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湛江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题

历史

2020. 11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撰文指出,周文王父亲季历是太王幼子,太王将王位传季历,其兄泰伯出走;武王继承文王的王位,而他并非嫡长子;武王去世后,武王之弟周公实际上已经称王。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王位继承方式创新B.分封制度得以顺利推行

C.宗法制度尚不完善D.统治集团内部和平共处

2.表1是根据《汉书》统计的西汉时期农业诏书颁布情况(共43条),这些诏书内容主要涉及劝农、赋税、贩济、农业灾害、农官等方面。这可以用来佐证,西汉时期

表1

A.社会经济日益繁荣B.农本立国传统稳固

C.精耕细作农业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3.图1是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道中的壁画《礼宾图》。该画作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外交流频繁B.华夷观念浓厚C.市民文化兴起D.等级制度森严

4.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的两百个故事中,超过三分之一取材于商人,《喻世明言》中引用了“一品官,二品贾”的新谚语,《二刻拍案惊奇》中有“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选官制度僵化B.重义轻利思想盛行

C.小说成为主流文化D.社会崇富氛围浓厚

5.有学者统计,在1860-1900年间发生的400余起“反洋教运动”中,起宣传动员作用的“揭帖”,对传教士的称谓,由“夷”转向“鬼子”“洋鬼”等但语俗语,且使用频次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增多。这可以用来说明

A.民族意识觉醒的程度B.传教士在华活动区域

C.大众传媒的媒介功能D.但语俗语的使用范围

6.梁启超认为,惟有“使妇人各得其自有之权,然后风气可开”,女性才能够“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做到“急保种之远谋”。这一思想

A.是对传统婚制的否定B.保障了女性社会地位

C.具有鲜明的救亡色彩D.推动了维新运动发展

7.表2为政府资本在近代中国新式产业中的比重构成情况。据此可知

表2

A.官僚资本始终占据主导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

C.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D.外国在华资本日益萎缩

8. 1949年1月,中共中央上海局指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甚至包括局部的武装斗争,只有在解放过程中或解放后才有可能”,当前主要任务是“进行反遣散、反迁移、反裁

员、保厂、保校、保业、保命等具体斗争”。这一决定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B.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C.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D.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9. 1954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中央领导指出“学生都想当干部,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1955年全国文教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这表明当时

A.劳动价值观念受到轻视B.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教育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D.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生产实际

10.表3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表3

A.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B.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面结束

C.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

11.公元前3世纪,罗马外事大法官在审理跨国民事和商事案件时,会综合所涉各国与案件有关的实体法,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运用“衡平”(消除差别之意)手法做出裁决。外事大法官的裁决

A.推动了万民法的产生B.终止了公民法的行使

C.平息了跨国民事纠纷D.平衡了各民族的利益

12. 16世纪时,意大利流行这样的说法:“一个坏的灵魂裹在一个美丽的躯体内是罕见的,因此外在的美是内在美的真正体现。”同时期法国出版的《人的体貌》一书中也主张男子应该体格魁梧,粗壮结实。这些观念

A.反映出男性地位的崇高B.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出现

C.否定了因信称义的主张D.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

13.表4为1780-1840年英国妇女和儿童工资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的统计情况。这反映出表

4

A.妇女成为家庭收入支柱B.儿童教育权益受到政府重视

C.传统家庭结构受到冲击D.社会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14.恩格斯在1871年6月出版的《法兰西内战》导言中,指出“巴黎在最近50年来爆发的每一次革命都不能不带有无产阶级的性质”。他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

A.启蒙运动的完成B.工人阶级的觉醒C.巴黎公社的失败D.工业革命的兴起

15.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次提出加人欧共体的申请。由于英国试图保持“帝国特惠制”“英镑区”及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两次申请均被否决。在第三次申请加入谈判后,1973年英国终于进人欧共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A.英国政治地位不断上升B.美国对英国的控制力强化

C.欧共体实现了货币统一D.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16.自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不结盟运动几乎每次首脑会议都会通过《关于联合国的决议》,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后来都被联大通过。这反映出

A.不结盟运动主宰联大会议B.两极世界格局趋向瓦解C.联合国成员结构发生变化D.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形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邢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汁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