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中的调_问题_王美青

正畸治疗中的调_问题_王美青
正畸治疗中的调_问题_王美青

文章编号:1674-1595(2013)05-0261-04正畸治疗中的调牙合问题

王美青1,亓

坤2,许毅飞1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志码:A

王美青,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牙合学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上海口腔医学》等5本

核心期刊编委等职务。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教委高等院校骨干教师项目1项,军队科研规划项目1项,陕西省科协项目1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论证了咬合异常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导致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的观点。已在SCI 收录的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25篇。主编出版专著4部。曾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摘要:正畸治疗后是否应该进行调牙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对正常牙合的标准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正畸后调牙合治疗的目标尚不明确。本文根据笔者的临床工作体会,阐述了正畸结束时进行调牙合治疗的必要性以及调牙合治疗的指征、时机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正畸;咬合;调牙合;咬合治疗

Occlusion equilibration before completion of the dent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WANG Mei-qing ,QI Kun ,XU

Yi-fei.Department of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School of

Stomatolog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 :It is a great conflict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occlusal equilibration before completion of orthodon ?tic treatment.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conflict is lacking of the agreement on the concept of normal occlusion ,and in turn there is no clarification of the therapy target of occlusal equili ?bration.Based on the author ’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pres ?

ent review ,the necessity and the indications ,opportunitie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s of occlusal equilibration before completion of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are described.Keywords :orthodontics ;occlusion ;occlusal equilibra ?

tion ;occlusal treatment

采用人工方式以去除一定牙体硬组织为目标的治疗称为调牙合,是口腔医疗中的常用治疗技术。然而由于咬合诊疗标准的复杂性,调牙合治疗的具体目标、指征等问题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正畸治疗后是否需要调牙合治疗,仍颇受争议。1

牙体硬组织的自然丢失——生理性磨耗牙体硬组织在自然功能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丢失,称为生理性磨耗。正常情况下牙磨耗量很少,且与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故也称为增龄性磨耗。正常牙合的增龄性磨耗出现在牙与牙接触的部位,例如后牙的牙合面、尖牙的牙尖附近、下颌切牙的切缘、上颌切牙的舌侧、牙的邻接部位等。

在建牙合早期就有生理性磨耗,最明显的表现是切牙乳突的消失。切牙由3个发育叶融合而来,融合痕迹之一表现为切牙唇面的近、远中发育沟,这两条发育沟越过切缘的部位将切缘隔成3个发育乳突。新生牙的切牙乳突特别明显,然而建牙合后切牙乳突很快消失,原因是在行使切割功能时,上下切牙相接触的部位(通常是上颌切牙舌面和下颌切牙切缘)产生生理性磨耗,切牙乳突因切缘被磨耗而消失。临床上青少年的下颌中切牙均很少能见到切牙乳突,这说明生理性磨耗在建牙合之初就开始了。2

生理性磨耗是建牙合的功能需要

所有咬合关系都是后天建立的,先天萌出的牙需要通过一定的生理性磨耗,才能与对颌牙产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00136,39370195,30471909,30540130469,30772429,30872870,30928028,81271169)

作者单位:1.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及颞下颌关节科,西安710032;2.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天津300041

通讯作者:王美青,电子信箱:

mq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62179826.html,

生高度匹配的咬合接触关系。上、下颌牙先后自牙槽骨萌出,牙合面形态迥异,萌出时表面组织结构完整,牙合面形态因尖、嵴、沟、窝等结构而显得复杂多样。牙萌出至出现咬合接触时,这些复杂的结构与对颌牙相应的咬合面通常不能天然达到密切吻合,即:不能正好凸凹匹配。生理性磨耗有助于改善这种上、下牙咬合面不吻合的接触关系,建立稳定的咬合。通常,正常牙合都能通过生理性磨耗成功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然而某些咬合类型,例如后牙对刃牙合,在大量牙尖被磨耗、形成了平面牙合接触后,仍然很难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因此,生理性磨耗是建立正常咬合接触关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生理性磨耗在建立相互吻合的咬合接触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遗传(如上颌前突或下颌前突)、外伤(如外伤性牙囊损伤致牙萌出障碍)、乳牙早失等对建牙合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受到广泛重视,而生理性磨耗在建牙合中的作用却常常被忽略的原因。

正畸矫治的实质是通过医学途径为患者重新建立牙合关系,这种建牙合也应包括使上、下牙咬合面间相互吻合、协调的“磨合”过程。牙萌出是牙的垂直向移动过程,新生牙的牙釉质矿化程度较低,因此,在逐渐萌出(增高)的牙牙合面通过生理性磨耗建立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相对容易;正畸治疗多在牙完全萌出后进行,移动方向多见于水平走向,而且正畸建牙合通常所涉及牙的范围较广,相对于牙萌出建牙合来说时间较短。因此,正畸建牙合时的磨耗过程常需要在医生帮助下完成,即需要调牙合,亦即正畸建牙合不宜等待以生理性磨耗途径来稳定建牙合,而宜模拟自然建牙合过程适当调牙合。3正畸治疗中调牙合的时机

通常要等到拆除正畸托槽等装置之前才进行调牙合,这是由调牙合治疗的目的和局限性所决定的。调牙合治疗旨在建立吻合、协调、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只有在牙移动到位、不再进行其他正畸加力操作时,才是建立密切咬合接触关系的时机。调牙合能改变的只是牙牙合面上局部微小的形态,如果影响上、下牙吻合接触的牙体结构较大,就不可能通过调牙合方法解决,例如:上、下磨牙近远中向同名牙尖相对的不完全远中关系(或称开始远中关系),不可能通过调牙合变成中性关系。但若在牙移动到目标位置之前就能判断出该牙移动到位后某些外形结构会影响其与对颌牙的吻合、协调接触,可酌情在尚未移动到位的情况下适当调磨。4正畸治疗中调牙合的指征

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的正是调牙合指征问题,这也是调牙合治疗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由于调牙合的目的在于建立上下牙吻合、协调而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因此,在牙位正常后,即实现了排列整齐、一牙对二牙(下颌中切牙和上颌最后一个磨牙例外)、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建立了中性牙合关系后,那些妨碍建立上下牙之间吻合、协调、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的部位,即可考虑通过调牙合方法消除。

