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校准规程

热电偶校准规程
热电偶校准规程

热电偶校准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使用的全部类型热电偶首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校准。

2.概述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3.计量性能要求

在测量范围内,误差应不大于热电偶本身规定的误差±2.5℃

4.校准

4.1校准室的环境

校准的温度尽量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2校准的人员资质

校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4.3校准的设备

UJ33a型电位差计和检定合格的热电偶

4.3.1外观检查

a)热电偶外观完好,没有明显的损坏。

b)热电偶上的信息完整制造单位或商标;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4.3.2校准步骤

a)将校准回路接通,暂不合上220伏电源。设定好温控仪的第一个校验点。

在设定校验点时,先不要一下子就设定在实验点设定点,要分阶段逐渐上

升,并且将可控硅电压调节器的“电源开关”拨到“关”的位置,调节电

位差计的测量零点,全面检查整套装置接线;经检查正确无误时合上电源

开始实验。

b)打开可控硅电压调节器的电源开关,分阶段调节温度设定点,待炉温达到

设定点需稳定3~4min,就可以开始读取标准热电偶和被测热电偶的热电势

和温度。

c)取得一个温度校验点的读数后,调整温控器,使炉温升高到第二个

温度校验点,进行第二个读数;依次进行;

d)根据所查数据,计算其误差情况如发现误差较大时,检查热电偶的

接线柱等,重新进行较准。

e)根据仪表的示数,通过计算得出误差值。

5.校准结果处理

5.1校准合格的热电偶,将校准数据填写在计量器具校准表R-A6079-007。并将校准合

格标签贴在热电偶上。

5.2校准不合格的热电偶,进行调整修理后再进行校准,如果还不合格则进行报废处

理并贴上不合格标签。

6.校准周期

热电偶的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工业铂、铜热电阻校准规程

工业铂、铜热电阻校准规程

1 目的 规范铂、铜热电阻校准的操作,确保铂、铜热电阻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200℃~+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使用的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 4.1 热电阻: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保护管和接线端子的测温仪器。 4.2 标称电阻值R0: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0℃时的期望电阻值。其阻值通常有10Ω、50Ω、100Ω、500Ω、1000Ω,它由制造商申明并标于热电阻上。感温元件常以其标称电阻值表征,例如一个Pt10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100Ω;Cu5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50Ω。 4.3 温度/电阻表(分度表):当R0为标称电阻值时,可根据函数关系制成相应的温度/电阻表(分度表)。铂热电阻标称电阻值为100Ω的分度表见表2。其他类型铂热电阻的分度表只要将该分度表中的电阻值乘以R0/100Ω即可(此处的R0为其他类型铂热电阻的标称电阻值)。铜热电阻分度表亦是如此得到。 5 内容 5.1 允差:允差等级是与有效温度范围相对应的。在有效温度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值通过分度表查算出的温度t与真实温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表1给定的允差值。表1适用于任何标称电阻值的热电阻。对于特定的热电阻,若其有效温度范围小于该表规定的范围,应给予说明。 5.2 温度/电阻关系

5.3 外观 5.3.1 热电阻各部分装配正确、可靠、无缺件,外表涂层应牢固,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划痕和显著锈蚀。 5.3.2 感温元件不得破裂,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 5.3.3 根据测量电路的需要,热电阻可以有两、三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其中A级的热电阻必须是三线制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 5.3.4 每支热电阻在其保护套管上或在其所附的标签上至少应有下列内容的标识:类型代号、标称电阻值R0、有效温度范围、感温元件数、允差等级、制造商名或商标、生产年月。 5.4 校准条件 5.4.1 标准器 5.4.1.1 对标准器的误差要求:从提高校准能力出发,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校热电阻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相比应尽可能小。 5.4.1.2 选用标准器如下: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30~+300)℃,过程校准仪。 5.4.1.3 辅助设备如下:恒温槽。 5.4.2 环境条件 5.4.2.1 环境温度:15~35℃; 5.4.2.2 环境湿度:30~80%; 5.4.2.3 电测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环境要求。 5.4.2.4 无腐蚀性气体。 5.5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5.1 外观:按5.3的要求检查热电阻和感温元件的保护套管外部,应无肉眼可见的损伤。同时按5.3.4的要求检查标识、检定标记等,确定热电阻是否符合管理性的要求。 5.5.2 允差的校准:各等级热电阻的校准点均选择0℃和100℃。 5.5.3 热电阻阻值的测量方法:热电阻的电阻值应从整支热电阻的接线端子起计算。测量顺序如下:“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n→被校n→…→被校2→被校1→标准”,如此完成一个循环,每次测量不得少于两个循环,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 5.5.4 R0的校准:在恒温槽中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并与标准器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计算其0℃的偏差值△t0,校准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热平衡时间,待测量数据稳定后方可读数,热电阻应有足够的插入深度,尽可能减少热损失。 5.5.5 R0的计算:恒温槽偏离0℃的值△t由标准温度计测量得到 其值按公式(1)计算:△t=t0 + t修(1) 式中:t0——标准温度计在恒温槽中测得的温度值; t修——标准温度计在0℃时的修正值。 被检热电阻在0℃的温度偏差△t0按公式(2)计算;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50mm的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分度号为K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N 的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E 镍铬-铜镍热电偶、分度号为J的铁-铜镍热电偶(以下分别简称K、N、E、J、X型热电偶)在-40-1300℃范为内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 1热电极的名义成分如表1规定。 注:①不同分度号两镍铬极不可互换; ②不同分度号两铜镍极不可互换; ③镍铬—镍硅采用镍铬—镍铝分度表。 2 不同等极热电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其允差应符合表2表定。

