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教学目标】

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3.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4.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5.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要点】

一、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可以向外界散失水分,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叶

的气孔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

的一种生理功能,具有以下作用:

(1)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水分以气体形

式向外散失时,带走了部分热量,叶片不会因为气温太高

而受伤害.

(2)蒸腾作用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叶片内水分大量

散失,必然促使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因

为无机盐是溶解在水中的,水分运输的同时,无机盐也必然

得到运输.

讨论:1.如图所示装置,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水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

5.你还有其他办法来设计关于蒸腾作用的实验吗?

答案: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上升,因为叶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使水银柱上升. 2.水柱将会变短甚至消失,因为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3.水银柱变化不大,因为蒸腾作用比较弱,水分散失较少.

4.如果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将上升,因为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5.略.

二、叶的结构

实验: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答案:用口向另外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呵气(或直接在滤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滤纸发生什么变化?

蓝色滤纸变成红色.

观察贴在叶上下表皮上的滤纸颜色的变化.那一张纸先变色?哪一张纸的颜色会深一些?

下表皮上的滤纸先变色,下表皮的滤纸颜色深些,因为下表皮气孔多,蒸发水分多.实验:

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撕取蚕豆片的下表皮,把它们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把它们展平,加盖盖玻片.

3.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为形状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彼此镶嵌成一层无细胞间隙而结合紧密的较为牢固的组织,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保卫细胞.

4.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

5.仔细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下表面比上表面多,因为下表面气孔多

一、保卫细胞

观察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结构图,叶背面的气孔数目比正面的

数目多,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二、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的主要功能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的

显微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有上、下表皮之分,由一层细胞组成,一面覆盖一层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表皮细胞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细胞—保卫细胞,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关闭.表皮细胞之间的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而表皮细胞没有,两个保卫细胞之间是气孔,气孔是气体出入的门户.气孔的开闭除受保卫细胞调控外,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阳光等.气孔分布在上下、表皮上,一般情况下,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但有些植物的气孔仅限于下表皮(如旱金莲),有些植物的气孔仅限于上表皮(如莲)叶肉呈绿色,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两种组织的细胞形状,排列情况不同,但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所以叶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颁布在叶肉中,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叶脉还有支持功能.

叶片是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此外,幼嫩的茎,叶柄也可以散失水分.植物叶片上散失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引来的水分.

蒸腾作用的过程是:土壤中的水—根毛—根的层层细胞—根导管—茎、叶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它们被根吸引后,随着导管中的水流,被运输到植物的茎、叶等器官.

【例题分析】

例1.在炎热的环境中,树阴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引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例2.移栽植物后,往往剪掉一些枝叶,这是为了()

A、减少呼吸作用

B、减少水分散失

C、加强蒸腾作用

D、减弱光合作用

例3.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A、气孔

B、叶片

C、保卫细胞

D、根气

例4.在观察叶横切永久切片时,可以观察到表皮细胞不具有()

A、液泡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

例5.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散失水分是靠()

A、叶片

B、树干

C、树皮

D、树根

例6.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的叶片上,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

A、上表皮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B、下表皮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C、下表皮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

D、上表皮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

例7.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水分是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而函蒸发散失的

C、蒸腾作用有利于降低叶片的温度

D、蒸腾作用散失了这么多的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很不利

例8.在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的实验时,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蚕豆的下表皮,制成装片,用低倍镜观察蚕豆下表皮细胞,下列关于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形状不规则,彼此嵌合

B、表皮细胞中间分布着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

C、表皮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呈现绿色

D、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创新练习】

1.移栽较大的树木时,为什么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

2.下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A 、B 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一氧化碳较多的是 ,原因是 (2)比较C 、D 实验, 实验能较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3)C 塑料袋上的水珠是如何形成的?

(4)通过A 、B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下面是叶片上的气孔图,填写气孔状况和指示线所示各部分的名称。

一是 ;二是 .

①是 ;②是 .