所谓牙位正常,是指各牙已经被移动到目标位置,而且不存在下颌被牵引到不稳定的前伸或后退位置的情况。

所谓协调的牙合接触关系,主要指咬合引导的下颌运动中,各引导结构之间相互协调,例如后牙呈组牙牙合关系时,上颌各后牙颊尖舌斜面对下颌各后牙颊尖的引导应保持方向一致,即相互协调。另外,矫治前因建牙合过程中生理性磨耗而形成的磨耗小面,在矫治后的牙合关系中多与新的对颌牙不完全吻合,需要适当修整接触面的形态,以防磨耗小面的锐边与新的对颌牙形成局部高应力型接触。最常见的不协调的咬合面形态就是位于下颌后牙的邻-颊(舌)-牙合面尖顶角处不均匀磨耗所形成的锐边、锐角(图1)。

所谓吻合的牙合接触关系,是指上下牙之间凸凹匹配的咬合关系。当牙牙合面形态不能与对颌相应部位达到吻合接触时即可考虑调磨。如图2所示,牙合面釉质结节在以咬合纸检查时可见有明显a调磨前;b调磨后,咬合印迹分布广泛、较均匀

图1不均匀磨耗形成的锐边、锐角

a b

的着色点,并且该咬合点会妨碍其他部位发生密切的咬合接触(以咬合纸检查时不能留下印迹),故应适当磨除。另外,由于正常牙合上、下牙呈一牙对二牙式接触,因此,不可忽略牙合面楔状隙构成的牙窝在咬合接触中的作用。许多建牙合时通过磨耗所建立的牙合面楔状隙牙窝形态,矫正后与对颌的牙尖(或其他凸形结构)不再吻合,常常是矫正后需要调磨、修形的部位。

所谓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主要指:(1)牙尖交错牙合时咬合接触的范围应广泛、均匀地分布在以支持尖(下颌后牙颊尖和上颌后牙舌尖)为主的区域,而非支持尖(上颌后牙颊尖和下颌后牙舌尖)以及嵴样结构(如切牙舌窝的近远中边缘嵴)不宜有较重的咬合接触;(2)以咬合纸检查时,咬合接触点不宜有明显的颜色深浅的差异,而应均匀着色;(3)后牙的咬合接触点不宜以牙尖顶为中心,那样在咬合时易形成牙尖顶部以及与牙尖顶相对的咬合接触部位的应力集中,牙尖上的咬合接触点应以牙尖斜面区域为主;(4)牙列中较大的支持尖,如上颌磨牙的近中舌尖、下颌前磨牙的颊尖,应尽量与对颌牙的中央部位(如中央窝)接触,而不是与牙合面外展隙构成的牙窝结构接触,这是因为这些较大的牙尖所承受的咬合力通常较大,牙合面外展隙构成的牙窝在这种较大的咬合力冲击下容易因相关牙的轻微移动而失去“窝底”,

并可因咬合时牙的频繁、微小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食物嵌塞而对牙周组织健康不利。第一磨牙中性关系以及下颌前磨牙舌倾、上颌磨牙在牙弓上呈颊侧向近中(舌侧向远中)的倾斜排列等解剖特征,有助于建立较大支持尖对应中央窝式的咬合接触。5

正畸治疗调牙合的注意事项

首先,调牙合量应遵循尽可能少量调磨的原则。牙体硬组织通常认为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人为减少牙体硬组织的操作应以尽量少为第一原

则。然而,如上所述,调磨有时是必须的,因此,遵循尽量少量调磨的第一原则并不等于可以不调磨,通过调磨建立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有时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调牙合时机问题。调牙合只可能解决微小的咬合接触面不吻合问题。因此,应在明确了牙的位置后,即在正畸治疗基本结束、正畸装置拆除前实施调牙合治疗。正畸治疗本质上是将牙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在牙尚未被移动到目标位置之前,原则上不进行调牙合治疗。因为调牙合治疗的目的是使被移来的牙能够相互吻合、协调地进行咬合接触,牙如果未移动到位就等于尚不具备建立吻合、协调咬合关系的位置条件。在此位置上调牙合后如若仍然需要继续移动牙齿,在达到目标位置后很可能还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咬合接触情况作进一步调牙合治疗,这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牙体硬组织丧失。调牙合应是建牙合的最后一个步骤,试图以调牙合的方法弥补因牙齿位置不当造成的咬合接触不良通常都不成功。

第三,调牙合后的牙面形态问题。修整牙牙合面形态是调牙合的主要目标之一,其目的是使调牙合后的牙牙合面形态与对颌牙的咬合接触面能够相互吻合、协调。要建立符合相应牙解剖外形的、凸凹有致的牙合面形态,避免调磨成平面式或其他与相应牙牙合面不一致的咬合面形态;要尽可能形成圆钝的边、角等弧面结构,避免形成锐性的棱、角或平面结构;牙尖要圆钝,尖顶部位不能位于牙冠颊舌向最大径的水平,而应向牙合面内收(图3)。

a 调磨前,第一磨牙因近中舌尖牙合面釉珠的干扰而着蓝色,而大部分牙合面区域没有留下咬合印蓝痕迹;

b 调磨后,第一磨牙支持尖(颊尖)广泛蓝染

图2牙合面釉珠对咬合接触吻合度的影响

a

b

正畸结束时咬合关系的质量对正畸后调牙合治疗的需求度有直接影响。这里强调2个常见的影响正畸治疗后咬合质量的要素。(1)第三磨牙多在成年后萌出,而且经常发生位置异常(颊向位、舌向位等)或咬合关系异常(反牙合、锁牙合等)。这些异常一方面使得正畸后的咬合关系从正常牙合又变为错牙合;另一方面第三磨牙的萌出力加载到牙列末端,可影响其近中经过矫治而确立的正常牙位,严重时可导致原错牙合复发。阻生的第三磨牙同样可以有咬合接触关系,并且多为不正常的咬合接触关系(图4)。因此,第三磨牙的萌出、建牙合对矫正后整体咬合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2)适当的纵牙合曲线与横牙合曲线,有助于减少出现前伸咬合干扰和侧向咬合干扰的可能。因此,正畸治疗中的整平效果,应在正畸治疗结束前适当的时候予以调整。

