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论》第一章课程的本质剖析

《学前教育课程论》第一章课程的本质剖析
《学前教育课程论》第一章课程的本质剖析

第一章课程的本质

一、课程曾经是什么

(一) 课程最初是什么

(二) 课程后来是什么

(三) 从“课程”到“潜课程”说明了什么

二、课程应该是什么

(一) 从课程概念的变化看课程本质观

(二) 课程本质所涉及的方面

(三) 课程本质的概念化

(一) 课程结构是什么

(二) 课程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三) 课程结构与活动结构的关系

课程是什么?这个命题概括着课程的本质。要研究课程的有关问题,首先必须回答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集中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蓝图。”①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手段。课程既是一个被研究的领域或对象,又是具体化的实践过程。它既有长远的过去,又仅有短暂的历史。从微观来说,它与学生、教师、家长紧密相关;就宏观而论,它关系到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对课程作评说,的确难于一言以蔽之。但是,所有上述,都从不同侧面反映着课程的特性,都在一

剖析课程概念发展史,是探索课程本质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曾经是什么

课程概念集中地概括着课程的本质。这种概括,既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水平,也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过程。透过对课程本质认识的水平特征和过程特征,可以看

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哲学、心理等诸因素的影响与作用。简言之,课程本质

(一) 课程最初的含义

“课程”,作为实践过程,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是早已有之。原始社会,年长者向儿童传授捕渔、守猎、民俗传统等,即属课程活动。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办私学,因材施教,弟子三千,就是课程实践的例证。课程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②不仅如此,当时还出现了关于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记载。比如《礼记·内则》中就有:“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外就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

在国外,古希腊的苏格拉底(Scorates,前469~399)运用“产婆术”对其学生授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个儿童的本质价值内容,使儿童内在的固有人性能够充分地展开。”③在这里,苏格拉底把教学的目标定为塑造儿童真、善、美的灵魂。柏拉图(Platon,前427~348)为实现“理想国”教育蓝图,拟定了人终生教育计划:18~20岁(体育训练) ,20~30岁(总览各门学科),30~35岁(问答法初步),35~50岁(实务),50~终生(到达“善”的认识的问答法)。他还为自由人设置了必修的三艺:文法、修辞学、辨证法;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由此可见,古希腊已经产生了当今我们所指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课

从上可知,尽管古时代中外教育史上尚未出现“课程”一词,但与课程相关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已是历史中的“实践”。这就是说,课程是有进程安排的目的性教育活动。

“课程”一词的出现,在我国最迟是唐宋时代。唐代孔颖达用过“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课程”一词,例如:“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宽着期限,紧着进程”。这里的“课程”一词,已有“课业及其进程”的含义,其中也包含着

在西方教育史上,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首先提出了“课程”(Curriculum)这一术语,并将之概念化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跑道”(Recourse),规定赛马者的行程,与教育中“学习内容进程”之意较接近。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中,很快被西方教育者所普遍采用,但由于各家对知识、学习理论、哲学、社会要求与发展的理解不同,对“课程本质”的规定也很不同:或强调内容与经验,或注重组织过程,或着眼于课目、时间安排,不一而足。因此,至今课

程概念依然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正如美国课程论专家斯考特(R.D.V.Scotter)所说,课程是

课程概念的表述各有差别,固然有语言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反映的是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与把握。而怎样理解和把握课程本质,将之科学地概念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综上所述,课程最初是因教育而产生的一个尚未确定统一性含义的教育学术语,它所概括的主要是目的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和进程,显然它还不完善。但最初的课程概念对课程本质的概括,为以后课程本质的探索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进行,人们对课程

(二)

综观课程概念发展简史,可以明确地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在哲学观、教育观(思想)、儿童观、学习观等影响下,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与概括也表现出不同特征。大致说来,在“课程”术语被采用以来的100年左右的课程本质发展史上,主要产生了四种较有代表性的

1.课程即“学科或教材”

斯宾塞最初把知识的系统组织定为课程的内涵,实质上是确立了课程即知识或系统化的知识的观点。把有价值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定科目或学科,将这些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标。这种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科目)为构成形式,重视知识及其逻辑组织的课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科课程。赫钦斯(R.Hutchins)、贝斯特(A.Bestor)、费尼克斯(P.phenix),席罗(M.Schiro)等人,以及我国不少学者大体上特此观点。如贝斯特认为,“课程必须基本上由5种大范围的学科学习组成:a,掌握母语,系统地学习语法、文学和写作;b,数学;c,科学;d,历史;e,外国语。”⑥这种课程本质观,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其教育进程安排,课程内容的来源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教育的任务就是把经过选择并系统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是传统的课程本质观。当然,它并非反自20世纪初才产生,只是此时它成为主流,而尤其盛行于美国。因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要素主义教育哲

学科或教材的课程本质观产生以来,得到了广泛采纳,也得到了发展。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布鲁纳(T.S.Bruner)、费尼克斯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为解决知识激增与学习能力的局限性,迅速提高美国学生的科学和教学水平,改善美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大力倡导以学科为中心,强调知识结构的获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他们主张知识学科

化、结构化、专门化,提倡“探究教学”,认为“教学就是探究”,甚至“科学就是探究”。这将学科即课程的本质观推上了更高水平。支持此时课程理论的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既承认学科要素,但它注重要素之间的和内在的结构关系,比要素主义前进了一步。因此,结构主义的学科课程论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深入了。当今社会,以知识为中心,强调知识系统

2.

