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复习题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构成复合材料的元素及其作用

复合材料由两种以上组分以及他们之间的界面组成。即构成复合材料的元素包括基体相、增强相、界面相。

基体相作用:具有支撑和保护增强相的作用。在复合材料受外加载荷时,基体相一剪切变形的方式起向增强相分配和传递载荷的作用,提高塑性变

形能力。

增强相作用:能够强化基体相的材料称为增强体,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是分散相,在复合材料承受外加载荷时增强相主要起到承载载荷的作用。

界面相作用:界面相是使基体相和增强相彼此相连的过渡层。界面相具有一定厚度,在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质上与基体相和增强相有明显区别。在复

合材料受外加载荷时能够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

2、简述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

(1)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可设计性

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是指通过改变材料的组分、结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来调节材料的性能。显然,复合材料中包含了诸多影响最终性能、可调节的因素,赋予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可设计性以极大的自由度。

(2)材料与构件制造的一致性

制造复合材料与制造构件往往是同步的,即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构架同时成型,在采用某种方法把增强体掺入基体成型复合材料的同时,通常也就形成了复合材料的构件。

(3)叠加效应

叠加效应指的是依靠增强体与基体性能的叠加,使复合材料获得一种新的、独特而又优于个单元组分的性能,以实现预期的性能指标。

(4)复合材料的不足

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可供选择地范围有限;制备工艺复杂,性能存在波动、离散性;复合材料制品成本较高。

3、说明增强体在结构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能够强化基体的材料称为增强体。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是分散相。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按几何形状可分为颗粒状、纤维状、薄片状和由纤维编制的三维立体结构。暗属性可分为有机增强体和无机增强体。复合材料中最主要的增强体是纤维状的。对于结构复合材料,纤维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纤维承受载荷的比例远大于基体;对于多功能复合材料,纤维的主要作用是吸波、隐身、防热、耐磨、耐腐蚀和抗震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同时为材料提供基本的结构性能;对于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纤维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韧性。

4、说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何有最小纤维含量和最大纤维含量

在复合材料中, 纤维体积含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纤维强度高,基体韧性好,若加入少量纤维,不仅起不到强化作用反而弱化,因为纤维在基体内相当于裂纹。所以存在最小纤维含量,即临界纤维含量。若纤维含量小于临界纤维量,则在受外载荷作用时,纤维首先断裂,同时基体会承受载荷,产生较大变形,是否断裂取决于基体强度。纤维量增加,强度下降。当纤维量大于临界纤维量时,纤维主要承受载荷。纤维量增加强度增加。总之,含量过低,不能充分发挥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的作用;含量过高,由于纤维和基体间不能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过渡层, 无法承担基体对纤维的力传递, 也不利于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提高。

5、如何设才计复合材料

材料设计是指根据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而进行的材料获得方法与工程途径的规划。复合材料设计是通过改变原材料体系、比例、配置和复合工艺类型及参数,来改变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别是是器有各向异性,从而适应在不同位置、不同方位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赋予了结构设计者更大的自由度,从而有可能设计出能够充分发掘与应用材料潜力的优化结构。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与研制步骤可以归纳如下:

1)通过论证明确对于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确定设计目标

2)选择材料体系(增强体、基体)

3)确定组分比例、几何形态及增强体的配置

4)确定制备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5)以上主要为设计步骤,在完成复合材料设计方案后,应结合市场供应情

况和研制单位的已有条件,采购原材料,购置或改造工艺设备,完成制

造工艺条件准备

6)测试所制得样品的实际性能,检验是否达到使用性能要求和设计目标

7)在总结设置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调整设计方案,组织制品生产

6、如何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相容问题

相容性是指亮哥相互接触的组分是否相互容纳。在复合材料中是指纤维与基体之间是否彼此协调、匹配或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包括:物理相容性和化学相容性

复合材料界面的物理相容性主要包括润湿性、热膨胀匹配性和组分之间元素的相互溶解性。

1)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在复合材料工艺过程中,液态基体与纤维最

好能发生润湿,以免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太弱,使其传递载荷的功能不能

充分发挥。

2)热残余应力热残余应力是由于复合材料组分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

当使用或制造过程中所处的温度偏离复合材料成型温度时,在组元界面

处产生的结构内应力。这种残余应力与复合材料所承受的外载荷产生的

应力相叠加,将影响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甚至在复合材料中造成微裂

纹使复合材料丧失承载能力。

良好的复合材料界面化学相容性是指在高温时复合材料中的两组分之间处于热力学平衡且两相反应动力学十分缓慢。但是,出共晶复合材料和原位生长复合材料外,一般复合材料都不属于组分之间能够处于热力学平衡的体系。为了改善复合材料界面化学相容性,在选材时不能只单纯考虑力学平衡,还要查阅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资料以获得达到某种平衡状态时的信息。

7、说明复合材料的结合方式,如何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

界面结合的方式大致可分为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两类。化学结合又可分为溶解与润湿结合和反应结合。

机械结合:基体与增强体之间仅仅依靠纯粹的粗糙表面相互嵌入作用进行连接溶解与润湿结合:在复合材料制造的过程中基体与增强体之间首先发生润湿,然后相互溶解,这种结合方式即为溶解与润湿结合

反应结合:基体与纤维间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上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而产生结合的结合方式

8、说明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及其有关力学和物化要求

界面相是使基体相和增强相彼此相连的过渡层。界面相具有一定厚度,在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质上与基体相和增强相有明显区别。在复合材料受外加载荷时能够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

对界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力学和物理化学两个方面。

力学方面:力学方面要求几面能够传递载荷。复合材料在服役期间必需保持自己的形状和承担外界及相邻构件施加的载荷,这就要求复合材料是一

个力学上的连续体,即复合材料中各组分之间通过界面实现完整的结

合。从力学观点看,界面作用就是将复合材料的各组分连接成为力学

连续体,因此对界面的力学要求是界面应具有均匀、恒定的强度,保

证能在相邻组分之间有效的传递载荷,是他们能够在复合材料承载时

发挥各自的功能。

物理化学方面:从物理化学角度出发,理想界面应是化学非连续体,即各组元间不发生元素间相互扩散或化学反应。只有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

成分和晶体结构,且在界面处不存在相互联系的过度向,界面才

能有效地阻止裂纹的传播和扩展;两组分拣不发生化学作用,才

能避免界面形成脆性层,从而避免在脆性层中产生的裂纹所诱发

的纤维破坏;元素间不发生扩散,才不致使基体塑性变差或使增

强体产生凹陷和不平整等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