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补偿电容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补偿电容计算公式

.

. 功率因数补偿电容计算公式

()212tan tan 2??π-=fU

P C 1?——补偿前功率因数角

2?——补偿后功率因数角

C ——补偿电容

P ——当前有功功率

U ——电网电压

电容补偿柜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

一. 电容补偿柜之作用: 用于补偿发电机无功电流、减轻发电机工作负荷,增加发电机可使用容量,可减少工厂一定的用电量、节省工业电力,提高发供电设备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 二 . 电容柜工作原理 用电设备除电阻性负载外,大部分用电设备均属感性用电负载(如日光灯、变压器、马达等用电设备)这些感应负载,使供电电源电压相位发生改变(即电流滞后于电压),因此电压波动大,无功功率增大,浪费大量电能。当功率因数过低时,以致供电电源输出电流过大而出现超负载现象。电容补偿柜内的电脑电容控制系统可解决以上弊端,它可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设置。电容组数的投入,进行电流补偿,从而减低大量无功电流,使线路电能损耗降到最低程度,提供一个高素质的电力源。 三 . 电容补偿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焊机、电磁铁工频加热器导用点设备都是感性负载。这些感性负载在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使加在其上的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这个电流(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可分解为与电压相同相位的有功分量和落后于电压90 度的无功分量。这个无功分量叫做电感无功电流。与电感无功电流相应的功率叫做电感无功功率。当功率因数很低时,也就是无功功率很大时会有以下危害:? 增长线路电流使线路损耗增大,浪费电能。 ? 因线路电流增大,可使电压降低影响设备使用。 ? 对变压器而言,无功功率越大,则供电局所收的每度电电费越贵,当功率因数低于0.7 时,供电局可拒绝供电。 ? 对发电机而言,以310KW 发电机为例。 310KW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80KW ,额定电流为530A ,当负载功率因数0.6 时功率= 380 x 530 x 1.732 x 0.6 = 210KW 从上可看出,在负载为530A 时,机组的柴油机部分很轻松,而电球以不堪重负,如负荷再增加则需再开一台发电机。加接入电容补偿柜,让功率因数达到0.96 ,同样210KW 的负荷。字串5 电流=210000/ (380x1.732x0.96 )=332A 补偿后电流降低了近200A ,柴油机和电球部分都相当轻松,再增加部分负荷也能承受,不需再加开一台发电机,可节约大量柴油。也让其他机组充分休息。从以上可看出,电容补偿的经济效益可观,是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此文例子是按理论上的计算选择需要加入电容自动补偿柜, 但是一般实际工程中柴油发电机很少再加入电容自动补偿柜, 原因: 1、电容自动补偿柜价格高,不太经济; 2、柴油发电机一般接的是应急负荷的多,不经常使用;

电容器计算公式(2013_04_21)

电容器计算公式 电容器串并联容量 并联:C=C1+C2+…… 串联:2 121C C C C C +?= 电容器总容量 3.0.2 本条是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容量的确定原则。 如没有进行调相调压计算,一般情况下,电容器容量可按主变压器的容量的10%~30%确定,这就是不具备计算条件时估算电容器安装总容量的简便方法。 谐波 3.0.3 发生谐振的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1(2K n S Q d cx -= 式中,cx Q ----发生n 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Mvar)d S ----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n ----谐波次数,即谐波频率与电网基波频率之比K ----电抗率 母线电压升高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后引起的母线电压升高值可按下式计算: d so s S Q U U =? 式中,s U ?----母线电压升高值(kV) so U ----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前的母线电压(kV) Q ---- 母线上所有运行的电容器容量(M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MVA) 电容器额定电压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电容器额定电压可由公式求出计算值,再从产品标准系列中选取,计算公式如下: )1(305.1K S U U SN CN -= 式中,CN U ----单台电容器额定电压(kV)SN U ----电容器投入点电网标称电压(kV)S ---- 电容器每组的串联段数K ----电抗率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 5.5.2 (1)当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可配置电抗率4.5%一6%。因为6%的电抗器有明显的放大三次谐波作用,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电抗率可选用4.5%。 (2)当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电抗率配置有两种方案:全部配12%电抗率,或采用4.5%一6%与12%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采用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的条件是电容器组数较多,为了节省投资和减小电抗器消耗的容性无功。 电容器对母线短路容量的助增 5.1.2 在电力系统中集中装设大容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将会改变装设点的系统网络性质,电容器组对安装点的短路电流起着助增作用,而且助增作用随着电容器组的容量增大和电容器性能的改进(如介质损耗减小、有效电阻降低)、开关动作速度加快而增加。试验研究报告建议:在电容器总容量与安装地点的短路容量之比不超过5%或10%(对应于电抗率K=5%~6%,不超过5%;K=12%~13%,不超过10%),助增作用相对较小,可不考虑。 当K=12%~13%时,%10 d c S Q 式中,c Q ----电容器容量(k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kVar) 回路导体的额定电流 5.1.3 所以取1.3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作为选择回路设备和导体的条件是安全的也是合理的。 电容器分组原则 3.0.3 变电所装设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总容量确定以后,通常将电容器分组安装,分组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电压波动、负荷变化、谐波含量等因素来确定。

