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地区差异

关于生活质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留思早就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就提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罗斯托也早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恩格斯也曾精辟的描述过未来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前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的建设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向更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

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客观方面②,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本文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对比中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及城乡差异;第二部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人们生活必须消费。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着重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的收入

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②详细论述见周长城和饶权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发表的《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的133.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4元,将近翻了四番,年平均增长13.7%;扣除物价因素,1978年为100,2000年为483.5%,提高了将近4倍,年平均增长7.4%。

与1999年相比,2000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4元,比1999年增长1.9%,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2.1%,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比1999年增长7.3%,扣除价格影响,增长了6.4%。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连续三年呈递减势态(95-98年的增长速度依次为9.0% 4.6% 4.2% 3.8%),2000年又比1999年减少1.7个百分点而且减幅在逐年扩大,已经降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②农村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继续落后于城镇居民,增幅差在上年扩大的5.5个百分点基础上,又扩大了4.3个百分点。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8倍,两者比例在1999年的2.65∶1扩大到2.79∶1。

图1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较

数据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304页

⑵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自1978年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按其来源分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两个重要来源。

数据来源:由2001年和198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计算得出) 表1清楚的表现了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来源的结构变化。改革初期,农村居民的纯收入重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但是,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经营收入迅速成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1985年家庭经济收入所占份额为74.4%,1990年达到75.6%,约占纯收入总额的四分之三。进入90年代,农村居民收入虽然人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生产,但所占份额将已经开始下降。200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为63.3%,比1995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比1990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占纯收入19.2%,1995年为22.4%,2000年占到31.2%,约占全年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的多元增长格局正在形成。

⑶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扩大非农择业的同时,农村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而且有较快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01年和1986年《中国统计年鉴》

农村居民收入中,现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有1978年的42.1%提高到2000年的79.7%,提高了37.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现金收入的比

重曾一度有较快的提高。1978年为42.1%,1980年为51.4%,1985年为65.3%,七年间提高了23.2个百分点。1995-2000年最近五年间,现金收入比重又有了新的提高,而且比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还要快。总收入从1995年的2337.87元提高到2000年的3087.80元,增长了32.1%,现金收入从1995年的1595.56元提高到2000年的2398.28元,增长了50.3%。现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快18.2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的消费

⑴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在拉大。

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1978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有116.06元,2000年为1670.13元,年增长速度为12.9%。

图2 城乡生活消费支出对比

数据来源:2001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126页

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原因,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拉大。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90元,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了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0元,实际增长5%,增速比1999年加速4.7个百分点,从而扭转了头一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下降的局面,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这一消费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恢复性和被动性特点,主要是因为社会公共品和服务的价格提高,推动了农村消费支出的增加。2000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实际增长速度快于农村消费支出的增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实际增长速度比农村快了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由上年的2.93∶1扩大到2.99∶1,消费支出额在绝对差距由上一年的3039元,扩大到3328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继续扩大。

⑵消费结构的变化

根据经济学理论,人们的消费可以分为生存、享乐和发展三个层次。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的八大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构升级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减少生存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衣着等需求收入弹性衣着已逐渐缩小,其他用、行等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收入弹性则逐渐增大。

① 2000年恩格尔系数跌破50%。经济学上常常用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衡量食品消费和其他方面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一比例称之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会随之降低,即恩格尔系数会随收入的增加而趋于下降。

从图3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城市较农村表现得更为明显。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维持在50%以上的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的一半以上是用于食品消费开支的。而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1994年已经低于50%。1995-2000年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下降到49.13%,这是改革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的最低点,达到了农村小康恩格尔系数低于50%的要求,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水平由温饱区间迈进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

数据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304页

② 消费结构优化,享受性和发展性的支出比重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虽然消费重点仍放在吃、穿、主、用上,但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

文教娱乐和其它商品服务的消费水平提高

图3 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303540455055606570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

很快。

在附表1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中,ⅰ)穿、用的比重都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衣着和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的比重分别为 5.75%和4.52%。ⅱ)近几年,农村居民的居住类比重提高,2000年比1999年增加了0.68个百分点, 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ⅲ)近几年农村居民的交通与通讯的消费支出比重加速增长。1995-2000年5年内提高了3个百分点,而1985-1995年10年内仅提高了0.82个百分点。ⅳ)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的消费比重也有较快的提高。2000年这两项支出比重分别比1999年增加0.85和0.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欲望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医疗文化教育服务价格推动形成的。

对城乡之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减少生存性消费比重,增加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比重。但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2000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中,除食物类和居住类的比重低于农村居民的外,其它的六大方面的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

⑶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虽然得到了改善,但仍与城镇居民存在差距,还可以在食品消费结构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上得到反映。

