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方言声母系统研究

崇阳方言声母系统研究
崇阳方言声母系统研究

崇阳方言声母系统研究

目录

一、引言

1.地理人口

2.历史沿革

3.语言使用状况

二、声母体系

1.没有声母l

2.没有声母k

3.声母[ z ]与声母c

4.没有声母q

5.声母[ ? ]

6.声母[ ? ]

7.声母[ ? ]

8.声母[ v ]

9.声母[ kv ]

10.无舌尖后音

三、参考文献

崇阳方言声母系统研究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同书面文字一样,是一种记录语言的方式。在我国《汉语拼音方案》使用以前,还没有一套精确的记录语音的方法,古人所用的直音法、反切法都是以字注音,但从古至今汉字的语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难追溯其原本的读音,这就给古籍文献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其方言中完整地保留了上古的一些音韵体系,因此研究一些古老的方言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崇阳方言的声母体系,对比崇阳话与普通话的异同,同时简述崇阳方言对古代汉语在声母方面的继承与流变。

关键词:崇阳方言声母体系普通话古代汉语上古语音

一、引言

1、地理人口

崇阳县是湖北省咸宁市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管辖8镇4乡,共设有300个行政村,土地面积大约为1968平方公里,据2005年人口调查显示,总人口为47万。由于整体地貌为盆地,处在崇山峻岭的层层包围之中,加上全县约六成以上的地表被森林覆盖,使崇阳县在地理位置上显得偏僻,与外界的交流受到一定阻碍,从而保证了崇阳县的地方方言受普通话的同化不大,最终形成这里独具特色的崇阳方言这一语言现象。在一项语言调查中显示,湖北方言中最难懂的就是崇阳方言。

2、历史沿革

崇阳县作为一个县级单位,可谓历史悠久。它建县于公元前202年,即汉高祖时期,那时候称为“下隽”;唐朝天宝年间设置为“唐年县”,继而又在五代时期改名为“宗县”,最早使用“崇阳县”这一称谓则是在北宋开宝年间。所以计算一下便可发现,崇阳自建县初年至今已逾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再加之又是历史上人口迁徙频繁的地域,使崇阳话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上古音的同时,又融合了一些复杂的元素。鉴于这种自身具有的独特语言研究价值,崇阳话渐渐受到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被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3、语言使用状况

崇阳方言是在本土古音的基础上,与湘、赣客话糅合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方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区域:中区,即标准崇阳话,包括天诚、大桥、白霓、石城、华坡等地;西区与通城方言相似,包括台山、沙坪、泉湖、肖岭等地方;东南区,与江西修水一带发音相仿,包括塘口、大源、金塘、高枧等地;北区发音则与咸宁、通山、赤壁近似,包括金沙、洪下、三山、田心等地。

由于县内各个地区之间方言亦有不同之处,本文统一以中区为标准,另外,文章中的声母和韵母采用国际音标,其它作为例子的字词采用汉语拼音拼注。

二、声母体系

崇阳话中共有声母20个:

[ p ] 爸波背兵标[ p?] 皮拍跑白伴

[ m ] 明猛面尾米妹[ f ] 飞福会花训血谁水

[ t ] 到打端竹张折照[ t?] 透定道弟楼冲长照[ n ] 奶怒老落乱

[ k ] 歌钢竿高估广[ x ] 海花下瞎鞋课开

[ ? ] 精机叫最责悭[ ] 新雪写先瘦笑

[ ? ] 溪邪谢桥曲球愁扣[ ? ] 鱼义魏泥女

[ ts ] 滋知脏庄早找炸[ s ] 思诗苏梳桑常

[ z ] 词迟从崇菜字杂

[ kv ] 瓜刮光馆桔军[ v ] 晚微昆困换黄永圆云区圈[ ? ] 牙硬安爱我外恶鹅[ ? ] 影意以而尔二

观察以上声母体系可以看出,与普通话相比,崇阳方言的声母具有以下特点:1、没有声母l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共有21个声母,其中n和l 分别被称为“鼻音”和“边音”,在汉语方言中鼻边音混淆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地区都读作l,如南昌话将

“难、蓝”都读成lan,有些地方则都读作n,如长沙话常把“难、蓝”读成nan,而在有些地方这两个声母都没有,如厦门话中就将n、l都归入到浊音声母d中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两个音都是舌尖中音,发音时嘴形、舌位都是一致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发音气流的出口,发n时,气流从鼻腔出来,发l时,气流从口腔中舌头两边的空隙中出来,因此要区别鼻边音并准确的发出来确实不容易。

崇阳话声母中没有l,但可以看到在上面声母体系的[ n ]行中,除了有“奶、怒”等声母是n的字外,还有以l开头的字,如“老、乱、落”,这说明有部分以l为声母的汉字归入了n声母中,但是不是所有的例子都符合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l为声母的声韵组合表:

la le lai lao lan lang leng lu luan lun long

拉乐来老兰狼冷录乱论龙

lei lou li lia lie liao liu lian lin liang lülüe

雷楼李俩列聊刘恋林良旅略

在崇阳话中,第一行以l开头的字的声母都读作[ n ],第二行则将声母读成[ t?]。观察后可以发现,第一行中韵母多为a、u或以a、u开头,少数为e或以e、o开头,当声母l与这些韵母相拼时,发[ n ]音;第二行中韵母多为i、ü或以i、ü开头,也有少数以e、o开头,当与这些韵母相拼时声母l发音。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崇阳方言中没有声母l,以l开头的汉字发音分别归入声母[ n ]和[ t?]中,并且发音与其后所接的韵母有关。

2、没有声母k

声母k在现代普通话中属于舌根送气清塞音,由于与声母g、h发音部位而一起构成一组舌根音。一般在方言中容易出现的混读现象是将舌面音j、q、x读成g、k、h,如一些南方方言中的粤方言、客家话、闽方言,包括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会将上街的“街”读成“gai”,中间的“间”读成“gan”,鞋子的“鞋”读成“hai”。

崇阳话的声母中没有k,从上面的声母表中观察到,在[ x ]行中有“课、开”等字,在[ v ](在普通话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声母,关于这一声母的内容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分析)行中有“昆、困”等字,另外在[ ? ] (在普通话中没有与之对

应的声母,关于这一声母的内容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分析)行中还有一个“扣”。这些字在现代汉语中声母为k,这说明以k开头的汉字发音大多数归入到了声母[ x ]和[ v ]中,少数部分归入了声母[ ? ]中。这种发音归入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同样来看一下声母k与韵母的组合:

ka ke kai kei kao kan ken kang keng kong

卡课开尅考看肯康坑空

ku kua kuo kuai kui kuan kun kuang

哭跨扩快亏宽昆框

kou

在崇阳话的读音中,上面第一排中的声母读作[ x ],第二排读作[ v ],最后一排读作[ ? ]。其中第二排的韵母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即都是单韵母u或以u口头的复韵母,这说明k只要与u或以u开头的韵母相拼,都读作[ v ];在以o开头的韵母中,声母k只能同ou、ong相拼,第三排中只有唯一的一个韵母ou,当k 与且只与这一个韵母相拼是才发作[ ? ]音,情况比较特殊;另一个韵母ong则与其他剩下的韵母一起归入到了声母[ x ]中。

