝土矿生产出的聚合氯化铝产品,除铁以外,其它的指标可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由于渣量较大,外观较差,加上我国铝业的迅速发展,九十年代初,我国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生产所用原料已逐步转向氢氧化铝。此外,也有部分生产厂使用氯化铝和金属铝等为原料。 由于国内合成盐酸含铁量比较高,所以生产出的聚合氯化铝外观色泽偏黄。 二、生产工艺 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很多,按生产工艺可分为酸法、减法、中和法、热解法、加压反应法、混凝胶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 工业级固体聚合氯化铝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用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得到的,喷雾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干燥方式,适于大规模生产,而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采用滚筒干燥也是可行的。 目前我国生产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铝(包括铝灰、铅渣)法、活性氢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包括铝矾土、煤矸石等)法、结晶氯化铝法等。 1.金属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铝加工的下脚料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三种。 目前,我国以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厂家大多采用酸法生产。 (1)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严重。 (2)碱法 碱法生产工艺则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由于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4-5,成本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中和法 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聚合氯化铝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盐基度是否合格,是决定工业级聚合氯化铝PAC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在合成时必须进行剧烈地搅拌。

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 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原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含铝矿物,包括铝土矿(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粘土、高岭土、明矾石等;另一类是其它含铝原料,包括金属铝、废铝屑、灰铝、氢氧化铝、三氯化铝、煤矸石、粉煤灰等。只有以铝锭、铝屑、氢氧化铝为原料和以硫酸铝,二氯化铝为原料才能生产出较纯的聚合氯化铝产品。 我国生产聚合氯化铝所采用原料主要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身的矿物资源。我国聚合氯化铝生产的起步源于以铝灰作原料。由于铝灰原料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练,其生产工艺七十年代在我国迅速普及。但铝灰生产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杂质较多,八十年代后已不再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八十年代初,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原料主要采用粘土矿、高岭土矿和铝土矿生产出的聚合氯化铝产品,除铁以外,其它的指标可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由于渣量较大,外观较差,加上我国铝业的迅速发展,九十年代初,我国聚合氯化铝生产所用原料已逐步转向氢氧化铝。此外,也有部分生产厂使用氯化铝和金属铝等为原料。

由于国内合成盐酸含铁量高于日本等国,所以生产出的聚合氯化铝外观色泽偏黄。 二、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很多,按生产工艺可分为酸法、减法、中和法、热解法、加压反应法、混凝胶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固体聚合氯化铝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用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得到的,喷雾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干燥方式,适于大规模生产,而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采用滚筒干燥也是可行的。 目前我国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铝(包括铝灰、铅渣)法、活性氢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包括铝矾土、煤矸石等)法、结晶氯化铝法等。 1.金属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铝加工的下脚料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三种。 目前,我国以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厂家大多采用酸法生产。 (1)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严重。 (2)碱法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检验指标 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2.4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4.2.2.6 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约为3(用精密pH试纸检验),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4.2.2.4),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4.2.2.1)至溶液呈黄色。再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 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聚合氯化铝铁主要分析规程