电容补偿的计算公式

电容补偿的计算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容补偿的计算公式未补偿前的负载功率因数为COS∮1。负载消耗的电流值为I1。 负载功率(KW)*1000 则I1=---------------------- √3*380*COS∮1 负载功率(KW)*1000 则I2=---------------------- √3*380*COS∮2 补偿后的负载功率因数为COS∮2,负载消耗的电流值为I2 则所需补偿的电流值为:I=I1-I2 所需采用的电容容量参照如下: 得到所需COS∮2每KW负荷所需电容量(KVAR) 例: 现有的负载功率为1500KW,未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1=,现需将功率因数提高到COS∮2=。则

1500*1000 则I1=-----------------=3802(安培) √3*380* 1500*1000 则I2=------------------=2376(安培) √3*380* 即未进行电容补偿的情况下,功率因数COS∮1=,在此功率因数的状况下,1500KW负载所需消耗的电流值为I1=3802安培。 进行电容补偿后功率因数上升到COS∮2=,在此功率因数的状况下,1500KW负载所需消耗的电流值为I2=2376安培。 所以功率因数从0.60升到。所需补偿的电流值为I1-I2=1426安培 查表COS∮1=,COS∮2=时每KW负载所需的电容量为,现负载为1500KW,则需采用的电容量为1500*=1560KVAR。现每个电容柜的容量为180KVAR,则需电容柜的数量为 1500÷180=个即需9个容量为180KVAR电容柜。

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和安装容量【海文斯电气】

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和安装容量【海文斯电气】 1、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 在电网实现无功补偿实际上是通过对电容器进行投切来进行的,使电网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状态。通过确定电容器容量的补偿容量,可提高整个无功补偿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补偿效果。但在进行无功补偿之前必须要确定所需补偿容量的大小,这就需要掌握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方式。假设配电网中的有功功率为P,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为Q C,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α,补偿后要得到的目标功率因数为cosβ,则补偿容量可用下图计算: 通过Q C=U2ωC可以计算出补偿所需要的电容器容量,即: 如果无功补偿投入与切除电容器的功率因数门限分别设定为cosθ1、cosθ2,则通过计算,可得到的补偿容量公式如下图所示。 2、电容器安装容量分组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次投入电容器组容量过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所以在得出补偿容量之后,需要把电容器分成多组进行投切。合理的分组,可以使各组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基本相等,降低电容器投切频率,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电容器的分组方式可分为等容分组与不等容分组方式。 所谓的等容分组方式,就是各组电容器的容量相等,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在补偿时各组电容器可以相互替换。海文斯电气给出的建议是让各分组电容器容量不相等,例如需要补偿200kvar,可采取180kvar、20kvar进行组合补偿,日常自动采用180kvar补偿,当补偿不够是,投切20kavr的分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补偿精度。 在综合考虑补偿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海文斯电气给出的建议是采用容量不相等分组方式,该方式控制过程虽然较为复杂,但是可大大提高补偿精度。

