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初稿3)

坚持红色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关于我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初稿)

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

(2018年7月)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发布了[2018]1号文《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市政协也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列为2018年市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调研课题。调研课题组自2018年3月组建以来,深入乡村一线进行了多场实地调研;召开了多场市直部门座谈会;赴省内、外先进地区交流学习。摸清了市情、看到了差距、找准了方向,按照中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和问题导向,针对“意见”实施中碰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助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

一、我市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质量兴农、精细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小镇、内涵农业、功能农业”之路,在乡村“五个振兴”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1.产业振兴成色更足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关键靠产业。一是立足抓集群发展。围绕打造“3+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槟榔产业联盟起草了食用槟榔产品标准,肉类加工产业联盟开展了产业调研,湘莲产业链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全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二是立足抓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市直农口各单位争取国省项目资金7.2亿元,获批国省试点示范平台5个。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热情。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坚持规划引领,吸引了湖粮集团、亚栖亚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入驻,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在建产业项目有13个,已完成投资9.4亿元,今年落地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有9个,投资总额2.98亿元,另有19个招商项目正在洽谈。特色小镇吸引了中建国际、北京东方园林等一批战略投资者,目前已启动建设项目24个,完成投资4.7亿元。三是立足抓结构转型。围绕质量兴农,做活特色文章,沙子岭猪、湘莲、九华红菜薹、矮脚白、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沙子岭猪产业引进了战略投资商,今年将新开专卖店50家以上,实现产值1亿

元以上。坚持“大农”带“小农”模式,种植结构调整已完成14.84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98%,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在支部书记曹铁光的组织带动下,6650亩水田已全部流转改种花生等经济作物,把一颗中路铺小籽花生力争打造出特色品牌,逐步实现“粮猪”向“特色”的转型。

2.人才振兴活力更强

人才是乡村振兴第一要素。我市积极推进“三乡工程”,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纷纷向农业农村流动。一批跨国公司、国省龙头企业如正大集团、湖粮集团、康龙集团等纷纷来我市考察投资兴业。一批新乡贤纷纷下乡、返乡投资。其中,长沙“餐饮大王”胡孝阳回花石投资2.5亿元建设3000亩蔬菜基地;新疆“建筑能人”谭建辉回东郊投资2.8亿元建设亚栖亚生态农业项目;金阳“水果大王”张军联手“葡萄大王”王先荣到韶山投资1亿元建设1300亩葡萄生产基地。据初步统计,全市返乡湘商投资农业项目达30个。一批知识青年返乡创业。湘乡李锡武放弃了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乡创立了秋谷农业公司,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一个小鸡蛋做成了大事业。

3.生态振兴魅力更大

优良生态是农村最优质的资源、最宝贵的产品供给。全市共创建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实施垃圾简易分类处理的行政村已达48%。乡村生态旅游备受热捧。盘龙大观园正在争创5A 级景区,中国杜鹃花馆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年预计接待游客100

万人次;昭山示范区七星村形成了“处处是景点、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昭山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日平均接待游客达2000余人次。

4.文化振兴底色更亮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等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广大农村妇女大部分远离了麻将桌,跳起了广场舞,家庭和睦了,身体健壮了。岳塘区荷塘乡荷塘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昭山示范区楠木村、高新区板塘街道光华村、雨湖区响水乡毛家村等一批乡村制定了自己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传承家庭传统美德,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我市先后有12个乡镇和12个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文明村镇。

5.组织振兴机制更新

全市选派368名干部组成帮助队开展驻点帮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今年预计完成脱贫22440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村级带头人队伍呈现年轻化、知识化趋势,据初步统计,“两委”平均年龄42.3岁,比上届年轻2.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1269人,比上届增加12%。一批眼界宽、知识宽、胸襟宽的新乡贤、新青年回村担当“领头雁”,起到了“用好一人、带活一村”的效果。韶山市银田村在支部书记徐耀军的带领下,三村合一,把昔日的贫困村打造成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0万元,村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

二、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挑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久久为功。虽然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从总体上说我市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乡村空巢化人口老龄化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乡村发展较为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等矛盾依然很突出。与先进省市、先进地区对比发现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以下差距:

1.整体认识水平有待加强

全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内涵与意义理解不透,思考不深,认识不到位。基层对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力度不足,少数乡、村干部不清楚乡村振兴基本要求,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强。

2.乡村振兴实施规划尚应完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个系统工程,我市必须依据自身经济条件、资源禀赋按照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经充分论证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给实施者画好路线图,给参与者吃下定心丸。

3.全局推进措施统筹性不强

目前相关机构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还不具备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统筹能力,各方面人才还比较匮乏。推进工作过多依靠归集涉农资金、铺排项目等“硬”手段,而舆论造造势、使用政策杠杆引导市场预期等“软”手段运用不足,推进措施统筹性不强,效率不高,未达到“四两拨千斤”。