聚合氯化铝铁的原料和成品检测 1 取样和制样 1.1 矿样 将1公斤矿粉(块料应先碎至0.8mm粒度以下)用四分法缩分至50~100g,再用多点法取出15~20g,用磁铁除去制样过程中引入的铁,再用研钵研至200目细度,放在干燥磨口瓶中,备用。 1.2 液体样品和半成品 取干燥磨口瓶,用试液清洗二次,再盛入约200ml试样,备用。 1.3 固体试样 用四分法取固体试样约100g放入干燥磨口瓶中,备用。 2原料检测 2.1 含铝铁原料的检测(铝土矿,赤泥) 2.1.1分析样制备 1.制样步骤 称取0.2500克试样于30毫升银坩埚中,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放入720℃的马弗炉,溶融15~20分钟。(同时带一个空白坩锅,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熔融5分钟)。取出坩埚,稍冷用坩埚钳不断转动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在坩埚壁上,放置片刻,坩埚底部用冷水洗底,然后将坩埚放在直径为9厘米的玻璃漏斗上。漏斗插入已加有40毫升1+1盐酸和50mL 水的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沸水于坩埚中,待剧烈反应后将浸出物在边摇动容量瓶的同时倒入漏斗,再加入沸水于坩埚中,将坩埚内的熔融物全部浸出为止。用1+1的盐酸洗涤坩埚,最后用热水洗净坩埚和漏斗,将容量瓶中的溶液摇匀,用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可供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等用。 2 注意事项 1、银坩埚在高温炉中拿出来时不要在冷水中急剧冷却,以免其变形; 2、加入NaOH的量为试样的8~10倍,熔融前应在低温时放入加热除去水份,以免引起啧溅,或于银坩埚中加乙醇数滴,放入炉中升温使水份随乙醇的挥发或燃烧除去水份; 2.1.2二氧化硅的测定 1.方法原理: 样品经氢氧化钠熔融后,熔块用热水浸取,然后倒入盐酸溶液中,然后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在0.1~0.2mol/L的盐酸酸度下使分子分散状态的硅酸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钼黄还原成硅钼蓝,用比色法测定。本标准测定范围:≤15% 2二氧化硅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0.1mg/mL的标准SiO2溶液0、1、2、3、4、5、6、7、8、9、10mL到一组100mL

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质与用途

聚合氯化铝铁的特性与用途 产品简介: 一、根据原水不同情况,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最佳投放量. 二、生产用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后溶解,再加水稀释至含量2-3%的溶液即可. 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主要表现为: 1、水解速度快,水合作用弱.形成的矾花密实,沉降速度快.受水温变化影响小,可以满足在流动国产中产生剪切力的要求. 2、固态产品为棕褐色,红褐色粉末,极易溶于水.美狮环境科技有固态聚合氯化铝铁、液态聚合氯化铝铁. 3、可有效去除源水中的铝离子以及铝盐混凝后水中残余的游离态铝离子. 4、适用范围广,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等. 5、用药量少,处理效果好,比其他混凝剂节约10-20%费用. 6、使用方法和包装用途以及主要事项同聚合氯化铝基本一样. 聚合氯化铝铁使用方法 一、根据原水不同情况,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最佳投放量. 二、生产用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后溶解,再加水稀释至含量2-3%的溶液即可. 广西美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西南宁市经济开发区朋云路6号二建综合楼,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检测、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环境技术公司。 业务领域重点为水处理、生态修复、清洁化生产、固废治理、新能源及绿色产品开发等,服务范围覆盖工程咨询设计、研究开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设施运营等环保全产业链,针对不同客户的技术、运营和环境要求,为客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公司主营:精制净水药剂、自动化加药系统、水处理化工产品、净水辅材填料等。 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及其在污水上的应用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及其在污水上的应用 摘要: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是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之一。聚合氯化铝(PAC)由于具有投加量少、絮体大、絮体沉降速度快、成本低、混凝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水和污水处理上。文章介绍了国内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归纳了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技术,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特点及对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水处理技术 Abstract: Polyaluminum chloride flocculant is widely used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is one of the researchhotspots of water treatment reagent. Due to its low dosage,large and fast-settling resulted flocs,low cost and good coagulation effect,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is globally applied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applied in China we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echnologie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preparation were summed up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of PAC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Keywords:polyaluminum; flocculant;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一、前言 水处理剂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废水处置进程中必需的化学药剂,通过运用这些化学药剂,可使水到达必一定的质量要求。即水处理药剂的首要效果是节制水垢和污泥的构成、削减泡沫、削减与水接触的资料侵蚀、除去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水质等。目前我国水处理剂的品种主要有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无机凝聚剂、有机絮凝剂等几大类。其中,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用于净化饮用水,还用于给水的特殊水质处理、除铁、除镉、除氟、除放射性污染、除浮油等。因此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快速推进和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城镇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快速激增以及我国水系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水处理剂的需求量日益增长,2012