注:①允差取大值;②t为测量端温度。 3 热电偶的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 3.1 新制热电偶的电极应平直、无列痕、直径应均匀;使用中的电偶的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和明显缩径等缺陷。 3.2热电偶测量端的焊接要牢固、呈球状,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渣。 二检定条件 4标准器 4.1 一等、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各1支。 4.2 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一组,也可选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5 仪器设备 5.1低电势直流电位差计一套,准确度不低于0.02级﹑最小步进值不大于1μV,或具有同等准确度的其他设备。 5.2多点转换开关,寄生电势不大于1μV。 5.3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0.1)℃。 5.4油恒温槽,在有效工作区域内温差小于0.2 ℃。 5.5管式炉,其长度为600 mm ,加热管内径约为40 mm。 5.5.1 管式炉常用最高温度为1200 ℃,最高均匀温场中心与炉子几何中心沿轴线上偏离不大于10 mm ;在均匀温场长度不小于60 mm,半径为14 mm 范围内,任意两点间温差不大于1 ℃。 5.5.2 为保证管式炉温场符合检定要求,可在炉中心置一耐高温恒温块。 5.5.3 均匀温场测试方法见附录3 。 5.6 控温设备,应满足检定要求。 5.7 热电偶测量端焊接设备。 5.8 钢卷尺、游标卡尺。 5.9 读数望远镜或3~5倍放大镜。 6 电测设备环境条件应符合使用条件。 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7 热电偶的几何尺寸与外观,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和目力检查,应符合要求。 8 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 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9 热电偶的示值检定温度,按热电偶丝材及电极直径粗细决定,如表3所示。

热电偶校准不确定度报告

工作用铂铑10-铂热电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热电偶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主要是为确定标准器和电测设备选择的合理性。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结果为日常校准工作提供参考。 2、校准对象 工作用铂铑10-铂热电偶,校准点分别为419.527℃(锌点),660.323℃(铝点),1084.62℃(铜点)。铂铑10-铂热电偶各校准点的微分热电势为:S 锌=9.64μV/℃,S 铝=10.40μV/℃,S 铜=11.80μV/℃。 3、测量标准及设备 3.1 标准器 标准器为一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 表1 计量标准器技术指标 3.2 电测设备 数字多用表,测量范围(0~100)mV ,分辨力0.1μV ,MPE :±(0.005%读数+0.0035%量程)。 4、测量方法 将一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以下简称标准热电偶)和工作用铂铑10-铂热电偶(以下简称被检热电偶)捆扎后放入管式检定炉,用双极比较法在锌、铝、铜三个温度点进行检定。分别计算算术平均值,最后得到被检热电偶在各温度点的热电势值。 5、测量模型 检定点测量结果的测量模型: )(标被证E E E E t -+= (式1) 式中: t E ——被检热电偶在检定点上的热电动势值,mV ; 证E ——标准热电偶证书上给出的热电动势值,mV ; 被E ——被检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mV ;

标E ——检定时标准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动势算术平均值,mV 。 被E 和标E 是用一台数字多用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测得,故两组测量数据具有相关 性,根据不确定度传播率得到: )()()(2)()()()(322 232222212标被标被标被证,E u c E u c E E r E u c E u c E u c y u c +++= (式2) 式中,灵敏系数: 11=??= 证E E c t 12=??=被 E E c t 1-3=??=标E E c t 相关系数:=),(标被E E r (-1~1) 6、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测量重复性、标准器、电测设备、多路开关、参考端、炉温变化及均匀性等影响量。 6.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a u ,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因在三个温度点校准时,测量重复性情况大致相同,故对其在任意校准点进行重复性分析,可代表其在其他温度点重复性情况,现以1084.62℃点测量为例分析。 用一等标准热电偶作为标准检定工作用热电偶。由于本检测系统为自动读数,只能按规程测量4次,测得工作偶的五组每组4个重复性试验数据,合并样本标准偏差1p s ,测得标准偶的五组每组4个重复性试验数据,合并样本标准偏差2p s ,数据见表2。 表2