基于智能电容器的无功补偿系统设计

基于智能电容器的无功补偿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9-11-29T15:45:45.42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16期作者:穆海萍 [导读] 适用场合广泛且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摘要:当前的智能式电容器比较先进,集现代测控、电力电子技术、网络通信协议、自动控制原理以及新型绝缘材料技术等为一体,具有补偿效果好,小型化,功率消耗低,接线方便,适用场合广泛且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电容器;无功补偿;系统 1智能电容器模块的电气结构与原理 如图1、图2所示,智能电容器模块由智能测控单元、晶闸管复合开关电路、线路保护单元、2台△型(三相补偿)或I台Y型(分相补偿)低压电力电容器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工作又互相联系。 (1)智能测控单元。智能测控单元以工业级DSP为核心,同AD转换、CAN-籅US通信、LCD显示、数据存储等构成一个系统,集采样、运算、分析、控制、通信、人机交互、数据存储于一体,与其它部件进行数据交换,从而有效地协调整个智能电容的工作。同时,智能测控单元坯集成了外部通信功能,可以把本机的运行工况和测量数据通过RS-485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与其它智能电容器、控制器或后台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真正做到了透明化、智能化和模块化。 (2)煽控硅复合开关电路。晶闸管复合开关电路包含了可控硅.过零检测与触发模块、可控硅保护模块、磁保持继电器驱动模块及开关故障检测模块。电路采用电力电子可控硅与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复合技术,利用可控硅的快速导通和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零压降实现互补,真正做到过零投切和低功耗运行。合闸时,该电路可实时检测可控硅开关两端(即电力电容器与电网)的电压差,当电压差基本为0(相差小于3V)时,触发可控硅导通,无冲击涌流,做到柔性投入;之后,磁保持继电器吸合,短路可控硅的两端电极,通过继电器触点接通主回路 (3)线路保护单元 线路保护单元由空气开关、快速熔断器及电流检测回路组成。此单元旨在保护智能电容器整机,当智能电容器发生过负荷、三相不平衡或内部短路等故障时,线路保护单元实时跳闸,以保护电网不受影响。 (4)电力电容器。电力电容器采用干式自愈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使用高温薄膜卷绕、环氧树脂材料灌封,罐内填充氮气或蛙石,设置防爆装置,安全无泄漏;内置温度传感器,把电容器的实时温度信号传送至智能测控单元,用作过温保护判据。 2 无功补偿控制策略与电容器投切方式 2.1 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传统的无功补偿控制策略有无功功率控制、功率因数控制、电压控制、电压无功控制、电压功率控制、电压时间控制等,本文采用的是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电压无功控制方法又称之为九区图法,即在含有变压器的情况下,将平面按电压和无功功率的上下限划分为九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不同的含义,通过投切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控制。在配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可以改变电网电压和无功补偿容量QC, 进而改变母线电压U和从电力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Q。 2.2 电容器过零投切 电容器的投切控制是配电网运行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根据选择的控制目标及控制参数的不同,可将控制方式分为单一变量控制和综合控制,单一变量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无功功率控制方式、功率因数控制方式、电压控制方式等。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控制方式。无论是何种控制方式都应该尽量做到在不发生过补偿、投切振荡、冲击电流等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补偿设备快速地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 本文设计的智能电容器所需的投切开关为复合开关。复合开关将磁保持继电器和晶闸管复合并联在一起,兼两者之长。复合开关的工作原理:线路导通时,驱动电路先发出信号使晶闸管导通,再控制继电器导通,当磁保持继电器导通后,电网电流转移到继电器上,此时驱动电路发出信号使得晶闸管断开,系统正常工作;线路断开时,驱动电路先发出信号使晶闸管导通,此时继电器仍处于导通状态,再控制继电器断开,最后驱动电路发出信号,使得晶闸管在电流过零处断开。复合开关的优点有:无涌流,无电弧;能够实现电压过零处投入,电流过零处切除;功率损耗低。现在很多电力电子仪器都对电压要求很高,无功补偿的趋势就是过零投切。过零投切实际上就是电压过零时投入,电流过零时切除。过零投切的原理:电容器的电压不能突变,如果不是在电压过零点处投入,那么电容器的电压和系统中本身的电压叠加,会产生幅值大、频率高的涌流,增加了功率损耗,增加了对电容器及其他设备的冲击次数。 3智能电容无功补偿器的硬件模块设计 3.1 硬件模块 智能电容器的模块及其功能为:电源模块,为DSP控制器、磁保持驱动电路、运放芯片、液晶显示模块等提供所需的电源支持;DSP控制器,采用TMS320F2812芯片,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电网参数采集模块,采集需要的电压电流参数,输送到DSP控制器内进行计算;温度采集模块,通过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实时监控是否满足智能电容器的工作温度;复合开关驱动模块,DSP控制器检测到电网需要进行无功补偿时,复合开关驱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控制电容器的投切;按键与液晶显示模块,即人机操作界面,可以通过按键与液晶显示屏操作与观察当期智能电容器的运行状态;通信模块,采用RS-485通信协议,负责智能电容器各模块之间的通信。 3.2 电网参数采集模块 本文采用的TMS320F2812芯片自带16路12位的A/D转换器,可以对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数据采集。ADC模块的模拟电压输入范围是0~3V,而低压配电网络的电压一般为380V,不在ADC模块所采集的信号输入范围之内,并且ADC模块比较敏感,当0V或3V的信号输入到模块端口时,可能会损坏ADC端口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选择电压互感器对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定义式 C=Q/U Q=I*T 电容放电时间计算:C=(Vwork+ Vmin)*l*t/( Vwork2 -Vmin2) 电压(V)= 电流⑴x 电阻(R)电荷量(Q)= 电流⑴x 时间(T)功率(P) = V x I (I=P/U; P=Q*U/T)能量(W) = P x T = Q x V 容量F=库伦(C)/电压(V)将容量、电压转为等效电量电量二电压(V) x 电荷量(C)实例估算:电压5.5V仆(1法拉电容)的电量为5.5C (库伦),电压下限是3.8V,电容放电的有效电压差为5.5-3.8=1.7V ,所以有效电量为1.7C。 1.7C=1.7A*S (安秒)=1700mAS(毫安时)=0.472mAh (安时) 若电流消耗以10mA 计算,1700mAS/10mA=170S=2.83min(维持时间分钟) 电容放电时间的计算 在超级电容的应用中,很多用户都遇到相同的问题,就是怎样计算一定容量的超级电 容在以一定电流放电时的放电时间,或者根据放电电流及放电时间,怎么选择超级电容的容 量,下面我们给出简单的计算公司,用户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简单地进行电容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的推算,十分地方便。 C(F):超电容的标称容量; R(Ohms):超电容的标称内阻; ESR(Ohms) 1KZ下等效串联电阻;