图4 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粮食情况

5010015020025030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

千克

图5 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猪牛羊肉情况

0510152025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千克

数据来源:2001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27页

从上两个图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均朝营养型方向转变,直接粮食消费下降而间接粮食消费(即蛋奶猪牛羊肉的消费)上升。但两者的差距继续存在,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2000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6.6台、电冰箱80.1台、空调30.8台、家用电脑9.7台、移动电话19.5台、家用轿车0.5辆,比1999的111.57台、77.74台、24.48台、5.91台、7.14台分别增加了4.4%、3.08%、25.7%、64.4%、174.6%、66.7%,中档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增幅明显,城镇居民的家庭耐用消费品处于升级换代阶段。2000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48.74台、电冰箱12.31台、摩托车21.94辆,分别比1999年的38.24台、10.64台、16.49辆增长27.5%、15.7%、33.1%.此外,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照相机等家庭中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增长较快,但拥有水平目前仍然比较低,对新兴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则很少问津。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至少落后10年。

3.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是反映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村社区发展对农村居民的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国家和地区对各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对农村居民生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村居民在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同时,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也逐步改善。至2000年,全国有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设有邮电局、所得乡镇比重是79.8%;8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话;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①。但是,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及生活条件仍不如城镇。除了上述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外,交通设施、商业网点建设,文化体育设施、自来水供应等以及生活环境都明显滞后于城市,同时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泛滥,市场流通环境恶化。这些都影响着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

二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定量分析

虽然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各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以恩格尔系数为例,2000年恩格尔系数最低的为上海38.09%,最高的是西藏79.31%,

①数据来源于《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267页。

两者相差41.22个百分点。31各省市自治区中有18各地区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就是说,这18各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小康的要求,其余的13各地区除湖南、湖北、安徽三各地区是中部地区,剩下的10个都是西部的。而西部地区的十二个省区中只有内蒙古和宁夏达到小康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极不平衡。

为了分析各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我们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指标与数据

反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很多,根据《全国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反映人民生活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以下十一项指标作主成分分析,尽量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了吃穿用住行以及文教卫生等多个方面。

(一)反映物质生活水平

X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人)

X2 恩格尔系数(%)

X3 衣着消费支出(元/人)

X4 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平方米/人)

(二)反映人口素质

X5 农村劳动力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

(三)反映精神生活水平

X6 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元/人)

X7 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数(台)

(四)反映交通与通讯水平

X8 每百户家庭拥有摩托车数(辆)

X9 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数(台)

(五)反映医疗保险水平

X10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元/人)

X11 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口比重(%)

2、研究方法

1933年,Hotelling提出主成分分析方法。何谓主成分?简而言之,主成分实际上就是由原变量X1—X P线性组合出来的P格互不相关,且未丢失任

何信息的新变量,也称为综合变量。多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常被用来寻找判断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综合变量,并给综合变量所蕴藏的信息以恰当的解释,以便更深刻的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

通常n 个样品,p 项指标(X 1,X 2…X P ),第i 个样品的取值标准化后记为(x i1,x i2…x ip ),则x ij ,i=1,2…n ,j=1,2…p 构成原始数据阵X={x ij }。

用数据阵X 的p 项指标向量X 1,X 2 …X p 作线性组合,得p 个综合变量。

F 1=a 11X 1+a 12X 2+…+a 1p X p F 2=a 21X 2+a 22X 2+…+a 2p X p … … F p =a p1X 1+a p2X 2+…+a pp X p

上述方程要求:

a 2i1+a 2i2+…+a 2ip =1 i=1,2…p 且系数a ij 由下列原则决定:

⑴F i 与F j (i ≠j,i j=1,…,p)不相关。

⑵F 1是X 1,X 2…X P 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F 2是与不相关X 1,X 2…X P 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F p 是与F 1,F 2…F P-1都不相关的X 1,X 2…X P 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

这样决定的综合变量F 1,F 2…F P 因子分别称为原变量的第一、第二、…第p 个主成分,他们的方差依次递减。

上述方程中,( a i1,a i2…a ip )是X 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第i 个(i=1,2…p)特征值λi 大变小排列对应的特征向量,X 的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λi 是综合变量F i 的方差即var(F i )= λi 且

λ1+λ2+…+λp =var(X 1) +var( X 2 )+…+var (X P ) 我们称

P k =λk /∑=p

i i 1

λ

为第k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它反映第k 个主成分提取全部信息的多少。又称

∑=k

i i

1

λ/∑=p

i i

1

λ

为第k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它反映前k 个主成分共同提取的全部信息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全部p 个主成分,如果前m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5%,则m 个主成分,就已经能够反全部信息p 个变量

