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

-------------------------------------------------------------

-------------------------------------------------------------

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知工夫茶艺早在盛唐时便已正式形成。今之潮州工夫茶,实乃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是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是《茶经》工夫茶艺(也即“煎茶法”)的延伸。工夫茶的发展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潮州工夫茶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以上便是本书中“潮州工夫茶之史”一章的内容提要。 接着的问题是:中国工夫茶为什么会在潮州安家落户,以至于改姓“潮”?这就得从潮州源远流长的历史说起了。潮州地处南海之阳,中镇凤凰山系;韩江纵贯南北,属潮州轴心坐标。正当“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文明萌发时期,潮州先民也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辉煌的“池湖贝丘遗址”、“陈桥贝丘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明。故此,潮州自古便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1986年12月,潮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复获“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桂冠。“潮州工夫茶”,正是以这样特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及接受其长期熏陶的家家户户为依托,在潮州落地生根以至花繁叶茂的。一踏上潮州的土地,不仅能领略到潮州工夫茶的独特风韵,还可耳听潮州音乐、口尝潮州小食、眼观潮州美景、鼻闻潮州玉兰……诚所谓“五官齐感,五福临门”者也!以上便是本书开篇“人杰地灵话潮州”的内容提要。 也许还有人问:“潮州工夫茶,工夫加茶,如果没有名茶相配,不也同样没了工夫吗?”问得好,但放心,潮州名茶有的是:凤凰单丛,饶平单丛,石鼓坪乌龙等,尽是青茶珍品。若想了解详细,请读本书“潮州工夫茶之茶”一章。 至于工夫茶具,除著名的“潮州工夫茶四宝”(朱泥壶、若深杯、红泥火炉、砂铫)外,尚有令人瞩目的茶挑(茶担)、茶橱、茶罐、银炭夹等一大批古代潮州工夫茶具。图文并茂的“潮州工夫茶之器”一章,肯定会让你眼界大开。 此外,还有读者普遍关心的潮州工夫茶艺程式。“潮州工夫茶之艺”一章为你提供数十幅程式规范图,以图解艺,直观好懂。谅必能引动你的好奇心?! 读完潮州及其工夫茶之“史”、之“茶”、之“器”、之“艺”,自然希望能理出个头绪,以祈掌握潮州工夫茶事的体系和它的社会功能。那么,再往下读“潮州工夫茶之道”一章吧,它将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潮州工夫茶如何“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并达于规范美的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从而体悟出潮州工夫茶乃升华了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它必然会给人类这个地球村带来一丝和谐与安乐。

潮州工夫茶法是否发源于潮州?笔者郑重地回答:“不是!”然则,潮州工夫茶法究竟发源于何处?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告诉人们:“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知工夫茶艺早在盛唐时便已正式形成。今之潮州工夫茶,实乃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是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是《茶经》工夫茶艺(也即“煎茶法”)的延伸。工夫茶的发展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三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五个主要阶段。潮州工夫茶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上是三位一体。以上便是本书中“潮州工夫茶之史”一章的内容提要。 接着的问题是:中国工夫茶为什么会在潮州安家落户,以至于改姓“潮”?这就得从潮州源远流长的历史说起了。潮州地处南海之阳,中镇凤凰山系;韩江纵贯南北,属潮州轴心坐标。正当“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文明萌发时期,潮州先民也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辉煌的“池湖贝丘遗址”、“陈桥贝丘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明。故此,潮州自古便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1986年12月,潮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后复获“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桂冠。“潮州工夫茶”,正是以这样特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及接受其长期熏陶的家家户户为依托,在潮州落地生根以至花繁叶茂的。一踏上潮州的土地,不仅能领略到潮州工夫茶的独特风韵,还可耳听潮州音乐、口尝潮州小食、眼观潮州美景、鼻闻潮州玉兰……诚所谓“五官齐感,五福临门”者也!以上便是本书开篇“人杰地灵话潮州”的内容提要。 也许还有人问:“潮州工夫茶,工夫加茶,如果没有名茶相配,不也同样没了工夫吗?”问得好,但放心,潮州名茶有的是:凤凰单丛,饶平单丛,石鼓坪乌龙等,尽是青茶珍品。若想了解详细,请读本书“潮州工夫茶之茶”一章。 至于工夫茶具,除著名的“潮州工夫茶四宝”(朱泥壶、若深杯、红泥火炉、砂铫)外,尚有令人瞩目的茶挑(茶担)、茶橱、茶罐、银炭夹等一大批古代潮州工夫茶具。图文并茂的“潮州工夫茶之器”一章,肯定会让你眼界大开。 此外,还有读者普遍关心的潮州工夫茶艺程式。“潮州工夫茶之艺”一章为你提供数十幅程式规范图,以图解艺,直观好懂。谅必能引动你的好奇心?! 读完潮州及其工夫茶之“史”、之“茶”、之“器”、之“艺”,自然希望能理出个头绪,以祈掌握潮州工夫茶事的体系和它的社会功能。那么,再往下读“潮州工夫茶之道”一章吧,它将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潮州工夫茶如何“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并达于规范美的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从而体悟出潮州工夫茶乃升华了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它必然会给人类这个地球村带来一丝和谐与安乐。

潮州地处南海之阳,星分牵牛、婺女,中镇凤凰山系;韩江纵贯南北,位正轴心坐标。古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美称;今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等荣誉。诚所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就是如此。 根据考古发掘报告,潮州池湖贝丘遗址、陈桥贝丘遗址等处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代(1万~4000年前)的磨制石斧、石凿、骨针和刮削器,还有尖沙粗陶片和火烧土。可见正当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龙山文化等古代文明萌发时期,潮州先民也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辉煌的古代文明。潮州属县饶平的浮滨桥头塔仔金山,陆续发现了商代墓葬群,出土了带孔的石戈和石环,还有高达50厘米的大口樽和其他陶器。这批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奴隶社会时期先民活动情况的佐证。汕头市郊岐山则出土有周代饕餮纹铜鼎、铜壶、铜象、狮形羹炉等精美青铜器;揭阳云路中夏出土了战国时期剑把上有三道环纹突起的铜剑。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越来越明白无误地证实:潮汕地区虽处海隅,其手工业发达情况却堪与中州媲美。 随着社会之向前发展,潮州历史也渐见诸古籍载述。宋《潮州三阳志?州县总叙》云:“潮州于《禹贡》为扬州之域,于天文为牵牛、婺女之分。秦定杨越,为南海郡东境。”饶宗颐《潮州志》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置南海郡,这是潮地见载于版图之始。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南海郡置古揭阳县(即后之潮州府),这是潮地设行政区划之始。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四》载:隋开皇十一年(591),于“义安郡立潮州,以潮流往复,因以为名。”据此知潮地见载于版图,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潮州”之得名,距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地灵则人杰,所谓一方水土长养一方人物。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名公巨儒,前后相望。最著名者当数唐、宋“潮州八贤”:其中有“倡儒学之宗,卫孔氏之传,而陶范吾潮海滨邹鲁之风”的赵德;敢向东巡的宋真宗“赋颂以陈灾异,一见极诋时弊”的许申;“却豪户贿、黜赃黩吏、有廉名”的张夔;“岁有凶歉、奏免民租,狱有冤囚、辨明得活”的刘允;“投匦论事”、封官不受、“南归读《易》”的林巽;“当奸臣柄国之日,而志存恢复”,“倡正直之风,张忠义之气”,力主抗金,并将潮俗总括为“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王大宝;“事亲至孝”、“有国士之风”的卢侗;“为二苏(苏轼、苏辙)所交游”、“志趣超逸”的吴复古。此外,还有与韩愈交好之潮阳灵山寺创建方丈大颠禅师;士人誉称为“广南夫子”的陈希;编撰中医经典巨著《幼幼新书》的刘等。明、清时期,潮州更是“衣冠礼乐之士彬彬乎倍昔。”尤见突出者有:“岭南第一名臣”、兵部尚书翁万达;大理少卿吴一贯;师事王阳明、有“真铁汉”之誉的薛侃;因劾权奸、受廷杖而亡的薛宗铠;嘉靖十一年(153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的林大钦;提学福建的苏志仁;工古文辞、善草书的林大春;大理寺卿周光镐;文选司郎中唐伯元;户部左侍郎林熙春;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黄锦;兼礼部、兵部尚书、文渊阁学士加太子太保郭之奇;直隶总督加太子少傅郑大进;节制沿海七省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丁日昌;首任驻日本国使臣何如璋。 至于入潮名宦,也多有“存以甘棠,去而益咏”者。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

廉洁奉公,政声卓著。韩愈还在东山西麓营建揭阳楼,并手植橡木;又倡修北堤,将小潭与江水隔断,形成西湖。给后代东山景区、西湖景区的创设和进一步开发奠基。《潮州三阳志?卷三》还记载了一则颇令人感兴趣的事:郡城以东,有个叫“水南”的地方,离城约五七里,却另操一音,俗谓之“不老音”。什么原因呢?原来是韩愈治潮期间,“以正音为郡人诲”,致原语失真,遂不再变。这显然是一条相当珍贵的地方语言史资料。所谓“正音”,相当于今之普通话;“以正音为郡人诲”,则相当于今之推广普通话。故知韩愈在潮州时,还为地方语言的规范化做过极有意义的工作,此事堪称中国古代“推广普通话”之首例!并因此而为潮州方言系统平添了新的旁支——“不老音”,实属旷古佳话!“德泽在人,久而不磨”。韩愈身后,潮州以“韩”字或“昌黎”命名的颇多:木称“韩木”,山称“韩山”,亭称“韩亭”,江称“韩江”;还有“昌黎路”、“韩文公祠”、“韩山书院”;今则有“韩山师院”、“昌黎小学”。归有光《吴山图记》云:“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韩愈洵无愧于“贤令”称号!潮州也是“十相留声”的地方:唐代的常衮、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宋代的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十位宰相,都以各别的原因来过潮州,在不同程度上均能施影响于“潮风”。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于广东提举任职期间,曾督师潮州;刘克庄曾任职潮州通判。明代王守仁曾以左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与潮人潮事接触更为频繁,其“心学”影响了潮地一代学者。 潮州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同样为传承与弘扬潮州文化立下了卓著功勋。

