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度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讲解

14年度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讲解
14年度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讲解

2014年度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讲解

附件2014年度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一等奖“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研究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王峥、刘伟、马燕、荣健、李小萌、吴爱红、范霁红、张万平、胡娟、蒋烨全球石油市场风险预测预警及中国石油安全保障战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分公司魏一鸣、唐葆君、廖华、赵鲁涛、焦建玲、韩钊、董晓波、曲仕杰、曹红、王彬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研究 1 主要完成单位: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高世宪、任东明、张有生、白泉、4)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5)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李际、刘静茹、杨光、谢旭轩、苏铭、刘坚煤矿重大危险源专业化协同管控模式研究与实践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凌文、张光德、黄声树、周勇、刘志忠、黄选明、邹银辉、张占国、刘生优、杨波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及运行规则研究上海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高辉、邱智健、刘志红、魏萍、刘平凡、郑子旋、刘星、杨立兵等奖 2 成果名称:大气污染防治对能源布局和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大气物理研究所柴发合、吕连宏、罗宏、韩霄、张保留、张美根、王晓、裴莹莹、冯慧娟、曹宝城市燃气价格改革问题研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景春梅、刘向东、刘满平、苗韧、张英、刘杰、梁志伟、熊伟、康燕、吕淼“十三五”时期及未来十年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要举措和政策建议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刘琦、何永健、刘建平、张晓东、葛炬、杨瑞广、韩逾瑾、董少廷、丁日新 3 成果名称:《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系列年度报告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主要完成人:江亿、付林、魏庆芃、杨旭东、燕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

成人:达、杨秀、胡姗、彭琛、郭偲悦、齐庆梅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运行北京交通大学、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刘颖琦、叶龙、赵红专、杨稣、龚敏明、付佳鑫、李志远、郭名、王静宇、李苏秀能源替代战略途径及风电消纳综合效益分析研究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谭忠富、周凤翱、董安友、王伟、鞠立伟、许亚林、宋艺航、张晨、张欣星 4 成果名称:国外电力市场建设与投资环境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史丹、冯永晟、孙洪波、王永利、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聂新伟、李玉婷、裴庆冰、伊淑彪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国

网信息通信产业有限公司沈江、林弘宇、王阳、王伟、胡波、徐明、李刚、甄岩、李温静、刘林中国能源革命的缘起、目标与实现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华北电力大学郑新业、黄少中、郭琎、傅佳莎、张蕾、吴施美、虞义华、刘崇明、宋枫、魏楚“十三五”及中长期海洋油气开发 5 问题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主要完成人:11)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2)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刘小明、孙贤胜、王震、单联文、关博、李志传、彭仕云、朱凯、田洪亮、刘明明“十三五”煤炭清洁高效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工业

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韩建国、蒋文化、俞珠峰、张广军、宁成浩、张军、黄维、韩悦、吴海波、贾振斌海上风电电价补贴研究及政策建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6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4)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周冰、胡志坚、王尼娜、陈晓锋、黄静波、黄洁亭水库移民逐年货币补偿问题研究报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国家水能风能研究中心龚和平、高俊才、史立山、王斌、杜孝忠、熊敏峰、彭幼平、张江平、李珂、张秋平“十三五”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途径及对策措施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7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6)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7)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慧、赵连增、王占黎、李广、陈进殿、付定华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政策设计与实施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周伏秋、刘虹、冯升波、王娟、苗韧、韩旭、李淑祎中国石油消费峰值研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毛加祥、柯晓明、乞孟迪、李振光、侯辉、骆红静、吕晓东、袁建团“十三五”及中长期页岩气开发问题研究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8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9)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成果名称:张焕芝、闫伟、梁涛、单联文、朱凯、王金照CCUS技术与中国煤基能源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神华科学技术

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蒋文化、聂立功、姜大霖、毛亚林、张九天、李晓春、孙海林、潘莹我国能源行业税费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史丹、付敏杰、聂新伟、汪崇金、李雪慧、李玉婷、蔺通、马翠萍、冯永晟等奖全维度电力市场分析预测预警研究及应用9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3)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4)成果名称:飞飞、邢胜男、潘明九、张笑弟、沈志恒、戴攀大气污染防治对能源布局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周大地、郝吉明、朱松丽、许嘉钰、高翔、马乔东、中、西部能源需求及”西电东送”需求变化趋势研究国网能源研究院李英、谭显东、单葆国、贾德香、韩新阳、朱发根、