的绝大部分信息了。

主成分经常用于系统评估,往往涉及很多指标,需要把多指标问题综合成一个指标的形式,才使排序评估成为可能。主成分分析用于系统评估有多种方法,在这里,采用第一主成分作为评估指数的方法。这是因为:第一主成分与原变量综合相关程度最强,而且是使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精度最高的一维指标变量。

本文是使用SAS统计软件,完成主成分分析用于系统评估系数步骤的。步骤如下:

⑴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⑵求指标之间的相关矩阵R。

⑶求R的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特征向量。

⑷根据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

⑸计算综合得分,进行排序。

3.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及区域特征

使用SAS统计软件,执行上述步骤后,得到评估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排名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除海南排名居中外,都在前十名;中部地区只有黑龙江的得分是正值,其余的都是负值;而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只有内蒙古、陕西、宁夏排名居中。

参照《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的区域划分方法,对各省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按所属区域分类,见表6。

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如下区域特征:

⑴非均衡性。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非均衡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东中西区域之间差距大。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优越于中部、西部地区。其二是各地区内部差异,从标准差系数的大小看,越贫困的地区差异越小。

⑵整体偏低性。就全国范围来看,除东部沿海的10个省区和中部地区的黑龙江得分都为正值较高外,其余区域共20个省区的得分均较低,且都为负值。这反映了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⑶梯度演变性。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梯度演变性大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梯度提高趋势。这一特征反映出,要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水平,就应从中西部落后地区着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的正确性。

三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和各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差异,还需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1.有效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偏低是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除继续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应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模式,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消除制约农村居民生活更快提高的障碍。

2.拓展农村消费领域,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消费结构正在呈现如下趋势:①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消费不断增加。②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③食品消费结构中直接的粮食消费下降而间接的粮食消费上升。④农村服务性消费支出正以较快速度增加。这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的选择权、决策权不断增强。因此,如何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发展趋势,对拓展农村消费领域,适应21世纪中国的竞争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3. 继续抓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继续抓紧农村电力、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体系,重新疏理农村市场上的购销渠道;扩大农村消费网点,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鼓励农村居民进入消费领域;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提倡文明经商;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 努力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①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再增加新生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提高劳动者素质。②对去农村进行文化、教育、科研、卫生及从事农业产业化创新的人才实施特别优惠,吸引这批知识分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贡献才智,解决农村专业人才“跳农门”局面。③进一步采取各种形式向农村扩散与传播现代消费科学知识及消费方面知识,促使农村改变传统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

5.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实施惠农工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改进扶贫工作,使城市企业变为扶贫主体,帮助农村加快产业化进程及城镇化进程;开展农村消费信贷,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使农村分享消费信贷带来的实惠。

6.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专项拨款的范围和数额;对外地投资者到西部的企业给予投资补贴,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投资;将更多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安排到西部。这些措施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缩小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编,《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九五”》,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2] 胡良平主编,《现代统计学与SAS应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2001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 于秀林仁雪松著,《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5] 吴伟霞著,《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

[6] 尹世杰,我国当前提高居民消费质量的几个问题,《消费经济》,2001年第3期,18-23

[7] 罗发友刘友金孙婷,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统计与决策》,2002年第2期,22-23。

[8] 柳思维,关于重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思考,《消费经济》,2001年第3期,22-25。

内容摘要

中国12亿人口中有9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本文在2000年数据的基础上,从时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对比中全面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首先,着重从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反映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其次,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这部分中使用了SAS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概括。最后,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农村生活质量收入消费主成分

Abstract

About 9 million people of China’s populat ion, which is around 120 million, are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To improve our life quality, the crux is to better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rural resident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year 2000, the article shows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rural residents, which includes the standard of income, Engle coefficient, the standard of health, the standard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life condition and so on. It contains the compare of the rural and the urban and the compare of 31 provinces. First, the two main respects ar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which present the overall life q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rural and the urban. The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se the difference of the 31 provinces, which is deducted by the SAS software. Finally, we also give some pieces of advi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rural residents.

Key ward: the rural the life quality income expenditur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目录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1、农村居民的收入

2、农村居民的消费

3、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定量分析

1、指标与数据

2、研究方法

3、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及区域特征

三、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2005年10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全国8个大中城市、7个小城镇及8个农村地区进行了入户调查,本次调查城市执行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南通,每个城市成功样本量不低于250个;小城镇执行区域包括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每个城镇成功样本量不低于150个;农村执行区域包括在上面提到的7个小城镇及湖北武汉黄陂中分别选取一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的成功样本量不低于100个。城镇地区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针对3258名18~60岁的居民进行访问,农村地区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针对870名16~60岁的居民进行访问,最终共获得4128个成功样本。本次调查中的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94%。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男性占45.4%,女性占54.6%;16~25岁的占18.3%,26~35岁的占23.9%,36~45岁的占25.9%,46~55岁的占22.3%,56~60岁的占9.6%。小学及以下的占11.2%,初中的占32.4%,高中/中专/技校的占33.4%,大专的占13.9%,本科及以上的占8.2%。本报告以此次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 一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较2004年有所下降,连续5年,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但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如果用5级量表的赋值