一 二

各种液压缸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动画演示)

各种液压缸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动画演示) 什么是液压缸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 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的结构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缸体组件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度可靠的密封性。(1)法兰式连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2)半环式连接,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3)螺纹式连接,有

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4)拉杆式连接,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通用性强,但端盖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拉杆受力后会拉伸变长,影响效果。只适用于长度不大的中、低压液压缸。(5)焊接式连接,强度高,制造简单,但焊接时易引起缸筒变形。液压缸的基本作用形式:标准双作用:动力行程在两个方向并且用于大多数应用场合: 单作用缸:当仅在一个方向需要推力时,可以采用一个单作用缸;双杆缸:当在活塞两侧需要相等的排量时,或者当把一个负载连接于每端在机械有利时采用,附加端可以用来安装操作行程开关等的凸轮.弹簧回程单作用缸:通常限于用来保持和夹紧的很小的短行程缸。容纳回程弹簧所需要的长度使得它们在需要长行程时很讨厌;柱塞式单作用缸:仅有一个流体腔,这种类型的缸通常竖直安装,负载重置使缸内缩,他们又是被成为“排量缸”,并且对长行程是实用的;多级伸缩缸:最多可带4个套简,收拢长度比标准缸短.有单作用或双作用,它们与标准缸相比是比较贵的,通常用于安装空间较小但需要较大行程的场合, 串联缸:一个串联缸足由两个同轴安装的缸组成的,两个缸的活塞由一个公共活塞杆链接,在两缸之前设置杆密封件以便使每个缸都能双作用,当安装宽度或高度受限制时.串联

材料成分结构性能三者间的关系

从钢铁材料看材料成分-结构-性能关系 钢铁从被利用开始至今一直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们都知道初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随着碳含量的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同时含碳量对工艺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对焊接性而言,一般来说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而那些比例极小的合金加入,可以对钢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可以说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就是在这些比例极小的成分作用下分别出来的。那些合金成分的加入可以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都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比如说,铬的加入不仅能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也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锰可提高钢的强度,提高对低温冲击的韧性;稀土元素可提高强度,改善塑性、体温脆性、耐腐蚀性及焊接性能等等。 钢铁材料的结构特征包括晶体结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结构。钢铁是属于由金属键构成的晶体,因此就具有金属晶体的特性,如延展性。同时这也注定钢的机械性能不仅与其化学性能有关,而其晶体的结构和晶粒的大小影响更大。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是纯Fe和Fe3C。铁存在同素异构转变,即在固态下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碳溶解于 -Fe中形成的固溶体成为铁素体,其含碳量非常低,所以性能与纯铁相似,硬度低、塑性高,并有铁磁性。其显微组织与工业纯铁也相似。碳溶于 -Fe形成的固溶体为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可以溶解较多的碳。在一般情况下,奥氏体是一种高温组织,故奥氏体的硬度较低,塑性高。通常在对钢铁材料进行热变形加工,都应将其加热呈奥氏体状态。 由此,从钢铁材料中,我们看到,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是密不可分的三者。成分和结构往往可以极大的影响材料的性能,而成分和结构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1、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碳含量的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同时含碳量对工艺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对可锻性而言,低碳钢比高碳钢好。对焊接性而言,一般来说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 2、合金成分的加入可以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都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比如说,铬的加入不仅能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也能提高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3、钢铁是属于由金属键构成的晶体,因此就具有金属晶体的特性,如延展性。同时这也注定钢的机械性能不仅与其化学性能有关,而其晶体的结构和晶粒的大小影响更大。 4、铁存在同素异构转变,即在固态下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碳溶解于 -Fe中形成的固溶体成为铁素体,其含碳量非常低,所以性能与纯铁相似,硬度低、塑性高,并有铁磁性。其显微组织与工业纯铁也相似。碳溶于 -Fe形成的固溶体为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可以溶解较多的碳。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材章节: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5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3、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 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难点:实验设计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预设: 【引入】 1、引言:近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很关注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问题,对于西南干旱,特别是云南最严重,那你知道引起这次干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吗?(投影干旱图片)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专家说可能和云南的地貌有关,也可能和大气环流有关,也有观点提出,可能和云南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对于这点,我就不理解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功臣呀,怎么也有罪了?也许通过今天这节课能解开这个疑团。(投影桉树图片) 【新课】 1、(投影课前观察实验装置图)请小组交流汇报课前实验的观察记录: 2、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试管中少掉的水到哪去了? 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来自哪里? 3、得出蒸腾作用的定义(投影定义) 4、思考:设置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 5、归纳得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投影蒸腾作用的场所) 6、思考:试管中少掉的水都蒸腾出去了吗? 7、以玉米吸收水和散失水的数据,说明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投影关于玉米的数据)