20世纪2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盛行。受美国大教育家杜威(J.Deway)的经验主义哲学、完形心理学以及改造主义哲学的影响,教育中强调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发展儿童的个性,主张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课程。这样,儿童中心主义的经验课程兴盛起来。卡斯威尔(H.Z.C.aswell)、安德逊(V.E.Anderson)、堪萨斯(Kansas)等人就持此种课程本质观。他们把课程看作学生在教育环境中与教师、材料等相互作用的所有经验。这种课程定义中,经验一词,实质上包含了“活动”、“学习经验”、“学习活动”等术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强调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提供的经验,如:“课程是按照学校要获得它的教育目标而计划和指导的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R.Tyler,1949);一是泛指儿童习得的教育性经验,如:“课程即儿童在学校之经验。”总之,课程即经验的课程本质观有以下特征:(1)重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个性;(2)重视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3)重视教育环境的设计与组织;(4)兼顾课程过程与结果,预期的与未预期的经验。当然,这种定义也存在一些缺点:(1)经验有随意性,可能会照顾不到系统化知识;(2)经验的传递有困难,且难于确定和达到教育目标;(3)经验的性质难以确定

把经验视为课程的观点在美国普遍流行,对我国也有不少影响。该课程本质观指导下,儿童经验获得的方式是“做中学”(Learn by doing),照顾儿童的生活。与学科课程相比较,

3.

视课程为“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较为流行的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麦克唐纳(J.B.Macdonald)、比彻姆(G.A.Beachamp)、斯坦豪斯(L.Stenhouse)等。在此,计划包含了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等。课程即教育计划或教学大纲(教学内容)(P.F.Oliver,1982),强调课程的计划性、目的性,“不涉及教学途径或方式”

(H.C.Morrison,1940),或“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遭遇到的所有经验的计划或大纲。”由上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定义只把课程视为不直接与学习者发生作用的“计划”,课程在本质上

是“静态的”。

4.

把课程看作教育者试图达成的一些教育教学目标,或者希望学习者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结果,是课程即目标的中心含义。在这种课程本质观指导下,教育教学目标的选择和制定成为核心任务,然后,围绕教育教学目标选择组织学习经验,并进行教育评价。在此,目标是教育追求的方向和目的,也是评价的标准。该课程定义强调教育的目的性,可操作性强。

这种课程本质观的产生也有其历史背景。本世纪20年代左右,课程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60年代,强调教育效率和教育控制,把课程视为目的性行为活动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行为主义心理学也为此课程本质观提供了心理依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博比特(F.Bobbit)、泰勒(R.W.Tyler)、加涅(R.M.Gagne)、约翰逊(M.Johnsin)等。这种课程本质观虽然有其缺陷,如过分强调教育的预先计划性而缺乏灵活性,不易照顾到变化了的教育环境及客观要求,但自它产生以来,影响极大。当今课程编制中的“目标模式”就是由此演化而出的一种课程编

分析以上四种课程本质观可知,它们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课程即学科知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但容易割裂知识的联系和忽视变化的经验,特别是容易忽视学习者的个别性;课程即经验,扩大了课程内容的范围,将课程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但又难于有效地进行课程组织,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差,不易达成系统的教育效果;课程即计划、目标,强调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便于课程组织与评价,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但往往缺乏灵活性,把计划外的教育因素排除在课程之外,

课程由“学科”到“经验”的变化,实质上是课程由强调“教育者”到“学习者”的转变;由“经验”到“计划”或“目标”的转变,则反映了课程可控制性和意识性的增强。而“潜课程”的提出,却是将教育的影响范围扩大到“计划”之外的部分,强调要重视那些实际上对学习者产生了影响而未被列入“计划”之中的教育影响。因此,要考察课程的本质,

(三) 从“课程”到“潜课程”说明了什么

潜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至今众说纷纭,无公认的术语。常通用的有隐蔽课程、隐性课程、隐形课程、潜在课程、潜隐课程、第三类课程(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并列),本

1.

20世纪60年代,课程研究与发展表现出浓重的“技术性”、“理性化”。深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认为教学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转让给学习者,讲求教学的可控制性和效率性;在教学内容方面,过分注重社会实用性,抑制学习者的个性与和谐发展。专门化教育忽视人类学习的广泛性(学习有正式、非正式,有意识和无意识等多种形式),过多地注重“组织”与“计划”,使教育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实际。教育的“工具性”和“理性化”,使教

在这样的情况下,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反理性文化运动”兴起。人们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工具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工具性所建立的通则性知识价值与事实截然相对;在许多情况下,人类活动是“非理性”的。在此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受到了批评“泰勒模式”(工具模式)同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科学结构运动”一道受到了怀疑和鞭笞,“反知主义”、“反科技的工具理性主义”、“反科层体制文化”等呼声日渐高涨。与此同时,信息爆炸,社会走向信息化,信息社会不允许教育成为封闭的孤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成为当今趋势。“信息超载”的环境使人类纯粹依靠理性所建构的世界开始崩溃。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应接受理性的东西,也应该接受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应获得发展,非理性也应获得发展。于是,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的潜课程兴起了,它着重解决教育中的过分目的性、正规化问题,重视人的发展。潜课程的提出,对原有的课程观念产生了巨大

2.

