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摩擦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4.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5.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学习重点】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及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3、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学习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课前预习】
一、摩擦力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摩擦力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怎样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实例(推桌子)说明摩擦力根据是否具有相对滑动将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一、结合学过的知识,根据体验,分别总结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作用,及方向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最大静摩擦力的特点
【演示实验】利用自制实验装置探究静摩擦力大小的特点,最大静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大静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分组实验: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目的:不同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定量关系实验器材:实验板(含支架,弹簧秤和滑轮)不同材料的接触面,滑块,钩码实验原理:
1、拉动接触面,稳定时,接触面运动而滑块不动,滑块和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二者之间为滑动摩擦力。
2、滑块不动,受力平衡,摩擦力与弹簧秤拉力相等
实验步骤:
1、安装装置,称出空车重力(等于压力F N),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2、将空车放在水平接触面上,水平拉动接触面,稳定时读出弹簧秤示数(等于滑动摩擦f ),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3、将小车中加入一个砝码(0.5N ),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压力和摩擦力大小
4、依次在小车中再加入两个,三个,四个砝码,重复实验并依次记录对应的摩擦力 f 和压
力F N。
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
得出结论:
(1)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产生
条件
方向
大小
【课堂练习】
1、人用手握住一个奖杯(奖杯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奖杯越重, 手握的越紧
B. 手握的越紧, 奖杯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多紧, 奖杯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水平地面上,一个重为G=100N的木箱A受到水平推力F1的作用.当F1=5N时,木箱未被推
动, 此时木箱受摩擦力F f= _____ . 当F1=10N时, 木箱仍未被推动,此时木箱受摩擦力F f = _________ .
当F1=25N时,木箱A刚好被推动, 此后木箱A做匀速运动, 那么木箱是否受摩擦力, 那又是怎样呢?
3、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见的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的
木料的总重量为4.9 × 104 N。在水平上冰道上,马要在水平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摩擦因数为0.02 ,如果用2× 104N 的力拉雪橇,摩擦力为多少?面面积及运动速度有关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目前还没有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只是在初中阶段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摩擦力的性质。所以在讲述新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生活经验,亲身体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趣味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并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避免跨越式教学。
课堂效果分析
1、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生活经验,亲身体验,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趣味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并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避免了跨越式教学,全员参与效果良好。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一定限度的挖掘,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实验结论的应用,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全体学生及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展示成果,使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2、不足之处是因本节内容较多时间略紧,虽学以致用环节较为充分,但缺少知识应用的练习。
教材分析
教材出处: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正确认识摩擦力对整个力学知识框架的搭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及最大静摩擦大小的判断。教师要试图将学生初中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要力图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让学生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范围及其计算来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异同,通过探究实验去加深巩固。
本节课也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两种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