铂铜热电阻校验规程

铂、铜热电阻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铂、铜热电阻校准的操作,确保铂、铜热电阻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2.0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200℃~+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使用的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0权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0定义 4.1 热电阻: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保护管和接线端子的测温仪器。 4.2 标称电阻值R0: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0℃时的期望电阻值。其阻值通常有10Ω、50Ω、100Ω、500Ω、1000Ω,它由制造商申明并标于热电阻上。感温元件常以其标称电阻值表征,例如一个Pt10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100Ω;Cu5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50Ω。 4.3 温度/电阻表(分度表):当R0为标称电阻值时,可根据函数关系制成相应的温度/电阻表(分度表)。铂热电阻标称电阻值为100Ω的分度表见表2。其他类型铂热电阻的分度表只要将该分度表中的电阻值乘以R0/100Ω即可(此处的R0为其他类型铂热电阻的标称电阻值)。铜热电阻分度表亦是如此得到。 5.0内容 5.1允差:允差等级是与有效温度范围相对应的。在有效温度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值通过分度表查算出的温度t与真实温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表1给定

的允差值。表1适用于任何标称电阻值的热电阻。对于特定的热电阻,若其有效温度范围小于该表规定的范围,应给予说明。 表1 热电阻的允差等级和允差值 5.2温度/电阻关系

5.3外观 5.3.1热电阻各部分装配正确、可靠、无缺件,外表涂层应牢固,保护管应完整无损,不得有凹痕、划痕和显著锈蚀。 5.3.2感温元件不得破裂,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 5.3.3根据测量电路的需要,热电阻可以有两、三或四线制的接线方式,其中A

热电偶标准 SAE AMS 2750D(chinese)09-5-6

航空航天材料规范SAE AMS 2750D 1. 范围: 该规范描述了对热处理设备的温度要求。包括温度传感器、仪器、热处理设备、系统精确度测试和温度均匀性测试。这些对确保零件或原材料按照适用规范进行热处理,是必要的。 除非材质或过程规范特别规定,否则该规范不适用于加热或中间热处理,。 该规范适用于实验炉,参见第3.6节。 2. 适用文件: 以下文件从订单发布之日起生效,并构成了该规范的一部分。除非对使用的文件版本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供应商要使用最新版本的文件。当参考文件取消,而且没有文件替代时,使用最新发行的那版文件。 ASTM文件 可以从ASTM, 100 Barr Harbor Drive, 邮箱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或https://www.360docs.net/doc/94743734.html,获得。 ASTME 207,ASTM E 220,ASTM E 230,ASTM E 608,ASTM E 1129,ASTM MNL 7,ASTM MNL 12。 3. 技术要求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必须符合表1要求和如下要求。一些例外情况在下文中有提到。

温度应该用此规范中规定的热电偶来测量,或用其他的精度相同或更高的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来测。热电偶用裸线或涂装线或MIMS线(矿物绝缘,金属铠装的)制成。没有特殊说明的话,要求适用于所有温度传感器材料。此规范中的“传感器”即指“温度传感器”。从传感器首次校准或后来校准所得到的修正系数可以用来提高温度的精确度,且在此规范要求下要被使用。 校准:传感器应该有合格证明,注明校准数据的来源、理论测试温度,实际测试温度读数、校准方法和每个可追溯到NIST或其他认可的国家标准的校准温度的修正系数。校准方法应符合ASTM E 220,ASTM E 207或其他国家标准的要求。 从毫伏到度或从度到毫伏的转化,应该遵守ASTM E 230或其他国家标准。 温度传感器必须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校准。所有热电偶的校准点间隔不能超过250 o F(140 o C) ,不包括那些按照ASTM MNL 12或其他国家标准要求,在固定点上校准的热电偶。K型和E型热电偶在500 o F (260 o C)温度以上使用后不允许再次校准。对超过最高校准温度和低于最低校准温度的修正系数不允许用外插法来预测。 热电偶及其使用:热电偶只能在ASTM MNL 12 表3.1(对保护性热电偶的最高建议温度范围)或3.5(对保护性热组件的最高建议温度范围),ASTM E 230 表6(对保护性热电偶的最高建议温度范围),ASTM E 608 表1(对铠装的热电偶的最高建议温度范围)或其他国家标准规定的以及传感器供应商建议的范围内使用。对于不符合以上温度要求的热电偶,应该按该规范中表格1所要求的校准和重新校准的温度间隔来使用。