(1)潜课程与显课程(又称正规课程、形式课程等)相对应。显课程之外的课程即是潜课程。

(2) 潜课程主要指价值、态度、规范、信念、情意、人际关系等非学术性内容

(3) 潜课程的影响是无意的、非预期的,但也可能是有意识的

(4) 潜课程可使学习者获得系统的共同的经验,也可能使其得到个别的、零碎的经验。

潜课程具有哪些特征?也无一致性意见。但一般认为,以下几个特征

(1) 潜在性:潜课程以隐蔽的方式,将有关道德、审美、政治意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模糊性:潜课程的作用有时难以明确化和量化,它以整体性方式产生影响,使人在

(3) 多样性:潜课程会依附于多种多样的客观载体之中,人、事、物、关系等都是其物

(4) 非预见性:潜课程多样性、差异性强,发挥作用的途径多,不容易严密计划与控制,

(5) 非强迫性:潜课程作用的方式是隐蔽的,会使学习者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教育者“有意图的”

3.

(1) 潜课程的提出,使我们必须重视预先计划好的课程之外的教育性经验对学习者的影

(2) 课程不仅包括理性内容,也包括情意、动机、态度等非理性内容;课程既要发展学

(3) 培育学生,既要采取强迫性、主观性措施,也要采用隐喻式、潜在性方式,利用教

(4) 要注意教育系统内部课程的统整优化,也要注意学校内外不同因素的教育作用相互

(5) 课程是教育目的性过程,但有时教育目的性并不明显。要提高课程效果,必须增强

综上所述,从“课程”到“潜课程”,表明了原有“课程”本质观念的局限性和不完全科学性,表明了人们对课程范围认识的拓展,表明了人们对影响儿童发展的非计划性因素的教育意识提高,预示着人们对课程本质认识的深入,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界定课程到底是什么。

二、课程应该是什么

前人关于课程的界定,为我们讨论课程本质提供了基础。透过各种各样的课程概念的具

(一)

综观各式各样的课程概念,或重内容,或重经验,或重过程,或重方法,或重几者的结

1.课程本质观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把课程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的知

2.课程的有意性发生变化:从把课程理解为具有严密计划性和结构性的知识体、经验系统,到由计划中和非预计的内容的混合体,从而扩大了课程范围。潜课程被公认为学校课程

3.课程重心的转变:课程的物性减弱,人性增强;从强调学习对象到强调学习过程和学

4.课程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软件,包括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是两类课程的有机整体。课

以几点反映了课程中几对矛盾关系:课程的静态性与动态性,计划性与非计划性(相关的矛盾:目的性与无目的性、正规性与非正规性),课程中人与物的矛盾以及人的因素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矛盾

(二)

不论将课程定为什么,研究课程本质, 必须讨论或说明如下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界定课

1.课程的教育目的性:课程是教育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或媒介,必然也必须指向一定教育目标。课程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且是要促进人良好发展,因此必须加以优化。课程不能无

2.课程中的学习者:暂且不论学习者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不存在“人”或“受教育者”,“课程”也就自然无所谓有与无。课程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其他动物与“课程”

3.课程的态性:课程有两种状态, 一是静态, 一是动态, 是两种状态的混合物。课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一种运动状态。课程是学习者参与其中的一种过程。静态课程是课程的特殊形式。当知识、经验不与学习者发生联系时,只是课程的“准备物”。通常所说的“教材”,如果不与学习者发生联系, 便只能是静态的课程。这种课程的效果如何, 必须使之动态化, 才能加以检验和评价。而当某种过程没有学习者参与或非为教育目标而进行时,该过程也不

4.课程媒介:课程的产生必须有一定媒介,有与学习者为了一定教育目标而相互作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教材、教具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环境。其

5.课程中心:课程的中心是学习者。学习者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一切人,可以是幼儿、少年、成人,也可以是老年人。因此,学习者不单指学校(幼儿园)里的学生。课程在教育者不直接参与下也会进行或延续;教育者是相对于“受教育者”而在一定条件下才存在的。学习

1.人的因素:学习者和教育者,二者不可或缺。其中,学习者的任务是学习和发展;教

2.教育环境:一切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因素总和称为教育环境。其中,与学习者发生直接

3.教育结果:课程是一种具有教育意图的目的性活动过程,必然追求一定的教育结果。教育目的应主要指向

(三)

根据以上的所有分析和规定,可以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

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

这一课程本质规定有以下特点:

1.含盖性强。它将发生在一切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课程现象纳入课程之中,既包括占主体地位的学校课程,也包括了社会课程;既能概括正规化的显课程,也能含括计划外的潜

2.课程的中心放在了学习者身上,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课程的重心放在实际发生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表明,只有实际进行的教育性活动,才是真正的“课程”,从而避免课程重“物”不重“人”的弊端。因此,好的课程必然表现为好的

3.课程在本质上是动态过程。重视这个过程,是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此过程中,

4.课程具有教育目的性,它指向学习者有益经验的获得与身心健全发展。这其中,也包

5.强调教育情境的作用,强调课程的即时性,它能说明为什么相同的“教材内容及其时间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过去把教师的教育方法、言谈举止、学习者的相互影响等因素,排除在“课程”之外,实际上是不科学的。根据本课程定义,具体活动中教师的教

学方法、言语态度等,都是课程,甚至同一活动中其他学生的发言、回答问题等,也成为课程。因此,所有实际发生的课程又都是具体的;有多少学习者,就有多少不同的课程。

6.教育情境是教育环境的具体化。教育环境是进入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总称。往常所说的制定教育目标、编写教材、选择教育内容,都是准备教育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 设计课程, 制订课程方案,