2013-04-16收稿

本文编辑:唐秋实

圆点代表牙尖顶位置,方点代表牙冠颊舌向最大径位置,直线代表牙冠颊舌向最大径水平

图3牙尖顶位于牙冠颊舌向最大径之内

(即偏向牙合侧),而不是最大径水平

a 反牙合;

b 锁牙合;

c 伸长;

d 近中阻生,远中不良咬合接触

图4第三磨牙咬合异常表现

a b

c

d

文章编号:1674-1595(2013)05-0264-06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

冯雪,口腔正畸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0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正畸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正畸医师联盟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正畸生物力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陕西省基

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文4篇。发表专著、译著3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摘要:正畸临床长期关注于静态的正常牙合6项标准,而忽视了动态的功能牙合。本文重点介绍功能牙合的概念以及如何以功能牙合的标准进行正畸诊断。

关键词:功能牙合;正常牙合;正中关系

Effect of functional occlusion in orthodont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ENG Xue.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

School of Stomatolog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

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 :Only static six keys are focused on in orth ?odontic treatment ,while functional occlusion has been neglect ?ed for decades.In this article ,the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oc ?cl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Keywords :functional occlusion ;normal occlusion ;cen ?

tric relation (CR )

多年来,正畸临床一直沿用的治疗标准是正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西安710032电子信箱:fengsnow2000@https://www.360docs.net/doc/b62179826.html,

功能牙合及其在正畸诊治中参照标准作用

(整理)正畸试题

精品文档 口腔1、2班口腔正畸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1-25、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26-35、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个别牙错位的是 A 牙列拥挤 B 低位牙 C 腭向错位牙 D 近中错位牙 E 易位牙 2.下列不属于预防性矫治范畴的是 A 龋的早期治疗 B 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 C 乳牙早失的缺隙保持 D 滞留乳牙的及时拔除 E 早期严重拥挤牙列的序列拔牙治疗 3.关于乳牙早失,说法错误的是 A下颌乳牙早失对恒牙列的影响不大 B第一乳磨牙早失,如第一恒磨牙已建立中性咬牙合关系,则牙弓长度不会缩小C乳牙早失,继承恒牙6个月之内萌出则影响不大 D乳牙早失越早,错牙合发生可能性越高 E单纯上颌尖牙或下颌第二双尖牙错位常与第二乳磨牙早失有关 4.咬下唇习惯易造成 A深覆盖 B前牙开牙合 C后牙反牙合 D开牙合 E下颌前突 5.重度牙列拥挤是指牙列拥挤度大于

— A 6mm B 8mm C 10mm D 12mm E 14mm 6.I度开牙合指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 A 1mm以内 B 2mm以内 C 3mm以内 D 4mm以内 E 5mm以内 7.SNA角代表 A 上颌相对下颌的前后关系 B 下颌相对上颌的前后关系 C 上颌相对颅部的前后关系 D 下颌相对颅部的前后关系 E 上颌相对颅部的垂直关系 8.根据矫治力的强度中度力是指 A.30-60 g B.60-150 g C.100-150 g D.60-350 g E.350-500 g 9.合适的矫治力作用的牙齿有以下临床表征,除了 A 无明显自发疼痛 B 扣诊无明显反应 C 对温度高度敏感 D 松动度不大 E 移动效果明显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8-12-04T18:01:36.0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9期作者:常连珍 [导读] 对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1]。基于此,本文对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济南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成人牙周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正畸治疗,并给予其专业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经过牙周及正畸治疗后,患者开唇露齿以及前牙覆骀覆盖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牙周验证以及牙齿松动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在成人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畸治疗及专业的口腔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牙周炎症以及提升患者牙齿稳定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正畸治疗;护理;牙周病;成人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28-01 牙周病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类口腔疾病,其多发于成年人,特别是中年人牙周炎发病率最高。正畸治疗作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主要方法,其不仅可以有效的坚强牙周炎症,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牙齿的坚固度,并且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专业的口腔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1]。基于此,本文对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成人牙周患者2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60例,年龄10~53岁,平均(31.2±4.6)岁;患者牙齿松动等级:I级患者110例,Ⅱ级患者90例;所有患者病情均属于中度等级且牙周病类型均为慢性非特异性牙周病。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后均满足正畸治疗的标准。 1.2 方法 1.2.1牙周病基础治疗待患者入院后,相关主治医师应首先对其进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清洗治疗。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牙龈进行治疗,上龈采用清洁治疗,下龈采用刮涂治疗,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的牙周袋进行有效的清洗,对于已经发炎的牙周部位,宜采用药物处理。(2)牙齿位置调整。主治医师应对患者上下牙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上下牙进行充分的咬合,以此来减少因上下牙不齐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3)牙周炎基础治疗。对于成人牙周炎患者而言,在其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对于已经发炎的牙周部位进行全面或者局部的药物处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宜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口腔护理,护理内容主要由健康宣教、口腔养护指导、术后随访等等,以此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2]。 1.2.2牙周病正畸治疗在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三个月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患者的牙周炎疾病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患者的牙周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未出现反复,其牙齿松动情况也有所改善,但是患者的牙槽骨吸收却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则需要对患者进行牙齿矫正治疗。现阶段所采用的牙齿矫正治疗大多是以正畸治疗为主。在患者接受正畸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来对出现错位的前牙上下牙咬合畸形问题进行治疗[3]。首先,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磨牙处理,待磨牙处理完成后,对患者上下牙进行颊管、托槽粘贴处理,以此来形成良好的中度支抗,最终实现对于牙齿的有效保护;其次将镍钛丝穿入托槽当中进行找平处理,待咬骀打开后,使用链状橡皮圈将唇向散开的前牙进行内收,以此来关闭散在的间隙;最后,使用永久舌侧保持器实现对牙弓形态以及功能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开唇露齿、牙周炎症以及牙齿松动情况。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成人牙周病患者其牙周矫治时间为6~14个月,平均10个月。经过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后,患者开唇露齿、前牙覆骀覆盖状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且患者的牙周炎症及牙齿松动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讨论 牙周病作为口腔牙科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成人,一旦发病,就会对患者的牙齿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在现阶段成人牙周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正畸治疗。 在患者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外,给予患者必要专业口腔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医护人员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宣教内容包括口腔卫生宣教、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戴入矫治器后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口腔清洁等等;其次,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不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最后是做好相应的随访工作,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督促患者保证每月按时复诊,以此来实现对于治疗效果的巩固。 综上所说,在成人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并给予患者专业的口腔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炎症以及牙齿松动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风云,邱美宁.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与护理心得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6):81-83. [2]谢军.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6):45-46. [3]虞益军.成人牙周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6):70-71. [4]王群,王凤娟,肖言栋,刘伟.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01):68+70.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个人整理