3、声母[ z ]与声母c

在崇阳方言的声母体系中,我们可以找到[ ts ]和[ s ]这两个声母,它们分别对应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z和s,同时与声母c一起构成普通话声母中的一组舌尖前音。其中z、c都是清塞擦音,区别在于前者不送气而后者送气,s为清擦音。

既然崇阳话中没有声母c,那么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以声母c开头的字在崇阳方言中读作什么呢?观察上面的声母体系我们可以发现,与声母[ ts ]、[ s ]放在一起的有一个声母[ z ],这个声母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在国际音标中,[ z ]和普通话中的z、c、s一样都是一组舌尖前音,同时又和s一样是属于擦音,发音方法基本与s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发声时声带要振动,因此它属于浊擦音。

在[ z ]行后面的例字中,例举出了“词、迟、从、崇、菜”等字,这些字都是以c或ch开头的汉字(关于声母ch将在下面详细讲述,这里先不作分析),这说明在崇阳话中读[ z ]的字都是以c或ch开头的,由于这里只单独讨论声母c 与[ z ]的联系,所以下面列出了声母c与所有韵母的组合表,看一看是不是所有以c开头的汉字都读[ z ]:

ci ca cai cao cou can cen cang ceng cu cuo cuan cun cong

词擦菜草仇餐岑仓层粗错窜村从

ce ceng cui

册层脆

表中的第一行中所有字的声母在崇阳话中都读作[ z ],第二行的声母则与“曲、球、桥”等字一样,读作[ ? ]。这表明绝大多数以c开头的字在崇阳话中声母都读[ z ],少数则读[ ? ]。在崇阳方言中虽然没有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c,但它却有汉语拼音中没有的声母[ z ],而且从我们上面得出的结论中可以看到,声母[ z ]在崇阳方言中的用法相当与声母c在普通话中的用法,由于两者在发音上的极度相似,加之崇阳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上古语音的元素,所以有可能在古代语音中以c开头的汉字声母是读作[ z ]而非c的,只是经过了语音的演变,后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声母c的读音,并逐渐固定下来。当然,这种观点还需要更多准确可靠的语音材料作佐证。

4、没有声母q

在上面的声母中可以找到[ ? ]、[ ],与之对应的是普通话中的声母j、x,但却找不到声母q。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j、q、x同为一组舌面音,其中j与q同为清塞擦音,即发音时发音器官先闭合再摩擦,并且声带不振动。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送气与不送气,发j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为不送气音;发q音时气流较强,为送气音。为清擦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塞,因此是三个声母中发声最为简单的一个。

崇阳话中没有声母q,普通话中以q开头的汉字可以在崇阳方言的声母[ ?]行中找到,如“曲、球、桥”;另外在声母[ v ]中可以找到一部分,如“区、圈”等,普通话中所有与q相拼的字如下:

qi qia qie qiao qiu qian qin qiang qing qiong

其恰切桥球钱亲强清穷

qu que quan qun

曲(区)确(缺)泉(圈)逡(群)

在崇阳话中,表格中第一行的汉字声母都发作[ ? ]这个音。观察可以看到,

第一排中的这些汉字的韵母有一个规律,即都是单韵母i或以i开头的复韵母,所以可以总结出,当q与i或以i开头的韵母相拼时,声母q在崇阳话中发作[ ? ]音。第二行中的字比较特殊,在每一个拼音下面都对应有两个字,这是因为括号前面和括号里面的字虽然在普通话中的拼音形式是一样的,声母也都是q,但在崇阳话中的读法却有所不同。如括号前面的“曲、确、泉”等字,声母发作[ ? ]音,而括号里面的“区、缺、圈”发的却是[ v ]音,观察第二排中的韵母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当q与单韵母u或以u开头的复韵母相拼中。

5、声母[ ? ]

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这一声母,从国际音标中的发音部位上看,它与普通话中的声母j、q、x同为一组舌面前音。其中与x同为一组舌面擦音,两者的区别在于x是清擦音,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而[ ? ]为浊擦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在崇阳方言的,[ ? ]的发声介于现代汉语中声母q和x之间,最后发出的音听上去就像q、x的结合体。它的读法与声母q相同,但由于它是擦音而不是塞擦音,所以气流的呼出要像读声母x一样,在口腔中不能受到阻碍,这两种发声的结合使发[ ? ]音时声带自然地产生了振动,因此在国际音标中它被定义为舌面前浊擦音。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崇阳方言中声母发[ ? ]的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

ju :聚xu :徐qu :取chou :愁zui :嘴

ji :技寂xi :溪qi :欺骑hou :后喉cui :摧脆jian :歼笺xie :斜谢qiu :球秋kou :扣口sui :碎

jie :杰xiang :详qiao :桥敲chi :吃

jiu :旧xun :寻que :确雀ka :卡ce :测策jin :尽近qian :钱千zei :贼

jue :绝quan :泉

qie :切

qin :亲秦

qing :情

qiang :枪强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声母发[ ? ]音的字在普通话中声母为q,

如“桥、曲、球”,这与上面第四条中关于声母q的分析得到的结论相佐证,加强了[ ? ]在发音上与声母q的联系;另外,还有多数声母发[ ? ]音的字在普通话中声母为j和x,这些都是由于属于发音部位上的相同而产生的联系,使得崇阳话中发[ ? ]音的字多由现代汉语普通中以声母j、q、x开头的汉字构成。最后,出了这些比较有规律的字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现象,如表格的最后一列中的z、c、s与韵母ui相拼时,第四列中ch、k、h与韵母ou相拼时,这些声母不是j、q、x的字在崇阳话中声母也读作[ ? ] ,这就体现了崇阳话中的诸多复杂的语音变化,部分汉字的发音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循。

6、声母[ ? ]

它在国际音标中也同j、q、x一样被定义为舌面音,不同的是j、q、x是一组塞擦音,而[ ? ]属于鼻音,这使得它们在发音方法上有所差别。在发j、q、x时,舌面前部接触硬腭前部,软腭上升,然后松开舌面前部阻碍的一道窄缝,让气流从缝隙中挤出。而在发[ ? ]时,舌尖微微向下弯曲,接触下齿背,舌面尽量向口腔两边伸展,知道紧紧抵住牙齿两侧上下齿之间的缝隙,最后让气流缓缓从鼻腔中通过。

普通话中虽然没有鼻音[ ? ],但它有另外两个鼻音m和n,它们与[ ? ]的差别仅在于发音部位的不同。[ ? ]的发音部位是舌面前,n的发音部位是舌尖中,m的发音部位则是双唇。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现代汉语中的哪些字在崇阳话中声母发[ ? ]:

ni :泥拟腻yi :宜议蚁ri :日wei :魏

niao :鸟尿yin :银rao :饶en :恩

nian :年念ying :迎re :热ou :欧

nie :捏聂yu :鱼御语ren 认忍kou :扣抠

niu :牛扭yue :月ruan :软

nei :内yao :尧ruo :弱

nue :虐yan :研验言rou :肉

nü:女

观察以上表格可以看到,崇阳话中声母读作[ ?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多数是以n、r以及y为声母,也有少数以w、k开头的字读作[ ? ]。

7、声母[ ? ]