方法求取结果,即5分表示“非常满意”,依次递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排除回答“说不清”及“拒答”者之后求取均值,则2005年中国居民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是3.40分,较2004年的3.50分有所下降。 如果使用粗略估算法,将对于目前生活状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者归为高满意度群体,将“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者归为低满意度群体(报告其他部分使用的粗略估算法均采用类似的归并方法),则当前中国居民中高满意度和低满意度群体比例分别为56.1%和17.2%。在2003、2004和2005年三年期间,高、低满意度者比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满意度者比例:68.2%→66.9%→56.1%;低满意度者比例:25.2%→20.5%→17.2%),越来越多的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为“一般”。 比较历年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发现,在2000~2002年间,城乡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稳步上升,2003年有所回落,2004年有较大提升,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在2004年均达到了这5年来的最高水平。但2005年又有所下降,目前总体水平与2003年基本持平。在2001~2005年的连续5年间,虽然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但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城

生活质量研究的两种取向

①林南等: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 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7(6):74。有必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幸福感与人格等深层因素有关,可能比认知层面的满意度一样甚至还更稳定和持久。参见邹琼,佐斌.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6):900-907。尽管如此,在社会学视野下,以满意度来反映生活质量仍然是较恰当的选择(具体理由下文会涉及,此处不赘)。 一、生活质量研究与社会指标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最富裕的国家,美国民众的物质生活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就可以理性观察的生活条件和状态而言,当时美国人对自己的生活理应感到比较满意。然而就是在这一时期,失望乃至颓废的生活情绪在美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身上孕育和逐渐浮现出来,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也产生了强烈的回响。古瑞(Gurin)、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等人敏锐地捕捉住了这一社会动向的理论意义,意识到物质繁荣和科学技术进步不一定带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幸福感的增加,从而掀起了生活质量研究的热潮。1957年,密歇根大学的古瑞、 威若夫(Veroff)、费尔德(Feled)等人对美国民众的精神健康与幸福感进行了抽样调查。1958年,加尔布雷斯首次提出了“生活质量”这个概念。1965年,坎吹尔(HadleyCantril)发表了13个国家民众生活满意度的比较研究成果。同一年,布拉德本(NormanBradburm)在一次全国民意调查中研究了美国民众的幸福感。1976年,坎贝尔(AngusCampbell)、康维斯(PhilipE.Converse)、罗杰(WillardL.Rodgers)等人出版了《美国人生活的质量:感知、评价与满意度》一书。这一时期,美国最主要的两家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调查中心和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也非常积极地投入到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中,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1]在这些研究中,生活质量通常是指人们对日常生活及其各个具体侧面的主观感受,如满意度、幸福感、生活充实感等。起初,研究者们并没有注意满意度与幸福感的差别。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幸福感、充实感属于情感层面的感受,往往变动不居,是瞬间的情绪;满意度属于认知层面的感受,是相对比较稳定和持久的态度与意愿,因而用满意度来测量和反映生活质量是更为恰当的选择。① 西方学者对生活质量研究的兴趣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社会指标运动”密切相关。1966年,雷蒙德?鲍尔(RaymondBauer)在《社会指标》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会指标”概念,论述了各种观测和预测社会变迁的方法。此后,大量有关社会指标的著作相继出版,联合国统计署等国际组织在其实际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社会指标研究与应用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2]“社会指标运动”源自运 生活质量研究的两种取向 陆 汉 文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生活质量研究的兴起与工业化社会所存在的深层危机相关。理性化发展观和人性化发展观构成了生活质 量研究的两种取向。人性化发展取向的生活质量研究旨在将生活世界从“理性化”的遮蔽下解放出来,是一种未受到重视但更有生命力的研究。 关键词:生活质量;理性化发展观;人性化发展观;主体性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08)05-0008-04 收稿日期:2008-0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编号:03CSH003)的阶段 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陆汉文(1971—),男,湖北云梦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综述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搞好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本文拟对质量管理的涵义、发展历程及动向进行论述。同时,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改进新趋势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改进新趋势。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rends Student:XX Tutor:XX Abstract: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imag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 enterprise. Based on amounts of former works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 some main issues about the meaning of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have a summary of 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suggestion of some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Development history;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引言:飞利浦电器公司总裁蒂默宣称: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反映了质量与社会、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质量已成为了效率、完美、合理和进步的同义词,“生活质量”的提出把质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为了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人类对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和人类的质量管理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且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由于人类质量观念的不断更新也导致了质量管理新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及趋势,通过综述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通过比较目前各学者的研究,深入探讨未来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初步提出质量管理今后发展应克服的问题及建议。 1.质量管理发展理论回顾 1.1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先后形成了事后质量检验、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前质量预防等方法,也出现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手段。质量管理的发展持续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产品市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

