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报告人:

2018年11月9日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对西钢社区及附近居民进行了走访,获得了大量资料。

本次调查范围为西钢三其村老年居民及附近健身老人。调查时点为2018年国庆节,调查对象是抽样范围内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量31份,其中城市14份,社区问卷17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18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2010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 2010年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2010年的93.4%增加到全覆盖,电视机从95.2%增加到全覆盖,洗衣机从70.6%增加到90.60%。除了上述3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话、手机、冰箱和微波

炉等,天然气拥有率从77.4%上升到96.7%,电话、手机从71.1%上升到96.7%,电冰箱从65.9%上升到100%。

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3.3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70.3平方米。90.5%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后,66.8%的城市老年人对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农村老年人家庭平均住房4.0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85.7平方米,90.3%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

3、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100年,老年人的文盲率比2010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从2010年的21.6%下降到11.7%,其中,男性的文盲率从19.5%下降到10.8%,女性从23.5%下降到14.3%;在城市,小学程度的比例从33.4%提高到51.8%,初中程度从17.4%提高到27.1%,高中以上程度从20.9%提高到40.6%。老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进人老年所致,同时,老年文化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老年文体活动比较丰富

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老年人最多的闲暇活动是看电视以及广场舞,其次是散步,第三为听广播。其他的闲暇活动老年人也积极参加,如打麻将、打牌、下棋、看电影、听戏、逛公园等。在城市

5、城市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虽然大多数城市老年人已经退出了生产领域,但是,由于寿命延长及健康状况的改善,许多老人依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所在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城市中43.8%的人从事过义务劳动,22.5%的人参加过治安活动,30.6%的人参加过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由此表明,他们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6、社会救助缓解了特殊群体的经济压力

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老年人的经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人中得到政府和集体救助的越来越多。无退休金、健康状况差、独居、高龄、无子女的老人得到的社会救助相对更多一些。‘经济帮助大大缓解了这些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为他们维持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7、老年人享受到多方面优待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教育、交通、娱乐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等方面,向老年人提供不同形式的优待,如老年公交卡。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

8、老年人得到许多服务

随着老龄事业的发展,老年活动场地和设施不断增加,方便了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老年人居住区附近都有老年活动室。

社区为老服务的发展,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目前,社区服务网络己初具规模。城市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中均有“上门看病”服务。

各级组织积极开展为老年人“送温暖”活动,经常深入老年人家庭看望、慰问。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广泛关注。2018年,城北街道办事处绝大多数基层老龄工作机构都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普法宣传工作,对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9、老年人对现实生活状况基本满意

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够用有余”或“大致够用”,“与以前的老职工相比,经济上有了保障”。“与过去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医疗保障服务方面,从总体上看,老年人感到看病就医还比较方便。绝大多数老年人有良好的家庭关系,认为家庭和睦的,认为子女孝顺的比例都在85%以上。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或还可以的,达到95%以上。

二、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1、城市还有一些老年人不能享受离退休金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金是一个基本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养老保障制度尚未覆盖所有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中,离退休人员占72.2%;仍在工作的人占0.8%;从未工作和其他人占26.9%,这部分老年人不能享受退休金,他们基本上依靠家庭养老。女性和高龄老人问题尤为突出。

2、参加商业养老保险者少、没有养老储蓄者多

商业养老保险近几年才刚刚发展起来,城市有商业养老保险收入的老年人仅为11.2%,对老年人经济生活的作用微乎其微。由于低收入和多子女,老年人过去长期处于基本温饱状态,大多是收支相抵,所剩无几,所以很少有剩余钱储蓄。

3、普遍担心今后的养老问题

退休金水平普遍偏低,其他收入来源又很有限,因此,在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中,很多人担心退休金养不了自己。在未就业的老年人中,无退休金或无社会保险金的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最无安全感,担心“没有生活费来源”。

4、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但是,子女作为主要赡养人的作用正在发生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尊老、养老的传统带来冲击。家庭对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作用正在削弱。

(三)贫困问题亟待解决

1、群体内部贫富悬殊

由于社会转型、城乡差异、所有制差异、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历史等诸多原因,在老年人口内部,离休和退休之间、性别之间、所有制之间、有无社会保障的老年人之间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

2、疾病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老年贫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地区差别、体制转型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外,生病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发现:在消费

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人较多,而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老年人中,健康状况差的较少。健康状况与经济状况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疾病对贫困的影响。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反映经济困难的人较多。

3、子女下岗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家庭仍是老年人经济上的重要依托。一般来讲,子女是老年人经济发生困难时首选的依靠对象。但调查发现,在城市,子女的经济状况影响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有的甚至还需要老年人倒贴。