8、思考: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它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没有意义呢? 9、学生交流、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投影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三点意义) 10、补充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促进作用(投影水循环图,并板书) 11、思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循环,改善局部气候,那么云南的干旱怎么可能与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呢?我查阅了有关桉树的一些资料,说桉树是一台抽水机,一棵桉树每年要耗掉两吨水,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些说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也就是桉树的蒸腾作用非常强。那么,干旱与桉树有关吗?截至目前,也没有哪个专家厘清特大干旱的真正原因,但从中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和反思。对于植树造林,提醒人类要科学地、合理地、因地制宜地进行。 12、思考并交流:桉树的蒸腾作用为什么那么强?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桉树的叶片多、叶片表面积大、根系发达、云南的气温高、光照强等等) 13、归纳: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内部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大家思考一下沙漠植物的蒸腾作用强还是弱?它们具有怎样的结构来减弱蒸腾作用的?(投影沙漠中的仙人掌) 14、出示两盆植物,仙人球和吊兰,问:这是我放在办公桌上的两盆植物,你猜测一下,那盆植物我平时浇水要勤快一点? 1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植物自身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它所处的环境也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来研究一下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投影问题) 16、学生思考回答: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投影环境因素) 17、思考:怎么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8、教师演示,将插在红墨水中的枝条剥去树皮,引导学生观察被染红的部位,得出根据染红部位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9、问:你看看身边老师为你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觉得今天在课堂上能研究哪个环境因素?(空气流速) 20、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1、交流汇报,归纳 22、学生实验:选取两支长短、粗细差不多的同种植物枝条,要求叶片数量一样,

液压缸基本结构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1、缸筒6、缸盖10、活塞4、活塞杆7和导向套8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3、5、9、11和防尘圈12。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3.2.1 缸体组件 ?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 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用,因此, 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 的表面精度可靠的密封性。 3.2.1.1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 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3.10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它是常用 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b), 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 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 工艺性好,连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 (4)拉杆式连接(见图d),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通用性强,但端盖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拉杆受力后会拉伸变长,影响效果。只适用于长度不大的中、低压液压缸。 (5)焊接式连接(见图e),强度高,制造简单,但焊接时易引起缸筒变形。 3.2.1.2 缸筒、端盖和导向套的基本要求 ?缸筒是液压缸的主体,其内孔一般采用镗削、绞孔、滚压或珩磨等精密加工工艺制造,要

八年级生物《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重点难点:叶的结构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课堂引入:我们都知道“水从低处留”,可在植物体内,是什么促使水从根部向茎、叶运输呢? 一、蒸腾作用 1、实验观察: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植物,用一透明的塑料袋将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观察塑料袋上有无水珠生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3、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后,然后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这些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外,99%通过蒸腾作用从叶中散发出去,蒸腾作用可以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温度,同时也是根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生讨论:①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②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③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④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 ⑤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条件有关。 5、课堂练习: ①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 ) A.降低光合作用 B.减小呼吸作用 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 D.移栽方便 ②仙人掌在强烈的阳光下,不会被太阳光灼伤的原因是( ) A、吸水力大 B、储水多 C、蒸腾作用强 D、叶变成刺 ③关于植物体水分散失的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B、促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促进溶于水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D、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④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的生长 D、果实的形成 6、作业:作业本 第二课时 二、叶的结构: 1、实验观察1:①选取一张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 ③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的颜色变化。哪一张纸先变色?哪一张纸的颜色