中国聚合氯化铝市场调研报告

2012-2016年中国聚合氯化铝行业投资调研及分析预测报告

2012-2016年中国聚合氯化铝行业投资调研及分析预测报告 报告简介 聚合氯化铝又称聚氯化铝,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多羟基、多核络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固体产物表面为淡黄色。本产物的明显特点是净水结果显着,絮凝深沉速率快,沉降快、活性好、不需加碱性助剂能除菌、除臭、脱色等。对管道设置装备摆设腐化性低;能有用地去除水中色质SS、COD、BOD及砷、汞等重金属。由于聚合氯化铝特性优势突出,适用范围广,用量可比传统净水剂减少30%以上,成本节省40%以上,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优良净水剂。此外,聚合氯化铝还可用于净化饮用水和自来水给水等特殊水质的处理,如除铁、除镉、除氟、除放射性污染物、除浮油等。近年来聚合氯化铝已发展成为技术成熟、市场销量大的净水剂,并有逐步取代传统净水剂的趋势。 我国聚合氯化铝主要应用在工业污水、自来水给水净化等领域,此两个领域的消费量约占消费总量的70%。在工业污水净化中使用比例占40%以上;自来水给水净化及生活污水处理中使用比例在30%左右;工业循环水及江河水库净化占20%;其他占10%。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使用量仍将大幅度提高。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当前国际通用的新型、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化学通式(OH)nCl6-n]m,主要通过压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为[Al 2 等机理作用,使水中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粒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被广泛用于自来水厂、发电厂(热电厂)等各类工厂给水与工业用水净化以及各类工厂如化工厂、冶炼厂、石化厂、造纸厂、印染厂、染化厂等工业废水处理。其性能优于传统的低分子无机盐类如硫酸铝、硫酸亚铁等。 《2012-2016年中国聚合氯化铝行业投资分析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聚合氯化铝行业相关概述、中国聚合氯化铝产业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聚合氯化铝行业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聚合氯化铝行业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聚合氯化铝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聚合氯化铝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聚合氯化铝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聚合氯化

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 多年来,我国也结合自己的条件,陆续开展了多种原料和工艺的制备方法和技术,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艺路线和生产体系,基本满足了全国用水和废水处理的发展需求。 聚合氯化铝的制法很多,按生产工艺可分为酸法、减法、中和法、热解法、加压反应法、混凝胶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固体聚合氯化铝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用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得到的,喷雾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干燥方式,适于大规模生产,而生产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采用滚筒干燥也是可行的。目前我国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铝(包括铝灰、铅渣)法、活性氢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包括铝矾土、煤矸石等)法、结晶氯化铝法等。 1.金属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铝加工的下脚料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三种。目前,我国以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厂家大多采用酸法生产。 (1)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严重。 (2)碱法 碱法生产工艺则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由于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4-5,成本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中和法 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聚合氯化铝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盐基度是否合格,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在合成时必须进行剧烈地搅拌。2.氢氧化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拜尔法炼铝过程中的活性氢氧化铝。生产中采用过量的活性氢氧化铝和盐酸,在较高温度(50-180℃)和压力(0.5MPa)下反应制得盐基度为41.6-48.6%的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然后经浓缩、烘干即得固体聚合氯化铝产品。此法生产工艺过程较简单,反应条件也较苛刻,对设备要求较高,腐蚀性强,一般市售搪玻璃反应釜都难以适应,生产中要确保产品质量颇为不易。 3.三氧化二铝法 主要原料为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此工艺的第一步是得到结晶氯化铝,第二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合氯化铝。 利用高岭土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3步;精矿焙烧活化、酸浸、酸浸液调整盐基度生成聚合氯化铝溶液。利用高岭土生产聚合氯化铝,不仅可以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以lt精矿计,可生产1.8t液体聚合氯化铝净水剂。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聚合氯化铝(PAC)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无机高分子絮 凝剂。PAC在去除浊度和天然有机物时具有碱度消耗小、处理成本低廉、受温 度影响小和污泥产量较少的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给水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另外在铸造、医药、制革、造纸等方面也得 到广泛地应用。目前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较多,现介绍几种较流行的合成方法。 1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原料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原料很多,根据原料的来源,可大致分为3类:1) 含铝矿石包括铝土矿、高岭土、黏土、煤矸石、焦宝石、明矾石等;2)工业废 物包括铝屑、铝灰、铝渣、废铝箔、三氯化铝废水等;3)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包 括结晶氢氧化铝、三氯化铝、铝酸钠等。 2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PAC的合成方法按照原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铝法、活性氢氧化铝法、 三氧化二铝法、氯化铝法等。也可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热解法、加压反应法、混凝胶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本文主要介绍聚 合氯化铝的各种生产方法及主要工艺。 2.1 金属铝法 采用金属铝法合成PAC的原料主要为铝加工的下脚料,如铝屑、铝灰 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3种。由于碱法生产工艺难度 较高,设备投资较大且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4-5,成本较高, 现阶段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不作过多地介绍。