第一部分人杰地灵话潮州(3)-(图)

人杰则地灵,所谓一方人物留声一方水土。奇英俊彦,能工巧匠的荟萃,必然会以各自的聪明才智,共建文化潮州,充实潮州文化。 潮州城古称“凤城”,俗叫“府城”,是所在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遍布城区和近郊,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具备了独特的风貌。古城格局之形成,无不体现时代趋势的历史因果。因此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建于宋代的湘子桥;建于唐代的“粤东首刹”开元寺;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许附马府;集潮州木雕大成,被誉为“华南第一绝”的己略黄公祠;位于笔架山麓,绵延2公里的笔架山宋窑遗址。 潮州湘子桥初名康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重修,改名广济桥。王氏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增立望楼,分别命名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翠、澄鉴、升仙、仰韩,形成“广济桥上廿四楼”之格局,出现了湘子桥发展史上之鼎盛时期。 明正德八年(1513)知府谈伦重修,又为“十八梭船廿四洲”定格。潮州湘子桥是我国古代梁桥和浮桥相结合的首座“开合式桥梁”。著名桥梁专家潘洪萱著《中国的古名桥?广东潮安县的湘子桥》指出:“建造开启桥的构思,在中外造桥史上创建了新篇章

子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已全面动工恢复“十八梭船廿四洲”旧貌,并修复桥上原有的二十五座楼阁和十八座亭屋。不久的将来,这座在中外桥梁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古桥将重放异彩。 潮州尚有省级文物单位十一处。其他古城墙、古城楼、古寺庙、古桥、古塔、古祠、古牌坊、古民居、古遗址等文物胜迹七百多处。此外,令人瞩目的潮州方言、潮剧、潮绣、潮州抽纱、潮州音乐、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香包、潮州木偶、潮州小吃等,无一不是本土历代文化积淀之具象,更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美学工程所形成的艺术系统。物华天宝,它们的存在,当能唤醒人们民族文化的自觉,强化复兴民族文化的决心,从而助长保护、爱护传统文化的态势。 城东古城垣临江而立,长二千一百多米,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是总管太中帖里申报朝廷请准修复之“堤城”,其作用在于“御暴涨洪流之患。”历史文化之积淀,使这段旧城垣具有高品质的环境和独特之景观。这段古城垣,现已全面修复,形成潮州古城东面的重要景观——“滨江长廊”,引来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第一部分人杰地灵话潮州(4)-(图)

潮州音乐源远流长,广泛传播于粤东、闽南、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群众喜闻乐见、自唱自娱的重要文化娱乐手段。由于演奏形式灵活,少者三五成组,甚或独乐,多则数十上百,成团成队,诚所谓“小大由之”。再加上场地选择随意,或街边路口,或居家庭院,或乡镇闲间,或江滨池畔,正所谓“随遇而安”,因而群众基础深固。有专家认为,潮州音乐应包含弦诗乐、锣鼓乐、细乐、庙堂乐、潮阳笛套乐、外江乐等六个部分。而其中的弦诗乐应为潮州音乐主干,其他音乐品种无不借助弦诗乐生存和成长。“潮乐十大套”之《寒鸦戏水》、《昭君怨》、《大八板》、《平沙落雁》、《黄鹂词》、《凤求凰》、《月儿高》、《锦上添花》、《小桃花》、《玉连环》,是潮州弦诗乐中颇具代表性的精品,堪称潮乐中的“阳春白雪”,深得爱乐者的青睐。 和潮州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的是潮州戏剧。潮州戏剧是中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用潮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粤东、闽南、港澳台及东南亚一带。据《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载文,潮剧原属曲牌体制,源出宋元南戏,后结合潮州民间曲调和演唱素材,融汇演进而成一个独立的剧种。潮剧至迟在明初已盛行于潮州地区,并保存有较多的传统剧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958年揭阳渔湖公社西寨村明墓出土的嘉靖年间潮剧抄本《蔡伯皆》(即琵琶记);继而又在1975年12月,潮州市凤塘公社后陇山园地的明初墓葬出土了宣德年间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戏文写本,价值至钜!此外,早在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倩从日本带回往昔已流出国外而在国内未见著录的两种潮州戏文影印本,一为嘉靖刻本《荔镜记戏文全集》(付刻《颜臣》),二为万历刻本《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经历了失而复得的曲折过程,这些珍贵的戏文终于刊行,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史有很高的

“石牌坊”,它能充分突出古城风格。原有石坊分布于老市区的达近百座,以太平路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均匀而密集;涉及古代历史名人一百多位,尽显府治雄风。按其纪念内容,可分府县治坊、府县学坊、选举坊、义烈坊、文臣武将坊、封坊、节孝坊、善施坊、贞寿坊、桥道坊、名山坊等十二大类。石牌坊是潮州历史的“沉积”,也是“岭海名邦”的“石”证、建设技艺的结晶、文物风貌的浓缩。潮州市现已作出总体规划,拟分期分批依旧址逐一实施恢复。石牌坊的全面修复,其作用不仅在于显示石坊本身的艺术价值,增强古城美学功能;更重要的是可较全面、较集中地再现潮州“光荣史”,既为古城风貌定格,也提携了周围文物景点。若然,则“明清古城”之格局可成,旅游景点一体化、系统化的目标也随之实现。 “潮州工夫茶”,正是以这样特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及接受其长期熏陶的家家户户为依托,在潮州落地生根更至于花繁叶茂的。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源流(1)-(图)

潮州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中心区域潮州及其周围地方的中国工夫茶之冲泡方法,主要程式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二十一项。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潮州工夫茶、中国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是三位一体。 中国工夫茶之中心区与外围区 有“中心”,便有“外围”,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周礼?夏官司马第四》载大司马之职,其一是掌管“九畿”:京城周围千里见方叫作“国畿”,它外面五百里见方叫作“侯畿”,此外还有“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九畿之划分,是以京城为中心,向四周逐渐扩散,从而形成服务京城的各个层次。这里既有政治需要,也有经济需要,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首创了文化区域的“中心——外围”结构层次。 中国就是这样,随着京都的迁徙,文化中心也作接力棒式的转移。 早在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明显南移,仅以南方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而论,足令世人瞩目。如茶叶一项,每年投放市场总值达一百万贯(华山《从茶叶经济看宋代社会》,文载《宋史论集》)。自南宋建都临安,经济重心南移已全面实现,江浙地区经济繁荣发达;茶叶名种已逐渐取代了福建贡茶的地位。由于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其结果势必导致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南移。所以此时的江浙地区业已具备了繁荣中国工夫茶的深厚根基。发展至明代,江浙地区终于成为文化力度最强、能对周围地区起文化“辐射”作用的特殊区域——中国工夫茶中心区。 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活跃,社会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动。大批富商凭借其雄厚财货,追逐奢侈豪华生活享受,这不仅刺激了社会风尚的变化,而且导致城市风貌随之改观。最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巢林笔谈?卷五》说它“奢靡为天下最”;杭州当然也不逊色,《古谣谚?卷六四》引民谣称之为“花簇簇”。这个时期的江南城镇,茶楼、茶社

“致良知”之学,它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力倡“良知良能”,“格物致知,自求于心”,进而提出“求理于吾心”的知行合一说。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向明初程朱以“一”为本体的独尊学说挑战。在当时,“心”学虽被视为一种对正宗统治思想的叛逆。但的确切实地起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明儒学案?师说》语)的作用,并引发巨大反响。王阳明的弟子王艮率先扬起人的自然之性的旗帜,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使被程朱理学看成十恶不赦的“人欲”升华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之“道”,给了禁欲主义当头一棒!接踵而至的是李贽、徐渭、汤显祖等大师的热烈响应,终至于汇合成强大的人文思想潮流,成为明末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源流(2)-(图)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是“贵义贱利”,正像董仲舒所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王学泛滥之后,人们——尤其是士子,已普遍认为:“义即在利之中,道理即在货财之中”,唯有这样去认识义利,“乃不流于虚,而天下、家乡受其益也(陈弟《义利辨》)。”在这股新思想的诱导下,士子们开始把目光投向经济,并自觉地从文化活动中开掘人伦世俗的生活情趣。因此,明代中后期,不仅有茶的专著陆续问世,而且数量多、质量好。 概观明代主要茶著,其作者几乎都集中在江浙一带,这显然与上述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前列诸书,编撰者许次纾、高濂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屠隆是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顾元庆是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周高起是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尤其是屠隆,曾发表过大量“异端”议论,实不乏晋人放诞自负之风格,成为开创一代新风的急先锋。且颇为袁宏道所激赏,曾评曰:“屠长卿一人,轩轩霞举,略无些子酸俗气”。 茶书的相继问世,不但给茶事的发展推波助澜,而且是中国工夫茶中心区已达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可见明永乐年间,尽管由于京都北迁而隐伏着文化中心迁移的危机,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潜文化”,却仍然依靠历史的习惯定势维持着自身的稳定性和延续力,没有与权力中心的变异形成直接而迅速的对应性效应。 正是由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化力度的差异,而文化的辐射性与受容性又是文化存在的形式,因此与中心区相对应的是“外围”区。在明代,闽粤地区便成了中国工夫茶的“外围”地区。 潮州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他的《送举人》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说的是酒宴之后进茶助兴。 至明代,因受中心区的影响,潮州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干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状元林大钦《斋夜诗》(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有句:“安排扫厝