王永培、闫晓卿、宋瑞礼、孙祥栋中国参与APEC地区能源合作的策略研究10 成果名称:中国太阳能发展路线图研究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2030、2050)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李宝山、许洪华、吕芳、王斯成、高虎、王志峰、郑瑞澄、王伟胜、仲继寿、王一波中国周边海域共同开发实证研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赵利国、朱一然、张晟、高飞、何将启、刘润奎提高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对改善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神华国华电力11 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主要完成人:王树民、廖海燕、白利光、王颖、8)成

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9)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0)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张金生、薛志刚、齐郑、易湘红、吉日格图、杨杰“十三五”及中长期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问题研究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邱建刚、汪永平、方涛、吴海明、徐鬻、崔娜、张红林、张萌、许诺、刘群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庆玲、王建强、曲仕杰、王小莹、魏庭存、王梦莎、李佳蔚、魏双、柳鹏“十三五”完成15%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重大举措研究国网能源研究院12 成果名称: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中长期市场竞争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力评估研究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

司吴鸿亮、周保荣、金小明、谭忠富、易智婷、董楠、鞠立伟、张怀晟、卢斯煜、燕京化工与石化工程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徐昌学、张鹏、赵玉建、帅健、侯向秦、王卫国、伍颖、李金桂、王晓霖、袁训华13 成果名称:“十三五”及中长期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周卫红、彭旭、陈荣、肖新建、杨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波、苏广莉、钟响、王西坡、尹向勇、张勇大气污染控制对电力发展的影响机理及治理举措研究国网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白建华、段雷、刘俊、张钦、金艳鸣、辛松旭、

程路、张富强、伍声宇、张晋芳中国石油原油生产业务发展战略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胡永乐、于立君、王武、唐玮、曲德斌、冯金德、王小林、李丰、王东辉、朱兴珊14 成果名称:“十三五”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途径及对策措施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策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北京中能网讯咨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郭焦锋、高世楫、洪涛、武旭、杨浔英、任世华、李维明、王海芹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及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魏一鸣、唐葆君、詹文章、朱波、曲仕杰、张浩电网环保风险预控

及科普宣传战略研究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武15 汉大学主要完成人:邬雄、李妮、倪园、裴春明、刘兴19)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20)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21)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发、张广洲、杨新村、辛亮、白晓春、关焕梅北京市“煤改气”能源战略的分析与建议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聂海亮、关欣、刘虹、刘斌云、李红伟、张芳芳、荆汝林、徐惠勇、徐路、付蕊水资源约束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研究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赵剑、赵爱国、于声、孟丽霞、廖林、魏慎洪、李全生、赵生光、叶旭东、蒲晓四川省富余电量消纳对策研究四川省能源局、国网四川省电

力公16 (((司主要完成人:雷开平、艾明建、李明騄、邢绍坤、余崇轩、陈云辉、王林、牟昊、张勇林、李科17

2016江苏省软科学研究申报书模板

2016江苏省软科学研究申报书模板计划类别: 政策引导类计划(软科学研究 ) 指南代码: 项目受理号: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书 (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承担单位: 单位地址: 项目负责人: 电话: 项目联系人: 电话: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年月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六年 项目法人信用承诺书 本项目法人承诺严格遵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江苏省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项目实施提供承诺的条件,严格执行经费管理等相关规定。承诺所提供申报资料真实可靠,项目组成员身份真实有效,无编报虚假预算、篡改单位财务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 本项目法人承诺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愿意根据相关规定,承担以下责任: 1、取消项目评审资格; 2、撤销项目立项,并收回省拨经费;