Vwork(V):正常工作电压 Vmin(V):截止工作电压; t(s):在电路中要求持续工作时间; Vdrop(V):在放电或大电流脉冲结束时,总的电压降; 1(A):负载电流; 超电容容量的近似计算公式, 保持所需能量=超级电容减少的能量。 保持期间所需能量=1/2l(Vwork+ Vmi n)t ; 超电容减少能量=1/2C(Vwork -Vmin ), 因而,可得其容量(忽略由IR引起的压降) C=(Vwork+ Vmin)*l*t/( Vwork 2 -Vmin 2) 举例如下: 如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应用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在掉电后需要用超级电容维持 100mA的电流,持续时间为10s,单片机系统截止工作电压为4.2V,那么需要多大容量的超级电容能够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由以上公式可知: 工作起始电压Vwork = 5V 工作截止电压Vmin= 4.2V 工作时间t=10s 工作电源I = 0.1A 那么所需的电容容量为:

无功电容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95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无功电容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正式版)

无功电容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 应用(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 量的居住楼盘、高档商场、宾馆、办公楼等民用建筑 在城市中拔地而起,使城市用电量快速增长。但是, 在这些民用建筑场所内使用的多为单相电感性负荷, 因其自身功率因数较低,在电网中滞后无功功率的比 重较大。为保证降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 数,保证有功功率的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供电效率 和电压质量,减少线路损耗,降低配电线路的成本, 节约电能,通常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装设电容器无功 补偿装置。本文主要通过设计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工

程对无功自动补偿的方式和安装位置作出了分析和比较。 1分相自动补偿的必要性 无功自动补偿按性质分为三相电容自动补偿和分相电容自动补偿。 三相电容自动补偿适用于三相负载平衡的供配电系统。因三相回路平衡,回路中无功电流相同,所以在补偿时,调节无功功率参数的信号取自三相中的任意一相,根据检测结果,三相同时投切可保证三相电压的质量。三相电容自动补偿适用于有大量的三相用电设备的厂矿企业中。 在民用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是单相负荷,照明、空调等由于负荷变化的随机性大,容易造成三相负载的严重不平衡,尤其是住宅楼在运行中三相不平衡更为严重。由于调节补偿无功功率的采样信号取自三相中

