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怎样控制世界的

美国是怎样控制世界的
美国是怎样控制世界的

美国是怎样控制世界的?

2009年08月20日06:50中国产经新闻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

论0条

本报记者葛方新晏琴报道

“他用一个人的力量在挑战世界强大的利益集团而毫无畏惧。”这是恩道尔的读者对他的赞誉。

威廉·恩道尔是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地缘政治学家,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著有《石油战争》、《粮食危机》、《毁灭的种子:基因操纵的幕后动机》、《颜色革命,地缘政治和石油管道》、《战争的世纪:英美石油政策和世界新秩序》等。

在已面世的中文版《石油战争》和《粮食危机》中,恩道尔通过35年的研究,揭露了西方和跨国公司如何通过掌控能源和粮食来掌控世界,如何以牺牲世界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极少数人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贪婪,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8月初,威廉·恩道尔第三次来到中国,应邀参加他的新书《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的研讨活动。8月8日,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美国学者。恩道尔有着淡金色头发,深邃的蓝眼睛,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看上去很精神。但还是很难想象,那些犀利睿智的文字出自于眼前这位轮椅上的老者。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并不富裕,靠出版为生。但是他从来不为任何利益集团说话。”作为恩道尔几部著作中文版的译校和编委之一的顾秀林这样告诉记者。顾秀林说,当她最初接触恩道尔的著作时,非常受震撼,恩道尔对“绿色革命”的批评曾经让她难以接受。但是,恩道尔摆出的事实和他论述的逻辑让她不得不信服。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那些犀利的用语背后,深藏着一颗关爱世界、期待平等的心。恩道尔认为,世界不应该成为那些阴谋的牺牲品。或许正是因此,他的作品才总是能触动人们心灵最深处。

美国是被利益集团控制的

《中国产经新闻》:从美国的全球战略讲,美元、石油等都是控制手段,您认为,下一个会是什么?

恩道尔:我认为美国会采取任何一种手段来延续世界霸权。这在美国军事意图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如美国在阿富汗的表现。

美国霸权有两个支柱,第一是金融。美元作为全球的结算货币,而美元体系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体系这一根基未动摇,那么美国控制全球的能力便是强大的。

第二是军事工业。军事力量往往扮演着美国霸权扩张的工具。1945年以后的美国历史,其实质是金融货币权力在全球扩张。但多数时候,都是军事工业先行扩展新领域,但其背后是金融权利和金融利益。

乔治·沃克·布什在其总统的第一个任期期间,就恰好是一个石油与军事两大权力结合起来,在中国和欧洲最为活跃的时期。事实上,尽管中俄、中亚之间存在摩擦,但是在能源领域它们却注定是合作伙伴,因为彼此有需求。这就极大地威胁到美国的发展。所以,美国将军事和石油结合起来在亚欧大陆布局,以压制这些区域的经济长远发展。

根据我的观察,华盛顿这几十年来,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想法愚钝、目光短浅的角色,这只是表象。其后深藏着一个全球霸权战略。尽管这个霸权战略鲜少提及,但此逻辑从来没有变过。

1945年年底,美国最有权力的精英家庭和美国的权力者们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们要取代英帝国,成为全球霸主。但是他们的旗帜不是“帝国”,而是宣称“自由市场和民主在全世界的推广”。

看看英帝国的衰落,从1875年那场延续20年的经济危机开始,英国打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它的帝国地位并未动摇,但是却逐渐走向衰落。美国正是在英国衰落过程中,悄悄地填补了英帝国的空白,变成了一个帝国。现在的提法认为,美国世界已经结束,但是需要明白,它的结束过程会像英国一样,注定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中国产经新闻》:一个是金融资本,一个是军事工业。这两个支柱有没有交叉点?

恩道尔:美国东部有一个精英集团,性质类似于中国的“政治局”,组织形式更像公司董事会。美国军事领域、金融领域的重头人物经常在这里一起相互交流。他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不断强化美国的全球霸权。

1950年战后,这个“美国董事会”里有四大人物,而这四大人物都是来自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财团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这个家族的四兄弟分别控制着美国最重要的几个领域。

大家所熟知的布什家族,也是本世纪初靠石油起家的。他们同洛克菲勒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如以太阳系来比喻,洛克菲勒家族是太阳,而布什家族只是一颗行星。

在美国还有很多这样的财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垄断财团的势力不断扩大,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进一步加强,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逐渐形成拥有雄厚实力的十大财团,它们是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得克萨斯财团、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除此之外,还有数十个较小的财团,其中较著名的有福特财团、制造商汉诺威财团、底特律财团、费城财团等等。在我的书里,一共列有60个这样的家族名字,有些是你们熟悉的,有些可能并不了解。

《中国产经新闻》:美国最重要的军事工业、信息、金融、能源等领域都由这60个家族掌控?

恩道尔:是的。他们通过家族基金会这样的机构体系,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美国是怎样“玩弄”欧洲的

《中国产经新闻》:以美元为中心,美国国内形成了家族网络体系。现在在欧洲出现了欧元,美元的霸主地位会不会受到威胁?目前欧盟的家族势力也很强势。

恩道尔:我这25年是住在德国的。以我的观察,大部分欧洲的领袖们都处在一个精神分裂的状态。他们一方面反对美国的霸权,另一方面又害怕美国的霸权会衰落。欧元的建立是80年代欧洲几个国家的领导人提出来的。他们利用自己的黄金储备来作基础,建立一个货币体系,以替补未来美元的衰落。但欧元区内部还存在诸多问题。

欧元最开始是欧盟中16个国家的货币,英国始终没有拿定主意,到底依靠美国还是欧洲。英国作为一个岛国,一直“玩游戏”,坐收渔利。1992年,英国准备加入欧元区的时候,美国却利用索罗斯(国际著名投资大师、量子基金创始人,George Soros)采取手段阻挡其加入,由此阻止欧元变成一个真正的货币手段。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英国第一次真正想加入欧州体系。