(四)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社会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1.医疗保障水平低,家庭负担重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发病率上升,他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他们的支付能力低,可利用的医疗卫生资源极为有限。

2.治病就医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

在城市,医药费拖欠现象较为突出。除了医疗保障水平低、医药费拖欠外,医疗费上涨快也在影响着老年人看病就医。就医看病的费用增长较快,老年人普遍对看病就医忧心忡忡。老年人普遍反映:“什么都不怕,就怕生病。”

3.家庭照料功能在减弱

在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日趋小型化,老年人的家庭生活照料问题日渐突出。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同时,代际分离趋势也在增强。根据本次调查,老年夫妇以及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比例在城市里日渐增长。

在我国,子女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子女老人较其他老人会遇到更多的生活困难。不少老年人担心自己生病时无人照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传统的功能已不再能够完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要了。

4.社会化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调查表明,老年人愿意住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比例不高,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一般来讲,子女是老年人经济发生困难时首选的依靠对象。但调查发现,子女的经济状况影响到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有的甚至还需要老年人倒贴。老年人中很多人都在担心子女下岗。

(五)精神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

1.活动场所有限、设施短缺,文体活动参与率低

调查显示,在城市,老年活动场所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设施短缺,利用率不高。从总体看,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少,文体娱乐活动的参与率低。但对于需要文化、技术、经济条件的活动,如打太极拳、打球、书画、唱歌跳舞、旅游、集邮收藏、学电脑等活动仍有相当需求。

2.有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但需要加以组织和引导

我国目前多数老年人还属于低龄老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尚好,可以也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服务。动员、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掘老年人的潜力,成为新时期老龄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3.缺乏精神慰藉

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家庭的变化,不仅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产生影响,而且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带来冲击。而有配偶老年人中有孤独感的比例较低。由此表明,老年人的精神卫生和精神慰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和家庭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

4.担心子女不孝敬

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文化中,子女对老年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与精神慰藉。从总体看,大多数子女是孝敬父母的,老年人对子女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一小部分老人担心子女不孝顺。老年人对于女孝心的担心,从侧面反映了家庭养老中潜在的问题,也表明普遍提高成年子女敬老、养老意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对策建议

老年人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有些问题日益突出,有些问题初见端倪。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未雨绸缪的原则,我们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自1999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中央在老龄工作上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应对措施正在逐步贯彻,应继续狠抓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这次调查反映的问题,结合贯彻“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十九大”精神,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工作

1.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救助的投入,凡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建立针对老年人特殊困难的专项救助经费,并形成制度。在

农村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2.建立和推行依靠社会各阶层和社会力量认助、认养、认捐特困老年人的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特困老年人救助体系。建议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把动员社会力量、救助贫困老年人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各地老年基金会的指导,发挥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筹集更多的救济资金。

3.建立鼓励社会力量救助的激励机制。对在贫困老年人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注意培养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定期开展表彰活动。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养老保障制度

1.加快立法进程。在完善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扩大保险覆盖面,加大资金征缴力度,使上述新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2.在巩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推动补充养老保险的建立与完善,适当降低退休金的替代率,切实保证老年人养老金的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

3.社会养老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提倡个人养老储蓄,从年轻时就树立起自我养老意识,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做好经济和物质上的储备。

(四)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和照料服务

1.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接合,推进城市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部分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逐步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比例,增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2.在卫生资源缺乏,且没有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的地方,当地人民政府有责任按区域卫生规划及配备标准进行卫生资源调整,举办或委托举办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机构。

3.把促进人群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手,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推进各项有益老年期健康的文体活动,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4..建立社区照料服务网络。发展为老服务事业,增加服务照料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强对社区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各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应面向社会,提高使用率,尽可能地向所有老年人开放。’

5.要重视高龄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现在应着手研究、建立高龄老人的照料保险。加强老年医学基础研究,高等医学院校应设置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专业。

(五)重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和广播媒介办好老年节目的目标。

2.积极发展老年大学(学校)。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老年教育。

3.寻找适合老年人思想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4.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敬老道德规范,将敬老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写进教材;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o

5.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老年人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活动,引导老年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6.充分发挥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支持老年人自愿建立文化学习、娱乐、健身、互助服务和调解等织,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群众活动。老年人协会老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行为,加强管理,进步发挥其在老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7、开展敬老老模范单位和个人评比表彰活动,逐步建立制度化的奖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老龄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调查,对周边局部地区的老年人生活状况有了相对了解,他们所担忧的,也许也是我们以后需要担忧的,既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