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路径选择

河北金融

2014/01

优化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路径选择

虞俊杰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河北秦皇岛066001)

摘要:2012年6月央行宣布允许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1倍,这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也给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定价的储蓄国债带来连锁反应。本文探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借鉴国际

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储蓄国债;管理机制;借鉴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73(2014)01—0028—03

一、我国储蓄国债变革过程

储蓄国债是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品种。自1994年面市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19年的探索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变革过程。

(一)债券形式与债权管理模式的变革。2006年之前凭证式国债是储蓄国债的唯一形式,以纸质方式记录债权,债权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2004年财政部尝试发行了两期电子记账凭证式国债,这是我国储蓄国债(电子式)的雏形。2006年7月储蓄国债(电子式)正式发行,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实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商业银行二级托管制,实现了债权集中统一管理。目前阶段凭证式国债与储蓄国债(电子式)并存。

(二)发行方式的变革。2012年之前凭证式国债采取承销方式,剩余额度由承销机构持有,存在超发、惜售、影响银行资金流动性等问题。201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2012年凭证式国债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凭证式国债发行方式由承销改为代销,发行期结束后承销机构注销剩余代销额度,避免了前述问题发生。储蓄国债(电子式)自推出之日即采用代销方式。至此我国储蓄国债采取了统一的代销方式。

(三)发行对象的变革。2012年凭证式国债改革前,其发行对象为社会公众,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改革后与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对象一致,仅向个人发售,增加了个人投资者购买机会。我国储蓄国债自发行以来有1年、2年、3年、5年期4个品种,可供投资者选择。

(四)利息支付方式的变革。凭证式国债付息方式为固定利率,单利计算,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储蓄国债(电子式)推出后,购买国债需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及与之相对应的资金账户,结算兑付本息,付息方式改为按年付息,到期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本息自动存入投资者指定的资金账户,转入资金按活期存款计息。

(五)销售渠道的变革。2012年11月两期储蓄国债(电子式)试行网银销售,工行、建行、交行为首批试点行,结束了储蓄国债发行以来只有柜台认购的单一方式。2013年5月农行、中行、广发银行也获准试点,2013年8月北京银行又加入进来,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承销机构加入到网银销售之列,给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带来更多方便。

(六)提前兑取资金清算方式的变革。凭证式国债提前兑取,由承销团成员持有到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提前兑取实现了定期清算,财政部每月15日和最后一日与承销团成员进行资金清算,减轻了商业银行垫付资金的压力。

二、英美国家储蓄国债管理优势

储蓄国债起源于发达国家,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筹集军费开始引入储蓄凭证。最早以储

收稿日期:2013-l l一29

作者简介:虞俊杰(1976一),女,河北抚宁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