1992年,美国应该是给索罗斯提供了美国最高层的机密,以阻止英国。事实上,索罗斯与洛克菲勒家族任用的是同一个律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上次有个专访,我谈到国外势力在西藏插手,点名提到索罗斯的基金会,其后他将我告上了法庭。目前索罗斯正在和我打官司。

美国接下去玩的游戏,便是迫使欧盟接受各种各样的问题国家加入。比如罗马利亚、保加利亚等,这些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国内问题也比较严重。如此一来,使得欧盟忙于处理内部事务,而无暇顾及美国。

奥巴马也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虽然土耳其加不加入欧盟跟美国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山姆大叔”就是要站出来支持它加入。以此不断给包括英法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制造摩擦。土耳其作为一个穆斯林国家,它有700多万流动人口常常在欧洲各国境内出入,而欧洲对穆斯林又是非常敏感的,奥巴马这样做会让欧盟很不安。

注意索罗斯和高盛

《中国产经新闻》:您刚才谈到索罗斯,今年以来,索罗斯一直都唱好中国股市,有人怀疑他背后的心计。您认为,他会不会继续插手中国市场?

恩道尔:索罗斯肯定会这么做,同时,也要注意高盛公司。

《中国产经新闻》: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恩道尔:通过对冲基金和期货市场来控制全球石油价格。高盛是纽约的石油期货的拥有者,现在又在芝加哥市场做碳交易。如果这两者相加,整个握在他们手里,这对中国将非常不利。

碳交易可能是

美国控制世界的一个手段

《中国产经新闻》:低碳交易会不会跟美国金融一样,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控制工具?

恩道尔:这就要取决于中国政府如何行动了。所谓的全球气候变暖就像“地球是平的”说法一样,这也是我和乔治·沃克·布什唯一相同的观点。但是道理是不一样的。

清洁能源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罗马俱乐部(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智囊组织)提出来的。提出清洁能源的目的,实际是阻止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像五百年前的荷兰一样,用风车而不是用煤炭、石油。

关于二氧化碳的故事,人们一直在讨论,并且把它与大气温度上升联系起来。但其实,海洋每年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量是人类的数倍,这个巨大的排放量是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描述出来的。这就是说,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相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个全球变暖的报告,这个报告警告世人全球变暖将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并以600个科学家的联合署名发布。但是据我

所知,其实真正签署的只有4个科学家,另外的人都没有签署,因为他们并不同意。但这份报告却造成全球恐慌。这或许便是那些利益集团的目的所在。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空间物理学的科学家,他说在IPCC发布的全球气候的模式里面,缺少了太阳的活动。但事实上,影响气候的第一因素是“太阳因素”,而不是“地球因素”。

《中国产经新闻》:为什么美国以前不签署《京都议定书》,现在却在积极地提倡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

恩道尔:这是因为美国国内问题的重要性在发生变化。如果早些年,美国同意签订《京都议定书》,就会影响到美国国内工业的进展,会增加工业成本。而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最重要的问题改变了。事实上,美国是想通过用碳交易的方式来抑制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

《中国产经新闻》:如果您肯定碳交易将成为一种控制手段,那会不会使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每个产业都受其操控?

恩道尔:美国一定会这样做。而我个人的愿望是,在这次危机之后,美国霸权是一个削弱了的霸权。通过更多区域性的自主合作来牵制它。因为一个霸权,不仅仅威胁全世界,对美国也是很危险的。

《中国产经新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您如何看中国和印度的崛起?

恩道尔:这是两个很不相同的国家,因为中国与印度有着很不相同的历史背景。据我所知,印度问题很复杂。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国内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此外,印度更甘愿被美国利用。包括跟美国军事合作,软件的外包合作,IT产业领域等的合作。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导致美国控制它的工业。

《中国产经新闻》:那么,通过中印的合作,会不会对美国起到一定的牵制?

恩道尔:是的,如果中印合作当然可以。但是印度目前还不够聪明。

美国为什么没有加入国联

美国为什么没有加入国联 1920年1月16日,国联正式成立,1921年7月,洛奇战胜威尔逊在国会中取得胜利,8月通过对德合约,美国宣布巴黎和约条款有效,但国联条约不在内,提出建立国联的美国最终却不是它的成员国.建立国联的意愿最早是从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中体现的,美国参战的目的就是取得世界领导权,充当世界和平仲裁者,战争进行到1917年,威尔逊试图利用沙皇俄国的崩溃,英法德奥的两败俱伤,使曾经的大国们按照美国的设想建立国联,使美国取代英法成为世界主宰,威尔逊声称:“美国不能为盟国的秘密条约而作战,为它们瓜分世界的目的而作战,美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必须使盟国屈服于它的压力之下,从而接受美国的和平方案。显然“十四点计划”就是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建立国联就是美国维持世界和平的手段,更是其掌握世界领导权的舞台,那么为什么美国作为国联的缔造者未能加入国联呢? 首先,不加入国联使美国孤立于欧洲事务,而孤立主义自美国成立以来就成为一种根深蒂固于美国民族意识中的文化观念,孤立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美国的“孤立”首先来源于其地理因素,浩淼的大洋带给欧美两大陆这道地域上的天然屏障,使美国与欧洲相隔绝,我国研究美国史的专家庄锡昌教授指出:“如果对美国人的心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人们不难发现:尽管大多数美国人与欧洲有着血缘关系,但是多数美国人的内心深处对欧洲有一种鄙视心理。他们从心底里认为欧洲在堕落,欧洲在沉沦,而对美国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却感到自豪,因此,他们感情上不愿与欧洲为伍。”但美国的“孤立”不是固步自封,与中国、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它力图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远离欧洲大国对殖民地利益相互之间发生的掠夺性战争,为共和国的自我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创造一个良好安宁的环境,所以孤立主义并不是落后的政策,而是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国家政策,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如美国早期政治家乔治梅森1783年写到:“大自然用一望无际的海洋把我们和欧洲国家分离开来,我们介入他们的战争和政治愈少,对我们就愈有利。”孤立主义作为指导美国外交的一项基本原则,则是独立后美国领导人外交实践深思熟虑的结果,使之专心致志于国内建设,并不时以和事老的身份在欧洲事务中指手画脚。孤立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已成为一种传统,传统的力量不可忽视之处在于,即使人们不知道为什么,甚至认识到有更好的办法,人们仍然宁可遵守先辈的制度,保守而求稳的走下去,美国著名史学家查尔斯.A.比尔德就确信,孤立主义政策“能使美国人民在1776年原则指导下前进,征服一个大陆,创造一种文明,尽管这种文明难免会有过失之处,但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珍贵的优点,不管怎么说,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伍德罗.威尔逊出任总统后,试图把美国充当世界领袖的梦想化为现实,如此一来,孤立主义就不可避免的要结束,但合约在孤立主义势力为主的参议员面前遭到否决,正如托马斯.贝利所说:“当威尔逊开始领导美国人民摆脱孤立主义道路进行有效的世界合作时,他使我们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革命。然而,孤立主义者……能够对这次革命进行反击,使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的道路。” 第二,放弃加入国联在全美当时也许称得上是众望所归。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战争尽管使美国大发横财,但那只是少数经济利益集团得利,1934年底,共和党参议员杰拉尔德.奈伊就第一次世界大战军火交易的内幕调查结果显示:“军火商贿赂了政客,共享了专利的好处,瓜分了企业,赚了难以置信的巨额利润,而又偷税漏税——这一切都隐藏在那些肮脏的杀人武器买卖里。更糟的是,军火商为了攫取利润,还助长了战争的危险。”战后带来的普遍厌战情绪使人们不愿意听到任何有关战争的消息,大部分美国人眼里,欧洲战场是罪恶之地,美国学者罗伯特.费雷尔在其著述中写道:“介入1917——1918年的世界大战愚蠢至极,以及感到了把美国与欧洲国家分离开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民意无疑是国家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多数美国人都反抗加入国联的背景下,威尔逊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成效。 第三,国联是由威尔逊提议的,威尔逊的下台无疑使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联显得更加举步