宫颈癌生存质量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5128885.html, 宫颈癌生存质量研究综述 作者:普川刘叠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94-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很多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较以往患者得到了较大的延长。但是,随着生命周期的不断延长,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即患者的生存质量该如何提升?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又被译为生命质量或者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以一定文化和价值体系为背景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状态的感知和体验,这种感知体验不仅与其生活环境有关,还受其目标、期望、标砖和所关心的事物的影响[1].和国外相比,我国对生存质量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量表的引入、开发和应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生存质量领域的研究将努力的方向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的特异性群体进行生存质量的内涵扩展和结构调整以完善现有的理论框架,二是优化生存质量工具,提高生存质量这一健康探针的有效性,三是不断扩展生存质量工具的应用面,在其用途上进行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针对宫颈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影响影响因素有,(1)人口社会学因素:包括年龄、职业、经济收入、月经史、婚史等都与患病后的生命质量水平呈现出相关性。(2)社会支持因素:Wenzed等经研究提出通过社会支持可提高患者在患病后长期病程中的生命质量水平[2]。(3)心理因素:曹泽毅在妇科肿瘤学中提出,情绪忧伤、精神抑郁能抑制自身免疫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癌症的抗病能力,这些情绪常常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原因,严重可加速病人的死亡[3]。(4)婚姻状况因素:完美的婚姻可促使癌症患者早日康复,和谐的夫妻关系可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还发现已婚患者比未婚或离婚丧偶等患者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婚姻状况对生命质量是一种保护因素。(5)治疗方法因素:Barnas E等人比较研究了宫颈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不同时点的生命质量变化,提出在手术后6个月生命质量开始恢复,而外科治疗方法及其辅助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4]。(6)性生活因素:研究表明,术后尽早开始性生活有助于消除肿瘤及手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自己女性身份的怀疑),体会到自己仍然是一个“正常女人”,从而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是否从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医疗费用来源、清洁情况、是否吸烟、医保情况、疲乏、疼痛等都和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关联性。 二是对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进行描述。(1)婚姻状况:有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在患病后婚姻质量偏低,偏低的人群主要集中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为付费或新农合、宫颈癌IIb期及住院3次以上的宫颈癌患者。(2)性生活:宫颈癌治疗后患者在接受宫颈诊断后,性生活处于停止状态,经历并完成宫颈癌的各项治疗后,患者逐渐开始性生活,大部分的患者

2020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是零点有数集团(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从1993年即已开始的年度追踪调查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该项研究致力于反映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囊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于2016年11月在全国共计195个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展开调查。 第一部分:生活满意度指数 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稳中有升,较上年略有回落 零点持续跟踪调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情况。用“如果用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总的来说,请问您对您的生活满意吗?”来探测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结果显示,在最近十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生活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为3.64分,比近十年的满意度均值(3.53分)高出0.11分,较2015年的历史峰值得分3.83分略有回落。 图 2007-201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变化趋势 趋势线 平均值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07-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具体来看,71.6%的城市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这一数值较2015年(78.7%)下滑了7.1个百分点,但仍比2014年(61.0%)高出10.6个百分点。对生活总体满意度感到一般的城市居民达到17.6%,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17.9%)。 图 2014-201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比较(%)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14-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对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文章将从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维度、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研究的特点,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标签: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文献综述 一、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概念及维度综述 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维度,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主要观点有:彭小虎(2011)提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是教师对教学环境、工作特性和组织关系,还有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主观感受和满足程度。贾海薇(2003、2005)在研究中将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分为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三个维度。赵守盈等编制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将农村幼儿教师工作质量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方面,即农村幼儿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来满足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最终成就自我实现的需要。除此之外,舒晓燕(2009)则认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是指教师判断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它体现的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整体印象,包括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 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描述性研究综述 已有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或者以现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束从敏、姚国荣(2004)研究发现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较低。张英彦(2005)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对生活质量总体是肯定的,尤其是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但对业余生活评定较差。刘贤敏、徐莹莹(2015)采用工作生活质量问卷,对24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对工作生活质量总体较为满意。徐艳伟(2015)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質量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发现农村教师存在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物质匮乏、精神贫瘠以及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等现象。而张新华(2016)则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总体看来喜忧参半,有接近一成的是“快乐型”,而接近四成的是“成就型”,近一半的是“期望型”,极少部分是“绝望型”。 三、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综述 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即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主要结论有:杨颖、鲁小周(2014)在贵州省选取幼儿教师403 名,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和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测查,研究发现情绪衰竭与成就感低落可能是影响幼儿教师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朱晓群(2015)研究幼儿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与职业承诺的相关关系,最终发现情感承诺、继续承诺与工作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与外在付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旅游管理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罗毅罗志思慧索朗卓玛 基金项目:2014年西藏大学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拉萨酒店行业服务质量感知与差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QCX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毅(1993-),男,汉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罗志思慧(199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索朗卓玛(1992-),女,藏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硬件与软件质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加入,使得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致使市场竞争的加剧,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服务质量式服务营销的核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新老顾客,成为了酒店行业发展的根基。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开展了最早的服务质量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诸多成果。国外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