4.政策与市场结合不够绵密

少数涉农政策的出台未经过严谨的调研论证和市场预演,对政策实施的成效或后果估计不足。政策不连贯、不协调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前后矛盾。调研中出现了政府补助土地流转,由于经营主体未完全消化而导致人为性抛荒等双层浪费现象。

5.“三农”工作队伍活力有待提高

常年的人才流失造成“三农”工作队伍人员不足、视野不宽、年龄老化、本领恐慌等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又制约着有才能的年轻人“农村待不住”。人才制约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制约因素。

三、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思考

我市乡村背靠长株潭城市群,受城市辐射作用强烈,具备广阔的市场条件和工商资本支撑;传统农业大市(县),储备了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品牌影响力;人杰地灵的历史与人文尚待我们精心包装。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巨大潜力之间蕴藏的是我市率先在省内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中央提出通过几年探索,在2020前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

展,初步形成相适应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我们紧扣中央要求,密切围绕市委“意见”,重点从三大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一)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要素、产业、居民、社会和生态融合,实现城乡共建共荣,将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高质量振兴的正确途径。

1.持续提高新型城市(镇)化水平

城市(镇)化是农业现代化根本需求和根本动力,从供需平衡的观点出发,没有高水平的城市(镇)化就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也就没有高水平的乡村振兴。湘潭市地处中部内陆,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镇)化的攻坚期。相较于发达省份、发达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相对薄弱。按《湘潭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市(镇)化率要达到75%。根据我市实际,应树立抓新型城市(镇)化就是抓乡村振兴的理念,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应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落实人才新政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加快湘潭县撤县设区工作进程;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创造便利条件;按照多规合一的总要求加快城乡规划工作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特色小镇、中心镇、村(含集中居住点)规划全覆盖。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在农民自愿前提下逐步实

现乡村非农人口合理有序城镇化,主动适应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带来的新要求。

2.持续加大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市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乡村面貌得到基本改善,但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需要政府引导持续、优先投入。长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的散居状态给乡村基本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带来极大难度。包括乡村公路、电网、供气、供水、环保、信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适度向特色小镇、中心镇、村(含集中居住点)等规划区集中;加强规划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在规划区综合布局、适时推进建设一批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村民综合服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培育引进,重点吸引央企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建设。

加快推进山塘修整加固、渠道清淤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闸门维修加固、机埠维修改造等大中型灌区及泵站建设改造,切实提高农田灌溉及抗灾能力。持续加大乡村基本建设力度,防止盲目投资与无效建设,应严格依据全域乡村整体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并严控政府债务风险。

3.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关系到乡村青山绿水的保护。应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农业化学品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生产生态化实现途径;

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大力实施以治理黑臭水体、乡村生活污水、河面保洁、河湖围垦、水土流失为重点的“一江两水”治理保护工程,确保乡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在规划区逐步实现饮用水集中供给;巩固和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确保不可腐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从长远看,特色小镇、中心镇、村(含集中居住点)等规划区的建设与公共设施的配套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根本途径。应尽早开展规划区农居房标准化设计试点工作。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确定本地区人均居住面积并委托专业设计单位根据户均典型人口数进行户型设计、建筑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并编制具有本地区乡村风格的农居房建筑图集,从而将农居房纳入建管范围,确保农居房结构安全、建筑风格“一乡一品”。开展以清理整顿违法违章农居房为重点的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坚决拆除无保存价值的危房、空心房,对自愿置换在规划区集中建房的居民加大奖补力度,还乡村清新风貌。

(二)坚持“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坚持“三产融合”思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科学规划、牵线搭桥、破除生产要素配置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市场主体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主角。

1.深化乡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土地是乡村最宝贵资源,在新时代处理好土地问题,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三农”工作一切改革的核心。稳定了土地关系,就稳定了农村;激活了土地资源,就激活了乡村产业,乡村也就振兴了。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征收程序、给予失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异地调配、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赋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权能,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序公开出让、流转、抵押、入股、联营,充分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经济潜能;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中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制度,坚持不得违规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原则,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具体实现形式,以规划区集中居住建设为抓手探索宅基地置换使用方式,逐步改变乡村农居房建设无规划、无勘察、无设计“三无”建管状态。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范围实行更灵活的土地政策,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村庄土地综合整治、废弃建设用地复垦、土地开发项目,综合考虑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小镇中、远期用地发展需求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在专项集体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小镇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对规划建设区农民自愿实行土地流转和退出宅基地的在补偿安置上给与政策倾斜。