桥梁设计-上部结构形式选择

再选择上部结构形式时,根据我做过的桥来看,我觉得: 1.根据跨径来初步拟订形式,空心板一般用于小跨径20米以下 2.根据净空要求来拟订上部结构形式,小箱梁和T梁的结构高度比较高,容易减小净空 3.一般大跨径都选T梁,从造价上应该比箱梁节省, 4.有些地方习惯用T梁,有些地方习惯用箱梁,所以还要考虑地方因素. JTGD62-2004规定,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标准跨径不宜大于13m,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标准跨径不宜大于16m,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标准跨径不宜大于25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标准跨径不宜大于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标准跨径不宜大于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标准跨径不宜大于50m. 1.小箱梁与同等跨径的T梁比,小箱梁梁高矮,抗扭好,吊装重,T 梁的梁高较高,横隔板多,施工比较麻烦,抗扭不行。斜交宜采用小箱梁 2.造价小箱梁稍贵。主要是看横断面布置了,有时用T梁会比小箱梁多一片 3.空心板现在宜用后张,先张的公路一级比较难通过。公路二级用空心板还是比较省的,一平米2000多吧

板梁和小箱梁多用在城市桥梁上,小箱梁横向分布系数较大,采用湿接缝铰接。 T梁多用于公路桥梁。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现在上部构造一般采用的形式也就T梁、箱梁、空心板。 结构形式的选择首先应满足造价最低的要求、其次就是桥梁通 行净空(通航净空)的要求 1、T梁适用与单孔跨径在30~40m之间,T型梁的优势在于: 便于成批大量生产、梁体安装方便、数量达到足够多时造价较 低、结构在运营节段的稳定性及耐久性相对于箱梁高;T梁的 缺点在于单片T梁的横向刚度很小,很容易产生横向位移,给 安装带来一定的麻烦。 2、空心板梁适用于跨径在8~20m之间,空心板梁优势与T型 梁差不多,但是一般空心板主要运用与中小型桥梁,所以说数 量上绝对不是很多,但是如果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在某个片区设 置空心板预制场进行集中预制的话还是有经济优势的,空心板 的横向稳定性要比T梁强的多,但是空心板的施工工艺中,如 果心模如果用的是气囊,很容易引起顶板厚度严重不足的现象。 3、箱梁适用范围较广,由于其抗扭刚度大所以经常用于小半径 弯桥。现在公路用桥箱梁一般都是悬浇施工的变截面箱梁,所 以比较起来施工进度慢,机械设备投入很大。

液压缸结构图示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液压缸的结构 ·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缸筒6、缸盖10、活塞4、活塞杆7 和导向套8 等组成;缸筒一

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3、5、9、11 和防 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3.2.1 缸体组件 ·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 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 度可靠的密封性。 3.2.1.1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 3.10 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 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b),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 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 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 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 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关于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