电容器补偿计算

【例5-6】 某一降压变电所由双回110kV ,长70km 的架空输电线路供电,导线型号为LGJ —120,单位长度阻抗为0.263+j0.423Ω/km 。变电所有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其参数为:S N = 31.5MV A ,V N 为110(1±2×2.5%)kV/11kV ,V S % = 10.5。变电所最大负荷为40+j30MV A ,最小负荷为30+j20MV A 。线路首端电压为116kV ,且维持不变。变电所二次侧母线上的允许电压偏移在最大、最小负荷时为额定电压的 2.5%~7.5%。试根据调压要求,按电容器和调相机两种措施,确定变电所二次侧母线上所需补偿的最小容量。 图5-35 输电系统及其等值电路图 解:(1) 计算线路和变压器等值阻抗 Ω+=+×=)805.14205.9()(2 11111j jx r l Z l Ω=Ω×××=×=167.205 .311001105.1021100%212 2N N K T S V V X 总阻抗Z Z = R + jX = (9.205 + j 34.972)? (2)计算补偿前变电所二次侧母线归算到高压侧的电压 因为首端电压已知,宜用首端功率计算网络的电压损耗。为此,先按额定电压计算输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MVA 226.7902.1MVA )972.34205.9(110 3040222max j j S +=+×+=Δ MVA 757.3989.0MVA )972.34205.9(110203022 2min j j S +=+×+=Δ 于是 MVA 226.37902.41MVA 226.7902.13040max max max 1j j j S S S +=+++=Δ+= MVA 757.23989.30MVA 757.3989.02030min min min 1j j j S S S +=+++=Δ+= 利用首端功率可以算出:

无功补偿柜电容器的容量换算问题

在无功补偿领域,我们经常会问的一句话是:电容器容量是多少? 这里的“容量”又指电容器的额定容量,其实是指电容器的功率,单位用kvar(千乏)来表示。 专业知识普及 从下面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电容器的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Q=2πfCU2 Q表示电容器的功率,单位var f表示系统频率,50Hz/60Hz C为电容器容量,单位uF(微法) U表示系统电压,单位kV(千伏) 由上面表达式可以看出,电容器的功率与施加到电容器两端 的电压平方成正比。 每一只电容器都有一个参数叫做额定电压,对应额定电压则有一个额定功率。 例如:选择电压为450V,额定功率为30kvar的电容器。 问1:当额定电压为450V,额定功率为30kvar的电容器,用在400V 系统中,其输出功率为多少呢? 这就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都是高于系统的额定电压的。

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很快算出来: Q400=Q450×(4002/4502) =30×(4002/4502) ≈23.7 kvar 问2:为什么要选择额定电压高于系统电压的电容器呢? 电容器经受过电压危害时将快速损坏。为了保障电容器的运行安全,需要选择额定电压大于系统电压的电容器。 到这个阶段我们知道了,如果无功补偿支路设计为纯电容器的话,无功补偿支路的输出功率要根据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系统电压进行折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装功率(安装容量)和输出功率(输出容量)。 安装功率常指电容器的额定功率; 输出功率常指电容器在系统电压下的实际输出功率。 参照上面举例,我们可以知道:将额定电压为450V,30kvar的电容器应用于400V无功补偿系统,则此系统安装容量为30kvar,其输出容量为23.7kvar。 问3:当电容器串联电抗后,电容器与电抗器组成的补偿支路功率是多少呢?