在国际音标中,[ ? ]与[ ? ]、m、n一样,也是鼻音,区别也同样是在发音部位上。[ ? ]的发音部位是舌面后,发音时要将嘴唇张开,舌头后部抬起贴住软腭,软腭同时下垂,堵住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泻出,声带振动。有趣的是,当发这个音的时候,听上去很像小孩子撒娇时发出的声音。在普通话中与之发音相同的是汉语拼音中的后鼻音“ng”,但它是作为辅音放在音节的后面,起到加强发音的作用,如“养(yang)”、“行(xing)”、“熊(xiong)”、“很(heng)”等。而在崇阳方言中,[ ?]是作为声母来使用的,放在韵母的前面。如在读“爱(ai)”、“矮(ai)”、“牙(ya)”这些字的时候,先将嘴张开发出鼻音[ ?],紧接着发后面的韵母ai、ia(当然,这些韵母的读法在崇阳话中不同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读法),注意气流不要中断,将其发成一个连续的音。

下面是部分崇阳方言中声母为[ ? ]的汉字:

拼音例字拼音例字拼音例字ai 爱矮癌哀埃yang 仰niang 娘

e 额恶鹅讹鄂ying 硬ning 宁

an 安氨按岸yan 眼岩rang 让

ao 熬袄坳wo 我卧

ang 昂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崇阳方言中声母为[ ?]的汉字在汉语拼音中多为零声母的字,另外也个别以n、r开头的字。

8、声母[ v ]

国际音标中的[ v ]属于唇齿音,在崇阳话中作为声母使用。现代汉语拼音中虽然没有这一声母,但它也有一个唇齿音f,发声时用下唇接近上齿,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使气流从唇齿间的缝隙中通过,摩擦成声,因此f属于唇齿清擦音。[ v ]的发音部位与f相同,唯一的差别在发音方法上,即最后摩擦发声时声带产生振动,而发f时则不需要振动,因此[ v ]属于唇齿浊擦音。

在上面的崇阳方言声母体系中,我们看到[ v ]行后面例举了“昆、换、区、晚”等例字,这些字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分别是k、h、q、w,这说明有一些以k、h、q、w开头的汉字在崇阳话中不是读作它们原本的发音,而是读作[ v ]。这些声母不同而发音相同的字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声

母读作[ v ]的汉字的具体分布:

wu:无物yu:玉雨ju:巨炬qu:躯渠ku:裤哭huo:活wa:挖娃yue:曰越jue:决掘que:缺kua:跨夸huai:坏

wai:歪yuan:圆

渊juan:娟卷quan:权

kuo:阔huan:换

wei:伟胃yun:云晕jun:军骏qun:群裙kuai:快会huang:黄wan:碗丸kui:亏愧

wen:文稳kuan:宽

wang:汪kun:困昆

weng:翁kuang:旷

第一列是以w开头的字,列出的例字包括了所有能与w相拼的韵母(wo[窝]除外),这说明汉语拼音中所有与w相拼的字几乎在崇阳话中都读作[ v ]。第二、三、四列分别都是以y、j、q为声母的字,并且与之相拼的韵母都有一个特点,即都是单韵母ü或以ü开头的复韵母(在韵母分类中称这一类韵母为撮口呼);而在所有声母中,y、j、q属于能普遍与撮口呼相拼的声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声母y、j、q与撮口呼相拼时,在崇阳话中读作[ v ]。第五列和第六列的例字声母分别是k和h,他们后面所接的韵母也有特点,即都是单韵母u或以u开头的复韵母(在韵母分类中称这一类韵母为合口呼);其中第五列包含了所有以u 开头的韵母,说明当声母k与合口呼相拼时,在崇阳话中都发[ v ]音;第六列中以h开头的情况与第五列相似,但由于崇阳方言中本身就有声母h(国际音标记作[ x ] ),所以并不是所有h与合口呼相拼的字都读作[ v ],而是只有一部分归入到了声母[ v ]中。

9、声母[ kv ]

[ kv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声母,从结构上来看它包含两个单独的声母,即[k]和[v],就是说它是一个复合声母(也叫辅音从)。其发音方法就是将声母[k]和声母[v]连读,注意中间不要断开,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音节。这种情况类似于英语中将两个辅音放在一个单词的开头,发成一个连续的辅音,如表示春天的单词“spring [spri? ]”其辅音为“s”+“p”。在现代汉语拼音中不存在复合声母这一现象。

下面是崇阳话中声母读作[ kv ]的字:

gu :谷骨姑顾股ju :句据桔zhui :追kuo :括

gui :龟桂轨归瑰jun :军俊

gua :瓜挂寡褂刮

guai:乖怪拐

guan:关官管灌贯

gun :滚棍

guo :聒

guang :光广逛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崇阳话中,声母为[ kv ]的字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绝大部分是“g”;二是其后所接的韵母都是单韵母u或以u开头的复韵母。

10、无舌尖后音

现代汉语拼音中舌尖后音共有四个,包括zh、ch、sh以及r,也叫卷舌或翘舌音,顾名思义,即发声时舌头要卷起来,属于比较难发的一组声母。常见的混读现象是将zh、ch、sh发成舌尖前音z、c、s,主要是因为在许多方言区中只有z、c、s而没有zh、ch、sh。

崇阳话虽然属于赣方言,但仍然同湖北省其他所有的地方方言一样,没有卷舌音,那么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声母为zh、ch、sh的汉字在崇阳话中读作什么呢,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讨论。

表一:ch

[ z ] 持痴茶差柴拆产馋吵抄衬琛常嫦初楚辍床创崇重

词刺擦才菜餐残操草寸村藏苍粗醋搓

从聪

[ t?] 车扯超潮抽丑陈臣唱场澄程处出揣踹吹锤串川蠢春闯冲宠

[ s ] 撤船唇纯尝

[ ? ] 愁彻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以ch开头的字在崇阳方言中绝大部分读作[ z ]和[ t?],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c和t(这是由上面第三点对声母[ z ]的分析中得出的,声母[ z ]在崇阳方言中的用法相当与声母c在普通话中的用法);少数读作[ s ]、[ ? ]或其它音。

表二:zh

[ ts ] 智指炸渣摘寨找罩皱臻争抓爪桌捉拽庄装状撞紫资载再早糟奏暂脏增组租左钻尊遵宗棕

[ t ] 折遮哲浙照招朝钊周咒粥舟真震阵珍张帐涨樟正整证蒸猪竺竹煮锥坠着转砖撰准屯谆肫中种众衷

[ t?] 赵轴郑传重

[ p?]