3、记入不良科技信用记录,并报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列入社会信用记录,接受相应处理; 4、其它相关法律责任等。 项目负责人(签字): 单位法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项目主管部门信用承诺书 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要求,我们对该项目申请进行了认真审查,出具《项目审查意见表》,并承诺如下: 1、该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资料完整齐全、真实有效,该单位无不良信用记录,项目负责人和申报单位符合本计划申报资格要求; 2、本主管部门在审查推荐项目过程中,无违规推荐、审查不严等失信行为; 3、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切实履行了项目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本部门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按照《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公章) 年月日 填报说明 1、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五份(纸质封面,平装订)。 2、项目申报材料经主管部门网上确认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报。项目申报受理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3、软科学项目对配套经费不作要求,填报有配套经费的就要落实到位,否则就不要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科学数据汇交计划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观测数据、实验数据、考察数据、统计数据等科学数据,提出汇交计划。若没有,则填写“无”。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九、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1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姓名: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十、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计划要求结合成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实践、面向决策开展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 一、支持方向及额度 (一)重点项目 支持方向为对我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项目。 1.成都西部科技中心建设研究 2.成都五大主体功能区建设科技创新关键问题研究 3.成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关键问题研究 4.成都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生态圈关键问题研究 5.成都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圈研究 6.成都培育发展新经济研究 7.成都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研究 8.成都发展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研究 9.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路径及政策调适研究 10.成都人才政策比较研究 11.成都开放创新路径研究 12.成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研究 13.成都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研究 14.成都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向及重点研究

15.成都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研究 16.成都县域创新创业研究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按择优原则给予立项,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个。 (二)一般项目 围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成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有关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司法保障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研究,题目自选。 采取前资助支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目按择优原则给予立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元/个。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应为在蓉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相应研究能力的企业、事业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在项目申报时组建相应的项目研究课题组。 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当具有1年以上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独立开展及组织研究工作的能力,在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担任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有在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支持课题组开放式创新,鼓励课题组成员跨单位、跨学科合作研究。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

密级: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 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 (2011版)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性质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依托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课题责任人 手机电子邮件 帐户名 帐号 开户银行 20 年月日订

填写说明 一、本课题任务书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所组织的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而设计。 二、本课题任务书一式三份,经正式审定后,即作为合同的附件,附于合同的正副文本之中。要求同时通过网络递交电子文本一份。课题责任人必须确保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的一致性。 三、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核准资助经费在20万元人民币及以下时,毋须填写表2至表6 。 四、本课题任务书编写请使用A4纸双面印刷,请不要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请采用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 五、本课题任务书填写时,要求各项内容实事求是,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本课题任务书填写后,按隶属关系审批上报。 六、本课题密级由课题责任人和课题依托单位提出建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业务处室认定。 申请市科委科技计划类型( ) 01 集成电路设计专项06 技术标准专项11 人才培养计划 02 中药现代化专项07 世博科技专项12 国际及台港澳合作计划 03 纳米技术专项08 中小型企业创新资金13 国内合作计划 04 光技术专项09 科技攻关计划14 环境条件计划 05 专利二次开发专项10 基础性研究计划15 软科学研究 16 其他

一、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总体思路, 包括:1、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研究成果综述;2、研究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试点)实施方案 (2000年4月20日委办公会议原则通过) 一、试点实施的原则和目标 1.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实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研究计划)。 2.研究计划应适应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针对核心科学问题,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包括面上、 重点和重大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激励创新。 3.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和创新体系框架下,研究计划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构成链条和互补关系,注意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规划》项目的协调配合。 4.借鉴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经验,结合基金资助工作特点,构架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模式。遴选采取上下结合原则;决策、 执行与评估相对分离,适度交叉;基金资助管理与专家学术管理结合;资助管理实行跨学科联合工作方式。 二、研究计划的立项 1.提出《建议书》 围绕基础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自然科学基金委依照上下结合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征求科学界的意见,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明确总体目标及核心科学问题,组织成立专家组,起草并提出研究计划《建议书》。 《建议书》应包括: (1) 建议依据(战略需求,前瞻性,国际前沿与我国优势,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及与国家其他重大科技计划的关系等); (2) 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 (3) 研究计划实施的初步框架; (4) 实施的基础与前景; (5) 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的建议名单; (6) 经费需求及预算框架。 2.立项遴选 召开委务扩大会议,由委务会议成员、科学部兼职主任和委外专家(不含建议的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成员)确定评议标准、评审程序和遴选办法。 委务扩大会在听取研究计划起草专家组论证报告的基础上,遴选与确定立项的研究计划及其资助规划框架与经费预算。 三、研究计划的管理体制 研究计划设立学术指导专家组、协调组和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 1.研究计划学术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计划专家组)负责研究计划的科学规划、实施部署与学术指导。计划专家组由7-9人组成,每两年更 换2人。主要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1人组成。设组长1人,由不承担项目的专家担任。计划专家组成员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人年。专家任职期间一般不申请研究计划的项目。 2.研究计划协调组(以下简称计划协调组)主要负责对研究计划实施的宏观管理、协调及组织评估。计划协调组主要由1位自然科学基金委 委领导(以下称计划主管委领导)、相关科学部若干人、计划专家组1人组成。 3.学科资助与管理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由有关科学部的相关人员组成(以下简称学科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研究计 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评审与资助工作。“学科联合工作组”由计划协调组组织。研究计划的主管科学部负责学科联合工作组的协调工作。