10kV高压电容补偿装置柜

6.4 10kV高压电容补偿装置柜 6.4.1、总则 6.4.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湖北翰煜700t/d浮法一线厂区35KV变电站10kV 并联电容器组,它提出了电要容器组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求。6.4.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6.4.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6.4.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6.4.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6.4.1.6要求投标厂家的电容器通过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全部型式试验项目,并具有相应电压等级、型式和结构的三套、三年以上的良好运行经验。对于同类设备在近期出现过绝缘击穿、放电和强迫停运等严重故障情况,采取的技术整改措施有效。根据成熟技术生产的新产品,经过技术审查,可以考虑试用。 6.4.1.7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6.4.2、用途: 通过对功率因数、无功功率综合判定,根据系统无功功率情况,通过高压真空接触器自动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实现最优补偿控制,补偿后10kV配电站进线处的功率因数>=0.95. 6.4.3、订货范围: 厂区35KV变电站10kV侧:1500kvar电容器自动补偿成套装置,2套。 6.4.4、设备清单: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 平板C=Q/U=Q/Ed=εS/4πkd 1. 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 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 C=Q\U =S\4*3.1415KD Q为电荷量 U为电势差 S为相对面积 D为距离 3.1415实际是圆周率 K为静电力常数并联:C=C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串 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2Xc=U2/Xc 这是单相电容的 Xc=1/2*3.14fc 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额定电压是450伏。额定电流是38.5安三角接法, 答:C,KVar/(U×U×2×π×f×0.000000001) ,30/(450×450×2×3.14×50×0.000000001)?472(μF) 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 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 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 5、电 容降压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 本弱点也可克服。如冰箱电子温控器或遥控电源的开/关等电源都是用电容器降压而制作的。 相对于电阻降压,对于频率较低的50Hz交流电而言,在电容器上产生的热能损耗很小,所以电容器降压更优于电阻降压。

电力电容器的补偿原理精编版

电力电容器的补偿原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电力电容器的补偿原理 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电容器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这样,电网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工业配电负荷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因此,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势在必行。当前,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已经非常普遍。 2电力电容器补偿的特点 优点 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安装地点增减方便;有功损耗小(仅为额定容量的 %左右);建设周期短;投资小;无旋转部件,运行维护简便;个别电容器组损坏,不影响整个电容器组运行等优点。 缺点 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缺点有:只能进行有级调节,不能进行平滑调节;通风不良,一旦电容器运行温度高于70 ℃时,易发生膨胀爆炸;电压特性不好,对短路稳定性差,切除后有残余电荷;无功补偿精度低,易影响补偿效果;补偿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困难及电容器安全运行的问题未受到重视等。 3无功补偿方式 高压分散补偿 高压分散补偿实际就是在单台变压器高压侧安装的,用以改善电源电压质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其主要用于城市高压配电中。 高压集中补偿

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电容器装于变电站或用户降压变电站6 kV~10 kV高压母线的补偿方式;电容器也可装设于用户总配电室低压母线,适用于负荷较集中、离配电母线较近、补偿容量较大的场所,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其优点是易于实行自动投切,可合理地提高用户的功率因素,利用率高,投资较少,便于维护,调节方便可避免过补,改善电压质量。但这种补偿方式的补偿经济效益较差。 低压分散补偿 低压分散补偿就是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分散地安装在用电设备附近,以补偿安装部位前边的所有高低压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其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可减少配电网和变压器中的无功流动从而减少有功损耗;可减少线路的导线截面及变压器的容量,占位小。缺点是利用率低、投资大,对变速运行,正反向运行,点动、堵转、反接制动的电机则不适应。 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符合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低压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4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 无功补偿容量宜按无功功率曲线或无功补偿计算方法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QC=p(tgφ1-tgφ2)或是QC=pqc(1) 式中:Qc:补偿电容器容量; P:负荷有功功率; COSφ1:补偿前负荷功率因数; COSφ2:补偿后负荷功率因数; qc:无功功率补偿率,kvar/kw。 5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此文章讲的很透彻,很好的一篇文章)电网中由于有大功率电机的存在,使得其总体呈感性,所以常常在电网中引入大功率无功补偿器(其实就是大电容),使电网近似于纯阻性,Kvar就常用在这作为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单位。 补偿电容器:主要用于低压电网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 电容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指三相补偿电容器): Q=√3×U×I ; I=×C×U/√3 ; C=Q/×U×U) 上式中Q为补偿容量,单位为(Kvar),U为额定运行电压,单位为(KV),I为补偿电流,单位为(A),C为电容值,单位为(F)。式中=2πf/1000。 1. 例如:一补偿电容铭牌如下: 型号: , 3: 三相补偿电容器; 额定电压:; 额定容量:10Kvar ; 额定频率:50Hz ; 额定电容:199uF (指总电容器量,即相当于3个电容器的容量)。额定电流: 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结果相符合。 2. 200KVA变压器无功补偿柜匹配电容多少最合理? 一般来说,对于电动机类型的功率负荷,补偿量约为40%,对于综合配电变压器,补偿量约为20%. 如果知道未补偿前的功率因数,那么根据公式即可以算出具体的补偿量。 3. 例如:有电机12台,的电机4台,11KW的电机2台,500型电焊机15台,由于有用电高峰和低谷,在低谷时动力可下降30%,我现在用无功补偿柜里的电容器有4块14Kvar的,6块40Kvar的。据说匹配不合理,怎么样才能匹配合理。另外补偿器的读数在多少时最合适时没有罚款有奖励。 一般来说,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容量约为变压器容量的20%~40%,对于200KVA的配电变压器,补偿量约为40Kvar~80Kvar。准确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比较复杂,且负荷多经常变化,计算出来也无太大意义。一般设计人员以30%来估算,即选取60Kvar为最大补偿容量,也就是安装容量。电容器补的太少,起不到多大作用,需要从网上吸收无功,功率因数会很低,计费的无功电能表要“走字”,记录正向无功;电容器补的太多,要向网上送无功,网上也是不需要的,计费的无功电能表也要“走字”,记录反向无功;供电企业在月底计算电费时,是将正