2.1.1 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较严重。 以铝灰为例简要介绍其生产工艺。铝灰主要成分为铝,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此法工业生产多利用铝厂下脚料、机械加工废铝屑等。生产时经净化处理,控制投料比例、投料速度及酸浓度,可以进行自发热反应得到适宜的产品。 2.1.2 中和法 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PAC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 2.2氢氧化铝法 氢氧化铝纯度高,合成的PAC重金属含量较低,但是由于氢氧化铝的酸溶性较差,一般采用加热加压酸溶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但生产的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较低,因此一般采用氢氧化铝加温加压酸溶和铝酸钙矿粉中和聚合等两道工序。工艺流程见图3。 2.3 三氧化二铝法 含三氧化二铝的原料主要有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该生产工艺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得到结晶氯化铝,第二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PAC。工艺流程见图4。 2.4 氯化铝法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检验指标 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 氧化铝(AI 2O 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 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 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4.2.2.4 氟化钾(GB/T 1271):500g/L 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 670):1g/L 溶液; 4.2.2.6 氯化锌:c(ZnCI 2)=0.0200mol/L 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 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 ,置于100mL 烧杯中。加入6~7mL 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5g/L 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 液体试样或2.8~3.0g 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 ,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mL 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 。冷却后加入2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 约为3(用精密pH 试纸检验),煮沸2min 。冷却后加入10mL 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项目名称 液体 固体 备注 优等品 一等品 氧化铝(Al 2O 3),% ≥10 ≥30 ≥28 液体 固体 盐基度B ≥50 40-90 40-90 外观 外观 PH 值 3.5-5.0 1%液≥5 1%液≥5 黄色乳状 黄色粉末 铅(Pb) PPM ≤2 ≤5 ≤12 铬(Cr+6) ≤2 ≤4 ≤4 砷(As) 0 0 0 镉(Cd) 0 0 0 汞(Hg) 0 0 0 水不溶物, % ≤0.2-0.5 ≤0.5 ≤1.0

聚合氯化铝铁生产工艺

固体聚合氯化铝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用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而成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是比较理想的干燥方式,因此,现适于大规模生产,当然,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采用滚筒干燥。那么具体的生产工艺是什么呢? 1、金属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铝加工的下脚料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三种。目前,我国以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厂家大多采用酸法生产。 1)、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严重。 2)、碱法 碱法生产工艺则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由于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 4-5,成本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中和法 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聚合氯化铝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盐基度是否合格,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个重要指标。而且在合成时必须进行剧烈地搅拌。 2、氢氧化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拜尔法炼铝过程中的活性氢氧化铝。生产中采用过量的活性氢氧化铝和盐酸,在较高温度(50-180C)和压力(0.5MPa)下反应制得盐基度为41.6-48.6%的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然后经浓缩、烘干即得固体聚合氯化铝产品。此法生产工艺过程较简单,反应条件也较苛刻,对设备要求较高,腐蚀性强, - -般市售搪玻璃反应釜都难以适应,生产中要确保产品质量颇为不易。 3、三氧化二铝法 主要原料为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此工艺的第一步是得到结晶氯化铝,第二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铁PAFC