》《借银往京》有句;“讨茶来食”。 有明一代,潮州地区饮茶显然较前朝普遍,却尚未成风。万历《潮中杂记?卷十二》载:“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见饮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学士的重视,遂致饮茶细节未详。至于饮茶专著,则付阙如。但作为工夫茶之“外围”区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大凡文化辐射,都是通过人口迁移、商贸、宗教、文化交流、战争等诸因素来实现其弥漫与扩散的,且进程缓慢。如前所述,明代永乐年间,京都北迁,江浙地区便潜伏着工夫茶中心转移的危机。作为“外围”地区的潮州,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作用之后,却是以此为契机,逐渐积聚着取而代之的势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区正呈现“接力棒式”的转移。

明清易代,社会出现了空前激烈的大动荡局面。身处其间的士子,在感受“亡国”的切肤之痛后,遂认定明王朝的垮台,与理学的“性命之说,易入虚无”(章学诚《文史通义?朱陆》)的空谈关系至钜。经过深沉的反思,清初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陈确、唐甄、颜元等,以其深厚的实学根柢,本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的精神,积极倡导“经世致用”,并身体力行,为传统文化输入了新鲜的人文思潮,让文化尽量贴近经济,并号召士子踊跃从事“治生”经济活动。顺治举人唐甄,曾任山西长子知县,晚年却转而“以贾为生”。他在《潜书》中声明;“我之以贾为生者,人以为辱其身,而不知所以不辱其身也。”这几句话的主旨是说,之所以弃学从商,是为了使经济生活能够独立自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达到“不辱其身”的目的。这股有代表性的思潮,以强劲的势头继续发展,紧接着便出现了“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的人文文化流向。做为经济活跃地区的江浙一带,人们的注意力急剧转向。到了乾隆年间,“重商”倾向可谓登峰造极。浙江吴兴人姚世锡《前徽录》载,当时的士子竟然“用晚生帖拜当商”,“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显然,在金钱大潮强力度涌动的环境氛围中,人心浮动,人们已无暇顾及“工夫茶”的品饮。清代中叶以后,江浙地区便失去了工夫茶中心区的地位。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中心区地位的确立(图)

什么叫“工夫”?一般有四解;一是工程和劳力;二是素养;三是造诣,成就的程度;四是空闲时间。“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

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响泉,篷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极佳者每斤需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以上录俞蛟论“工夫茶”全文。需加说明者,前此有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之陆廷灿《续茶经》,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陆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仍以俞文为首见。 俞文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发挥了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的作用。 俞文阐释了“工夫茶”三种主要内涵:那就是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时间。请别忘记,江浙地区之所以失其工夫茶中心区地位,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彼时彼处的人们已没有“工夫”去烹治程序繁复、技艺细腻的“工夫茶”了。 俞蛟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乾、嘉时期。生平足迹,北至直隶,南达两广,可称得上见多识博。乾隆五十八年(1793)曾任兴宁县典史,因此对粤东潮嘉一带的民情风俗颇多了解。《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便是身历其境之作。他出生于原属工夫茶中心区的江浙,到了潮州,亲见工夫茶的冲泡,竟然大感新奇!苟不论俞蛟说解潮州工夫茶的动机,我们仍有理由责怪他“数典忘宗”。但这显然不是出于主观疏忽,而是实出无奈:老家的工夫茶早巳绝迹了。工夫茶中心区转移至潮州,已属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里还可提供上述论点的另一例证,那就是载《天咫偶闻?卷八》的震钧《茶说》。《茶说》前言开门见山:“煎茶之法,失传久矣。士夫风雅自命者,……未有解煎茶如《茶经》、《茶录》所云者”。震钧,满族人,生于咸丰七年(1857),卒于民国七年(1918)。他撰写《茶说》时,“正侍先君于维扬”,有闲暇,“每阅《茶经》,未尝不三复求之,久之若有所悟。”“乃购茶具,依法煎之;然后知古人之煎茶,为得茶之正味”。“维扬”是扬州之别称。读《茶说》,确知彼时苏杭工夫茶之法已“失传久矣”。 震钧生平“游南北”(《茶说》语),遍尝南北茶饮。他精研《茶经》,痛惜古法失传,遂据《茶经》所述,“购茶具依法煎之”。既而撰成《茶说》,尽得潮州工夫茶要领,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震是否到过潮州?无从查考,果若没有到过潮州,仅凭《茶经》依法践履,乃著《茶说》,那么,《茶经》与“工夫茶”之渊源关系则更能不挑自明。再者,纵观《茶说》前言所述及正文介绍文字,震钧显然将“煎茶法”与“工夫茶”等同看待。在他的笔下,《茶经》、《茶录》并提,不仅揭示出两者的传承关系,而且让读者进一步明白:陆羽的“煎茶法”,《茶录》的“斗茶法”,便是时下的“潮州工夫茶”!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载:“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蔡襄,字君谟,闽人。因熟悉茶事,在福建转运使任上,造茶上贡。又因“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遂“勒成二篇,名曰《茶录》”(《茶录》自序)。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详见前);于烹制方法及茶具使用均有精当论述,对后世影响至钜。遂有

,且能为我们传送千真万确的新鲜信息:“工夫茶”就是宋代茶事的创造性延伸。这与震钧视煎茶法和斗茶法为工夫茶之观点洵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所周知,清代工夫茶的流行区尚有福建。因而客观地说,清代工夫茶的中心区应该是闽粤,但也不应忽视如下史实:同属中心区域内,仍呈现“中心移动”现象。 乾隆五十一年(1786),袁枚游武夷山,品尝武夷茶,并撰成《武夷茶》(见《随园食单?茶酒单》),字里行间,虽无“工夫茶”之名,却有“工夫茶”之实。武夷山在闽北,就地理位置而论,较接近于江浙。 光绪年间,杭县(杭州)举人徐珂撰《丘子明嗜工夫茶》(见《清稗类钞?饮食类》)云:“闽中盛行工夫茶”,其具体区域是“闽之汀、漳、泉”。可知清末工夫茶盛行区已局限于闽南。这就是中心区域内同样呈现“中心移动”的事实。越往后推,闽南工夫茶区越见其缩小。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之器(图)

潮州手拉坯朱泥壶 枫溪——潮州手拉坯朱泥壶的发祥地 潮州朱泥壶(俗称“红罐”,港、台等地讹称“汕头壶”),其发祥地是潮州枫溪。 朱泥壶,顾名思义是采用朱泥制成之茶壶。朱泥俗称“红泥”,是紫砂泥料之一种,属天然矿料,绿色材质。原土的最大特点是含氧化铁量极高,呈土黄色,烧制后转红色。朱泥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可塑性远胜于紫砂泥。朱泥用于制造茗壶,其成品便可形成独特优点。其质地坚实而颗粒结构较瓷器疏朗,表面平滑却能保持低微的吸水性和透水性;保温性好,但泡茶不失原味;更具有耐受骤然变冷热的性能,在20℃~150℃之间连续出现偏差也不开裂;不含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此外,尚能用于制造精美的浮雕茶壶。 用朱泥制壶,大致有二种方法: 较广泛使用的是模具注浆法。其生产流程是先按产品设计进行雕塑造型,用石膏制模具,然后将朱泥浆注入模中;凉干后脱模,接着是对坯体进行整修,最后经烧烤而成产品。 另一种生产方法是手拉坯成形法。潮州朱泥壶之最精美者,都是用手拉坯成形法制造出来的。鉴于本地红泥的特性,经选料调配,加上淘洗、陈放、练泥等细致而又严格的制泥程序,因而具备了可塑性能好、光滑度高、生坯柔韧、干燥收缩性小等工艺性能。手拉坯成形法既为千姿百态的造型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更赋予朱泥壶优异的实用功能。 潮州朱泥壶依靠辘轳旋转成形,所以均属几何形类传统圆器款式。器形虽尽为圆器,但绝非意味着单调。相反,潮州壶艺师们却凭这特殊的“基因”,开创出了“圆非一相”之壶艺新天地,并从中透视出潮州朱泥壶的鲜明个性:壶身小,壶体薄,蓄热时间较长(对比盖瓯而言),与外界的热交流快,善发茶香,美感效应明显。把手便于拿捏斟注;壶嘴直而出水通畅;盖子和壶口接合的形式多为压盖式;壶盖沿与壶口沿都较狭,壶薄故也。盖内墙与盖顶乃由同一团泥按压而成,无需要接合工序,交界处不呈拱形;盖墙较高。壶内壁有明显手拉痕。壶底多为“一捺底”(发展至现代才出现“钉足”)。上乘朱泥壶多不彩绘,仅凭自身天然底色产生肌理效应,为其原就具备的质朴典雅更增几分魅力。壶用愈久,摸、拭日加,手泽感