7.这一课程本质观将环境的自然影响,以及学习者自发地从外界获得的经验排除在课程之外,避免了一切学习经验均为课程的偏颇。课程是具有教育性、目的性、计划性的活动,

8.课程既不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不是教育所取得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准备,而是教育的过程本身。当然,课程离不开教育准备,要达成一定目标,也必然能获得一定教育结果。课程实际上是连续的经验累积和改造过程。它既表现为外显的教育性活动,也包括发生在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是内外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

总之,该课程本质观具有更大的概括性,更能反映课程实质,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因为从历史上看,不管课程的具体形成怎样,人们怎样表述课程,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类课程本质论。一是学科课程论,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传递,是相对静态的课程观,突出教师作用;一是强调儿童兴趣的活动课程论,突出经验和学习者的“做”,是相对动态的课程观。两重课程观各有优势,但有时也互相抵触,走向偏激。本文界定的课程本质观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统一起来,即把知识经验、教育过程与结果、教育教学计划与教育教学方法,有意识与无意识,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有计划的活动和即时性经验等动态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有机统一起来,但强调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发挥与发展,是较科学的课程本质论。

三、从课程结构看课程本质

(一)

课程结构指的是什么?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并不相同。有的人(Eisner,1979;Hargreaves,1982;Kelly,1989;Goodlad,1979;Glatthorn,1987a)将课程结构理解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类型,如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隐性课程( Inplicit Curriculum);正式(形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非正式(形式)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有的人则认为,“组成课程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课程结构。也有

人将课程结构等同于课程内容结构;或干脆与课程类型混同起来使用,不加区分。

目前关于课程结构的研究,多是从课程分类学角度思考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六分法”、

持六分法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学校课程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课程六类,它们构成了完整的学校课程结构。科目课是由一系列具有独立体系的科目构成,强调各科的系统性,忽视各科间的联系;相关课程则是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学科组成,既保持了各科相对独立性,又注意各科间的联系;融合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构成的新学科,如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合并为地球学等;广域课程一般由两门或以上学科综合而成,内容广阔;核心课程以重要问题为中心组织;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强调儿童兴趣与需要,又称活动课程。

持四分法的学者们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科目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美国教育行政人员协会持此观点)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刘克兰等,1988)

我国台湾学者李祖寿先生综合了美国课程专家史密斯(B.O.Smith)、斯坦利(W.O.Stanley)和肖斯(J.H.Shores)等人的意见,将学校课程分为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三类;其中,科目课程又分为分科课程、相关课程和广域课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专家艾丝纳(E.W.Eisner)认为,课程包括正规课程、潜在课程和虚悬课程(the nul curriculum).他所说的潜在课程是指:教学方法、奖惩制度、学校组织结构、物质环境等的“副产品”(by?/FONT>product):虚悬课程则是学校理应传授却未传授的课程;它包括三个层面:学校教育忽略的心理能力,遗漏的科目或教材,疏忽的情意陶冶(价值、情感、态度等方面)。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麦克唐纳(J.B.Macdonald)把课程区分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有意的、经得起考验的、为社会公认的显著课程;第二层次,是作为设计显著课程的基础的信念、价格体系的暗喻课程;第三层次,是无意的,难于考验的社会不予接受的潜在课程。华威克(D.Warwiclk)把课程三分为显著课程、理论课程和潜在课程。在此,显著课程是实际进行的、学校(教师)公认或公开的,也是一般最受重视的部分课程;理想课程根植于社会整体文化之中,既是显著课程的基础,又是课程追求的目标;潜在课程则是学习者同上述两种课程交互

两分法是课程结构划分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支持者是美国学者哈格利佛斯(A.Hargreaves)和我国学者靳玉乐等人。他们认为,课程只分两类:正规课程与潜在课程,

是两种基本的课程形态。所谓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而不受重视,

以上几种分类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都从一定角度考察了课程结构,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课程本质。但是,它们又都不够严谨科学。六分法多是从课程的表现层面上划分课程结构的,所划分出的几种类型实际上有包含或交叉关系。四分法减少了重叠比例,但缺陷几乎与六分法类同。相比之下,三分法递进了一步,也较全面地探讨了课程结构,尤其是课程结构层次和层面的提出,使课程结构呈现出立体性和动态性;但它也主要是从表层和次深层上考察课程结构,并不能完全将三种课程类型区分开。二分法将课程分为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两类,摆脱了以上分类面临的困境。但是,由于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而教育是有意识的活动,将“潜课程”这种无意设计的“课程”列入课程之中,显然犯了概念逻辑混乱的错误。如果把“潜在课程”视为课程,那么,“潜在课程”必然是“有意的”,这岂不自相矛盾吗?因此,所有上述分类都是不科学的。据此,难以深入探讨课程的本质。

(二)

既然上面几种课程结构的分法都不科学,那么怎样划分课程结构才趋于合理而不陷入困境呢?