一、名解: 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与内隐,外显是行为变化,内隐是心理过程,就目前应用而言,是外显为主,内隐从属的地位。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异常行为:指个体的某项行为异于常态,也就是偏离年龄相仿、教育水平相近的人群的平均值。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行为应予限制:是指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它发生在不该表现的环境中,因此应将其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行为应予发展:是指当事人目前还不会操作目标行为,需要教会他如何动作来表现这一目标行为。 逐变标准设计:指在实验处理阶段,采取逐步实现目标行为的方式,将整个处理阶段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并预先确定每一小阶段的要求标准,依序提升,以逐步形成目标行为的方法。 交替治疗设计:又叫同时治疗设计或多元素实验设计,指常被用来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或干预措施对单一行为效果的方法。 概括性条件强化物:当某一条件性强化物与多种多样的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这一条件性强化物就叫概括性条件强化物,简称概括性强化物。 正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所尾随的事件造成反应概率提高的现象。 负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立刻除去的厌恶刺激,可以增加该反应的发生概率。 消退: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差别强化:就是具体的期望(良性)行为后面出现强化物而其他(不良)行为后面没有强化物的程序。 刺激控制:指某一特定行为跟某一特定刺激而不是其他刺激的出现而出现。 刺激促进:就是在辨别性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在行为发生之前和进行之中所增加的刺激。 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能做出某一行为到一步一步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 渐隐:就是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连锁:就是把要求习得的整体行为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着的环节,即刺激—反应链,然后对当事人的行为链条逐一进行训练,并最终使之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 代币系统:凡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称为代币,凡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就叫做代币系统。 行为契约:其实质就是建立一套以文字条款为形式的,对目标行为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行为迁移:指行为改变的效果延伸到其他情境场所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行为维持:指行为改变的效果在时间范围上得到延伸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 自我控制:指自己对自己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 即时后果短路:心理学家把即时后果的作用大于延缓后果的作用的现象,叫做即时后果短路。 厌恶疗法:是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反复多次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过程,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生物反馈:是在电子仪器的帮助下,将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机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如仪表读数)或听觉(加蜂鸣器)形式呈现出来,使主体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 矫枉过正:就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要求当事人进行与该问题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它包括过度补偿和积极练习两种形式。 实验设计:安排矫正方案来证明行为改变的原因,被称为实验设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倒返实验设计、多重基线设计、逐变标准设计、和交替治疗设计等形式。 三、填、选 1、问题行为的类型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 2、在行为矫正的历史上,最早把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活尔普和英国的艾森克。 3、促使行为矫正真正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走向广泛的临床应用领域的是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都拉等人。 4、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②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③社会学习理论④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5、最早把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活尔普。 6、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强化决定反应,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反应决定强化。 7、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经典性和操作性两种条件反射。 8、大多数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都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 9、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结合行为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影响个体的内在认知可以改变个体外显的问题行为。 10、正式开始使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术语,并著书立说,创立与发展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著名学者主要是艾里斯和贝克。艾里斯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贝克提出了认知疗法。 11、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点有下列三个:①绝对化要求;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极。 12、班都拉在提出学习的交互决定论以及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正畸学习题-第十二章 保 持

第十二章保持 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持的定义及原因。 (2)保持的种类。 (3)常用保持器的设计原理。 (4)各类常见牙颌畸形矫治后的保持及期限。 (5)复发的预防。 2.目的要求 掌握矫治后复发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以及常用保持器的设计及要求。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复发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2.难点 常用保持器的设计及要求。 【名词解释】 1.自然保持 2.机械保持 【简答题】 3.主动正畸治疗后进行保持的原因? 4.自然保持主要包括哪些方式?

5.保持器设计及制作的基本要求? 6.预防矫治后复发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利用自然力(口周肌力、咬合力等)来进行保持,而不再需要佩戴保持器的方法。 2.在未能达到充分的自然保持时,为了形成自然保持状态而应用机械保持装置的方法 简答题 3.主动正畸治疗后进行保持的原因有: (二)肌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 (2)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 (3)牙合的平衡尚未建立; (4)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5)生长型可能影响矫治效果; (6)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4.自然保持的主要包括: (1)肌功能保持; (2)咬合关系及邻牙接触保持; (3)依靠牙周软硬组织保持; (4)依靠拔牙保持。 5.保持器设计及制作的基本要求有:

(1)尽可能不妨碍各个牙齿的正常生理性活动; (2)不能影响生长发育期患者抬、颌、面的进一步生长、发育;(3)不妨碍咀嚼、发音、下颌运动等口腔功能的行使和发育;(4)不影响美观,容易摘戴; (5)便于清洁,不易引起牙体或牙周疾患; (6)结构简单,不易损坏; (7)容易调整和进行重新制作。 6.预防矫治后复发的常用方法包括: (1)牙齿过度矫治; (2)早期治疗; (3)牙龈手术; (4)永久性保持; (5)正颌外科; (6)破除口腔不良习惯。

