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认知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未能区分能力和表现
– 任务过难,低估了儿童的能力
• 客体认识
– 3.5-4.5个月婴儿的客体永久性
• 类包含
– 能考虑子类属 木瓜
• 自我中心
– 3岁儿童 卡片实验vs三山实验
18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认知发展是按阶段发展的吗?
– 强调整体性的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种任务的 一致的思维方式
• 恒常发展顺序
– 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 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Operational Stage,
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 以后)
核心问题
• 幼儿获得死亡概念的标准? • 幼儿从什么时候起能完全理解死亡的概念? • 幼儿获得死亡概念的过程遵循何种模式?
30
死亡的定义
• 什么是死亡?
– 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脑死亡?
• 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标准
– – – – – 昏迷 各种反射消失 自主呼吸停止 如果不以人工维持,血压急剧下降 给予刺激时脑电图成直线
• 描述详尽,解释有限 • 模糊的解释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什么样的成熟变化是必须的? – 认知操作或思考假设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经验?
20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 强调认知发展具有自我指向的特征 – “独立的科学家”,靠自己探索世界,获得重 要发现 – 相反的证据
• 行为故事 (behavioral story)
– 垃圾、洒水、扫地、干净
• 心理故事 (mentalistic story)
– 猫咪在树上、“需要救它”、爬梯、抱下小猫
49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50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46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大脑有什么功能? • 人的大脑用来干什么?
– 3- 4岁儿童能讲出部分心理功能
47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随机呈现心理词和非心理词
• 符号功能的出现,如物体或词汇 •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的大量涌现 • 推理缺陷
– 泛灵论逻辑 – 中心化倾向 – 不具备守恒能力、缺乏可逆性
13
认知发展阶段
两杯等量 的水
一杯转 入高杯
哪一杯水 更多?
14
认知发展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获得认知操作能力,具有可逆性操作的心理运 算能力(知觉信息逻辑原则) – 重要特征 • 守恒
5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 认知过程
平衡 组织 顺应 同化
平衡:个人图式和经验 之间 的和谐状态 同化:利用已有图式解释新 经验的过程 顺应:调整已有图式来吸收 或适应新经验的过程 组织:重组已有图式,形成 新的、更复杂的结构
6
7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 心理发展的实质
机体与环境不平衡 适应(adaptation) 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 思考、知道、跳、梦想、吃、假装、动、希望、愿望 – 挑出心理词
• 看图片
– 讲故事
– 年幼儿童讲故事时出现的心理词汇很少
48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Baron-Cohen, Leslie & Frith(1986)
– 顺序混乱的4张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解释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第五讲 第五讲 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
1
二年级的课堂上
老师:今天的美术课,希望你们每人画一个
长三只眼睛的人
学生:这怎么画啊?没有人长三只眼睛! 你如何解释该学生的反应? 缺乏想象力?讽刺挖苦老师? 。。。。。。
2
本章要点
• 熟练掌握皮亚杰的观点
• 了解信息加工的观点
• 掌握热点认知领域的发展特点和研究范式: 心理理论、概念获得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理解知识从何而来
51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不同的人对同一物体会有不同视角
52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该任务考察儿童对知觉信息输入的理解深度; – 这种心理理论能力使儿童从形式和本质两个 方面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事物。
39
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
40
核心问题
• 什么是心理理论
• 心理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与研究范式
• 如何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41
什么是心理理论
• 缘起
– 普里马克等(1978)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到心 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概念
• 定义
– 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
31
幼儿获得死亡概念的标准
• 由多个成分组成
– 普遍性(Universality):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会死 – 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一旦有生命的物体死亡 后,就不可能再复活 – 非功能性(nonfunctionality):所有界定生命的功能 都会停止
• 完全掌握这三个成分才能算儿童完全理解了死亡 概念
– 目标:让儿童了解声音强弱关系
• • • • Step Step Step Step 1: 玩一玩 2: 摸一摸 3:猜一猜 4:摇一摇
• 该课程设计有哪些优点? • 从皮亚杰的理论观点来分析,该课程设计 有何不足?你会如何改进?
27
认知发展的热点研
究领域举例
28
幼儿概念的获得
——死亡概念
29
54
“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
一级错误信念范式 二级错误信念范式
55
“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
一级错误信念范式 二级错误信念范式 – 意外转移 (unexpected transfer)范式 (意外地点任务)
– Flavell等人 (1986)
• 呈现一块岩石状的海绵
• 然后问儿童两个问题 • 它像什么 (正确回答是“像岩石”) ? • 它实际上是什么 (正确回答是海绵 ) ?
53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在能够对他人心理进行知觉输入和正确理解 之后 ,儿童就可以根据“心理理论”预测他 人的行为。
• 顺序效应 • 任务等值
A× B√ A√ B√
34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普遍性:
– 1 是不是每个人有一天都会死? – 2 我(实验者)是不是有一天会死? – 3 你的朋友是不是有一天会死? – 4 你的妈妈是不是有一天会死? – 5 你是不是有一天会死?