美国在掠夺全世界

美国在掠夺全世界 十九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列强,兴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非洲、美洲被瓜分殆尽。在全球的各大洲中,都能看到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欧美殖民者利用殖民地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掠夺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这些带着血腥气味的资本,推动了欧美工业发展,这使得欧美领先于世界。 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被打了个稀巴烂。列强们为了重新瓜分世界,相互厮杀,搞得人困马乏,两败俱伤,再也无法对殖民地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殖民地独立的高潮,英国等欧美列强控制的殖民地几乎全部独立。欧洲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战争让美国的军火商大大赚了一把。美国由此取代英国一跃成了世界的头号强国。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殖民主义成了过街老鼠,没有了市场。然而,那些习惯了依靠榨取殖民地血汗而过上优越生活的欧美殖民主义者,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刚刚独立的国家,由于曾经被殖民者疯狂掠夺,一穷二白,经济濒临崩溃。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控制着世界经济的绝大部分。那些老殖民主义者,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垄断着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制定了极不平等的经济规则。刚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要融入世界,不被孤立,就不得不接受那些不平等的经济规则。发达的欧美国家,利用这些不平等的经济规则,继续榨取这些经济十分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的血汗,使得发展中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愈来愈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资源优势,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如果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源,限制资源的出口,就违背了WTO的规则,就会受到WTO的制裁,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廉价出卖自己的资源。而发达国家对技术出口不管有多少限制,都不会违背WTO的规则。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的头号强国,美国在世界各种经济组织中具有绝对的发言权。美国的经济组织背后,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为后盾。美国利用这一优势,制定绝对利己的经济规则,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血汗,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财团的口袋中。美国依靠不断榨取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血汗,保持了美国的高速发展和美国人优越的生活。 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美国不断让美元贬值,却压迫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就说说美国压迫中国人民币升值的事情吧。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仅能使中国对美国出口萎缩,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加,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人的血汗,也轻而易举地被美国拿走了一大部分! 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使得中国人手中有一定的美元,美国人的手中也有一定的人民币。美元贬值,中国人手中的美元资产便不断缩水,美国人手中的人民币资产便不断升值。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一万公斤小麦,每公斤小麦一美元,中国获得一万美元。美元不断贬值,一段时间后,小麦价格变为一点一美元,这时,中国如果向美国购买小麦,出口换得的一万美元,从美国购买回来的小麦,就成了约九千公斤了。如果美国向中国出口小麦一万公斤小麦,每公斤小麦一元人民币,中国向美国支付一万元人民币,美国人手中就掌握着一万元人民币。过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小麦的价格为每公斤零点九元人民币,美国人手中的一万人民币,就可以购得中国小麦一万一千公斤。美国通过贸易就轻而易举把中国的利益无偿占取了。 当今世界,形式上的殖民主义被打垮了,但是,实际性质的殖民主义依然是灵魂不灭。以美国为首的欧美的老殖民主义者,把经济这条绞索,牢牢套在了发展中国家的脖子上,依靠经济这条绞索,依然牢牢控制着整个世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是美国等国家实质上的殖民地。不同的是,赤裸裸的武装占领变成了不见硝烟的经济侵略;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了

假如世界没有森林

假如世界没有森林 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丛林。大约1000万年前,整个非洲大陆 覆盖着连绵不断的森林。后来,大裂谷的形成改变了非洲的地貌和气候,森林丧失了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碎片化使得东西部动物群的交往受到了阻碍。环境改变后,人猿的共同祖先发生了分离。西边较大居群的后裔适应湿润的森林环境,成为两种大猿;而东边较小居群共同祖先的后裔则相反,出现了一种对空旷环境适应的新成员,即人类的祖先。从这个高度简化的人类起源故事看,人类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和森林有了不解之缘。 森林的功能 关于森林的功能,许多教科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妨再看看一组枯燥的数据:每公顷森林可年吸收灰尘330~900吨,这 是说森林是很好的空气过滤器;有林地比无林地每公顷多蓄水20吨,即森林是“绿色