牙周病与正畸治疗

牙周病与正畸治疗 发表时间:2013-01-30T09:37:10.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3期供稿作者:王馨[导读] 事实上观察临床资料,正畸治疗应是牙周病患者系统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两者关系互为依托,不可或缺。王馨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摘要】目的讨论牙周病与正畸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近20年来已被国内外学者证明在没有炎症和仔细维护牙周的前提下,对患牙施以生物限度以内的正畸力不会引起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确能改善病情。事实上观察临床资料,正畸治疗应是牙周病患者系统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两者关系互为依托,不可或缺。【关键词】牙周病正畸治疗 牙周病的正畸治疗长期以来不被认同,其理由是:①牙周病患者的支持组织减少,不能承受正畸压力。②正畸固定矫正装置易引起牙垢菌斑的积聚,影响牙周的健康。近20年来已被国内外学者证明在没有炎症和仔细维护牙周的前提下,对患牙施以生物限度以内的正畸力不会引起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确能改善病情。事实上观察临床资料,正畸治疗应是牙周病患者系统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两者关系互为依托,不可或缺。 一、正畸治疗的目标 1.解除牙列拥挤,有利于控制牙垢及菌斑的生成牙周病患者最易受到伤害而首先松动的是拥挤处牙。在没有牙周病之前,拥挤相聚牙与牙之间的牙槽骨就有缺失,而且不宜于清洁成为菌斑堆积区。牙周病早期此处的慢性炎症几乎没有停止过,支持牙的骨组织吸收最为显著。矫正牙列拥挤是必需的。 2.矫正前牙深覆牙合,有利于缓解根周组织的局部创伤前牙深覆牙合在牙周病早期即可以见到其对牙周的伤害,甚者可见前突型深覆牙合时下前牙楔入上前牙腭侧龈周组织内,内倾型深覆牙合时上前牙将下前牙唇侧龈周组织完全咬磨掉暴露出牙根面。创伤是牙周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3.扶正后牙的轴倾度,有利于减小或消除骨下袋牙列整齐时牙周病造成的骨吸收多呈水平状,当牙轴倾斜及倾倒时,其倾倒方向的颈缘下方牙周组织与牙冠形成较大的盲腔及骨下袋,慢性炎症的破坏于此造成不规则的角状骨吸收。扶正倾斜牙即可减小骨下袋的盲腔和提供洁治的便利。 4.复位病理性移位牙,有利于去除胎创伤在牙周病牙的组织支持作用降低时,咀嚼习惯和作用力的咬合过程中,牙周病牙发生移位,某一咬合点成为早接触点及创伤源,久之出现根尖周症状和伸长松动脱落。调牙合可以暂时缓解,复位重建正常牙合接触关系是根本。 5.压人漂移伸长牙,有利于增加牙根在齿槽骨内的深度骨的吸收使牙根的包绕组织减少,牙松动发生后在咬合力的反复碰撞下而伸长,尤其是前牙。应用正畸压人作用力,使受力牙在一个长时间段内得以压人牙槽骨,以增加牙根在骨内的深度。 二、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1.不利因素可以造成菌斑堆积、牙龈退缩、牙根或骨吸收和附着丧失。在牙周炎症和龈下结石未经治疗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正畸治疗是盲目和粗暴的,必然加重上述牙周病理性改变和症状。 2.有利因素可以去除牙合创伤,重建正常牙合关系和上下颌分别为整体支抗的能力,分散咀嚼力;还可以通过正畸力将牙根端部压入,使牙槽骨包绕牙根的厚度加深。这里强调的是出现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两个理念: (1)对深覆牙合前牙或伸长牙的压人。即加深牙根在骨内的深度,以改变骨吸收对牙根的包绕状态,为人工骨诱导生成和牙的稳定提供基础;“压人”的同时既整平上下颌的牙合平面,又可以去除牙合创伤因素,为移位伸长牙提供稳定的环境。 (2)建立上下颌各自的整体支抗。所谓支抗,简单地说,就是支持物体拮抗外施作用力的能力。整体支抗,则是指整合相邻物体,共同承担拮抗外施的作用力。例如,一个牙周病松动牙在咀嚼过程中岌岌可危,而在整合成共同体之后,则既可以参与功用,又可以分散牙体自身的压力和创伤性早接触的反复干扰,得以休养。 三、矫正器和保持装置 1.固定矫正器类以标准方丝为代表的矫正器,可以有效地达到牙周病的正畸治疗的目标。按正畸治疗常规安放固定矫正器的带环和托槽,多数情况下用预制的颊面管替代带环,以利消除邻面间隙。矫正唇弓的粗细应根据牙松动与否予以选择。多个牙松动时可选用0.016TN弯制初始唇弓。 2.上颌平导板可摘式矫正器可以改正前牙深覆牙合,使上下颌牙合接触即刻分开,达到快速缓解牙周局部创伤的作用。常规设计有两种: (1)上颌前牙区牙合导板。 (2)上颌扩弓平导板可摘式矫正器。 3.保持装置对矫正后的保持器的选择有多种介绍,这里介绍一种新颖的保持装置——单颌全牙列邻间钩可摘式铸造定位板。其特点是: (1)邻间钩设计在每两个相邻牙之间,唇(颊)舌向同时固定。 (2)可以作为杜绝食物嵌塞和缺失牙修复的附着体。 (3)可以调整设计到无碍咀嚼。 (4)无基托的舌面板小巧方便,整体构件可以自由取戴和清洁。 (5)铸造而成,其钢性坚固足以拮抗咀嚼力和提供松动牙修养 四、牙周患者的牙周维护 1.正畸治疗前的牙周准备 (1)牙周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口腔情况。应了解,免疫系统缺陷的家族史、糖尿病、持续性紧张因素、夜磨牙、牙合力大小、口腔卫生习惯等项目的明确答案。 (2)牙周医师所做的牙周评价和技术性治疗。牙周医师提供各点探诊记录、各种指数的评价、牙周治疗及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严重时的翻瓣手术情况,作为正畸实施与否的重要指标。

行为矫正 案例分析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姓名:郑宜昌 学号:039 班级:09级应用心理学(1)班 授课老师:严云堂 目录 1.案例导入 2.背景资料 3.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4.矫正目标 5.矫正方案的设计 6.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7.矫正方案实施(细则) 8.矫正结果 9.注意事项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导入 小瑞(化名),男,12岁,汉族,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据父母介绍,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主要表现有: 1. 脾气暴躁,易激惹,家长不能满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闹。 2. 自制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经常撒谎。 3. 逃学早退,有时候连续几周不去上课,近半年来,此类情况表现显著。 4. 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呆在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不喜欢群体活动,朋友很少。来访者在其父母的带领下找到咨询师,明显带有不配合的情绪。咨询师观察到,小瑞衣着较得体,只是显得比较拘谨。 二.背景资料 通过访谈,咨询师得知,来访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有车、有房,爸爸是民营企业的职工,妈妈是个体商户。 成长经历:小瑞不到两岁的时候,爸爸下岗。一直以来,父母感情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小瑞4岁之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上了幼儿园后被父母接回。从小,家人对小瑞就听之任之,要什么买什么,很是溺爱。4岁开始上幼儿园,但时断时续,随意性大。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无缘无故不到校上课的情况发生,但次数不多,老师也找过其谈话,谈话后行为次数减少。四年级上学期这种情况又开始严重,家长着急生气,加上工作比较忙多日不管他了。到后来,发展为有时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瑞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本来学习还算中等的学生渐渐成了“特困帮扶对象”。 三.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咨询师针对父母提出来的问题行为对小瑞进行了单独访谈,情况基本属实。通过分析,咨询师认为,脾气暴躁,喜欢大哭大闹属于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自