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 (一)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 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感知的简称。1982年,芬兰著名学者Gronroos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进行对比。1983年,Gronroos提出了界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二维度,即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1984年,Gronroos基于差距论的角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定义,定义为顾客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之间差异的比较。1982年,Lehtinen 提出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并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三个维度。1983年,LewisBooms等从消费者期望的角度把服务质量定义为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意味着与顾客期望持续一贯的一致。1985年,Parasuraman,ZeithinBerry等三位美国营销专家,组成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组合PZB,他们在差距论的基础上将服务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接收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 (二)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服务的抽象性使其与产品质量相比更加不容易测量。因此先后出现了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4Q模型、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和SERVQUAL量表、SERVPERF服务绩效模型等著名理论。这些理论成果确立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4Q模型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北欧学派Gronroos的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在管理层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了

服务质量的研究综述

服务质量要素及模型的文献综述 闫丽杰 2010/1/16

作者:闫丽杰 职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营销学硕士研究生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中山大学 邮箱:lijieyan850524@https://www.360docs.net/doc/a05128885.html,

摘要 现代营销环境中,顾客不仅购买所需产品或服务,且在服务过程中参与价值的共同创造。在此过程中,服务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顾客对所得到的服务的感知及评价。因此,服务质量是决定服务性企业营销效果、经济收益和竞争实力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概括了服务质量的定义及要素,了解顾客是从哪些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在以上基础上总结了以往学者提出的服务质量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服务质量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评述。服务质量模型包含了服务质量的形成要素,公司或组织可以根据模型分析其服务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制定提升服务质量的策略。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营销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商品主导逻辑思想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营销环境,能够适应现代营销环境的新思想呼之欲出。这种逻辑范式认为所有的经济都是服务经济,服务的核心视角是顾客导向的,能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服务质量管理是服务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服务质量是决定服务性企业营销效果、经济收益和竞争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分析服务质量的特性,有必要对服务的含义、服务的本质特征、服务质量的概念等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1 服务及服务质量的内涵 1.1服务的含义及内涵 企业产品(含实体物品或观念知识)经由销售而发生交易行为的当时,即是服务的开始。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经济活动,通常通过限时的表演过程,给接收者、物体或卖方所负责的其他对象带来所需要多的结果。顾客希望从员工的劳动技能、企业的设备、网络、系统或器材中获得价值,但是通常他们并不拥有对任何实体要素的所有权(Christopher Lovelock, Jochen Wirtz)。 服务也可指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任何活动或利益,基本上是无形的,不会牵涉任何实体的所有权,并且不必要附属于实体的产品(Kotler1,988)。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给予“服务”的定义是“经由销售或附带于一般产品之销售,所提供的活动、利益或满足。”可知用户对于服务的感受是通过活动、利益或满足而得。服务是无法事先测知,必须在交易时或事后才能体会得到;同时,会因使用者的多寡或提供服务者相关服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服务质量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服务具有无形性、