(完整word版)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附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第三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出版项目三类。重大项目是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需求,由科技部综合各部门、地方和专家建议确定的年度重点研究任务;面上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立项的研究任务;出版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资助出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四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按照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公开公正、简明高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职能

第五条科技部负责编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各部门归口管理本部门的软科学研究工作,并协助科技部组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科技厅(委、局)归口管理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工作,负责编制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计划,并协助科技部组织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第七条科技部负责对各部门、各地区的软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与协调,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软科学研究。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八条科技部负责编制和发布《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年度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确定年度研究重点和申报要求。 第九条国务院各部门、地方科技厅(委、局)根据《项目指南》要求,组织本部门和本地区的申报工作。 第十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按规定程序确定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单位。项目责任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自然人作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方案 一、中期评估原则 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滚动支持、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项目实施两年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中期评估工作分项目中期总结和项目中期评估两个阶段进行。 2.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项目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 “工作状态”主要指研究任务的落实情况、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落实情况、研究思路的创新性、研究队伍的开拓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情况、项目管理是否规范等。 “研究前景”主要指项目预期在引领科学和技术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前景、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等。 3.中期评估要避免急功近利等浮躁现象,不要片面强调研究成果或论文数量。 4.中期评估工作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5.中期评估过程中,所有人员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二、项目中期总结 1.在项目中期评估前,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应会同项目依托部门进行项目中期总结。项目中期总结在课题总结基础上进行。课题负责人应在项目中期总结前向项目首席科学家提交课题中期总结报告(提纲及要求见附件1)。 2.项目中期总结一般应以会议方式进行。项目中期总结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专家组成员参加,并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

项目外同行专家和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参加, 鼓励邀请海外同行 专家参加。参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的专家在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讨论评议,填写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见附件2)和中期总结课题评议意见表(见附件3)。 3.项目专家组在项目中期总结的基础上,对项目课题设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队伍等方面提出调整方案。 研究队伍的调整,应注意吸收项目外符合项目研究方向的优秀研究人员和研究小组;对于项目的核心课题、有突破前景的课题,应根据课题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对于与项目研究主攻方向关系不密切、没有突破前景或水平不高的课题应进行调整或中止支持。课题提前结题或中止,应办理结题手续。 4.项目中期总结工作结束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提交项目中期总结报告、课题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提纲、格式及编写要求见附件1),经项目依托部门审核后(审核意见另附)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5.“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中期总结程序可适当简化,但应在项目交流总结(需邀请计划专家组责任专家)基础上,形成项目中期总结报告、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格式等参照相关附件,可略去中期总结课题评议表和意见表等内容)。 6.项目中期总结活动所需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三、项目中期评估 1.项目中期评估由科技部委托中期评估专家组主持。项目中期评估专家组由11-15人组成,成员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和项目外同行专家及科技部有关管理人员。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中期评估专家组成员。