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1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 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正畸治疗前必须要控制牙周炎症,消除致病因素和深牙周袋,确保牙周健康状况稳定,患者需掌握菌斑控制的方法;要求牙周状况应满足探诊出血位点<15%全口菌斑指数<25%全口牙周 探查无探诊深度》5 mm患牙, 无n度以上根分叉病变;若个别位点牙周袋深度》5mm或有n度以上根分叉病变的患者不愿意通过牙周手术消除牙周袋和根分叉病变,临床医生应在病历上将这些部位标出来,每次复诊时做牙周探查。其次,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装置应尽量简单,加力大小恰当,将细丝轻力理念贯穿始终,防止牙齿出现松动过大以及降低牙根吸收的风险;患者应认真进行菌斑控制和定期复查牙周状况,发现问题需及时针对性纠正处理,如因各种原因导致牙周病复发,需中止正畸治疗。 最后,为保证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患者在正畸治疗后需戴用保持器至少 6 个月,同时进行定期复查和牙周维护。简而言之,为确保正畸治疗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使牙周病情控制在稳定的状态。 2 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方法 2.1 常规正畸治疗 对于牙龈炎和轻度牙周炎患者,只要遵循以上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在控制炎症和具备良好的菌斑控制能力后,常规正畸治疗就能排齐牙列、改善咬合关系,形成利于患者牙周维护的口腔环境,最终达到正畸治疗预期的目标,并保持牙周健康。 2.2正畸治疗联合牙周手术

2.2.1 正畸治疗联合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 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的目的是加快正畸治疗速度,缩短正畸治疗时问,防止矫治后患牙扭转移位;正畸压入牙齿可使牙齿获得相对较多的骨支持,使牙周支持组织功能和矫治效果保持长期稳定。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的基本术式为在正畸治疗前离断牙槽嵴顶纤维,防止牙龈及附着组织随牙冠根向移动而改变,可以减轻牙槽嵴顶的骨吸收,相对增加牙槽骨的高度,产生新附着。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的基本原理为单纯正畸移动牙齿不会产生附着改变。因为正畸压低时牙齿受力向根方移动,牙槽嵴顶在牙槽嵴顶纤维的牵拉作用下不断吸收而降低,牙龈沟底至牙槽嵴顶之间始终保持稳定不变的生物学宽度,因而不会有新附着的形成,也没有牙槽嵴高度的增加。 但若正畸压入时切断牙槽嵴顶纤维,牙槽嵴顶不再随牙根的压入而吸收,基本保持原有的高度,那么牙根周围的牙槽骨高度也就相对增加。 很多学者的临床研究证实了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的有效性。John 等曾提到如果离断了牙槽嵴顶纤维,使牙槽嵴顶骨改建不随牙齿移动而变化,正畸压入牙齿就有可能产生新附着。施捷等对16例前牙唇向散开的患者进行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在正畸压入后牙槽骨高度相对平均增加1.2 mrn刘晓峰等对21例切牙扇形移位的患者进行环切术与非环切术的比较,发现前者能更有效增加牙槽骨高度及牙周附着。 对于扭转、过长的患牙,一般先行环切术再进行正畸移动牙齿,但术后正畸的时机不尽相同:刘晓峰等在术后1?2周进行正畸治疗,施捷等在术后即刻进行正畸加力,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2.2.2牙周治疗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越来越多的成年患者为改善美观、促进健康而寻求正畸治疗,但正畸治疗时间过长是阻碍其进行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证实了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PAOO技术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缩短正畸时间,使得该项技术成为临床治疗的关注点。早在1893 年,第一次描述了骨皮质切开可以辅助牙齿移动;但直到1959 年,才详细介绍骨皮质切开术,并首次将其作为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 21世纪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AOO及后来的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介绍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与心理学治疗的若干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一、概述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与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诸如人格的构成(或结构)、人格的发展等等基本的理论问题。关于人格的发展:人格心理学一方面要研究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体的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另一方面要研究变态的心理和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当然还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格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影响的。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就是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而对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因素的研究,就是心理病原学的研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则是一门研究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来处理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一门学科。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理、原则,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都是以人格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各式各样,但都可以用相应的人格理论中找到其渊源。如信奉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的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倾向于采用“心理分析学的技术与方法”来实施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信奉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咨询师和治疗专家,会倾向于采用根据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而信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治疗师,会倾向于采用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和手段;而信奉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则会倾向于认知疗法,即通过改变当事人(病人)的认知来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由此可见,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是以心理病理学和心理病原学为基础设计、发展出来的。心理病理学揭示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形成的机理,心理病原学揭示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专家才能找到治愈心理病症、矫正异常行为的方法。这正如医学家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时一样。要治愈某一种病症必须得先找到这一疾病产生的原因,了解发病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开发出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自然科学中的状况也是如此,只有揭示了自然的规律之后,这些规律才有可能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如爱因斯坦先揭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E=MC)之后,才有可能将核能运用实际生活,才有可能制造出核电站和核武器。 那么人格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母与子的关系,人格心理学是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子。人格理论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的上游理论,而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则是根据具体的人格理论发展出来的。先有其母,才有其子。因此,要真正透彻地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原理、牢固地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透彻地了解这些原理和方法的利敝得失,并结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际、灵活地运用之,必须得牢固地掌握人格心理学理论。因为只有掌握了具了心理咨询与心理学治疗所依据的人格理论,才能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具体的方法,并可能设计出新的、适用于特定的对象的方法,才有可能扬长避短。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 在考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学派时,我们会遇到一个小小的麻烦,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曾见诸文献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派有上百个之多,如基于生物学的一些派别;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还有同属于精神分析范畴的阿德勒学派、容格学派、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霍妮、沙利文)、自我心理学学派(哈特曼)、对象关系学派(克莱因、范尔贝因、威尼考特、雅各布森、马勒)、自身心理学理论(科赫特);此外,还有原始宣泄疗法、先验医学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折衷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