从表二中可以看到,以zh开头的字在崇阳方言中绝大部分读作[ ts ]和[ t ],就是汉语拼音中的z和d ,少数读作[ t?],极个别的字会有其它读音,如[ p?] 。

表三:sh

[ s ] 傻诗晒烧瘦山深商声书硕栓顺爽帅洒思腮骚嗽三森桑僧苏缩酸孙

[ f ] 谁水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以sh开头的字在崇阳话中都读作[ s ],极个别字读作[ f ] 。

另外,在每张表格的第一种读音后面都分别列出了两行例字,其中第一行是以zh、ch、sh为声母,第二行则是以z、c、s为声母。虽然声母不同,但它们在崇阳话中的读音是完全相同或是除了声调以外基本相同的,如“持、词”,“争、增”,“诗、思”等,这充分说明了崇阳话与湖北省其他地方共同具备的一个特征,即声母中没有卷舌音。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古声母体系中的一个规律,即古无舌上音,是清代学者钱大昕在他的《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一文中提出的:“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意思是指三十六字

母(宋代出现的可以代表中古后期的声母体系)中的“知彻澄”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才从“端透定”中分化而出。这说明在上古音韵体系中:

①“知”古读作“端”

如《后汉书·杜笃传》中提到:“摧天督(端)。”在其后有注:“天督,即天竺(知)国。”

这表明在上古时候,“天竺”的“竺”声母并不是读作“zh”,而是“d”。

再如《檀弓》中记载:“洿其宫而猪(知)焉。”其后有注:“猪,都(端)也。南方谓都为猪。”

表明“猪”一字的声母读音也是“d”。观察表二中的第三行,我们可以看到,以“zh”开头的“竺”“猪”等字,在崇阳方言中声母正是读作[ t ],也就是汉语拼音中的“d”。除了这两个字外,还有很多甚至是大部分这类字都符合钱大昕学者的提出的这一规律,这充分地体现了崇阳方言在语音方面对上古音的保留与使用。

②“彻”古读作“透”

在《诗》中有:“左旋右抽(彻)。”一句,其释文记载:“抽,敕由反,《说文》作‘搯(透),他(透)牢反。’”

古书上的记载表明,在上古时候,“抽”字的声母并不是读作“ch”,而是“t”。而在上面的表一中的第三行可以看到,以“ch”开头的“车”“超”“抽”“唱”等字,在崇阳方言中声母也正是读作[ t?],即汉语拼音中的“t”,再次体现了崇阳话中保留的上古音。

③“澄”古读作“定”

在《说文》中有记载:“沖(澄)读若动(定)。”

其中的“沖”就是现在的“冲”,两者为异体字。读若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标注另一字读音的一种记音方法,“沖读若动”说明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它们的声母会是相同的。“沖”的声母为“ch”,“动”的声母为“d”,我们观察表一并没有看到有以“ch”开头的任何字的声母是读作“d”的;但往上看整个崇阳方言声母体系,在[ t?]行中我们看到有“定”“道”“弟”等字,这说明这些以“d”开头的字其声母在崇阳话中读作[ t?] ,而在表一以“ch”开头的“沖”字声母也正是读作[ t?],因此从崇阳方言的读音上来看,古书中的记载“沖读若动”也就成立了。

三、参考文献

1、崇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崇阳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1981

3、周光庆杨合鸣主编《古代汉语教程》(上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刑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语文出版社1999

恩施方言(新、选)

[转]恩施方言恩施方言集锦+恩施方言四级考试试题恩施方言————日常生活用语 小孩——细娃儿 倒霉——背时 地方——点吧儿 上面——皮头 傻瓜——哈农包 厕所——茅司 放——登、尬 完蛋——搞拐,拐场 瓜子——葵花儿、向阳花儿 花蕾——花苞儿 蟑螂——偷油婆 蚊子——夜蚊子 苍蝇——饭蚊子屎蚊子 外婆——嘎嘎 满月酒——祝米酒 讨厌——嫌人 晚上不睡觉——夜游神 方便——撇脱 顺直线前进——照直走、扯直走 瞎说——扯白 转身——车身 撒谎——扯谎 形容一个人有点傻——信信、哈哈、呆呆 耍——撩 憨厚的人——憨吧儿、哈吧儿 爱秀的人——得宝、得吧儿 爱开玩笑的人——缺宝 聊天——谈白 吹牛——日白 比较缺德的人——日谷子 讲故事——摆场 楞头楞脑——二杆子 角落——卡卡儿、国国儿 好急——焦人 台阶------街(gai)沿儿 心烦------烦人//毛闷 睡觉----------------挺劳把子 扁低人____踏雪人 上厕所---------解首 爸爸———————老汉儿 青蛙——克么

癞蛤蟆——癞克包 一会___一哈(三声) 摔跟头___哒扑叭 蹲下—————拽起 为什么~~~~~~~沙门爹 天呢----------得了啊, 革担子滴 蛮小----------滴个儿 脏-------------罗送 nai呆俩垮 不经常-------三门真儿 拉肚子-------屙西 刚才----------将才,才刚儿 准备----------支架 炫耀---------洋, 得! 着急--------得急 院子--------场吧 哭-----------扯经腮 爷爷--------嗲嗲 自己--------国人 膝盖--------客西老客儿 拳头--------定子 打耳光--------刷你两耳食,跟你两耳巴子 用腿踢别人---跟你两弯心脚 垃圾铲---撮瓢 指甲——直麻壳儿 胳膊肘——到拐子 这段时间--捏华 大声喊---扯起侉子喊 开始-----架势 踢----Zhua (二声) 粘---Ba 外公-------嘎公 吝啬---------啬巴 做事快:流涮 准备-------------------------安支 裸体--眺卡 倒霉---------背实 专门---------叼初 提---------diang(一声)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现收集部分于后(注:引号内为方言,破折号后为汉语注释),让大家分享。 一字方言(6):“咂”-喝;“逮”、“拜”、“搞”-吃;“匀”-分;“耍”-玩。 二字方言(64):“火色”-扎实、厉害、能干、钢性好、不好对付;稀客”-很久未见面的客人;“醒事”-懂事、成熟;“认红”-主动承担某过错;“答白”-答应、理睬;“男客”-丈夫;“女客”、“堂客”-妻子、老婆;“哈数”-本事、把握、心中有数;“搞头”-板眼;“整酒”-喜事请客;“礼

普通话测试用汉语语音知识 声母

第七章普通话测试用汉语语音知识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 二、如何理解普通话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

利于国际交往。 普通话的标准: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⑵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⑶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基本的语言学概念 音节: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可分为元音与辅音两大类: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要振动声带,发出响亮的声音,气流在口腔里不受到发音器官的任何阻碍,只受口腔的调节。2、辅音: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气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发出轻微的声音。 音位:音位是一种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发音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起共鸣器作用的口腔,阻力极小并无摩擦声音的语音。尽管在一般情况下发元音时声带都振动,但也可使声带不振动,发成清音或耳语音根据发音时舌的紧张部位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大多数元音都是舌面元音,而汉语族中有一类在其它语言中很少见的舌尖元音,发音时舌尖紧张,包括平舌音(舌尖前音)如汉语拼音zi、ci、si的韵母,和翘舌音(舌尖后音)如汉