水库”;每公顷防护林可保护100多公顷农田免受风灾,是说森林是农田的“呵护神”;每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900多人呼吸,因此森林是最好的天然“氧吧”;每公顷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公斤抗生素,杀死 肺结核、白喉、伤寒、痢疾等细菌,所以森林还是我们的“保健医生”;噪声通过40 米林带可减噪10~15分贝,即森林还可以 让人安静下来;林地只要有1厘米的枯枝落叶层覆盖,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水土保持效果比裸地提高44倍。还有,森 林冬暖夏凉,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 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因此,适宜的 人居环境里应当有森林。 森林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森林为人类提供了工业原料、燃料、饲料、肥料及油料;森林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的森林是生态良好的标志。从全球环境看,森林生态系统还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森林对减少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占30%~50%。反过来讲,要控制全球变化,减少日益增加的空气二氧化碳,在适宜的地区

6.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六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第二部分陕西专题突破 时新热点突破 专题六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1.(12分)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以“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强权政治】 材料一在拿破仑帝国最终战败之后,欧洲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处理战后一切问题”的国际会议……维也纳会议形成了新的维也纳体系,重建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并把弱小国家重新置于强国的民族压迫之下,所以它的反动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它的决议也是违反民族和民主原则的……维也纳体系源于战争终于战争,最终因为20世纪初的世界性战争的爆发而瓦解。 ——摘编自金卫星、刘大明《世界近代史》(1)指出20世纪初取代维也纳体系的世界新体系是什么?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这个新体系的特点。(3分) 【冷战竞争】 材料二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依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战后世界格局。列举促使该世界格局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新生萌芽】 材料三1950年春,让·莫内(“欧洲之父”)提出: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让·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想及其亚洲启示》(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突破“坚冰”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分)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难倒西方国家附正确答案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难倒西方国家(附正确答案) 从众多媒体报道可以指定,中国的学生在解答复杂的数学题方面是顶级的,而西方美欧国家的学生在这方面就差很多了,进入新加坡一个15岁的孩子出了一道数学题,被西方称呼为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而亚洲的学生们对这道题完全都是小意思。 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新加坡数学题难倒西方网名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关于这道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事情是这样引发的:新加坡一位15岁的中学生设计的奥数题放在网上,不少西方网名争相解答,但却都无一而解,西方世界都震级了,新加坡的教育果然好啊,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这么复杂的数学题。甚至引起了西方主流媒体的注意,英国《卫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把这道“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发布在报纸网站上,同时世界各地网名也在积极探讨解决答案,或被指出错误,或根本就没有头绪。那么这道“世界上最难的数学题”到底是什么题目呢?答案是什么? 这道题是这样的: 美国和英国想知道苏联进攻阿富汗的日期,于是苏联调侃的给了这哥俩十个可能的日期:5月15日、5月16日、5月

19日、6月17日、6月18日、7月14日、7月16日、8月14日、8月15日、8月17日。苏联只告诉了美国将要进攻阿富汗的月份,告诉英国要攻打阿富汗的日子。美国说:我不知道苏联进攻的月份,但我知道英国也不会知道。英国回答:一开始我不知道苏联进攻的日期,但是现在我知道了。美国也回答:那我也知道了。那么,苏联进攻的日期到底是几月几日? 正确答案是这样的: 在出现的十个日子中,只有18日和19日出现过一次,如果苏联进攻日期是18或19日,那知道日子的英国就能猜到月份,一定知道苏联进攻日期是何月何日。为何美国肯定英国不知道苏联进攻日期呢?如上述,因为5月和6月均有只出现过一次的日子18日和19日,知道月份的美国就能判断,到底英国有没有肯定的把握,所以她的生日一定是7月或8月。英国的话也提供信息,因为在7月和8月剩下的5个日子中,只有14日出现过两次,如果苏联告诉英国它进攻日期是14日,那英国就没有可能凭美国的一句话,猜到她的生日。所以有可能的日子,只剩下7月16日、8月15日和8月17日。在英国说话后,美国也知道了苏联进攻的日期,反映苏联进攻日期的月份不可能在8月,因为8月有两个可能的日子,7月却只有一个可能性。所以答案是7月16日。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形势与政策 印度对中国保持高度警惕 _____中印关系的背后

首先,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两国交往带有巨人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以最能反映国家总体国力的几项指标为例:国土面积,中国列世界第三,印度第七;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一,印度第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列世界第六,印度列第十一;军事力量,中印两国在常规武器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国际影响力,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其次,两国都将对方看作与本国战略利益关系重大的国家,从而将其放置在大国的位置上。1998年,时任印度国务部长的昆瓦·辛格就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领土边界的问题,与处理印度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在印度主要政党的执政纲领中,也将与中国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5]。这与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完全相同,中国政府首脑在许多场合都高度评价对印关系的重要性,在2003年和2005年两国政府首脑互访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都把这种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 再次,中印关系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部分观察家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成为合作伙伴以抗衡美国的霸权。”[6]日本学者则认为随着中印两国在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将难以避免出现“小国化”的趋势,因此“现在日本应该改变只追随美国的思路,建立包括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共存关系”[7]。在更多研究者的观点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信息,即人们愈中印发展历程与因素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中印关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印在地理边境问题上有历史遗留的争议,这一争议曾引起1962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这一仗打完之后,印度的大国梦被打碎了。自1967年以来,中印边界没有发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内容较长)