聚合氯化铝铁 HD 501 一、分子式:[AL2(OH)n·CL6-n]m·[Fe2(OH)x·CL6-x]y 二、产品执行标准:GB14591-93 三、产品外观:红褐色的粘稠液体 四、英文缩写:PAFC 五、产品特性: 单纯的铝盐存在着沉降速度慢、除色效果差等缺点,而单纯的铁盐虽然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但具有很强的腐蚀性。HD501高效絮凝剂是铝盐和铁盐通过共聚反应而得的一种聚合絮凝剂,兼具一般铝盐、铁盐的特点,既能克服用纯铝盐处理的矾花生成慢、矾花轻、沉降慢的缺点,又能克服用纯铁盐絮凝剂的出水不清、色度高等缺点。 六、其主要特点有: 1.除浊效果及絮凝沉降效果好,优于一般的PAC、PFS,而且对印染废水的COD 和色度去除率较高,SS去除率大于80%,COD去除率大于70%,色度去除率大 于70%; 2.投药量少,处理成本低; 3.矾花形成速度快且密实,絮体沉降迅速; 4.适用水温范围、PH值范围广(水温4~60℃、PH值5~8); 5.液体产品,操作简便,尤其适合自动化加药; 6.沉淀的物化污泥易于脱水处理; 七、技术指标:

八、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于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皮革废水等具有一定色度的废水处理,也可以用于城市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 本产品为液体或者固体,液体产品可直接投加,加药量为0.3~0.5公斤/吨水;亦可稀释投加,稀释比例为20~40%(质量百分比),固体产品可用水稀释后使用,具体情况根据搅拌试验及生产性试验来决定。 九、包装和贮存: 液体产品可以采用玻璃钢槽罐车运送,或使用塑料桶装,每桶30公斤,固体采用编织袋,每袋装25公斤。产品须用耐腐蚀容器存放,存放期为6个月。固体产品存放期为十二个月。

聚合氯化铝的多种生产工艺

聚合氯化铝的多种生产工艺 在水处理领域中,絮凝法净化水是最古老的固液分离方法之一,由于其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特点,絮凝法目前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首先在日本研制成功并与20世纪6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市场销量最大的絮凝剂。PAC使用时具有絮体形成快、沉淀性能好,水中碱度消耗少,特别是对水温、pH值、浊度和有机物含量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对聚合氯化铝进行了研发,近年来随着实验室研究的深入,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PAC生产的不同原料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1、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技术 1.1 以铝屑、铝灰及铝渣为原料 1.1.1 酸溶一步法 将盐酸、水按一定比例投加于一定量铝灰中,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并经过若干小时熟化后.放出上层液体即得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铝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控制好反应条件如盐酸浓度和量,水量及投加速度和顺序,就可以充分利用铝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降低对外加热量的依赖度,甚至不需外加热源而通过自热进行反应,控

制其盐基度至合格。该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投资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产品盐基度和氧化铝含量较高,因而该法在国内被普遍采用。但此工艺对设备腐蚀较严重,生产出的产品杂质较多,特别是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阮复昌等利用电解铝粉、分析纯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出了超纯的聚合氯化铝,据称可用于实验室制备聚合氯化铝标准溶液。 1.1.2 碱溶法 先将铝灰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铝酸钠溶液,再用盐酸调pH值,制得聚合氯化铝溶液。这种方法的制得的产品外观较好,水不溶物较少,但氯化钠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铝含量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 1.1.3 中和法该法 是先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与铝灰反应.分别制得氯化铝和铝酸钠,再把两种溶液混合中和.即制得聚合氯化铝液体。用此方法生产出的产品不溶物杂质较少,但成本较高。刘春涛等l2 先用盐酸与铝箔反应,再把得到的氯化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氨水调节pH值至6~6.5.得到氢氧化铝后.再把另一部分氯化铝加入到氢氧化铝中使其反应.得到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干燥后得到固体产品,据称产品的铝含量和盐基度等指标都很高。 1.1.4 原电池法 该工艺是铝灰酸溶一步法的改进工艺,根据电化学原理.金属铝