茶担现已不多见;即有,也只供摆设,极少有人使用它。 -------------------------------------------------------------

-------------------------------------------------------------

潮州凤凰单枞功夫茶介绍及冲泡程序展示英文

The Performance of Chao zhou Kun Fu Tea with art and skill Chinese chao zhou Kung Fu Tea is known as the “living fossil” with long history. There is a saying: “ The best dishes is in the south east, and yet the special dishes with art and skill are tea and soup.” Today we choose Phoenix Single Stem Oolong tea, a semi-fermented tea belongs to mountain Oolong tea made in chao zhou , Guangdong province. Since Song Dynasty it has had more than 700 -year history. It is called a pearl of Oolong tea. Chao zhou Kung Fu Tea- brewing includes ten procedures. The background music we used today are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Plum Blossom Melody, Romance of Water Introduce the tea set 1, Tea boat (A tea boat or tray (hollow tray with a container inside which can contain all the water that will be spilled during the process) 2, A tea pitcher/ A fair cup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flavor of the tea) 3, tea pot 4,Tasting cup 5,tea wares(A wooden tea spoon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tea leaves required, called a cha chi (茶匙)、A tweezer, called a tong (挾) .(used to pick/grasp cups out of hot water)、

潮州音土话汇总

鲤姑(li1 gou1)鲤鱼沙咩(shua1 meh1)蜻蜓驿(yiah4)蝴蝶侯蝇(hou4 seng4)苍蝇麻只(mua2 zioh1)麻雀 厚稳(gao2 wung4)蚯蚓 绿波2(leh1 bo2)蝙蝠 结究(gag1 giu4)小蜻蛙 水鸡(zui4 goi1)蜻蛙 结波2(gag1 bo2)蛤蟆 乖(guai1)蝌蚪 人物,指代 我(我)汝(le4)(你)伊(他/她)阮(nan4)(我们)恁(ning4)(你们)伊人(他们)老公(曾祖父)老嫲(曾祖母)阿公(爷爷)阿嫲(奶奶)外公(外公)外嫲(外婆)阿爸/老政府(爸爸)阿妈/阿姨/阿niea(妈妈)阿伯(伯伯)阿叔(叔叔)阿婶(婶婶)阿舅(舅舅)阿妗(舅妈)阿兄(哥哥)阿姐(姐姐)弟(弟弟)阿嫂(嫂嫂)阿孙(孙子) 阿弟(儿子)阿妹/走仔(女儿)dā官(家父) dā家(家婆)潮人(岳父)点婆(岳母)心妇 (媳妇)同门(姐妹的老公)同媳(兄弟的老 婆)契父(干爹)契仔(干儿子)同年(契兄 弟)老禾埠(老东西,老家伙)老查某(老处 女)dā埠(男人)姿娘(女人)后生仔(年轻 小伙子)雅仔(漂亮的小伙子)雅姿娘(漂亮 的姑娘)孥仔(小孩)马仔(打手,手下)头 家(老板)只块(这里)许块(那里)地块(哪 里)做尼(为什么/干什么)乜个(什么)善好 (这么好)硬水(高水准)翘楚(聪明,厉害) 交际 呾(说)诐三国(摆龙门阵)同暹罗诐到猪槽(扯得太远了)哗甫(吹牛)食诐唔落(道不同不相与谋)托浪脬(拍马屁)散嚷/吼/呾(胡说)人客(客人)齐谢(谢谢)对唔住(对不起)无相干(没关系)呾唔北块去(说不清) 戆过只水鸭(糊涂、不懂)晓理(害羞)悦着 伊(喜欢他/她)硬(厉害)白傻/白仁(白痴) 搏命(拼命)青冥牛(文盲)dumb丁/柴戆(傻 子)只撮话(这些话)我佮汝(我和你)相互 (帮忙)猛(快)猛下(快点) 生活、用品 食(吃)糜(粥)糜籴(盛粥汤匙)调羹(汤匙)箸(筷子)鼎(锅)食桌(赴宴)喉干(口渴)番枧/饼药(肥皂)饼药粉(洗衣粉)雨遮(雨伞)扫手(扫把)目涩(困了)洗浴(洗澡)褛(外套)衫(衣服)鞋拖(拖鞋)银(钱) 个银(一块钱)四人头(一百元)一粒(一万 元)电毛(烫发)洗面(洗脸)放屎/交税(大 便)放尿(小便)东司(厕坑)关火(熄灯) 起厝(建房)火油(煤烟)辇(车轮)暝仔(晚 上)暝昏(黄昏)日斗(中午)纸鹞(风筝)朥 (猪油)床墘(床边) 人体、疾病 目(眼睛)目汁(眼泪)毛(发)酒精窟(酒窝)尻川(屁股)腰龙骨(尾骨)浮火(上火)青盲(盲人)涝屎(拉肚子)腰痀(驼背)动作、行为 跍(半蹲)徛/企(站)行(走)走(跑)睇(看)擿(扔)泅(游)沕(潜)水沵了(水满了)夯(zhong)拍(打)税(租)掠(捉)晓/别 (知)惜(亲昵)嚷(吼、喊)惊(害怕)拍 赤脚(赤脚)刣(杀) 思想、感情 激血(生气)激心(焦虑、烦躁)专爱(故意)迫性(暴躁)厚划(难受) 潮汕土话潮汕土話通街市找无==社会上没有 渣亩==女人.. 食酒==喝酒.. 拍字=打字来以好=睡觉 够硬=厉害卖想=不懂事 示油=酱油烧骂=吵架亚=辩解,争论 东司头--厕所 浴房--冲凉房 头晕=头痛唔晓=不知道(不懂)秃桃=游玩歌沥==包菜 迈=不要 好食=好吃臭相=不讲信用 胶已=自己外呈=院子煮食=做饭 地块=那里 地个=什么 胶那=橄榄 木人==别 人 牙工= 蜈蚣 胶抓= 蟑螂 眠床= 床 床=桌 子 帝政= 该死的 豹脚= 厉害 讨债仔= 醉已忘归 楼顶==楼 上 志你衰啊 =咒骂 我呸==吐 痰! 生莫==== 长得很丑 肉矮=龙眼 翁科===拍 拖 我领父=== 我是你父 亲 领姨===你 妈妈 哭父死母 ===吵宗 真尾仔=尾 指 糖裤===脱 裤 散哭父=乱 说话 粉葛=地 瓜 莲拐=荔枝 候溜=泥 鳅 臭脚惜= 香港脚 雷同天熄 =雷电交 加 修-游泳 味-潜水 胶罗=还要 很久 喉干=口渴 姿娘=女人 走仔=女儿 祷仔=儿子 老公=曾主 父 地甜=谁 讨赚===赚 钱 食笨===吃 饭 鸡=*女! 孔=白痴 钱龙-壁虎 草猴=螳螂 身底裤=== 内裤 胶仓=屁 股! 鸡母皮=== 鸡皮疙瘩 四散担=== 乱说 猛猛去死 ===快去死 只船=现在 日暗=天黑 池块=哪里 地个=什么 烟仔蒂=== 烟头 在地块- -在那里 欢唔灾- -还不知 道. 行=走 欢有=还有 勿=不要 妻哥=色狼 猎街=逛街 出日=出 太阳 卤=恨 卤面=讨厌 胶迹=背 迈哭父= 不要吵 玩==耍 烧拍==打 架 甩=芒果 目镜=眼镜 烟碟=烟灰 缸 肉矮===龙 眼 鸟嘴=多话 怪浪=希奇 放屎=大便 试流===流 氓 哌仔=流氓 假矮=多事 搭埔===男 人 短帐==倒 闭 老马==多 事 小==神经 病 飞龙=菠 菜 吊瓜=黄瓜 过衰=很倒 霉 无影无迹= 不可能 安=老公 亩=老婆 在你=随你 爱作泥=什 么事 脑莫=脑袋 坏掉 知预==小 心 唔北=不懂 茶米===茶 叶 电涂===电 池 无变轮=受 不了 土话=俗话 落雨===下 雨 滚水=开水 在地块=在 哪里 圆头卵=== 光头 开去==走 开 冲茶===泡 茶 除人=顽皮 池个=什 么 激血===淤 血 歇工=下班 找讨赚=找 工作 抽讨死=== 笑死人 艰苦=生病 江爱凤=== 只要吃 迷=不是 迈=不要 爱=要 散物=乱来 烧护=帮忙 着脉=要命 倒返=回来 钓妮=泡妞 鸟来===山 楂 地豆===花 生 胶己=自己 欢未=还没 有 散抽=胡说 八道 排回=以前 锯弦=拍拖 孚景=谈恋 爱 咸涩===小 气 弯=转 薄壳=海瓜 子 硬虎--一定 四散担=== 乱说 迈担=不要 说 康课=工作 薄壳枪=== 小手枪 奴仔===小 孩 小姿娘--疯 婆子 鞋拖===拖 鞋 虾姑=濑尿 虾 甘同==土 豆 胶村=屁股 雅姿娘--靓 妞 庵庶=夫妻 胶刀===剪 刀 头家===老 板 甲枝=自己 池江=痰盂 洗亿=洗澡 哦===牡蛎 赢老爷=== 游神 罗哩=汽车 食水=喝水 涩啤===便 秘 宫招=香蕉 无变=没办 法 裤尘===底 裤 地个--什么 姿娘===女 生 割猪肉== 买猪肉 吾知=不 知道 鹤然-很像 使车=开车 迈=不要 目涩===眼 困 肚困===肚 子饿 脚车=自行 车 面布=毛巾 月娘==== 月亮 厚稳===蚯 蚓 痴膏===好 色 莲厚=莲藕 白仁=白痴 塔埠=男人 走起==起 床 吐血凉=胡 说八道 塞怕=笨蛋 手扶=拖拉机 赢老爷=游神罗哩=汽车 食水=喝水 涩啤=便秘 宫招=香蕉 无变=没办 法 地个=什么 姿娘仔=女 生 番自=地瓜 割猪肉=买 猪肉 吾知=不知 道 鹤然=很像 觅=不是 使车=开车 迈=不要 目涩=眼困 肚困=肚子 饿 脚车=自行 车 面布=毛巾 月娘=月亮 厚稳=蚯蚓 胡溜=善鱼 姿娘=女士 走仔=女儿 尼帕=奶罩 1