老年闲暇生活状况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课题:城市老年人闲暇生活状况的研究 一、休闲行为主要研究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活动类型,影响因素,偏好,满意度等等。以往休闲行为的研究多采用社会学和人口学的方法。学者大多关注养老休闲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休闲动机和休闲决策与满意度。主要结论是:休闲能克服老年人的忧郁,改善健康状态,促进其延年益寿;老年人室外休闲活动与健康和长寿存在着定量关系;老人的休闲时间、内容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 二、国内关于城市老年人闲暇活动的研究并不多,并且此类研究多以某一个具体的地方为例,或者针对某一个地方进行调查分析。 如王琪延《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研究》,通过对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抽样调查数据,描绘了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日程安排,概述了老年人在体育、文娱兴趣、学习、公益以及旅行游玩5大类休闲活动的参与情况,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老年人口及其行为分为三个类别,并进行了类间比较;探讨了伴侣、子女及友人等在休闲和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提升以及对休闲生活品质的促进作用。 龙建新《城镇老年人休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西宜春市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西宜春市老年人休闲状况进行了描述。从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指出当前城镇老年人的休闲特点,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合理发展老年休闲、科学应对老龄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老年人休闲行为的研究: (一)针对休闲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有的也是如上所说的小样本或者区域研究,如孙樱,陈田,韩英通过对北京市区50名退休老人四季休闲行为的跟踪调查,采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大城市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行为、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分异的规律,为大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空间的组织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有林勇强,史逸通过调查北京某一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结合环境行为与心理学原理和实态调的结果,探讨了老年人休闲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室外活动地的关系。陈金华,李波运用“行为模式”理论,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我国滨海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老年人休闲行为,分析其休闲的特征,时空选择,休闲意愿。孙樱认为对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分异规律、休闲设施的空间组织和规划进行探讨,可为老年型社会的城市规划、社区管理和社会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柴彦威,李昌霞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方法,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而万邦伟的《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主要注重宏观上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本论文拟选取中部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前人小区域的研究范围。 (二)国内对休闲行为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研究内容上对休闲行为的主要方面都有涉及,但是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是从实证研究展开的,以旅游地理学科研究为主导。从目前国内对休闲、游憩、旅游行为研究来看,由于概念的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_多元统计分析报告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峰学号:090 090 鹤090 学院: 理学院 班级: 数学0 题目: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 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辰职称: 教授 红讲师 2012 年 12 月 7 日

一、问题分析 1.1 问题及背景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若不妥善处理,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事实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已是众所周知,并引起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但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背后,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距却鲜为人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受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表现为不平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为全面分析各地居民生活状况,可选取如下指标体系进行反应:职工人均工资、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均用水普及量、城市煤气普及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绿地公共面积、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旅游外汇收入。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是依据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特征,并参阅国外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大量成果后构建的,集中体现了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对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思,具有主观色彩,因此,有必要对理论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辨别力分析等实证筛选,以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顾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 2文献研究 2.1 顾客满意文献研究 顾客满意是衡量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特别是近20 年的社会实践,“顾客满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如今,顾客满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在现代社会运行和组织管理中认可和推行。 2.1.1 顾客满意理论产生的背景 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学研究,20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实用研究阶段。经过3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日益成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该体系由顾客期望、产品性能、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5个方面的量化信息构成。通过各信息之间的组合,可以掌握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敏感因素、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改进方向、市场的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从而用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一些研究者期望顾客满意度能够与生产率等传统的经济指标并列,正式纳入会计报表,并用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所重视。 在以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奋斗目标,也相信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然而,当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缓慢的增长率以及容量有限的市场时,很难争取到大量的新顾客。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和不必要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拥有一个愿意长期购买本企业产品的顾客群体。只有保持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才谈得上进一步扩大市场。美国白恩咨询公司(BAIN) 的研究显示, 保留顾客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顾客不履约率下降5% , 则公司利润率将上升25%~85% (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而顾客满意是顾客保留的前提。在一般的市场环境下,没有顾客满意,很难有顾客保留的可能性。同样BAIN公司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开发一个文档Word ` 新的顾客所花费的费用是保留一个顾客费用的6 倍左右。忽略已有顾客的利益, 而只将运营重点放在吸引新顾客上, 这必然会导致公司利润的下降和市场份额的降低。 进攻型策略体现为开拓新市场,争取新顾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争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防御型策略则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顾客转移壁垒,提高现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潘炳英 学号200808020321 所在院系商学院营销系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老师汪嘉彬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学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21日考试方法提交课程论文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 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

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是零点有数集团(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从1993年即已开始的年度追踪调查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该项研究致力于反映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囊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于2016年11月在全国共计195个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展开调查。 第一部分:生活满意度指数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总体满意度稳中有升,较上年略有回落 零点持续跟踪调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情况。用“如果用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 示非常不满意,总的来说,请问您对您的生活满意吗?”来探测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结果显示,在最近十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生活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总体满意 度指数得分为3.64分,比近十年的满意度均值(3.53分)高出0.11分,较2015年的历史峰值得分3.83分略有回落。 1.00 0.50 0,00 2007 2000 2D0S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 5 2010 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07-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具体来看,71.6%的城市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这一数值较2015年(78.7% )下滑了7.1个百分点,但仍比2014年(61.0% )高出10.6个百分点对生活总体满意度感到一般的城市居民达到17.6%,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17.9% )。 图2014-201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比较(%)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集团2014-201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卷》。