一天后人类消失若干个小时后全世界的灯光陆续熄灭美国超过七成的动力都来自矿物燃料一旦燃料消耗完电力系统就无法维续如果电厂没有人来为其添加新燃料很快全世界的灯光就会暗淡下去核电厂不会那么容易失去燃料一般的反应堆就有着能够用上两年的核燃料但如果没有人来消耗这些能量反应堆在两天内便会停止工作即使是风力发电机组也不会一直工作下去涡轮的旋转需要轴承和润滑油如果没有人来维护很快风力发电机组就无法工作由于发电机组无法正常运行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不断耗损最终一点点的消失殆尽几周后整个星球就将沉寂在无限的黑暗中也许整个星球上还能看到的唯一的人造光出现在美国的西南部胡佛大坝水力发电机组在这个人类消失的世界不起眼的默默工作着这是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在胡佛大坝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就是在大坝背后的蓄水池里源源不断的水只要蓄水池里有水水电机组就能继续运行水库里流动的水带动涡轮发电机不停的工作这些发电机自动工作只要系统不出问题他们能够一直工作下去如果工作人员今夜就离开胡佛大坝,不再回来就像现在这样把车间留在这里它们会正常的工作一个星期后仍然会继续运转下去数星期数月之后甚至几年之后一切都还会正常运转在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胡佛大坝很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座还能运行的发电站一旦世界范围内电力枯竭其它相关系统都将很快崩溃世界上各大城市的地底下都有复杂的地下管道、隧道系统有的用来作为排水系统有些用来排线布线在一些大城市也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大部分的隧道都在地下水位以下为保持隧道不浸水都会有一套抽水装置在必要的时候抽掉隧道里的水以保证地下隧道干燥和正常运行在纽约地铁隧道的深处有超过台的水泵不停的工作来保证不被地下水所淹没平均一天大约要抽掉万升的水现在,如果人类都消失了也就没人去打开水泵抽水经过测算在小时之内地下水就会淹没整个隧道天后回到地面上看看超市里的食物一点点腐烂电冰箱也只不过是存放着一堆腐烂食物的铁皮盒子电冰箱里融化出来的水却给一些生物提供了临时的生命保障像家鼠这样的小生物看上去似乎人类的消失对它们没有影响却非常依赖于人类留下的各种食物这些家鼠通常被定义为“共生啮齿科”动物即与人类共存共亡对人类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些家鼠以及棕鼠一离开人类便难以生存是这类动物的一个好例子人类消失后的前几周它们会洗劫厨房、食品厨等一切储藏有食物的地方一旦吃光后便开始啃食纸箱、衣服或者胶水之类的东西我想,如果在一个弃城老鼠

假如人类消失世界会是怎样

假如人类消失世界会是怎样? 如果人类明天消失,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学者艾伦·韦斯曼在其新书《没有我们的世界》中描述了人类消失后的地球。从这本书中,人们可以懊悔于人类对地球造成的伤害,慨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但更会感悟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英国《每日电讯报》载文,带人们畅游“没有我们的世界”。 万物复苏 人类突然消失后第一周将是“毁灭”的一周。 全世界核电站紧急用燃料一周内将用完,柴油发电机无法工作,导致核反应器外的水无法循环冷却。随后,核反应器温度过热、熔化甚至爆炸,地球空气、河流和海洋中将充满辐射物质。 这些辐射究竟会对动植物产生何种影响仍存在很多未知数。生物学家詹姆斯·罗夫洛克认为,大部分野生生物其实并不惧怕辐射,仍会自我生长。这是整个假设的关键点。 接下来,地球将迎来万物复苏时刻。 老鼠和八哥等与人类相关动物、牛羊等圈养动物以及艾滋病等将统统消失。 在非洲,广袤大地将受到狮子和老虎的统治,非洲大象等物种摆脱了人类长矛和枪炮的“保护”后,百年之内将“香火旺盛”。非洲平原和森林内将再现久违的动物游戏。 在乡村,曾经商业化的农场数年内必将“荒废”,原来整齐的小麦地长满杂草、野菜甚至橡树。数世纪后,以英国为例,将回归中世纪前的森林与灌木丛相间风貌。 钢铁消融 城市呢? 伦敦、纽约等沿海城市将最先“覆灭”。因为抽水用的水泵不再运转,地铁、地下公路等地下世界将成为水世界。数周后,曾经车来车往的公路将铺满茵茵绿草。水和野草从根基腐蚀掉整个城市,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内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如今的人类世界像是“钢铁时代”,许多东西由钢铁制造。钢铁虽然结实但易腐蚀。一两个世纪后,所有汽车腐烂消失。千年后,钢铁支撑起的现代文明彻底崩溃。 与钢铁相比,青铜耐腐蚀性更强,可存在数百万年。那时,这个世界将剩下半腐蚀的青铜制品,地球将重返“青铜时代”。 还有塑料,它将是人类最耐久的“遗产”之一。还有纸张,如果放置于没有空气和水的环境下,可以存在数百万年。 10万年后呢?或许一些金属物品会留下些许遗迹,金字塔或许仍会坚守地球。再以后?无人可预料,但大自然总会填补“真空”。韦斯曼认为,狒狒或许会成长为一种新的智能动物,接替人类成为地球主宰。“他们”在25万年后会做些什么? 人类遗迹 科学家预计,公元10亿年,不断升温的太阳将“烤焦”整个地球。那时,也许只有一些昆虫和植物能继续生存,而海洋则开始蒸发。再过数亿年,地球或许将变成毫无生命迹象的沙漠,被围困在炙热的大气层中。 如果那时有外星人造访地球,恐怕将找不到任何智能生物存在过的痕迹。 不过,也许外星人会注意到另外的东西。 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和水的腐蚀,月球车、金属制品和脚印可遗留到太阳系覆灭的那一天。美国“航行者”行星际探测器仍将继续它在银河系中漫长、寂静的旅程,直到它们意外与星球相撞或落入路过的外星人之手。 这些机器并非人类留下的最后遗物,扩散于太空中的电波生命力更顽强。当然,随着时间消失,这些电波也会变弱,消失。 毫无疑问,没有人类的地球将变得更洁净、更美好。但没有了人类,一些东西也会失去。 《每日电讯报》记者迈克尔·汉隆的话可以作为韦斯曼新书的总结,也可作为许多人畅想人类和未来的总结。“我们或许把地球弄得一团糟,但没有我们,世界无法如此精彩。”来源:新华网