2016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doc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有关要求如下: 一、课题验收 1.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对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课题验收一般应在项目执行到期后2个月内完成。 2. 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课题验收专家组一般由11-15人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任组长,成员包括不承担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计划专家组相关专家、特邀同行专家以及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等。鼓励邀请海外高水平专家参与课题验收工作。 3. 课题验收一般以会议方式进行。课题验收专家组在全面听取各课题负责人汇报并审议课题结题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对各课题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数据共享与数据汇交情况、资料归档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作出评价(课题验收评议表见附件1,课题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2)。 4.课题验收既要总结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严格审核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必要时可安排现场调研和考察。 5.课题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应组织编写

项目验收材料(包括项目结题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及项目验收其他相关资料,编写提纲及要求见附件3),经依托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 6. 每个项目须发表至少一篇相关科普文章。结合本项目科学目标和主要成果,在报刊杂志上介绍相关科学前沿进展和研究工作特色,文字要求通俗易懂。科普工作将纳入评价指标,优秀科普文章可链接到科普网站。 7. 课题验收工作所需经费在项目经费中列支。 二、项目验收 1.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负责,一般应在课题验收后2个月内完成。 2. 项目验收的同时,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请科技部认可的中介机构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委托项目验收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15-20人,由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主持,成员包括计划专家组成员和特邀同行专家等。项目承担人员不得作为专家组成员。 4. 项目验收以会议方式进行,专家组在听取项目首席科学家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并审议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基础上,对项目整体执行情况进行定性评议和打分(项目验收评议表见附件4),提出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表见附件5)。必要时可组织现场调研

交通运输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交通运输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研究大纲 (字体黑体一号加粗,居中,段落行距2倍,段前0.5行,段后0.5行) 项目名称: 第一承担单位:(公章)编写日期:年月日 (字体宋体四号加粗,左缩进2字符,段落间距2倍,段前0.5行)

填写说明 一、填写格式 纸张规格:A4; 页边距:左右各3.17㎝,上下各2.54㎝; 字体:宋体四号字; 段落间距:1.5倍行距,段前0.5行。 二、主要内容 1.项目概要; 2.项目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3.项目前期研究及工作基础(重点阐述行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初步结论,应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4.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主要研究内容框架,研究重点与难点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方案或技术路线等); 5. 项目研究目标(包括项目的具体考核目标,拟达到的目标效果,须提出可供政府部门借鉴或使用的政策建议或决策方案,以更有效地发挥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 6.提交的研究成果及形式; 7.项目研究的时间进度(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和完成期限);

8.项目经费预算及资金筹措情况(包括部拨经费和自筹经费构成及构成比例,经费使用范围及使用明细,并编写经费预算书,格式见附件); 9.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

10.项目承担单位(包括单位的法人代表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11.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 交通运输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预算书 (字体黑体一号加粗,居中,段落行距2倍,段前0.5行,段后0.5行) 项目名称: 第一承担单位: 预算编制人(签章): 编写日期:年月日 (字体宋体四号加粗,段落间距2倍,段前0.5行)

浏览该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针对的指南方向、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经费概算。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针对的指南方向,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需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八、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以及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九、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京科软发[2002]697号 2002-11-08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实现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是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组成部分,是针对科技计划项目中软科学项目的专项管理办法,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原则框架下制定的。 第三条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立项、实施、检查、结题和成果应用等环节的管理。 第四条软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哲学的交叉与综合。软科学研究是以推动实施首都经济发展战略,解决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活动。软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法制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等。 二、软科学研究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和软科学指导委员会 第五条市科委软科学研究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是软科学处。软科学处负责编制全委的软科学研究计划,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和进行管理。 第六条市科委各专业处室根据本处室工作需要,开展相应的软科学研究,负责本处室软科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各处室确立软科学研究项目,需将相关材料提交软科学处备案,由软科学处进行总体协调,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提高我委软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益。 第七条为保证软科学研究计划能适应首都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及各级各类决策和管理部门的需要,由软科学处负责组织成立北京市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作为软科学研究工作的智囊机构,指导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编制和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人选采取由有关部门推荐和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直接 选聘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每届委员的聘期、主任和副主任的人选由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