潮汕话

潮汕话 人物,指代 瓦(我)乐(你)伊(他/她)阮(我们)恁(你们)伊人(他们)老公(曾祖父)老嫲(曾祖母)阿公(爷爷)阿嫲(奶奶)外公(外公)外嫲(外婆)阿爸(爸爸)阿妈/阿姨/老政府(老公称的)阿niea(妈妈)阿伯(伯伯)阿姆(伯母)阿叔(叔叔)阿婶(婶婶)阿舅(舅舅)阿妗(舅妈)阿兄(哥哥)阿姐(姐姐)阿弟(弟弟)阿嫂(嫂嫂)阿孙(孙子)阿弟(儿子)阿妹/走仔(女儿)大dā倌(家父)大dā家(家婆)丈人公(岳父)丈姆婆(岳母)sim妇(媳妇)新人(新娘)同门(连襟兄弟)同塞(兄弟的老婆)契父(干爹)契仔(干儿子)同年(契兄弟)老dā埠(老东西,老家伙)老查亩/老姿娘(老处女)dā埠(男人)姿娘(女人)后生仔(年轻小伙子)雅仔(漂亮的小伙子)雅姿娘(漂亮的姑娘)孥仔(小孩)马仔(打手,手下)头家(老板)人客(客人)单丁(独生男孩)乞食(乞丐)只块(这里)许块(那里)地块(哪里)嗨系做尼(为什么/干什么)做尼(怎样)咪该(什么)善好(最好)硬水(高水准)翘楚(聪明,厉害,有派头)分依(给他) 烧骂(吵架) 拍死乐(打死你) 后生仔(小伙子) 生好(美) 武你灵精(打你个痛快) 交际 呾(说)讲三国(摆龙门阵)同暹罗诐到猪槽(扯得太远了)哗甫/

抽风(吹牛)食诐唔落(道不同不相与谋)托浪脬(拍马屁)散嚷/吼/呾(胡说)人客(客人)齐谢(谢谢)对唔住(对不起)无相干(没关系)呾唔北块去(说不清)柴戆/戆过只水鸭(糊涂、不懂)晓理/晓理死(害羞)悦着伊(喜欢他/她)硬(厉害)白傻/白仁(白痴)搏命(拼命)青盲牛(文盲)dumb丁/柴戆(傻子)只撮话(这些话)我佮汝(我和你)相互(帮忙)猛(快)猛下(快点)霈pai长(有脸面)相辅(帮忙)生活、用品、动植物 食(吃)糜(粥)糜籴(盛粥汤匙)调羹(汤匙)箸(筷子)鼎(锅【炒菜用的,并不是煮饭的】)食桌(赴宴)喉干(口渴)番枧/饼药(肥皂)饼药粉(洗衣粉)雨遮(雨伞)扫手(扫把)目涩(困了)洗浴(洗澡)褛(外套)衫(衣服)鞋拖(拖鞋)银(钱)个银(一块钱)四人头(一百元)一粒(一万元)电毛(烫发)洗面(洗脸)放屎/交税(大便)放尿(小便)东司(厕坑)关火(熄灯)起厝(建房)火油(煤烟)辇(车轮)暝仔(晚上)暝昏(黄昏)日斗(中午)纸鹞(风筝)朥(猪油)床墘(床边)腈tsia肉(瘦肉)肉脞tso(肉末儿)蔹hiam椒(辣椒)醪lo(液体混浊)滒ko(又粘又稠)铰刀(剪 刀)蛓毛虫(毛毛虫)胡螓(苍蝇)香 橼(佛手)檨(芒果)碓tui(舂米工具)龙(泠) 人体、疾病

常用潮汕话大全

常用潮汕话大全前面为潮汕话 钱葱=马蹄!卖想=不懂事!示油=酱油!烧骂=吵架!亚=辩解、争论!亿房=浴室!唔北=不知道(不懂)!肚困=肚子饿!脚车=自行车!面布=毛巾!月娘=月亮!厚隐=蚯蚓! 姿娘=女士!走仔=女儿!老公=曾祖父!飞龙=波菜!痴膏=好色!莲闹=莲藕!白仁=白痴!禾埠=男人!走起=起床!木仔=(番石榴)芭乐[也叫那拔仔或拔子,是台湾产的番石榴】! 嘀嗒=逝世!龟及=逝世!够生孬=有够丑!堵你唔兑=受不了你!死起吕睇=死给你看!通街市无=世界上没有!食酒=喝酒! 拍字=打字!易=睡觉!厚硬、浪险=厉害!歌历=包菜!迈哩=不要!好食=好吃!臭相=人品不好胶己=自己! 外埕=院子!煮食=做饭!地块=哪里!地个=谁!胶那=橄榄!绑人=别人!牙工=蜈蚣!胶纸=蟑螂!门床=床!帝政=该死的!讨债仔=骂人的粗话!呸诺=吐痰!小够堆=疯子一群!生莫=长得丑!我是领父=我是你父亲!散哭父=乱说话!耐果=荔枝!唔珍对=不正常!雷同天时=雷电交加!修=游泳!味=潜水!胶炉罗=还要很久!喉搭=口渴!讨探=赚钱!食饭=吃饭!鸡母皮=鸡皮疙瘩!四散旦=乱说!猛猛=快快!姐/紫船=现在!日暗=天黑!熏仔蒂=烟头!欢唔知=还不知道!悦着伊=爱上他!猎街=逛街!出日=出太阳!卤=恨!烧拍

=打架!目镜=眼镜!分碟=烟灰缸!怪浪=希奇! 试仔=流氓!假矮=多事!短帐=倒闭!过衰=很倒霉! 无影无迹=不可能!安=老公!亩=老婆!滴汤=笨!在你=随你!爱作泥=要怎么样!脑莫=脑袋坏掉!唔北=不懂!滚水=开水!除人=顽皮!激血=淤血! 找讨探=找工作!抽死=笑死人!散物=乱来! 烧护=帮忙!倒返=回来!钓妮=泡妞!地豆=花生!散抽=胡说八道!绑回=以后! 锯弦=拍拖!锯怕弦=闲聊珀/浮景=谈恋爱! 咸涩=小气!迈淡=不要说!康课=工作! 闹仔=小孩!小姿娘=疯婆子!鞋拖=拖鞋! 工同=土豆!安者=夫妻!胶刀=剪刀! 头家=老板!洗亿=洗澡!手扶=拖拉机! 赢老爷=游神!罗哩=汽车!根招=香蕉! 无变=没办法!目涩=眼困!

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

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 在远离潮汕本土的地方,如果随便请一个人说出一件与潮汕有关的事,大多数的回答 恐怕都是:”会做生意”和”喝工夫茶”。他们在回答时,可能并不觉得这两件事物之间 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如果在潮汕地区生活久了,就知道茶道、人道、商道之间相辅相成 的关系。 “工夫茶香浓得怪”,是潮汕十八怪之一。常言说:”家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 醋茶。”被列在末位的茶,在潮汕可却是第一位。潮人称凤凰单丛茶为”茶米”,不说喝茶,而是”吃”茶,可见其“一日不可离此君“的地位。 潮汕人喝工夫茶,以”浓”、”苦”出名。因为地处亚热带,热天最解渴的要靠”水”和”甘”。但是水喝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健康。长期的经验积累,潮汕人认准了 工夫茶,水少而甘,以少胜多。 冲泡工夫茶有十道关键的工序:活火,讲究用橄榄核炭火;水开要蟹目水;茶要乌龙茶;装茶,要粗细分开;然后是烫杯、热罐、洗茶、高冲、低洒、淋顶、刮沫,加上”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的洒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尽量提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 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散出来,饮后口中余甘,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如果说:北方喝茶 是以”水”解渴,工夫茶则是以”甘”解渴,而同样源于中原的日本茶道只能说是以”意”解渴了。 工夫茶也有写成”功夫茶”的,也通,但多是外地人的理解。”功夫”多指体能方面 的修炼,如”中国功夫”、”少林功夫”之类。工夫茶中,以三指滚杯,动作娴熟而不怕烫,”功夫”的确了得。还有那”品”的过程: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用舌尖品其味, 四以喉咙享其甘,五闻余香,六赏其器。每个过程都很认真,才算行家里手。但品茶,毕 竟不是练手上功夫,更多的倒是注重心灵的修炼。 工夫茶的”工夫”,也不是说时间长短的那个”工夫”。”工夫”,在潮汕话中是圆满、周到的意思,像阿庆嫂一样,说话办事,滴水不漏。潮谚曰:”合得主人意,才是好 工夫。”此之谓也。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天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海洋文化居重要成分,信奉”人情练达即文章”。而工夫茶的第一要义就是”和”。商家讲究和气生财,”和”是维护人缘与地缘的根本,自然就成为经商致富的基础。 这种”练达”、”和”的功夫,就要从无处不在的茶道中开始修炼。茶道其实有三个 层次:初级的体现在技术层面:浓、香、甘、细、烫。这是工夫茶的外在特点。深入一些 到学术层面:古、雅、化、诚、谦。最高达到艺术境界,体现:和、爱、精、洁、思。其 中许多要素都与经商有关。