35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三级循环反应(12-18月)
– 寻找发现明显被转移的物体 – 试误探索图式,积极探索作用于物体的新方法
• 符号问题解决(18-24月)
– 形成客体永久性,寻找没有看到被转移的物体 – 将行为图式内化成心理符号或表象,以此指导以后的行为
12
认知发展阶段
• 前运算阶段(2-7岁)
– 能够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维,但还没有使用认 知操作 – 重要特征
37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
– 从幼儿园起儿童就逐渐开始掌握死亡概念的成分
– 大多儿童在10岁左右能完全理解死亡的概念
38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过程模式?
– 幼儿首先理解死亡概念的普遍性,再理解死亡的不可 逆性和非功能性 – 幼儿关于死亡不可逆性和非功能性的理解是并行的
– 去中心性、可逆性
• 序列化和传递推理
– 理解数量和逻辑关系
• 类包含
– 完整的分类系统
15
16
认知发展阶段
•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 能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可 以基于单纯的言语或逻辑陈述进行假设-演绎推 理 – 重要特征
• Fra Baidu bibliotek • • 重视可能性 假设演绎 质疑一切 自我中心意识的苏醒
10
认知发展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婴儿协调感觉输入和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 从而理解并影响周围环境 – 六个亚阶段(客体永久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
• 反射活动(0-1月)
– 追寻缓慢移动物体,当物体消失后不再理睬 – 练习先天反射,将新物体同化到已有反射性图式中
• 初级循环反应(1-4月)
• 如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依靠认知操作和逻辑思维
– 阶段意味着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获得几种新能力 – 相反的声音
• 数量守恒vs容量守恒 • 不存在跨领域的一致性
– 词汇vs数理
19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解释了认知发展吗?
– 不断以现有图式同化新经验、顺应新经验、重 组形成更复杂的图式,重建与环境中新事物的 平衡 – 相反的声音
• 许多能力在与老师、父母、同伴、兄弟姐妹的协作 中发展 • 思维训练可以促进认知发展
21
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 强调活动(动作)的重要性
22
• 充分发挥主体性
23
• 学习从属于发展
24
• 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
25
• 重视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26
案例讨论
• 某幼儿园优秀得奖课程《听音辨物》
– 有意识地看物体消失的地方 – 偶然发现的自主愉快反应,不断重复
11
认知发展阶段
• 二级循环反应(4-8月)
– 寻找部分被隐藏的物体 – 偶然发现的指向外部客体的愉快反应,不断重复
• 二级循环反应间的协调(8-12月)
– 具有客体永久性的明显迹象,能寻找发现未被转移的物体 (出现A非B错误) – 出现有计划的反应,协调两种以上动作达到简单目的
• 认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与经典研究
3
一、皮亚杰的观点
——发生认识论
4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 认知图式
– 个体用于理解和组织经验的思维或行为模式 – 几个例子
• • • • 婴儿:敲打、咬等动作 学前儿童:会飞的都是鸟、会动的都是活的 学龄儿童: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关系推理 11、12岁后:假设演绎、归纳推理
感知、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
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42
研究缘起和定义
• 为什么称之为“理论”呢 ?
– 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
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 理论具有逻辑特征 – 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
43
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范式
•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 “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
44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45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甲想一条狗(心理经验) – 乙牵着一条狗(物理经验) – 判断:哪个人能打狗(可进行某种操作) – 甲正在想饼干(心理经验) – 乙有饼干 (物理经验) – 判断: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能看到或摸到饼干
同化(assimili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8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 主动的建构者
• 儿童是好奇的探索者,有规律的寻求并同化新经验, 调整原有图式,顺应新经验,将已有图式组成新的、 更复杂的图式
– 互动论
– 个体内部的心理图式和外界环境的不匹配促进了认 知发展
9
认知发展阶段
不可逆性
– 1 一个死了的人还能活过来吗? – 2 如果给死了的人喝点水,他还能活过来吗? – 3 如果给死了的人吃点东西,他能活过来吗? – 4 如果给死了的人吃点药,他能活过来吗? – 5 如果给死了的人念点咒语,他能活过来吗?
36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非功能性
– 1 如果一个人死了,他还能否再做活的时候做的那些 事呢? – 2 一个死了的人还能动吗? – 3 一个死了的人还能继续说话吗? – 4一个死了的人还能听得见声音吗? – 5一个死了的人还会感到伤心吗?
32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小组讨论:请设计一个研究来了解儿童死亡概念 获得的时间和过程模式。
– 获得时间——完全掌握三个成分的年龄是多大?
– 过程模式——是依次掌握三个成分,还是并行同时掌 握?
33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逻辑考虑
– Speece & Brent (1992)
A× B×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