课程结构是由课程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而构成的整体系统,它是课程要素相互作用的产

物,同时又制约着课程要素作用的发挥。课程结构反映着课程本质。

如前所述,课程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的活动。由于活动实际上区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两类,课程也相应地分为内部课程和外部课程。即是说,

课程由内部课程和外部课程构成统一性结构。

外部活动是显于外的可视的系列目的性动作与行为的总和。它既可以是群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但都离不开客观的物质条件。内部活动则是外部活动的内化,是隐于内的心理活动或思维活动。它总是个体性的,映像式的。当然,它是外部活动的内在反映,终竟脱

据此,外部课程即是显露于外的可视的课程。日常生活中,教师传授、学习听讲以及师生外部行为活动,就是所谓的外部课程。我们常讲的编写“教材”,制定“教育内容”,“上课”等,多是为外部课程做准备或是外部课程。经常,人们所讨论的课程,也仅指外部课程。

外部课程是外部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现象性活动,它的共性大。但它难以说明为什么“上相同的课”或“课程相同”而学习者“收获”不同的原因。外部课程相比之下易于控制

内部课程则是内隐于每个学习者心灵中的课程。它是外部课程的内化,与外部课程具有同构性。但是,它又不完全是外部课程的产物。由于学习者是具有内在吸收力的主动学习者,他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吸收知识、获得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参与到其已有的内部课程结构中,形成新的学习结构和能力。布鲁纳等人主张的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本课程观下的内部课程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内部课程是学习者与外部课程相互作用而继续不断

这样,课程便呈现出相对又相联的“两个景图”:一是由学习者、教育者、教育环境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外部活动景图;一个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或先天遗传因素基础上,在外部课程作用下进行的内部活动景图。前者是可视的,通常得到重视的课程;后者则是无法用肉眼

外部课程易于控制,教育者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对象可以同时有很多,如,上百个学生同堂上课即是,表现为共性。而内部课程则不然,它主要是学习者个体内部活动的过程,在反映共性的同时,更多的体现个性

鉴于此,外部课程必须通过内部课程,并真正地同内部课程发生有机联系,才能产生教育作用。教育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实质上是为了使学习者内部课程结构“活动”起来,以使学习者更好地同化外部活动,形成新的发展能力。由于学习者是由知情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内部课程便不仅仅是知识累积和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动机、兴趣、信念、价值、情绪情感、意志、愿望、态度等诸多方面产生、发展并

如此看来,外部课程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情、意、行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而不应仅仅

(三) 课程结构与活动

课程是教育性活动,既是外显的活动,又是内隐的活动,是内外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

既然课程是教育性活动,那么,课程结构与教育性活动的结构就存在着较大的一致性。教育性活动是活动的一种,因此,分析活动的结构和性质便有助于探讨课程的结构与本质。

1.

活动是什么?“活动不是反应,也不是反应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

活动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和

活动媒体。活动主体一般指从事活动的人,是具有意识、情感、意志的个体或个体的集合。活动客体是活动主体有意识作用的对象,是通常意义上的事物或转入相对于主体而存在时的人及其人化物(思想、语言等)。活动媒体则是联结活动主客体的手段、方式或中介,它一般是直观的、显在的,有物质形式,但有时不明显,暗含在主客体之中。三者有机作用,组成

据此,教育性活动便由教育性活动主体、客体及媒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课程是教育

教育性活动具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分为不同领域,如健康教育、艺术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性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性活动具有不同特点和功能,课程结构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特

课程也有自己的主体、客体和媒体,即课程主体、课程客体、课程媒体,三者有机地形成课程活动。课程主体主要是学习者;课程客体主要表现为知识、经验以及附载它们的教育情境,将二者联结起来的因素是课程媒体。三者交互作用,决定着课程结构的特点。

2.

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其对象性。活动对象不同,活动性质就不同。相应地,课程客体的类

活动对象表现为两重性:第一性表现为对象的独立存在,它使主体活动服务于它并加以改造;第二性表现为对象的映象棗主体对象属性的心理反映的产物。由此,可把活动对象分为两大类:客观的第一性的存在物——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反映——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物质世界由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物质形成组成;精神世界则由语言、心理现象,思维活动等

基于上述,课程客体也分为两部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当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经过有教育意图的选择和组织时,它们便具有了“教材”的性质。“教材”即是为进行教育而准备的素材。它一般表现为一定形式的事、物,或者是固着在物质形式上的思想、观念等。具体说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客观事物、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活动等;人类社会中的人、事,与人关系密切的物,以及关于它们的知识、活动等;相对独立的思维、心理世界、符号系统,等等;都可以成为课程客体。