JJG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141—2000 目次 1 概述 2 技术要求 3 检定条件 4 检定方法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附录A 铂铑10-铂热电偶整百度和检定点的热电动势值及微分热电动势值 附录B 铂铑13-铂热电偶整百度和检定点的热电动势值及微分热电动势值 附录C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整百度热电动势值及微分热电动势值 附录D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双极法)检定记录 附录E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同名极法)检定记录 附录F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结果整理表 附录G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8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度不小于700mm的Ⅰ、Ⅱ级工作用铂铑10-铂、铂铑13-铂及长度不小于450mn的Ⅱ、Ⅲ级工作用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查。 1 概述 铂铑10-铂、铂铑13-铂和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8种通用热电偶型号中的3种贵金属热电偶。 铂铑10-铂热电偶的正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90%、铑10%;铂铑13-铂热电偶正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87%、铑13%;负极均为纯铂。它们长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300℃,短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600℃。铂铑30-铂铑6热电偶正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70%、铑30%;负极名义成分含量为铂94%、铑6%。长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600℃,短期使用温度上限为1700℃。热电偶两电极直径均为0.5-0.02mm。 2 技术要求 2.1热电偶参考端为0℃时的热电动势,对分度表的示值允许误差换算成温度时,铂铑10-铂、铂铑13-铂热电偶不得超过表1规定;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不得超过表2规定。 表1 注t为测量端温度。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湖南大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实验类型: 实验名称: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阻和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学会热电偶温度计的制作与校正方法 3.了解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热电阻温度测量的原理 4.掌握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5.了解数据自动采集的原理 6.应用误差分析理论于测温结果分析。 二、实验原理 1.热电阻 (1) 热电阻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常用铂电阻和铜电阻,铂电阻在0—630.74℃以内,电阻Rt与温度t 的关系为: Rt=R0(1+At+Bt2) R0系温度为0℃时的电阻,铂电阻内部引线方式有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三种,两线制中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最大,用于测温精度不高的场合,三线制可以减小热电阻与测量仪之间连接导线的电阻因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四线制可以完全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用与高精度温度检测。本实验是三线制连接,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是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2) 热电阻的校验 热电阻的校验一般在实验室中进行,除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需要作三定点,(水三相点,水沸点和锌凝固点)校验外,实验室和工业用的铂或铜电阻温度计的校验方法有采用比较法

热电偶标定规程

热电偶标定规程

目录 1.0目的 (2) 2.0范围 (2) 3.0参考 (2) 4.0安全 (2) 5.0定义 (2) 6.0责任 (2) 7.0热电偶 (3) 7.1概述 (3) 7.1.1结构 (3) 7.1.2外套材料 (3) 7.2技术标准 (3) 7.3外观检查 (4) 7.4校验 (4) 7.4.1检查仪器与设备 (4) 7.4.2校验方法 (4) 7.4.3冷端非0℃值时,应按下式计算: (5) 7.5使用和维护 (6) 8.0附录 (6)

1.0目的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为本规程的最终用户提供明确的内容和步骤,确保仪表维护检修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在没有监督或很少监督的情况下,按照赛科规定的标准,以安全有效可靠的方式履行自身的职责。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 热电偶 3.0参考 本规程参考了以下文件: 电偶使用说明书 4.0安全 在执行规程时,你若确认出未知的HSE风险,向你的直接主管进行汇报。 为了确保检修人员以及仪表设备本体的安全,在执行相关操作之前必须了解和参考以下的安全提示: 1.禁止在爆炸性环境中打开处于带电工作状态的热电偶的接线盖 2.无论是在安装、维护或者使用的时候都要考虑到环境状况对热电偶的影响因素。 3.在有毒有害场所执行任务的人员,应事先了解相关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5.0定义 6.0责任 本规程仅适用于具有专业知识的仪表维护人员的操作。 1.ES仪表工程师、主管和技术员应确保本规程在工作中得以贯彻和执行。 2.仪表维修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就安全和技术上的任何疑问及时与其直接主管人进 行沟通。 3.任务完毕后把完成的签过字的规程或检修记录返回给主管用于审核及归档。

仪表校验规程

仪表校验规程 一压力表检定校验规程: 本规程参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101号国际建议《带有弹性敏感元件的压力表、真空表和压力真空表(普通仪表)》,采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内容,并保留原规程JJG52-2013和JJG617-1999中行之有效的内容。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测量范围上限为(-0.1~1000)MPa系列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以下简称压力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压力表主要用于液体、气体和蒸汽压力和真空的测量。 2 概述 压力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管在压力和真空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引起管端位移,其位移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进行放大,传递给指示装置,再由指针在刻有法定计量单位的分度盘上指出被测压力或真空量值。 3 压力表校验方法 压力表的示值检定按标有数字的分度线进行。检定时逐渐平衡地升压,当示值达到测量上限后与精密压力表进行对照,检查压力指示是否与精密压力表一致,若不一致,反复调整调零螺钉,直至压力指示与精密压力表一致为止。若压力指示与精密压力表一致,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降压校验,直到压力指示与精密压力表指示一致。校验过程中要轻敲表壳,检查指针的变化情况。校验完毕,泄压,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回零。 3.1 示值误差 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或降压)和降压(或升压)检定时,轻敲表壳前、后的示值与标准器示值之差均应符合要求。 3.2 回程误差 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或降压)和降压(或升压)检定时,轻敲表壳后的示值之差均应符合要求。 3.3 轻敲位移 对每一检定点,在升压(或降压)和降压(或升压)检定时,轻敲表壳后引起的示值变动量应符合要求。 3.4 指针偏转平稳性 在示值误差检定过程中,用目力观测指针的偏转,应符合要求。 4、压力表使用维护