苏州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苏州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跌宕起伏,发展与挑战共存。苏州在与世界经济的紧密互动中,立足自身实际,认真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2001年我国加入WTO的机会,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着力推进“四大行动计划”,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较快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稳定提高。本文旨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回顾这一阶段苏州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状况,通过分析生活质量提升的特点、原因,提出相应思考。 一、生活质量研究的背景情况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于1958年由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在其所著《富裕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活质量的研究,反映了对“人”的各方面需求的重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重视研究人们生活质量问题,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后,各种理论研究探讨越来越多。 关于“生活质量”的内涵,人们在认知上经历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不同学科领域,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者对生活质量的定义不同。西方学者更多把生活质量看成是多维的,包括心理、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我国学者目前主要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突出了物质水平、收入消费等客观指标的“客观生活质量”。另一种是突出“幸福感”、“满意度”等个体主观感受的“主观生活质量”。第三种是前面二者的结合,即既关注“客观生活质量”,也强调“主观生活质量”。 从统计研究角度来看,“客观生活质量”指标可以较完整、准确的诠释“生活质量”的内涵。理由如下: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生活质量,通过居民个体生活状况分析来反映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研究方法、角度有别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后者更关注个体主观感受。其次,从指标选取上,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重要基础。同时,从指标可比性来看,客观生活质量指标相对一致,有时间连续性,区域可比性,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则不然。再次,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对于主、客观生活质量的关系如何,客观生活质量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主观评价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对客观生活质量进行单项研究更有利于准确把握研究结果,实现研究目的。 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特点 生活质量提升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与不断增长的收入水平紧密相关,通过居民消费直观体现。2001年以来,苏州市区居民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2.3%,收入总量水平稳居全省第一,同时,

文献综述

[1] 罗舟.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实践角度说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性。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工程技术部门交流技术经验的重要资料。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制图原理和绘制工程图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运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看成是人生打基础的一个主要时期,土木工程制图在大学开设,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尊性强,胆大又自信,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演示教学,电化教学习观法等直观教学,将使其教学效果显著。 [2] 杨建林.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施工图学法初探[J]. 中国建设教育, 2008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职业类院校土木工程系列专业学生识图的重点与难点,课改实践中,笔者通过心理减压、"规则"牵引和识图过程中的"求真务实"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房屋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暖设备施工图。 这三大类施工图中,结构施工图常常被许多学习者列为首要难题。事实上,结构施工图关系到房屋的结构安全,地位重要,从业者不敢掉以轻心,某种程度上使学习者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规则多、详图多、抗震构造要求多,这又使得不少学习者觉得结构施工图内容太多,节点太乱,有些无所适从。开始接触一幢房屋的施工图,应优先通过建筑施工图建立该房屋的轮廓;房屋纵向柱距(开间);横向柱距(跨度、深度);层数;各层层高;楼梯数量及位置;屋顶形式;主次出入口的位置等方面着手。 [3] 赵军霞.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剖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是目前基本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土建施工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列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并对土建施工图设计应遵循、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阐述,供结构人员设计人员及管理借鉴、参考。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如:危及人的生命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的安全等级直接影响到承载力表达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γ的取值,所以必须在设计书中加以说明。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建筑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规则性连续性要求;构筑多道结构抗震防线的要求,即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耗能能力,避免竖向承载力与刚度突变的要求,即避免地震时因塑性变形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2)

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1. 服务质量的概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2)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衡量和检验; (3)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4)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5)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2.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 2.1国外研究历史背景 国外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处于西方国家服务营销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基阶段,这时服务营销已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孕育阶段,并且在这一阶段,来自外部环境的两大因素使服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一是西方特别是北美服务业的全面解禁。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1、1982、1983、1985年召开的一系列关于服务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了较好的国际间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服务的特征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主线展开研究的。其中服务质量(因异质性引起)和服务接触(因同时性引起)以及营销的功能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众多学者对服务的特征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尤其是对服务的品质、优缺点以及潜在的购买风险的评估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2.2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前人工作 2.21 起步阶段(1980~1988) 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术语早就有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往往从内部效率的角度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结果应符合规范。服务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基本上援用基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服务业全面解禁,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服务与产品是不同的,并意识到服务质量有别于产品质量,如Saeesr等人(1978)提出了服务质量不仅涉及结果,还包括服务交付过程的观点。Zeithaml(1981)则归纳出了顾客在评价产品与服务好坏时的不同点。不过当时对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属性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对这一问题的突破,要归功于芬兰的教授。在1982年,他提出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并明确了其构成要素,同时指出内部营销是创建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手段。他认为质量应是顾客感知的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若感知的服务绩效大于服务期望,顾客感知的质量是良好的,反之则是低下的。顾客的期望由市场沟通、口碑、企业形象和顾客的需要所决定。服务质量包括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同年,瑞典的Lehtinen提出了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与其遥相呼应。从此将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只关心结果质量)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