2.以绿色生态为引领,因地制宜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要实现产业兴旺就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产业发展一是要以绿色生态为引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环境可承载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探索建立乡村生态保护与乡村产业发展综合联动评价机制;二是要充分发掘本地区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各方面优势,深入分析本地区消费市场特点与潜力,因地制宜找准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我市可重点考虑综合种养循环生态模式、拓展度假观光体验模式、规模订单深加工三产融合模式、红色经典人文历史感受模式等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科学统筹布局乡村产业规划,加强农产品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要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大力发掘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园一业、一县一特”发展新格局,将优质地域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困境;要强化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效率倍增作用;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依托我市农业科技优势建立产学研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

与应用;要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效率短板,以种植结构调整提升品质短板;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契机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有机衔接;要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继续以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十大特色小镇建设为统领,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引导园区一二三产业适度集中,把园区打造成省内具有示范性的产业、居住、生态一体化空间。

产业振兴中政府既要科学引导、主动作为,又不能上下包办、强推蛮干。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着重在“放、管、服”上下足改革功夫,着力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在项目审批、土地流转、农业保险、融资借贷、协调当地、税收管理等方面拿出具体举措,确保投资主体合法权益,推动乡村产业持续振兴。

3.大胆改革创新,破除乡村产业发展人才瓶颈

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就必须直面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职业农民短缺并存矛盾,努力引进培养一批农业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要坚持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人才项目与产业项目、人才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以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补充,进一

步加大涉农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资助力度,支持县域设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形成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要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创新创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多角度开展骨干农民的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多方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

要以“三乡工程”为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新乡贤回归工程”,吸引更多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新乡贤回归乡土,努力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的良好局面。同时,激发乡土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掘“田秀才”、“土博士”等有一技之长之人,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氛围。研究城市人才返流乡村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公积金等“户随人转”;探索土地流转、宅基地、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等有偿准入机制,构建城市返乡人才分享乡村发展成果的渠道,健全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留得动”的长效机制。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三)坚持党建领航,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

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中,治理有效既是重要目标,也是内在保

障。“办好乡村的事情关键在党”。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乡村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用好党风引导好乡风,以党建领航,助力乡村振兴。

1.落实党建领航,推动乡村基层组织振兴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书记,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选准、配强村支两委班子。要牢牢牵住村支书“牛鼻子”,积极实施“领头雁”工程,通过邀能人返乡、选贤人治理、选干部派驻等方式,大力度选拔培养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带头人,全面切实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从内生动力上真正激发工作积极性。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破“放任自流”,把从严管理党员落到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以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对出现的问题抓早抓小、咬耳扯袖。强化分类施治,打破“乡村隔阂”,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础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基础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对村支两委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指导,通过打好“政策牌”、选好“领头雁”、下好“项目棋”、舞好“改革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基层组织振兴

提供必要经济保障。

2.法治德治并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树立依法治乡理念,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建立综合执法机构,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完善乡村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抓好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和志愿点建设;加强乡村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逐步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大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以乡村“雪亮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骗等违法犯罪,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加强乡村警务室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确保乡村社会治安稳定。

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在乡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树立一批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典型,深入宣传道德模范、文明村民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创建、评选一批文明家庭、文明乡镇,引导乡民向上向善、敬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奋发有为。

3.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守住乡村意识形态底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结合乡村特点和实际,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

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借鉴“村村通、村村看、村村响、村村用”模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土湖湘文化,不断丰富乡村文化新时代内涵。划清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化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耕遗产、传承发展乡村优秀曲艺、民俗文化,结合十大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引入市场手段加强整理、恢复、宣传、推介,促进新乡村文化在新时代换发新生机。

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主动对接上级文化宣传部门,积极引进国省文化下乡项目,满足乡村对高水平文化艺术的需求;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鼓励文化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乡村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作品;在繁荣乡村文化市场,丰富乡村文化业态的同时要加强乡村文化市场监管,坚决防止“三俗”文化在乡村流传。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坚决反对天价彩礼,遏止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节俭办事新风尚;深化乡风评议行动,完善村“四会一约”制度,探索建立标准化丧葬场所和婚庆场所;加强唯物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

动;加强乡村殡葬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墓地建设,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实施科普惠农行动计划,培育优秀农技协组织和科普示范基地,运营信息技术,提高乡民科学文化素养。

4.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守住民生底线

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强化扶贫政策精准落地,推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住房保障、就业培训、小额扶贫信贷、扶贫“特惠保”等到户政策全面落实;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通过财政兜底机制守住民生底线。

激发内生脱贫动力。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严肃处理争当“贫困户”骗保丑恶行为,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想干事、敢干事的困难群众开阔眼界、拓宽门路、增长技能;改进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认同感和获得感。

四、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将伴随着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因此,必须注意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借鉴经验、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科学务实的作风;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从容建设、久久为功。要深入研究市情,抓紧编

制乡村振兴市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农民的关系,防止“刮风”搞运动、一哄而上、急于求成、大轰大鸣、虎头蛇尾。当前,立足我市发展水平,既要在产业发展的重点优势领域有所突破,也要做好体制机制上强基固本的变革性工作,为乡村持续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