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解读

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解读 (JJF 1637-2017) 自2018年3月26日起,新的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JJF 1637-2017开始正式实施,改规范替代了原来的《JJG 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在新规程中,主要变更的内容有5项,分别是: 恒温设备为管式炉时,需配备均温块 被校热电偶退火要求、长度、温度范围变更 增加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测量标准的计算公式 参考端恒温器深度应不小于200mm,校准时必须使用参考端恒温器 要求退火=>不要求退火。750mm=>500mm。1300=>1200。(备注) 校准设备变更内容 恒温设备 项目J JG 351-1996 JJF1637-2017 检定炉管式炉常用温度点为1200℃ 均匀温场中心与炉子几何中心沿 轴线上偏离不大于10mm; 在均匀温场长度不小于60mm,半 径为14mm范围内,任意两点间温 差不大于1℃。 300℃以上恒温设备为管式炉,应配置均温 块。 有效工作区域轴向30mm内,任意两点间温 差不大于0.5℃; 半径为14mm范围内,同一截面任意两点间 温差不大于0.25℃ 恒温槽有效工作区域内温差小于0.2℃ 热电偶测量端套上玻璃保护管, 插入油槽恒温槽中,插入深度不 应小于300mm,玻璃管口沿热电偶 周围,用脱脂棉堵好 -40℃~300℃在有效工作区域内任意两点 间温差不大于0.1℃堵好 将被校热电偶(必要时,测量端区套上玻 璃保护管),测量端与测量标准感温点置 于有效工作区域的同一水平位置,插入深 度应不小于200mm。 参考 端恒温器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 恒温器深度应不小于200mm,工作区域温 度变化(0±0.1)℃,插入深度不小于 150mm。 多点转换开关 项目JJG 351-1996 JJF1637-2017 多点转换换开关寄生电势不大于1.0 μV 各路寄生电势及各路寄生电势之差均不大于 0.5μV 电测设备: 项目J JG 351-1996 JJF1637-2017 电测设备准确度不低于0.02级Ⅰ级被校热电偶

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K分度号铠装热电偶校验方法: 1、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 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2、热电偶的测量端应处于检验炉最高温区中心;标准热电偶应与管式炉轴线位置一致。 3、检验炉炉口沿热电偶束周围,用绝缘耐火材料堵好。 4、检定顺序,由低温向高温逐步升温检定,炉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应超过±5℃。 5、当炉温升到检定点温度,炉温变化小于0.2℃/min时,可以开始读取数据和测量信号。 6、读数应迅速准确,时间间隔应相近,测量读数不应小于4次,测量炉炉温度变化不大于±0.25℃。 7、测量时将所有测量数据填写在工作用热电偶检定记录表上(见附表) 8、详细请参见《JJG351--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验规程》。 在线取出热电偶操作方法 1、常温下直接取出热电偶即可。 2、高温下不能直接取出热电偶,高温下每取出10cm等待5分钟直至全部取出。 3、将取出的热电偶拿到校验炉进行校验,并把校验结果填入工作用热电偶检定记录表。 网带表面温度测量方法: 测量时网带上需无产品 1、把铠装热电偶端头用扎丝固定在网带中间,开动网带以正常速度前进。 2、向前行进2.5m后停止网带,在离铠装热电偶端头2m的位置再加扎丝固定后继续开启网 带前进。在后面可以视铠装热电偶行进情况在适当位置加扎丝固定。 3、当网带行进到氧化第一区位置时,停止网带5分钟待仪表显示数稳定后读出数据记录到 表格上,同时也读出该温区仪表显示值记录到表格。 4、按上面方法测量其它区温度并记录表格中。 5、测量完毕后抽出铠装热电偶和除去网带上残留的扎丝。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修订稿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热电阻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程适用于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铂热电阻(以下简称热电阻),其他型号热电阻亦应参照使用。 基本工作原理 热电阻基于导电物质的电阻值与温度呈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工作。 构成及功能 热电阻主要由电阻体、保护套管、接线盒等部分构成。 电阻体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 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电阻体。 接线盒用于和二次仪表连接。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 性能指标 基本误差:A级±+∣t∣)℃ B级±+∣t∣)℃注:t为测量端温度。 绝缘电阻:>20MΩ? 规格 测量范围:一200~350℃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a.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b.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阻在其中的作用; c.掌握数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d.掌握该热电阻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 e.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完好条件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 a.铭牌应清晰无误; 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 c.紧固件不得松动。 d.端子接线应牢靠; e.密封件应无泄漏。 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 a.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 b.穿线管、软管应敷设整齐; c. 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 d.连接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 a.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 b.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 c.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 3.维护 日常维护 巡回检查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a.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阻运行情况; b.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裂,连接处是否松动; c.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 定期维护 每周进行一次热电阻外部清洁工作。 定期维护 校准周期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校准方法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校准方法 1.概述 贵金属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的贵金属导体基于塞贝克效应制成的热电温度计。两种不同的贵金属导体称为热电偶的两个电极,通常两个电极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接点,测温时放置于被侧温场中,另一端测温时要求放于某一恒定温场中。故焊接端称为测量端,另一端称为参考端。 贵金属热电偶的用途:贵金属热电偶在热电偶系列中准确度较高,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热电动势稳定,高温下抗氧化性能好,常用于准确度要求高的精密温度测量. 2.引用文献 使用说明书和JJG141—2013《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F 1007—2007温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GB/T 1598—2010铂铑10-铂热电偶丝、铂铑13-铂热电偶丝、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丝GB/T 16701—2010贵金属、廉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方法 GB/T 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 GB/T 16839.2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3.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铂铑10-铂贵金属热电偶在419.527 ℃~1084.62℃的校准。 4.技术要求 4.1电极直径及偏差单位为毫米 4.2热电偶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单位为摄氏度