南美为什么没有做成美国那样“合众为一”的大国:“解放者”玻利瓦尔与他的理想国几乎同时告别了世界

南美为什么没有做成美国那样“合众为一”的大国:“解放者”玻利瓦尔与他的理想国几乎同时告别了世界 玻利瓦尔画像。在玻利瓦尔去世后,他的名字和事业仍然被使用,1986年5月,美洲国家组织常设理事会决定,将玻利瓦尔的生日——7月24日定为“西蒙·玻利瓦尔日”《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8月下独家稿件,原标题《玻利瓦尔与他的理想国:“解放者”解放了多少国家?》,有删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分享到朋友圈。玻利瓦尔的独立之路尚不到而立之年的玻利瓦尔在这种情况下从欧洲回到委内瑞拉故乡,可谓正合天时。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生于委内瑞拉首府加拉加斯,诞生于一个极其富裕的克里奥尔贵族家庭,也因此有一个奇长无比的贵族名字——西蒙·何塞·安东尼奥·德·拉·桑迪西玛·特里尼达·玻利瓦尔·帕拉修斯·伊·布兰科。在当年,英国刚刚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独立国家。美国从英国独立,海地从法国独立,给南美类似处境的土生白人以深深刺激。玻利瓦尔年轻时和类似出身的青年子弟一样,16岁就被送往欧陆,在西班牙和法国接受教育。此时的欧陆,启蒙思潮方兴未艾,玻利瓦尔深受影响,决心推翻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创立属于全体美洲人的共和国。拿破仑在巴黎加冕时,玻利瓦尔也在旁观礼。他虽然不赞成拿破仑复辟君主制,

但群众对英雄的追捧与崇拜,也使他心驰神往,这一经历和接受的启蒙思想一样,成为激发他抛弃家产、投身独立的重要动力。饶有趣味的是,华盛顿一直没有改变大庄园主的本色,即便在战事激烈之际,也不忘写信经营自己的弗农庄园,将退隐归耕田园视为最大乐事,显示出两者气质的巨大差别。 1810年春天,随着母国的中央洪达进一步受到法军威胁,克里奥尔人趁机以总督和其他王室官员背叛斐迪南七世、效忠法国扶持的伪国王为由,在加拉加斯、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和波哥大组织了示威,强迫王家官员向克里奥尔人控制的殖民地地方洪达移交统治权力。1811年,第一届委内瑞拉国会宣布独立,提出了共和国宪法的框架。西班牙摄政委员会从波多黎各调遣军队前来镇压,一批自由黑人和混血儿也因为不满共和国宪法中未能给自己以平权,加入了保王党。插画,表现1811年7月5日,玻利瓦尔和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号召追随者签署委内瑞拉独立宣言的情形 南美和北美在种族观念上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并没有将人种截然分为黑白二色,而是有异常丰富的色谱:尽管白皮肤被视为高贵,由于来美洲的西班牙人以冒险家和军人为主,想来捞一把就走,不像北美殖民是包括男性、女性、儿童在内的完整社区搬迁,因此在拉美产生了大量混血儿。其中,白人被称为“克里奥尔人”,黑人-印第安人混血被称为“桑博

当今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新变化

当今大国关系与世界变化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1班 1750300039 沈燕茹随着时间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逐渐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强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春风化雨沐华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自信起来了。如今的中国变成了世界经济强国,多元化科技大国。 大国关系的整体结构是世界格局。当今大国政治已不再归结为国际政治,但大国关系的影响依然非常重要。如今的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啊崭新时代。我国战略思想是对世界战略格局演变的科学判断,我国安全环境总体的把握,也是对加速推进世界多级话的战略构想。 在国际力量方面 世界重心逐渐从欧美转移至亚洲。虽然从历史上大国权利都是在西方国家内部进行的。如今趋势显示,欧美生产总值和世界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金砖五国发展较快。分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虽然他们还面临这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总体来说实力在逐渐增强。 在价值体系方面,力量重心逐渐转向多元化国家。西方民主价值体系已不再受用。如今的经济强国已不再是与西方意识形态相似的国家。力量多元和文化多元发展趋势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称为中国崛起改变力量格局的重要因素。 如今各国不论大小国家,不论强弱,其国家意识,强国意识,民族意识都在不断强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也逐渐形成。新兴大国影响力和发言权不断增前。随着新兴打过的崛起,美国主导,美欧公治的局面已被打破。新兴大国站在举足轻重的地位。 未来大国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1.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支撑,制度创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文化因素是把国家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3.发展动力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从经济全球化以来,中国建立并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同时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合法席位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并抑制核武器发展。只有自己国家实力强大,我们才会更有信服力,影响力。作为世界大国,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时刻反思,开放思维,虚心学习,努力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国家利益就是国际关系的根本,只有两国之间互利共赢,才能走向合作,正如中美经济合作,谁都离不开谁。其次国与国之间要以诚相待。大国间要起到表水作用。要拥有一颗包容性,共建和谐社会。当今世界,在人类逐渐成为整体的过渡期,我们要便显出更大的合作诚意,体现我国的发展文化,发展我国的创新技术,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努力改变,学习新精神,接受新时代的变革。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美国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美国 1776年7月4日,北美洲13个英属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在经历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英国签订了《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美国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在没有美国之前,英国对美洲大陆进行着统治,奴役着那里的老百姓。通过贩卖黑奴,农场主们获得丰富的免费的劳动力,英国政府每年可以从美洲大陆获得大量的回报。美国独立后,英国失去了相应的回报,更加积极的对外扩张。亚洲大陆便成了英国的首要选择,而中国当时国土面积大,但是实力弱小,军事实力也不强大,英国从中国大陆上来获取财富,来弥补在美洲大陆的损失,这是理所当然所的。所以,如果没有美国,可能鸦片战争的爆发会推迟,清王朝的灭亡也会相应的推迟。 如果没有美国,就没有门户开放政策,就没有《九国公约》。中国的主权、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将会更加遭到破坏。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将会更加的扩大,抗日战争也会持续更久的时间,中国的损失也会更加的大。 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可能就是跟今天的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一样,只是一个靠旅游来拉动经济实力的国家,国土可能也会充满了很多的中国移民。众所周知,日本一直是一个比中国落后得多的国家,中日之间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几场战役,都是在中国的附庸国朝鲜打的,大部分也都以中国的胜利结束。但正因为美国的出现,打开