2020年潮州话大全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潮州话大全 潮州话大全 吐屎吐尿=说话没有根据 大头好脸=好面子 鸟嘴=八卦 鸟称=牺牲 堵吾兑=受不了 卖莫=不错 激血=生气 激心=伤心 恭过水蚊(恭过只鸭)=头脑混乱 浪险=厉害 过如(趣味死)=有趣 泰哥拍作咪=破罐破摔 晤大浪事=没什么大不了

萨做是=自以为是 张够有影有迹=装得很象真的搭正=刚刚 剁鸡=嫖妓 恶性=厉害 依喃=他们 喃=我们 妻姨=不漂亮或者脏 小李=害羞 无变=没办法 后生=年轻 猴玲青兄=慌慌忙忙 司不萨纳=不正常 嘎勒浪代=关你什么事 喜哈母嚷=很吵 衬采=随便 央哦=撒娇 弄总=全部 安些=这样 安嘎=好像 散蹼母=乱来 称籽=子弹 胶罗=还要很久

象烧=温暖 迈去担=不想去说(其实还想说) 拍寸仑=哆嗦 鸡母皮青浮(鸡母皮咋咋叫)=起了鸡皮疙瘩下是作泥=为什么这样子 旨船=现在 无爱嘎你=不跟你交朋友 堵到=周转 够挂=整个下午 有影=真实的(或表赞同) 散哭父担=乱说 弦搭晤着咳=牛头不对马嘴 鸡晤食蔗=九不搭八 欣腊母吓=东西多 臭到滚=指人品不好 谈早=刚才 迈担无=不要说没有 想担=以为 看想=有企图 锯弦=聊天 锯帕弦=聊天 无变物=没办法 晤颠对=不正常

希壶=去世 过身=去世 牵课=工作或者能力,本事肚肿=生气 浪堵=生气 志塞=吃 烧共=一起 做下=一起 专爱=故意 楚略=大概 鞋晓=知道或晓得 掺多=差不多 并并样=一样 粗堵=还可以 甲浪磅=差不多 叔恶=可怜或恶心 天文 日——太阳、日影 月娘——月亮 雨微——毛毛雨 雨仔——小雨 风台——台风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

潮州工夫茶的渊源、发展和现状2011年12月06日12:28:53 一、引言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两者同源同义。古潮州郡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惠来、普宁、揭西、揭东九县,还远及丰顺、大埔、焦岭县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关联,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题。 有关潮州工夫天茶的主要著述有:黄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论》、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还有其他作者的专文见之报刊或丛书。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学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功夫茶》,在茶界中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近期有黄挺等几位作者在专著中引为附录,才为世人所知。 翁辉东(1886-1963),广东海阳县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韩山师范学监,代校长,后专心于著述。编有乡土教材《潮州乡土历史》、《潮州乡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图志》、《潮州金石考》等。《潮州茶经》,作于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经》,较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历代先贤论茶精苹,融大潮地产茶铭区、嗜茶品类、取水掌火、茶具、冲泡、啜饮、寻韵等基本内容,总结成简洁的文字。规范的程式。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粗、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点 《潮州茶经》问世已有40多年,它在总结和发扬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点,第一是在开放、多元中形成鲜明的个性。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就有吸取相创造。工夫茶“四宝”:“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也是多元的、开放的。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鲜明个性,走进哪家哪户,茶盘家伙一摆,不用问,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说“潮人所用茶具大体相同,不过以家资有无,精粗有别而已”。有了“大体相同,精粗有别”,就有“雅俗共赏”的基础。翁氏在序言中说明白:“无论嘉会盛宴,闲处独居,商店工场,下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每于百忙当中,抑或闲情逸致,无不借此泥炉砂挑,擎杯提壶,长斟短酌,以度此快乐人生。”潮州工夫茶以“精细”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功”,就是鲜明个性中的“特质”。 潮州工夫茶特点之二,是运用工夫茶艺追求“真美”。好茶好味,“酽、热、香、滑”,人各一杯,不玄虚,不造作,平易自然。翁辉东《潮州茶经》对传统工夫茶艺的择茶、选水、备具及冲泡法有如下概述: 1.茶之木质,(有名区、品种、制法之别)“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2.取水:(本之陆羽《茶经》)“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潮人嗜饮之家…诣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劳云。 3.活火:“潮人多用绞积炭”(坚硬木烧的炭),“更有(用)橄榄核炭者”。 4.茶具:茶壶(俗名冲罐),盖瓯(代替冲罐),茶杯(宜小宜浅。径不及寸),茶洗(一正二

潮汕工夫茶21式-石梯茶泡饮方法

潮汕工夫茶21式-石梯茶泡饮方法潮州工夫茶是流行于潮汕一带的泡茶工艺,由于对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不仅是冲泡的工夫,而且是品饮的工夫。说到潮州工夫茶,不得不提的就是标准21式,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潮汕工夫茶石梯茶的21道标准冲泡技法。 潮汕工夫茶石梯茶21道标准冲泡技法 1、备器(备具添置器) 茶杯呈“品”字摆放,依次摆好孟臣壶、泥炉等烹茶器具。 2、生火(榄炭烹清泉) 泥炉生火,砂铫加水,添炭扇风。 3、净手(茶师洁玉指) 茶师净手。 4、候火(扇风催炭白)

炭火烧至表面呈现灰白,即表示炭火已燃烧充分,没有杂味,可供炙茶。 5、倾茶(佳茗倾素纸) 倒茶叶于素纸上。 6、炙茶(凤凰重修炼) 炙茶,提香净味。 7、温壶(孟臣淋身暖) 注水入壶,淋盖温壶。 8、洗杯(热盏巧滚杯) 热盏滚杯,并将杯中余水点尽。 9、纳茶(朱壶纳乌龙) 纳茶需适量,用茶量以茶壶大小为准,约占茶壶八成左右。

10、高注(提铫速高注) 提拉砂铫,快速往壶口冲入沸水。 11、润茶(甘泉润茶至) 高注沸水入壶,使水满溢出。 潮州凤凰山石梯茶 12、刮沫(移盖拂面沫) 壶盖刮沫、淋盖去沫。 13、冲注(高位注龙泉)

将沸水沿壶口内缘定位高冲,注入沸水,切忌“冲破茶胆”。 14、滚杯(烫盏杯轮转) 用沸水烫洗茶杯。 15、洒茶(关公巡城池) 依次循回往各杯低斟茶汤。 16、点茶(韩信点兵准) 壶中茶水少许时,则往各杯点尽茶汤。 17、请茶(恭敬请香茗) 恭敬地请嘉宾品茶。 18、闻香(先闻寻其香) 未饮前,先闻茶汤的香气。

19、啜味(再啜觅其味) 分三口啜饮,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为品。 20、审韵(三嗅审其韵) 啜完三口后,再把茶杯余下的少许茶汤倒入茶盘,冷闻杯底,赏杯中韵香。 21、谢宾(复恭谢嘉宾) 微笑地向嘉宾鞠躬以表谢意。 潮汕工夫茶技法源于唐代,跟陆羽《茶经》上记载的冲泡方法大致相同,只是把当时的饼茶改成了现在的乌龙茶、石梯茶,少了研茶、煮茶这些环节,被誉为中国工夫茶的活化石。

小学作文:我学会了冲潮汕功夫茶

我学会了冲潮汕功夫茶 我现在可是冲潮汕功夫茶的能手,不管谁喝了我冲的潮汕功夫茶,都赞不绝耳。可一想起刚学冲潮汕功夫茶那一会儿,就觉得别有一番味道。 一年级时,我常常觉爷爷在冲茶时的姿势十分潇洒、好玩。于是就整天吵着爷爷教我冲功夫茶。这一天,爷爷终于被我给吵得不耐烦了,说:“好吧!就让我来教教你,怎么冲泡一壶真正的功夫茶吧!”于是,爷爷便拿来功夫茶的茶具放在桌上。 一切准备完毕。爷爷说:“功夫茶就是要有功夫,那才叫功夫茶。”爷爷说:“冲茶共有七步,第一将水煮开,淋罐淋杯;第二将茶叶分粗细,各放在茶壶里的各各地方;第三降水壶提高,揭开茶壶盖,“高山流水”环壶口,缘壶边冲入,所谓“高冲底洒”;第四,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用茶盖轻轻刮去茶沫;第五先洗杯,一手洗一杯两手可以同时洗两个杯,小心不要烫到,然后再烫杯,使杯内热;第六倒茶,泡一至二分钟后,提起茶壶,将茶水从右到左依次巡回,注入各个茶杯所谓“关公巡城”。第七点茶,当茶水倒到少许时,一点点到倒各个杯里使其浓淡均匀,所谓“韩信点兵”。”爷爷一边说,一边冲起来给我看。 我按照爷爷说的做,先煮水,分茶叶,灌水入茶壶,刮茶沫,洗杯,倒茶……可是,不是手被烫伤,就是把茶具给摔了,我的手都被烫气泡来了,茶杯也被我摔了三个。爷爷劝我:“ 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觉得有道理,就继续练习,经过了无数次的烫伤,摔茶具。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

让我学会了怎样冲一壶真正的功夫茶。 过后,爸爸带来了几个客人,他让我给客人冲功夫茶,客人喝后连声赞叹道:“小朋友,你冲的茶不仅好喝,还很有功夫。”这时我心里就象蜜一样甜。 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道理!

