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湖北省红安县二程中学吴袖香冯合明

国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七八年余了,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刚起步。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暂新的课程,我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知之甚少。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为此,借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会议,谈谈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想和安排。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简单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综合能力(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某个主题的探究,拓展的活动过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它超越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问题作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是学生生活领域和课堂学习的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转变学生那样单一的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避免高分低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

三、国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十大理由

1)时代拒绝“书呆子”。

会考试的书呆子,缺乏充分的问题意识,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走出学校就会被社会抛弃,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2)“处事”胜于“解题”。

获得知识,善于解题,不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会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多元化时代对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

3)实践出真知。

4)全人教育。

5)生活是个大课堂。

生活时时有教育,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处处有教育,生活具有丰富教育资源。

6)学校不是鸟笼子。

7)经验不是财富。

8)课堂教学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主渠道。

9)世界教育之势。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新课程的独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日、法等一些发达国家包括台湾省,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并都是从基础教育抓起。

10)课程改革的公共议题。

①全国各地几乎每天都有综合实践活动全国性、省级、地区和校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讨会。

②全国各地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网站148个。

③全国有18个省市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究组织。

④全国有超过100个地市将“综合实践能力”纳入中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公共议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

究与观察,技术设计与制作,社会参与与服务等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活动的过程,经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主要采取三大类实践学习活动:一是以研究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它包括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三是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两大类,具体有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技术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开放的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学校、镇、县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般分为6个程序:

①确立活动主题;②确立活动目标;③活动的具体实施;④活动成果展示;

⑤活动评价;⑥活动反思。

㈠主题的确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习课程,既没有教材,也没有学科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此,学校都可以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选题,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3、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4、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

㈡活动目标的确立

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学段,活动目标不同)

㈢活动的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

准备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提供充分的准备。

强调:

a、建立活动小组(组长、成员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

的选择)。

b、各小组要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c、各小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实施阶段

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搜集与处理各种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强调:

a、遵循“亲历实践、主动探究”的原则。

b、学生的自主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筛选,了解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点拨指导。

c、校外实践活动注意安全。

(3)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

总结与交流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活动全过程中得与失进行全面的总结与交流。要突出对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结果、活动的体会、活动的方法等方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

在总结与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实事求是;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㈣活动成果展示

1、课堂展示:利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把师生实施活动的过程展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