简答 学前教育课程论

第七章学前教育组织的基本原则 1.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三大基本原理?151 一、相互作用原理二、整体教育原理三、环境陶冶原理 2.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72 一、目标定向原则二、生活化原则三、活动化原则四、游戏化原则 五、综合化原则六、家园同步原则七、师生同构原则 3.相互作用原理的内涵及其具体化(活动化、游戏化、师生同构)152、 157 内涵:只有经过教育者、学习者与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课程组织才是真正的教育。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发展观、系统科学、心理科学和人类发展生态学。 4.整体教育原理的具体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化(综合化、家园同步教育)159、163 内涵:学前儿童是身心有机统一发展的整体;要保证这一整体和谐健全的发展,必须以整体观看待他,并整合各影响因素,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人的全面发展说、系统论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学前儿童发展观) 关于什么样的课程才算是好课程的评价标准变为:能顾及学前儿童心理、身体、情谊、人格等和谐发展的“完整性”;能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的“广博性”;能顾及不同儿童的天赋、生长背景、学习意愿、发展倾向等个别差异的“可弹性”;能综合利用各种教育因素与手段,发挥整体效力,具有“整合性”等等。这些观念及其实践化,演化出课程组织的综合化原则。 5.环境陶冶原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164、171 内涵: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充分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使学前儿童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主要是人文环境陶冶的结果;儿童年龄越小,环境的陶冶功能越大;特征不同的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感染力不同。理论基础:儿童生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儿童生态学、儿童人类学和文化生态学。 在实践中的运用:○1创设优美的自然环境,发挥其美育功能,陶冶幼儿美的心灵,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如绿树成荫、花草芬芳,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2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温暖的交际环境,选择和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熏陶感染幼儿;把真善美统一起来,使它们协调优化,融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创设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的教育环境,是课程组织的重要任务。 6. 系统论对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启示(注重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因素的整体价值)162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论述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答: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要能正确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这种实质,我们必须确认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课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第二,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第三,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形式多样的活动。2.结合实际论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答:幼儿园课程在整体上和整体中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的特点。(1)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2)幼儿园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3)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的生活性和游戏性;(4)幼儿园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 3.试举例说明成熟学说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成熟说一直以来都对幼儿园的课程产生过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即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看法。儿童观又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整体上左右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决策;其次,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选定。根据成熟理论,幼儿园的课程在考虑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时,一定不能忽视儿童的成熟水平和遗传信息所决定的发展顺序,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的可能性来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进度。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促进儿童的发展。3.结合实际说明认知学派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人们从皮亚杰的理论中受到的启发主要有:(1)认为知识是儿童通过和物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灌输进行了批判。认为教学中应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对物体的操作,这直接影响了课程的实施策略,环境的设臵和活动区域设计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2)受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需求使之选择了发生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发生认识论又为儿童智力开发运动推波助澜;(3)发生认识论使专业工作者更加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力求更加注重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规律来组织幼儿园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时候力求以皮亚杰的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这条规律反应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教师和学生的本质联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决定着学,学影响着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就落在了教师的身上,教师的活动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由此看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师生二者积极的配合,协调一致。 总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教学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 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用较短的时间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认识活动。因此,学习间接经验,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也是认识世界的一条途径。通过教学,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书本知识,,并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是教学如果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与现实脱节,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就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又要密切的结合实际,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这条规律又称为“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这条规律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辩证关系,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从教学任务来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为了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才。因此,教学要用一定的社 会文化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去要求和影响学生就成为客观的必 然要求。 (2)从教学内容来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内容。各各个学科的教材的教育内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和科 学知识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因素 (3)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她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其思想状况,学习动机、态度、意志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其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 使之树立学习的自觉性。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知识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条件,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智慧。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与分析 一、课程的内涵 (一)西方“课程”的词源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二)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四种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课程即学习课目或教材(教科书、教材) 基本观点: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问题 不足:1.限制了教师视野; 2.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样教”; 3.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 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 4.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对课程本身的理解仅局限于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忽略学习者在学校生 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 基本观点: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和计划。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 不足:遗漏课程实施部分,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 经验维度课程即经验 基本观点: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解决的问题: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中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不足: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这对于教师来说难以把握实践上很难实行。 活动维度课程即活动 基本观点: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参加了什么活动,课程应为“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解决的问题:避免了课程经验说的无标准性,比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不足:1、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造成本末倒置,为活动而活动。 2、过分强调一切学习都要从活动实践开始,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

学前教育课程论复习大纲(最全整理版)[1]

填空题 1.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1918年美国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理论独立的标志。 2.幼儿园课程理论基础有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 3.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 4.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将人的发展放置于一个由小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组织的生态系统中。 5.课程组织的两种形态包括: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和实践形态的课程组织。 6.课程内容组织的形式:学科中心、社会问题中心、儿童中心。 7.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包括:教育的途径、活动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方法策略。 8.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基础性、非义务性、适宜发展性。 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 1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11.课程计划包括的类型: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日计划及具体活动计划。 12.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 13.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课程评价的目的、课程评价的内容、课程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14.课程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准确性、有用性、合法性、可行性 15.课程评价的客体:评价的对象;课程评价的主体:评价者 18.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16.蒙台梭利的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17.蒙台梭利课程的主要内容: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科学教育。 18.海恩斯科普课程的创立者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最先源于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干预计划。 20.瑞吉欧教育的理论基础: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 19.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20.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含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一 一、填空题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_、课程即经验_、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二、选择题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A 学习者的经验 B 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 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D)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A 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 儿童中心课程 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 A 蒙台梭利课程B瑞吉欧教育方案 C方案教学 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 B D) A 非真实性 B积极情绪C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 三、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四、简答题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 (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 3.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 温馨 11033026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一、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人们对于教学本质认识,一直以来就有着颇多的认识和争论.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有特殊认识说,实践说,发展说,多层次类型说,交往说等主要观点.以下我主要就其中的特殊发展认识说,交往说和实践说三种说法作简单的介绍: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使个人知识达到当代社会的知识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有教师的指导;教学认识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都具有间接性;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 该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但批评者认为:(1)仅仅局限于惟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违背了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2)认识过程是囊括不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的,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归结为认识过程,不能够概括和指导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也无法解释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如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该说只描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教授活动。(5)它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形成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造成教学上的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要研究教学本质,首先须明确本质指的是什么,在讨论中人们有时对教学的“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不进行明确分析,由此而带来的经常是以质代替本质,把多方面的质看作是多重的本质。事实上,质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比质更深刻。质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某一侧面的属性,而本质才反映了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根据。本质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所以揭示事物的本质需要在揭示质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统一起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谓教学本质,就是自在于教学这一事物本身使其既可成为其自身又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它是教学过程的内部要素和特殊矛盾的整体的、集中的体现,是决定该类事物或现象是教学而非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依据,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学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以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少论者实质上是把质当成了本质来界定教学,对教学本质的概括要么把教学的任务、目的当作教学的本质,要么将教学的功能、价值当作教学的本质,都在向教学本质认识逼近,但还未达到教学的本质。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必须在正确把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教学的质的认识进行综合抽象,才能达到目的。 二、关于教学本质研究的着眼点问题: 对教学本质的探讨,有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有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有的是从教学的角度;有的从一个侧面概括,有的从两个侧面概括,有的从整体概括;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归属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性质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功能的分析等等。比如,着眼于学生来考察教学过程,形成了“学习说”、“学生实践说”、“发展说”、“认识论”等诸观点;着眼于教师来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就产生了“价值增值说”、“传递说”、“教师实践说”等认识;而“交往说”、“知情统一说”、“审美过程说”、“多本质说”等由于其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明显带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属性,因此它们是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来论证教学过程本质的。