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十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Wolpe 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疗方法。Wolpe认为恐惧或焦虑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并存。它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焦虑(或恐惧)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故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恐惧)情绪,建立系统脱敏技术。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等。 操作方法: 分三个步骤。 1.肌肉松弛训练。 2.设计一个供想象的焦虑(恐惧)层次。 3.将松弛训练与想象层次结合。即首先教病儿学会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至下肢的全身肌肉松弛法,同时根据病儿焦虑(恐惧)程度设计一个等级层次。病儿经过1~2周放松训练,达到几分钟内全身自我放松之后,便可进入系统脱敏程序。治疗开始,让病儿躺在一张睡椅上放松肌肉,并想象第一个最小焦虑(恐惧)情境(物),如体验到焦虑(恐惧),即刻举起一手指作为信号,若无焦虑(恐惧)产生,约7~1O秒钟后,让其放松,并停止想象此情境(物)。每一焦虑(恐惧)层次经过两个程序的想象,不产生焦虑(恐惧),便可进人下一层次。如此,使病儿逐渐经历最小焦虑(恐惧)到最大焦虑(恐惧)的各个层次,基本上能对实际的恐惧情境(物)不再产生焦虑。 (二)实践脱敏性 年幼儿童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可能对焦虑(恐惧)情境(物)进行想象,便可采用实践脱敏法(Invivo desensltlzatlon)。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惧症。操作方法:将病儿不良情绪分为若干层级,让其逐级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实际情境或实物前,并在暴露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给吃喜爱的食物),使二者产生桔抗而逐步脱敏。例如,某幼儿怕狗,治疗开始,让他吃糖果的同时,看狗的照片,谈狗的趣事,之后看远处关在笼子里的狗,然后再分次逐渐走近狗笼(或将狗笼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应。

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保持知情同意书

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保持知情同意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泰山恒生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保持 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经检查,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已经达到预先设计的矫治目标。患者及家长 对矫治效果满意,现拆除固定矫治器,进行活动保持(压膜保持器)。 活动保持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保持的重要性: 虽然牙齿、牙弓或是颌骨移动到正常的位置,但是周围软硬组织的改建尚未完成,颌的平衡尚未建立,生长型等其他方面也会影响矫治效果,所以必须 保持才能使矫治效果稳定并防止复发。 二、常规保持时间: 1、第1年(12个月)每天戴用; 2、第13-18个月晚上戴用,12小时/天; 3、第19-24个月晚上戴用,2-3次/星期。 三、注意事项: 1、在活动保持期间,复诊情况遵医嘱。 2、吃饭、刷牙时取下来清洗干净。常规清洁,勿用酒精等消毒剂、热水清洗。 不戴时请放在凉水中浸泡。如若丢失、损坏变形应及时联系。 3、具体的保持时间个体差异较大,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而定,若戴用时 间变少而觉得保持器较紧时,则可以适当增加每天戴用时间。有些患者甚 至需要终生保持。若因为没有配合戴保持器而导致复发等后果患者自负。 4、矫治完成后有些病例可能存在暂时性间隙而导效食物嵌塞,建议使用牙线或者间隙 刷。间隙会随着保持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个别病例间隙的关闭可能会持 续较长时间甚至一直存在。 5、若智齿出现拔除适应证时,应及时拔除以免出现其他不良后果。 6、其他: 以上有关活动保持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及家长已阅读清楚,患者及 家长表示理解并同意签字结束。 患者(家长或监护人)签字:医生签字: 年月日 2

最新行为矫正重点整理

行为矫正 第一章 1、行为(名词解释):指的是个体任何可观察到的或者可测量的动作或者活动包括个体外部的动作和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个体外部的动作。 2、行为矫正(名词解释):依据学习的原理来处理问题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行为改变:个体行为在本质上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身心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在随时改变。 3、问题行为的类型: 虽然问题行为在生活中表现繁多,范围很广,但大体都可归为以下三大类: ①行为不足,人们期望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五岁儿童很少与同伴交流; ②行为过度,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发生太多,儿童上课时经常侵犯把别人; ③行为不当,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10岁儿童叫爸爸为“老兄”; 4、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为: ①问题行为是习得的,其完全是个体后天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②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其分别是在其特定环境中,进行了某种特定学习的产物; ③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其是在不良的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了某种不恰当的学习的结果; ④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行为矫正的实质就是指导个体重新学习,以使问题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5、行为矫正的基本特点: 通过对学者的概括和总结,行为矫正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行为矫正着眼于问题行为的解决;②行为矫正有明确的学习理论基础;③行为矫正强调环境和学习的作用;④行为矫正重视专业和生活的结合;⑤行为矫正强调对行为的测量; 第二章 1、行为的获得律和消退律(课本17—18) 获得律: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 消退律: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变的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完整word版)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核试卷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A 卷) ( 闭卷)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04级本科1班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1. 爱德华·桑代克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了描述。 ( ) A. 反应性条件反射 B. 条件情绪反应 C. 效果定律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 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 A. 归类 B. 判断 C. 类别名称 D. 行为定义 3. 一位老师在记录一个孩子上课时间每15分钟是否有扰乱课堂的行为,这位老 师让定时器每15分钟响一次。当扰乱行为出现时,老师在数据单相应的地方做一记录。当一个间隔上已经做子记录后,老师就不用观察这个孩子或 记录他的行为了,直到下一个间隔开始。这是以下哪一种记录方法。 ( ) A. 成果记录 B. 间隔记录 C. 连续记录 D. 时间样本记录 4.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的最低观察者间信度值是多少 。 ( ) A. 60% B. 70% C. 80% D. 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5.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 A. A-B B. A-B-A-B C. 多基线跨行为 D. 改变标准 6.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 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 强化来增 加说“谢谢”的行为。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 () A. 多基线跨行为设计 B. 多基线跨被试设计 C. 多基线跨环境设计 D. 改 变标准设计 7. 小冉是一名电话销售员。他通过电话来销售产品。他不知道谁会买他的产品。 但他知道大约平均打13个电话就有一个人买。小周打电话的行为被什么强化程 序所强化? () A. 固定比例 B. 可变比例 C. 固定间隔 D. 可变间隔 8. 剥夺使得一个强化物力量如何变化。 () A. 更小 B. 更大 C. 没有变化 D. 失去作用 9. 明明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突然间,他撞上了一辆停着的轿车, 他从车上弹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门牙摔掉了。这件事之后,明明再也不 敢在骑车时看着地面了。这是属于何种惩罚方式。() A. 撤销惩罚 B. 强化物损失惩罚 C. 负性惩罚 D. 正性惩罚 10. 杰克在他妻子向他大喊大叫之后再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了。当他的妻子不 在家时,他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是属于以下哪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 A. 刺激控制 B. 刺激辨别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反应 11. 条件情绪反应这个术语是由谁于1920年首次提出的。 ()