日本大门,与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激起了日本内部对幕府的反抗。最终明治天皇统一日本,建立了封建的帝王制度,在之后更是进行了明治维新,文化、技术方面又向西方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大大提高。如果没有美国,就没有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在一战之前就会被各个国家分瓜,即使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得到解放,可能也只会象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一样逐渐恢复国家经济,然后主要靠旅游来拉动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更是微小。同样,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国力微弱,不可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更不可能发动抗日战争。 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就不会投掷大量兵力和财力在太平洋战场上,原子弹研究和使用也会推迟很久,没有原子弹,日本不会那么快投降。如果没有美国,二战结束后,日本就会像曾经的德国,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一样,一分为二。 如果没有美国,就不存在世界警察这个词。远东、中东、南欧、非洲、中美洲可能会乱成一锅粥,苏联不会解体,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欧洲国家会联合起来一起反抗苏联,苏联可能也会成为另一个世界警察。世界上社会主义阵营会更加的强大等等。 但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就算没有美国,还是会有另一个“美国”崛起。

假如没有蜜蜂,人类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蜜蜂,人类将会怎样 一间靠近香山的百平米左右大小的会议室,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老总就几乎将业界顶级人士全部囊括,2008年9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蜂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的现场,凸显了这一产业规模之小,影响之微。但与会专家警告说,蜜蜂自然授粉对自然界的巨大贡献是人和其他任何生物都 无法替代的,而其非同寻常的重要性目前还基本上不为大众所知晓,这将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近百年前,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消失,人类生存的时间就可能只有几年了”。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蜜蜂是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1 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否则这些植物将无法繁衍生息;蜜蜂还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最佳物选,蜜蜂的采集半径在3000米左右,一箱蜜蜂通常有4-5万只以上的采集蜂,一个蜜蜂饲养场等于在其所覆盖的周围1800多亩范围内分布了数以万计的义务采样员,对环境进行动态取样和检测。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200多万群蜜蜂中,有100多万群用于为农作物授粉;蜜蜂授粉每年创造约200亿美元的产值,它们为农作物授粉而产生的价值是蜂产品本身价值的143倍;另外,蜜蜂授粉给美国人提

供了1/3的膳食。2004年美国在发表蜜蜂基因组序列的评论中称:“如果没有蜜蜂,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以至于2006年美国东、西海岸出现史无前例的因蜂群衰竭失调引起的蜂群丢失现象之后,美国国会经听证拨巨资对蜜蜂进行研究和保护。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吴杰指出,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养蜂业不仅投入少、见效快,而且具有不与农业生产争资源的独特优势:养蜂无需占用耕地、建筑厂房,无需大量劳动力,无需灌溉及消耗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饲料。更重要的是,蜜蜂靠采集花蜜、花粉生存繁衍,客观上起到为植物授粉,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这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极具现实意义。他强调,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植物品种众多,尤其是存在大量野生植物(包括农作物)资源。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化、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被大量使用,致使野生授粉昆虫锐减。如果没有蜜蜂进行高效授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授粉总量将受到极大影响,一些植物资源、特别是野生植物资源的生存繁衍就会受到威胁,严重的可能导致物种灭绝,进而引发整个植物群落和生态体系的改变。其次,我国作为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环境生态工程中,如果缺少蜜蜂授粉,显花类植被的繁育就会受到影响,其结果

一句话调侃世界各国

一句话调侃世界各国 一句话调侃世界各国 亚太: 到了中国才知道只生一个好 到了日本才知道死不认账还会很有礼貌 到了韩国才知道亚洲的足球让上帝都差点疯掉 到了泰国才知道见了美女先别慌拥抱 到了印度才知道人还得给牛让道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四周都是水还得管别人要 到了印尼才知道华人为什么会睡不着觉 到了阿富汗才知道冤枉都不能上告 到了伊拉克才知道污染会让你死掉 到了中东才知道分不清楚到底是人的生命重要还是民族尊严重要 到了阿拉伯才知道做男人有多么骄傲 到了澳洲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 欧洲: 到了德国才知道死板还有一套一套 到了法国才知道被人调戏还会很有情调 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到天上还能哈哈大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连乞丐都可以弹个小调

到了英国才知道为什么牛顿后来都信奉基督教 到了荷兰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当街拥吻也能那么火爆 到了瑞士才知道开个银行账户没有10万$会被嘲笑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意大利才知道天天吃烤Pizza脸上都不会长疱 到了希腊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实都是破庙 到了南斯拉夫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想回到祖国的怀抱 到了斯堪德勒维亚才知道太阳也会睡懒觉 到了俄罗斯才知道有这么大块地也会有人吃不饱 到了梵帝冈才知道从其境内任何地方开一枪都会打到罗马的鸟 美洲: 到了美国才知道不管你是谁乱嚷嚷就会中炮 到了加拿大才知道比中国还大的地方人口比北京还少 到了墨西哥才知道佐罗为什么现在不出来瞎闹 到了巴拿马才知道一条河也能代表主权的重要 到了古巴才知道雪笳有N种味道 到了巴西才知道衣服穿的很少也不会害臊 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车在境内拐个弯都很难办到 到了阿根廷才知道不懂足球会让人晕倒 非洲: 到了埃及才知道一座塔也能有那么多奥妙

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

专题: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 2013/4/10 一、中美关系

二、美苏关系 社会主义力量。 四、国际格局发展下的大国关系 当今世界发展(多极化趋势)下的时代主题(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感悟:1、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从根本上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2、任何国家必须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内外政策,保守只会导致落后。 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能在世界强国之林树立起大国形象的主要原因: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中国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不断创新之路,创新能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5、中国的发展须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调整发展方向。 6、中美关系(国与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进步,全方位发展中美两国(国与国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促进国家共同发展,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美(国与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国际关系中,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有交流才会进步,只有互利才能合作,只有共赢才有未来(加强合作、追求共赢) 8、世界和平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展

五、中、美、日、发展比较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从近代到现代,美国、中国、日本等崛起的历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比较与探究的内容。