字音辨识有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5945316.html, 字音辨识有方法 作者:廖银权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2014年第07期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的铃声犹在回响,就听到了很多考生这样的抱怨:“字音题四个选项,能够排除两个(或一个),还剩两个(或三个),答案最后还是要靠“蒙”,真是白白浪费了我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说,字音辨识题难倒了无数高考考生。字音辨识题真的就“难于上青天”吗?字音辨识题真的就没有应对的方法吗?突破口又在哪儿呢? 先看字音题考什么。根据考试大纲,字音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由此可以推断出三点信息,其一,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常用字,这就排除了生僻字;其二,本题考的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这就排除了古诗文中特殊字的读音;其三,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用字,这就强化了普通话的推广,于是方言中的一些常用字就成了高考考查内容。 明白了考什么,我们的备考就有了方向。 首先,杜绝猜题押宝的思想,做好完全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这个表在网上很容易找到)的准备。这一点,很多学生包括很多老师都没有意识到,平日里,学生只是一味地识记一些参考资料中的一些字的字音,不够全面,导致考试漏洞的存在。譬如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卷中“夙兴夜寐”的“夙”字,2013年高考湖北卷中“蘸酒”的“蘸”字,2014年高考湖北卷中“盥洗”的“盥”字,“采撷”的“撷”字,“笑靥”的“靥”字,这些字只有一种读音,识记简单,很多考生竟然不认识,白白失去了得分的机会,实为可惜。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把握普通话中常见的字音,这与我们的方言密切相关。譬如同样是湖北省的恩施地区,利川(地名)的学生对翘舌音和平舌音、边音和鼻音分不清,常常把“杜撰(zhuàn)”读成“杜撰(zuàn)”,把“忖(cǔn)度”读成“忖(chǔn)度”,把“黏(nián)液”读成“黏(lián)液”;建始(地名)的学生对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常常把“傍(bàng)晚(wǎn)”读成“傍(bàn)晚(wǎng)”,把“滂(pāng)沱”读成“滂(pān)沱”;宣恩(地名)的学生对“zh”和“j”分不清,常常把“打转转(zhuàn)”读成“打转转(juàn)”,等等。显然,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学生对于这一类的字音题在辨识上是有难度 的,譬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中“烙印”的“烙”、“拈轻怕重”的“拈”对利川的学生来说就有难度,而“装帧”的“帧”对建始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当然这里只是以湖北恩施地区为例,其他地方当然有自己的误读“特色”,比如,武汉、考感地区的考生“c”“q”不分,常把“吃亏”读作“qī亏”,把“出发”读作“qū发”等;“s”“x”不分,常把“演说”“谦逊”分别读成“演xuē”“谦sùn”等。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来备课了,要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字音题了。

普通话声母发音要领及训练bpmf

莱芜市莱城区“声之魅”体验之旅 ——声母的魅力 (一)普通话声母发音要领及训练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要领】 双唇闭合的同时软腭上声,关闭鼻腔通路,气流到达双唇后蓄气,使气息停留在闭合的双唇后面,凭借积蓄在口腔中的气流突然打开双唇,发出声音。 【发音训练】 单音节: 北(běi)博(bó)包(bāo)背(bèi)办(bàn) 播(bō)班(bān)部(bù)把(bǎ)标(biāo) 双音节: 被捕(bèibǔ)北部(běibù)背部(bèibù)颁布(bānbù) 半部(bànbù)斑驳(bānbó)不变(búbiàn) 必备(bìbèi)辨别(biànbié) 四音节: 不依不饶(bùyībùráo)兵不厌诈(bīngbúyànzhà) 自我标榜(zìwǒbiāobǎng)不言不语(bùyánbùyǔ) 不知不觉(bùzhībùjué)半斤八两(bànjīnbāliǎng) 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p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要领】 p的发音与b的发音基本相同,区别在于p音在最后要发出时,声门开启,从肺部呼出较强气流,用力冲破双唇,发出声音。 【发音训练】 单音节: 评(píng)篇(piān)破(pò)剖(pōu)牌(pái) 胖(pàng)碰(pèng)怕(pà)趴(pā)批(pī) 双音节: 乒乓(pīngpāng)品牌(pǐnpái)批评(pīpíng)匹配(pǐpèi) 翩翩(piānpiān)皮袍(pípáo)枇杷(pípa)噼啪(pīpā) 婆婆(pópo) 四音节: 怕疼怕痒(pàténgpàyǎng)疲于奔命(píyúbēnmìng) 披星戴月(pīxīngdàiyuè)披荆斩棘(pījīngzhǎnjí) 普天同庆(pǔtiāntōngqìng)品头论足(pǐntóulùnzú) 绕口令: 碰碰车,车碰碰,坐着朋朋和平平。 平平开车碰朋朋,朋朋开车碰平平。 不是平平碰朋朋,就是朋朋碰平平。 m双唇浊鼻音 【发音要领】 双唇闭合,软腭上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同时到达口腔和鼻腔,在口腔的双唇后面受到阻碍,气流由鼻孔出来,发出声音。 【发音训练】

去朋友家吃饭感谢的话

去朋友家吃饭感谢的话 感谢是一个人在获得他人的帮助、接受他人给予的鼓励或他人提供的方便、恩惠、利益,使自己得到提高、进步、完善、圆满、成功之后,出于内心的感 激之情,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去朋友家吃饭感谢的话,一起来看一下吧。 1、你让我脆弱情感有了歇息的港湾,感谢有你,要把你成为我一生的知己。 2、我只对你说一句话:谢了够哥们 3、感谢快乐让你如此快乐,感谢健康让你如此健康,感谢幸福让你如此幸福,感谢如意让你如此如意,感谢人民币让你如此有钱,祝你天天开心,一切 顺利! 4、幸福的生活中少不了你的陪伴,高兴的快乐都是关于你的出现。感谢有你,生活不在孤单;感谢有你,距离不在遥远;感谢有你,消息! 5、向所有帮忙过我的朋友和我所爱的朋友说声感激,感激你走进我的生命,让我的生命丰富美丽,我愿我有生韶光,带你无穷欢愉! 6、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没有什么豪言话语,但是我对你的感谢不会减少一分。 7、你愿意走进我的生命,扮演朋友的主角,或许你不是唯一最好的,但却是 我生命中最精彩的! 8、感谢快乐让你如此快乐,感谢健康让你如此健康,感谢幸福让你如此幸福,感谢如意让你如此如意,感谢人民币让你如此有钱,祝你天天开心,一切 顺利! 9、他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做很多的事,但是偶尔会是你的绊脚石。他知道你许多心理的秘密,却偶尔会在你的软肋上戳上一下。总之,他是你最近的人,最了解你的人,给你快乐的人,也会是伤 10、初阳笑在绿色的枝头,喜鹊衔来远方的问候。 11、这天,在遥远的此处,我把你给予我的以前,折起祝福的纸鹤,飞过 千山和万水,只是为了告诉我的恩施你:多谢你一向的栽培和照顾! 1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3、一个人走在人世间,“能够无亲,不能够无友;能够无财,不能够无骨。”