GB15892-2009国际聚合氯化铝参数

GB15892-2009国际聚合氯化铝参数 聚合氯化铝主要作为生活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污水(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纸污水,钢厂污水等)处理的絮凝剂,以及高毒性重金属和含氟污水的处理等;此外,在精密铸造,制革等方面亦有广泛用途。固体产品外观为淡黄色。国标聚合氯化铝的显著特点是净水效果明显,絮凝沉淀速度快,沉降快、活性好、不需加碱性助剂。适应PH范围宽;对管道设备腐蚀性低:能有效去除水中色质SS、COD、BOD及砷、汞等重金属离子;国标聚合氯化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聚合氯化铝流程工艺图: 聚合氯化铝各项指标的检测: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GB15892-2009。 聚合氯化铝检验规则:

GB15892-2009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用聚合氯化铝。该产品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用的净化。生产聚氯化铝的原料盐酸,应采用工业合成盐酸;含铝原料,应采用工业氢氧化铝、高岭土、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和水处理剂用铝酸钙。分子式: ALn(OH)mCL(3n-m) 0 < m <3n。GB15892-2009规定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其中密度、氧化铝、盐基度、不容物、PH值等指标项目应逐批检验。若需判定每批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 国标聚合氯化铝标准、包装、运输和贮存 1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固体)的外包装上应由涂刷牢固清晰地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净质量、批号和生产日期、标准编号。 2 生活饮用水用聚合氯化铝固体)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厚度不小于0.05mm,包装容积应大于外包装,每袋净重质量25kg、50kg。 3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液体)采用聚乙烯塑料桶包装。用户需要时,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液体)也可用贮罐装运。 4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在运输途中应有遮盖物,避免雨淋、受潮:并保持包装完整标识清晰。 5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液体产品保质期个月,固体产品保质期12个月 产品分类 聚合氯化铝按型态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类。 外观要求 液体:无色至黄褐色液体 固体:白色至黄褐色颗粒或粉末 生活用水用聚合氯化铝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聚合氯化铝铁检验标准

聚合氯化铝铁 1、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氯化锶车间副产物聚合氯化铝铁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2、技术要求(暂行) 3、试验方法 除特别注明外,本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有用水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 3.1 FeCl3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3.1.1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亚锡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过量的氯化亚锡用氯化汞除去,然后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 3.1.2试剂和材料 3.1.2.1盐酸(1+1); 3.1.2.2氯化亚锡溶液(25%); 3.1.2.3氯化汞饱和溶液; 3.1.2.4硫磷混酸; 3.1.2.5二苯胺磺酸钠(0.2%); 3.1.3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约1g试样(准确至0.0001g),加入大约10ml水,再加入HCl(1+1)溶液8ml,加热至沸,趁热滴加10%的氯化亚锡溶液至溶液黄色消失,再过量1滴,快 速冷却后加氯化汞饱和溶液2ml,摇匀后静置3分钟,然后加水20ml、硫磷混酸4ml、二苯胺磺酸钠(0.2%)指示剂8滴,用0.1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蓝紫色,溶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3.1.4结果计算 FeCl3 (%)= VC X 162.2 X 10-3 X100 M 式中:V——滴定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59.69——与1mol重铬酸钾相当的FeCl3的质量,单位为g; M——试样质量,g。 3.2 Al2O3含量的测定 3.2.1方法提要 在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使EDTA与铝及其它金属离子络合,用醋 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加入氟化物煮沸,使原来已与EDTA络合的铝与氟离子生成六氟合三铝,同时释放出等摩尔的EDTA,最后用醋酸铅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EDTA,求得试样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 3.2.2试剂和材料 3.2.2.1EDTA标准溶液,0.05mol/L; 3.2.2.2酚酞(1%); 3.2.2.3氢氧化钠(30%); 3.2.2.4盐酸(1+1); 3.2.2.5溴甲酚绿指示剂; 3.2.2.6氨水(1+1); 3.2.2.7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 3.2.2.8二甲酚橙指示剂(5%);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聚合氯化铝(PAC)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在去除浊度和天然有机物时具有碱度消耗小、处理成本低廉、受温度影响小和污泥产量较少的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给水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另外在铸造、医药、制革、造纸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较多,现介绍几种较流行的合成方法。 1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原料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原料很多,根据原料的来源,可大致分为3类:1)含铝矿石包括铝土矿、高岭土、黏土、煤矸石、焦宝石、明矾石等;2)工业废物包括铝屑、铝灰、铝渣、废铝箔、三氯化铝废水等;3)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包括结晶氢氧化铝、三氯化铝、铝酸钠等。 2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 PAC的合成方法按照原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铝法、活性氢氧化铝法、三氧化二铝法、氯化铝法等。也可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热解法、加压反应法、混凝胶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本文主要介绍聚合氯化铝