软科学研究项目

附件: 2018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 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2018年度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包括两大类:重点招标项目和自主选题项目。 一、重点招标项目 围绕我市一系列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决策问题,实施一批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重点招标项目。要求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项目研究基础,拥有专长对口1-2名学科带头人和长期从事本领域研究的中青年专职、骨干科研人员。申报题目与内容必须与本选题指南题目一致,项目研究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就研究课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项目资助额度为10万元。凡申报此类项目与重点题目不一致的,不予受理。 1.面向2035年的天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预研究 2.天津市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运行发展评价研究 3.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创新能力调查及研究 4.科技重大专项评估研究 5.创新生态系统对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研究 6.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的天津市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7.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8.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9.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0.提升大数据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对策研究 11.区域协调背景下推动我市与雄安新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12.天津布局重大战略性创新平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13.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 14.天津市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支撑战略研究 15.天津市智慧海洋发展战略研究 16.深化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17.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对策研究 18.地方政府科技创新券政策架构设计和实践研究 19.天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天津市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研究 21.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合作模式研究 22.天津市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研究 23.京津冀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24.新时代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前沿研究 25.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创业中的引领作用的对策研究 26.激发和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的对策研究 二、自主选题项目 申报单位围绕以下方面,自行拟定题目进行申报。自主选题项目要基于问题导向提出,要求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17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和专利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17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和 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专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国知办函办字[2017]113号 【发布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2017.03.06 【实施日期】2017.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17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和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的通 知 (国知办函办字〔2017〕113号) 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办公厅(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部门,专利局各部门,局直属各单位、各社会团体;各有关单位: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和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和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的申报和立项评审,将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工作管

理办法》《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2017年度申报指南》有关要求进行。 二、为了保证项目申报工作质量,各地方各部门要进行初评,并按课题质量排序。每个地方部门限申报3项软科学研究项目和3项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优先考虑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政府部门合作申报的项目。 三、请于2017年3月30日前将项目申请书电子件、纸件报送至联系人。项目申请书请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门户网站下载,网址: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9515431714.html,。 四、为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请申报单位和申报人就拟申报项目做好已有研究成果的检索,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 特此通知。 附件:1.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 2.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3.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4.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申请书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2017年3月6日附件3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部

附件2: 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十二五”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上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创立使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微观世界存在着丰富的量子效应,极大推动了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量子理论的发展导致了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以激光为基础的现代通信技术等,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摩尔定律预言芯片元件的尺寸在不远的未来将达到经典物理极限,各种量子效应会显现出来并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基于量子效应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界激烈竞争的焦点。 量子调控是在认识量子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材料、构筑新结构、发现新物质态以及改变外场条件等手段对量子现象进行调控和开发利用,突破经典调控的极限,建立全新的量子调 —1—

控技术和量子器件。开展量子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和重大战略意义,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将量子信息、关联电子体系、小量子体系和人工带隙体系这些重要领域有机地整合到研究计划中,将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自量子调控研究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量子调控领域的研究水平显著进步并在相关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实用化量子密码技术和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在商用光纤骨干网中运行了城域量子保密通信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政务网”;成功研制了国际上首个可升级的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五节点星型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网络;在量子密钥分配速率等方面实现突破,极限传输距离已经达到255公里左右;首次实现了基于诱骗态的3节点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自由空间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首次实现16公里远距离自由空间隐形传态实验。 铁基超导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发现了多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2—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附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管理,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第三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出版项目三类。重大项目是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需求,由科技部综合各部门、地方和专家建议确定的年度重点研究任务;面上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立项的研究任务;出版项目是指各申报单位提出,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同意资助出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第四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按照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公开公正、简明高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职能