声母发音方法

(一)声母发音方法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双唇送气清塞音 m双唇鼻音 f唇齿清擦音 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舌尖中鼻音 l舌尖中边音 g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舌面后清塞音 j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舌面前清擦音 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舌尖后清擦音 r舌尖后浊擦音 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舌尖前清擦音 (二)声母发音辨正及发音训练 1.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在普通话声母中,塞音(b,p;d,t;g,k)和塞擦音(j,q;zh,ch;z,c)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送气音比不送气音的气流要强而持久。不同地区,存在不同问题,如下:(1)送气音不标准。海南、广西、湖南、闽南部分地区的人发送气音有困难。因此,这些地区的人要注意送气音的发音训练。 (2)混同二者的区别。江浙、湖南等地的人,常常将一部分普通话读送气音的字读作不送气的“浊音”声母,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把不送气的字读作送气的字,如“跪”读kui (晋中),“步”读pu(西安),“读”读tu(晋南),因此,这些地区的人要注意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训练。 2.唇齿音f的发音训练 福建、广东潮州、海南文昌、湖南双峰以及湖北的沔阳、巴东等地的方言里没有唇齿音f(古无轻唇音),普通话中的f声母的字,在这些地区的方言口语(白读)中一般读作双唇塞音[p][p‘],而在书面语(文读)中一般读作擦音[x]或[h],江西南昌、湖南长沙方言中的唇齿音f,唇齿作用不明显,带有双唇摩擦,音值接近于双唇清擦音[Ф]。 学习普通话f声母发音要注意的是:上唇不要参与发音,发音时舌根不要抬高。除音节fu、fo外,双唇不要拢圆,发音时自然展开。 3.舌面后音h的发音训练 吴方言区闽方言区的人,读这个音的时候容易靠后,发成喉部擦音,纠正的时候,主要是防止舌头过于后缩而使舌面后部隆得太高。训练的时候,可以采用前面音节作同部位引导的方式进行,如前面音节声母是g、k或韵尾是ng的。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第二章语音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汉语声母系统的发展演变

汉语声母系统的发展演变 摘要:声母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声母系统也经历了较漫长的演变过程。从上古到现代声母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体现出声母系统的特点。对声母系统的研究主要以中古为立足点,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看到汉语声母系统的主要演变规律。 关键词:中古声母;上古声母,近代声母;现代声母;演变规律 一、中古的声母系统 对汉语声母的演变的研究是以中古时期的声母系统为立足点,中古声母系统以《广韵》的声母系统、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为代表。《广韵》的声母系统大致代表六朝到初唐汉语音系的声母,守温三十字母大致代表唐末的汉语音系的声母,宋人三十六字母代表北宋时期的声母。 《广韵》声母系统首先经过陈澧考定其反切上字系联为40声类,黄侃、钱玄同按反切下字的不同得41类,瑞典学者高本汉分为47类,曾运乾、陆志伟、周祖谟得出的是51个声类。如果不考虑反切下字的要求,将同一声母的声类加以合并,就可以得出《广韵》的实际声母是35个: 唇音:帮、滂、並、明 舌音:端、透、定、泥、来 知、彻、澄 齿音:精、清、从、心、邪 庄、初、崇、生 章、昌、船、书、禅、日 牙音:见、溪、群、疑 喉音:晓、匣、影、喻 唐末和尚守温的三十字母按“五音”排列如下: 唇音:不、芳、並、明 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宋人三十六字母是在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纳如下: 唇音: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 舌音:端、透、定、泥舌头 知、彻、澄、娘舌上 齿音:精、清、从、心、邪齿头 照、穿、牀、审、禅正齿 喉音:影、喻、晓、匣 半舌音:来 半齿音:日 以上声母系统表现出来的规律具体表现在:《广韵》声母还没有分化出轻唇音“非敷奉微”,齿音还分三套。唐末三十字母中“章昌船书禅”合并为“照穿审禅”,没有齿音章组全浊声母“船”,轻唇音还没有分化出来,也没有齿音照组全浊声母“牀”。三十六字母和三十字母比较起来,舌音里头多了一个“娘”母,唇音增加了“非敷奉微”四个,齿音(正齿)又添了一个“牀”母,正好比三十字母多出来六个。这种不同,最突出的是唇音一分为二。唐代的“不芳並明”相当于“帮滂並明”,多出来的“非敷奉微”是从重唇音里分化出来的轻唇音,分化的条件是合口三等。合口三等是带有韵头ǐw或全韵为ǐu的韵母。凡合口三等的双唇字,到了后来一律变为唇齿音。 以上便是对中古声母的认识,以中古声母为立足点,我们上推上古声母,下探近代和现代声母来认识不同时期声母的特点。 二、上古的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研究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首推钱大昕,其次是章太炎和曾运乾。 钱大昕在《古无轻唇音》中说: ?凡轻唇之音,古皆为重唇。?

感谢别人送礼物的话

感谢别人送礼物的话 1、感谢你曾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感谢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感谢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感谢你一生一世。 2、在您的身上,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看到了真正的生命之光! 3、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4、向所有帮忙过我的朋友和我所爱的朋友说声感激,感激你走进我的生命,让我的生命丰富、美丽,我愿我有生韶光,带你无穷欢愉! 5、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了我永远珍视的记忆。 6、我是从故乡屋檐下飞出的小鸟,娇嫩的翅翼上凝结了您老人家深情的抚爱。 7、值此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之良辰,敬祝您福、禄、寿三星高照,阖府康乐,如意吉祥! 8、虽然要离开公司了,但还是很感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这将是我在公司最大的收获。也许我们以后不会在一起工作,但我会珍惜我

们的友谊。衷心的感谢你!祝步步高升,事事顺心,常联系! 9、老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狗熊爱蜂蜜,不管他们怎么爱,爱什么,反正我只爱你,爱死你! 10、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一生平安、如意、健康、快乐! 11、我经历过黑夜,我在黑夜的航路上没有触礁,没有搁浅——因为有您这盏用心燃亮的航标。 12、感谢老板给我机会,给我一个平台,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也感谢各个**的领导,帮助我,指导我,告诫我,我会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13、感谢一年来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希望在新的一年,领导还能继续关心支持,帮助我继续进步。同时祝领导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14、愿您永远跟朝阳、春天结伴,像青草漫野那样充满生机。 15、感谢你————陪伴我走过失落的日子;感谢你————在我无聊的时候,听我说废话;感谢你————在我无助的时候帮了我;感谢你————我最好,最知心的朋友! 16、今天是感恩节,向所有帮助过我和我爱的朋友们说声感谢,

感谢妻子的话

感谢妻子的话 导读:本文是关于感谢妻子的话,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了我永远珍视的记忆。 2、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个很幸运的人,感谢老婆您对我工作默默地支持哈。 3、幸福的生活中少不了你的陪伴,高兴的快乐都是关于你的出现。感谢有你,生活不在孤单;感谢有你,距离不在遥远;感谢有你,老婆! 4、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5、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疾病或是健康,永远与你不离不弃,亲爱的老婆,感谢你对我的照顾! 6、感谢爱人,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一份近乎完美的感情,和一个不完全和谐却永远温馨的家庭。让我在以后的岁月中,一次一次地回味与重温,那想来幸福的点点滴滴。

7、有人牵挂的漂泊不叫流浪;有人陪伴的哭泣不叫悲伤;有人分担的忧愁不叫痛苦;有人分享的快乐叫做幸福!谢谢你一路陪在我身旁! 8、谢谢老婆走进我的生活,也许你不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但是绝对是唯一的,也是最让我感动的。 9、要没有老婆,我还真不知道要惨到哪种程度。老婆,谢谢你! 10、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如钻石半耀眼,而我最大的幸福是和你在一起,真是感谢苍天。辛苦了老婆 11、谢谢老婆爱我,也许你不是我生命中第一个爱我的人,但是你绝对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好的一个。 12、意料外接到你的电话,平凡话语滋润我心田,善意提醒让我受益匪浅,真心真意地谢谢你衷心地关心,我也祝你一切如意,因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3、地球很大,但让处在世界两端的两个人相遇,又觉得它好小。这是什么?这就是缘分,感谢上苍让我认识了你! 14、老婆,我最亲爱的宝贝,感谢你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感谢你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了家的温暖,感谢你在这段困难的时间里对我不离不弃的陪伴。 15、亲爱的老婆,还记得我们年青时快乐的时光吗,很久没送花给你了,你一直为家操劳着,我在这用短信送一束花给你,老婆你辛苦了!