的各种生产方法及主要工艺。 2.1 金属铝法 采用金属铝法合成PAC的原料主要为铝加工的下脚料,如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3种。由于碱法生产工艺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且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4-5,成本较高,现阶段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不作过多地介绍。 2.1.1 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较严重。 以铝灰为例简要介绍其生产工艺。铝灰主要成分为铝,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此法工业生产多利用铝厂下脚料、机械加工废铝屑等。生产时经净化处理,控制投料比例、投料速度及酸浓度,可以进行自发热反应得到适宜的产品。 2.1.2 中和法 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PAC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 2.2氢氧化铝法

聚合氯化铝_工作基准试剂(容 量)-- 重铬酸钾_测定标准及内容

本试剂为橙红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分子式:K2Cr2O7 相对分子质量:294.18(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含量为99.95%~100.05%工作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的检验。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619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 GB 9723 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n聚合氯化铝bsp;10737 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称量电位滴定法通则 HG 3—119 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3 技术要求 3.1 重铬酸钾(K2Cr2O7)含量为99.95%~100.05%。 3.2 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百分含量计): 4 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中所用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和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 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4.1 重铬酸钾(K2Cr2O7)含量测定

4.1.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标定 称取0.15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第一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称准至0.00001g,置于反应瓶中,加25mL水。加2g碘化钾及15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不超过10℃),用213型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用212型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按GB 10737之规定,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2S2O3)=0.1mol/kg]滴定至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按式(1)计算: b= m1 …………………………………………(聚氯化铝1) m2×0.049030 式中:b----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 m1----第一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的质量,g; m2----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g; 0.049030----与1.0000g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b(Na2S2O3)=1.0000mol/kg]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 4.1.2 含量的测定 称取0.15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试样,称准至0.00001g,电极,按4.1.1条之规定,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b(Na2S2O3)=0.1mol/kg 含量的测定与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标定同时进行。 重铬酸钾(K2Cr2O7)含量按式(2)计算: X= m3.b×0.049030 ×100 (2) m4 式中:X----重铬酸钾的百分含量,%; m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g; b----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 0.049030----与1.0000g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b(Na2S2O3)=1.0000mol/kg]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 m4----试样的质量。 4.2 杂质测定