关于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 一:平面布置 从福利房到商品房,冲破计划模式,建筑设计师不再只受面积的束缚,而是开始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在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切实注重人的实际需求,人在住宅中的主体作用被强调出来,住宅应该主动地适应居住者变化着的生活,居住过程也是对住宅的完善过程。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对提高未来住宅的设计水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随着市场的某些炒作,住宅设计中的一些作法变得很不理性。例如,有些住宅中起居厅的面积达到60~70平方米,卫生间甚至达到18平方米,空间大得令人不能接受。住宅空间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行为尺度和心理接受尺度为基准的。过大的空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和亲和力,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氛围,甚至会使居住者在心理上感觉自身的渺小,居住空间显得冷漠、僻静。其结果是,人们花钱购买住房,却又未能获得相应的功能与质量。住宅平面设计是直接建立室内生活价值的基础工作,本文试图展示住宅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请广大建筑师和居住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究。 一、起居厅设计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家庭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人们对住宅内起居厅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住户希望起居厅成为起居、就餐、娱乐、接待客人、家庭团聚等公共活动的共用空间。因此,起居室便成为住宅的中心首脑空间和对外的一个窗口。它应该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适宜的尺度,同时,要求有较为充足的采光和合理的照明。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是较为理想的起居场所。 起居厅是家属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以方正、宽敞、明亮较佳。尤其要处理好厅内交通,防止出现交通面积过大、房门过多,影响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厅具有足够的少受干扰、相对稳定的空间,减少使用面积浪费。围绕起居厅的空间主要布置有入口、厨房、卫生间、卧室,所有这些房间的门洞、活动区域划分、走道布置,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矛盾构成了起居厅的设计。门洞的数量与位置决定了走道的多少与方向,走道的数量和方向划分了起居厅的活动区域,所以在起居厅设计中门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二至三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四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五个门以上的厅,作用就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起居厅的空间组织还应考虑家具布置的合理。客厅的家具应根据该室的活动和功能性质来布置,整个起居室的家具布置应做到简洁大方,突出以谈话区为中心的重点,排除与起居室无关的一切家具,这样才能体现起居室的特点。一个房间的使用功能是否专一,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并从其家具的布置上首先反映出来。为了避免对谈话区的各种干扰,室内交通路线不应穿越谈话区,门的位置宜偏于室内短边墙面或角隅,谈话区位于室内一角或尽端。以便有足够实墙面布置家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空间区域。 二、厨房设计 厨房功能是储存生活必备的食品和烹调食品,以提供全家人的餐饮。其空间大致可分为储存、洗涤和烹调三个区域,厨房可以称为家庭的工作中心。任何厨房设计,均应以食品贮藏和准备、清洗和烹调过程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住宅设计都很重视厨房的位置、

八年级生物《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教学目标: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 3、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4、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重点难点:叶的结构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课堂引入:我们都知道“水从低处留”,可在植物体内,是什么促使水从根部向茎、叶运输呢? 一、蒸腾作用 1、实验观察: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植物,用一透明的塑料袋将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对该植物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观察塑料袋上有无水珠生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3、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后,然后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这些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外,99%通过蒸腾作用从叶中散发出去,蒸腾作用可以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温度,同时也是根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分,而是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生讨论:①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②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③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④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将会有什么变化? ⑤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条件有关。 5、课堂练习: ①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 ) A.降低光合作用 B.减小呼吸作用 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 D.移栽方便 ②仙人掌在强烈的阳光下,不会被太阳光灼伤的原因是( ) A、吸水力大 B、储水多 C、蒸腾作用强 D、叶变成刺 ③关于植物体水分散失的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B、促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促进溶于水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D、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④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的生长 D、果实的形成 6、作业:作业本 第二课时 二、叶的结构: 1、实验观察1:①选取一张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