目前最牛的潮汕话短语字典

?在潮汕,你合格吗? ?有一种开水叫做滚水 ?有一种诅咒叫做姑神至泼 ?有一种给力叫做到力 ?有一种理发叫做剃头或是胶毛?有一种剪刀叫做胶刀 ?有一种苍蝇叫做胡神 ?有一种宴请叫做做桌 ?有一种冰淇淋叫做雪条 ?有一种君达菜叫做厚合 ?有一种花枝招展叫做花娘 ?有一种活该叫做咔好 ?有一种萝卜干叫菜脯 ?有一种萝卜叫做菜头 ?有一种有一种菠菜叫飞龙 ?有一种南瓜叫番瓜 ?有一种香烟叫做分 ?有一种肥皂叫做饼药 ?有一种花生叫做地豆 ?有一种萝卜叫菜头 ?有一种茶叶叫做茶米 ?有一种聪明叫做识死 ?有一种菠萝叫番梨 ?有一种儿子叫孥仔 ?有一种漂亮的女人叫雅姿娘?有一种男人叫做搭阜 ?有一种蝉叫做蓖盐 ?有一种土豆叫康同 ?有一种可爱叫趣味 ?有一种自行车叫做脚车 ?有一种木棉花叫做穆良 ?有一种鸡蛋叫做鸡卵 ?有一种粥叫糜 ?有一种萝卜干叫菜脯 ?有一种瘦子叫K脯仔 ?有一种年轻人叫后生仔 ?有一种炫耀叫划扑 ?有一种怀疑叫做有影无 ?有一种眼镜叫做目镜 ?有一种顽皮叫做除死人 ?有一种牙刷叫齿qiu ?有一种衣架叫做衫嘎

?有一种芒果叫做shuan (我也打不出字)?有一种河粉叫做果仔 ?有一种碗叫做凹 ?有一种蚊子叫做挽 ?有一种公猪叫做猪哥 ?有一种旅游叫做剔桃 ?有一种生气叫做逼过火 ?有一种装b叫做张鬼 ?有一种游泳叫做siu ?有一种铲子叫做鼎le ?有一种篮子叫做轻 ?有一种色狼叫做妻哥 ?有一种砍柴刀叫做厚刀 ?有一种菜刀叫做班刀 ?有一种有一种不小心叫做唔知关 ?有一种石榴叫做绑仔 ?有一种空心菜叫做应菜 ?有一种荔枝叫做耐guai ?有一种龙眼叫做肉暧 ?有一种泥鳅叫做土妞 ?有一种芦苇叫做忙 ?有一种锅叫做鼎 ?有一种衣叉叫做tuo叉 ?有一种化粪池叫做大学 ?有一种孑孓叫做痴 ?有一种凉粉叫做草果 ?有一种吵闹叫做节死人 ?有一种妒忌叫做格目 ?有一种嚣张叫做骁老 ?有一种木瓜叫做玲瓜 ?有一种鸡舍叫做鸡寮 ?有一种汽车叫做大车 ?有一种劳心劳肺叫做驳季 ?有一种鱼饭叫做熟鱼 ?有一种祝贺新家建成叫做入处 ?有一种床叫做明天床 ?有一种师傅叫做狮父 ?有一种舞狮叫做茂狮 ?有一种慷慨叫做po老 ?有一种吝啬叫做老咸 ?有一种捣乱叫做ba莽

潮汕功夫茶

潮州工夫茶的渊源、发展和现状 一、引言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两者同源同义。古潮州郡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惠来、普宁、揭西、揭东九县,还远及丰顺、大埔、焦岭县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关联,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题。 有关潮州工夫天茶的主要著述有:黄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论》、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还有其他作者的专文见之报刊或丛书。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学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功夫茶》,在茶界中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近期有黄挺等几位作者在专著中引为附录,才为世人所知。 翁辉东(1886-1963),广东海阳县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韩山师范学监,代校长,后专心于著述。编有乡土教材《潮州乡土历史》、《潮州乡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图志》、《潮州金石考》等。《潮州茶经》,作于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经》,较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历代先贤论茶精苹,融大潮地产茶铭区、嗜茶品类、取水掌火、茶具、冲泡、啜饮、寻韵等基本内容,总结成简洁的文字。规范的程式。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粗、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点 《潮州茶经》问世已有40多年,它在总结和发扬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 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点,第一是在开放、多元中形成鲜明的个性。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就有吸取相创造。工夫茶“四宝”:“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也是多元的、开放的。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鲜明个性,走进哪家哪户,茶盘家伙一摆,不用问,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说“潮人所用茶具大体相同,不过以家资有无,精粗有别而已”。有了“大体相同,精粗有别”,就有“雅俗共赏”

学潮汕话

用汉语拼音学潮汕话 原则:基本上按汉语拼音的方式可以将发音拼出,但注意的是,尽量把字母分开拼,如,ri,不是普通话中“日”的音,而是要将“r”和“i”分开来拼,还有里面借用了国际音标中的“e(egg)”音,但因为与汉语拼音中的“e(饿)”字形相同,因而改为“E”类似的大写改法都是借用了国际音标的,但量不大,所以尽管不懂国际音标也不影响拼读,借问一下潮汕籍朋友基本可以解决。收集用语量不大,待以后再扩充。还有音标后面的数字指的是汉语拼音中的声调,按此声调将可以拼出与潮汕话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常用语来。 见面语 你好···le 4 ho 4 吃了没···吃未···jia 4 vuE 3 早啊···会早啊···oi 3 za 4 a 1 出门啊···cu 4 men 2 a 1 告别语 拜拜···bai 2 bai 1 再见···zai 4 giang 3 慢走···款行···kua 1 gia 2 有空来坐···会闲来坐···oi 3 ai 1 lai 3 zo 2 客气语 多谢···齐谢···zoi 3 sia 3 应该的···着个(要的)···dio 4 gai 3 不好意思···孬意思···mo 4 yi 3 si 2 对不起···对唔住···duI 2 m3 zu 2 没事···无做尼···voi 2 zo 4 ni 1

称呼语 爸爸···ba 3 ba1 妈妈···ma 3 ma 1 爷爷(外公)···啊公···a 1 gong 1 奶奶(外婆)···啊玛···a 1 ma 4 叔叔···zE 2 zE 3 阿姨···a 1 yi 2 伯伯···bE 1 bE 3 婶婶···sim 1 sim 3 姑姑···gou 1 gou 3 日常语 喝茶···食茶···jia 3 dE 1 吃饭···食饭···jia 3 bun 2 几点啦···若点···rio 3 diam 1 去哪里···去地块···ke 4 di 2 go 3 在家吗···在内无···do 2 lai 2 vo 3 出去玩玩吧···来去踢逃咩···lai 2 ke 3 tE 2 to 2 mE 3 开灯···kuI 1 dEn 1 洗澡了···洗液咯···soi 4 E4

快速速学潮汕话大全资料

快速速学潮汕话大全资料 这是最基础的潮汕话,快速速学潮汕话1,还有2.3.4呢?你还想要吗?看到完就知道了! 潮汕话VS普通话 ★食笨~吃饭★ ★爱做尼~要做什么★ ★爱去地块~要去哪里★ ★党哑~等一下★ ★呢去~拿去★ ★做尼照些~怎么这样★ ★去地块屉桃~去哪里玩★ ★食未~吃了吗★ ★雅死~很漂亮★ ★烧护我~帮我★ ★担咪个~说什么★ ★郑吾知~假装不知道★ ★卤死你~讨厌你★ ★想了公公~想了头痛★ ★世散物~乱搞★ ★行做一哑~走在一起★ ★如死~很好玩★ ★客依~给他★ ★吾知做尼担~不知怎么说★ ★谓死~好累★ ★爱迈~要不要★ ★爱来婉许内迈~要不要来我家★ ★爱做尼住做尼~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担矮定卖~说得定吗★ ★在物密个~在干什么★ ★叔恶死~作孽★ ★胶毛~剪头发★ ★担密个~说什么★ ★资娘~女人★ ★禾埠~男人★ ★盒汁死~很脏★ ★猛着~快点★ ★固分~抽烟★