论课程的本质意义

论课程的本质意义 杨龙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教育学报》.2006 年夏.第34 卷.第1 期 摘要 当代的学者多半觉知「课程」一词多义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努力厘清课程的意义,而非放任地让语义混淆的情况恶化。本文采取理论分析的方式,首先搜集学者们提出的各种课程定义、概念、种类、模拟、说明或比喻,随后进行分析、比较与分类,最后提出课程的两项本质意义:形式和质料。课程的形式指课程的根源成因、存在目的和组织与造型,课程的质料指事前计划的概念、知识、经验及活动等。课程正是达成教育目的之工具,它相对于教育的形式,就是教育的内容或质料(即教材)。 前言──课程的哲学分析 「课程」这个术语(或概念),经过20世纪近百年教育学术的发展,已演变成社会大众熟知且学者常用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和日常生活习惯用语。很明显,学者及大众在使用「课程」一词时,所赋予它的意义(或内涵)有相当差距。更甚者,学者专家对于课程的意义经常有不同的界说,这对今日教育和课程的学术发展造成了一大困扰,因为大家都在使用意义混杂且没有共识的一个术语,容易出现沟通和思考上的错乱与误解。 本文的立场是以应该厘清且能厘清的角度,探讨课程的意义。纵使目前的厘清工作不理想,本文亦未必尽善尽美,我们仍应持续努力去进行,如此才可逐渐减少「课程」意义含混的程度。这种企图如同教育哲学领域的概念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Hirst & Peters, 1970, p. 3)及教育的哲学分析(philosophical analysis)(Scheffler, 1958, p. 1)取向,从术语的语言和概念角度切入,探讨并厘清现行术语的意义。 大体而言,我们可以将这些常见的课程意义区分成两大类:本质意义及非本质意义。所谓本质意义(essential meaning),是指能说明课程之本质特色的意义,或者是将课程视为一本质现象来理解所获得的意义。Beauchamp(1975)指出,课程可视为一本质性现象(p. 58);这时我们说的课程即是指「一个具体课程」,它不是课程研发的「系统」(Johnson, 1967),也不是一个研究或学术「领域」(Goodlad, 1991; Jackson, 1992)。因此对当前众多的课程界说,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意义范畴:(1)课程指一个具体存在的课程;(2)课程指一个系统;(3)课程指一个专业或研究的领域;(4)其它意义,例如可以将许多课程模拟及功能的说明纳入(杨龙立,2003b)。当课程指一个课程,尤其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学校课程时,它所具有的意义即本文所谓的本质意义;其它课程界说的课程意义,即非本质意义。究竟课程是甚么?或者说,课程的本质意义为何呢?这关系到众多的课程学术理论之发展。因此,本着「能说的就要尽力说清楚,不能说的也不必强求夸大其词」的态度,我们先假定课程的本质意义是能说的,于是我们有责任清楚说明课程的本质意义。本文首先列举众多学者的课程观点,区分出本质性与非本质性的见解。其后只针对本质性意义加以思考、分类及比较,并确定出数种本质性意义的类别(或类型)。再依据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四因说和形质论(hylemorphism),对课程的本质意义建立一个解释模型,随后再对课程的形式及课程的质料作进一步的说明与探讨。 课程领域的繁荣和危机 课程术语的广泛使用、课程学术的大量研究及课程专业领域的扩大发展,是20世纪后五十年来有目共睹的现象。整体来说,课程领域的繁荣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欣见及庆贺课程学术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分类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幼儿园课程论作业(第1章) 一、填空题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二、选择题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A 学习者的经验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D)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A 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A 蒙台梭利课程B瑞吉欧教育方案C方案教学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 B D)A 非真实性B积极情绪C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 三、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3.多元文化课程: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鹰架教学: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四、简答题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答:(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答: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3.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4.为什么心理学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答:(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②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③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做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2)心理学理论不可能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五、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答:(1)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是也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3)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A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_课程即科目_、课程即经验、_课程即目标__、__课程即计划_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_____哲学__、心理学和___社会学_____,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__教什么_____________、如何教和__基本价值取向__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__教育理念__________。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__以及_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 A 学习者的经验 B 教学大纲 C 课程计划 D 教科书 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 A 生活课程 B 经验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 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 A 蒙台梭利课程 B 瑞吉欧教育方案 C 方案教学 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BD ) A 非真实性 B 积极情绪 C 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 1.活动课程 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 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 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 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 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的知识和机能,隐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在教育对象考虑方面,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和材料,更多的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的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 3.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在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4.为什么心理学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 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心理学为幼儿园课程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但是心理学并不等于教育理论,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不仅理论上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难以行得通。因此,幼儿园课程在考虑心理基础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哲学和社会学这另外两个基础。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你是如何理解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答:(1)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1分) (2)日常生活话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目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也是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 (3分) (3)游戏括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 ①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我国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 到目前为止,对教学过程的本质尚处于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的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观点。 1.特殊认识说 这种观点依据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基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为指导,是数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认识过程是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而教学过程是主体学生通过教师间接地作用于客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间接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此为中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2)引导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3)简捷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完全走的是一条捷径,许多知识是人类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4)教育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 2.认识——发展说 该学说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认识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无疑,它是对“特殊认识过程说”的一种扩展,不仅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一面,而且也意识到了通过认识活动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一面。 3.认识——实践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的活动有两类,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学过程也包含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发展认识世界的技能、能力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的形成、推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说,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认为其他的论断并不能表达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这一真实本质,而是把“简单”的教学过程问题“复杂化”了。应该承认,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为进一步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5.多本质说 该学说认为,“真正按照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去看教学过程的本质,就决不应当只是一个方面的关系,而应当是多方面的关系;决不是一个类型,而应是多种类型。”“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教学过程本质的多层次、多类型具体表现为:(1)从认识论角度看,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2)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发展过程;(3)从生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发育成熟过程;(4)从伦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培养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过程;等等。因此,不能从单一角度去寻找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定性,参考以上不同的见解,我们认为,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定性应从以下方面去把握。 第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有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的地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课程)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相互作用。 第二,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的认识过程。同时,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是因为学生的个体认识与人类总体认识以及非学生的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课程的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2009-04-14 15:23:09 系统分类:科教个人分类:默认 TAG: 课程是教育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但是对课程的定义却是最纷繁芜杂,歧义最多。尽管目前课程还没有一个精确、唯一的定义,但是,要研究课程理论,实施课程改革,仍然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定义的能指有充分的了解,从中尽可能探寻到当前最贴近中国教育现实的所指。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篇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谓之“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课程”一词在这里的意思为“寝庙”,用来比喻“伟业”,与我们今天所指的课程一词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宋朝时,朱熹在《朱子全书·说学》中多次用到“课程”,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所说的“课程”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理解的课程已经十分相近了。 2.在西方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所著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Curriculum”一词为名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因此,根据这个词源,课程通常