液压缸结构图示

液压缸的结构 ·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 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1、 缸筒6、缸盖10、活塞4、活塞杆7 和导向套8 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 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3、5、9、11 和防尘圈12。 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3.2.1 缸体组件 ·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 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 度可靠的密封性。 3.2.1.1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 3.10 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 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b),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 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 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 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 (4)拉杆式连接(见图d),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通用性强,但端盖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拉杆受力后会拉伸变长,影响效果。只适用于长度不大的 中、低压液压缸。 (5)焊接式连接(见图e),强度高,制造简单,但焊接时易引起缸筒变 形。 · 3.2.1.2 缸筒、端盖和导向套的基本要求 ·缸筒是液压缸的主体,其内孔一般采用镗削、绞孔、滚压或珩磨等精密加工工艺制造,要求表面粗糙度在0.1~0.4μm,使活塞及其密封件、支承件能顺利滑动,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减少磨损;缸筒要承受很大的液压力,因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结构 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 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划分,壹般能够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等。 (1)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有许多种类型,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用的材料分类和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 ①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分类 序号结构类型名称识别特征适用范围 1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木材单层建筑 2混合结构承重材料为砖石,楼板、 层顶为钢筋混凝土单层或多层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 料为钢筋混凝土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 4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材料国型钢和混凝土超高层建筑 5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型钢重型厂房、受动力作用的厂房、可移动或可拆卸的建筑、超高层建筑或高耸建筑 A、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柱、梁、板、楼梯、屋盖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墙用砖或其它材料填充。这种结构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耐火能力强,经久耐用,且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目前,多、高层房屋多采用这种结构。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B、框架结构住宅 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蛙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C、砖混住宅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壹种统壹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它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混”指的是由钢筋、冰泥、砂石、水按壹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楼板、过粱、楼梯、阳台、挑檐,这些配件和砖作的承重墙相结合,能够称为砖混结构式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壹般于5~6层以下。 D、钢混结构住宅 这类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这种结构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等优点,且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目前,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高。 E、砖木结构住宅 承重结构是砖墙木制构件,分隔方便,自重轻,工艺简单,材料单壹,防火防腐能力差耐用年限短,于农村及城市旧区普遍存于城市不提倡。

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对分子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称之为高分子,又称高聚物或聚合物。同样的单体即化学组成完全相同,由于合成工艺不同,生成的聚合物结构即链结构或取代基空间取向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一)聚乙烯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1、高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 LDPE是在微量氧的存在下,通过高温(200℃)高压(1000大气压)聚合而成。支链比较多,比较长,链与链之间距离较大,密度小。 2、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 HDPE支链很少,而且很短,分子量较大,分子链之间靠的比较近,密度大。 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LLDPE合成所用的单体除乙烯外,还有小部分α-烯烃。虽然它有许多支链,但是支链的长度仅仅是α—烯烃聚合后余下的部分,分子链之间距离较LDPE小,密度比LLDPE大,但比HDPE小。 尽管三种PE只是在链结构上有所差异,却直接影响到分子链间的距离,进而影响到材料密度,即材料的密度主要由链结构所决定。而密度又直接影响材料性能,所以链结构不同性能自然也就不同。 4、茂金属聚乙烯——mPE mPE与普通乙烯丙烯共聚物最大的区别是:由于金属茂催化剂的强定向作用,使分子链中的丙烯单体上的甲基呈有序排列,而且分子量分布窄。正由于mPE上述结构特征,使mPE具有如下优异特性:(1)韧性好、刚性大、透明性和清洁度比普通PE都好;(2)熔体强度大,不易发生破裂。(3)熔体粘度大,热稳定性好。(4)低温热封性好,是至今低温热封性能最好的树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 (二)聚丙烯性能与结构关系 1、PP均聚物: PP均聚物与PE相比PP最大区别是C链上含有甲基,甲基的存在使分子链间距增大,密度减小,PP在所有树脂密度最小。根据PP碳链上的甲基在空间取向不同,可分等规PP、间规PP和无规PP三种。等规PP和间规PP碳链上的甲基在空间取向是规整有序的,而无规PP碳链上的甲基在空间取向无规律性,随意排布。也正由于这个结构上的微少差异,使其性能差别很大,等规PP和间规PP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而无规PP呈蜡状物,基本上无力学性能。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PP的几乎所有性能都与甲基和甲基的空间排布方式有关,PP与PE性能上的差异完全由甲基的存在决定。 2、PP共聚物 (1)乙—丙橡胶 PP共聚物的性能与组成结构具有密切关系,当丙烯含量为40~70% 时,则完全成为一种无定形的橡胶状弹性体,称之为乙—丙橡胶。主要用作其它树脂改性剂,可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 (2)PP无规共聚物: PP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含量一般不超过20%。所谓无规是指乙烯单体在无规共聚物分子链中呈无规则排列,乙烯可起到阻止共聚物结晶作用,使结晶度降低,玻璃化温度降低,但透明性、柔软性和光泽度提高。