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 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陈彦蓉 指导老师金小栋 2015年5月10日

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dergraduat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vocabulary of Enshi dialect grammar Department name Professional Name Name of student Chen Yan Rong Instructor Jin Xiao Dong On May 10, 2015

目录 摘要 (1) 引言 (3) 一、概述 (3) (一)恩施方言简介 (4) (二)恩施方言形成原因 (4) 二、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的运用 (4) (一)恩施方言的特殊发音 (5) (二)恩施方言的词汇运用 (5) (三)恩施方言的疑问句表达 (6) (四)恩施方言歇后语与俗语的特色 (6) (五)恩施方言与四川话的相同点 (7) 三、恩施方言的表现形式 (7) 四、恩施汉语方言的发展 (8) 结语 (8) 主要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兼容巴蜀文化之俗,荆楚文化之雅。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它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着恩施特有的人文底蕴,是恩施人民宝贵的文化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条文明的长河,见证了恩施的发展。 本文主要恩施方言简介、恩施方言的词汇语法运用、恩施方言的特点、恩施汉语方言未来的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恩施方言;方言词汇语法;方言发展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演变

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演变 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形成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这个过程包括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对汉语声母系统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理清其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及其规律,对声母系统的细化和个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声母系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 音韵学把一个字的字音分成三部分:声母、韵母、声调。如“声(shēng)”,“sh”是声母,“eng”是韵母,“-”是声调。声母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上古到现代,它不断发展,形成今天所用的普通话声母系统。 (一)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主要根据谐声偏旁。王力说过,凡同声符者必同声类,但不一定同属一个声母,例如“广”,黄声,“广”属见母,而“黄”属匣母。[1](P65)此外,异文、读若、现代方言及古代外语借词等都是研究上古声母的重要材料。 学者们对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进行了归类。但由于所依原则不同,归纳的类别和数量也不同,这里我们采用向熹的归类方法: 唇音帮[p] 滂[ph] 並[b] 明[m] 舌头音端[t] 透[th] 定[d] 余[dj] 泥[n] 来[l] 舌面音章[?] 昌[?h] 船[?] 书[? ] 禅[?] 日[?] 齿音精[ts] 清[tsh] 从[dz] 心[s] 邪[z] 牙音见[k] 溪[kh] 群[g] 疑[?] 喉音晓[x] 匣[?] 影[?] (二)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中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依据《广韵》等韵书的反切,及前代反切材料和日韩越等外语的借词。其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广韵》声母系统—唐末守温三十字母—宋人三十六字母。 《广韵》声母共35个: 唇音帮[p]滂[ph]並[b]明[m]

普通话中,声母的发音六个难点以及口部训练操

声母发音六难点以及口部操,唇舌力量练习 【字体:大中小】 .. 1、唇的练习 (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 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 2.舌的练习 (l)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 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 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 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 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 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有益。 (6)舌打响 (7)捣舌 口腔的静、动态控制

1、静态控制: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欲达声挂前腭: 1、调整呼吸,声波成束 2、声波畅通,音饱色纯 3、声射腭前,声音鲜明 4、动态控制:字头(吐字)、字腹(立字)、字尾(归音) 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暂敏捷,干净利落 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 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声母发音难点(一) /b、p、m/ 的练习: 双唇音在播音员的口中一般不会发生发音部位的错误。只是大部分人发这三个音时,唇显得无力; 有的播音员在播音时,咧嘴唇,影响了口腔开度,同时力量也会分散,其结果双唇的爆发力必然减弱,字音的清晰度下降; 声母/m/的发音力量不够,鼻音色彩就会加重,字音闷暗。有人发音时双唇抿起,影响了音准,延缓了发音动程,语句也不会流畅; 声母/p/的发音,气流太强,则会产生噪音,话筒传出“噗噗”的声音; 生活中这三个音不用太讲究,但是播音中要求字音准确,清晰响亮,必须加强这三个音的力度; 注意:唇部收紧,接触有力,小腹要有控制,气流集中,力量集中在双唇部,这样声音也就集中了; 还要注意:双唇后面带的圆唇韵母/o/,而不是/e/,有的播音员因为受了方音影响把广播—— guang bo 读成 了 guang be ; 练习双唇音的办法很多,如何练习双唇打响;音节表中双唇声母和韵母相拼音节,还有变换四声的练习,两字词,绕口令等。 声母发音难点(二)

侗族民间故事

侗族民间故事 一、侗族简介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居住。侗族人口总数为287万人,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侗族的箫、笛、芦笙是其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大歌2006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侗族民间故事 人们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更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艺术,它从来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表现,而是现实生活的凝聚和升华,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补充。民间文学中许多神话,传说,故事等都表现了劳动者的这种艺术追求。而侗族这一古老民族有自己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和崇拜的祖先,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 (1)《老师洞与老师坡》 相传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唐家村进湾去的刘家坡小河边有一座大山,名叫老师坡(老师:古时候的风水先生,不是现在的人民教师)。刘家坡半坡上住着一户刘姓人家,听寨子里的老人们讲起老师坡的来历。老师坡位于刘家坡的斜对面,这里是一处悬崖,有几十丈高,旁边有一条小道可以通到崖顶,崖顶上是一丘水稻田,悬崖的正下方的位置有一个一人高的山洞,洞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条河直通前面的大山源头和山外舞水河,据说这个洞在那个时候叫邪家洞(邪家:邪魔的称呼),邪家就住在这里,洞里黑乎乎的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没有人敢进到这个洞中。那个时候寨子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也还算红红火火,可是寨子里的人们隔三差五就会发现自己家里不是少这样,就是掉那样!人们也感到非常奇怪,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找起。 有一天,寨子里有一个妇女赶着两只鸭子到小河边的田里劳作,就放两只鸭子到小河上游里觅食,可是这两只鸭子眼看顺流直下,进入到这个邪家洞里。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家里有鸭子可以下蛋补贴家用,眼看鸭子进到洞里不出来,妇女急了,也不管村里老人告诫过说这里是禁地,就直接进洞去找鸭子,黑灯瞎火的她一路走进洞,在洞里左拐右突,可是就只听见鸭子声音在前面不远处,就是寻不见鸭子的踪影。 她在洞里走了两公里左右,突然发现前面好像有亮光,妇女转过一个湾,前面豁然开朗,金光闪闪,洞里有石床、石椅、石锅石碗筷,在洞里的另一个角落妇女还发现了村里丢的一些东西:火筒棒(火筒棒:侗族人用竹子做的吹火用的工具)、灰筛(灰筛:侗族人做灰碱粑用来筛火木灰的一种工具)、米口袋等等,一对夫妇正在吃粑粑(粑:侗族过年过节的一种食物),看见妇女进来并邀请妇女一起吃,妇女问他们村里丢的东西怎么会在他们这里,夫妇说是从村里借来做粑粑过年的,等过完年就还回去,还要拿粑粑向村里人道谢呢。 妇女就坐下来和他们吃粑粑,吃饱后他们就拿了两个粑粑送妇女说是拿回去给小孩吃,妇女道谢就问他们有没有看见她的鸭子进来,夫妻两个都摇头不承认,妇女说:“明明看见鸭子进洞来,求求你们行行好我还要靠这对鸭子生蛋给我家娃娃补身体呢!”这时在不远处又听见几声鸭子在叫,妇女说:“你们还说鸭子不在你们这里,现在鸭子怎么会在这里叫?”夫妻两个听妇女这么说,也生气了:“你自己放鸭子不看好,跑到我们的洞府里来,又不是我们让它们进来的,是它们自己跑进来的,跑到我的洞府里来拉屎弄脏我的洞府不说,我们好心请你吃粑粑你现在还来向我们问罪,这里不欢迎你,你给我出去!”于是夫妻两个就施