电容补偿原理

这个一般都是用有功功率/视在功率=cosφ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作用要先从无功说起话说 那无功是这样的:功率的一部分能量用来建立磁场,作为交换能量使用,对外部电路并未 做功,它们由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再由磁场能转换为电能,周而复始,并未消耗,这部分 能量称为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并不是无用之功,没有这部分功率,就不能建立感应磁场, 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就不能运行。除负荷需要无功外,线路电感、变压器电感等也需要 。具体的好处就是很多很多:随便举几个!补偿无功后可以提高电压、降低线损、减少电 费支出、节约能源、增加电网有功容量传输、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电容补偿就是无功补偿或者功率因数补偿。电力系统的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无功功率 ,而且通常是电感性的,它会使电源的容量使用效率降低,而通过在系统中适当地增加电 容的方式就可以得以改善 电容补偿 - 简介 1,电容在交流电路里可将电压维持在较高的平均值!(近峰值).(高充低放),可改善增加电 路电压的稳定性! 2,对大电流负载的突发启动给予电流补偿!电力补偿电容组可提供巨大的瞬间电流!可减少 对电网的冲击! 3,电路里大量的感性负载会使电网的相位产生偏差,(感性元件会使交流电流相位滞后,电 压相位超前.)90度!而电容在电路里的特性与电感正好相反!起补偿作用!