聚合氯化铝铁产品说明

聚合氯化铝铁产品说明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聚合氯化铝铁 [英文名称] PAFC [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Q/CYWSS001-2008 小红门厂使用的聚合氯化铝铁成分为铁、铝盐有效成分≥11%,其中Fe2O3≥3%,Al2O3≥8%; 第二部分: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 聚合氯化铝铁是在聚合氯化铝和三氧化铁、铝盐和铁盐混凝剂水解和混凝机理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集铝盐和铁盐混凝之优点,并引入多价阴离子一硫酸根离子,对铝离子和铁离子的形态都有明显的改善,聚合度也大为提高。 聚合氯化铝铁外观:液体产品为褐色或红棕色透明体,无沉淀。固体产品为棕褐色,红棕色粉末或晶粒状,极易溶于水。可用于生活用水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混凝效果除表现为剩余浊度色度降低外,还具有絮体形成块,吸附性能高,泥渣过滤脱水性能好等特点,特别是在处理高浊度水,低温低浊度水时,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1、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

a、水解速度快,水合作用弱。形成的矾花密实,沉降速度快。受水温变化影响小,可以满足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剪切力的要求。 b、可有效去除源水中的铝离子以及铝盐混凝后水中残余的游离态铝离子。 c、适用范围广,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等。 d、用药量少,处理效果好,比其它混凝剂节约10-20%费用。 e、使用方法和包装用途以及注意事项同聚合氯化铝基本一样。 2、聚合氯化铝铁使用方法: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a、投加量的确定,根据原水性质可通过生产调试或烧杯实验视矾花形成适量而定,制水厂可以原用的其它药剂量作为参考,在同等条件下本产品与液体聚合氯化铝用量大体相当。 b、使用时,通过计量投加药液与原水混凝。 3、适用范围: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聚合氯化铝铁对生活饮用水及各种工业用水净化处理有着明显的效果。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食入

聚合氯化铝工艺

聚合氯化铝(PAC)的生产工艺 潘碌亭,束玉保,王键,吴蕾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在水处理领域中,絮凝法净化水是最古老的固液分离方法之一,由于其适用性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特点,絮凝法目前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首先在日本研制成功并与20世纪6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市场销量最大的絮凝剂。PAC使用时具有絮体形成快、沉淀性能好,水中碱度消耗少,特别是对水温、pH值、浊度和有机物含量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对聚合氯化铝进行了研发,近年来随着实验室研究的深入,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从PAC生产的不同原料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1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技术 1.1 以铝屑、铝灰及铝渣为原料 1.1.1 酸溶一步法 将盐酸、水按一定比例投加于一定量铝灰中,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并经过若干小时熟化后.放出上层液体即得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铝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控制好反应条件如盐酸浓度和量,水量及投加速度和顺序,就可以充分利用铝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降低对外加热量的依赖度,甚至不需外加热源而通过自热进行反应,控制其盐基度至合格。该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投资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产品盐基度和氧化铝含量较高,因而该法在国内被普遍采用。但此工艺对设备腐蚀较严重,生产出的产品杂质较多,特别是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阮复昌等?利用电解铝粉、分析纯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出了超纯的聚合氯化铝,据称可用于实验室制备聚合氯化铝标准溶液。1.1.2 碱溶法 先将铝灰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铝酸钠溶液,再用盐酸调pH值,制得聚合氯化铝溶液。这种方法的制得的产品外观较好,水不溶物较少,但氯化钠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铝含量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较大 1.1.3 中和法 该法是先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与铝灰反应.分别制得氯化铝和铝酸钠,再把两种溶液混合中和.即制得聚合氯化铝液体。用此方法生产出的产品不溶物杂质较少,但成本较高。刘春涛等l2 先用盐酸与铝箔反应,再把得到的氯化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氨水调节pH值至6~6.5.得到氢氧化铝后.再把另一部分氯化铝加入到氢氧化铝中使其反应.得到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干燥后得到固体产品,据称产品的铝含量和盐基度等指标都很高。1.1.4 原电池法 该工艺是铝灰酸溶一步法的改进工艺,根据电化学原理.金属铝与盐酸反应可组成原电池,在圆桶形反应室的底部置人用铜或不锈钢等制成的金属筛网作为阴极,倒人的铝屑作为阳极,加入盐酸进行反应,最终制得PAC。该工艺可利用反应中产生的气泡上浮作用使溶液定向运动,取代机械搅拌,大大节约能耗]。 1.2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