口腔正畸治疗知情同意书

口腔正畸治疗知情同意书 正畸治疗是一个医疗技术较为复杂、疗程较长的过程,疗效的好坏与你的配合程度有关。为了取得良好、稳定的疗效,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你需要了解和注意以下问题: 一、矫治疗程错位牙齿矫正是一个较长的生物改建过 程。恒牙期的治疗需2年左右,疑难病例需要更长 时间。矫正结束后,为保持疗效,还需要戴用保持 器2年左右,少数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甚至终生保 持,以防复发。 二、矫正费用正畸治疗的费用因其畸形程度、矫正器种 类、患者使用程度、年龄、疗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请咨询主诊医生。 三、矫正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初戴矫治器或每次复诊加力后,牙齿可能出 现轻度的反应性疼痛或不适、口腔粘膜轻度 溃疡等症状,成人患者反应较大,一般一周 后可减轻或消失。如疼痛持续甚至加重,或 出现其它异常情况,请及时复诊。 2、戴用固定矫正器后要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 必须将牙面上软垢和食物残渣仔细刷洗干 净,否则容易造成牙龈炎、牙周炎、牙齿脱 矿(白垩色)或龋齿,影响矫治进程及口腔

健康。矫治期间不宜怀孕,否则容易加重牙 周症状及牙齿松动。对于不能保持口腔卫生 的患者,为了不影响口腔健康,我们将考虑 终止治疗。 3、在固定矫正器治疗过程中,不能吃过硬、过 粘的食物,以防矫正器损坏。若发生颊面管 托槽松脱、弓丝折断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4、矫正过程中必须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每月 复诊一次,保持期间每3-6月复诊一次。若 不按时复诊,将延误疗程甚至影响矫正效果。 凡连续四个月不能按时复诊者,将视为自动 放弃治疗,若须继续治疗,则按初诊患者程 序重新收费。 5、活动矫正器 6、 7、 8、正畸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病(TMD)发病率与普 通人群TMD的发病率相同,常规正畸治疗既 不会引起也不会阻止TMD的发生。如果患者 治疗前就有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 请向您的主治大夫咨询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 题。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强化 科学研究已经立了许多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行为的基本原理。行为强化就是行为学家们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之一。 行为强化的定义是: 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 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 反应→后果 结果: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发生。 有人将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在笼子外面猫能够看得见的地方摆上食物,在笼子上安装了一个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笼门就会打开。 当猫刚一被放进笼子时,它做出很多种行为,比如抓咬笼子上的栏杆,把爪子从栏杆缝隙中伸出,以及试图从栏杆之间挤出。 最后,这只猫偶然地碰到了杠杆,笼门打开了,猫于是能够走出笼子吃食。 每一次将饥饿的猫放进笼子,猫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最后, 只要一将猫放进笼子,它就马上去击打杠杆。桑代克将这种现象称为效果定律。 在这个例子中,当饥饿的猫被重新放回笼子的时候,这只猫就更有可能去击打杠杆,因为这个行为在此之前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果: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就是对猫击打杠杆的行为起到强化(增强)作用的结果。 从20世纪30代开始,斯金纳使用诸如老鼠和鸽子等实验动物进行了大量的行为强化原理研究。 例如,在用老鼠作的实验中,斯金纳将动物放进一个试验用的盒子里,每次当老鼠压下安置在盒子一面内壁上的一个杠杆时,斯金纳就给它一小块食物。起初,老鼠在盒子里到处察看活动,用鼻子嗅,用后腿支撑着向上爬等等。 当它碰巧用一只爪子压下了杠杆时,盒子里的自动装置就通过内壁上一个小洞送进一小块食物。 每次这只饥饿的老鼠压下杠杆时,它就得到一块食物。这样,每次老鼠被放进盒子的时候,它就更可能去压下杠杆。这个向下压杠杆的行为得到了加强,因为每次它发生时,都立即跟随着一块食物的出现。相对于老鼠进入笼子以后所展示出的其他所有的行为,这个压杠杆的行为增加了。 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老鼠的例子,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行为强化的原理。当一个行为造成了有利的结果时,这个行为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虽然行为强化原理最初是利用动物的实验结果阐述的,但是行为强化也是一个对人类行为构成影响的自然过程。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完整word版)行为矫正复习资料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 1、行为的特征:(1)行为就是人们的所说所做和所思所想(2)行为可以被他人或自己所观察和测量(3)行为和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 2、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3、问题行为的类型:(1)行为不足,人们所期待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2)行为过度,不良行为发生太多(3)行为不当,期望行为在不适宜情景下发生在适宜的情景下却不发生 4、行为矫正的目的:在帮助人们增加期望的良性行为、减少不期待的过度行为,并改变不适当行为,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5、什么是行为矫正?主要含义 (1)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经由条件作用过程,改变个提议由的不当行为或矫治不良的习惯,而令个体获致健康生活 (2)采用认知学习理论,用以改变个体的态度、观念、思想等较复杂的心理历程,从而达到改变某种不良行为的目的 6、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2)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 7、经典型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1)行为获得律与消退律(2)刺激泛化与分化律(3)恐怖性条件作用律(4)高级条件作用律 8、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刺激的出现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并且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2)负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刺激的消失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并且结果也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 (3)惩罚:指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4)消退: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9、艾里斯理性情绪行为理论(ABC理论):(A)诱发事件(B)不合理信念(C)情绪及行为反应 10、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点:(1)绝对化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 11、认知歪曲的主要形式:(1)任意推断(2)选择性概括(3)过度引申(4)夸大或缩小(5)“全或无”思想 12、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13、功能评估的含义:功能评估是一种搜集行为资料并分析其行为功能的过程,也是收集和分析与问题行为发生的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 (1)描述问题行为,包括问题行为经常发生的顺序、出现的频率、持续的时间、质量的好坏、强度的大小等。 (2)明确前提事件,包括行为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情境条件,以了解问题行为经常发生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