为责任人的项目必须有一个依托单位;法人责任人是当然的项目依托单位,必须指定项目组长,并由项目责任人与部门或地方软科学归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归口管理部门”)和科技部签订合同,明确项目组长的权利与义务。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鼓励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一个项目只能确定一个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单位。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单位通过子合同形式明确与协作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一条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根据经费预算评估结果进行资助;出版项目采取定额补偿的方式进行资助。 第十二条科技部负责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程序包括形式审查、选题评审和学术评价、经费评估等环节。 形式审查是指对项目申报书的完整性以及申请单位与个人的信用进行审查。 选题评审是根据《项目指南》对申报项目选题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进行评审。 学术评价是指对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项目申报单位和申请人的研究能力、研究基础等进行评审。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针对的指南方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研究队伍、经费概算。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针对的指南方向,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等的重大战略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问题、引领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方面的预期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预期目标 从对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分别论述。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应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需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以及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参与情况。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九、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0年度惠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将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等重点工作,结合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需求,组织一批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研究项目,为我市科技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专题编号:0600 课题1:惠州市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1)项目内容: 研究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方向、政策措施,以此阐明惠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机遇、潜力和面临的挑战;研究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及其借鉴经验;着眼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根据科技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结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实际,重点研究科学选择惠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发展模式、主攻方向、产业区域布局和推进策略等。 (2)项目目标: 围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找准现有重点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形成3-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路线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 课题2:惠州市“十二五”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1)项目内容: 开展惠州市“十一五”规划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发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形成惠州市自主创新战略事实情况的基本判断;研究惠州市“十二五”规划期内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发展的外部有利环境和不利环境;重点研究惠州市“十二五”科学技术、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具体涵盖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R&D目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等。 (2)项目目标: 围绕惠州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清晰提出惠州市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的思路、目标和可操作性政策措施;具体阐明惠州市传统产业提升创新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具体路径及切入点;形成广东省、惠州市及其各区(县)、镇(街)联动机制的科技大发展格局的前瞻性思路和措施。量化分析惠州市“十二五”期间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需求量,细化培养、使用、引进、评价、激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课题3:惠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支撑战略研究 (1)项目内容: 按照“重大需求—战略任务—技术重点”的分析框架,研究惠州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科技需求的原因、内容和目标;对照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惠州市现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和关键不足;比较研究世界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创新策略;研究惠州市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路径、改善环节和潜力所在;从社会转型、产业转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惠州市科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措施。 (2)项目目标: 围绕实现惠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形成经济科学发展模式,量化分析惠州市科技支撑经济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中国科技部开展的一项科学研究计划,涉及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科学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全球变化研究和干细胞研究等6大领域。关于这项计划的具体申报细节,你需要阅读这篇文章。 一、申报主体 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有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从事属于六个国家重点专项领域: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 2、符合年度申报指南要求; 3、具有明确、先进的科学目标; 4、针对明确的科学问题,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可行的研究方案; 5、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 6、利用重点研究基地的条件,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7、申报单位在申报项目时推荐一位本单位科研入员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 三、优惠政策

根据申报项目实际需要作出经费概算分为三类:A类为5000元以上,B类为3500万元左右,C类为1500万元左右。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人均资助强度应在20万元年以上。 四、申报时间及流程 1、申报单位通过主管部门、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或直接向科技部申报项目。 2、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由申报单位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提交项目申请书,并以网上提交的项目申请书作为评审的依据。 3、网上申报程序将于每年3月上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 五、相关业务 1、四川省科技计划 2、四川省“成长型小巨人企业”认定 3.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以上就是有关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软科学研究类项目选题

软科学研究类项目选题 一、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 1.城市住房发展规划和编制要点研究。 2.房地产管理法规修订研究。 3.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制度研究(重点探索研究政策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规范标准、支持政策和运行机制)。 4.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和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5.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标准和机制研究。 6.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和风险防范研究。 7.居民部门住宅负债和风险研究。 8.房地产企业负债构成和风险防范研究。

9.物业管理制度改革和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10.基于5G技术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研究。 二、城乡建设管理 1.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2.城市建设的法制化体系研究。 3.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4.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的城乡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模式与方法研究。 5.绿色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6.城市管理体系化建设研究。 7.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8.完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机制研究。 9.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典型案例、政策措施、制度体系研究。 10.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 11.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和应用的相关制度、政策和激励机制研究。

12.城市水系统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研究。 13.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机制研究。 14.城市节水体系研究。 15.我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体系相关政策机制研究。 16.我省历史风景名胜资源价值与评价标准研究。 17.园林之美的评价标准研究。 三、建筑业转型发展 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研究。 2.建筑节能发展模式研究。 3.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应链及协调模数优化研究。 4.房屋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5.工程设计易建造性评价研究。 6.绿色建造产业链研究。 7.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研究。 8.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9.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