电容补偿 - GWB-Z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一、概述 GWB-Z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适用于6KV、10KV的大中型工矿企业等负荷波动较大、功 率因数需经常调节的变电站配电系统。本装置是根据系统电压和无功缺额等因素,通过综 合测算,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以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及减少线损。本装置适用于 无人值守变电站和谐波电压、谐波电流满足国际GB/T14549-93规定允许值的场合。如现场 谐波条件超标,可根据情况配备1%-13%的电抗以抗拒谐波进入补偿设备。 二、、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GWB-Z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由控制器、高压真空开关或真空接触器、高压电容器组 、电抗器、放电线圈、避雷器和一些必要的保护辅助设备组成。GWB-Z 型数字式高压无功 自动补偿控制器是根据九区图结合模糊控制原理、按电压优先和负荷无功功率以及投切次 数限量等要求决定是否投切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始终处于标准范围内,确保不过补最大 限度减少损耗。在电压允许的范围内依据负荷的无功要求将电容器组一次投切到位。在投 入电容器之前预算电压升高量,如果超标则降低容量投入或不投入。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发 出指令退出所有电容器组,同时发出声光报警。故障排除后,手动解除报警才能再次投入 自动工作方式。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 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C=15×IC为电容容量单位微法i设备为工作电流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0.6安电容就选择15×0.6=9微法在电路里串连9微法的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 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全波整流时电流加倍,即每uF可提供60mA电流。 而我比较清楚的是,书本上的公式:R*C≥(3~5)*T/2,需要知道纹波成份中的频率最低信号的频率是多少(即最大的T),然后来确定C的值。 电容的容量。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计算法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计算法 高压电容补偿容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计算法 补偿容量是根据用电情况来确定的,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Q=P ( - )=PK 其中:P-最大负荷月平均有功功率 CO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 CO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 Q-所需无功补偿容量 K-补偿率系数(可从下表查得) 二、国家通用经验法补偿容量确定参考表: 补偿前COSφ1 为得到所需COSφ2每千瓦负荷所需补偿千乏数 0.70 0.75 0.80 0.82 0.84 0.85 0.88 0.90 0.92 0.94 0.96 0.98 0.30 2.16 2.30 2.42 2.48 2.53 2.59 2.65 2.70 2.76 2.82 2.89 2.98 0.35 1.66 1.80 1.93 1.98 2.03 2.08 2.14 2.19 2.25 2.31 2.38 2.47 0.40 1.27 1.41 1.54 1.60 1.65 1.70 1.76 1.81 1.87 1.03 2.00 2.09 0.45 0.97 1.11 1.24 1.29 1.34 1.40 1.45 1.50 1.56 1.62 1.69 1.78 0.50 0.71 0.85 0.98 1.04 1.09 1.14 1.20 1.25 1.31 1.37 1.44 1.53 0.52 0.62 0.76 0.89 0.95 1.00 1.03 1.11 1.16 1.22 1.28 1.35 1.44 0.54 0.54 0.68 0.81 0.85 0.92 0.97 1.02 1.08 1.14 1.20 1.27 1.36 0.56 0.46 0.60 0.73 0.78 0.84 0.89 0.94 1.00 1.05 1.12 1.19 1.28 0.58 0.39 0.52 0.66 0.71 0.76 0.81 0.87 0.92 0.98 1.04 1.11 1.20 0.60 0.31 0.45 0.58 0.64 0.96 0.74 0.80 0.85 0.91 0.97 1.04 1.13 0.62 0.25 0.39 0.52 0.57 0.62 0.67 0.73 0.78 0.84 0.90 0.97 1.06 0.64 0.18 0.32 0.45 0.51 0.56 0.61 0.67 0.72 0.78 0.84 0.91 1.00 0.66 0.12 0.26 0.39 0.45 0.49 0.55 0.60 0.66 0.71 0.78 0.85 0.94 0.68 0.06 0.20 0.33 0.38 0.43 0.49 0.51 0.60 0.65 0.72 0.79 0.88 0.70 0.14 0.27 0.33 0.38 0.43 0.49 0.54 0.60 0.66 0.73 0.82 0.72 0.08 0.22 0.27 0.32 0.37 0.43 0.48 0.54 0.60 0.67 0.76 0.74 0.03 0.16 0.21 0.26 0.32 0.37 0.43 0.48 0.55 0.62 0.71 0.76 0.11 0.16 0.21 0.26 0.32 0.37 0.43 0.50 0.56 0.65 0.78 0.05 0.11 0.16 0.21 0.27 0.32 0.38 0.44 0.51 0.60 0.80 0.05 0.10 0.16 0.21 0.27 0.33 0.39 0.46 0.55 0.82 0.05 0.10 0.16 0.22 0.27 0.33 0.40 0.49 0.84 0.05 0.11 0.16 0.22 0.28 0.35 0.44 0.86 0.05 0.11 0.17 0.23 0.30 0.39 0.88 0.06 0.11 0.17 0.25 0.33 0.90 0.06 0.12 0.19 0.28 需要说明的是,集中补偿时,用电回路中许多设备是轻载或空载,所以补偿容量应适当加大。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完整版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 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 S×COSφ =Q 2、相无功率Q‘ = 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3、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4、“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5、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6、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提高功率因数节能计算 我这里有一个电机,有功功率 kw 视在功率 kva 无功功率 kvar 功率因数cosφ= 电压是377V 电流是135A 麻烦帮我算一下功率因数提高到所节约的电能,以及需要就地补偿的电容容量,请给出公式和注意事项,感谢!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2014-05-03 有功功率是不变的,功率因数提高到以后,无功功率降低为Q=P*tgφ= P*tg(arcosφ)=P*tg=*= 需补偿容量为 视在功率也减小为P/cosφ==所节约的电能是不好计算的,因为电能是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