4.3热电偶检定温度点及对应热电动势最大允许误差 5.校准项目: 被校热电偶在铜点(1064.62 ℃ ), 铝点(660.323 ℃ ),锌点(419.527 ℃)三个固定点温度附近校准。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电测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相应规定的要求。 实验室除地磁场外,应无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外电磁场干扰。 6.2使用的仪器设备:

热电偶热电阻技术规范书

热电偶热电阻技术规范书

xx电厂2×300MW煤矸石热电联产新建 工程 热电偶热电阻 技术规范书

附件1 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xx电厂2×300MW煤矸石热电联产新建工程的热电偶热电阻招标,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买方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卖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所有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 1.4 卖方执行本技术规范所列标准。有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的技术差异表中。 1.6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卖方应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7 只有买方有权修改本规范书,卖方投标时无权修改本规范书原文,只用逐条响应。若对本规范书的某条文有差异或不同之处,请单独注解指出。 1.8 卖方应具备所提供的热电偶热电阻应有在2×300MW机组上两年以上成功运行业绩以及工程安装指导和调试的资格和经验,不得选用没有实践经验的仪表和控制设备。 1.9 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力,卖方应承诺予以配合。 1.10 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1.11 本工程采用编码标识系统,卖方在中标后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和设备标识必须有编码标识,编码标识应遵守买方应用约定,保证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和设备标识正确使用编码标识。 2.工程概况 2.1 电厂概况

JJF(闽) 1016-2005 热电偶检定炉校准规范 内容

热电偶检定炉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校准规范适用于各类热电偶检定炉、退火炉计量性能的校准。 其他类似的温度炉也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校准。 2 引用文献 JJG 351-1996 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141-2000 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75-1995 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668-1997 工作用铂铑10-铂、铂铑13-铂短型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闽)4-1992 工作用镍铬-镍硅、镍铬-铜镍(康铜)短型热电偶检定规程 JJF 1071-2002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59-1999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概述 热电偶检定炉是热电偶计量检定中重要的配套设备,在热电偶检定过程中提供恒温温场。它主要由热电偶检定炉体和与其配套的精密温度控制装置组成,基本机构如图1所示。 4 计量特性 不同用途的热电偶检定炉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温度传感器信号 控制输出 图1

5 校准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检定炉可放置在常温实验室内。 5.1.2 校准用测量设备环境条件应符合校准设备使用要求。 5.2 标准器及其辅助设备 5.2.1 校准时所用的标准器由表2列出。 表2

5.2.2 辅助设备 5.2.2.1 热电偶转换开关,寄生电势≤0.4μV 。 5.2.2.2 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0.1)℃。 5.2.2.3 钢直尺,最大允许误差为±0.2mm 。 5.2.2.4 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直流500V ,准确度:10级。 5.2.2.5 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由2块定位块和2支石英测试管组成。定位块尺寸如图2,材料为耐火材料。测试管为Ф8×6×700(mm)石英管2支,分别插入定位块1孔(径向孔)和2孔(轴向孔)形成支梁,如图2所示。 图2 定位块、石英测试管示意图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3。 6.2 校准方法 6.2.1 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45%~75%的条件下,断开热电偶检定炉电源。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检定炉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规定。 6.2.2 用于校准廉金属热电偶检定炉(包括短型热电偶检定炉)的两支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以下简称为标1和标2),必须是同一支一等标准偶分度出来的,通过计算得出它们在1000℃时热电动势值'1标e 和' 2标e ,按式(1)计算,得到标2和标1的系统差值系统e ?: ' 1' 2标标系统e e e -=? (1) 或者将该两支标准热电偶捆扎后置于1000℃的炉中,炉温稳定后,轮换读取2支标准偶的热电动势值各4次,取平均后相减,亦可得出标2和标1的系统差值系统e ?。 R14