液压缸结构图急

课程目录 3 . 2 液压缸的结构 ? 3.2 液压缸的结构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 前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3 . 2 . 1 缸体组件 3 . 2 . 1 . 1 缸筒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1、缸筒6、缸盖10、活塞4、活塞杆7和导向套8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3、5、9、11和防尘圈12。下面对液压缸的结 构具体分析。 3.2.1 缸体组件 ?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 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用,因此, 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 的表面精度可靠的密封性。 3.2.1.1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 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3.10所示。

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3 . 2 . 1 . 2 缸筒、端盖(1)法兰式连接(见图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它是常用 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b), 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 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 工艺性好,连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 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 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案 浙教版

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重点: 1. 了解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能说出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2. 了解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了解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 3. 了解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4. 了解保卫细胞及气孔的组成、分布和作用。 5.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6. 了解土壤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难点: 1. 正确区分各类茎及观察茎的结构。 2. 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际运用。 3. 正确分析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引起土壤污染的因素以及对土壤的危害,制定出最佳防治污染的措施。 知识要点: (一)茎: 1、茎的类别: 茎的类别 特点 代表植物 茎与环境的关系 直立茎 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 果树,甘蔗,白菜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攀援茎 用卷须等攀他物上升的茎 葡萄,黄瓜等 缠绕茎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的茎 牵牛,常春藤,菜豆 匍匐茎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草莓 2、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由内到外) 树皮: 作用 韧皮部:内有 ,运输 双子叶植物的茎 形成层:属_______组织,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木质部:内有_______,运输_______和_______ 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3、茎的功能: 茎具有支持、 的功能。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根尖吸收进入根部????→?茎中导管的输送 输送到叶

②输送的组织:。它位于部。 ③水分输导的动力:其中主要的是蒸腾拉力。 (2)有机物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上而下向根运输 ②输送的组织:。它位于部。 (二)叶: 1、蒸腾作用:根从土嚷中吸收的水中只有很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其中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了。 (1)含义:叶将根吸收的水经气孔以形式向大气散发的过程。 (2)器官∶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湿度等。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是根吸水的动力②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③可降低叶面的温度 2、叶的结构:分为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组成的)、叶肉和叶脉。 (1)保卫细胞和气孔:表皮细胞是一种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无叶绿体,对叶起保护作用。表皮上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蒸腾作用散水的通道。 (2)气孔和蒸腾作用的关系: 气孔可以张开或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失水萎缩,气孔闭合,以此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当植物体水分较多时,气孔张大,蒸腾作用加强;当植物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三)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土壤的和过度开发。 2、土壤污染主要有: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3、我国的土壤资源并不充裕,因此保护土壤更是非常重要。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典型例题】 例1. 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A. 茎内有无韧皮部 B. 茎中有无形成层 C. 茎内有无木质部 D. 茎内有无髓 分析: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形成层细胞能够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生长形成韧皮部,向内生长形成木质部,所以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而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竹类等植物因为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 答案:B 例2. 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材料结构与性能地关系

