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案例案例::走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之路走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2012年10月22日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中国农机院””)自1956年成立起年成立起,,就肩负着“用中国农业装备武装中国用中国农业装备武装中国””的历史使命的历史使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多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弱到强,,由求生存到谋发展由求生存到谋发展,,实现了科技支撑产业实现了科技支撑产业、、产业回馈科研的良性循环产业回馈科研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农机院的发展日益受到四大瓶颈的制约:制造能力与科研水平不匹配、资源共享开发与行业地位不匹配、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速度不匹配、海外市场开拓深度与国际影响力不匹配。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突破发展制约,中国农机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产业发展为主导,突出高端农业装备制造

作为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生产制造是企业短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业装备80%以上的在用产品技术源于中国农机院,行业技术服务占到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18.3%,是业内公认的技术发源地、产品辐射源。尽管如此,以往由于生产规模小、批量制造能力差,中国农机院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赢利周期短,常常出现别的企业依靠中国农机院的产品技术抢占并扩大市场,而作为技术源头的中国农机院却很难再从市场分得一杯羹。 同时,由于受行业特性影响,中国农机院早期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非高端制造,赢利能力差,与不断加大抢占中国市场力度的跨国农业装备制造企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农机院提出了“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遍布全国东西南北中的产业园区建设和一批高端产品的创制,改变了这一局面。在此过程中,中国农机院强调产业调整方向由分散型向产业链为主导的集中型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由内生型向整合资源、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国际化转型;生产制造由小批量、分散性向园区化、规模化、信息化、柔性化转型:营销管理由各自为战、单元核算向统一品牌、统一市场、专业化服务转型。

今天,中国农机院围绕现代农业与畜牧业装备、农产品与食品加工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军工与特种装备、勘察设计与工程施工以及信息传媒6大业务领域谋篇布局,逐步建成了以湖州、株洲水田农业机械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华东产业园区:以重庆可再生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为核心的西南产业园区;以长春农业装备产业基地和中机长春科技物流园为核心的东北产业园区;以内蒙古海拉尔畜牧业装备产业基地和新疆农业装备产业基地为核心的西北产业园区;以河北固安农产品加工与包装机械产业基地和农业装备产业基地、河北涞水旱作农业机械产业基地、北京军工和特种装备产业基地、洛阳农业装备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华北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共同构建了中国农机院纵横全国的产业链条,它们的建成和陆续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农机院制造短板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规模化、集约化高端产品制造铺就好道路。

2011年,在传统收割机市场整体低迷、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农机院依靠一批高端

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生产基地的产业链优势,推动企业经营业绩稳定增长,保持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27.5g%。其中,大型免耕播种机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了青海、新疆等

市场的开拓力度,市场占有率超过80%;水稻插秧机延续了去年的上升之势,同比增长80%以上。

2011年11月16日,对中国农机院来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农机院与

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召开重组工作启动大会。重组让已经建

立起“五大产业园区”“十二大产业基地和一个物流科技园”的中国农机院再添羽翼,也

标志着中国农机院与资本市场对接进入实施阶段。

科研创新为基点,领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升级的推动力在于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差距

明显。共性技术缺失、转化机制弱化、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组织程度低是我国

农机企业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突破点在于建立协调有效的

自主创新平台,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重大突破。中国农机院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

一重任。

2007年,经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批准,中国农机院牵头建立“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联盟”,成员业务涵盖了农业装备主要技术与关键产品领域。作为首批成立的四个产业技

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大大缩短了农机行业

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熟化进程,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支撑了产业技术进步。在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整合行业资源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

中国农机院依托联盟凝聚农业装备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先进生产力,举全行业之力,先后

完成了国家“863”计划——秸秆收集固化成型技术及装备、现代农机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不分行玉米收获技术和装备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大

型农业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等。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中国农机院也加大了投入。近年来,已逐步建成和完善了土壤植物机

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国家农业机械、国家草

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机具质量、国家食品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农机院作为科研院所转型的企业,院属企业数量多、管理模式各异、业务形态复杂、

链条长是其管理的难点。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管理、资源整合、计划制定亦成为企

业管理的短板。怎样改变过去封闭式、部门式、条块式的管理体系,改变信息滞后造成监

管滞后的状况,达到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变事后分析为过程监控,信息化建设成为中国农

机院向管理科学化转变的契机。中国农机院李树君院长明确提出:“让信息化改变发展理念,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中国农机院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2011年11月16日,“中国农机院ERP项目”一期正式上线运行。该ERP项目建设一次性总投入超千万元,一期项目实施历经7个多月,涉及81家下属单位的财务系统、3家试点单位的一体化业务系统,已成功试运行两个月,后续将在全院层面推开。这是中国农机院

贯彻落实国机集团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主题的重大决策,是中

国农机院“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新起点。标志着中国农机院运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实

现资源共享、产业集成、集约运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中国农机院加大内部整合力度,实现内涵式增长的保障。信息化建设也支撑

了全院在经营和管理模式上的全面转型: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按照思想、布局、研发、产业、品牌、销售六统一原则梳理高端产品,在国内建立物流园、农机精品店,在国

外建设农业示范中心、联合研究机构,整合销售网络,加强资源协同,加强企业管控力度,增强专业化高端制造能力。

国际化开拓为杠杆,提升中国农业装备地位

在国际化开拓方面,中国农机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开拓“双平台”,即以国际合作与

交流为基础的国际科技支撑平台和以国际工程总承包为主、国际贸易与代理业务为辅的国

际项目开拓平台。

2009年末,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博士当选为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主席。2010年,AAAE总部迁至中国,落户中国农机院。同年,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学术会刊(CIGR Ejournal)也正式入驻中国,编辑部新址设在中国农机院。这些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农机院国际学

术地位的提升。同时,中国农机院积极邀请国际高端人才来院讲学、授课、参与研究,并

派遣青年骨干专家赴国外交流。中国农机院还通过建立中美、中加联合研发中心,为院属

各单位提供了与国际高端技术单位技术交流的机会,并成功申请成为科技部的国际科技合

作基地。

日益提高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农机院成功打造国际项目开拓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9年,该院凭借综合优势,承建了中国政府援助津巴布韦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示范中心配套国产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让非洲农民直观地了解了我国先进实用的农业生

产技术和农机产品,打造了我国农机企业走进非洲的国际化新模式。

2011年,中国农机院专门成立了海外工程事业部,负责统筹协调全院资源,为成功打造国际项目开拓平台构筑了管理保障。此外,在菲律宾、伊拉克、巴西等地都有中国农机院海

外工程团队的身影。

“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创新、励精图治的中国农机院正突破制约,逐步发展成为以现

代农业装备、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与包装装备为主导,机电液、材料、信息、传媒等多元化

产业协同发展,集技术研究、工业生产、产品经贸与服务,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的大型科技企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