工业铂、铜热电阻校准规程

工业铂、铜热电阻校准规程 1 目的规范铂、铜热电阻校准的操作,确保铂、铜热电阻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200℃ ~+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使用的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 4.1 热电阻:由一个或多个感温电阻元件组成的,带引线、保护管和接线端子的测温仪器。 4.2 标称电阻值R0:热电阻(或感温元件)在0℃时的期望电阻值。其阻值通常有 10Ω、50Ω、100Ω、500Ω、1000Ω,它由制造商申明并标于热电阻上。感温元件常以其标称电阻值表征,例如一个Pt100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100Ω;Cu50 的感温元件,其标称电阻值为50Ω。 4.3 温度/电阻表(分度表):当R0 为标称电阻值时,可根据函数关系制成相应的温度/ 电阻表(分度表)。铂热电阻标称电阻值为100Ω 的分度表见表2。其他类型铂热电阻的分度表只要将该分度表中的电阻值乘以R0/100Ω 即可(此处的R0 为其他类型铂热电阻的标称电阻值)。铜热电阻分度表亦是如此得到。 5 内容 5.1 允差:允差等级是与有效温度范围相对应的。在有效温度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值通过分度表查算出的温度t 与真实温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表1给定的允差值。表1适用于任何标称电阻值的热电阻。对于特定的热电阻,若其有效温度范围小于该表规定的范围,应给予说明。 表 1 热电阻的允差等级和允差值

5.2 温度/电阻关系 表 2 Pt100 铂热电阻的温度/ 电阻关系

表 3 Cu100 铜热电阻的温度/ 电阻关系

JJF1637规范修订解读

JJF1637-2017规范修订解读 一、修订背景 在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修订之前,廉金属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的检测依据是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为什么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要修订为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 1、2010年后,我国颁布实施了GB/T 16701-2010《贵金属、廉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方法》、GB/T30429-2013《工业热电偶》等国家标准,在相关内容上发生了变化。 2、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规程”中,已有一些内容不适合现今的热电偶检测工作。其中恒温设备(管式炉)在满载检测时,炉内均匀温场的温差,实际上达不到国家标准和原“检定规程”的要求,无法解决管式炉温场带来的影响,亟须提高热电偶整套装置的测量能力。 3、长期使用的热电偶由于热电极晶格发生变化,引起均匀性的改变。那么原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对新制的和使用中的热电偶用同一个允差判定原则,来判定合格与否是不完全合理的。 4、检测时,热电偶插入管式炉的深度约300mm,与现场使用时插入测温区深度不一致。 5、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现场使用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智能温控仪,对经过检测的热电偶不定级别进行修正后,仍在现场使用。基于上述原因,我院申请将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修订为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 二、修订过程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检办量函[2014]79号文件,受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托,由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等参加起草,经过调研、试

热电偶检修规程

热电偶温度元件检修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电偶温度元件检修工艺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热电偶温度元件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_T_659-1998》 《热工检定规程》 3.概述 温度测量是电力生产,特别是火力发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它直接影响着发供电过程中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经过长期实践,对于不同测温范围,采用不同的测温元件进行温度测量,对于高温介质多采用热电偶来进行温度测量。 3.1原理 将两根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在一起组成闭和回路时,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接头加热,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电势,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势叫热电势。产生热电势的两根导体的组合体叫热电偶,每个单根导体叫热电极。热电偶被加热的一端叫工作端或测量端,另一端称为冷端或参比端。 3.2结构 热电偶由热电极、绝缘材料、保护套管、接线盒四部分组成。 4.检修内容与质量标准 4.1拆卸 4.1.1清除灰尘及污渍。 4.1.2 热偶体检查: a) 热电偶的外观应满足下列要求:热电偶的电极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 b) 各部分装配应正确,可靠,无缺件。 c) 元件引出线无断路或短路现象。 d) 热电偶的骨架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不可拆卸的热电偶不作此项检查)。 e) 用万用表检查热电偶元件有无断路现象。

f) 用兆欧表进行测量。测量时应将热电偶各个接线端子相互短路,并接到兆欧表的一个接线柱上,兆欧表另一个接线柱的导线紧夹于热电偶的保护管上。双支热电偶,还应测量不同感温元件输出端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20 MΩ。 4.2检定 4.2.1 热电偶的检定条件 a) 检修后的热电偶电极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缠绕等缺陷。 b) 冰点恒温器的测量范围-20 — +50℃,最小分度值小于0.5℃的精密水银温度计 c) 300℃以下的热电偶元件的检定,在水、油恒温槽内,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检定,又叫比对。 d) 300℃以上的热电偶元件的检定,在管式检定炉中,采用双极比较法或微差法,与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进行比较检定。 4.2.2 校验热电偶元件所用的标准仪器和设备: a) 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 b) 管式检定炉。 c)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装置。 d) 可控硅调压器。 e) 数字万用表。 f) 计算机。 g) 打印机 h) 热电偶元件的校验接线如图一所示: 图一双极比较法校验接线图 4.2.3 热电偶的检定:

热电偶校验作业指导书

DTPD #3 K121—2012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机组A级检修2012-08-20实施

目次 1 范围 (1) 2 本指导书涉及的文件、技术资料和图纸 (1) 3 安全措施 (1) 4 备品备件准备 (1) 5 现场准备及工具 (1) 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2) 7 检修记录 (5)

工业用热电偶校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大唐国际盘山发电厂工业用热电偶校验工作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安全措施、备品备件、现场准备及工具、工序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本指导书适用于大唐国际盘山发电厂工业用热电偶校验工作,工业用热电偶型号:K、E等,检修地点在温度实验室内。大修的项目为对工业用热电偶进行检查、校验,并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2 本指导书涉及的文件、技术资料和图纸 □JJF1001-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DL/T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JJF 351-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 □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 3 安全措施 □作业组成员了解工业用热电偶校验的要点。 □作业组成员了解该工业用热电偶的运行状态。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所用计量标准器需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次检修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准备好检修用的备品备件。 □高温试验要防止烫伤和火灾,同时高温时炭化的石棉绳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应注意通风。 □校验过程中,对标准器及被检仪表应轻拿轻放,防止较大震动和机械损伤。 □在自动检定过程中,不得随意中止自动检定系统的正常运行。 □送检的仪表上的标记应清晰保留,以防止回装时混乱。 4 备品备件准备 □工业用热电偶 1个 □绝缘胶布 1卷 □一次性手套 1袋 □镍硅丝 1卷 □长石英管 1个 5 现场准备及工具 5.1 现场准备 □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不大于80%。 □工业用热电偶所处环境应无影响输出稳定的温度波动。 □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器具。 5.2 专用工具 □一字改锥(5mm、8mm)各1把 □十字改锥(5mm、8mm)各1把 □剥线钳 1把 □万用表 1个 □钢卷尺 1个

热电偶的校验

实验一热电偶的校验 一、预习内容: 熟悉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及中间温度定律,掌握热电偶的校验方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工业用热电偶的结构及测量端的形状、特征。 2、学会正确使用校验中的仪器仪表。 3、掌握热电偶校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基本原理: 热电偶使用一段时间后,测量端由于氧化腐蚀和高温下的再结晶等原因,其热电特性会发生变化,因而产生测量误差,为了确保热电偶测温精确度,必须对热电偶进行校验。 本实验采用比较法进行校验,将标准铂铑-铂热电偶与被校热电偶捆扎起来,放入管式加热炉中心,为了确保标准热电偶与被校热电偶的测量端的温度尽量相同,加热炉高温区域内放有钻孔的耐高温镍块套。 双极性比较法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此方法直接测量标准热电偶与被校热电偶的热电势,通过比较、换算,最后确定被校热电偶的示值误差。 此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直观,被校热电偶和标准热电偶可以是不同的类型;其缺点是对炉温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此,本实验附有一套炉温控制器,以稳定的检定炉内的温度,确保在一个温度校验点的测量时间内,检定炉内温度变化不超过±0.5℃。否则将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 四、实验设备: 管式加热炉一台、炉温控制器一套、冰点恒温器一个、直流电位差计一台、标准热电偶和被校热电偶各一支、转换开关一个。 五、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给管式加热炉通电。 2、将电子电位差计调零。将“K”拨至中间,将功能档放在×0.2档,若检流计 有偏差,调零。

3、K拨至标准,调节R P,将检流计调零。 4、送入电势信号,UJ-36“K”至“未知”,测出标准与被校热电偶的热电势。 5、从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测量被校热电偶的热电势值,测量顺序如下: 标准被校 标准被校 6、温度从200℃开始,每隔100℃设一个检测点,直到800℃,(检测时一定要 等到温度达到平衡时在读数)将一个温度校验点数据取完后,将炉温升到另 一个温度校验点,重复上述测量直到将各温度校验点测完为止。 六、实验数据处理及记录: 1、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并画出曲线。室温:℃ 温度(℃)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被校热电偶 热电势(mv) 标准热电偶 热电势(mv) 2、双极性比较法误差计算表: 温度校验点 标准热电偶被校热电偶 误差(℃)热电势均值对应温度热电势均值对应温度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七、问题与思考: 1、被校热电偶在温度校验点的误差是否符合工业用热电偶允许误差的要求? 2、分析热电偶校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何克服? 3、用什么方法来检定炉温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