关于新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相关文章读后感 通过阅读文献,我了解了关于新型材料的一些基础知识。 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和应 用前景的一类材料。新型材料的特征: (1)生产制备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 (2)与新技术和新工艺发展密切结合。如:大多新型材料通过 极端条(如超高压、超高温、超高真空、超高密度、超高频、 超高纯和超高速快冷等)形成。 (3)一般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更新换代快,品种变化频繁。 (4)具有特殊性能。如超高强度、超高硬度、超塑性,及超导 性、磁性等各种特殊物理性能。 (5)其发展与材料理论关系密切。 新型材料的分类,根据性能与用途分为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新型结构材料是指以力学性能为主要要求,用以制造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的一类材料。新型结构材料具有更高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能在更苛该介质或条件下工作。功能材料指具有特定光、电、磁、声、热、湿、气、生物等性能的种类材料。广泛用于能源、计算机、通信、电子、激光、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根据材料本性或结合键分为金属材料、元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新型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新一代材料的要求是:(1)材料结构与功能相结合。(2)开发智能材料。智能材料必须具备对外界反应能力达到定量的水平。目前的材料还停留在机敏材料水平上,机敏材料只能对外界有定性的反应。(3)材料本身少无污染,生产过程少污染,且能再生。(4)制造材料能耗少,本身能创造新能源或能充分利用能源。 材料科学发展趋势:(1)研究多相复合材料。指两个或三个主相都在一个材料之中,如多相复合陶瓷材料,多相复合金属材料,多相复合高分子材料,金属—陶瓷、金属—有机物等。(2)研究并开发纳米材料。①把纳米级晶粒混合到材料中,以改善材料脆性。②利用纳米材料本身的独特性能。 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研究的材料设计,其核心科学问题有三: (l)寻找决定材料体系特性的关键功能基元; (2)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功能特性的关系的研究; (3)基于功能基元材料体系的设计原理。 各种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活性碳纤维(ACF)(或纤维状活性碳(FAC)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高效吸附材料。 ACF的吸附性能与其结构特征有密切关系.影响性能的结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孔结构因素,如比表面积、孔径、孔容等。在通常情况下,比表面积与吸附量有正比关系;其二为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含量,例如含氮官能团的ACF对含硫化合物有优异的吸附能力.

液压缸结构图示

液压缸结构图示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液压缸的结构·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 1、缸筒 6、缸盖 10、活塞 4、活塞杆 7 和导向套 8 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 3、5、9、11 和防尘圈 12。 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缸体组件·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 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 度可靠的密封性。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 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 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 b),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 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 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 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 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液压缸结构图示

液压缸结构图示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液压缸的结构 ·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 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 1、 缸筒 6、缸盖 10、活塞 4、活塞杆 7 和导向套 8 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 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 3、5、9、11 和防尘圈 12。 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3.2.1 缸体组件 ·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 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 度可靠的密封性。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 3.10 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 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 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 b),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 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 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 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 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 一、以其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划分 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分类序号结构类型名称识别特征适用范围 1 、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木材单层建筑 2 、混合结构承重材料为砖石,楼板、层顶为钢筋混凝土单层或多层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适用于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 4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材料国型钢和混凝土超高层建筑 5 、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型钢重型厂房、受动力作用的厂房、可移动 或可拆卸的建筑、超高层建筑或高耸建筑 A、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柱、梁、板、楼梯、屋盖用钢筋混凝 土制作,墙用砖或其它材料填充。这种结构抗震性能好, 整体性强,抗腐蚀耐火能力强,经久耐用,并且房间的开 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目前,多、高层房 屋多采用这种结构。其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较 高。 B、框架结构住宅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 珠岩、浮石、蛙石、陶粒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 C、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 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 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住 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它尺寸 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混”指的是由钢筋、冰泥、砂石、 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件,包括楼板、过粱、楼梯、 阳台、挑檐,这些配件与砖作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 结构式住宅。 特点: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4-7层) 或低层(1-3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 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的布置方式如下: 1、横墙承重。用平行于山墙的横墙来支承楼层。常用于平面布局有规律的住宅、宿舍、旅 馆、办公楼等小开间的建筑。横墙兼作隔墙和承重墙之用,间距为3~4m。 2、纵墙承重。用檐墙和平行于檐墙的纵墙支承楼层,开间可以灵活布置,但建筑物刚度较 差,立面不能开设大面积门窗。 3、纵横墙混合承重。部分用横墙、部分用纵墙支承楼层。多用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 多样化的建筑。 4、砖墙和内框架混合承重。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起承重作用。这种布置方 式可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平面布局灵活,但建筑物的刚度不够。常用于空间较大的大厅。 5、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为砖墙承重结构。常用于沿街底层为商店,或底层为公共 活动的大空间,上面为住宅、办公用房或宿舍等等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