★肠头毛~长头发★ ★担拉未~说够没★ 惜死你~很疼你★ ★姆知~不知道★ ★无事吹事~没事找事★ ★姆北~不认识★ ★无影无只~没这回事★ ★公过只鸭~很傻★ ★勿店担话~不要老说话★ ★知关~小心点★ ★欠拍啊~欠揍吗★ ★无吕变~没你办法★ ★乌暗形~晕倒★ ★无人掺~没人跟你在一起★ ★踢死,踏庇,绕出乡里~把你踢死,踏扁,赶出家乡★ ★衰形卖变~死性不改★ ★软呐~柔软★ ★迈节死人~别吵死人★ ★椅姆龙钟~睡不清醒★ ★扫拍你去龙钟~把你打醒★ ★听你担了目涩死~听你说话就想睡觉★ ★迈照生~别这样★ ★武死你~打死你★ ★埋甜扎死人娜~别吵死人★ ★卖担,食做分~不要说了,还是抽烟好★ ★我姆敢~我不敢了★ ★小李死~很害羞★ ★吕微死~你不怕死啊★ ★浪险死~很了不起★ ★欢有资娘仔~还有女人★ ★专爱~偏偏要★ ★无人掺,掺竹壳,无人也,也处瓦~没人跟你在一起,你就和笋皮在一起,没人背你,你就去背瓦片★ ★无事行屉桃~没事去外面逛★ ★喜个物~那一个 ★面皮厚过东西墙~脸皮很厚得无法形容★[br./]★应菜~通心菜 ★歌lei~包菜★ ★飞龙~菠菜★ ★风梨~菠萝★ 壳兰~格兰★ ★龟菜~韭菜★ ★吊瓜~青瓜★ ★菜头~萝卜★ ★还虽~香菜★

潮汕功夫茶茶艺

潮汕功夫茶茶艺 中国功夫茶茶世按照地区民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和武夷山等四大流派。至于为什么把乌龙茶茶艺称为“功夫茶”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乌龙茶的制作工序复杂,制茶时极费工夫;有的说是因为乌龙茶须细啜慢饮,冲泡时也颇费工夫;有的说乌龙茶最难泡出水平;泡茶最讲究要有“真功夫”。在四大流派中潮汕功夫茶最古香古色堪称中国茶道的“活化石”。 一、基本理念 据《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载:“中国讲究烹茶,以闽之订、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为最。” 潮州位于韩江下游,气候炎热,潮州人饮茶量大,烹茗技艺之精久负盛名,我国很多有关喝茶的故事和传说,都来自古老的潮州。潮州人品茶不仅讲究技艺,而且重理念。广东省潮州市韩愈纪念馆的曾楚南先生在《潮州功夫茶刍探》(《中国茶文化》专号第6期)中说:“日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如果同样要用四字表达的话,(潮州)功夫茶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称‘四规’,而是‘四趣’。”我认为曾先生总结的相当准确,潮州功夫茶的基本理念正是尊和敬之茶德,求精乐之茶趣。 二、择器 传统的潮州功夫茶必须“四宝”齐备。一是“玉书碾”,是闽南人、广东人、台湾人对陶制水壶的叫法,以潮安枫溪所产的最为著名,这种碾一般为扁形,能溶水四两,有极好的耐冷热急变性能,水一烧开,在蒸汽推动下,小壶盖会自动掀起,发出“卟、卟、卟”的响声,十分有趣。其二是潮汕炉,一般为红泥烧制的小火炉。其二是孟臣罐,以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最为名贵。惠孟臣是清休制壶名匠,善制小壶,所以后人把精美的紫砂小壶称为孟臣壶。四是若探杯,即精细的白色瓷杯,以景德镇的产品为佳。 三、基本程序 潮汕功夫茶茶艺多有师承或在家庭中代代相传,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此仅仅介绍最基本的程序: 1、列器备茶 2、煮水候汤 3、烫壶温盅 4、烫杯洗杯 5、干壶置茶 6、烘茶冲点 7、刮顶淋眉8、摇壶低斟9、品香审韵 10、涤器撤器 四、解说词 1、列器即有序地将整套茶具陈列到茶桌上,整套的功夫茶茶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应有一个倾倒洗壶、洗杯余水的茶池。一个承放茶杯的杯盘,一个承放茶壶的壶盘和一个储备茶汤的茶盅及几条茶巾。 备茶即指选择待客用茶,泡功夫茶必须选用乌龙茶;如果想要喝出地地道道的潮州同情,最好能选用潮州产的“凤凰单丛”或潮州市饶平县产的“岭头单丛”。 2、煮水候汤 列器备茶后,泡茶者宜静气凝神端坐。右边大腿上放一块包壶用巾,左边大腿放一块擦杯白巾,然后点火煮水候汤。 3、烫壶温盅 将开水冲放空茶壶(孟臣罐)中,待其表面水分蒸发后再把茶壶中的水注放茶盅(公道杯)内,茶盅里的热水不要马上倒掉,应留着温盅洗杯。 4、烫杯、洗杯

岭南文化之潮州功夫茶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库>选读》科目 考查卷 专业:历史学班级:历史09-1 任课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0XX 成绩: 岭南文化之潮州工夫茶 潮州功夫茶,是指流传于潮汕一带的饮茶习惯,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在潮汕城乡,饭后空闲、工作之余,人们围坐在一起,细细品味工夫茶,话家常,交朋友。对客人示敬,气氛融洽亲切。茶的品饮,不仅是解渴的生理需要,也是满足人体健康、健美的需求;还是一种显示高雅修养的艺术活动。泡茶要掌握“茶美、水好、器宜、艺精”的要旨,壶添品饮情趣,茗增壶饮价值,好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用茶、取水、掌火、茶具、冲泡程式是冲泡潮州工夫茶的技艺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 潮州功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的重要内容。饮功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潮汕人爱喝茶这其中便有着潮汕人的好客心理。早在明朝中期,饮茶之风就已经遍及潮汕地区,从城市到农村,从有钱人家到普通家庭,几乎家家都摆设有一套功夫茶具。无论家居自饮、客来礼敬、拜祖祭神或是婚丧嫁娶,处处可以看见茶的踪迹。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风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暗合了功夫茶道“和、敬、精、乐”的文化精髓。“寒夜客来茶当酒”,对来客敬茶以示礼仪,共诉相聚的喜悦,是茶道的基础,也是好客心理的一种体现。 功夫茶顾名思义,一是花时间,二是讲究本领。所谓的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功夫茶在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功夫茶很讲究选茶、用水、茶具、冲法和品味。茶叶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洁净、甘醇,以山泉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盛茶器皿以江苏宜兴的朱砂泥制品为佳;瓷杯要选用细白透亮的精美小杯;泡茶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手艺;品茶讲究色、香、味外,还讲究“喉底韵味”。而饮茶程式、礼仪更是繁复。比如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盅,还有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

潮州话大全精编版

潮州话大全 潮州话大全吐屎吐尿=说话没有根据 大头好脸=好面子 鸟嘴=八卦 鸟称=牺牲 堵吾兑=受不了 卖莫=不错 激血=生气 激心=伤心 恭过水蚊(恭过只鸭)=头脑混乱浪险=厉害 过如(趣味死)=有趣 泰哥拍作咪=破罐破摔 晤大浪事=没什么大不了 萨做是=自以为是 张够有影有迹=装得很象真的 搭正=刚刚 剁鸡=嫖妓 恶性=厉害 依喃=他们 喃=我们 妻姨=不漂亮或者脏 小李=害羞 无变=没办法 后生=年轻 猴玲青兄=慌慌忙忙 司不萨纳=不正常 嘎勒浪代=关你什么事 喜哈母嚷=很吵 衬采=随便 央哦=撒娇 弄总=全部 安些=这样 安嘎=好像 散蹼母=乱来 称籽=子弹 胶罗=还要很久

象烧=温暖 迈去担=不想去说(其实还想说) 拍寸仑=哆嗦 鸡母皮青浮(鸡母皮咋咋叫)=起了鸡皮疙瘩下是作泥=为什么这样子 旨船=现在 无爱嘎你=不跟你交朋友 堵到=周转 够挂=整个下午 有影=真实的(或表赞同) 散哭父担=乱说 弦搭晤着咳=牛头不对马嘴 鸡晤食蔗=九不搭八 欣腊母吓=东西多 臭到滚=指人品不好 谈早=刚才 迈担无=不要说没有 想担=以为 看想=有企图 锯弦=聊天 锯帕弦=聊天 无变物=没办法 晤颠对=不正常 希壶=去世 过身=去世 牵课=工作或者能力,本事 肚肿=生气 浪堵=生气 志塞=吃 烧共=一起 做下=一起 专爱=故意 楚略=大概 鞋晓=知道或晓得 掺多=差不多 并并样=一样 粗堵=还可以 甲浪磅=差不多 叔恶=可怜或恶心 天文 日——太阳、日影 月娘——月亮 雨微——毛毛雨

雨仔——小雨 风台——台风 扫帚星——彗星 出日——日出 落雨——下雨 巧雷——打雷 浮风——起风 透风——刮风 拍雾——起雾 落雪——下雪 落霜——下霜 天顶——天上 日猛——太阳光强烈 月跟——月亮很亮 天时——天气 天时好——晴天 天跟——天亮了 无日——阴天多云 乌暗天——阴天 风时雨——夏天的过云雨雨歇——雨停了 雨仔送送——下小雨 恶雨——淋雨 赤西北——夏天的西北风风尾雷——台风过后的雷地理 涂——土、泥 溪仔——小溪 做大水——发洪水 山顶——山上 山空——山洞 石米——沙砾、碎石 石仔——小石头 石部——石头 石狗卵——鹅卵石 沙母猴——粗 沙粒 路仔——小路 参叉路口——十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于茶具的结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标准的工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品茶的“品”字是由三个“口”组成的,所以喝茶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直至充分体验到茶香,才能落肚。 潮汕茶文化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 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