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负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负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设想。

一、说教材

《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教材通过大量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悟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用已学过的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而产生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制定出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能力目标: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把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定为教学重点是,把感悟正数、零、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探索中自主获得新知识。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

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想一想,找一找,辨一辨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负数。

四、过程

课前我设计一个热身游戏《我反,我反,我反反反》。其意图有两点:一、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二、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让学生用数学方式表达出我列举出来的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体重的偏胖偏轻

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一、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学习更有兴趣。

这些情境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学生用箭头,当然也有学生就用正数、负数来表示。虽然他们的答案形式各样,但都有本质上的联系,我紧接又抛出一个评价性的问题: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于是动态生成里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不惊让人觉得“负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样的引入,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引出负数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绍,像什么样的数叫正数、像什么样的数叫负数。当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后,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的练习,并指出正数书写时可以省略+号,强调负数在书写时不能省略负号。并读出正数和负数。

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学习完了上一环节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的负数,从每天都有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几个城市某日用温度计测出的天气情况,要求学生读出不同城市的温度,初步明确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绍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自己找出15℃和零下10℃,学生在没有给出0刻度的温度计上轻易的找出了15℃,但是学生在找零下10℃

时,发现应该确定0℃。加深了他们对分界点0的认识。借助温度计的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引出0与负数、正数的位置关系以及大小关系。

设计学生找一找这个环节,其目的有两层意思:一、通过“找温度”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用正数表示,即正数都比0大,比0℃低的用负数表示,即负数都比0小。其二、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盎然,即将正数、负数、零的概念有机的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0 的质疑,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

第三个环节: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既然负数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

用之于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以书上例2为基础,我将题型以“快速抢读并判断”的游戏方式出现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

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于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

2、形成性练习。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习,提出存折上还有多少钱这一问题,渗透正负数的运算,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数学。

3、拓展性练习。我借助“刘翔”这个不仅是小学生会关注,大人会关注,乃至全世界人都会关注的人物跨栏成绩的研究,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提到最高处。当时风速是每秒-0.4米,为什么说要说-0.4米呢?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然后借助两位同学的表演,相对而跑,揭示出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再让学生想想如果风速是每秒+0.4米呢,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我想,学生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学数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