六、材料题解读: 一、材料(一)图标一中国的发展之路 材料二:图示二美国的发展之路

当前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新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新变化 冷战结束距今已有二十余年,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世界迎来了第二个千禧之年。两千年过后已有十七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大国之间的关系在合作与摩擦间反复摇摆。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这是全新的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谁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中拥有话语权。而中国也正处于全面迈向小康、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握国际形势与国家关系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特依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当前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新变化一课内容,并结合时政热点要闻阐述。 当前国际形势书中提到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美国成为牵动国际格局的最大变量。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仅存的一极。然而美国将自己拖入伊战、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等泥潭中,不仅给自身造成极大影响,也影响了中东的政治格局,留下的大量政治真空给予恐怖分子、极端组织以有机可乘,一再加剧中东战局,使中东战火不断,没有履行其唯一超级大国应尽义务。其更是以叙利亚战争为契机,使得经历乌克兰危机后的俄罗斯与其形成代理人战争,窜动北约,扰乱东欧,牵制俄罗斯。在亚太以加强美日韩三国合作为基础牵制中国,牵线东盟与印度围堵中国,巩固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这些都是美国政府一贯的策略。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疲软,作为次贷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种族歧视、犯罪率等问题依然严重。奥巴马政府对国内的问题进行了处理,进行了医改法案、住房新政、就业新政等,但收效甚微。国际事务上在加强与北约盟国的合作同时,将重心转移至亚太,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签订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然而,随着欧美民粹主义的兴起。2017年共和党人、民粹主义代表者特朗普击败了民

浅论当前大国关系变化和世界格局

浅论当前大国关系变化和世界格局 信安 国际格局主要指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包括彼此间的关系组合。其一方面涵盖了大国关系,另一方面又是观察大国关系变化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依据。国际格局在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形成了美苏两极,到1991年冷战终结后又演变成“一超多强”,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今天的“新一超多强”,其内涵是: “新一超多强”实为“一超六强”。综合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实力因素来看,当今世界存在着七大力量中心,分别是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与巴西。 美国虽然是“唯一超级大国”,但其超强实力因为“两场战争”(即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与金融危机而被削弱,民主与共和两党争拗不已,对外扩张野心被迫有所收敛。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笼罩欧洲,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欧盟成员国之间各种矛盾交织,英国“脱欧”可能性难以排除。种种因素使得今日的欧盟对外影响力与整体实力大不如前。日本政府债务规模惊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安倍当局对外处处逞强,外强中干。 与此形成对照,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渐成大势,中国的经济与综合实力尤其明显,印度经济增长潜力不小,俄罗斯军事与外交强项突出。凡此种种,以至多强之间的排序发生了明显变化,欧盟与日本相对后退,新兴大国相对前进,中国尽管还只是发展中大国,但已被外界视为“六强之首”和“世界第二”。新兴大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博弈成为国际关系复杂化的主线。经济全球化与相互依存关系使当今两大集群不同于冷战时的两大阵营,彼此之间不是完全对抗与截然分割的“零和游戏”,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博弈”。 2015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七年,两大集群各自发展态势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近乎摆脱危机,相继止跌反弹,同时开展新的大联合,如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美日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PP)谈判等,企图联手重振昔日雄风、继续把持国际体系主导权;新兴大国集群则因经济增长放缓乃至下行压力增大而处于阶段性盘整,同时也在开展彼此之间的大合作,如中、俄、印、巴、南非五国共同参与的金砖国家峰会。 难以逆转的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导致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利益增大,各国利益交融,彼此命运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泾渭分明、相互割裂。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逐渐式微,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崭露头角。具体而言,以下五大因素影响了当今大国关系的调整: 一是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等各类全球性挑战,各大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只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换言之,全球性挑战对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对抗起到了“助推”和“刹车”的双重功效;二是大国之间的共同经济与安全利益增多,相互依存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矛盾的对抗性下降,竞争的可控性上升,彼此竞争多为“和平与发展”式的竞争,军事层面的较量则更多地表现为“引而不发”;三是大国竞争与合作交织缠绕,竞合关系凸显,敌发界线趋于模糊,博弈更为复杂。即便是西方传统大国(以“七国集团”等为平台)与新兴大国(以“金砖五国”等为平台)这两大集群,也有别于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二者间的集群博弈属于竞合博弈,非集团对抗,而且一国在参与集群博弈的同时,也同另一集群的国家来往;四是各大国之间的相互核威慑及常规武器日趋高科技化,致使大国之间的战争代价过高、各方均难承受;五是当今世界大国多能汲取以前大国相抗导致的两败俱伤的历史教训,避免悲剧重复上演。

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

专题复习: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1)大国关系: (一)、美苏关系 1、战时同盟(1945年之前) 原因: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结果: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签署《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2、战后对抗(1945——1989) 原因:战后美国推行称霸全球战略,放弃战时与苏同盟转而反苏。苏联在二战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国际威望大大提高,亚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领导下,这些国家 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也开始推行霸权主义。 结果:世界长期不得安宁。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3、当代美俄关系(1989至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军事实力较强,但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能与美国抗衡,美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在曲折中前进。 (二)、中美关系 1.近代中美关系(1840——1949年) 近代中美关系中,美国侵略中国,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2.现代中美关系 (1)隔绝与对峙(20世纪50—60年代) ①表现: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不承认,并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B.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 字。 ②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美国敌视新中国的社会 主义制度和政权,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支持台湾独立,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2)打破“坚冰”,走向建交(20世纪70年代) ①表现:A.1971年,毛泽东果断决策,邀请美国兵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 B. 1972.2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②原因:中美建交基于双方战略利益上的共同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反对苏联搞霸权主义, 中苏之间开始出现摩擦。而美国同苏联争霸,想联合中国牵制苏联。 (3)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21世纪) 中美经济存在战略互补性,中美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进步。 二、国际格局 1、两极格局:(二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 原因:战后美苏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都开始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极格局。 ①两局格局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成立。 ②美苏争霸的形式:冷战。 ③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④冷战的表现形式:柏林墙的修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⑤冷战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 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 结论:大国关系决定国际格局,国际格局反过来影响大国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