被定义为“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其义为引导学生前进,以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但是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跑(currere)”一词中派生出来的,其重点应放在“跑”上面,强调的是个人在跑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学习的进程。 (二)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 国内: 1.《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课程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上海译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3.廖哲勋: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王道俊、王汉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王道俊,王汉澜主

学前教育课程论

(0411)《学前教育课程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目标 2、表现性目标 3、生成性目标 4、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5、幼儿园课程 6、方案教学 7、幼儿园课程内容 8、幼儿园课程组织 9、、幼儿园课程评价 10、整个教学法 三、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 2、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3、课程模式的要素。 4、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5、张雪门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原则。 6、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7、方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8、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的教育内容。 9、陈鹤琴所指出的当时幼儿园课程存在的四大弊病。 10、张雪门关于幼稚园课程来源的观点。 11、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中的五个领域。 12、海伊斯科普课程实施的过程。 13、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适用范围。 1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园本课程这个概念? 2、陈鹤琴认为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来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的? 3、如何看待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课程。 4、试论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趋势。 5、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发展评价? 6、你对计算机进入幼儿园课程怎么看。 7、评述西方早期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8、当前很多幼儿园都开展双语教学,对此你有何评论? 9、试评价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10、陈鹤琴曾经提出“做中教学,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谈谈你时如何理解做中学的。 (0411)《学前教育课程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每一项行为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发生的情景、行为、和行为表现标准。 2、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指向儿童创造性地培养,不规定儿童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关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个性化的表现,追求的是不同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 3、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关注的主要是过程。 4、张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行为课程与别的幼儿园课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行为课程完全来源于生活,从生活而开展,也是从生活而结束。 5、结合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特点,可以将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6、指这样一种教学: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指引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者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 7、幼儿园课程内容指的是一系列经过选择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是幼儿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对象。 8、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9、课程评价系判断各个层次课程(如理想的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等层次)的优劣价值,指出其缺陷或困难所在,从而能够做出行动的决定。 10、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给儿童的方法。 二、简答题 1、一般认为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知识是课程目标的来源。 2、一般认为,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启蒙性;生活化;游戏化;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 3、理论基础、管理过程和政策、课程模式的内容和方法等。 4、High Scope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教师的责任是支持儿童的发展,通过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理想的教师进入儿童的活动但是不打断活动的流程,能够立足儿童的想法进行指导,避免告诉儿童他们错了,而是鼓励他们的新想法,让幼儿向别的幼儿求教。但是实践中教师的角色经常是侵入式的,教师为了追求理论性的目标,经常插入一些任务式的、不能反映儿童兴趣的提问和评论。 5、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据此他确定了编制课程的一些原则:整体性原则、偏重直接经验原则和偏重个体发展的原则。 6、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有: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发展的作用;有益于儿童认识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有益于幼儿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习;有利于幼儿园课程中各个学科的整合和教学。 7、在方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创设环境和条件,激发儿童的兴趣,提升儿童行为的动机,使得儿童能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关注儿童的经验,尊重儿童的选择;适时介入儿童的活动,并对儿童提出挑战;与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交流。 8、实际生活练习(清洁、秩序、安静和会话);肌肉训练;自然教育与体力劳动;感觉教育。 9、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内的时间过长;功课太简单;团体动作太多;没有具体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