客家话语音系统

引言 梅县话属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我国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之一。梅县话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本文以梅城话为标准音。 一、声母 梅县话的声母有17个(包括零声母): b、p、m、f、v、d、t、n、l、z、 c、s、g、k、ng(以及ng的变体)、h、零声母 例字: b 背、包 p 编、排 m 满、马 f 和、风 v 文、武 d 点、灯 t 大、厅 n 宜、农 l 理、论 z 精、尖 c 初、秋 s 山、水 g 京、官 k 考、期 ng 咬、涯;(以及ng的变体)热、月 h 很、香 零声母油、安 梅县话声母特点: 1、没有普通话所具有的舌尖后音[zh ch sh]和[r] 2、[zh ch sh] 、[g k h]与齐齿呼相拼的字,其声母与普通话里的[j q x]相对应。例如“姐、酒”的声母是[z],“清、钱”的声母是[c],“鲜、心”的声母是[s],“坚、九”的声母是[g],“期、求”的声母是[k],“晓、玄”的声母是[h]。以上各组字在普通话里的声母分别为[j q x]。上列的[z c s]、[g k h]两组声母在普通话里是不能与齐齿呼韵母相拼的。 3、[h]的发音会受到相拼元音的影响,与后元音相拼时近乎[h]。如[ho2];与前元音拼合时,近乎[x],如:虚[hi1]。 4、舌根音[g k]与齐齿呼相拼时,其发音部位有前移现象,如:经[gin1]、腔[kiong1];与开口呼或合口呼拼合时,发音部位一般不前移,如:加[ga1]、魁[kui2]。 5、梅县话分尖团音,例如:精≠经zin1≠kin1;妻≠欺ci1≠hi1;修≠休xiu1≠hiu1。普通话则不分尖团音,上列每组字读音都相同。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吐字时的着力点就不一样,比如“b、P、m”,发音时着力点在双唇,“d、t”的着力点在舌尖,靠舌尖的弹力。因此发声母时不要拖长,要咬住、弹开。我们在每段绕绕口令题旁都标有“b、p、m”、“d、t”、“n、l”、“g、k”、“s、sh”等声母字样来说明此段绕口令是专门训练所标声母的绕口令。例如:《八百标兵》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b、p”的声母,就说明“b、p”字母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双唇有力集中。又如:《短刀》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d、t”的声母,就说明“d、t”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舌尖的弹力等等。 八百标兵(b、p)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炮兵和步兵(b、p、m) 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一平盆面(b、p)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 巴老爷芭蕉树(b、p) 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 老六放牛(n,l) 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 颠倒歌(d,t,l) 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 腊月苦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手梳头,门外口袋把驴驮 白石塔(b,d,t)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哥挎瓜筐过宽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哥哥捉鸽(g、k、h)

恩施方言

[转]集锦+四级考试试题恩施方言————日常生活用语 小孩——细娃儿 倒霉——背时 地方——点吧儿 上面——皮头 傻瓜——哈农包 厕所——茅司 放——登、尬 完蛋——搞拐,拐场 瓜子——葵花儿、xx花儿 xx——xx儿 蟑螂——偷油婆 蚊子——夜蚊子 苍蝇——饭蚊子屎蚊子 外婆——嘎嘎 满月酒——祝米酒 讨厌——嫌人 晚上不睡觉——夜游神 方便——撇脱 顺直线前进——照直走、扯直走

瞎说——扯白 转身——车身 撒谎——扯谎 形容一个人有点傻——信信、哈哈、呆呆耍——撩 憨厚的人——憨吧儿、哈吧儿 爱秀的人——得xx、得吧儿 爱开玩笑的人——缺宝 聊天——谈白 吹牛——日白 比较缺德的人——日谷子 讲故事——摆场 楞头楞脑——二杆子 角落——卡卡儿、xx 好急——焦人 台阶------街(gai)沿儿 心烦------烦人//xx闷 睡觉----------------挺劳把子 扁低人____踏雪人 上厕所---------解首 爸爸———————xx儿

青蛙——xx 癞蛤蟆——癞克包 一会___一哈(三声) 摔跟头___哒扑叭 蹲下—————拽起 为什么~~~~~~~沙门爹 天呢----------得了啊,革担子滴蛮小----------滴个儿 脏-------------罗送nai呆俩垮不经常-------三门真儿 拉肚子-------屙西 刚才----------将才,才刚儿 准备----------支架 炫耀---------洋,得! 着急--------得急 院子--------场吧 哭-----------扯经腮 爷爷--------嗲嗲 自己--------国人 膝盖--------客西老客儿 拳头--------定子

普通话语音——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声母的不同发音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膏(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4)舌尖中音(d、t、n、1)由舌尖抵住上齿跟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ch、sh、r)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音(j、q、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前音”。 (7)舌根音(g、k、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后音”。(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1.看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发声母时,阻碍形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成阻-一阻碍开始形成,(2)持阻一一阻碍持续,(3)除阻-一阻碍解除。)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1)塞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2)擦音(f、h、×、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 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j、q、zh、ch、z、c)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就是说塞擦音的前一半是塞音,后一半是擦音,前后两半结合紧密,成为一个语音单位,是一个辅音,并不是两个辅音的复合(《汉语拼音方案》用两个字母标记的塞擦音zh、ch和擦音sh,它们都是一个音,不是复辅音)。 (4)鼻音(m、n)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作韵尾的鼻音还有ng,普通话中不作声母,汉语方言中有ng声母)。(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跟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又叫带音;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又叫不带音。浊音共有m、n、l、r四个,其余声母都是清音。辨别清音和浊音,可以捂着耳朵把清浊音连着念,例如sh、r、sh、r、sh、r或f、v、f、v、f、v......。“清音"和“浊音”是沿用的音韵学术语。清音有“全清次清”之分。“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b、d、g、j、zh、z、f、h、×、sh、s);“次清”是指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p、t、k、q、ch、c)。浊音分“全浊、次浊”,“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r);“次浊”是指鼻音、边音、半元音。(m、n、l、ng、y、w) 3.看气流的强弱 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校强的叫送气音,共有p、t、k、q、ch、c等六个; 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有b、d、g、j、zh、z等六个。 下面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对普通话声母逐个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